论侵权行为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目前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非常滞后,基本上限于一些对国外理论的粗浅介绍,尚未形成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随着侵权行为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现有的法律理论已远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也无法为我国制定新侵权行为法确定理论基础。本文旨在对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尝试为确定我国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理论基础和规则提供一些微薄的建议。
The study of the causality in law of liability for tort at the present China lags behind, basically limited to the simple introductions of some foreign theories, having not formed a causality identification theory.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ypes and forms of tort, the existing law theories are far from the calls for the practice of justice trials, and so cannot supply the a theory fundation for formulating new law of liability for tort. This article makes a through study of the causality in law of liability for tort, and tries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e and rules of the causality in law of liability for tort.
引文
1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88 页
    2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3 期。
    3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91 页
     4 杨立新:《侵权法论》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3 页
     5 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5 页。
    
    6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96 页。
    7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97 页。
    8 J.F.Fleming,The law of Torts 8th ed,The Law Book Company Limited 1992,p192,转自杨宝新 《侵权责任构成要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301 页。
    9杨宝新:《侵权责任构成要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302 页。
     10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7 页。
    11 李仁玉:《比较侵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转自张玉敏 李益松《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云南大学学报 2005 年 第 18 卷 第 6 期》
    12刘士国:《论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载《法学研究》1992 年第二期。
    13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97 页。
     14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9 页。
    15 E Rabel,Das Recht des Warenkaufs,第一册,1996 年,第 504 页,转引自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3 页。
    16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3 页
    17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1-222 页。
    18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4 页
    19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93 页。
    20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93 页。
    21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2007 年版,第 313 页。
    22刘士果:《论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载《法学研究》,1992(2)。
     23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46 页。
     24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4 页。
    25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M].焦美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37 页
    26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0 页。
    27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5 页。
    28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61页。
    29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0 页。
    30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7-218 页。
    31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8 页。
    32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1 页-第 212 页。
    33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3 页
    34对于相当性的认定标准,有学者认为应采折衷说。可参见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00 页。
     35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一),中国政法大学 2001 年版,第 196 页。
     39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39 页。
    40曹兆兵等:《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报告》,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afult.asp?id-8229
     41 张佩霖:《民事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探疑》[J],政法论坛,1986(2);第 28 页
     42李仁玉:《比较侵权行为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17 页。
     43李仁玉,《比较侵权行为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07 页。
     44江平《侵权行为法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62 页,转自赫斌:《论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结构与价值》,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 年(10)。
     45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9 页。
     46 (美)史蒂文·L-伊曼纽尔,(侵权法)[M](英文版),中信出版社,2003 年,转自陈铁水, 李清林《英美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规则》云南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7 卷第 4 期。
     47 Honore,Causation and Remoteness of Damage,ch.7,p.32,in Tunc en.,Int.Encl.Comp.Law(1983),xi. 转自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9 页。
     48张小义:《侵权责任理论中的因果关系研究——以法律政策为视角》,中国人民大学 2006 年博士论文,第 62-63页,转自转自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9 页
    49 王利民:《民法典 .侵权行为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 页。
    50 该建议稿由梁慧星研究员主持,其中侵权行为法部分由张新宝教授负责。条文内容可参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06-307 页。
    51 该建议稿由王利明教师和杨立新教授主持,条文可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 页。
    52 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见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08 页。
     53 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见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89 页。
    1、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 杨立新 《侵权法论》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3 月第 1 版。
    3、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 张新宝:《侵权行为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 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6、 郭明瑞 :《侵权行为法》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7、 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8、 宋宗宇 刘云生:《民法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9、 王军:《侵权法上严格责任的原理和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10、 王利民:《民法典 .侵权行为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年版。
    11、 魏振瀛 《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第 1 版。
    12、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3、 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4、 [德]马克西米利安 福克斯 :《侵权行为法》 ( 齐晓琨译) 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5 版。
    15、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16、 [美] 肯尼斯·亚伯拉罕 阿尔伯特·C·泰特 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 》(许传玺 石宏等译 许传玺 审校) 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17、 王泽鉴编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18、 郭明瑞等编著:《侵权行为法》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 杨立新:《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及责任[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4(1)。
    2、 王爱军:《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研究》,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3、 赫斌:《论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结构与价值》,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 年(10)。
    4、 张玉敏 李益松:《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云南大学学报 2005 年 第18 卷 第 6 期。
    5、 周植赟:《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批判与重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01 期。
    6、 张 铁 薇:《侵权法哲学基础的重构》,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年 06 期。
    7、 陈铁水 李清林:《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评析》,学术探索 2004 年 10期。
    8、 陈铁水 李清林:《英美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规则》,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 年 04 期。
    9、 刘明飞:《略论法学中的因果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年 03 期。
    10、 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3 期。
    11、 刘士国《论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法学研究》1992 年第 2 期。
    12、 张佩霖:《民事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探疑》[J],政法论坛,1986(2)。
    1、 秦 昌 东 : 侵 权 民 事 责 任 中 的 因 果 关 系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376(访问日期:2007 年 5 月12 日)。
    2、 杨立新:2006 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CLS(2006)YB14“中国侵权行为法立法研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行为法草案专家建议稿”,http://www.k12.com.cn/newspool/257.html,(访问日期:2007 年 5 月 12 日)。
    3、 曹 兆 兵 等 :《 侵 权 行 为 法 上 的 因 果 关 系 研 究 报 告 》, 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afult.asp?id-8229(访问日期:2007年 9 月 15 日)。
    4、 陈 铁 水 , 李 清 林 《 英 美 侵 权 行 为 法 中 因 果 关 系 的 认 定 规 则 》http://www.modernlaw.com.cn/bbs/archiver/?tid-44.html(访问日期:2007年 9 月 15 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