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与传统易学研究中注重文献考证,依靠章句注疏的研究方式不同,本文是以“新轴心时代”价值规范体系的重建作为现实指向,以“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作为理论问题,进而展开的对作为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之源头,同时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的《周易》文本的哲学思想研究。
     鉴于“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形而上学”)及其发问方式(“何以可能”)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核心问题“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关性,本文对于《周易》文本的思想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在与康德哲学的比较和对话中展开的,即:康德是通过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性考察,来为科学形而上学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则是通过对《周易》特殊的文献构成、文本性质,及其所蕴含的特殊思想观念的讨论研究,来探寻易道形而上学的建构得以可能的原因或根据。
     本文的具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从文本的层面对《周易》的文献构成和文本性质的历史衍化及其与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社会与思想文化大转型之间的关系的考察。通过考察,本文指出:
     《周易》文本的历史衍化所经历的时间恰好与中国古代轴心期大转型所经历的时间相对应,即都是从殷周之际经春秋战国直至汉初约八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二、由于《周易》最初是为卜筮预测吉凶之用而作,所以,对《周易》思想的研究以及“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之问题的思考便应当从卜筮的角度切入和展开。
     第二部分(第二章),专从卜筮的角度,通过对《周易》筮占与“龟卜”等其他卜筮形式的比较从而彰显“易筮”中的理性成分。“易筮”的理性成分,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主要体现为以“数”为占的特点,后者乃是根源于作《易》者以“数”而“观”作为整体的宇宙或世界之存在的“天象”的思想活动。
     第三部分(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对《周易》卦爻象系统之历史起源与形上根源的讨论,指出《周易》卦爻象同时兼具抽象性与具象性的双重品格,并将这双重品格概括为“象-数统一”的特点。与此双重品格相应,《周易》卦爻象一方面能够展开为一种形式化的推演,另一方面又始终不离于具体事物的存在。
     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对《周易》卦爻辞系统的讨论,从而展现殷周之际思想观念的转向。通过讨论,本文指出:一、《周易》卦爻辞与卦爻象系统有其共同的形上根源,即对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普遍之“观”;二、《周易》卦爻辞与卦爻象系统之间具有相当的对应性;三、从内容上来说,《周易》卦爻辞可分为“象辞”与“占辞”两个部分:“象辞”主要由大量的殷周歌谣和少量的殷周史记组成,其中的殷周歌谣记述了中国上古先民在其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源始经验,蕴含着古人对世界和人自身存在的各种观察和认识,而殷周史记则记载了殷周之际所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占辞”则涉及大量的表示吉凶休咎的断语和少量体现古人对世界变化规律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的生活格言,以及许多关于占筮的前提性观念的“有孚”,即诚信。
     第五部分(第五章)主要涉及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之思考的回顾性讨论和对作为整体的《周易》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易道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作出讨论。根据康德对“纯粹理性”所作的批判性的考察,使“先天综合判断”得以可能的根源或条件主要有三个,即:一是感性直观提供感觉经验以为知性思维提供知觉材料,是知性思维提供知性范畴以规范整理杂多的感性材料,三是先验想像力提供先验的图型,即时间使得感性材料和知性范畴之间不仅具有一种源始的本质统一性,而且还进一步使得二者的综合统一得以先天必然地发生。在《周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三个部分,即《周易》筮占、《周易》卦爻象和《周易》卦爻辞:卦爻辞中的“象辞”部分所蕴涵的源始生活经验大约相当于康德的通过感性直观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由“--”与“-”两个符号所组成的卦爻象系统大约相当于康德的由知性思维所提供的知性概念或范畴,后者的作用就是在于整理和规范感性直观所提供的经验材料;在《周易》筮占过程中,对卦爻象和与之相应的卦爻辞的解释活动则大约相当于康德所谓“先验想像力”所提供的先验图型。易道形而上学的建构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在《周易》中不仅有抽象性的卦象推演,而且也有各种具体而现实的生活经验,并且更重要的是还有借助于想像力所进行的筮占的解释为抽象的卦象推演和具体现实的生活经验之间的结合与统一构筑了桥梁。
     第六部分(附录)进一步从“是什么?”与“何以可能?”这两种发问方式上对一般形而上学的本质内涵与基本问题作出讨论。通过讨论,本文指出,任何发问和探究都包含着“是什么?”与“何以可能?”这两个部分,它们同时也是作为存在论的一般形而上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前者构成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之问,后者则是形而上学的“实存”之问,二者统一于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追问与思考之中。“是什么?”的发问和思考奠基于“何以可能?”的发问与思考,这种奠基关系在形而上学的探究中就体现为“实存”之问比“本质”之问具有一种优先或基础性的意义。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extual research,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thoughts of I-Ching which is the origi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orient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value system in New Axial period, mainly on the theoretical question "How can the metaphysics of Yi-Tao be possible".
     Given the similarity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question "How can the metaphysics of Yi-Tao be possible?" and the question "How can scientific metaphysics be possible?" which is the core question of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his thesis will stretch out with the comparison and dialog between the thoughts of I-Ching and Kant's philosophy. Kan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metaphysics by the way of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his thesis will seek the cause or basis of the metaphysics of Yi-Tao by investigating special ideas of I-Ching.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as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refers to the evolution of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I-Ching,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and Chinese Axial Period. The conclusion includes two points:the evolution lasted for eight hundred years from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early Han,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inese Axial Period; since I-Ching was used for the divination the prediction of good or ill luck, the investigation of I-Ching may stretch out from the view of divination.
     The second part discloses the rational elements of the divination by I-Ching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vination by milfoil and tortoise shell. The rational elements reveal the prediction of good or ill luck by the numeral divination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thought of viewing astronomical phenomena with numeral.
     The third part discloses the double features of abstractness and concreteness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divinatory symbols of I-Ching. The divinatory symbols can be deduced formally, and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material beings.
     The forth part refers to the thoughts of Ballad of GuaYao of I-Ching. The ballad of GuaYao and the divinatory symbols share the sam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which is the universal view of the whole world and there ar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them. The ballad of GuaYao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ballad of figure and divination. The ballad of figure is composed of many poems about social activities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few historical records. The ballad of divination is mainly on the prediction of good or ill luck and rules of nature and society.
     The fifth part refers to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Kant's thoughts about the question of "How can synthetical judgments a priori be possible?" and general analysis of I-Ching. Kant argu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requirements——perceptual intuition, Understanding Category and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which exist in I-Ching as well. They are the ballad of figure, the divinatory symbols and the divination respectively.
     The last part refers to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basical questions of metaphysics. There are two parts in any question and investigation which are "what is this" and "how can...be possible"."What is this" focuses on the essence of beings and "how can...be possible" is mainly on the existence of beings. The later has priority over the former.
引文
①冯友兰:《新理学》,《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卷,《三松堂全集》第十卷,第621页。
    ③冯友兰先生曾称金岳霖先生所著《论道》的哲学体系“不仅是现代化的,而且是民族化的”。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卷,《三松堂全集》第十卷,第616页。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之《台湾版序言》,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4页。
    ③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13页。引用时对译文有所改动。
    ②《达沃斯辩论:在恩斯特·卡西尔与马丁·海德格尔之间》,参见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附录IV,第263页。
    ③值得说明的是,同样作为西文ontology译名而产生的“存在论”与“本体论”这两个概念,在本文中都将会出现,所以需要先对此两个概念的使用与意义作出界定,即:就本文而言,“存在论”概念是主要是在西方哲学的意义上作为ontology的译名而专指西方哲学中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概念on展开的理论研究的意义上使用的,而“本体论”概念则不只是作为ontology(?)勺译名使用的,而是在中西哲学所具有的某种共通意蕴上使用的(参见本文附录中关于中国文化中有哲学,中国哲学中有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的讨论)。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⑤E·卡西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张继选译,载于《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①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1页。引用时引文有所改动。
    ②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二版序言。
    ③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第74页。
    ①张其成:《象数易学》,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版,第5页。
    ②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25页。
    ①冯友兰:《“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答<光明日报>特派记者问》,《三松堂全集》第十三卷,第446页。
    ①黄玉顺:《中西之间:轴心时代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参见《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②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③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及其研究领域和方法——弗赖堡就职讲座》,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1~152页。
    ①冯友兰:《“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答<光明日报>特派记者问》,《三松堂全集》第十三卷,第446页。
    ①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①余敦康:《回到轴心时期——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三先生关于易道的探索》,《易学今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②余敦康:《回到轴心时期——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三先生关于易道的探索》,《易学今昔》,第256页。
    ①杨国荣:《善与价值系统》,《历史中的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页。
    ①余敦康:《先秦文化的发展与<周易>的形成》,《易学今昔》,第29页。
    ②余敦康:《先秦文化的发展与<周易>的形成》,《易学今昔》,第30页。
    ③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易学今昔》,第11页。
    ①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载于《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
    ②陈鼓应:《老庄新论·香港版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③陈鼓应:《老庄新论·香港版序》,第4页。
    ④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⑤陈鼓应:《老庄新论·序》,第3页。
    ⑥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老庄新论》,第324页。
    ⑦《论语·公冶长》。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1~14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5页。
    ③黄裕生:《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孟子·万章下》。原文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③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34页。
    ①姜广辉:《“文王演<周易>”新说——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载于《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②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1页。
    ③此所谓“天象”主要是指日升日落、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④高怀民:《先秦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胡适:《胡适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书》,参见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绪论》,第1页。
    ④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⑤贡华南:《味与味道》,第213页。
    ①王树人、喻柏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象思维”的研究阐发,可参见《传统智慧再发现》(上、下卷),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张祥龙对于“象思维”的研究,可参见张文《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自序》,第6页。
    ③刘大钧:《“卦气”溯源》,参见李学勤、朱伯崑等著,廖名春选编《周易二十讲》,第300页。
    ④张其成:《象数易学》,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版,第76页。
    ①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本章的讨论由于涉及的是《周易》文本的历史衍化问题,所以其中所称之《周易》主要指作为传世通行本的《易经》和《易传》的合本。其余后文则仍是专指《易经》部分。
    ②《孟子·万章下》。
    ①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参见《易学今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汉书·艺文志》,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759页。
    ③关于“重卦”之说,自古以来也一直是《周易》研究中讨论的重点。但由于它不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故此处不作进一步考证,只是采用一般的说法。
    ①潘雨廷:《三古的易学》,参见《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参见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句话都是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后来也有学者从这个角度来对“文王作卦爻辞’之说提出质疑,即认为说这两句话的人对“文王作卦爻辞”亦是不确定的。
    ④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9页。
    ①潘雨廷:《三古的易学》,参见《易学史丛论》,第1页。
    ②潘雨廷:《三古的易学》,参见《易学史丛论》,第25页。
    ③潘雨廷:《三古的易学》,参见《易学史丛论》,第27页。
    ④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参见《周易正义》,李申、卢光明整理,吕绍纲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朱熹:《周易本义》卷一,苏勇校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页。
    ③参见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174页。
    ①熊十力:《乾坤衍》,参见《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13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第47-48页。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第10页。
    ②李零:《<孙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③朱伯崑:《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参见李学勤、朱伯崑等著,廖名春选编《周易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参见《易学今昔》,第2页。
    ③苏渊雷:《易通》,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2~13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5页。
    ②刘大钧:《周易概论》,第23页。
    ③《论语·八佾》,原文为: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④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参见《易学今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⑤余敦康:《先秦文化的发展与<周易>的形成》,参见《易学今昔》,第18页。
    ①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②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8页。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6页。
    ④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参见《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1页。
    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参见《观堂集林》,第453页。
    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参见《观堂集林》,第453-454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4页。
    ①杨泽波:《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参见《易学今昔》,第1页。
    ①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第3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六,黎靖德编,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451~1452页。
    ②朱伯崑:《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参见李学勤、朱伯崑等著,廖明春选编《周易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③同上。
    ①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②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199页。
    ③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195页。
    ④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184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69页。
    ①朱伯崑:《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参见李学勤、朱伯崑等著,廖名春选编《周易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三松堂全集》第三卷,第7页。
    ③维特根斯坦己从哲学的层面上证明了没有“私有语言”或“私人语言”的存在,因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本质性的标志或特征就是能被理解,尤其是能被他人所理解,而“私有语言”则要求只能为某个人自己所使用和理解,并从根本上否定了他人的可理解性。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第243节,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①周予同:《群经概论》,《周予同经学史论》,朱维铮编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142页。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第766页。
    ①余敦康:《从<易经>到<易传>》,参见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91页。
    ③此处所谓“象-数统一”并非余敦康先生的原话,而是笔者对余先生关于《周易》卦爻符号系统之基本特点的讨论的一个概括,同时也是对《周易》卦爻符号系统之基本特点本身的概括。这是因为,笔者认为余先生的讨论基本上还是切中实事的。
    ④余敦康:《从<易经>到<易传>》,参见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第110、111、112页。
    ⑤同上,第117页。
    ①同上,第119页。
    ②同上,第123页。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91页。
    ④同上,第91页。
    ⑤同上,第91页。
    ①参见黄玉顺:《中西之间:轴心时代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第185~188页。
    ①康德指出:“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须服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目的。”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1页。
    ②参见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二章的第4-6节。
    ①吕绍纲:《周易阐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徐志锐:《论<周易>的筮法》,参见廖名春选编《周易二十讲》,第135页。
    ②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③“人谋”、“鬼谋”出自《易传·系辞下》,原文为:“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①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②王夫之:《周易内传·系辞下传》第十二章,《船山全书》第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15页。
    ③同上。
    ④张其成:《象数易学》,第8页。
    ①此处对五种卜兆之“象”的解释,即包括伪孔安国传的解释及其大意的白话解释,皆引自张其成先生:《象数易学》,第14页。
    ①参见刘大钧:《周易概论》,第97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第8页。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第18页。
    ④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三松堂全集》第八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5页。
    ②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参见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第43~63页。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81页。
    ④同上。
    ①这段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起源可能都很早。
    ②同上。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82页。
    ④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89页。
    ⑤汪宁生:《八卦起源》,载于《考古》,1976年第4期。
    ①参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10页。
    ①参见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48页。
    ②参见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第2092页。
    ④成中英:《论“观”的哲学意义与易的本体诠释》,《易学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①《易传·系辞下》,此处的“包牺氏”亦即通常所谓伏羲氏。
    ②《易传·系辞上》。
    ①张锡坤、姜勇、窦可阳:《周易经传美学通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3页。
    ②原文为:“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
    ①参见《庄子·达生》,原文为:“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①参见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②《周易注·说卦传》,《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③关于“数”的起源和本质的详细讨论,可参见弗雷格:《算术基础》,王路译,王炳文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①参见金岳霖:《知识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金岳霖卷》,刘梦溪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76页。
    ②梯利:《西方哲学史》,第264页。
    ①参见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第30页。
    ②参见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第31~32页。
    ③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45页。
    ①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①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第322~323页。
    ②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2页。
    ①《易传·系辞下》。原文为“而微显阐幽”,朱子曰:“而微显恐当作微显而”,高亨先生认为此句似当作:“显微而阐幽”。高亨之说似更佳,故今从改之。参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②梯利:《西方哲学史》,第264页。
    ③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④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第238页。
    ①关于“是什么”与“何以可能”这两种发问方式所蕴含的思想方式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参见本文的附录部分。
    ①朱伯崑:《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参见李学勤、朱伯崑等著,廖名春选编《周易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北大版序言》,第43页。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北大版序言》,第37~38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北大版序言》,第37页。
    ①原文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②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参见程颢、程颐著《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7页。
    ①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①参见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或可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一),第14-15页。
    ①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傅任敢译,1982年版,第2页。
    ②杨国荣教授对此曾有详细的研究,可参见氏著:《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如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就曾通过对形而上学命题的逻辑分析指出“全部形而上学都是无意义的”,参见卡尔 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①金岳霖:《论道·绪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金岳霖卷》,刘梦溪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②杨国荣:《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③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1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第9页。
    ③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第10页。
    ④杨国荣:《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②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第8页。
    ③至于所谓“由低级到高级”的看法,就其实质来说,亦是一种非常宽泛而不精确的说法。
    ①韩仲民:《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载于《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
    ①参见赵士林:《<易经>走向<易传>:有关分与合的论争》,载于《读书》2012年第2期,第54页。
    ②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第8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①同上。
    ②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帛书周易>浅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第12页。
    ①余敦康:《从<易经>到<易传>》,参见《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第117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象部》。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三松堂全集》第八卷,第555页。
    ③冯友兰:《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代祝词》,唐明邦、张武、罗炽、萧汉明编《周易纵横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①蒙培元:《伏羲与周易文化》,载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③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④参见赵士林:《<易经>走向<易传>:有关分与合的论争》,载于《读书》2012年第2期,第55页。
    ①德国哲学家E·卡西尔曾从人的本性的角度论证了“符号”产生的必然性,并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他指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参见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3页。
    ①赵士孝:《<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载于《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①邵雍:《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书》卷十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页。
    ②《外书》十二。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①高怀民:《先秦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杭辛斋:《易楔》,《杭氏易学七种》,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①杭辛斋:《易楔》,《杭氏易学七种》,第103~105页。
    ①高怀民:《先秦易学史》,第47页。
    ②杭辛斋:《易楔》,《杭氏易学七种》,第106~113页。
    ③沈瓞民:《<周易>管见》,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101页。
    ④杭辛斋:《易楔》,《杭氏易学七种》,第114页。
    ⑤杭辛斋:《易楔》,《杭氏易学七种》,第114-12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26页。
    ②参见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53-59页。
    ①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7页。
    ②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1页。
    ③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0页。
    ④贾丰臻:《易之哲学》,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9页。
    ⑤同上。
    ⑥刘大钧:《关于<易>象》,《周易概论》,第55页。
    ①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06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96页。
    ③刘大钧:《关于<易>象》,《周易概论》,第56页。
    ①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21页。
    ①林忠军:《象数周易演义》(一),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11页。
    ①李镜池:《关于周易的性质和它的哲学思想》,《周易探源》,第155页。
    ①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页。
    ②李镜池:《周易通义·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③李镜池:《关于周易的性质和它的哲学思想》,《周易探源》,第155页。
    ①林忠军:《象数周易演义》(一),第11~16页。
    ①《周易正义》。
    ②林忠军:《象数周易演义》(一),第17页。
    ③林忠军:《象数周易演义》(一),第18页。
    ①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78页。
    ②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78页。
    ③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78页。
    ①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23页。
    ②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③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40~48页。
    ④李镜池:《周易筮辞续考》,《周易探源》,第108页。
    ⑤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绪论》,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页。
    ⑥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绪论》,第19页。
    ①吕绍纲:《<周易>的哲学精神》,《<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①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绪论》,第1页。
    ②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50页。
    ③同上,第39页。
    ④同上,第48~49页。
    ⑤同上,第49页。
    ⑥高亨:《<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周易杂论》,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63页。
    ①同上,第63~65页。
    ②同上,第66~67页。
    ③参见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第31页。
    ①此所谓“神学”并非西方的theology,而是指中国古代与祭祀、卜筮等活动有关的一种神圣性观念。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季氏》。
    ③《论语·阳货》。
    ④朱熹:《论语集注·阳货》,参见《四书章句集注》,第196页。
    ⑤《论语·阳货》。
    ⑥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为政》,《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②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同上,第14页。
    ②同上,第14页。
    ③同上,第15页。
    ④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第122页。
    ⑤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64页。
    ①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23页。
    ②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66页。
    ③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第114、115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②参见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第41页。
    ①吴澄:《易纂言》。
    ②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
    ③杨国荣:《道与中国哲学》,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④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8页。
    ①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转引自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35~37页。
    ②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36页。
    ①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青铜时代》,参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176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181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183页。
    ①姜广辉:《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载于《国际儒学研究》第6辑。
    ②《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③参见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第41页。
    ④《易传·系辞传上》。
    ①此“综合”与人的想象力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正是这种综合的作用,使得《周易》及其筮占具有某种“先天综合判断”的特点,详见本文第五章的讨论。
    ②《左传·昭公十二年》。
    ①《论语·阳货》。
    ②原文为: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①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50页。
    ②李镜池:《周易筮辞考》,《周易探源》,第51页。
    ①《周易正义》,第42页。
    ②《周易程氏传》卷一,《二程集》下,第723页。
    ③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6页。
    ④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卷一,第27页。
    ⑤李镜池:《周易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⑥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138页。
    ⑦参见徐山:《释“孚》,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朱慧芸:《<周易>古经之“孚”新解》,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⑧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第31页。
    ⑨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一·尚同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⑩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曾子大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孟子·尽心上》。
    ①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第151~15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8页。
    ②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8页。
    ③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63-164页。
    ④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开篇就指出:“求知是人的本性。”
    ①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63页。
    ②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24页。
    ③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28~29页。
    ④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26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51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5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52页。
    ②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32~33页。
    ③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56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1、22页。
    ⑤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631页。
    ①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33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15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15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16~117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19-120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26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30页。
    ⑤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38页。
    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39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40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40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39页。
    ④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89页。
    ⑤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43-144页。
    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51页。
    ⑦海德格尔:《物的追问》,第16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01页。
    ②参见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载于《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①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9页。
    ①此句在传世通行本《周易》中为“鸿渐于陆”,据高亨先生和李镜池先生考证,此中之“陆”当为“阿”之讹误,亦即山丘的意思。参见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245页。今从改之。
    ①赵汝楳:《易雅·占释第九》,转引自李镜池:《周易探源》,第411页。
    ②李镜池:《左国中易筮之研究》,《周易探源》,第413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1版,第121~122页。
    ②雅思贝尔斯:《目前哲学状况的由来——论克尔凯廓尔和尼采的历史意义》,参见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7页。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2b15,参见《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①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页。引文中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①柏拉图:《美诺篇》80E,《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页。
    ②柏拉图:《美诺篇》81D,《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第507页。
    ①又译:“我知我无知”。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7页。
    ②《论语·为政》。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7页。
    ②同上。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
    ②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5。
    ③同上。
    ④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页。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
    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7页。引文中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引文中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8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1页。
    ①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第343-344页。
    ②《论语·公冶长》,《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译文根据英文原文有所改动。
    ①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第140页。
    ②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参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92页。
    ①杨国荣:《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476页。
    ①海德格尔:《康德的存在论题》,《路标》,第529页。
    ②海德格尔:《康德的存在论题》,《路标》,第531页。引文中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①海德格尔:《康德的存在论题》,《路标》,第56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2页。引文中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4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1页。
    ②张祥龙:《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参见《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184页。
    ③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第86节,此处转引自张祥龙之文《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参见《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184页。
    ④张东荪:《知识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35、99、169页。
    ①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②张志伟:《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孙周兴:《形而上学问题》,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④尽管张东荪已被看作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比较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但学术研究及其思想倾向上来说,基本呈现出一种“西化论”的特点,如他曾提出要“彻底输入西方文化”的说法。
    ①杨国荣:《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杨国荣:《理解哲学》,《认识与价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
    ②笔者在这里区分"Metaphysics"与“形而上学”并非只是语词上的,而更多是为了强调中西形上学的差异性。当然,强调中西形上学的差异性也并不意味着中西哲学之间的不可比较,相反,正是中西形而上学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的某种相通性才使得我们的“中西哲学比较”之研究成为可能。
    ①韩愈:《原道》,《韩愈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5页。原文为:“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②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第8页。
    ①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27页。
    ②俞宣孟先生曾将中西哲学在实质层面上的这样两种相对的特征分别概括为:“一体性”和“两离性”。参见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86、8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三松堂全集》第二卷,第252页。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5。
    ②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参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97页。
    ③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参见《海德格尔选集》,第829页。
    ④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参见《海德格尔选集》,第834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路标》,第430页。
    ②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页。
    ③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7~148页。
    ④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参见《海德格尔选集》,第593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7页。
    ②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1页。
    ③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9页。
    ④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195页。引用时译文有所改动。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8页。
    ⑥黄玉顺:《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第225页。
    ⑦黄玉顺:《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第223页。
    ⑧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1~2页。引用时译文有所改动。
    ①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79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80页。
    ③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第一部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班固:《汉书》,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
    [4]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李申、卢光明整理,吕绍纲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韩愈:《韩愈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7]邵雍:《皇极经世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朱熹:《周易本义》,苏勇校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
    [12]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3]吴澄:《易纂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6]焦循:《易学三书》,李一忻点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17]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8]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版
    [19]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20]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2]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3]杭辛斋:《杭氏易学七种》,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24]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6]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7]成中英:《易学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10]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高亨: 《周易古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
    [14]高亨:《周易杂论》,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版
    [15]高怀民:《先秦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1]黄裕生:《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
    [23]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贾丰臻:《易之哲学》,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26]金岳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金岳霖卷》,刘梦溪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7]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29]李镜池:《周易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0]李零:《<孙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李学勤、朱伯崑等:《周易二十讲》,廖名春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32]林忠军:《象数周易演义》,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
    [33]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34]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5]吕绍纲:《<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6]吕绍纲:《周易阐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7]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8]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潘雨廷:《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0]苏渊雷:《易通》,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41]唐明邦、张武、罗炽、萧汉明编《周易纵横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2]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43]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4]王树人、喻柏林:《传统智慧再发现》(上、下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45]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7]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48]杨国荣:《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杨国荣:《认识与价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杨国荣:《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杨国荣:《历史中的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4]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5]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6]余敦康:《易学今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张东荪:《知识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59]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0]张其成:《象数易学》,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版
    [61]张锡坤、姜勇、窦可阳:《周易经传美学通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62]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63]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朱维铮编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5]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
    [66]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67]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
    [68]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韩仲民:《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载于《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
    [2]何二元:《慎谈“新轴心时代”》,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3]姜广辉:《“文王演<周易>”新说——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载于《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姜广辉:《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载于《国际儒学研究》第6辑
    [5]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6]蒙培元:《伏羲与周易文化》,载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7]孙周兴:《形而上学问题》,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8]孙周兴:《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汪宁生:《八卦起源》,载于《考古》,1976年第4期
    [10]徐山:《释“孚》,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11]杨国荣:《道与中国哲学》,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杨泽波:《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载于《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4]张京华:《中国何来“轴心时代”?》(上、下),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7、8期
    [15]张祥龙:《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6]张志伟:《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赵士林:《<易经>走向<易传>:有关分与合的论争》,载于《读书》2012年第2期
    [18]赵士孝:《<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载于《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
    [19]周山:《<周易>诠释若干问题思考》,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0]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载于《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
    [21]朱本源:《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从殷周之际到秦的统一》,载于《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2]朱慧芸:《<周易>古经之“孚”新解》,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傅任敢译,1982年版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恩斯特·卡西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张继选译,载于《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
    [5]弗雷格:《算术基础》,王路译,王炳文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9]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3]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14]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5]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16]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7]胡塞尔:《胡塞尔选集》,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9]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5]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9]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0]冯·赖特、罗蒂等:《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陈波、韩林合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