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名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名”是先秦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名”在先秦诸子的讨论中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与“名”相关的概念有“名实”、“名形”、“名刑”、“名法”、“名理”、“名言”、“名辩”、“名分”、“名守”、“名刑”、“正名”等。
     本文在绪论中对“名”的基本含义进行了讨论,对“名”思想与名学、“名”思想与名家、“名”思想与逻辑的关系进行了界定,认为名学往往被用来特指先秦名家的学术思想,在研究过程中以逻辑为主,先秦名家的学术思想只是“名”思想的一部分,逻辑与“名”思想差异也很大,名学和逻辑都不足以体现“名”思想丰富的内涵。先秦“名”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几点:一、“名”的宇宙生成功能、作为事物运行法则的作用。二、“名”在社会政治上的应用。三、“名”的语言哲学内涵。三点之中,只有第三点与偏重逻辑的传统名学研究有诸多重合之处。
     春秋以降,社会剧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旧有的“名”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引发了先秦诸子对“名”思想的重新认识和大讨论。道家“名”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道家“名”思想的研究却有诸多不足。除《老子》外,对《庄子》、《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鶡冠子》等著作的“名”思想研究非常少,单篇文章数量不多,专著更是付之阙如。道家诸子具体有哪些“名”思想,其“名”思想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希望进一步厘清的。本文对先秦道家的“名”思想作历时性的全面探讨,揭示“名”思想发展的线索与规律;将“名”与其它范畴比较,作共时性的深入分析,揭示“名”与“礼”、“道”等范畴的复杂关系。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是道家“名”思想的学术背景。首先讨论的是孔子的“名”思想。孔子“名”思想对先秦诸子“名”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章认为:孔子之前,中国“名”思想的传统是“成命百物”,孔子的正名是从“言”、“行”的角度切入的,以“言”为媒介孔子构建了“名”思想的桥梁。通过正名,孔子开启了“名”思想的语言转向。
     第二章认为老子的“名”是针对周文疲弊的一种反思。老子的“无名”,是针对“道”而言的。老子肯定“名”的存在与作用,老子认识到事物规律的无穷和人类认识的有穷,“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对事物规律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认为剽剥儒墨和反对名辩,构成了《庄子》“名”思想两个重要支撑点。庄子的“名”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刺激庄子做出反应的,并非陈启云先生所说的“理想”主义或“真理”等内容,而是儒家的人本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思想下对礼的过度强调。礼所表现的核心价值是名分,儒家强调名分造成了严重的人的异化,这便是庄子剽剥儒墨的切入点。庄子否定“名”对人的规定性,是对人的超越。庄子从更高层次的“天“,最高层次的”道“出发,审视社会问题,希冀“得其环中”,解决社会问题,表现了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思路。庄子否定“知”与“辩”,揭示了“知”与“辩”的内在矛盾和困境,以“道“消解了“知”、“辩”,旨在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第四章认为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黄帝四经》在“名”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介于《老子》与《鹃冠子》之间。《黄帝四经》的“名”,弱化了《老子》中“名”的抽象性,却还没有完全落到治理国家的实用层面。《管子》四篇的“名”被限定在实践环节,完全是为君主治理国家服务的。《管子》四篇中,“名”和“道”未见有什么直接联系,“名”和“法”的联系只有一处。“名”独立于“道”、“法”之外,“道”生“法”的过程中还没有“名”这一环节,说明此时还处于“名”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
     第五章认为《鹃冠子》的“名”思想与《老子》“名”思想一脉相承,二者同时归本于道。《鶡冠子》谈到“名”,往往都是着眼于治理国家的实用角度,《鶡冠子》有一个道下降而至实践的系统路线,这个系统一般是一→气→意→图→名→形→事→约。“名”是道通向实践环节的重要节点,“名”下降到人事成为法,《鹖冠子》的“名”思想,吸收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表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
"Name" is a very important field in the pre-Qin ideological history and one of the central elements discussed by the pre-Qin philosophers."Name" was complex in their discussions. Concepts related to "name" include "Name and Reality","Name and Shape","Name and Punishment","Name and Law","Name and Reasoning","Name and Word","Name and Argumentation","Name and Duty","Name and Compliance", and "Rectification of Name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the basic meanings of "name" ar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ought of "name"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ogic, the thought of "name" and the School of Names, and the thought of "name" and logic are defin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study of name is often used to specifically refer to the academic thinking of pre-Qin School of Names. The study is logic-based, the academic thinking of pre-Qin School of Names are only part of the "name" thoughts, and "logic" is more distant from the "name" thoughts. These two are inadequate to reflect the abundant connotations of "name" thoughts.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pre-Qin "name" thoughts contain the following:
     The functions of "name" to create the universe and act as the operating rules of things; The application of "nam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The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connotations of "name". Among these, only the third poin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name", which focuses on logic.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ocial upheaval had occurred. In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the old "name" thoughts were severely lashed, which led to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debate of the "name" thoughts by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The "name" thoughts in the Taoist school are an important part, but the study in this respect is far too insufficient. Except for Laozi, the study on the "name" thoughts in Zhuangzi,Huangdisijing Guanzisipian and Heguanzi is very limited. Only a few articles address this topic, and books in this field are currently unavailable. The Taoist philosophers'specific "name" thoughts, the way their "name" thoughts ar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thoughts and the society and politics, these issues are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conducts a diachronlstic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name" thoughts of the pre-Qin Taoism, reveals the clues and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me" thoughts; in this paper, the "name" is compared with other fields for a synchronic in-depth analysis to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name" and "rites" and "Taoism".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Confucius's "name" thoughts, which had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thinking of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about "name" and wa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aoist thoughts on "name". The chapter argues that before Confucius, traditional Chinese "name" thought was "giving names to things", while the rectification of name by Confucius started from words and acts. By means of words, Confucius built bridge to the "name" thoughts. In addition, Confucius began the linguistic turn of "name" thoughts.
     The second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name" upheld by Laozi is a reflection over the drawbacks in Zhou Dynasty's literature. Laozi's "nameless" was direct at "Tao". Laozi acknowledged that "name" existed and functioned. He realized that the laws of things were infinite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people was finite."The Tao that can be expressed is not the eternal Tao; The name that can be defined is not the unchanging name", this is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Laozi about the laws of things and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The third chapter holds that plagiarizing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m and opposing "name and reasoning" constitute the two pillars of the "name" thoughts in Zhuangzi. Zhuangzi's "name" thought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 ideas. What stimulated Zhuangzi's response was not "idealism" or "truth" as pointed out by Mr. Chen Qiyun, but the overstress of rites in the Confucian humanism. The core value of rites is represented by name and duty. The overstress of name and duty by Confucianism caused serious human alienation, which was the entry point for Zhuangzi to plagiarize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m. Zhuangzi denied that the "name" defined and excelled a person. From a higher level of "heaven" and the highest level of "Tao", Zhuangzi examined social issues, in the hope of solving them by looking at them as an outsider. This was a quite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from the Confucianism. Zhuangzi denied "knowing" and "argumentation" and revealed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and dilemmas of them. He dispelled "knowing" and "argumentation" to get rid of human egocentrism.
     The fourth chapter considers that in the developing period, the "name" thoughts in Huangdisijing is between Laozi and Heguanzi. the "name" thoughts in Huangdisijing has less abstract than Laozi, but it hasn't developed into governing a country. The "name" thoughts in Guanzisipian is limited in the field of helping a king to control a country. In Guanzisipian, there is no connection between "name"and "dao", there is only one connection between "name" and law, it indicates that the "name" thoughts in Guanzisipian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name" thoughts.
     The fifth chapter considers the "name" thoughts in Heguanzi ca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from Laozi, both attributing the thoughts to "Tao". When "name" is mentioned in Heguanzi, it often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of country governance. Heguanzi indicated a path declining from Tao to practice, generally one→vital energy→meaning→picture→name→shape→thing→agreement."Name" is a key node from Tao to practice. The "name" coming down to human affairs as laws, the "name" thoughts in Heguanzi absorbed the thinking of Confucius, Mencius, Laozi, and Zhuangzi, showing an all-embracing feature.
引文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③此处列举的用法及例子,引自《康熙字典》。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精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09页。
    ②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
    ①崔清田:《名学与辩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②程仲棠:《逻辑要与中国现代文化接轨》,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对于先秦是否有逻辑思想,程仲棠和马佩展开论战,详见程仲棠:《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答马佩教授》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马佩:《再驳中国古代(先秦)无逻辑学论——对程仲棠教授“答马佩教授”的回复》载《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
    ①参见曹峰:《两种名家》,《海峡两岸“哲学及其时代角色之自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大学,2007年8月。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9页。
    ③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7页。
    ④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67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6-417页。
    ②梁启超:《子墨子学说》,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56页。
    ①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②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③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①周山:《绝学复苏》,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②崔清田:《名学与辩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③翟锦程:《先秦名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先秦名家“诡辩”命题的纯语言思辨理性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朱前鸿:《先秦名家四子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29页。
    ①丁亮:《无名与正名:论中国上中古名实问题的文化作用与发展》,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②曹峰:《中国古代における“名”の政治思想史研究》,日本东京大学,2004年4月。
    ③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5月。
    ④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⑤陈启云:《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载《汉学研究》第10卷第2期。又见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154页。
    ⑥曹峰:《孔子正名新考》,载《文史哲》2009年第2期。
    ⑦曹峰:《<荀子·正名>篇新论》,载《儒林》第4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②曹峰:《<荀子·正名>篇新论》,载《儒林》第4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林翠芬:《先秦儒家名实思想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
    ②曾昭式:《普通逻辑语境下墨辩逻辑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③周云之:《墨辩中关于“名”的逻辑思想》,载《江汉论坛》1979年第4期。
    ④陈孟麟的《墨辩逻辑学》,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8页。
    ①杨国荣:《孔墨老与先秦名实之辩》,载《学术界》1990年第6期。
    ②李春勇:《先秦概念之“名”的确立——由邓析经孔子至墨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③郑开:《道家“名学”钩沉》,载《哲学门》第十一辑。
    ④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19-20页。
    ⑤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①胡适:《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②冯友兰:《新原道》,载《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卷,第45页)
    ③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110页。
    ①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李志强:《先秦和古希腊语言观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2页。
    ③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④谷斌、郑开:《黄帝四经今译·道德经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⑥参见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载《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曹峰:《黄帝四经所见“执道者”与“名”的关系》,载《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⑦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⑧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比)戴卡琳:《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王晓波:《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哲学解析》,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421-23页。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②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2页。
    ②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9页。
    ①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1页。
    ②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7页。
    ③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97页。
    ④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99页。
    ⑤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7页。
    ⑥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第234页。
    ①纳日碧力戈:《姓名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4-121页。
    ②涂尔干:《原始分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3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6页。
    ③赵生群,苏芃:《(国语)疑义新证》,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9-120页。
    ②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人们对这几处文字的解释纷纭繁乱,却始终不得要领,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这是对四方风的命名,直到20世纪40年代,胡厚宣发表了《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才为人们解读这段文字开启了大门。参考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载《复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1956年第1期。
    ③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4294。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8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0页。
    ③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8页。
    ④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58页。
    ⑤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5页。
    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8页。
    ②王晖:《夏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载《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③《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1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5-893页。本文所引《论语》,以此为底本。
    ②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2页。
    ③陈启云:《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④杨国荣:《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85页。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5-90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5-90页。
    ①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3页。
    ②《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5页。
    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02页。
    ②《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5页。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9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①此处标点,学界多有争议,另一种标点为“夫名,实谓也”。笔者认为“夫名实,谓也”,更符合公孙龙的原意。具体分析,参见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224-239页。
    ②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252页。
    ①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1页。
    ②转引自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③《论语·阳货》
    ①汪奠基:《老子朴素辩证的逻辑思想一无名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9页。
    ②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1页。
    ③傅山:《霜红龛集》卷三十二,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④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3页。
    ①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页。
    ②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页。
    ②成中英:《易学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③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④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⑤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3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1页。
    ②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32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①陆希声:《道德真经传》,见阮元:《宛委别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②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0页。
    ①曹峰:《(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老子)的问世为契机》,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②同上第157页。
    ①具体过程参见颜世安:《原始惴学中礼观念神圣性价值的起源——从郝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说起》,载《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①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2页
    ③同上第411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1页。
    ②《庄子·齐物论》
    ①《荀子·解蔽》
    ②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2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1页。
    ①《论语,卫灵公》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9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4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5页。
    ①杨儒宾将以韩愈、苏轼为代表的“庄子儒门说”归纳为三点:(1)庄子之学出自田子方,田子方则为子夏之徒,所以庄子有孔门的传承之印记。(2)《庄子》一书虽多非薄周、孔之言,但这些语言就像禅子之呵佛骂祖一样,阳挤而阴助之,不能只看文字的票面价值。(3)《庄子·天下》篇言天下学术,诸子皆各自成家,亦各有所偏,庄子皆——评骘之。惟独儒家诸子不在评述之列,对孔子更是一言不发。这显示庄子视孔子及六经为诸家之宗,不与诸子百家为侣,其地位大不相侔。请参考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载十《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5页。
    ①《庄子·天道》
    ②《庄子·天道》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85页。
    ①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
    ①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月,第118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1页。
    ③《庄子·齐物论》
    ④《庄子·齐物论》
    ①《庄子·人间世》
    ②《庄子·德充符》
    ①《庄子·齐物论》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5页。
    ①《庄子·齐物论》
    ①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165-166页。
    ②吴光明:《庄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47-48页。
    ③《庄了·养生主》
    ①张亨:《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庄子·天道》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页。
    ④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3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51页。
    ②张亨:《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页。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15页。
    ①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2页。
    ①《庄子·齐物论》
    ①《庄子·齐物论》
    ①《庄子·天运》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5页。
    ③《庄子·齐物论》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0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5页。
    ①唐兰:《马王堆帛书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于《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②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5页。
    ③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④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皇帝书)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曹峰:《黄帝四经所见“执道者”与“名”的关系》,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这些文章未发表之前,曹峰先生已将文章发给笔者,对笔者启发甚大,在此对曹峰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①这一点,曹峰先生有详细论述。
    ②本文所引《黄帝四经》文字,以陈鼓应先生的《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为准,参以魏启鹏先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皇帝书>笺证》。
    ①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9页。
    ②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页。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④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8页。
    ⑤张连伟:《(管子)哲学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廖苍洲:《(管子>书刍议》,载《修平人文社会学报》2004年第3期。
    ②郭沫若说:“我无心之间从现存的《管子》书中,发现了宋宋鈃、尹文的遗著,那便是《心术》、《内业》、《白心》、《枢言》,那么几篇了。”见《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51页。
    ③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0页。
    ④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页。
    ①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9页。
    ②本文所引用《管子》四篇文字,依据陈鼓应先生《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
    ③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1页。
    ④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48页。
    ①《韩非子·扬权》
    ②《韩非子·主道》
    ①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3页。
    ①陈鼓应:《管了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61页。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0页。
    ②王尧臣:《崇文总目》,第136页。见王云五:《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③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322页。
    ④宋濂:《诸子辩》,北京:朴社,1926年版,第12页。
    ⑤参见李笑岩:《先秦黄老之学的渊源与发展》,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27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页。
    ①吴光:《(鹃冠子)非伪书考辩》,载《浙江学刊》1983年第4期。
    ②李学勤:《<鹃冠子>与两种帛书》,见《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38-343页。
    ③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④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⑤本文所引《鹖冠子》及陆佃注,均以黄怀信:《鹃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为主。
    ①陈盈全:《(鹃冠子)的道法思想——从天、地、人、命四稽谈起》,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42页。
    ①张金城:《鹖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fJ九号。
    ①《鹃冠子·道端》
    ②张金城:《鹃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①陈盈全:《(鹖冠子>的道法思想——从天、地、人、命四稽谈起》,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48页。
    ①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94页。
    ②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页。
    ③黄怀信:《鹃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4页。
    ④张金城:《鹖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①张金城:《鶡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②黄怀信:《鹃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1页。
    ③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2页.
    ①王晓波:《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哲学解析》,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424425页。
    ①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1页。
    ②张金城:《鹖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③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1页。
    ④张金城:《鹖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⑤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1页。
    ①张会城:《鹖冠子笺疏》,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年,第十九号。
    ①孙福喜:《<鹖冠子>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①《鹖冠子·王铁》
    ①林翠芬:《先秦儒家名实思想之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版,第214页。
    ①戴卡琳:《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06页。
    ①陈继红:《名分·秩序·和谐——先秦儒家名分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曹峰师对这些材料搜集最全,参见:《<吕氏春秋>所见“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以<正名>、<审分)篇为主》,载《诸子学刊》第4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①《鹖冠子·王鈇》
    ②同上。
    ①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②《鹖冠子·天则》
    ③黄怀信:《鹃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页。
    ①鹖冠子·泰录》
    ②(比)戴卡琳:《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78页。
    ①曹峰:《“名”と“法”の接点》(日文),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3号,2008年。本文所引用的句子,乃曹峰先生自译,提供给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6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1页。
    ①《庄子·齐物论》
    ②《公孙龙子·白马论》
    ③《公孙龙子·指物论》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211页。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启云.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卷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启云.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J].汉学研究(10).
    陈孟麟.墨辩逻辑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3.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陈盈全.《鹖冠子》的道法思想——从天、地、人、命四稽谈起[D].国立台湾大学,2009.
    崔清田.名学与辩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陈继红.名分·秩序·和谐——先秦儒家名分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J].南京大学学报,2010(5)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程仲棠.逻辑要与中国现代文化接轨载[J].社会科学战线,1996(4).
    程仲棠.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答马佩教授[J].暨南学报,2008(6)
    成中英.易学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曹峰.两种名家[C]//海峡两岸“哲学及其时代角色之自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J].湖南大学学报,2007(1).
    曹峰.黄帝四经所见“执道者”与“名”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2008(3).
    曹峰.“名”と“法”の接点(日文)[J].《人文科学,2008(13).
    曹峰.《荀子·正名》篇新论[J].儒林:第4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曹峰.孔子正名新考[J].文史哲,2009(2).
    曹峰.《吕氏春秋》所见“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以《正名》、《审分》篇为主[J].诸子学刊:第4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曹峰.《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老子》的问世为契机[J].哲学研究,2011(1).
    董仲舒.春秋繁露[M].四部精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1.
    (比)戴卡琳.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丁亮.无名与正名:论中国上中古名实问题的文化作用与发展[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傅山.霜红龛集:卷三十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98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译释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郭沫若.《管子》集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胡适.先秦名学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1956(1).
    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梁启超.子墨子学说[M].//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36.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学勤.《鹖冠子》与两种帛书[J].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李春勇.先秦概念之“名”的确立——由邓析经孔子至墨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6期).
    李志强.先秦和古希腊语言观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李笑岩.先秦黄老之学的渊源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9.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林翠芬.先秦儒家名实思想研究[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
    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先秦名家“诡辩”命题的纯语言思辨理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陆希声.道德真经传[M].//阮元.宛委别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廖苍洲.《管子》书刍议[J].修平人文社会学报,2004(3).
    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马佩.再驳中国古代(先秦)无逻辑学论——对程仲棠教授“答马佩教授”的回复[J].中州学刊,2010(1)
    纳日碧力戈.姓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孙福喜.《鹖冠子》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涂尔干.原始分类[M].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5.
    唐兰.马王堆帛书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5(1)
    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皇帝书)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吴光.《鹃冠子》非伪书考辩[J].浙江学刊,1983(4)
    吴光明.庄子[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
    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J].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王晓波.道与法:法家思想和黄老哲学解析[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
    王晖.夏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J].人文杂志,2007(4)
    汪奠基.老子朴素辩证的逻辑思想——无名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颜世安.原始儒学中礼观念神圣性价值的起源——从郝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说起[J].中国哲学史,2005(4)
    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杨国荣.孔墨老与先秦名实之辩[J].学术界,1990(6).
    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杨国荣.道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杨宾儒.儒门内的庄子[J].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四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周山.绝学复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曾昭式.普通逻辑语境下墨辩逻辑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哲学研究,2005(11).
    周云之.墨辩中关于“名”的逻辑思想[J].江汉论坛,1979(4).
    赵生群,苏芃.《国语》疑义新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2).
    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郑开.道家“名学”钩沉[J].哲学门(11).
    翟锦程.先秦名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朱前鸿.先秦名家四子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张亨.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张金城.《鹖冠子》笺疏[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19).
    张连伟.《管子》哲学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