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诗学策略与历史的关联性的角度来研究“九叶”诗人四十年代(1937-1949)创作的特色,分析他们发展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识。
     导论反思了过去对四十年代现代诗人的研究之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借鉴和移用西方“现代主义”、“现代性”论述是过去主要的研究模式,这种模式看重西方诗人的“影响”,把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和“现代性”论述当作一种“求同”的目标。它的弊病有:对中国诗人之主体性以及其创作语境的忽略,把“现代主义”概念外延无限扩大,片面强调“九叶”诗人的“现代性”等。针对过去研究中的“非历史化”的倾向,本文提出要把“九叶”诗人“放回历史”:一是把他们的创作放回到社会、个人历史中,观察他们在选择某些诗学策略时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条件。二是把他们的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其特色和贡献。对“历史关联”的强调有利于破除“现代主义/现代性执迷”。
     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九叶”群体的产生。它的形成受到了四十年代后期的文坛主流(“人民文学”)所施加的压力的推动。由于四十年代后期左翼作家阵营的不断扩大,“革命现实主义”和“文艺大众化”主张占据主导地位。“主流”开始把一切处于它之外的倾向都视为“异端”,力图对它们实行“打击”或“收编”。处于“主流”之外的“九叶”诗人因而聚集在一起以求保存自身。
     第二章考察“九叶”诗人在开创诗体方面的贡献。四十年代的历史危机和现实压力迫使诗人的个人世界向外部世界敞开,这推动了诗体的转型。辛笛的创作体现出三十年代抒情诗在现实压力下“蜕变”的历程。在现实压力的推动下,辛笛诗歌出现了一种“无法抒情的抒情”,导致了其道德意识、历史意识的觉醒,取得了意象组织、节奏安排等突破。四十年代后期,辛笛力图融入“群众”并诉诸“行动”,这种变形的道德意识瓦解了其创作动力。由于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穆旦在创作中颠覆了原来的“新的抒情”方案蕴涵的关于历史与现实、民族进步的一系列假设,也避免了一般的抗战诗歌的昂扬基调。杜运燮探索了一种反抒情、反感伤的“轻体诗”,以轻快笔调、讽刺口吻和微妙的隐喻处理严肃的题材。但是,“轻体诗”写作与历史语境产生了矛盾,杜运燮并未找到化解外部世界之“重”的方法,这限制了“轻体诗”艺术的发展。
     第三章考察了“九叶”诗人对“自我——世界”之紧张对立的表现,这是他们区别于三十年代诗人的重要特征。穆旦诗歌关于残缺自我与追求完整性的表现与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有关。穆旦的“我”的现代性需要放到与现代历史的关联中才能得到深入的理解。陈敬容的诗作中出现了一种“陌生的我”与“陌生的世界”之间的对立,她着力表现城市生活的丑恶和异化,体现出敏锐的观察和语言创造意识。杭约赫的诗歌体现出自我与世界之对立的消解的过程。他在长诗《复活的土地》一度成功地展现出城市对人的异化和毁灭。但是他转向对宏观历史和“新世界”的表现时,乌托邦观念麻醉了他的感性,“我”与“世界”的对立消解了,诗歌艺术水准明显下降。
     第四章探讨了两种“时间”观念及其背后的历史意识。唐祈的长诗《时间与旗》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他期待着政治变局来解救屈辱、黑暗的历史,这种期待使得他忽略了对伦理态度的审思和艺术表现的研磨。穆旦则对决定论式的历史观持批判态度,他颠覆了这种历史意识背后的“时间原型”。“时间”/历史在他笔下不再是直线进步的,而是被“现在”牵引着下沉,个人无法把握时间和历史,历史被看作空前的灾难。穆旦对时间与历史的表现具有“见证历史”的意义。
     第五章讨论了“九叶”诗人的创造性隐喻。隐喻的特色与世界观有紧密关系。在历史文化危机的推动下,辛笛放弃了那种表现人与世界之和谐的隐喻意象,转而采用表现人与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创造性隐喻。穆旦的隐喻较强的张力与他感受到的历史压力有关,这种压力是严峻的历史环境与其个人的历史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创造性隐喻在“九叶”诗歌中大量出现这一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九叶”诗人的隐喻展现了新诗在推动文学语言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概言之,“九叶”诗人的突出成就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如何让诗歌有效地应对历史的剧变和现实的压力之上,并恢复和更新语言与世界的紧密联系。道德与历史意识既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又往往是限制其进步的阻力。他们在诗歌语言和符号体系日趋模式化和僵化的时代主潮下,代表着一种“逆流而动”的倾向:他们通过激发语言的活力来更新对于存在的认识。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oetic strategies and their historical relevance of "Jiuye" poets in1937-1949, to find their historical condition and awareness when they develop some important poetic strategies.
     The Preamble reflects on the metho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poetry of1940s, and then bring forward our own methods. The main mode of current research on this area is to refer to, and appeal to, the "Modernism" and "Modernity" discourse of western world. This mode overstates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poets on Chinese poets, and identifies itself with the aims of literary modernity and Modernism of western poets. Its disadvantages include:ignoring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poet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ir works; over-expanding the extension of the notion "Modernism"; overstating the modernity of "Jiuye" poets, etc. To redress the mistake of "de-historization" of current researches, we incline to put these poets "back into history" i.e., to read their work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and individual history; and to estimate their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tradition.
     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Jiuye" poets from a historical angle. Its formation derives from the pressure of the dominant of literature in1940s, i.e.,"People's Literature". The colony of Left-wing writers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in the late1940s, and the claims of "Revolutionary Realism" and "Literary Popularization" domain the literary society of China. So the "Dominant" began to view every trend besides itself as "heterodoxy" and tried to beat or incorporate the later. So "Jiuye" poets, as "heterodoxy", got together to preserve themselves.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new styles developed by "Jiuye" poets. The historical crisis and the pressure of real world make these poets'inner world open to the outsider world, which transforms their lyric styles. Xindi's style reveals the "metamorphosis" of style driven by the pressure of outsider world. He develops a kind of "un-lyric lyric" and historical and moral awareness. In the late1940s, he tried to blend himself into "mass'and to appeal to "action", which dissolves the engine of his creation. Influenced by Christianity, Mudan overthrows the hypothesis about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of his "New Lyric" project. The belief in Christianity and the "Obsession with China" fight each other in his mind, which makes his poetry quite gloom and full of paradoxes. Du Yunxie develops a kind of light verse which is anti-lyric and anti-sentimental. He treats serious subject with light tone, ironic strain and delicate metaphor. However, the writing of light verse conflict with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and he couldn't find a way of dissolve the "weight" of outsider world,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light verse.
     Chapter Three discuss the tension between "self" and "world" in "Jiuye" poets's work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e works of poets in1930s. The portray of deformed self and his pursue for integrity in Mudan's poetry derives from Plato and Christianity, But the modernity of this "self"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its relevance with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re is an antinomy between "strange self" and "strange world" in Chen Jingrong's poetry, which aims to reveal the frightfulness and alienation of urban life. Hang Yuehe's Poetry materialize the dissolving of the tension between "self" and "world". When he tries to represent the grand history and "New World", the Utopian ideas anaesthetize his sensibility and reason, making his artistic understanding descend.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ow kinds of temporary notions in "Jiuye" poets' works and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behind them. Tangshi's poetry Time and banner reveals Marxist's Historism. He expect a historical revolution which could rescue the humiliated and gloom history of China, while ignoring the consideration of moral attitude and artistic exploration. Mudan criticizes the historical notions of determinism and topples the temporary archetype behind them. Time in his poetry is not linearly progressive, but dragged down by the force of "Now". His representation of Time and history serves as kinds of "historical testimony".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creative metaphor of "Jiuye" poet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 are related the form of poets'Weltanschauung. Facing the historical crisis, Xindi gives up those metaphors which reveal the harmony of world, turning to some creative metaphor which reveals the tension between human and world. The tension of Mudan's metaphor represents the historical pressure he confronts, which i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vere circumstance and his his anti-historical thoughts. The tensional metaphors of Mudan reveal sufficiently the paradox of the real world. The emergence of creative metaphor in "Jiuye" poetry serves as a landma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ose metaphors renovate the contact between language and world, exhibi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o the linguistic advance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ontribution of "Jiuye" poets is manifested in how they reply to the change of history and the pressure of reality effectively, refres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world. They defy the dominant literary tendency in which the language and ic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rigidified, and they renew our understanding of being by exciting the vigor of language.
引文
1 叶维廉:《我与三、四十年代的血缘关系》,收入叶维廉:《花开的声音》,台北:四季出版社,1977年,第1-30页:《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台北《中外文学》第10卷第2期,1982年。
    2 Wai-lim Yip, Lyrics from Shelters: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92.
    3 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严迪昌:《他们歌吟在黑暗与光明交替时》,《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王圣思:《“九叶诗派”对西方诗歌的审美选择》,香港《诗双月刊》1989年第2期。
    4 蓝棣之编:《九叶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王圣思编:《九叶之树长青:“九叶诗人”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 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余峥:《九叶诗派综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壁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蒋登科:《九叶诗人论稿》,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马永波:《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1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2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例如张著第五章关于城市诗歌,第五章第二节关于唐祈诗歌的时间观,第六章关于穆旦的自我认同等章节。另外张松建还撰有长文对梁著予以评述,参:张松建:《梁秉钧(对抗的美学>评介》,原刊台湾《当代》2003年5月号,重刊香港《香江文坛》2003年8月号。
    4 梁秉钧先生在2007年12月给笔者的信中提及《反抗的美学》“当时也有部份章节在《八方》等杂志发表;辛笛部份也曾在上海流传,后来收入九叶论集中:国内郑敏诸位也曾看过英文论文”。笔者按:在《八方》杂志发表的部分即著名的《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辛笛部分即《从辛笛诗看新诗的形式与语言》,已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
    5 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6 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Georg Lukacs,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trans. John and Necke Mander, London:Merlin Press,1963. 7 Stephen Spender, The Struggle of the Moder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1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118笔者按:本文中的英文引文除了特别说明者以外,均为笔者所翻译。
    2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9-210页。
    3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26.
    4 感谢解志熙先生提供此信。按:解先生在2011年7月15日致笔者的信中提到张松建也曾读过此信,他说“张松建在准备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过程中,与我讨论比较多,我力图帮他跳出所谓‘九叶派’的框框,在更大的视野和高度上看待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问题。”
    1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2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46.
    1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9-333页。
    1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2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2-233页。
    3 李章斌:《一九四十年代后期的穆旦:内战、政治与诗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10年第2期。
    1 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3.
    2 I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12.
    3 Malcolm Bradbury, James McFarlane eds., Modernism:A Guide to European Literature 1890-1930,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91, p46.
    4 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p10.
    5 Lionel Trilling, "On the Modern Element in Modern Literature," in Irving Howe ed.,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60.
    6 另外,艾略特提倡诗人应融入传统的思想显然也对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如卞之琳)产生了影响,并刺激了他们去中国文学中重新寻找传统资源。
    1 姜涛:《“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该如何讲述自己的“身世”》,《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第58页。
    2 袁可嘉与董蘅巽、郑克鲁等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5年)在八十年代曾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印数巨大;而他编选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也曾是中国作家和学者了解西方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资源。
    3 Frank Kermode, Romantic Image, London:Routledge and Paul,1957, pp150 ff.
    4 Harold Bloom, The Visionary Company:A Reading of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London:Faber& Faber,1962. Herbert Read, Form in Modern Poetry, London:Vision Press,1964.
    5 Northrop Frye, Fables of Identity:Studies in Poetic Mytholog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1963, p149. See also his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nglish Institut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1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二辑,第9页.
    2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二辑,第10-11页。
    3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二辑,第35页。
    1 袁可嘉:《我们底难题》,《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第17页。
    1 叶维廉:《四十年代诗理论的一些据点——由(诗创造>、(中国新诗)谈起》,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2 叶维廉:《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收入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09页。
    1 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7、180页。
    2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收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ⅹⅱ页。
    3 Lionel Trilling, "On the Modern Element in Modern Literature," in Irving Howe ed.,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60.
    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0-461页。
    5 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2 王佐良:《(艾里奥脱:诗人及批评家)序》,北平《平明日报》“读书界”副刊,第41期,1947年10月13日。转引自: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2-43页。
    1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Faber& Faber,1949, p14.
    2 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4页。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xiv页。
    2 比如穆旦写于抗战期间的《赞美》就不能想当然地看作是对抗战的讴歌,而他在自愿赴缅甸参加抗日远征军前夕写的《出发》则反而是在反思和怀疑战争的意义,详见第二、五章关于穆旦的讨论。
    3 何况,我们这里所谓的“历史”并不仅仅指社会、文化的历史,更指文学本身的历史(文学传统),就后一个意义而言,就更不能使用“历史渊源”这类术语了,因为文学史与个体创作之间只能是整体与个别的关系,而不能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4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5 这里的“自由”和“自然规律”概念都借自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康德认为,有四组在纯粹理性范围内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其中第三组是“自由”与“自然律”之间的二律背反:由于自然规律的理性假设并不能让万物的发展得到自足的解释,就必须假定有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律”,两者之间都无法取消对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4页)。
    1 易彬:《“九叶派”研究新探》,《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59-160页。
    1 张羽:《南北才子才女大会串——评<中国新诗)》,《新诗潮》第3辑,1948年7月,第16页。
    2 杜运燮:《穆旦著译的背后》,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3 易彬(访谈):《“他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同学四人谈穆旦》,《新诗评论》2006年第2辑,第232页。
    4 在穆旦档案之《我的历史问题的交代》(1956年4月22日)关于1946年活动的记录中,穆旦说:“共去平津三四次,除一次买纸,一次考留学外,都是为了个人回家、访友及游玩”;见到的人还有“王佐良,周珏良,沈从文,袁可嘉,冯至(以上都在大学任教>……”(易彬:《穆旦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1 例如杜运燮在四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在香港《大公报·文艺》上发表作品,他回忆到,“我记得好像是沈先生介绍我寄诗给杨刚的。”(杜运燮:《(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自序》,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杨刚为香港《大公报·文艺》主编。
    2 袁可嘉:《自传:七十年来的脚印》,《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3期,第149页。笔者按:袁可嘉在《诗人穆旦的位置》文中说《星期文艺》最后半年“由我收场”,《经世日报》的文学副刊“先由杨振声先生、后由我主持编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16、17页),此处说法与《自传:七十年来的脚印》有所区别,但是袁可嘉参与到这两个副刊的编辑中是确定的。
    3 沈从文:《新废邮存底》,《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1984年),第12卷,第77、80页。笔者按:前面穆旦等人与沈从文的关系的两条材料,钱理群已先一步发现,见:《一九四八:诗人的分化》,《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除钱理群所提到的这两处以外,在《新废邮存底·三二四》中,沈从文又提到了穆旦、郑敏、袁可嘉这三个年轻作家,对他们颇为赞赏。
    4 初犊:《文艺骗子沈从文和他的集团》,《泥土》第3辑,1947年7月。
    1 唐湜:《唐祈在40年代》,见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5-166页。另参第160页。
    2 何其芳在三十年代前期是“现代”派诗人中的一员,他1938年和卞之琳等一起上延安,由此转变为左翼作家中的一员。
    3 唐湜:《唐祈在40年代》,见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4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48页。杭约赫的文章为:孔休(杭约赫):《臧克家论》,《时与潮文艺》,第3卷第1期,1944年3月。
    5 曹辛之:《面对严肃的时辰——忆<诗歌创造>和<中国新诗>》,《读书》1983年第11期,第67-68页。
    6 唐湜回忆:“1946年春,我到上海时,在臧克家先生家遇到辛之与陈敬容,不久也就成了他们的好友。”(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47页)
    7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48页。
    8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7页。
    9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7页。
    10 例如,阿虎:《评臧克家“生命的。度”》,《新诗潮》1948年第3期。《新诗潮》主要是由中国地下党成员在上海创办的一个诗歌刊物,详后。
    11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48页。
    1 编者:《编余小记》,《诗创造》第1辑,1947年7月,第28页。
    2 《诗创造》上有大量的翻译国外现代诗和评论的译作,包括戴望舒翻译的洛尔加(第3辑)、魏尔哈伦(第2辑)和艾吕雅(第6辑),唐湜译艾略特(第10辑),徐迟译里尔克(第1辑),陈敬容译里尔克(第10辑)、史本德(第10辑),李旦译史本德(第12辑),屠岸译勃郎宁(第7辑),等等。
    3 钱理群:《一九四八:诗人的分化》,《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第37页,第44页注释1、2。
    4 劳辛仅在该刊第4辑、第2年第1辑两次发表作品;青勃在第1、2辑,第2年2辑上3次发表作品。
    5 臧克家在该刊第1、2、4、5、6、7、8辑,第2年第1辑上八次发表作品;袁水拍在第2、5、6、10辑上四次发表作品(均为译作);林宏在第1、2、4、8辑,第2年第2辑上五次发表作品:沈明在第1、2、4、5、7辑,第2年第1、3辑上7次发表作品;康定在第1、2、5、6、7辑,第2年第1、2、3辑上八次发表作品。
    6 唐祈在该刊第4、5、7、9辑四次发表作品;唐湜在第1、3、5、7、8、9、10、12辑上八次发表作品;陈敬容在第1、3、4、6、7、8、10、12辑八次发表作品(含以笔名“默弓”发表的作品);杭约赫在第1、2、3、4、5、6辑上六次发表作品。
    7 辛笛不属于所谓“四人核心”,他仅在《诗创造》第2、7期发表过2次作品,他的创作历程与他们四人也有很大区别,见第二章第1节。
    8 即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9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8页。
    1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8页。
    2 初犊:《文艺骗子沈从文和他的集团》,《泥土》第3辑,1947年7月。
    3 唐湜:《诗的新生代》,《诗创造》第8辑,1948年2月,第20页。
    4 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第31页。
    5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48页。
    6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8页。
    1 本社:《新的起点——<诗创造>一年总结》,《诗创造》第2年第1辑,第3页。
    2 徐丽松整理:《读郑敏的组诗(诗人之死)》,《诗探索》1996年第3期,第72页。
    3 唐湜:《来函十六封及说明》,《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第164页。
    4 易彬:《穆旦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8、116页。
    5 杜运燮:《<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自序》,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6 唐湜:《忆诗人穆旦——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4页。
    7 唐湜:《穆旦论》,《中国新诗》第3、4集连载,1948年8、9月。
    8 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第27页。
    1 其中穆旦在第1、3、4集上发表了7首诗,郑敏在第1集上发表了4首,杜运燮在第1、5集上发表了4首,袁可嘉在第2集上发表了2首。
    2 其中杭约赫在第1、3、5集上发表7首诗,唐湜在第1-5集上发表了6首诗、2篇评论,陈敬容在第1、2、3、5集上发表了10首诗、7首译作,唐祈在第1、2、3、5集上发表了9首诗,辛笛在第2-4集上发表10首诗。
    3 《新诗潮》的大部分作者现在已经籍籍无名(或者是不再使用原来的笔名)。不过,《新诗潮》的核心作者舒波、柯金、申奥、丁力、麦紫等在当时的活动情况,可参:舒波:《忆(诗行列)怀诗友——烟云录之一》,《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三期。笔者按:《诗行列》也是中共地下党组织运作的刊物,其主要作者与《新诗潮》的有相当多的重合(前面列出的5人皆是),两刊物之间有密切联系,在《新诗潮》第四辑目录页上还刊发了一则《诗行列》创刊号的宣传告示。
    4 张羽:《南北才子才女大会串——评<中国新诗)》《新诗潮》第3辑,1948年7月,第16页。
    5 其实陈敬容很难说是“代表”;另外,沈从文从未参与《中国新诗》的运作,也没有在上面发表过作品。
    6 舒波:《评<中国新诗)》《新诗潮》第4辑,1948年12月,第6-7页。
    7 晋军:《踢去这些绊脚石》,《新诗潮》第4辑,1948年12月,第15页、17页。
    8 在晋军这篇文章中,竟然有“在同一本诗集《控诉》里”一语,实际上穆旦从未出版过名为“控诉”的诗集,“控 诉”只是他的一首诗的名字而已。
    1 舒波回忆到,在1948年他们聚会时的议题是“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的胜利进军,如何在南京运用诗歌作宣传武器,在敌人心脏的眼皮底下,展开有利的斗争,揭露黑暗,歌颂光明,迎接人民新世纪的到来”(舒波:《忆(诗行列>怀诗友——烟云录之一》,《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三期,第196页)。
    2 晋军:《踢去这些绊脚石》,《新诗潮》第4辑,1948年12月,第18页。
    3 但是,“九叶”群体在五十年代依然有少量群体活动,详见:唐湜:《来函十六封及说明》,《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
    4 杭约赫在1948年5月的《诗创造》第11辑的《编余小记》中,曾提到七月派的《泥土》杂志认为臧克家是《诗创造》“主编”,因而对其“乱施‘打击’”,他解释道:“关于编辑方面,并没有确定的主编人”,“臧克家先生……对我们《诗创造》的扶持也不遗余力,除经常给我们撰稿、阅稿和介绍稿件,还不时给我们以鼓励和指示,倘若因此便须治罪,则株连得未免太远了。”(杭约赫:《编余小记》,《诗创造》第11辑,1948年5月,第31页)这里显然是在给臧克家减轻罪名.实际上,《中国新诗》与改组后的《诗创造》仍由星群出版社出版,而且杭约赫也依然留在此社,甚至仍然负责《诗创造》的经营管理、编辑技术等事务。林宏、郝天航说:“由于政治观点相同,艺术观点虽有分歧,我们彼此之间照旧往来,继续保持着友谊”。(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第138页)所以杭约赫等另办《中国新诗》更应理解为“划清界限”而不是“决裂”。
    3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155页。
    1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121.
    2 卡林内斯库关于文学现代性和梁秉钧关于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都主要采用这种视角,见: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3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121“主流”与“新变”较易于理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残余”,它既不同于“古旧”的东西,也不等于“传统”,它是指“有效地形成于过去,但是在现在的文化进程中依然起作用的因素”(Ibid.,p122).
    1 目前几种关于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论述均有此病,详见全文导论。
    2 辛笛在抗战前发表的作品有:《夜别》、《无题》,《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3-4期;《怀旧的心》、《印象》,《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10期;《小品三题》,《清华周刊》1935年第43卷第3期,《夜乐》,《清华周刊》1935年第43卷第4期;《Farewell》,《清华周刊》1935年第43卷第9期;《三弦的梦》,《人生与文学》1935年第3期;《冬夜在西山》,《水星》1935年第1卷第5期;《无题》,《绿洲》1936年第1卷第1期:《春日草叶》,《绿洲》1936年第1卷第2期;《有客》,《绿洲》1936年第1卷第3期;《寄意》,《新诗》1937年第2卷第1期;《对照》,《新诗》1937年第2卷第2期;等等
    3 详见第二章第一节关于辛笛的论述,本节中的概述如已在下文的各节中详细讨论的,均请读者自行参阅,不再注明。
    4 曹葆华在三十年代前期与何其芳、废名、林庚等一样,也是北平“现代”派诗人中的一员,他主编的《北平晨报·诗与批评》上大量发表卞之琳、何其芳、李健吾、陈敬容等诗人的创作。
    5 陈敬容在抗战前发表的作品有:《幻灭》,《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4期:《对镜》,《清华周刊》1935年第43卷第1期;《夜蝇》,《清华周刊》1935年第43卷第9期;《初葬夜》,《文学季刊》1935年第2卷第4期;《几回》、《长夏不眠夜》、《暮烟》、《叩门》、《××的画像》分别刊于《北平晨报·诗与批评》1935年5月9日、6月27日、8月8日、9月12 日、9月24日。《寻觅》、《失落》、《九月的夜街》,《文季月刊》1936年第1卷第4期;《等待》,《绿洲》1936年第1卷第1期;《从窗间筛过来》,《绿洲》1936年第1卷第3期;等等。
    1 臧克家:《<骚动的城>序》,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0页。
    2 唐湜在四十年代的评论文章大都收入《意度集》(平原社,1950年),《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唐湜的评论多属印象式批评,并没有非常严整的体系,所以我们将在下文对各个诗人的讨论中分别论述,不另立章节。
    1 唐湜:《我们呼唤》(代序),《中国新诗》第1集,1948年6月。
    2 约·祈(杭约赫、唐祈):《编辑室》,《中国新诗》第2集,1948年7月,第29页。
    1 编者:《编余小记》,《诗创造》第1辑,1947年7月,第28页。
    2 编者:《编余小记》,《诗创造》第5辑,1947年11月,第29-30页。
    3 “收编”(incorporation)这个概念也是雷蒙德·威廉斯关于文化系统的讨论中使用的一个概念,见: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123.
    4 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5 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6 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7 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1 袁可嘉:《号外三章》,《文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47年7月,第86页。
    2 阿垅:《诗论二则:自由主义论片》,《蚂蚁小集》1948年第2期,第7-8页。
    3 阿垅在此文中甚至把《号外三章》的发表出处也弄错了,他认为是“文学杂志第二卷第三期”,实际上是第2卷第2期。
    4 阿垅:《诗论二则:自由主义论片》,《蚂蚁小集》1948年第2期,第7页。
    5 穆旦《文学杂志》第2卷第2、3、4、8、9、10、12期上7次发表作品,而袁可嘉在《文学杂志》第2卷第2、3、6、7、10、11、12期,第3卷第1、2、4、6期11次发表作品和评论。
    6 比如穆旦的《饥饿的中国》(《文学杂志》第2卷第8期)、《隐现》((《文学杂志》第2卷第12期)等。
    1 晋军:《踢去这些绊脚石》,《新诗潮》第4辑,1948年12月,第15页、16页。
    2 编者:《编余小记》,《诗创造》第5辑,1947年11月,第30页。
    3 例如,在1944-1945年间的多次答记者问中,毛泽东都强调了“民主”和结束“一党专政”的重要性,比如在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上,毛泽东在《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文中大力宣扬民主,此时中共文艺界的统战工作者也大力附和“民主”论。
    4 袁可嘉:《诗与民主》,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5 唐湜:《论乡愿式的诗人与批评家》,《华美晚报》,1948年8月6日。
    6 “异端”(heterodox)这个概念和“新变”(emergent)有所区别,“异端”是指被“正统”排斥在外的对象(所以“异端”的出现首先要求文化系统中的“主流”有将自己确定为“正统”的倾向),“异端”可以包括“残余”、“新变”或者有部分“主流”因素的“新变”。
    1 鸥外鸥:《搬戴望舒们进殓房》,《广州诗坛》第1卷第3期,1937年,第7页。按:引文中标“口”者为字体难以识别之处。
    2 艾青:《梦·幻想与现实——读<画梦录>》,《文艺阵地》第3卷第4期,1939年6月,第929页。
    3 艾青:《梦·幻想与现实——读<画梦录>》,《文艺阵地》第3卷第4期,1939年6月,第930页。
    4 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批评的批评)》,《文艺阵地》第4卷第7期,1940年2月,第1424页。
    1 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批评的批评)》,《文艺阵地》第4卷第7期,1940年2月,第1426-1427页。
    2 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3 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4 朱自清:《诗的趋势》,《文学创作》第2卷第2期,1943年6月,第12页。
    1 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战国策》第2卷第17期,1941年7月,第12-13页。
    2 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战国策》第2卷第17期,1941年7月,第13页。
    2 唐湜:《论(手掌集)》,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5页。
    1 梁秉钧:《从辛笛诗看新诗的形式与语言》,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5-166页.
    2 梁秉钧:《从辛笛诗看新诗的形式与语言》,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2、206页。
    3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p25.
    4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p25.
    5 本文根据的是《辛笛诗稿》对作品的编目和系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1948年的《手掌集》中的所有的诗作都已经收入《辛笛诗稿》,而且也分为名字相同的三篇,但其中的作品编目与《辛笛诗稿》并不一致,其中的《识字以来》、《姿》、《月光》、《流浪人语》、《回答》五首诗歌在《手掌集》中编入“异域篇”,且未注明写作时期;而在《辛笛诗稿》中它们被编入“手掌篇”并注明了写作时期(均为1945年之后)。这五首诗歌就内容来看,明显写于辛笛回国之后,比如《流浪人语》一诗中就有“流浪二十年我回来了”之语。所 以编入“手掌篇”是妥当的。另外,由于受到原有的《手掌集》编目的影响,有的研究者(如梁秉钧、姚启荣)对这五首诗歌的写作时期产生了误判(见:《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9、215页)。
    1 辛笛:《夜读书记》,宋路霞、王圣思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又参此书第212页。
    2 卞之琳1910年生,而辛笛1912年生,前者大约于1930年开始有规模地创作和发表,后者则于1933年开始大量地创作。
    3 在1947年卞之琳赴英国留学前,辛笛写了《赠别——一九四七年八月三日送之琳》一诗饯行;在1980年又写了《春光水昼话之琳》一文怀念两人的友谊。
    4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1930-195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页。
    1 本文所引辛笛诗作除了特别注明者以外,均据《辛笛诗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下同,另注。
    1 辛笛:《夜读书记》,宋路霞、王圣思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6、87页。
    2 所谓“元诗”(metapoem),就其意义而言,就是关于诗本身的诗歌,它们一般带有内省和自我反思(反思诗的写作本身)的性质,笔者在另外的文章中对此有详细讨论,参:Zhangbin Li, "Words against Words:Poetic Reflections and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in Duoduo's Poetry", Neohelicon,39(1),2012.
    1 卞之琳:《慰劳信集》,香港:明日社,1940年。
    2 卞之琳:《雕虫纪历(1930-195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72页。
    3 与《慰劳信集》同年(1940年)在香港明日社出版的是他写的报告文学《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两者可以说是“姐妹篇”。
    4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1930-195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9页。
    1 辛笛:《夜读书记》,宋路霞、王圣思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1 关于现代汉诗的“格律”问题的反思和“非格律韵律”的机制和前景问题,笔者已经撰写了一篇四万字的长文予以深入讨论,见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2期。另外,梁秉钧在分析《狂想曲》时,也注意到其韵律上的独到之处,他的分析主要以朗格的“语法造成的音乐性”理论为框架,见:梁秉钧:《从辛笛诗看新诗的形式与语言》,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1-194页。
    2 Krystyna Mazur, Poetry and Repetition:Walt Whitman, Wallace Stevens, John Ashbe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5, p xi.
    1 贝·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叶廷芳译,收入:《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袁可嘉等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下册,第955页。
    2 这实际上也是袁可嘉等“九叶”理论家与左翼理论家在理解“现实”/“现实主义”时的真正差异,也就是表现何种“现实”以达到某一现实目标的问题,而不是表现“现实”究竟是否客观或深刻的问题。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57页。
    1 穆旦:《他死在第二次》,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3月3日,此为评价艾青诗集《他死在第二次》的诗评;《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此为评价卞之琳诗集《慰劳信集》的诗评。
    2 徐迟:《抒情的放逐》,《顶点》第1卷第1期,1939年7月。
    3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
    1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
    2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
    3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
    4 穆旦:《他死在第二次》,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3月3日。
    5 姚丹:《“第三条抒情的路”——新发现的几篇穆旦诗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9年第3期,第151页。
    6 王光明:《“新的抒情”:让情感渗透智力——论穆旦和他的诗》,《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罗振亚:《穆旦诗歌:立足“此岸”与“新的抒情”》,《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杨四平:《论穆旦创制“新的打情”的历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 穆旦在文中并未提倡“锋利、明晰、准确的意象”(虽然这是他本人的诗歌特色),他欣赏的是艾青那种“情绪和意象的健美的糅合”和可以激起“热望”的自然意象;同样,穆旦也没有在二文中提倡“对立情感、多重复杂思想”,他当时主张的反而是“感情的大谐和”(均见前文引文)。
    1 详细的讨论见第三章第一节。
    2 穆旦:《1939年火炬行列在昆明》,昆明《中央日报·平明》,1939年5月26日。
    3 穆旦:《出发——三千里步行之一》,重庆《大公报·战线》,1940年10月21日。
    4 穆旦:《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重庆《大公报·战线》,1940年10月25日。
    1 见第四章第2节。
    2 在中国现代重要的作家之中,除了穆旦之外,冰心、许地山、陆志韦等也明显地受到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
    3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1946年),原刊北京《文学杂志》1947年8月号,收入: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第8页。
    4 吴允淑:《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12期,2000年。另外,此文另一个较短的版本以《穆旦的诗歌想象与基督教话语》为名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0年第1期。
    5 段从学:《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段从学:《从<出发>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解志熙:《一首不同寻常的长诗之短长——(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新诗评论》2010年第2辑;李章斌:《从<隐现>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
    1 本文所引穆旦诗句除了特别注明者以外,均依据:《穆旦诗文集》,李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下同,不另注。
    1 穆旦:《隐现》,原刊《华声》第1卷第5-6期合刊,重刊《新诗评论》2010年第2辑,第206-207页。
    2 过去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它写成于四十年代后期,比如《穆旦诗文集》在《隐现》诗末注明写作时间为:“1947年8月”(穆旦:《穆旦诗文集》,李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253页)。笔者曾撰文指出,《隐现》的创作从1943年便已开始,最晚至1945年已经大体写好(李章斌:《从(隐现)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第50页)。此说得到解志熙的赞同,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找出《隐现》在1945年的《华声》杂志上不大为人所知的初刊版本,确定其初稿完稿于1943年,而后又经历了若干次修改。他指出,此诗完稿于穆旦赴缅甸抗战回来之际,与其痛苦的亲身体验有密切关系(解志熙:《一首不同寻常的长诗之短长——(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新诗评论》2010年第2辑, 第180页)。
    1 此诗作于1942年2月,这恰好是穆旦赴缅甸参加抗战的前夕,它与战争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2 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下》,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3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9页。
    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0页。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1-462页。
    2 英文中的"obsession"(痴迷、执迷)一词却是中性甚至不无贬义的。
    3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左翼诗人(如艾青、臧克家、田间、胡风)等表现出这种倾向,甚至“九叶”中的部分诗人(如唐祈、杭约赫)的作品也频频流露出这种倾向。
    4 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学之花——回忆昆明<文聚)杂志》,《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第122页。
    5 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吴允淑:《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12期,2000年。
    2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75页。
    1 笔者已另撰一文探讨此问题,见:Zhangbin Li, "Words against Words:Poetic Reflections and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in Duoduo's Poetry", Neohelicon,39(1),2012.
    1 李章斌:《一九四0年代后期的穆旦:内战、政治与诗歌》,《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10年第2期。
    1 耶稣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马太福音》第10章)
    2 夏志清在谈到那些描写青年人和劳苦大众的作品时认为它们“虽能唤起我们的同情心,但在今日看来,未免感情过激”;在论及郁达夫小说时强调“现代中国小说,虽满纸激愤哀怨,但富于写实”(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3 尼古拉·库萨:《论隐秘的上帝》,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32页。
    4 不过,穆旦在1949年也才32岁,或许假以时日,而且写作环境以及他本人的命运后来又未发生如此剧变的话,他也会享受到这种“至善之乐”。当然,这也只能是假设罢了。
    5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1946年),收入: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 第8页。
    1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77页。
    1 杜运燮:《自序》,《杜运燮六十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2 杜运燮:《诗四十首》,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第115页。
    3 杜运燮:《轻松诗(light verse)三章》《中国新诗》第3集,1948年8月,第7-8页。
    4 杜运燮:《自序》,《杜运燮六十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5 比如桑克曾翻译有奥登(W. H.Auden)的light verse诗集,名为《学术涂鸦——奥登轻体诗集》(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这是国内第一本轻体诗译本。
    6 W. H. Auden ed., The Oxford Book of Light Verse, Oxford:Clarendon Press,1938.
    7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364.
    8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363.
    9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366.
    1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364.
    2 无独有偶,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也注意到现代文学普遍的“重”的倾向,他也和奥登类似,强调一种“轻”的价值,两者的主张大可深入比较,见: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等》,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18-345页。
    3 本文所引杜运燮诗歌,除特别注明者以外,四十年代作品均出自《诗四十首》(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1949年以后的作品均依据《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4 辛笛:《一念》,《中国新诗》第3集,1948年8月,第9页。
    1 杜运燮:《轻松诗(lightverse)三章》,《中国新诗》第3集,1948年8月,第7-8页。
    2 此诗未选入杜运燮1949年后出版的《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杜运燮六十年诗选》等书,而同期《中国新诗》上发表的《论上帝》、《善诉苦者》二诗却被选入了,这可能是因为讽刺“谈革命”之故。
    3 穆旦:《饥饿的中国》(四),《文学杂志》第2卷第8期,1948年1月,第27页。
    4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其中引述的例子包括杜运燮的《秋》、李小雨的《海南情思夜》等。
    1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355-356页。
    2 杜运燮:《轻松诗(lightverse)三章》,《中国新诗》,第3集,1948年8月,第7页。
    1 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等》,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18-319页。
    1 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等》,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35页。
    2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367.
    3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p367-368.
    4 这也让我们想到中国古诗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即文人——官员集团。奚密已经注意到,中国古代这种作者与读者的同质性(homogeneity)关系实际上是决定其艺术形态的根本条件之一;而到了现代中国,这种关系也消亡了。见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2-13页。
    1 W. H. Auden,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Faber,1977, pp 367-368.
    2 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等》,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19-320页。
    1 I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14.
    2 唐涅:《诗的新生代》,《诗创造》第8辑,1948年2月,第20页。
    1 盖·卢卡契[卢卡奇]:《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收入《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册,袁可嘉等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40页。
    2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除了收入穆旦逝世十周年文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以外,该文还作为代表性范文收入多种现代文学研究文集中,如: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刘俊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9-50页。
    2 我想补充的是,《我》这种无主句语法(每句的实际主语都是“我”)以及关于“我”的残缺性、孤立性的构思受到了奥登的一首诗歌的影响,穆旦在1940年10月(《我》的创作前一个月)曾经翻译了这首诗,诗云:“是第一个婴孩,为母亲温暖,/在生前而仍旧是母亲,/时间流去了而现在是个别……孤独的在肉体里,自己不是朋友”(路易·麦克尼斯著,穆旦译:《诗的晦涩》,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学生界”副刊连载,1940年2月8日至20日载完,重刊于《新诗评论》2010年第2期,第255-256页)。
    3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社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4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51页。
    5 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中译本: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48页。
    2 我们将在本文第四章中讨论这个问题。
    3 穆旦:《穆旦诗文集》,李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册,第39页。
    1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1946年),收入: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2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41页。
    3 另外,这个神话的进入也使得《我》与前文所说的影响穆旦自我表现的奥登诗作有所区别。
    4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1946年),收入: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5 鲲西(王勉):《清华园感旧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1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38页。
    2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42页。
    3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40页。
    1 实际上,卡林内斯库的“文化——社会”的对立视野确实受到了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有关现代西方“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根本分离”的观点的影响,见: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pp5-6.
    2 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4页。
    3 帕斯认为“现代性”的本质是对“永恒性”的批评,见: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45-46;保罗·德·曼认为讨论现代性最有效的一个对立面就是“历史”,见: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p147.
    4 吴允淑清楚地认识到了否定性、被动的自我和基督教之间的关联,她说:“诸多西方文人的这自我否定意 识可以追溯于基督教原罪意识——即使不是传统基督教教条所表明的原罪意识。他们在既存的自我的扬弃中追求真正的自我,因为只要既有的自我破碎,才能辩析自我存在的立足之地,即人自觉到自己是个‘被造物’。这种从作为被造物的破碎到追寻造物主的完善的同一性趋向,在奥古斯丁(Augustine)《忏悔录》里较为明显。”(吴允淑:《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12期,2000年)不过,她并没有深入的探索穆旦“我”的表现所反映的矛盾的宗教态度。
    1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尼采虽然宣称不信仰基督教,实际上却在倡导基督教式的虔信(《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熊伟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25页)。泰勒也认为尼采的思想必须在犹太——基督教思想的脉络下来理解,比如他把此在与永恒和价值连接一起的观念(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p452)。
    2 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 在《圣经》中,大卫王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一无所缺。”(《诗篇》23:1),《圣经》又称耶稣基督为“羊群的伟大牧人”。(《希伯来书》13:20)正如有些牧羊人会舍命保护绵羊,耶稣也捐弃生命,让绵羊般的人得益。(《约翰福音》10:11,15;《约翰一书》2:1,2)耶稣经常把人比作迷失的羔羊,基督徒有责任帮助他们回归正途。(《马太福音》18:12-14)
    2 这里所谓的成熟期,指的是作者能够创作自成一派风格的作品的时期,穆旦那些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的诗作都是在194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的,如《我》、《还原作用》、《蛇的诱惑》等等;在此之前的穆旦创作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3 当然,这两种因素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因为艾略特、奥登都是有着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的作家。
    1 令人遗憾的是,梁秉钧在前述论文中也详细分析了这首诗,但他对其中的基督教因素只字不提。目前国内大部分分析《诗八首》的文章,也是如此。
    1 T.S.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109页。
    2 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45-46.
    1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1 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2 陈敬容:《幻灭》,《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4期,诗后有曹葆华附言:“作者系一十五岁之青年女子,性聪颖,嗜爱文学。余去年回川,得识于本县女子中学。今夏余离家来平,伊随同出川,道经万县,被本乡之在该地任军政者以私恨派兵阻扣,勒令返家,从此不知情况如何。今周刊索稿,故敢寄投,以资纪念。葆华谨识。”(第41页)可见陈敬容1932年就有离家出走的举动。另外:蓝棣之认为“陈敬容从1935年开始发表诗歌”(《<九叶派诗选)(修订版)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此说不确。
    3 陈敬容在抗战前发表的作品见第一章第2节注释。
    1 唐湜说:“她[陈敬容]离开兰州到重庆,主要是由于那个骑士的暴戾,可也许与唐祈有关,反正后来到上海,我亲手为他们传递过一些类似情诗的作品。”(《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1 陈敬容:《陈敬容诗文集》,罗佳明、陈俐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本文所引陈敬容诗作均据此书,不另注。
    2 卞之琳:《雕虫纪历(1930-195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1 陈敬容:《星雨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第52、53页。
    1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1 郭沫若:《女神》,上海:泰东图书局,1932年,第97-98页。
    2 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89页。
    1 此处之所以把杭约赫对外部世界的想象方式称为“二元‘世界’观”而不是“二元世界观”,是为了让它区别于下文讨论的较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观”。实际上,这种“新/旧世界”的想象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政治、历史想象(它实际上是对中国政局与历史的一种判断),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观”。
    1 这部分诗作在作者出版的《噩梦录》(上海:星群出版社,1947年)中被归入“上辑”,第2-15页。另外,此书的序言为臧克家所作,这也是他的左翼诗人身份的一个“烙印”。
    2 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3 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4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pl24-125.
    5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3-211页。
    6 除了艾略特之外,此诗还受到了莎士比亚、奥登等诗人的影响,诗中不仅多次化用了莎士比亚诗剧中的情节,而且还多次引用了奥登诗歌原文,比如《序诗》中的“从此,有山、有水、有房子的地方//也会有人”出自奥登的《在战时》组诗:第二帝《饕餮的海》中的“那嚣嚷的疯子/于今沉如一个更可怕的安静”则出自奥登一九二九年的《“是时候毁灭错误了……”》。
    7 四十年代诗人中具有类似路径的还有唐祈、袁水拍等人,后者一般不被当作“现代主义”诗人,但他受到艾略特、奥登等的影响同样是明显的。
    1 此处艾略特诗歌文本除了特别说明者之外均引自T.S.艾略特:《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赵萝蕤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下同,不另注。
    2 本文《复活的土地》文本均出自杭约赫:《复活的土地》,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年。下同,不另注。
    3 在《九叶派诗选》(修订版,蓝棣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中,此句为改为“弥漫着噩梦和/虚妄的屋子”(第164页),此处的修改不清楚是作者还是编者所作。“弥漫”虽然更易懂一些,但显然不如“关锁”有感受上的冲击力。
    1 T.S.艾略特:《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赵萝蕤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2 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1其中论艾略特《荒原》的部分被穆旦翻译成中文并以《T.S.艾略特的(荒原)》为名收入《英国现代诗选》,见:穆旦译:《穆旦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卷,第398页。
    1 布鲁克斯、华伦:《T S.艾略特的<荒原)》,见:穆旦译:《穆旦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卷,第405页。
    2 T.S.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3页。
    1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124.
    1 艾青:《北方》,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第2-3页。
    2 穆旦:《穆旦诗集(1939-1945)》,1947年5月自费出版,第125页。
    1 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71.
    2 相当多的左翼诗人都明显表现出这种“世界”观,这里仅聊举两例,比如1938年后投奔延安的何其芳的《革命——向旧世界进军》(1941年):“革命——向旧世界进军!/向各个黑暗的角落进军!/向快要崩溃的阶级社会进军!/向绅士和流氓的联合统治进军!”(何其芳:《何其芳》,王培元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47页)。又比如宣称是“新人”并“挑着一担新诗”的田间的《预言》:“一个新世界,/正在我们肩上。/只要红旗一挥,它很快就诞生。//旧世界我打倒,/新世界我欢迎。/我把我的歌声,唱给新世界听。”(田间:《田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1 杭约赫:《复活的土地》,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年,第80页。
    2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0页。
    1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2 试看何其芳这首梦呓一般的《新中国的梦想》(1946):“然后田野里长满了五谷,/工厂里机器不住地旋转,/文化像翅膀一样长在每个人身上/又轻又暖,又能飞得远,/然后我们再走啊,走向更美满的黄金世界……”(何其芳:《何其芳》,王培元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3 布鲁克斯、华伦:《T S.艾略特的(荒原>》,见:穆旦译:《穆旦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卷,第408页。
    气S.艾略特:《小老头》,见:《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赵萝蕤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1 Matei Calineascu,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p50. 2 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23.
    3 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25笔者按:帕斯此书在欧美文论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比如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一书关于‘现代性’作为一种自我否定的传统的见解就很大程度上受到帕斯观点的影响,只不过前者的“自我否定”更多的是从实践角度来定义的,而不是像帕斯那样从“理性”本身的特性来认识的。
    1 因此随意地将“现代主义”与“现代性”混同在一起是不严谨的,甚至是错误的。
    2 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29.
    3 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33.
    4 l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 15.
    1 I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15.
    2 I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15.
    3 Gyorgy Lukacs,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trans. John and Necke Mander, London:Merlin Press, 1963, sited from Irving Howe,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p15.
    4 之所以会如此,或者是因为他们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命运的内在关联缺乏认识(这是一种个人——社会二元构架思想的结果),或者是因为他们对此有所认识却不敢、或不愿表达出来以免带来消极的后果。在没有更多的资料支撑之前,且存疑。
    1 公刘:《(九叶集>的启示》,见:《“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2 何其芳到延安之后,曾任朱德秘书,1944年,周恩来点名何其芳到重庆,做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具体分管《新华日报》副刊。
    3 唐湜:《怀念唐祈》,收入:《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4 唐祈:《时间与旗》,《中国新诗》第1集,1948年6月,本文所引此诗均据此刊的版本,不另注。
    5 T.S.艾略忒(艾略特):《燃烧的诺顿》,唐湜译,《诗创造》第10辑,1948年4月,同辑中刊出的还有史本德(Stephen Spender,1909-1995)评论艾略特的文章《T.S.艾略忒的“四个四重奏”》,岑鄂之译。
    6 唐湜:《唐祈在40年代》,收入:《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7 唐湜:《唐祈在40年代》,收入:《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8 袁可嘉,《诗的新方向》,《新路周刊》第1卷第17期,1948年9月,第24页。
    9Monroe K. Spears,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p25-29.
    1 Ping-kwan Leung,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p118.
    2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
    3 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张子清译,见:T.S.艾略特:《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赵萝蕤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本文所引《四个四重奏》译文均出自此书,不另注。此处谨改“接受”为“忍受”,以贴合原文"bear"的意思。
    1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57页。
    2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55-256页。
    1 帕斯从现代时间观的角度反观但丁的基督教时间观,其中的比较多有启发,参: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p21-25.
    2 唐湜在《穆旦论》一文援引了《四个四重奏》中关于语言探索与思想探索之间的思索,见:唐湜:《穆旦论》(下),《中国新诗》第4集,1948年9月。
    3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4页。
    4 Octavio Paz,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23-24.
    1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6-122页。
    2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7页。
    3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1页。
    4 比如在第2章中,作者说:“为了永久永久不减的担负,/满足长期战争的/政府,隔离农人被用于一只老弯了的/封建尺度,劳动在田埂的私有上/适应各种形式的地主,他们被驱遣走近有城门的县城外,/在各自的惧怕中苦苦期待……”
    5 在第6章中,作者对“战争的风”报以极高的热诚:“我们经过它/将欢笑,从未欢笑的张开嚼唇了/那是风,几千年的残酷,暴戾,专制/裂开于一次决定的时间中,/全部土地将改变,流血的闪出最强火焰/辉照着光荣的生和死。”,在第7章中作者预言:“斗争将高于一切意义,/未来发展于这个巨大过程里,残酷的/却又是仁慈的时间,完成于一面/人民底旗——”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9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57页。
    8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9 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1 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73-74页。
    1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57页。
    1 穆旦:《被围者》,《诗文学》第2辑,1945年5月,第93页。
    2 前文作者已经说他所处的状态(此在)就是“平庸的永远”,这里的“比平庸更坏”显然是在呼应前面的铺垫,正如我们在前文讨论的《我》等诗那样,穆旦的大部分作品内部都有严密的呼应。
    1 菲利普·拉金:《菲利普·拉金诗选》,桑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此处依原文略做改动,填加一“会”字。
    2 穆旦:《穆旦诗集(1939-1945)》,1947年5月作者自费出版,第125页。
    3 无独有偶,在穆旦的《从空虚到充实》发表于1940年3月27日的香港《大公报》中的版本中,有这样的诗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光明的新社会快把斗争来展开,/起来,起来,起来,”,而到了穆旦1945年出版的诗集《探险队》和1947年出版的《穆旦诗集(1939-1945)》中,这些诗句所在的整章诗都被删除了。可见,现在我们所见的穆旦诗作中较少“革命色彩”和时代流行的昂扬基调这一点是穆旦自觉的艺术选择的结果。
    4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19页。
    1 穆旦:《三十诞辰有感》,《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第77-78页。
    2 穆旦:《三十诞辰有感》,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6月29日。
    1 穆旦:《诗四首》,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10日。
    1 江弱水:《伪奥登诗风:重估穆旦》,《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其中上引“为了到达迂回的未来/对垒起‘现在’”一句被作为“伪奥登诗风”的罪证举出(第129页)。
    2 晋军:《踢去这些绊脚石》,《新诗潮》第4辑,1948年12月,第15、16页。
    3 易彬(访谈):《“他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同学四人谈穆旦》。此处根据的是易彬提供的原稿,而不是表于《新诗评论》2006年第2辑的删节稿。引文中“……”(删减三字)为笔者所作。
    1 应该意识到:“全能主义”本来就是“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 "的另一个译名;而“新”字则突出了其具体指涉,也就是说,所指的并非是已有的“旧”“全能”。
    2 讨论《智慧之歌》、《沉没》这些诗歌的文章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敷述了。而关于《苍蝇》一诗,最近王家新在其《穆旦:翻译作为幸存》一文中注意到它与穆旦的个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王家新:《穆旦:翻译作为幸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2月,第11页);不妨看一下其中的段落:“你永远这么好奇,/生活着,快乐地飞翔,/半饥半饱,活跃无比,*/东闻一闻,西看一看,/也不管人们的厌腻,/我们掩鼻的地方/对你有香甜的蜜。/自居为平等的生命,/你也来歌唱夏季;/是一种幻觉,理想,/把你吸引到这里,/飞进门,又爬进窗,/来承受猛烈的拍击。”若说这是穆旦1953年回国后的命运的写照,也不是没有道理吧。
    1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9-102、132-134页。
    1 这也再次印证了《被围者》在《诗文集》中的版本更符合穆旦诗歌的整体意识,即对毫无希望的被时间或历史围困的此在的痛切意识。
    1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2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3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227页。
    4 易彬:《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编第1章,《论穆旦40年代批评空间的生成》,第256-275页。
    1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1 J. C. Nesfield & F. T. Wood, Manual of English Grammar& Composition, London & Basingstoke: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64, p272.
    2 K. Wales,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London& New York:Longman,1989, p295.
    3 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8-208页。
    1 Ted Cohen, "Metaphor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imacy", in On metaphor, ed. Sheldon Sack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p1.
    2 Monroe. C. Beardsley, Aesthetic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1958, p134.
    3 Michelle Yeh, "Metaphor and Bi: Western and Chinese Poetics," Comparative Literature,39(3), Summer 1987,pp237-54.另外,余宝琳在关于中国的比喻与世界观的关系方面也有类似见解,但她则强调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隐喻,因为没有后者所要求的“替代过程”,见:Pauline Yu, "Metaphor and Chinese Poetry",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3,1981, pp204-24.
    4 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86、89页。
    1 我们在前面各章节的讨论中实际上已涉及到了创造性隐喻,比如杜运燮的轻体诗中所使用的带有微讽的隐喻、杭约赫在表现城市的压迫性和人的脆弱时所用的一些隐喻、陈敬容表现城市对人的异化和物化的较有硬度和张力的隐喻,等等,这里仅选取几个典型的例证来说明整体的情况,请相互参考。
    2 就语义特征而言,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而就诗歌的形象表现而言,隐喻又可以造成独特的意象,它们一般称为隐喻意象或者比喻意象,隐喻与意象并非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
    1 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第2期,1936年11月,第229页。
    2 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第2期,1936年11月,第233页。
    1 关于历史环境与陈敬容诗歌的修辞的变化的讨论,请见第三章第3节。
    1 废名《大街》:“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驶过,/乃有邮筒寂寞。/邮筒PO/乃记不起汽车号码x,/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汽车寂寞,/大街寂寞,/人类寂寞。”(《新诗》第2卷第3-4期,第296页)奚密认为此诗“捕捉住现代汉诗的本质”,她评论道:“就废名而言,寂寞源自他在现代物质条件下深陷于某种矛盾而感到的困惑,这种矛盾在于,外部世界的挤迫和喧嚣灌注于他的只是深深的孤独和无助而已。古典诗人之寂寞背后的宁静和自在,在这首现代诗中是看不到的。”(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3页)可以看出,在抒写现代人的“寂寞”方面,辛笛与废名的这两首诗是颇有神似之处的。
    1 比如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例子:“老年之于生命,有如黄昏之于白日”(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4页)。
    1 令人惋惜的是,辛笛对历史的负面感受只是在一些隐喻形象中才偶尔有所流露,他并没有像穆旦那样上升为自觉的表现和反思;而且到了四十年代后期,他也开始相信“行动”和“群众”的力量,因而无意中消解了人与世界和历史的紧张关系(见第二章第1节)。
    2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出社,2004年,第6页。
    3 应该认识到,文学上的成规俗见(包括文学意识形态)同样建立在一些惯用隐喻、转喻之上,它们一旦成为统治性意识形态,就成为了一些不容颠覆的符号系统。隐喻的创新本身就是思想的创新,因为它通过(在形象与语言上)挑战惯用隐喻的方式挑战了它们背后所包含的思想和态度,实际上,这也是80年代的杜运燮以及所谓“朦胧诗人”受到批判的根源(见本章第四节)。
    4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9页。
    1 关于穆旦诗歌的隐喻,笔者曾在多篇论文中予以讨论,参:李章斌:《<丘特切夫诗选译后记>与穆旦诗歌的隐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940年代穆旦诗歌的隐喻与语言的张力》,《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穆旦40年代诗歌的隐喻与其非指涉性》,《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1期。
    2 I.A.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25.
    1 在里查兹以前,传统的隐喻理论模式是比较论和替代论,自里查兹以后,“张力论”与前两者并驾齐驱,成为隐喻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
    2 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1948年),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6页。
    1 林真:《穆旦诗作的特色》,香港《文汇报》,1983年4月26日,节录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
    2 穆旦:《出发》,重庆《大公报·战线》1942年5月4日,原题《诗》。
    3 穆旦:《穆旦诗集(1939-1945)》,1947年5月自费出版,第92页。
    4 I.A.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19.
    5 I.A.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119-120.
    6 I.A.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27.
    1 穆旦:《穆旦诗文集》,李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册,第86页。
    2 王佐良后来回忆到,燕h荪在西南联大的《当代英诗》课上曾经讲授过此诗,“是他第一个让我们读《西班牙,1937》这首诗的”,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页。
    3 关于这句诗的背景与争论,参:James Fenton, The Strength of Poet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p221-227.
    1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7页。
    2 切·米沃什:《切·米沃什诗选》,张曙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1 王家新:《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未定稿)》,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天津,2011年6月25日,第160页。
    1 袁可嘉:《诗与意义》(1947),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86页.
    2 袁可嘉:《谈戏剧主义》(1948),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37页。
    3 袁可嘉的文学理论受到了里查兹的极大影响,他甚至认为西方现代诗歌批评是“以立恰慈的著作为核心”(袁可嘉:《新诗现代化》(1947),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3页)。
    1 穆旦的《神魔之争》是不多的几个例子之一,该诗最初连载于重庆《大公报·战线》(1941年8月2-5日)时明确标明为“诗剧体”,还设计了需要演出的演员数量。不过在该诗收入《穆旦诗集(1939-1945)》(1947年5月自费出版)中时,文字作了较大修改,诗歌的戏剧性质被淡化了。
    2 袁可嘉:《诗与意义》(1947),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87页。
    3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1948),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页。笔者按:袁在这里所表达的比喻观念也显然受到《修辞哲学》一书的影响,袁在这里所说的“新鲜和惊人”令人想到《修辞哲学》一书中屡次出现的‘'sudden and striking'’一语,而袁在文中所注明的'Far-Fetchedness"的英文说明则直接在该书中被论述过(I. A. 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23,124)。
    4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1948),收入:《“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王圣思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5 袁可嘉:《诗与晦涩》(1946),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99页。
    1 袁可嘉:《诗与晦涩》(1946),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96页。
    2 袁可嘉:《诗二章》,《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1947年8月,第61-62页。
    3 袁可嘉:《批评与民主》,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69页。
    1 保罗·利科指出,隐喻相对明喻的优越性在于其“简练感”以及内在的“语义学冲突”:“在主词与谓词的简单对接中包含着启发人的机会和探求的冲动。在过于明显的明喻中消失殆尽,而这种明喻通过比喻项的表达分散了明喻的活力。”(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2 袁可嘉:《上海》,《中国新诗》第2集,1948年7月,第3页。
    3 穆旦也有类似的不成功的例子,比如《出发》:“排成机械的阵式,/智力体力蠕动着像一群野兽”实际上,“像一群野兽”这个解释也不适当,因为“蠕动”本来就不是用来形容“野兽”的,它一般用来形容虫子。感谢王彬彬先生提醒这一点。
    1 John Crowe Ransom, "Poetry: A Note on Ontology", in Critiques and Essays in Criticism,1920-1948, Robert W. Stallman ed., New York:Ronald Press Co.,1949, pp.44-5.
    2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页。
    3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Ⅲ10,1410b33),转引自: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4 Gerard Genette,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p57.
    2 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新诗杂话》,上海:作家书屋,1947年,第10页。
    1 胡适:《逼上梁山》,《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98页。
    2 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晨报副刊》1922年5月27日。
    3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
    4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60页。
    5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另文详论,见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2期。
    6 关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相互消长的讨论,参:吴翔林:《英诗格律及自由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7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1 刘西渭:《从生命到字,从字到诗》,《中国新诗》第2集,1948年7月,第27页。
    2 周作人:《扬鞭集·序》(1926),收入:周作人:《谈龙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第68-69页。
    31980年,章明发表了《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举出杜运燮的诗《秋》和李小雨组诗《海南情思》作为“朦胧诗”的例子,指出这些诗歌“叫人看不懂”甚至“晦涩”,揭开了所谓“朦胧诗”的讨论(章明:《令人气闷的“艨胧”》,《诗刊》1980年8月号)。
    1 S. T. Coleridge, "Appendix C", in The Statesman s Manual, sited from; I. A. 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12.
    2 叶维廉:《叶维廉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卷,第233页。
    3 I.A. 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127.
    4 例如“一加一等于二”与“两个一之和为二”这两个表达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5 瓦莱里在说明散文与诗歌的区别的时把两者分别比做“步行”和“跳舞”:“步行如同散文总是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步行是一种走向和我们目的相连对象的行动。”“跳舞完全是另一回事情,它无疑是一种行动的体系,但是行动的目的就在自身。”(瓦莱里:《关于诗歌的谈话》,收入:《瓦莱里散文选》,唐祖论、钱春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1 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2 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184页。
    3 关于后一个问题我在另外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讨论,见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2期。
    1 之所以说是“变形”,是因为这种“道德”不再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之上,而是建立在政治、历史观念之上。
    1 曼德尔施塔姆:《词的本质》(1922),《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第51页。
    2 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刘文飞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ⅩⅩⅦ页。
    3 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刘文飞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ⅩⅩⅦ页。
    1 正是因为穆旦诗歌中包含了那么多的“问题”含量,我们才将如此多的篇幅放在对穆旦诗歌的讨论中。
    《九叶集》,辛笛等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九叶派诗选》,蓝棣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九叶派诗选》(修订版),蓝棣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九叶之树常青——“九叶”诗人作品选》,王圣思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陈敬容:《星雨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盈盈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交响集》,上海:森林出版社,1948年。《陈敬容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远帆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陈敬容诗文集》,罗佳明、陈俐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杜运燮:《诗四十首》,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杜运燮六十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杭约赫:《噩梦录》,上海:星群出版社,1947年。《复活的土地》,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年。《面对严肃的时辰—忆(诗歌创造)和(中国新诗>》,《读书》1983年第11期。
    穆旦:《探险队》,昆明:文聚出版社,1945年。《穆旦诗集(1939-1945)》,沈阳:1947年5月自费出版。《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穆旦诗选》,杜运燮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穆旦诗文集》,李方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唐祈:《诗第一册》,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唐祈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唐湜:《九叶在闪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一叶诗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来函十六封及说明》,《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唐湜诗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辛笛:《手掌集》,上海:森林出版社,1948年。《夜读书记》,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年。《辛笛诗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嫏環偶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夜读书记》(新),宋路霞、王圣思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梦余随笔》,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
    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自传:七十年来的脚印》,《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3期。《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敏:《诗集(1942-1947)》,上海:森林出版社,1949年。《心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郑敏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思维·文化·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北平《平明日报·读书界》
    北平《泥土》
    北平《清华周刊》
    北平《水星》
    北平《绿洲》
    北平《北平晨报·诗与批评》
    北平《晨报副刊》
    重庆《时与潮文艺》
    重庆《大公报·战线》
    重庆《华声》
    重庆《诗文学》
    桂林《文学创作》
    广州《广州诗坛》
    汉口、重庆《文艺阵地》
    昆明《战国策》
    昆明《中央日报·平明》
    南京、上海《蚂蚁小集》
    上海《文学杂志》
    上海《诗创造》
    上海《中国新诗》
    上海《新诗潮》
    上海《新诗》
    上海《华美晚报·新写作》
    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
    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
    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综合”副刊、“学生界”副刊)
    香港《顶点》
    艾青:《北方》,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
    卞之琳:《慰劳信集》,香港:明日社,1940年。
    卞之琳:《雕虫纪历(1930-195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段从学:《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段从学:《从<出发>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
    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郭沫若:《女神》,上海:泰东图书局,1932年。
    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何其芳:《何其芳》,王培元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胡续东:《一九五七年穆旦的短暂“重现”》,《新诗评论》,2006年第一辑。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贾植芳等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壁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蒋登科:《九叶诗人论稿》,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江弱水:《伪奥登诗风:重估穆月》,《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鲲西(王勉):《清华园感旧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李章斌:《一九四十年代后期的穆旦:内战、政治与诗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10年第2期。
    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新诗韵律理论的重审与再出发》,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2期。
    李章斌:《从<隐现>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
    李章斌:《<丘特切夫诗选译后记>与穆旦诗歌的隐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李章斌:《1940年代穆旦诗歌的隐喻与语言的张力》,《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
    李章斌:《穆旦40年代诗歌的隐喻与其非指涉性》,《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1期。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
    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学之花——回忆昆明(文聚>杂志》,《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刘俊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罗振亚:《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罗振亚:《穆旦诗歌:立足“此岸”与“新的抒情”》,《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
    马永波:《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钱理群:《一九四八:诗人的分化》,《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钱钟书:《七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香港三联出版社,1984年。
    舒波:《忆(诗行列)怀诗友——烟云录之一》,《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三期。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田间:《田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王敖:《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新诗评论》2008年第二辑。
    王光明:《“新的抒情”:让情感渗透智力——论穆旦和他的诗》,《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王家新:《穆旦:翻译作为幸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2月。
    王家新:《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未定稿)》,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天津,2011年6月25日。
    王璞:《抒情的和反讽的:从穆旦说到“浪漫派的反讽”》,《新诗评论》2010年第2辑。
    王圣思:《“九叶诗派”对西方诗歌的审美选择》,香港《诗双月刊》1989年第2期。
    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圣思:《智慧是用水写成的——辛笛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圣思:《静水流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王佐良:《中外文学之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佐良:《照澜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9年。
    王佐良:《风格和风格的背后》,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
    王佐良:《中楼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允淑:《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12期,2000年。
    吴允淑:《穆旦的诗歌想象与基督教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
    奚密:《中国现代诗论》(暂定名),奚密、李章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即出)。
    夏济安:《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解志熙:《一首不同寻常的长诗之短长——<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新诗评论》2010年第2辑。
    徐丽松整理:《读郑敏的组诗(诗人之死)》,《诗探索》1996年第3期。
    严迪昌:《他们歌吟在黑暗与光明交替时》,《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
    杨四平:《论穆旦创制“新的抒情”的历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姚丹:《“第三条抒情的路”——新发现的几篇穆旦诗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叶维廉:《花开的声音》,台北:四季出版社,1977年。
    叶维廉:《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台北《中外文学》第10卷第2期,1982年。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叶维廉:《叶维廉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易彬:《“九叶派”研究新探》,《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易彬(访谈):《“他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同学四人谈穆旦》,《新诗评论》2006年第2辑。
    易彬:《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易彬:《穆旦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余峥:《九叶诗派综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
    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张松建:《梁秉钧<对抗的美学>评介》,台湾《当代》2003年5月号。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内部发行):《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周作人:《谈龙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
    朱自清:《新诗杂话》,上海:作家书屋,1947年。
    Chang, Yvonne Sung-sheng.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3.
    Cheung, Dominic. Feng Chih:A Critical Biography, 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79.
    Clifford, Nicholas Rowland. Spoilt Children of Empire:Westerners in Shanghai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the 1920s, Middlebury, VT:Middlebury College Press,1991.
    Freuhauf, Heinrich O. Urban Exotic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10-1933,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0.
    Fu, Poshek.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Haft, Lloyd. Pien Chih-lin: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Dordrecht, Holland:Foris Publications,1983.
    Hershatter, Gail. Dangerous Pleasures: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Berkeley, 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Lee, Gregory B. Dai Wangshu:The Life and Poetry of a Chinese Modernist,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Press,1989.
    Lee, Gregory B. Troubadours, Trumpeters, Troubled Makers:Lyricism, Nationalism, and Hybridity in China and its Others, London:Hurst & Co.,1996.
    Lee, Leo Ou-fan.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 Bloomington, I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
    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1930-1945,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Leung, Ping-kwan.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1936-1949,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4.
    Li, Zhangbin. "Words against Words:Poetic Reflections and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in Duoduo's Poetry", Neohelicon,39(1),2012.
    Lin, Julia C. Essay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thens, Ohio:Ohio University Press,1985.
    Shih, Shu-mei. The Lure of the Modern: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 Berkeley and Los Angel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Trumbull, Randolph. Shanghai Modernist, Ph.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1989.
    Wong, Wang-chi.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 1930-1936, Manchester, Eng.: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
    Yeh, Michelle. "Metaphor and Bi: Western and Chinese Poetics," Comparative Literature,39(3), Summer 1987.
    Yeh, Michelle. Modern Chinese Poetry: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Yu, Pauline. "Metaphor and Chinese Poetry",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3, 1981.
    Zhang, Xudong. 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the New Chinese Cinema, Durham, N. 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
    艾略特:《情歌·荒原·四重奏》,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艾略特:《T.S.艾略特诗选》,紫芹选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艾略特:《世界诗苑英华·艾略特卷》,赵萝蕤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
    艾略特:《意象派诗选》,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年。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波德莱尔、里尔克:《图象与花朵》,陈敬容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38页。
    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刘长缨、张筱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丹尼尔·霍夫曼主编:《美国当代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菲利普·拉金:《菲利普·拉金诗选》,桑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弗里德里希·尼采:《古修辞学描述》,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宗英:《艾略特——不灭的诗魂》,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霍克斯:《隐喻》,穆南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
    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等》,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里尔克:《里尔克的绝唱》,张索时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里尔克:《里尔克散文选》,绿原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里尔克:《艺术家画像》,张黎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里尔克:《里尔克如是说》,林郁选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3年。
    里尔克:《里尔克诗选》,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里尔克、勒塞等:《“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林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选》,黄灿然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穆旦译:《穆旦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尼古拉·库萨:《论隐秘的上帝》,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32页。
    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刘文飞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切·米沃什:《切·米沃什诗选》,张曙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瑞恰慈:《科学与诗》,徐葆耕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圣经》(红字版),南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2004年。
    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下》,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瓦莱里:《瓦莱里散文选》,唐祖论、钱春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王家新等编:《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薇生编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韦勒克:《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吴翔林:《英诗格律及自由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叶芝:《驶向拜占庭》,袁可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
    叶芝:《叶芝抒情诗全集》,傅浩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
    叶芝:《幻象——生命的阐释》,西蒙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查良铮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
    Auden, W. H. ed., The Oxford Book of Light Verse, Oxford:Clarendon Press,1938.
    Auden, W. H. Another Time:Poems, London:Faber & Faber,1940.
    Auden, W. H. The Age of Anxiety:A Baroque Eclogue, London:Faber& Faber,1948.
    Auden, W. H. Collected Longer Poems, London:Faber & Faber,1968.
    Auden, W. H. Collected Shorter Poems,1930-1944, London:Faber & Faber,1950.
    Auden, W. H. The Dance of Death, London:Faber & Faber,1933.
    Auden, W. H. The Dyer's Hand and Other Essays, London:Faber & Faber,1962.
    Auden, W. H. For The Time Being, London:Faber & Faber,1945.
    Auden, W. H. Look, Stranger! London:Faber & Faber,1936.
    Auden, W. H. New Year Letter, London:Faber & Faber,1946.
    Auden, W. H. The Orators:an English Study,2nd ed. London:Faber & Faber,1934.
    Auden, W. H.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ward Mendelson ed., London:Faber& Faber,1977.
    Beardsley, Monroe C. Aesthetic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1958.
    Black, Max. 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Black, Max. "More about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Bloom, Harold. The Visionary Company:A Reading of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London:Faber& Faber,1962.
    Bradbury, Malcolm & McFarlane, James, eds., Modernism:A Guide to European Literature 1890-1930,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8.
    Brooks, Cleanth & 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Poetry,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1.
    Burks, Don M. Rhetoric,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West Lafayette, Ind.:Purdue University Press,1978.
    Calineascu, Matei. Faces of Modernit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Eliot, T.S. The Sacred Wood: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London:Methuen,1932.
    Eliot, T.S. Four Quartet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 Company,1943.
    Eliot, T.S. On Poetry and Poets, Faber & Faber,1957.
    Eliot, T.S.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Faber & Faber,1974.
    Eliot, T.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1964.
    Fenton, James. The Strength of Poet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Fletcher, Ian. ed., Decadence and the 1890s, London:E. Arnold,1979.
    Frege, Gottlob. "On Sense and Reference", in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Oxford: Blackwell,1952.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Frye, Northrop. Fables of Identity:Studies in Poetic Mytholog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1963.
    Frye, Northrop.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nglish Institu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Genette, Gerard.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Grierson, Herbert J.C. Rhetoric and English Composition, Edinburgh:Oliver and Boyd Ltd.,1945.
    Haworth, Lawrence. Decadence and Objectivity,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7.
    Howe, Irving.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Horizon Press,1967.
    Hynes, Samuel Lynn. The Auden Generation: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England in the 1930s, London:Bodley Head,1976.
    John, Michael St.&Hants, Aldershot. eds., Romancing Decay:Ideas of Decadence in European Culture, Brookfield, VT:Ashgate,1999.
    Johnson, Wendell Stacy. W. H. Auden, New York:Continuum,1990.
    Kermode, Frank. Romantic Image, London:Routledge and Paul,1957.
    Lukacs, Gyorgy.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trans. John and Necke Mander, London: Merlin Press,1963.
    Man, Paul de. Blindness and Insigh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Maxwell, D. E. S. Poets of the Thirties, New York:Barnes & Noble,1969.
    Mazur, Krystyna. Poetry and Repetition:Walt Whitman, Wallace Stevens, John Ashber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5.
    Nesfield, J.C. & Wood, F.T. Manual of English Grammar & Composition, London & Basingstok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64.
    O'Neill, Michael & Reeves, Gareth. Auden, MacNeice, Spender:the Thirties Poetry, Basingstoke, Hants.:Macmillan Education,1992.
    Osborne, Charles. W. H. Auden:the Life of a Poet, London:Eyre Methuen,1980.
    Paz, Octavio. Children of the Mi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Read, Herbert. Form in Modern Poetry, London:Vision Press,1964.
    Richards, I.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Sacks, Sheldon, ed., On Metapho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Spears, Monroe K. Dionysus and City: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Spender, Stephen. The Struggle of the Moder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Stallman, Robert W. ed., Critiques and Essays in Criticism,1920-1948, New York:Ronald Press Co.,1949.
    Taylor, Charles. 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Wales, K.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London & New York:Longman,1989.
    Weir, David. Decad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ism, Amherst. Mas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5.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Wright, George T. W. H. Auden, 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