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在经历了对思辨正义的诉求、困惑、拒斥和批判之后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分配正义的构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配正义理论。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具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规定性和价值主体性。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无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及曲折建设时期的分配正义思想和实践都证明了分配正义理论必须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去实现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地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也呈现出从萌芽——形成——丰富——深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目前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形成的最主要的现实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结合与市场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价值原则则经历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实现了巨大的理论创新,同时亦存在一定的理论瓶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创新和瓶颈,在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都存在着相应的的实践困境。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进行反思。中国特色社会分配正义理论应当确立以公平为取向的价值目标;应当确立权利平等、按贡献分配、包容性增长、共享式发展四大正义原则;应当健全劳动分享机制、土地收益的分类协调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利益均衡机制、调高补低的再分配机制。
Marx establishe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of justice after it experienced thedemands of justice for speculation, confusion, rejection and criticism. And then heformed its own unique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rough criticizing Distributivejustice, construct communism distributive justice. Overall, Marx’s theory of distributivejustice is practicality, dialectic, history respective and value of subjectivity. These arebasis for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socialism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
     Whether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 tortuous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former SovietUnion or the socialist transition period China have proved that theory of distributivejustice must be the unity of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 mustdepend on china’s specific constitution. These provide a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form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ve justice.
     China’s historical position in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history premise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t market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formed the main basis in reality. The combination with public ownership of productionand non-public ownership, the combination with market-based allocation of distribution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are the prote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yof distributive justice system.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value theoryof distributive justice principles are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from "giving priorityto efficiency due consideration to fairness" to "both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greateremphasis on equitabl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ve justice realizes tremendoustheoretical innovation depending on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here are some theoretical bottleneck.Along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novation and bottlenecksi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areas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practicaldifficulty.
     Because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xist in dilemma in practice,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vejustice. It should establish a fair value-oriented goal; equality of rights should be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allocation, inclusive growth, inclusivedevelopment of the four principles of justice; it should improve the labor-sharingmechanism, classification of land revenu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terests ofthe labor market balancing mechanism to increase the complement of low redistributionmechanism.
引文
①经典文本详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
    ①在此争论之中,段中桥教授主张,马克思没有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马克思经典文本里面缺乏有效的文本依据。(详见:段中桥.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答赵家祥教授.中国人名大学学报2006,5);而赵家祥、奚兆永教授则认为马克思提出过“五形态说”。(详见:奚兆永.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6,2);赵家祥.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与段忠桥教授商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①国内新自由主义者大肆鼓吹私有化,其认为公有制经济产生的是低效与腐败,并在实践政策方面,鼓励国有企业的全盘私有化,主张国有企业应该将所有权让位于更加重视其资产的经营家;而新左派则认为必须停止一切以“产权改革”为旗号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停止大量集中地短时期内原企业经营者、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售公有企业。参见: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J]价格与市场,1995(2);左大培.国企“改制”不能那样改[J]科学决策,2005(1).
    ①许成安王家新.按劳分配:现实还是趋势——兼评关柏春和姚家祥两先生的学术争论[J]经济评论2007,1
    ②于金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11
    ①参见: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63:154—155;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册)[M].商务印书馆,1981:266.
    ①安体富蒋震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若干产权制度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12,(4):15
    ②有关资料可参见刘成军:《充分认识我国农民对改革开放的三大贡献及有关的三点建议》,载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编:《热点与对策:2005——2006年度财政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③小岗村土地再次变革一次流转4300亩[OL] http://www.eeo.com.cn/2013/0423/243067.shtml
    ②吴宣恭.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决途径[J]经济学动态2010(11):12
    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专题组关于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研究报告2005(6)
    ①李宇,刘穷志.收入不平等与个人所得税再分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1
    ①李青.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来源数据与角度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2(5):37
    ②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01
    ①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J]当代财经2010(4):28
    ②官永彬.财政转移支付对省际间财力不均等的贡献———基于基尼系数的分解[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9
    ①范子英.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效果及遗留问题[J]南方经济2011,6:71
    ②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12,1:17
    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02
    ①参阅IFZALALI.Inequality and Imperative for Inclusive Growth inAsia [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24,2; ABI/INFORM Globalpg.1
    ①参阅JUZHONG ZHUANG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PeopleˉsRepublic of China Policy Implications[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vol.25, nos.1and2, pp.22¨C33
    [1]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北京:中央党校,2010,26
    [2]转引自杨国荣.中国传统“公”“、正”“、公正”观念的析义和扬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33.
    [3]姜义华.“公平”“、正义”古今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39
    [4]吴忠明.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11):15-17
    [5]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
    [6]段忠桥.关于分配正义的三个问题——与姚大志教授商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18
    [7]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J].江苏社会科学,2001(3):29-34
    [8]转引自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67
    [9]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10]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11]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12]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
    [13]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
    [14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
    [15]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
    [16]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17]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
    [18]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
    [19]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9
    [20]林进平.正义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遭遇[J].哲学研究,2009(6):21
    [21]段忠桥.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正义问题[J].哲学动态,2010(11):11
    [22]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2
    [23]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3
    [24]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25]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26]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7
    [27]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9
    [28]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2
    [29]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4
    [30]曹玉涛.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5-208
    [31]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1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35]孙正聿等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46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0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9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41]孙正聿等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43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4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45]孙正聿等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41
    [4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49][美]古尔德著,王虎学译[M].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9
    [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51]林剑.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J].哲学研究,2004(12):3
    [5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
    [54]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38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5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2
    [5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
    [60][美]古尔德著,王虎学译[M].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5
    [6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62]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9
    [63]林建.论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历史”生成论诠释及其价值[J].哲学研究,2009(10):19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
    [6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9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79
    [6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9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18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2版.266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2版.266
    [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73]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9
    [74]转引自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25
    [7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7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77]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9
    [78]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0
    [79]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04
    [80]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9
    [81]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
    [82]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0
    [83]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84]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303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86]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0
    [8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
    [88]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2
    [89]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1-82
    [90]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01
    [91]邓子恢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9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8
    [93]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324
    [9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53
    [9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96]曲庆彪.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63.
    [97]人民日报编辑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编者按)[N].人民日报,1958,10,13
    [98]李小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分配思想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8
    [9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0
    [100]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101]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
    [102]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2
    [10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6
    [10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4
    [10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77
    [10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
    [10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76
    [10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0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1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78
    [1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1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11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
    [1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
    [11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
    [1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
    [1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9
    [1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1
    [1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1
    [12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
    [12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2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2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2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
    [12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126]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的若干意见[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2-05/4550659.shtml
    [127]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的若干意见[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2-05/4550659.shtml
    [128]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的若干意见[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2-05/4550659.shtml
    [129]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的若干意见[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2-05/4550659.shtml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3
    [131]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3
    [132]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2
    [133]靳辉明,洪光东.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2-14.
    [1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135]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70
    [1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1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1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72
    [14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1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58
    [1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7
    [143]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44
    [1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14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
    [147]梅荣政,向华.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问题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8
    [14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4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
    [15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
    [15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3
    [15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
    [15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
    [15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
    [15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5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15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75
    [15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5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1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161]李惠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按劳分配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1):15.
    [162]李惠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按劳分配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1):14.
    [163]周为民,陆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J].中国社会科学,2002(4):4
    [1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16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66]胡均,周新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状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9.
    [16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76
    [16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30
    [16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1
    [170]曾盛聪.土地红利分配的正义之维——基于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哲学动态,2012,10:93
    [171]曾盛聪.土地红利分配的正义之维——基于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哲学动态,2012,10:93
    [172]蔡继明.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成因和对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6)::12
    [173]李实,罗楚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动与长期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190
    [174]孙钢.试析税收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J]税务研究2011.(3).8
    [175]付广军.税收与国民收入分配[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9
    [176]杨杨,杜剑,束磊我国间接税与收入分配公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2(5):66
    [177]李渊.税收调节初次分配的路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5):45
    [178]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J]当代财经2010(4):28
    [179]李祥云,徐淑丽.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平衡效应———基于2000~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4):37
    [18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81
    [18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998一200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发展公报,1998一2007年公报见[OL]http;//w1. mohrss. gov. cn/gb/zwxx/node_5436. htm;2008年公报见http://news.163. com/09/0519/17/59MNS3850001124J. html
    [18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089
    [18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OL].http;//wl. mohrss. gov.cn/gb/zwxx/node_5436.htm;
    [184]刘兵,张永春.养老退休制度公正性探讨[J].人文杂志,2012(5):15
    [185]刘兵,张永春.养老退休制度公正性探讨[J].人文杂志,2012(5):15
    [186]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45
    [187]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45
    [188]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
    [1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190] Ronald Dwoekin, Sovereign Virtu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J].HarvardUniversity Press.2000,p.89.
    [19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92]吕世伦,宋光明.权利与权力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4):99
    [1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5-196.
    [19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195]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3):62
    [19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