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性纪录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宣传性纪录片,是一种以建构特定的意识形态为创作目的,以纪实为美学特征的纪录片。为达到宣传目的,常见的宣传手段有:以偏概全、趋同诱导、从众暗示、贴标签与煽情等,本文将从情感(煽情)这一角度展开讨论。
     在宣传性纪录片中,宣传的首要目的是要建构对传者有利的意识形态,也正因此,影片不可避免地产生其所描述的“现实情境”与“真实情境”之间的游离关系,并因此可能引起观众对某种特定意识形态合理性的质疑。因此,为了实现特定意识形态的建构、传达并最终让受众相信和接受,影片的创作者们常会在对“现实情境”描述的过程中强加进某种情感,以求在受众进入理性思考之前便受到情感的影响,从而形成某种态度,催生行动的力量。本文通过大量的中外纪录片的归纳与分析,发现有以下三种情感类型在宣传性纪录片频繁出现,即:宗教情感、审美情感与伦理情感。论文将集中精力讨论这三种情感类型,在宣传性纪录片中如何通过煽情的方式,影响观众的判断,协助实现宣传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各章节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第一章,绪论。主要谈论当下宣传性纪录片现象及研究现状,提出宣传性纪录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关于宣传性纪录片的定义及意识操纵方式的讨论。在讨论宣传性纪录片定义的基础上,本章将阐释宣传性纪录片利用情感煽动达到宣传目的的具体方式。本文拟定,将从宗教情感、审美情感、伦理情感三种情感类型对宣传性纪录片的意识操纵技巧展开讨论。
     第三章,讨论宣传性纪录片与宗教情感之间的关系。对宗教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对于“神圣性”的直接表达,一是对“神圣性”的间接表达。强加宗教情感,便是催生人的敬畏感,对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产生崇敬之情。
     第四章,讨论宣传性纪录片与审美情感之间的关系。审美情感主要催生人的美感,影片主要通过内容的娱乐性和形式的诗意性两种方式来实现。内容的娱乐性主要偏向于对具有时尚性、刺激性和猎奇性的内容呈现;形式的诗意性,则主要通过作为吸引力的蒙太奇与形式情节(形式情节相对于内容情节,即形式的情节化)而言的强化(即诗意性)来予以呈现。影片意欲在这两种方式中激发观众的愉悦感受,使其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对影片所要建构的特定意识形态产生好感与认同感。
     第五章,讨论宣传性纪录片与伦理情感之间的关系。伦理情感主要是某种“应然”状态的诉求,属于行为理性。本章主要集中于自下而上的协商式的现代伦理原则建立模式的讨论,包括演绎推理、对比推理与因果推理三种重要模式。伦理情感通过推理模式,激发观众产生“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感,从而协同观众认可影片所传达的特定意识形态。
     结语。本部分将综合讨论三种情感类型之间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维度上划分,宗教情感偏向感性,伦理情感偏向理性,审美情感则处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阶段;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审美情感以信息的“实在性”呈现为主,宗教情感与伦理情感偏向于信息的“抽象性”呈现。总的来讲,不论宣传性纪录片如何“煽情”,都无法脱离“逻辑实证主义”原则,但是,逻辑建构的背景,是基于利益关系的特定意识形态的表达与呈现。因此,总体来讲,不论通过何种情感形式,都无法掩盖为达到宣传目的而产生的特定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当然,这也与纪录片自身与观众之间的关于“真实”的约定相矛盾。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is one type of documentary that aims at constructing a certain ideology with documenting as its aesthetic feature. Its common strategies lie in the following:overgeneralization, convergence induction, conformity induction, labeling and sensationalism, etc.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sensationalism.
     In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its prior purpose is to construct a certain ideology preferable to the communicator. In this way, there is an inevitabl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and the true situation and thus, arouse the suspicion of viewers. The directors usually impose a certain sensation on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so that the viewers will be emotionally influenced before their reasonable thinking and develop a powerful mindset to urge them to take action. This paper will classify and analyze abundant documentary home and abroad to put it in the flowing four major types:religious, aesthetic, ethical. This paper will further explore these three types, illustrating how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influence the judgment of the viewers to fulfill its propagandistic purpose by sesantionalism.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ach chapter.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and defines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Chapter two is to define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and discuss its means of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illustrate the specific means of sensationalism in four kinds of emotions:religious, aesthetic, ethical and scientific.
     Chapter three is about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and the religious emotion. There are two ways to express sanctity, one directly, the other, indirectly. To enhance this kind of emotion is to arouse people's sense of awe to a certain ideology.
     Chapter four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and the aesthetic emotion. The documentary achieves this purpose mainly by entertainment in content and poeticity in form. The former tends to exhibit things that are fashionable, thrilling, and novelty while the latter shows its poeticity. The documentary means to arouse the pleasant feelings of the viewers and help them form a sense of identity accordance with its ideology.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agandist^documentary and the ethical emotion. Ethical emotion answers the appeal to a certain "ought-to-be" state of mind which belongs to behavioral rationality. 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forms based on the modern ethical principles of "From-bottom-to-top" negotiation which includes deductive reasoning, contrast reasoning and effect-and-cause reasoning. Ethical emotion arouse the viewers'ethical urge to do something by reasoning modes and therefore help the viewers accept the ideology the movie conveys.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and these three types of emotions. In the scope of sensibility and reason, the religious emotion are liable to the former while the ethical emotion, the latter. The aesthetic emotions lies between the both tendencies. In the means of convening information, the aesthetic emotionsfocus on substantiality while the religious and ethical emotions, abstractness. In the whole, no matter how sensational the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ies are, they can not drift away from logical positivism. However, it's still an expression of a certain ideology based on certain interests. Therefore, in word, no matter by what emotions, it cannot deny the falseness of the certain ideology as the purpose of the propaganda. Certainly, it is a paradox in the promise of truth between the documentaries themselves and the views.
引文
2 [美]Richard M. 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源流出版社,1996.P61.
    1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P12.
    2 胡云霞李绍华.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初次使华对中共建党的贡献[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P91.
    3 林少雄等.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209.
    1 [美]艾里克·巴尔诺.当代纪录电影概观[A].单万里译.单万厘 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张德魁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1 [美]Richard M. 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源流出版社,1996.
    2 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3 第7章、第9章、第11章的标题依次为:《意识形态的艺术美化》、《战火中的影像有涉及到纪录片与宣传的关系》、《中国纪实影片的文化策略》。
    4 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P152.
    5 林少雄等.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王志敏.电影形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 王志敏.电影形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P77.
    2 谭天.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谭天.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P13.
    4 [英]尼·李弗斯.电影宣传的威力——神话还是真实?[A].叶周译.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 [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P2.
    3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485.
    1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487.
    2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490.
    3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491.
    4 肖同庆.影像史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5 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A].单万里主编.纪录片电影文献(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827.
    3 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4 王慰慈.纪录与探索:1990-2000大陆纪录片的发展与口述纪录[M].台北:电影资料馆,2001.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1-2.
    2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P7-27.
    3 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17.
    1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P29.
    2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226.
    3 [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P114.
    4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48.
    1 [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A].单万里,李恒基译.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501-502.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255.
    3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1987.P443.
    1 聂欣如.动画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P31.
    2 王向峰: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P3.
    3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P34.
    4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哲学概论[M].郭实渝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33.
    5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P383.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P393.
    1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24.
    2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6.
    3 [美]Richard M.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源流出版社,1996.P119.
    1 聂欣如.纪录片和神话的建构——从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到伊文思的《愚公移山》[J].新闻大学,2010(4),P78.
    1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22.
    2 转引自:[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107.
    3 [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金初高译.译本序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册)[M].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P39.
    2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107.
    3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90.
    4 Michael Tobias, The search for Reality:The Art of Documentary Filmmaking,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Studio City):1997).
    5 周建漳.历史的哲学理解与逻辑分析(译者序)[A].阿瑟·丹图.叙述与认识[M].周建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P4.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121-123.
    1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22.
    2 [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金初高译.译本序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册)[M].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P39.
    4 [苏]B·克明诺夫.提高政治宣传画的思想、艺术水平[A].文教参考数据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提高政治宣传画的思想、艺术水平[C].司赫等译.北京:北京新华印刷厂分厂,1952.P17.
    1 [荷兰]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沈善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P78.
    2 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P49.
    3 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P49.
    1 姚力.论电视广告的美学特征——广告与文学艺术比较谈[J].东北师大学报,2005(4).P128.
    1 宋杰.纪录片:观念与语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P114.
    2 Universal Expo, Expo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
    1 《百年世博梦》由六个篇章组成:世博岁月、百年梦圆、风云世博、文明反思、世纪使命、城市之光。
    1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P171.
    2 [德]齐·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的还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P245.
    3 高维进、钟大丰.记录与表达[J].电影艺术,1997(5).
    4 倪祥保.纪录片与新闻片的边界及其漂移[J].中国电视,2007(3).P22.
    5 吕新雨.纪录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3.P265.
    6 [法]克里斯丁·麦茨.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M].刘森尧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P44.
    1 Schramm,Wilbur,How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Illions Press,Urbana,1954.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3.
    3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339-398.
    1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51-74.
    2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P18.
    3 [苏]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A].皇甫一川,李恒基译.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册)[C].北京:三联书店,2006.P216.
    1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P7-27.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221-294.
    3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255.
    4 转引自单万里.纪录与虚构[A].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8.
    1 贾恺整理.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N].社会科学报.2011-01-20(3).
    2 [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一卷)[M].忠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P313.
    1 聂欣如.纪录电影的起源[J].电影艺术,1998(3).P27.
    2 吉尔·德勒兹.电影I:运动-影像[M].黄健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P160.
    3 [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张慧芝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P7.
    4 俞吾金在《意识形态论》一书中曾提到,“观念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23.)
    5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P68.
    6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P67-70.
    1 [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张慧芝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P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革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54.
    3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P66.
    4 [英]戴维·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P18.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l.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68-74.
    2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P107.
    3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都是对现实情境具有想象性的观念,不同的在于,“意识形态”侧重于维护其所描述的“现实情境”,而“乌托邦”则侧重于超越现实情境,提出与打破现存秩序的要求,提出试图建构理想秩序的愿望。(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P242.)
    4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册)[M].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P179.
    1 [意]V·帕雷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P246.
    2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P141.
    3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Ⅰ[M].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P42.
    4 宣传范畴下的情感特性,往往会在一部影片中同时表现出来。为了增强论述的连贯性与说服力,此处皆以影片《筑梦2008》为例,来讨论情感的三种特性及其表现。
    1 [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P90.
    2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67-68.
    3 丁峻.情感演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P233.
    4 丁峻.情感演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P136.
    5 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P317.
    1 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59-66.
    2 [英]休谟.人性论(上、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70-95.
    1 王泽民.审美的感性本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P27.
    2 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2),P38.
    3 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2),P38.
    1 曹刚.论道德理性[J].唐都学刊,2003(2).P54-57.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132-144.
    1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M].丁建波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P13-96.
    2 [美]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M].陶飞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P211-212.
    3 [法]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M].王作虹、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P91.
    1 [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M].孙毅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36.
    2 [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M].孙毅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35.
    3 [奥]威廉·施米特.比较宗教史[M].萧师毅等译,辅仁书局,1948.P2.
    4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M].丁建波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P141.
    1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下卷)[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P448-449.
    1 张世英.超越有限[J].江海学刊,2000(2).P76.
    2 李慧青.现实中的超越—论崇高[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P69.
    3 这里的说法,是参考奥托在《神圣者的观念》一书中关于“敬畏的因素”的讨论,参见P29-57.
    4 这里的恐惧感指的是因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而产生的不可抗拒的胁迫感与威压感,
    1 相关介绍在该影片发行的影碟包装盒上也有描述。
    1 即便是女声作为背景,也以女高音为主,语气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1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119.
    2 吴丽.仪式化:构建民族认同——以《四万万人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0).P104.
    3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44.
    4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76.
    1 [美]Richard M.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源流出版社,1996.p119.
    2 尽管里芬斯塔尔认为《奥林匹亚》本身与纳粹党无关,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部影片无疑是纳粹政治宣传的又一部杰作(在影片的制作中,纳粹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希特勒就曾称赞,《奥林匹亚》是“对我们党的力量和美丽的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礼赞”;另一位德国导演在战后也指出:“即使将希特勒与纳粹领导人的镜头从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克电影中剪除,做成一个非纳粹化的版本,它仍然充满了法西斯主义的精神。”——转引自:周文主编.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P50.
    3 转引自:周文主编.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P50.
    1 [英]罗杰·D·亚伯拉华.序一[A].[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6-7.
    1 [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P3.
    1 [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P4.
    1 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纪录电影分析[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P104.
    1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M].丁建波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P155-167.
    1 [苏]吉加·维尔托夫.维尔托夫论纪录电影[A].皇甫一川等译.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511.
    1 孙常维.蔡元培先生全集[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P640.
    2 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P161-162.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146.
    1 转引自《简明美学辞典》,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2 凌珑.略论美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P63.
    3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作家出版社,1958.
    4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王志敏.电影形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P3.
    1 杨金成.浅析罗丹雕塑的审美倾向[J].美与时代(中).2010(4).
    1 [斯洛文尼亚]列维·克利夫特(LevKreft)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J].陈定家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7).P17.
    1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P38.
    2 [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P55.
    3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127.
    1 聂圣哲.什么是艺术?[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P35.
    2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200.
    1 [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P425.
    2 杨远缨.爱森斯坦及其蒙太奇学说的理论模态[A].当代电影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P70.
    3 黄文达.世界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P29.
    1 龙舟赛——黄埔节庆活动http://gz.visitgz.com/jtb/zt/hpq/hpjqhd/190914.html,2011-3.
    1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154.
    2 这个观点也体现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里([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
    1 刘丽珈.《浮生六记》蕴含的艺术“空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 [苏]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南昌: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4.P64.
    3 王增宝.“情节”研究的理论构架[J].文艺理论研究,2009(3).P135-144.
    4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P22.
    1 [苏]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A].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P9.
    2 什克洛夫斯基在《散文理论》中认为,在梯级性情节构造中,重复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韵脚和同义反复、排比反复等。
    1 孔润年.伦理学基本问题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P1.
    2 孔润年.伦理学基本问题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P1.
    3 [美]C.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M].姚新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26.
    1 [英]休漠.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郑树梅.C.L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二元论方法的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论文,2006.P39.
    3 [美]C.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M].姚新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6.
    4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P43.
    5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P353.
    1 甘绍平.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J].哲学研究,2006(2).P67-74.
    2 曹刚.应用伦理学视阈中的三类道德推理[J].道德与文明,2009(4).P22-23.
    3 曹刚.应用伦理学视阂中的三类道德推理[J].道德与文明,2009(4).P22-23.
    4 曹刚.应用伦理学视阈中的三类道德推理[J].道德与文明.2009(4).P22-23.
    1 闫伟.衬托辞格探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2).
    1 芮薇霞.肯尼亚计划部部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国[J].社会观察,2011(8).P30-31.
    1 周建漳.译者序:历史的哲学理解与逻辑分析[A].[美]阿瑟·丹图.叙述与认识[M].周建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P4-5.
    1 袁建新.流变世界与因果作用的非超距性——论休谟问题的两大核心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
    1 郭芙蓉.辩证推理的分类新说[J].理论探讨,1990(6).P89.
    2 张继缅、庄安丽.描写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P115.
    1 王天成、张琼.从事实的必然性到逻辑的必然性——简述康德对休谟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6).P9-11.
    2 [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194.
    3 贾可春.休谟因果观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P41.
    4 [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90.
    1 郑树梅.C.L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二元论方法的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论文,2006.
    1 [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M].丁建波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P5.
    1、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辑.新华出版社,1983.
    2、林少雄等.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197.
    3、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4、单万里.纪录片电影文献(上、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谭天.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6、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肖同庆.影像史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8、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9、王慰慈.纪录与探索:1990-2000大陆纪录片的发展与口述纪录[M].台北:电影资料馆,2001.
    10、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1、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12、宋杰.纪录片:观念与语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13、吕新雨.纪录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5、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下册)[C].北京:三联书店,2006.
    16、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9、丁峻.情感演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1、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6.
    2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孙常维.蔡元培先生全集[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
    24、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5、王志敏.电影形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6、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7、张卫等主编.当代电影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8、黄文达.世界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9、孔润年.伦理学基本问题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30、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2、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3、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4、张继缅、庄安丽.描写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35、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周文主编.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7、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纪录电影分析[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8、李海峰.西方科学哲学经典理论教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9、孔德.实证哲学概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40、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41、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42、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2006.P235.
    43、郭桥.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237.
    44、时光、王岚编著.宗教学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5、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6、郭贵春等译.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7、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8、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9、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美]Richard M.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源流出版社,1996.
    2、[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张德魁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6、[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7、[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1987.
    1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2、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哲学概论[M].郭实渝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14、[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波]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7、[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8、[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金初高译.译本序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9、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册)[M].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
    20、[美]弗德雷里克·S·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M].戴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1、[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2、[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金初高译.译本序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3、文教参考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提高政治宣传画的思想、艺术水平[C].司赫等译.北京:北京新华印刷厂分厂,1952.
    24、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沈善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25、[日]小川绅介.收割电影[M].冯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6、[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7、[德]齐·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的还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8、[法]克里斯丁·麦茨.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M].刘森尧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
    29、[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0、[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1、[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一卷)[M].忠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32、[法]吉尔·德勒兹.电影I:运动-影像[M].黄健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
    3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4、[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M].谢强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5、[意]V·帕雷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36、[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37、[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8、[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9、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I[M].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40、[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作家出版社,1958.
    41、[苏]奥夫相尼柯夫.简明美学辞典[].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42、[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一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3、[英]戴维·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4、[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张慧芝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45、[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6、[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8、[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49、[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50、[苏]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南昌: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4.
    51、[苏]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A].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2、[美]史蒂文·卢波尔.伦理学导论[M].陈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3、[英]休漠.人性论(上、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4、[美]C.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M].姚新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5、[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6、克明诺夫.提高政治宣传画的思想艺术水平[M].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1952.
    57、[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M].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58、[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9、[美]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M].陶飞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0、[法]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M].王作虹、成穷译.贵阳:贵 州人民出版社,2000.
    61、[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陈观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2、[英]J.G弗雷泽.金枝[M]:上、下卷.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63、 [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M].孙毅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4、 [奥]威廉·施米特.比较宗教史[M].萧师毅等译,辅仁书局,1948.
    65、[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6、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7、[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M]:上、下卷.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8、[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69、[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0、[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1、[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2、[德]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M].丁建波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73、 [英]亚历山大·伯德.科学哲学[M].贾玉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4、[苏]E.库兹涅佐夫.认识的价值[M].孙慕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5、[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第三版)[M].孙毅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6、[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 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
    77、[德]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M].陈启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8、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社,2007.
    79、 [美]阿瑟·丹图.叙述与认识[M].周建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80、[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张廷国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81、 [美]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M].董立河 译.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11.
    8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3、[美]纳尔逊·古德曼.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M].姬志闯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8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宗教[M].王献华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85、[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论宗教[M].周秋良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6、[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陈新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87、[澳]艾伦·查尔默斯.科学及其编造[M].蒋劲松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88、[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M].鲁旭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9、[美]达德利·夏佩尔.理由与求知[M].褚平、周文彰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0、 [美]R.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科学哲学导论[M].张华夏、李平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1、[法]昂利·彭加勒.科学的价值[M].李醒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2、[英]亚历山大·伯德(Alexander Bird)科学哲学[M].贾玉树、荣小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94、[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张德魁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9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徐昭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96、Paula Rabinowitz谁在阐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M].游惠珍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
    97、[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8、[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99、[法]麦茨.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M].刘森尧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
    100、[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1、[美]布鲁斯·兰尼斯·史密斯等.宣传、传播和舆论指南[M].王海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102、[美]诺姆·乔姆斯基戴维·巴萨米安宣传语公共意识[M] 信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3、[英]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杜汝楫等译.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104、[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M].吴玲玲编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05、[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7、[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王大庆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108、[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9、[挪威]约翰·加尔通.和平论[M].陈祖洲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10、[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1、[挪威]拉斯·史文德森.恐惧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2、郑丽玉.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第二版)[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113、[法]雷蒙·阿隆.论自由[M].姜志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14、[美]罗伯特·L.索尔所等.认知心理学(第7版)[M].邵志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5、[新西兰]K.T.Strongman.隋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第五版)[M].王力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16、[美]查尔斯·莫里斯、阿尔伯特·梅斯托.心理学导论[M].张继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7、[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五版)[M].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8、[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9、[美]路易斯·吉奈堤.认识电影(第十版)[M].焦雄屏译.台北:源流出版社,2005.
    120、[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第三版)[M].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1、Niklas Luhmann,Systems Theory(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1995)
    122、Michael Tobias,The search for Reality:The Art of Documentary Filmmaking,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Studio City):1997).
    123、Schramm,Wilbur,How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Illions Press,Urbana,1954.
    124、Mind,Self and Society,C. W.Morris 编.(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125、Mancur Olson,The Logic of Collection Ac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26、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Wiley,1964)
    127、George C.Homans and David M.Schneider,Marriage, Authority, and Final Causes:A Study of Unilateral Cross-Cousin Marriage(New York:Free Press,1955)
    128、Talcott Parsons,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McGraw-Hill,1937)
    1、胡云霞李绍华.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初次使华对中共建党的贡献[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聂欣如.纪录片和神话的建构——从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到伊文思的《愚公移山》[J].新闻大学,2010(4).P78.
    3、姚力.论电视广告的美学特征——广告与文学艺术比较谈[J].东北师大学报,2005(4).P128.
    4、高维进、钟大丰.记录与表达[J].电影艺术,1997(5).
    5、倪祥保.纪录片与新闻片的边界及其漂移[J].中国电视,2007(3).P22.
    6、聂欣如.纪录电影的起源[J].电影艺术,1998(3).P27.
    7、唐伟胜.阅读效果还是心理表征?——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的分歧与联系[J].外国文学评论,2008(4).P35-44.
    8、凌珑.略论美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P63.
    9、[斯洛文尼亚]列维·克利夫特(LevKreft)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J].陈定家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P17.
    10、李崇训.视觉重复与画中有诗——电影重复手法探微(一)[J].电影评介,1987(5).
    11、李崇训.反复吟唱与声中有画——电影重复手法探微(二)[J].电影评介,1987(8).
    12、聂圣哲.什么是艺术?[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P35.
    13、王增宝.“情节”研究的理论构架[J].文艺理论研究,2009(3).P135-144.
    14、吴建萍.正义的嬗变——从“应有”到“共识”[J].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5、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P43.
    16、甘绍平.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J].哲学研究,2006(2).P67-74.
    17、曹刚.应用伦理学视阈中的三类道德推理[J].道德与文明,2009(4).P22-24.
    18、郭芙蓉.辩证推理的分类新说[J].理论探讨,1990(6).P89.
    19、廖申白.应用伦理学的原则应用模式及其优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P47-53.)
    20、崔波.宗教情感刍议[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P86-89.
    21、张世英.超越有限[J].江海学刊,2000(2).P76.
    22、吴丽.仪式化:构建民族认同——以《四万万人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0).P104.
    23、[法]彭加勒.伦理与科学[J].科学译丛,1988(2).
    24、王天成、张琼.从事实的必然性到逻辑的必然性——简述康德对休谟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6).P9-11.
    25、王泽民.审美的感性本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1(1).
    26、贾可春.休谟因果观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P41.
    27、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3).P72.
    28、杨宗元.论道德理性的基本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P88.
    29、薛惠芝、左守志.论科学理性美的内在特征及其美学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P88-91.
    30、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2),P38.
    31、刘丽珈.《浮生六记》蕴含的艺术“空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2、闫伟.衬托辞格探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2).
    33、袁建新.流变世界与因果作用的非超距性——论休谟问题的两大核心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
    34、朱瑞鸿、朱晶.“纪录价值”三题[J].电影文学,2011(11).
    35、张宇丹.纪录片历程中的经典人物与理念[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8).
    36、吴丰军、黄基秉.影响比较:“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7、刘如文.纪录本性·艺术真实·艺术表达——纪录片基本理论问题的新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9).
    38、曹坤.关于纪录片的美学思考[J].当代电影,2003(9).
    39、曹坤.浅谈不同类型纪录片对声音的运用[J].当代电视,2004(12).
    40、聂欣如.不学史,无以言——近年来纪录片研究中的“妄言”[J].中国电视,2010(7).
    41、戈士国.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42、张才国.布迪厄对新自由主义的独特理解与批判[J].中国图书评论, 2008(4).
    43、张娅琼.浅析我国新闻宣传的表现方式[J].新闻世界,2010(8).
    44、苏令银.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流变[J].前沿,2008(8).
    45、朱明、闫莉冰.浅析曼海姆“意识形态”概念的两大内涵[J].理论界,2007(9).
    46、徐晓庚.康德的“崇高论”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5).
    47、郭景萍.孔德:社会秩序视野中的情感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48、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3(7).
    49、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6).
    50、蓝凡.生存之镜:纪录片论[J].文化艺术研究,2010(5).
    51、黄巧明.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写好议论文[J].文学教育(下),2008(6).
    52、司露.电影影像:从运动到时间——德勒兹电影理论初探(硕士论文),2009.
    53、杨通林.休谟情感理论述评[J].硕士论文,2005.
    54、李慧青.现实中的超越—论崇高[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P69.
    55、黄友.转述话语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P30.
    56、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历史理解的普遍有效性探究[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57、郑树梅.C.L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二元论方法的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论文,2006.P39.
    58、宋卫红.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4).
    59、胡静.《快乐大本营》节目幽默语言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5).
    60、王乃华.论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品格[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4).
    61、吴丰军.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及影响比较[J].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3).
    62、刘丹.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J].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5).
    63、陈永红.从《大国崛起》研究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