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形成这一“奇迹”的诸多因素中,低成本的劳动力是一个关键原因。而廉价劳动力之所以能够维持供给三十年,农民工的代际再生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生存方式、教育状况、职业选择以及工作状况的考察,探求了农民工阶级地位代际再生产的机制和过程。文章借用了布洛维对于国际移民工人劳动力再生产中劳动力的“维持”(maintenance)与“更替”(renewal)这两个本为一体的层面却彼此分离的分析框架,指出在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劳动力“更替”(即子代的抚育)被低成本地加以组织的现象。这种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劳动力更替被城市“外部化”给乡村,即农民工自身的劳动力再生产在城市完成,但是孩子的抚育却被放置在乡村由乡村来承担;另外一种形态则是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务工所在的城市,但是这些孩子在城市却处于一种被高度边缘化的状态。他们只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而且被排除在城市的种种资源,包括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外,从而成为了被城市社会所隔离和边缘化的一个群体。
     之所以称为低成本的组织模式,是因为在这种模式之下,国家、城市地方政府和和资本所应担负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被大大降低。然而,这种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却使得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的途径受到看似无形却极为严格的阻拦,致使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初中毕业或者未及毕业即开始打工。尽管打工的目的、从事的行业与其父辈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同样集中在收入低、不稳定、无保障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从而延续了农民工作为社会底层的阶级地位。
     文章最后指出,除了阶级地位的再生产,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一个更为深重的问题是个人发展的受限而导致他们在知性和心性上处于极为软弱的状态,这将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而且这种景况本身也背离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即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China has experienced continual high-rate economy growth and created“China Miracle”. Among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Miracle, cheap labor is a dominant variable. How the supply of cheap labor can remain 30 years? The class reproduction of the migrant labor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sms and process of the class reproduction of migrant labor by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living, education, career choice and working situation of migrant/left-behind children. Basted o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Burawoy in his study of international migrant worke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labor power of the migrant labor of China, the renewal of labor power is organized in a way of cost reduction. The low-cost organization mode of renewal of labor power is represented in two aspects: 1. the renewal of labor power is externalized to rural by city. Under this situation, the two process of maintenance and renewal of the reproduction of labor power is separated, one is realized in the city and the other is accomplished in rural; 2. The children are brought to city but are put into a situation of highly marginalized. They have to live in the maginal areas of city and are excluded to kinds of resources of city,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are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 call this organization mode of labor power renewal low cost because by this mode the state and capital just need to pay very low economy cost and politial cost. However, under this low-cost mode of labor power reproduction, the upward flow of migrant/left-behind children is heavily hindered and most of them have to end their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from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begin to work. Although these young pers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fathers in their job motivation and career choice, they still remain in the secondary labor market and therefore reproduce the class-status of migrant labor.
     We point ou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at except for class reproduction, the more serious problem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labor is their low-level personal development, which will not only results in deep crisis for the further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also mak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deviate from its final goal, that is, fulfilling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its individaul.
引文
①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②中国经济网,《透过数据看发展系列报道》,2007年9月19日,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09/19/t20070919。
    ③郜若素:《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源泉》,见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④林毅夫:《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验》,见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5页;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⑤林毅夫:《“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来源:人民网,2010年03月05日,http://news.163.com/10/0305/。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针对流行的“后发优势”的论点,提出了“后发劣势”的问题。所谓后发劣势,如果按照英文直译就是“对后来者的诅咒”。指的是落后国家绕开制度的改革,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但是这样虽然可以使得落后国家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却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导致失败。因此必须推动制度的改革(杨小凯,2006)。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②Burawo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e Thetford Press,1985.p.105。
    ①Burawoy,“The Functions and Reproduction of Migrant Labor: Comparative Material from Southern Af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6, Vol.81,No.5,pp.1050-1087。
    ①段成荣:《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4-85页。
    ②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③杨东平、王旗:《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Willis(2000),转引自吕鹏:《生产底层和底层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近,加之我与七年级的班主任关系密切。我坚持给七年级上完了一个学期的思想品德课,但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课后来被迫中断。
    ①这是全国总工会下属的一个机构。在H县,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多由退休老干部来担当。
    ①Burawoy, Ethnography Unbou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②Burawoy, Ethnography Unbou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①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布洛维赋予扩展个案方法的创见,在于立足点的方向转移——从个别个案转移到宏观权力。它将社会处境当作经验考察的对象,从有关国家、经济、法律秩序等已有的一般性概念和法则开始,去理解那些微观处境如何被宏大的结构所形塑,其逻辑是说明一般性的社会力量如何形塑和产生特定环境中的结果,用布洛维的话来说,它试图建立微观社会学的宏观基础。”(卢晖临、李雪,2007)
    ②Burawoy,“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yical Theory, 1998, pp:4-33。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吴清军:《从学理层面重新审视阶级的概念与理论》,《社会》2008年第4期。
    ①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②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的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③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②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③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①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布洛维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工作场所的研究。通过对芝加哥一个工厂的民族志田野调查,以及与这家工厂三十年前的情况相比较,布洛维发现资本主义的工厂体制经历了从专制体制向霸权体制的转变。如果说专制体制的特征是高压,那么霸权体制的特点则是“制造满意和共识”。霸权体制是透过劳动过程中的赶工游戏和内部国家、内部劳动力市场等工厂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共同作用建立起来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工人中间激发了竞争,内部国家调和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劳动过程中的赶工游戏促成了对压迫性生产关系的认同。所有这些使得工人产生了一种“志愿性的服从”,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对自己的剥削中去(布洛维,2005)。
    ②如普尔泽沃斯基和斯普拉格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民主的选举规则使得工人阶级政治由资本主义利益的潜在威胁转变为与资本主义制度再生产相一致的实践(Przeworski and Srrague,1986,转引自布洛维,2007)。
    ③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203。
    ④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①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204。
    ②Michael W.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 1995.p.13。
    ③1989年台湾学者将这部著作译为中文。本文中关于此书内容的引用都出自于此中译本,引用时部分内容参考了英文原著而略有改动。此译本将作者名字译为鲍里斯和季亭士,笔者采用一般译法“鲍尔斯”和“金蒂斯”,另外此译本将“再生产”译为“再制”。为了保持行文的一致性,笔者将译本中的“再制”均改译为“再生产”。
    ①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Bowles & Gintis,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New York,1976.p.131。
    ②隐蔽的课程(hidden currriculum)是与学校公开教导的正式的课程相对的,即透过学校里的日常生活,传递给学生的一系列态度、价值认同、行为标准和规范。
    ③Michael W.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 1995.p.63。
    ④Henry A. Giroux,“Beyond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Notes on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Curriculum Inquiry, Vol. 10, No. 3 (Autumn, 1980), pp. 225-247。
    ⑤比如Charles Silberman (1971)把教育的失败归结于老师的不用心, Arthur Jensen (1969)认为大多数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失败和老师的无能。威利斯指出,战后的教育社会学越来越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家庭环境、孩童时期的经历和个人心理来寻找失败的原因,阶级、生产、制度本身被排斥在分析视角之外(Willis,1977:204)。
    ①Michael W.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Third Edition,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 2004.p.2。
    ②Paul DiMaggio,“Review: On Pierre Bourdieu”,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4, No. 6 (May, 1979), pp. 1460-1474。
    ③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①布迪厄,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Paul DiMaggio,“Review: On Pierre Bourdieu”,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4, No. 6 (May, 1979), pp. 1460-1474。
    ③封闭型代码的特点是,简短,语法简单,不完整,重复使用连词,很少使用副词和形容词,意思含蓄而不明确,与情境高度相关,熟悉相关情境的人才能听得明白。与之相反,精密性代码是普遍的,一般性的,独立于具体的情境,逻辑上的结构是开放的。
    ①“封闭性代码提供了获得大量潜在的意义、大量潜在的文化精华、文化形式的敏锐性以及多样性之机会,封闭性代码提供了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观的机会,这种基础在于简缩符号中的审美观很可能会影响想象的方式。”(张人杰,2008:346)
    ②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页。
    ③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50页。
    ④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⑤杨昌勇:前引书,第151页。
    ①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205。
    ②Michael W.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1995.p.89。
    ③Michael W.Apple,前引书,第13页。
    ④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⑤吕鹏:《生产底层和底层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Kingston认为,抵制理论的产生,部分是由于理论重构的需要,部分则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如果真如符应原则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学校不过是一个生产和再生产支配性社会关系的机构,那么社会变迁的动力从何而来?马克思主义者们从学校中发生的各种“反抗”行动看到了希望,他们认为,学生们对学校系统的反抗和抵制为将来从根本上挑战资本主义霸权埋下了种子(Kingston, 2008)。
    ②Michael Ryan,“Book Review: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Curriculum Inquiry, Vol. 14, No. 4 (Winter, 1984), pp. 469-473。
    ③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④杨昌勇:前引书,第159页。
    ⑤Michael Ryan,“Book Review: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Curriculum Inquiry, Vol. 14, No. 4 (Winter, 1984), pp. 469-473。
    ①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2006第3期。
    ②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③刘惠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6卷2005年第5期。
    ①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第2期(第24卷)。
    ②相关研究,参王小红(2008);赖晓飞(2009);周海玲(2008)。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Burawo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e Thetford Press,1985。
    ②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见《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③Burawo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e Thetford Press,1985.p.105。
    ④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见《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②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见《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③潘毅、任焰:《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①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①(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②(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③(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④(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⑤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王春光:《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工负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②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另参黄平(1998);李强(2001)。
    ⑤(爱尔兰)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⑥谭深:《人口流动对农村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
    ①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②关于公民权的含义和具体内容,最经典的或许是马歇尔的论述。马歇尔在《公民权与社会阶级》一书中,对公民权给出了一个基本定义:“公民权是给予那些是一个共同体的完全成员的一种地位(status),所有拥有这种地位的人就这种地位所授予的权利和义务而言是平等的”(Marshall,1992:18)。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其一,公民权指涉一种地位,并包含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其二,公民权代表一种平等原则。马歇尔指出,公民权包括三个基本维度或三个组成要素,即民事权(civil rights)、政治权(political rights)与社会权(social rights),民事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占有财产和签署有效契约的权利以及寻求正义的权利。政治权指参与履行政治权力的权利,即政治上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Marshall,1950:8)。而社会权则是指“从享受少量的经济和安全的福利到充分分享社会遗产并按照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一系列权利,与之最密切相关的机构是教育系统和社会服务”(Marshall,1992:8)。
    ③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326页。
    ③参邓正来(1997),张静(1998)。
    ④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与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青年探索》2010年第3期。
    ①(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③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南方周末》2008年2月21日。
    ④(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⑤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段成荣:《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①吕绍青:《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②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③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①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②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3页。
    ③这是一项由国家建设部委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合作开展的全国范围的建筑业农民工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情况。调查覆盖全国五大城市,抽取5000个样本,历时两年(2005-2007)。
    ①刘成斌、吴新慧:《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①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
    ②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①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②吕绍青:《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③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④罗朝猛、胡劲松:《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
    ⑤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⑥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①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②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①Silver,B.J,Forces of Lab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②Wright, E.O,“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0,105(4):957-1002;Silver,B.J.2003, Forces of Lab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①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②(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②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③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①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②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③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①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②中国儿童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妇运》2005年第6期。
    ①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
    ②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③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入政策研究视野》,《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①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②这方面的研究,参张斌贤(2001),孙红玲(2001),韩嘉玲(2001),吕绍青、张守礼(2001),郑蓉(2004)等。
    ③杜越、汪利兵、周培植主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罗朝猛、胡劲松:《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文本的演变》,《中国教师》2005年第5期。
    ①史柏年等编著:《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②(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虽然XY村名义上还是被称为“村”,但是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使之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了。这里虽然在五环之外,但是城市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②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人数很难统计确切的数字,因为流动性很强。
    ①在本文中,比较正式的访谈资料采用“时间(年月日)访谈”的形式予以编号,如“20100421访谈”,表示访谈时间为2010年4月21日。此外,由于很多语言信息是透过参与观察以及非正式的谈话所获得,这类信息在引用时直接以发生的时间标出,而不加“访谈”二字。如“X校长,20100421”。
    ②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③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④阎光才:《批判教育在中国的境遇及其可能》,《教育学报》2008年第4卷第3期。
    ⑤阎光才:同上。
    ⑥小耳朵(‘ear’oles)是“小子们”对那些顺从学校的价值和规范的学生的称呼。耳朵是人身体中最为消极的器官之一,它们只是对其他器官的表达加以简单的反应。“小子们”以此来表示这些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而没有内在生命的活力,好像他们只是听,而不去做(Willis,1977:14)。
    ①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27,41-42。
    ②Michael W.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1995.p.94。
    ③熊易寒:《阶级、学校与再生产》,《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
    ①《阶级、学校与再生产》一文对于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上的区分也需要更为具体的探讨。制度上的差异确实会对学校的实际运作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公立学校不能一概而论,实际上某些公立学校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与大部分的打工子弟学校颇为相似。另一方面,“子弟们”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时间对于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非常关键。一个八年级或九年级才进入公立学校的“子弟”可能依然带着很强的过去的惯性生活而不是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或理想。因此,打工子弟身上表现出来的“反学校文化”虽然在民工子弟学校最为明显,但是也可能同样存在于某些公立学校的“子弟”身上。
    ②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29。
    ①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147。
    ①在北京,农民工多集中在建筑业和服务业,在工厂做工的比例很小。根据郭宇宽等2009年对北京打工子弟的抽样调查(这是一个计划在五年期间完成的跟踪调查。研究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各选取10所打工子弟学校共1000名年龄在10岁左右的学童,进行跟踪研究。此处引用的是该课题组2009年的调查数据,此时被调查者均处在小学四年级),父亲从事“个体零售及手工业的”占34.67%,父亲为建筑工人的比例占23.25%,父亲为工厂工人的比例仅1.6%。因此,北京的农民工子弟对工厂的工作可能比较陌生。
    ②他们认为自己比“小耳朵”有更多生活的体验和乐趣;作为男性气质的代表,自然比那些软弱无力的女性更为优越,因而在两性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他们瞧不起作为移民的少数民族,通过攻击和羞辱他们来加强对自身的优越感。
    ③转引自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①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 126-128。
    ①北京在某些打工者比较集中的地区专门为打工子弟创办了公立学校,但是教学质量和环境设施都较差。
    ②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10年第8期。
    ③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10年第8期;吕绍青、张守:《城乡差别下的流动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①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见《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②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③甘满堂、王岩:《农民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王凯、侯爱敏,翟青:《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期;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①成德宁:《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解决思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卷第4期;潘毅、任焰:《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②许庆明:《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思路》,《城市》2008年第8期。
    ③许庆明:《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思路》,《城市》2008年第8期。
    ④(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①潘毅、任焰:《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②转引自成德宁:《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解决思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卷第4期。
    ③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④北京大规模的工厂较少,因而工厂宿舍相对制造业发达的南方城市也就较少。
    ⑤张建伟、胡隽:《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市民化的落脚点》,《求实》2005年第9期。
    ①张建伟、胡隽:《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市民化的落脚点》,《求实》2005年第9期;崔晓黎:《解决农民工居住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途径》,《调研世界》2006年第2期。
    ②出租屋的设施很简陋,条件也很艰苦,但尽管如此,这些把孩子带到身边的农民工,其实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物质上的难题,某些家庭夫妻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甚至过万。在我走访的家庭中,我发现他们在饮食上甚至相当宽裕。HX学校的老师也说孩子们其实家里都不缺钱,所以每天的零花钱并不少。根据我的观察,事实的确如此,学生们常常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零食,有的甚至中午经常在学校外面的小饭馆吃饭。
    ③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学家刘易斯提出了“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的概念,他用这个概念表达“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在阶层化、高度个人化的社会里,穷人对其边缘地位的适应或反应”(Lewis,1968:215)。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一旦
    ①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223页。
    ①司作显:《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PGY中学调查报告》,2008年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打印稿。
    ②司作显:《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PGY中学调查报告》,2008年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打印稿。
    ①司作显:《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PGY中学调查报告》,2008年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打印稿。
    ②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141页。
    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布劳、邓肯,1967),“在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Zhong Deng & Donald J.Treiman,转引自李春玲,2009)。
    ①贺雪峰:《中国城市化之忧》,《三农中国》2010年11月17日。
    ①熊伟:《农民工家庭婚变及原因分析》,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②叶敬忠、吴慧芳:《阡陌独舞:丈夫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影响分析》,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143页。
    ③熊伟:《农民工家庭婚变及原因分析》,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①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②段成荣:《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③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④段成荣:《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⑤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吕绍青:《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8月号;《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③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④相关研究,参王玉琼(2005);蒋平(2005);李宝峰(2005);岳慧兰(2006);周宗奎(2005);刘正奎(2007);王阳亮(2006)。
    ①相关研究,参李根寿(2005);蒋平(2008);叶峰(2006);吕绍青(2005);叶敬忠(2005)。
    ②相关研究,参项继权(2005);张利萍(2006);黄祖辉(2006);叶敬忠(2005);曹加平(2005);蒋平(2005);陈玉江(2005)。
    ③段成荣:《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见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H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查报告”。
    ②H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查报告”。
    ③H县妇联“关于留守儿童的报告”。
    ①吕绍青:《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①田方萌、杨长征:《近5年来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①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③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④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张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①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这部分的三个男生的姓名均为化名,之所以没有用姓名的首字母代替,是为了行文清楚直观,便于阅读。
    ①H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H县企业用工有关情况的报告”。
    ②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
    ①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①梁自存:《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清华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打印稿。
    ①梁自存:《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清华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打印稿。
    ②梁自存:《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清华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打印稿。
    ①BN职业学校的校训是“技术立足社会,教育照亮人生”。
    ②米婧:《当代西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教育科学》2007年第23卷第4期。
    ③《中国教育报》曾经如此评述了职业教育面临的矛盾,“在职教的地位上,理论、法规、宏观方针的‘高位’与现实、操作、具体政策的‘低位’的矛盾;在职教的需求上,国家需要和个人选择、市场需求和求学取向的矛盾;在供给能力上,培养条件的短缺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在经费投入上,办学成本高与实际投
    ①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7页。
    ①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48页。
    ②吕绍青:《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④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14页。
    ⑤尽管在再生产理论家们看来,顺从、守时等工人阶级的孩子被灌输的价值是为了剥削他们的劳动力,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价值从在一般性的层面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①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很长时间呈现出一种二元经济格局:“一方面是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的传统经济部门,另一方面是由积累率制约的不断扩张的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直到现代经济部门的发展把传统经济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增长才逐步被合成为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增长。”(蔡昉,2007)。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的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意味着工资水平的上升。
    ②郎咸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2010年4月27日,腾讯博客http://langxianping.qzone.qq.com。
    ③袁剑:《恶性竞争与文明底线——全球化图景背后的另外一个中国》, http://view.QQ.com,2007年02月26日。
    ④袁剑:《恶性竞争与文明底线——全球化图景背后的另外一个中国》, http://view.QQ.com,2007年02月26日。
    ①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1989年版,第151页。
    【爱尔兰】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1989年版。
    鲍里斯、季亭士:《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布迪厄、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边燕杰等主编:《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蔡昉、都阳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与展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9卷第3期。
    成德宁:《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解决思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卷第4期。
    崔晓黎:《解决农民工居住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途径》,《调研世界》2006年第2期。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国研报告》2005年12月22日。
    杜越、汪利兵、周培植主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1期。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6卷第5期。
    甘满堂、王岩:《农民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JF中学的个案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
    贺雪峰:《中国城市化之忧》,《三农中国》2010年11月17日。
    黄平:《对农业的促成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韩嘉玲:《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黄剑波、成功:《市场、社会、国家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以浦东新区的民工子弟学校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
    郎咸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2010年4月27日,腾讯博客http://langxianping.qzone.qq.com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妇女研究论坛》2009年第1期。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林毅夫:《“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人民网,2010年3月5日,http://news.163.com/10/0305/。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刘惠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2006第3期。
    ——:《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拓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吕鹏:《生产底层和底层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吕绍青:《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梁自存:《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清华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打印稿。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罗朝猛、胡劲松:《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
    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哲学的贫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迈可·布若威:《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林宗弘等译,(台湾)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张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米婧:《当代西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教育科学》2007年第23卷第4期。
    潘毅、任焰:《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农民工的隐喻: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二十一世纪》2008年第6期。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的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南方周末》2008年2月21日。
    ——《再论低人权优势:兼答相关批评》,天益讲坛2009年2月22日
    ——,《经济转轨的奇迹与困境》,《市场报》2005年2月8日。
    ——《“低人权优势”惊人竞争力》,《南风窗》2009年7月14日。
    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主编:《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舒新城:《教育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孙红玲:《浅谈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科学》2001年第2期。
    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史柏年等编著:《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孙晓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司作显:《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PGY中学调查报告》,2008年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打印稿。
    谭深:《人口流动对农村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
    ——:《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中国社会学网》2008年1月2日。
    田方萌、杨长征:《近5年来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吴清军:《从学理层面重新审视阶级的概念与理论》,《社会》2008年第4期。
    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汪勇:《“农民工”称谓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王春光:《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工负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0期。
    王凯、侯爱敏、翟青:《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期。
    王桂新《城市农民工的分布、居住与融合:以上海为例》,《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夏传玲:《权杖和权势——组织的权力运作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奚山青、胡巧绒《民工子女犯罪与教育问题专项调研》,《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8期。
    熊易寒:《阶级、学校与再生产》,《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许庆明:《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城市》2007年第6期。
    ——:《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思路》,《城市》2008年第8期。
    袁剑:《恶性竞争与文明底线——全球化图景背后的另外一个中国》, http://view.QQ.com,2007年2月26日。
    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杨小凯:《后发劣势》,《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10月22日。
    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阎光才:《批判教育在中国的境遇及其可能》,《教育学报》2008年第4卷第3期。
    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第24卷第2期。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中国儿童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妇运》2005年第6期。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周皓、章宁:《流动与社会整合》《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入政策研究视野》,《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文本的演变》,《中国教师》2005年第5期。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
    张建伟、胡隽:《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市民化的落脚点》,《求实》2005年第9期。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Bowles & Gintis,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New York,1976.
    Bourdieu.Pierre&Passeron.J,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1977.
    Burawoy, Ethnography Unbou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yical Theory,1998.pp:4-33.
    ——,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e Thetford Press,1985.
    ——“The Functions and Reproduction of Migrant Labor: Comparative Material from Southern Af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6,Vol.81, No.5,pp.1050-1087.
    Giddens,Anthony,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1973.
    Henry A. Giroux,“Beyond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Notes on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Curriculum Inquiry, Vol. 10, No. 3 (Autumn, 1980), pp. 225-247.
    Marshall,T.H ,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Pluto Press, Illinois, USA ,1992.
    Michael Ryan,“Book Review: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Curriculum Inquiry, Vol. 14, No. 4 (Winter, 1984), pp. 469-473.
    Michael W.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1995.
    ——,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Third Edition,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 2004.
    ——,1979,Review: Curriculum and Reproduction, Curriculum Inquiry, Vol. 9, No. 3 (Autumn, 1979), pp. 251-257.
    Nadine Dolby, Greg Dimitriadis, 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 in New Times, RoutledgeFalmer, New York and London, 2003.
    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Paul William Kingston ,“Resistance Theory: How Marxists Interpret Student Life”, Sociological Forum, Vol. 1, No. 4 (Autumn, 1986), pp. 717-725.
    Philip Wexler,“Introducing the Re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13, No. 4 (Jul., 1984), pp. 406-408.
    Paul DiMaggio,Review: On Pierre Bourdieu,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4, No. 6 (May, 1979), pp. 1460-1474.
    Silver,B.J, Forces of Lab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Wright, E.O, 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0, 105(4):957-1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