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研究”思潮在20世纪下半叶异军突起,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它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具有广阔视域的新思潮,是颇具挑战性课题。本文主要从反权力话语这一视角切入,对其主要论题进行了确立和阐释,以期达到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研究”思潮的总体把握。“文化研究”思潮主要的理论基础和话语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它以性别、种族、阶级、性倾向等亚文化视角为出发点,考察和批判人类社会文化的文本与实践构成中的权力性因素和机制。“文化研究”作为反权力话语,主要由大众文化研究、后殖民批评、性别政治和知识分子理论等四个基本论题构成。在这些理论领域,“文化研究”思潮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思想。
     “文化研究”思潮总体特征是实践性品格、政治学诉求、批判性取向和体系开放性。其宗旨是反对当今世界的权力话语和文化霸权,在全球化进程中倡导建立机会均等和包容差异的多元文化社会。
Trends of "Cultural Studies" emerged and grew rapidly in the late 20'1 century and have now become a hot issue for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idea with broader perspectives,it is quite a challenging subject of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undertakes to establish and elaborate on its subject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i-hegemony discourse in order to come up with an overall grasping of the trend of "Cultural Studies" on a macro-level.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discourse resources for the trend of "Cultural Studies" derive from Marxist philosophy and Post-modernism.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gender,race,class,and sexual orientation etc.,the dissertation undertakes to examine and criticize the hegemony factors and mechanism in the human social and cultural texts and practical construction. As anti-hegemony discourse,"Cultural Studies"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major topics of popular culture research,Post-colonialism criticism,gender politics and intelligentsia theor
    y,etc. In these theoretical areas,trend of "Cultural Studies" have basically evolved into a unique frame of reference and basic trend of its own.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Cultural Studies" trend are practical character,political appeal,critical orientation and systems openness,whose aim it is to go against the hegemony discourse and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contemporary and to advoc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ety of pluralist culture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all inclusiveness.
引文
[1] 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泽,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2] 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赵刚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2页。
    [3] 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赵刚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131页。
    [4] Miller,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PP.169.参见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5]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6]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0页。
    [7]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8] 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2年版,“导言”。
    [9]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0] S.During,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3年版,“导言”。
    [11] 科内尔·韦斯特:《少数者话语和经典构成中的了陷阱》,《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12]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3] 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2年版,“导言”第4页。
    [14]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5] 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2年版,“导言”。
    [16] 霍尔:《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17]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18]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19]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0]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1] 托尼·贝内特:《置政策于文化研究之中》,《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2]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3] 约翰·罗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5页。
    [25] 利奥塔认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见《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26] 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7] 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28]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29]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0] 曾枝盛:《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评介”》,曾枝盛,《教学与研究》1997第7期。
    [3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50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9页。
    [33] 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4] 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35] 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熊伟译),《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83页。
    [36] 以上主要观点参见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7]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0, P.21。
    [38] 张一兵:《马克思之思的当代性言说》,《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9]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1页。
    [4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新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7页。
    [4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43] 引自《后现代理论·英文版前言》,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44]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页。
    
    
    [45] 参见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46]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
    [47] 《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69页。
    [48]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24页。
    [49]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50]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2页。
    [51] 哈贝马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波士顿1971年版,第111页。
    (J.Habermas,Towards A Rational Society: Student Protest,Science and Politics,Boston,1971.)
    [52] 参见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53]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序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54]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序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55]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页。
    [56]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57]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58]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r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0, P.21。
    [59] [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刘汉全译,商务印书
    
    馆2000年版,第195-196页。
    [60] 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61] Fredric Jameson: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Comell Umiversity Press, 1981, P10。
    [62]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的时代精神》,收入《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98页。
    [63] 赛义德:《米歇尔·福柯,1926-1984》,《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64]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44页。
    [65]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66页
    [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162页。
    [67] Jacques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trans, Alan B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P2.15。
    [68] 引自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1页。
    [69]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15页。
    [70]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71] 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72] 参见杨耕、张立波:《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73] 《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读书》,2001年第12期。
    [74] 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75] Jean-Francois Lyotark,"What is Post modernism?"Wook-Dong
    
    Kim,(ed.),Post modernism,Saoul:Hanshin,1991,P278。
    [76]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37页。
    [77]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78] Zygmunt Bauman,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 Poity,1991, P.272。
    [79]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6页。
    [80]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
    [81] Gilles Deleuze:Anti-Oedipus,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P42。
    [82] 《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83]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泽,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84] 《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85] 杰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英文版,1990,伦敦,第229页。
    参见陈胜云的《阿多诺后现代情结的批判性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53页。
    [86]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第二版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87]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0-253。
    [88] 彼得·杜斯:《福柯晚期著作中主体的回归》(陈永国译),《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89] 《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读书》,2001年第12期。
    [90] 彼得·杜斯:《福柯晚期著作中主体的回归》(陈永国译),《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91] 威尔默:《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辩证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92] 参见张奎良:《马克思哲学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93]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94] [美]约翰·罗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95] 伊安·昂:《谁需要文化研究?》,陶东风译,《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96]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5页。
    [97]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98]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99] 《文化研究读本·前言》,罗钢、刘象愚主编,第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01]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7页。
    [102]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7页。
    [103]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的政治哲学进行了批判,指出这种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对国家的神秘化和国家本质的遮蔽,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虚假性。他认为黑格尔是“通过对君主立宪国家形式的颂扬,表现了他向王室和贵族暗送秋波的庸人心理”。参见孙伯鍨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1卷,第6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4]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53页。
    [105] 转引自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106]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4页。
    [107]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1页。
    [108]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1页。
    [109]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5页。
    [110]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
    [111]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
    [11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113]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114]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53页。
    [115]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4页。
    [116]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2-203页。
    [117]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118]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119]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3页。
    [120]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121]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12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页。
    [123]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1页。
    [124]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页。
    [125]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5页。
    [126]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127]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
    
    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
    [128]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29] 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30]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英]约翰·斯道雷,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131] 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13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62页。
    [133] 皮埃尔·马切莱:《文学创作理论》,伦敦:Routledge & Kegan Paul出版社1978年版,第60页。
    [134] 皮埃尔·马切莱:《文学创作理论》,伦敦:Roultledge & Kegan Paul出版社1978年版,第87页。
    [135] 皮埃尔·马切莱:《文学创作理论》,伦敦:Roultledge & Kegan Paul出版社1978年版,第230页。
    [136] 皮埃尔·马切莱:《文学创作理论》,伦敦:Roultledge & Kegan Paul出版社1978年版,第230页。
    [137]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138] 《压抑性二分法:自然/文化之争》,佩内洛普·布朗、柳德米拉·乔达诺娃著,《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139] 《新的差异文化政治》,科内尔·韦斯特著,《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140] 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译,《文化研
    
    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141] 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42] [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143] 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泽,《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44] 葛兰西:《狱中札记》1971年伦敦英文版,第12页。
    [145]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146]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147]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148] 转引自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8页。
    [149] 保罗.巴尼奥利:《<狱中来信>与<狱中札记》,收入《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6—77页。
    [150] 保罗.巴尼奥利:《<狱中来信>与<狱中札记》,收入《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151]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2页。
    [152]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0页。
    [153] 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154] 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155]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156] 转自《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57]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73页。
    [158]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159]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页。
    [160]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61]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162]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63]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8页。
    [164]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
    [165]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66] 参见格麦.特纳:《英国文化研究导论》(波士顿:1990),第211页。
    [167]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68]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69]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70]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171]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72] 托尼·贝内特:《置政策于文化研究之中》,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73] 科内尔·韦斯特:《新的差异文化政治》,陈永国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74]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175] 转引自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初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76] 按尼采的理解,视角主义否认有事实存在,坚持存在的只是对世界的解释,因此视角主义追求对现象的多元解释,认为“解释世界的方法是不受任何艰制的”。
    [177] 《劈开事物,劈开字词》,刘汉全译,《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0页。
    [178] 福柯:《批判的实践》,严锋译,包亚明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179] 转引自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初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180] 转引自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初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181] 转引自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初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182] E·L·德赖弗斯、P·拉宾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
    
    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页。
    [183] Foucault,"Nietzche,Cenealogy,History",转引自刘北成的《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239页。
    [184] 参见智河的《福柯系谱学述评》,《重写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5]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7页。
    [186]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187] 福柯:《话语的秩序》,肖涛译,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88] 福柯、乔姆斯基:《论人性:正义与权力的对抗》,《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189]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190]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5页。
    [191]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192]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访谈代序》,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193] 德里达:《立场》,法文版,18页,转引自杜小真:《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第3期。
    [194] 包亚明主编:《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195] 德里达:《立场》,第53页,转引自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9页。
    
    
    [196]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访谈代序》,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16页。
    [197]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第402页,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98]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第402页,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05页。
    [199] J·Derrida·Positions,P.56-57,Paris Minuit.1972.
    [200] 转引自张汝伦:《后现代的批判》,《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01] 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02] 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203]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176页。
    [204]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67页。
    [205] 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206]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207]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208] 转引自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初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209]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210] 斯科特·拉什:《谱系学与身体:福柯/德勒兹/尼采》,曹雷雨、王燕平译,《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40页。
    [211]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
    
    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212] 斯科特·拉什:《谱系学与身体:福柯/德勒兹/尼采》,曹雷雨、王燕平译,《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25页。
    [213] Vincent Descombes,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P.153.
    [214] 德勒兹:《尼采与哲学》,转引自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215]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216] 德勒兹:《我没啥可承认的》,转引自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217] 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王广州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218] 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王广州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219] 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王广州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220] 德勒兹、伽塔利:《千高原》,转引自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221]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222] 德勒兹、伽塔利:《千高原》,转引自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32页。
    [223]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224] 斯科特·拉什:《谱系学与身体:福柯/德勒兹/尼采》,曹雷雨、王燕平译,《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25页。
    [225]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26]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27] 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304页。
    [228] 让-鲍德里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229] 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230] 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231] 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37页。
    [232]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233] 转引自《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234]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13页。
    [235] 转引自《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236] 利奥塔:《差异》,转引自《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237]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38]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39]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40] [美]约翰·罗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241]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242] 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Boston: Unwin Hyman,1990.PP.5-6.
    [243]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244]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245]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页。
    [246]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1页。
    [247]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248]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249]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页。
    
    
    [250]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页。
    [251]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页。
    [252]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0页。
    [253]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4页。
    [254]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8页。
    [255]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256] 马修·阿诺德:《散文全集》第三卷,AnmAbor: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60年-1977年,第43-44页,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37页。
    [257] 马修·阿诺德:《诗歌与散文》,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36页。
    [258] 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2页。
    [259]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3页。
    [260]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0页。
    [261] 引自《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状态·译本序》,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页。
    [262] 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63] 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文化与环境》,Westport, CT: Greenwood出版社,1977年版,第5页。
    [264] Leavis,F·R·.1938,New Bearings in English Poetry, Chatto & Windus,PP.213-14.
    [265] Q·D·利维斯:《小说与读者》,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66] F·R·利维斯:《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第14页,转引自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67] F·R·利维斯:《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第14页,转引自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268] Q·D·Leavis,Fiction and the Reading Public,London:Chatto & Windus, Press 1978.PP.225.
    [269]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270] 托尼·贝内特,《通俗文化U203》中“通俗文化:主题和论点”,米尔顿,凯恩斯:Open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271] Raymond Williams, Politics and Letters: Interviews with New Left Review (London:Verso Books, 1979), P. 65.
    [272]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页。
    [273]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0页。
    [274]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275]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第148页。
    [276]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153页。
    [277]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113页。
    [278]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279]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280]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131页。
    [281]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4年版,第135-136。
    [282]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283]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284]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285] 对大众文化上述特征的批判参见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大众文化章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86] [英]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87]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288]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289]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90]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1页。
    [291]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8页。
    [292]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0页。
    [293]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294] 托尼·贝内特:《置政策于文化研究之中》,《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295]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96] 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戴从容译,陆杨、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页。
    [297] 参见[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197页。
    [298]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299]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300]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301]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302]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
    
    《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303]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304]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76页。
    [305]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306]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J阪,第125页。
    [307]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和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308]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纽约,1978年,第256页,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页。
    [309] 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Harmondsworth:企鹅出版社,1957年版,第58页。
    [310]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311]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和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12]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13]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14] Williams,R.,1998,The Analysis of Culture,in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2nd edition,ed.Storey,John,Prentice Hall Europe,PP.53.
    [315] 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P.323.参见赵国新:《英国文化研究
    
    的起源述略》,《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316] 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Harmondsworth:企鹅出版社,1965年版,第63页。见斯道雷P76。
    [317]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与中心》,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318] John Storey,Cutural Studies & The Study of Popular Cutlure,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PP.9.
    [319]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
    [320]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321]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322] 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323]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上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324]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325]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326]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327]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328]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洲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329]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330]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33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332]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33]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34] 约翰·费斯克:《英国的文化研究与电视》,转引自徐贲的《走向后殖民与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335]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36]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37]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38]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末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339] 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40]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戴从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2、93页。
    [341]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戴从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8页。
    [342]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155页。
    [343]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344]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67页。
    [345]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90页。
    [346]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68页。
    [347]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348]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349]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350]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351]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352]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53]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54]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55]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356]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357]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358]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359]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360] 转引自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361] 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362]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135页。
    [363] 转引自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364] 转引自:季桂保:《让-鲍德里业的后现代文化观》,《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365] 转引自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366] G·德波:《景观社会》,转引自[英]阿列克斯·考林尼柯斯:《商品拜物教之镜》,王(永口)译,《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
    [367]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368]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369] 转引自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370] 转引自[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371]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后现代主义与通俗文化:文化历史》,参见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片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372] 转引自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373]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374]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375] Bourdieu,“Symbolic Power",参见萧俊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376]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377]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78]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379]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380]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381]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382]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383]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3贝。
    [384]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85]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386]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387] 比尔·阿希克罗夫特等编:《后殖民研究读本》(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伦敦和纽约:路特利支出版公司1995年版,“总导言”第2页。
    [388]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89]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67页。
    [390] Ashis Nandy,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 xii)
    [391] Edward Said,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P. 28,29.
    [392] Edward Said ,"Third World Intellectuals and Me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Vol 9,NO.3 (1990),PP. 31,39.
    [393] 乔纳森·哈特:《踪迹,抵制和矛盾:后殖民理论的加拿大的以及国际性视角》,《知识网》,第1卷第1期(1994),第73页,参见王宁的《后现代之后》,中国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394] 多娜·兰德利、杰拉德·麦克林编,《斯皮瓦克读本》(The spivak Reader),纽约和伦敦:路特利支出版社1990年版,“导言”第3页。参见王宁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395] 霍米·巴巴:《纪念法侬:自我,心理和殖民条件》,陈永 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396]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页。
    [397]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俐、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398]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399] 引自赛义德:《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李玮译,《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4期。
    [400] 引自赛义德:《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李玮译,《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4期。
    [401]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402] 引自赛义德:《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李玮译,《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4期。
    [403] 引自赛义德:《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李玮译,《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4期。
    [404] Frantz Fanon,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P.118.New York:Grove Press,1965.参见中译文王岳川的《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第1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5]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406]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407]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408]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409]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410]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411]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412]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413]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414] 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415]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10页。
    [416]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页。
    [417]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再思考》,曹雷雨,罗俐、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418]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页。
    [419]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充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8-269页。
    [420]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页。
    [421]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页。
    [422]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页。
    [423]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页。
    [424]参见刘康、金衡山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425]Bruce Robbins, "Homeless and Worldliness"Diacritics(Fall, 1983), P. 69.
    [426]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再思考》,曹雷雨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27]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页。
    [428]Edward Said,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P. 28-29.
    [429]J.-F. Lyotard, "An Interview. ",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Vol 5,Nos2-3 (1988).P.302.参见徐贲的《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430]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第6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1]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2页。
    
    
    [432]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1页。
    [433]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 Random House,1993.P.15.
    [434]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 Random House,1993.P.25.
    [435]Edward Said,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P.26.
    [436]引自詹姆斯·克利福德的《论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第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7]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1页。
    [438]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页。
    [439]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页。
    [440]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3.P.218.
    [441]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3.P.21.
    [442]Edward Said ,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P.29.
    [443]引自[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444]阿赫默德:《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郭军译,罗纲、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第2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4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55页。
    [4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258页。
    [4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0页。
    
    
    [449]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9页。
    [450]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2页。
    [451]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1页。
    [452]查克拉巴蒂:《后殖民性与历史的虚构:谁讲述印度的过去》,美国《瑞现》杂志,1992年冬季号,第4页。
    [453]阿赫默德:《〈东方主义〉及其后》,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第69-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14页。
    [4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第130页。
    [4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第131页。
    [4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458] 阿赫默德:《〈东方主义〉及其后》,萧莎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459]阿赫默德:《〈东方主义〉及其后》,萧莎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460]詹姆斯·克利福德:《论东方主义》,马海良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6页。
    [461]阿赫默德:《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郭军译,罗纲、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462]阿赫默德:《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郭军译,罗纲、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8页。
    [463]丰林:《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外国文学》1998年第1期。
    [464]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陈永国译,罗
    
    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465]阿赫默德:《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郭军译,罗纲、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466]参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的《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467]参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的《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468]参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的《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469]参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的《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470]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471]参见Bryan S. Turner, Orientalism, Postmodenism and Globalism.(Routledge, 1994),P, 103.
    [472]赛义德:《东方不是东方》,《天涯》,1997年第4期。
    [473]李大生:《后殖民批评中心的理论盲点》,《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474]阿里夫·德里克:《再论后殖民问题》,《文艺报》1999年4月13日。(第二版)
    [475]陈晓明:《“后东方”视点:穿越表象与错觉》,《仿真的年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476]Edward Said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P. 29.
    [477]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17页。
    [478]徐贲的《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79]Raman Seldem, Peler Widdows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Harveaster Wheatsheaf 1993, P. 204.
    [480]转引自《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鲍小兰主编,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1页。
    [481]转引自《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鲍小兰主编,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1页。
    [482]Jonathan Culler,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London. 1983, P. 165.
    [483]参见鲍小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页。
    [484]参见鲍小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4页。
    [48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1页。
    [486]《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腾守尧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487]露丝·伊丽格瑞:《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访谈)》,马海良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225页。
    [488]D·Macey,"Jacques Lancan",Ideology and Consciousness,引自严泽胜:《拉康与分裂的主体》,《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489]《拉康文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1、287、291页。
    [490]《拉康文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5页。
    [491]Mary Jacobus,"Reading Woman",Essays in Feminist Criticism.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492]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217页。
    [493]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1988.参见《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0页。
    [494]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267页。
    [49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作者序》,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496]参见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第52页。
    [49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498]西蒙·德·波伏瓦:《女性的秘密》,晓宜、张亚莉等译,中国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194页。
    [499]盖尔·卢宾:《女人交易》,《社会性别研究选择》,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页。
    [500]盖尔·卢宾:《女人交易》,《社会性别研究选择》,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5-66页。
    [501]参见琼·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范畴》,《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0页。
    [502]参见琼·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范畴》,《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8页。
    [503]Janc Flax,"Postmodernism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Feminist Thcory",Sign 12:4(1987年夏季),P.627.
    [504]伊娃·M·拉斯格博:《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仉乃华译,见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
    
    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4页。
    [505]Maxine Baca Zinn等"The Cost of Exclusionary Pratices in Women's Studies"Sign 11:4(1986年夏),P.296-297.
    [506]诺尔玛·阿拉尔孔:《<被称为我的北梁的这座桥>的理论主体和盎格鲁-美国女权主义》,见史蒂文·塞曼编:《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新视角》,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507]琼·W·斯科特:《解构平等与差异的对立:或面向女权主义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运用》,《后现代转向》,史蒂文·塞德曼编,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0页。
    [508]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7页。
    [509]转引自《后现代转向》,史蒂文编,吴世雄等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510]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0-431页。
    [511]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1-432页。
    [512]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树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2页。
    
    
    [513]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3页。
    [514]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4页。
    [515]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泽,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5页。
    [516]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8页。
    [517]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论社会身份疆界说以及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未来》,谭大立译,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8页。
    [518]芭芭拉·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评论的萌芽》,张耘译,张京嫒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519]Jane Flax, Racc/Gender and ethics of Difference, A Reply to Okin's 'Gender lnequ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Political Theory.Vol23 No.3. August 1995,508. 参见苑莉均的《反本质论的两个批评》,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520]Elizabcth V. Spehnan, Inessential Women: Problem of Exclusion in Feminist Thought,Beacon Press,Bress,Boston, 1988, P.125. 参见苑莉均的《反本质论的两个批评》,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521]彼得·沃斯勒:《现代国际关系的模式》,见迈克·弗得斯通编辑.《世界文化:民族主义、世界化和现代化》,伦敦,组伯瑞派
    
    克,新德里:塞奇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
    [522]转引自《后现代转向》,史蒂文编,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523]引自苏红军:《第三世界妇女与女性主义政治》,鲍小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5页。
    [524]引自苏红军:《第三世界女妇与女性主义政治》,鲍小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5页。
    [525]周蕾:《在其他国家中的暴力:把中国看作危机、奇观和妇女》,转引自鲍晓兰主编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3-34页。
    [526]贝尔·胡克斯:《女性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bell hooks,Feminist Theory,from Margin to Center,波士顿,1984年版,参见鲍小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
    [527]Bonnie Thornton Dill,Race,Class,and Gender:Prospects For an All Inclusive Sisterhood,Feminist Studies 9,No.1(spring,1983)P.131。
    [528]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
    [529]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530]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531]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9年版,第420页。
    [532]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
    [533]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534]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页。
    [535]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页。
    [536]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浯》,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537]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页。
    [538]引自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539]斯皮瓦克:《在国际框架里的法国女性主义》,载于《在他者的世界里》(1988),参见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540]奠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541]莫汉蒂;《d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页。
    [542]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36页。
    [543]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刘燕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35页。
    [544]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马海良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545]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马海良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546]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马海良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547]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马海良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548]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国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549]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囤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550]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国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551]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国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552]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国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553]斯皮瓦克:《在国际框架里的法国女性主义》,载于《在他者的世界里》(1988),参见张京嫒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554]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陈永国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555]转引自陶东风:《破镜与碎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556]陶东风:《破镜与碎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557]凯图·卡特拉克:《非殖民化文化:走向一种后殖民女性文本的理论》,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页。
    [558]Bonnie Zimmerman, What Has Never Been: An Overview of Lesbia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P.205.
    [559]Bonnie Zimmerman, What Has Never Been: An Overview of Lesbia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P.206.
    [560]转引自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561]转引自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71页。
    [562]参见Stevi Jackson and Sue Scott ed.: Feminist and Sexuality: a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62~165.
    [563]瓦勒里·布赖森:《女权主义政治理论引论》,《妇女:最漫长的
    
    革命》,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页。
    [564]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乐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565]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566]中国学术界对知识分子概念、标准也有不同的看法,对此可参见李德顺、高岩的《“知识分子”新概念》一文,《人文杂志》1997年第1期。
    [56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3页。
    [568][俄]尼·亚·别尔嘉耶夫:《俄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与涵义》,莫斯科俄文版,《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569]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570]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571]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572]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573]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574][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0页。
    [575]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22页
    [576]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闸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57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143页。
    [578]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579]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580]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581]《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4页。
    [582]引自戚吟的《知识分子与革命》,《江淮论坛》1996年第1期。
    [583]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9页。
    [584]《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页。
    [5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8页。
    [586]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587]《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页。
    [588]Foucaull,"Intellcctuals and Power"Language,Counter-Memory,Practice,PP.217.参见刘北成编著的《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589]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590]《福柯专访录》,载《东西方文化评论》,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2页。
    
    
    [591]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592]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56页。
    [593]《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594]M.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The Havester Press ,New York, 1980,P. 131.
    [595]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0页。
    [596]M.Foucau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 The Havester Press, New York, 1980,P.127.
    [597]《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598]《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599]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600]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60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5-126页。
    [602]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
    [603]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7页。
    [604]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利奥塔:《后现代状态》,第3页。
    
    
    [605]秦喜清:《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606]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页。
    [607]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页。
    [608][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点》,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33页。
    [609]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610]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611]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612]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613]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614]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615]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616]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617]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
    [618]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619]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620]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621]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622]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623]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624]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625]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626]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627]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628]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629]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630]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631]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632]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泽,《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633]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634]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黄巧东泽,《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635]爱德华·赛义德:《论反抗和坚持自己的立场》,王宁译,《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636]爱德华·赛义德:《论反抗和坚持自己的立场》,王宁译,《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637]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638]爱德华·赛义德:《论反抗和坚持自己的立场》,王宁译,《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639]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9-60页。
    [640]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641]引自张隆溪:《赛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读书》1997年第7期。
    [642]引自张隆溪:《赛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读书》1997年第7期。
    [643]爱德华·赛义德:《论反抗和坚持自己的立场》,王宁译,《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644]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645]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
    [646]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58-59页。
    [647]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648]艾德华·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649]萨义德:《东方学》,王宁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1页。
    [650]王晓明:《在低调与高调之间》,《读书》1998年,10期。
    [651]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652]爱德华·W·赛义德:《理论旅行》,《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653]转引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654]转引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655]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第649页。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656]转引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657]邹广文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658]衣俊卿:《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
    [659][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6页。
    [660]托尼·贝内特:《置政策于文化研究之中》,赵国新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661][美]约翰·罗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662][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2页。
    [663][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主义,反殖民主义和对历史的否认》(徐晓雯译),《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664]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王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
    
    528页。
    [665]安东尼·吉尼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24页。
    [666]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第71页。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667]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王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1页。
    
    
    中文部分
    著作
    1.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张奎良:《时代精神的哲学回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陈筠泉、刘奔:《哲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文化研究》第1辑、第2辑,天津社会科学出J阪社2000、2001年。
    1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15.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
    17.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
    18.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
    19.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陈本益、向天渊、唐健君:《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李惠国等主编:《重写现代性》,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6.陶东风:《破镜与碎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傅永军:《控制与反抗》,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28.陆杨、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9.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0.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汪民安等主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年版。
    32.刘北成:《福轲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3.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34.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5.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
    39.《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0.《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
    41.《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腾守尧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3.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 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4.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5.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6.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7.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8.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9.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50.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51.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张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52.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5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54.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55.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6.《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7.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8.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59.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60.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61.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3.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65.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6.《拉康文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7.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8.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69.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0.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7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布尔迪厄等:《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4.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75.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6.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7.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78.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9.威尔默:《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辩证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80.史蒂文编:《后现代转向》,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1.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83.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84.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5.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90.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91.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
    92.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3.弗里德克·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4.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5.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6.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7.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8.西蒙娜·德·波优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99.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赵刚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论文
    1.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3.孙正聿:《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杨耕、张立波:《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5.曾枝盛:《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评介”》,《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7期。
    6.李德顺等:《“知识分子”新概念》,《人文杂志》1997年第1期。
    7.张法:《德勒兹与思想重构》,《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8.张法:《论后殖民理论》,《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9.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10.张颐武:《文化研究与中国现状》,《国外文学》(季刊),1996年第1期。
    11.张平功:《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东南学术》2000年第6期。
    12.丰林:《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外国文学》1998年第1期。
    13.赛义德:《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李玮译,《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4期。
    14.约翰·罗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外文部分
    1.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1970.
    2. Jacques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trans, Alan B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3. Zygmunt Bauman,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1991.
    4. Gilles Deleuze:Anti-Oekipu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5. Vincent Descombes,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6. Ashis Nandy,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7. Edward Said ,The World ,the Text ,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8. Edward W.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 Random House .
    9. Raman Seldem, Peter Widdows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ny Literary Theory, Haveaster Wheatsheaf, 1993.
    10. Jane Flax, "Postmodernism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Feminist Theory", Sing 12: 4 (Summer 1987. )
    11. Bonnie Zimmerman, What Has Never Been: An Overview of Lesbia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12. Stevi Jackson and Sue Scott ed.: Feminist and Sexuality: a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13. 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Boston: Unwin Hyman,1990.
    14. Q · D· Leavis,Fiction and the Reading Public ,London:Chatto & Windus, Press 1978.
    15. Raymond Williams, Politics and Letters: Interviews with New Left Review (London:Verso Books ,1979. )
    16. Williams,R.,1998,The Analysis of Culture ,in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 ,2nd edition ,ed.Storey John ,Prentice Hall Europe.
    17. John Storey, Cutural Studies & The Study of Popular Cutlur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