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老子思想渊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韩非与老子思想的渊源关系,自从司马迁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代以来的学术界论之者也不乏其人。但是,人们多是侧重一些概念的考察,或者从权术思想的角度将他们联系起来,很少关注他们在思想属性这个最根本点上的渊源关系。汉人将他们分属道、法两家,掩盖了他们学说体系在本质上的相同性,即都是“君人南面之术”。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子学说的社会性价值取向以及韩非思想中对老学的批判与继承之处进行细致的考察,主要运用溯源研究的方法,梳理出二者的思想渊源关系,进而考察包括司马迁在内的汉代人对韩老关系的认识。
     在思想属性上:老子侧重于解决如何做一个侯王的问题;而韩非则用大量的笔墨强调君主的神圣性问题,强调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和独断专一,发展出一个不折不扣的君主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而且,二人的语言概念和论证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二者的思想主题在具体的展开过程中显示出巨大差异,但他们都是帝王之学,都是“君人南面之术”,都是如何驾驭群臣、治国理民、控制天下的学问。以君王为核心展开一套社会政治学说,是韩老思想最深刻的契合点。韩非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通过对韩老思想中道论、人性论、智论这三个重要概念的比较,可以看出,韩非思想中的重要部分都能在老子那里找到源头。道论方面:在道的本体层面上,韩非和老子都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在规律之道层面上,韩非老子均强调道的规律性,并把之作为过渡阶段;在社会之道层面上,老子将自然界的规律作为法则,对人世间的社会秩序施以整顿和规范,而韩非则立足于人事,接过“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十四章)的大旗,通过具体化和实用化,将老子之道发挥为自己的君道和治道,并着重阐述君主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专制主义的君道理论。韩老之道在展开层次上具有相似性,具体论述虽有些差异,但落脚点却是一致的,都是服务于“君人南面”之目的。人性论方面: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存在的。?在这方面,韩非吸取了老子的思想,所不同者,老子认为人性是质朴的,而韩非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利恶害。他们对人性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老子对人性的态度是复归之,即主张人要回复到质朴的自然本性;韩非的态度则是引导之、利用之。二者的手段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即通过对人性的引导,达到对民众的控制和社会的治理,进而成就帝王之业。智论方面:在反对“机巧”、“狡诈”之“智”上,韩非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民智方面,老子推崇体道的大智慧,即他认为的理想状态是民众都像婴儿那样淳朴,没有机巧狡诈的小聪明,进而实现无为而治,而韩非则不希望民众有智慧,他的理想状态是君主一人拥有全部的智慧,尤其是政治智慧(这和君主是否有才能以及是否聪明是两回事),而臣民最好是普遍愚昧无知,这样才有利于君主统治。尽管韩老智论各有特点,但却指向了同一个终极目标,即君人南面之术的实现。
     通过文本比较,可以看出韩非精研《老子》,思想上也受到老子的影响,他的很多思想在老子那里都能找到源头,但韩非在受老子思想影响的同时,他对老子的思想也做了相当多的引申和发挥,乃至一些迎合己意的曲解。这也正说明了韩老思想在具体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君人南面”才是韩老思想最大的相同之处,也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属性。因此,在考察韩老思想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根本属性上着眼。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不能一味苛责韩非对老子的改造,相反,他对老子思想的抽象继承为我们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继承前代思想的同时,都在某种程度上改造着前代的思想。他们有权利这样去做,唯有如此,思想才能正常发展,才有历史。韩非如此,今天的我们亦如此。韩非之于老子,有着其当时的社会需求。我们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也要从我们面临的社会需要出发,进行取舍、改造
There was one issue that caught much attention of intellectuals since the era of Si Ma qian, a famous historian in Han Dynasty, that was, whether the thought of Master Lao was the origin and resource of that of Master Han Fei, and even now this topic still shows its power in academe. However, a great many researches on the review of the concepts 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onsidering the power tactics flood comparing with the little attention of their essenti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angles of their thought properties. People in Han Dynasty divided them into two different schools: Taoism and Legalist School. In fact, that division ignored the essential sameness of their systems of theory which both focused on the ruling strategies. This thesis makes meticulous inspection on practical value trend in the theories of Master Lao and the critical and developing aspects of the doctrines of Master Han Fei toward Master Lao by tracing the origin of the two so as to make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of the people in Han Dynasty including Si Ma qian mentioned before.
     Master Lao focused his effort on the means to be a perfect ruler while Master Han Fei emphasized the holiness of a king and the supremeness and exclusiveness of the sovereign power which formed a complete monarchy thought system. Moreover, the language concepts and the reasoning methods of the two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Both of their thought systems are about sovereign power strategies on how to make a perfect ruling social order regardless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process of reasoning. Consequently the proof of their similarity lies in this which powerfully testifies the view that Han Fei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thought of Master Lao.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thought systems in Master Lao and Han Fei: the reasoning 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e original properties of human beings and intelligence, the obvious impacts about the essential ?frame of the thought system from Master Lao on Han Fei can be easily felt.
     On the reasoning of the first concept, three facet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s for the ontology of Tao, both of them claim that Tao is very origin of the world; as for the law of Tao, they stress the existence of the principles of Tao which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s for the aspects of practical reality, however 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Master Lao believes that the principles of nature is prior to realistic social order which is governed by the former while Master Han Fe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guiding value of previous social reality to contemporary practice.
     Han Fei makes use of the abstract reasoning of Master Lao and develops his own standpoints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exclusive position of the ruler and reasonability of absolutism. Evidently, the thought of Han Fei is served for a better governing order for the ruling class. Regardless of some difference of their specific expati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m are the same, that is, to obtain perfect ruling strategies. On the second concept, Master Lao deems that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human beings is existent and modesty while Han Fei claims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men are to be fond of benefits and abhor harm. Accordingly their attitudes toward human being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Mater Lao advocates that the social properties of men should be returned to natural condition and Han Fei believes the best way is to mak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ir goals are of the same in spite of the means they take, that is to achieve a best ruling social order to fulfill the sovereignty dream by proper instruction and conduc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men.
     On the third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both of them oppose improper dexterity and subtilty. Master Lao praises great wisdom as original and pure as infants which will certainly brings a better social order without much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However, Master Han Fei is for that the king possesses all the intelligence, especially political wisdom while the citizens do not have even a little wisdom. Han Fei believes that such ?a condition will be good for sovereignty. Hereby their aims are the same, that is, the perfect implement of the king.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xts,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Master Lao and his works make a great impact on Han Fei and his thought much of which can be found in Master Lao’s works. Furthermore, Master Han Fei interprets Master Lao’s thought in his own style sometimes with distortion, deepens and enlarges some of the previous one. Therefore there is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thought systems. In spite of the diversity, the same goals to achieve an ideal social order for the ruler are so strong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is the ultimate sameness of their thought and also the common property of their thought. Thus the essential proper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emphasized when making a review of their thought.
     Regardless of some distortion and improper interpretation, however, the inheriting action should not be severely criticized. On the contrary, the inheriting means Han Fei takes provide us much experienc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People in any era will definitely make an innovation of the previous thought when inheriting. This is a common and proper way that the thought and history develops. Han Fei interprets and develops Master Lao’s thought in his own way out of the particular social demand. When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also make a careful consideration o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needs.
引文
①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2页。
    ②钱大昕撰,陈文和、张连生、曹明升点校:《廿二史考异》,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4、349页。
    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80、281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3页。
    ④梁启雄:《韩子浅解·前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18页。
    ①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30-137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0、609页。
    ③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70、81页。
    ⑤张涅:《<孙>、<老>、<韩>的精神异变》,《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第38-39页。
    ①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1-392页。
    ②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③王宏斌:《中国帝王术——<韩非子>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7页。
    ④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100-107、126、142-146页。
    ⑤刘如瑛:《韩非思想渊源辨正》,《齐鲁学刊》1985年第5期,第69-70页。
    ⑥刘剑康:《论韩非思想的理论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⑦张运华:《韩非思想所受道家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⑧王长华:《从<解老>、<喻老>看韩非对老子的吸纳和改造》,《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7页。
    ①吴涛:《从老子到韩非——浅论道法渊源的几个方面》,《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②葛荣晋:《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③张纯、王晓波:《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
    ④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252页。
    ⑤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8-450页。
    ⑥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192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89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56页。
    ③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2页。
    ⑤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⑥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①帛书甲本老子中“侯王”、“人主”以及指君上之“上”的词句凡12见;“圣人”一词凡25见,用于指圣人、人主的“我”、“吾”等自称代词凡24见;有“取天下”等之意的“天下”一词凡36见,联系到甲本只有五千余字,传世本也不过分为81章,可见老子进言的对象是什么人物了。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8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在《老子》中的最高价值的地位,因此,他主张这句句意应该是百姓称赞圣人无为而治的管理办法符合自然的原则,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①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8页。
    ①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3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5页。
    ①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0页。
    ②这方面的代表是翟青《<老子>是一部兵书》一文,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8页。
    ①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95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61页。
    ④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①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8页。
    ①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页。
    ③帛书甲本做“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四十一章)意义与之相同,为了表达的习惯,仍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也有版本作“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舜道而不立”,但这并不妨碍韩非之大意,见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27-528页。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4页。
    ②学界对此章“案”字颇有争议,帛书乙本“案”字作“安”,傅奕本作“焉”,高明认为三字用法与意义完全相同,皆作“于是”解,本文即持此说,(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0页)下文所引亦同。
    ①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①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105页。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③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④在传世本中,“闻道”作“为道”。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249页。
    ②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见尹振环:《楚简<老子>“绝智弃辩”思想及其发展演变》,《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第18-24页;徐文武:《楚简<老子>“绝智弃辩”章解读》,《江汉论坛》2004年第4期,第75-79页。
    ④谭宝刚:《从<老子>郭店本“绝智其辩”到今本“绝圣弃智”》,《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第114-120页。
    ①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4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1-146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20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⑤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页。
    ①宋洪兵:《先秦诸子“愚民”论考辨》,《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第132页。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③周炽成:《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①张富祥:《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②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5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页。
    ①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6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页。
    ①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500页。
    ②张富祥:《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①张富祥:《<老子>校释二题》,《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第120-122页。
    ①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5页。
    ①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85页。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梁启雄:《韩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奇猷、张觉:《韩非子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高秀昌、龚力:《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郭沫若:《青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胡道静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姜国柱、朱葵菊:《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罗根泽编:《古史辨》(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宁镇疆:《<老子>“早期传本”结构及其流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孙以楷:《老子通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宏斌:《中国帝王术——<韩非子>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熊铁基等:《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张纯、王晓波:《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张富祥:《韩非子解读》,济南: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赵沛:《韩非子通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葛荣晋:《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韩忍之:《韩非著<解老>、<喻老>时“五千言”是否已名为<老子>——兼论司马迁判断的实在性》,《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栗劲:《<解老>、<喻老>篇不出韩非手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李慧敏:《<解老><喻老>篇中的“道世”关系》,《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6期。
    李生龙:《<解老><喻老>属黄老而非法家》,《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李振宏:《论“先秦学术体系”的汉代生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刘贵祥:《论韩非之“理”对老子之“道”的改造和发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刘剑康:《论韩非思想的理论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刘如瑛:《韩非思想渊源辨正》,《齐鲁学刊》1985年第5期。
    罗仲祥:《<解老>、<喻老>的法家思想》,《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宋洪兵:《先秦诸子“愚民”论考辨》,《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
    谭宝刚:《从<老子>郭店本“绝智其辩”到今本“绝圣弃智”》,《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
    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王长华:《从<解老>、<喻老>看韩非对老子的吸纳和改造》,《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王尊:《<史记>老庄申韩合传浅议》,《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吴涛:《从老子到韩非——浅论道法渊源的几个方面》,《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徐文武:《楚简<老子>“绝智弃辩”章解读》,《江汉论坛》2004年第4期。
    徐莹:《庄子学说之独立性研究》,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尹振环:《老子哲学提出的君人南面术——试析老子的治道》,《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尹振环:《楚简<老子>“绝智弃辩”思想及其发展演变》,《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尹振环:《“使夫智者不敢弗为,则无不治矣”——论老子对待智者的方略》,《中州学刊》1994年第3期。
    尹振环:《<老子>从<孙子兵法>中借鉴了什么》,《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余泽娜:《无为与无不为——韩非<解老>、<喻老>对<老子>的法家解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张富祥:《<老子>校释二题》,《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张金岭:《论道家人性论的实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涅:《<孙>、<老>、<韩>的精神异变》,《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张运华:《韩非思想所受道家影响》,《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周炽成:《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周生春:《帛书<老子>道论试探》,《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