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健康权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健康问题不仅是人的尊严的核心,而且也是人权的核心。健康权不是指身体健康的权利,而是指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人人能够尽可能健康。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健康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是发展的目标。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因其一生下来就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而享有的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权利,也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基本的、起码的、最低需要的权利。健康权是一项基本公民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健康权保障的基本责任者主要是国家。公民与国家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宪政社会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政治关系。健康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应受国家的尊重和保障。健康权的实现不是自发的,除了公民要为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外,国家的义务是最值得强调的。健康权是一项概括性权利,内容和范围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健康权起源于西方减少疾病风险和其他损害的社会和经济政策。194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首次承认,后来在各种国际和区域性人权文件中都得到反映。20世纪80、90年代人权概念开始进入我国党和政府的话语体系,2004年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2009年4月,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但是我国公民健康权保障的实践经历了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前后两个30年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创造了“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1978年,我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我国的医改走向了市场化、商业化道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卫生部门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医改的指导思想。经过30多年的多次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从坚持以商业化、市场化为导向,到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这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重大转换。把维护公民的健康权利作为我国新医改的价值目标,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健康权是对一系列社会安排、规范、制度、法律以及最能保证享有这一权利的有利环境的要求。论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伦理分析等方法,紧紧围绕公民健康权保障和制度建设这个主题,分析了健康权的含义、特征、标准;考察了健康权在西方国家演变的历史过程、健康权的国际规定及我国公民健康权保障的实践;分析了实现健康公平是健康权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健康公平要求医疗卫生体系公平性;分析了政府和市场机制对健康权实现的作用,提出保障公民健康权是我国深化医改必须坚持的根本价值导向,保障公民健康权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指出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筹资公平性,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可及性,改革医学教育、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适宜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实现国民健康权的制度保障;最后,总结性提出构建以公民健康权保障为核心的国民健康制度体系。
     实现健康公平是健康权的本质要求。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最重要道德原则,是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公正的实现靠制度公正来保证。制度公正在社会领域上而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的公正安排;就内容而言则主要是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包括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健康公平强调每个人都应获得平等的健康权利,以使其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健康潜能。健康公平的实现过程是—个由卫生服务的筹资公平、卫生服务的提供公平与卫生服务的利用公平等组成的连续性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公平均可成为影响健康公平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健康公平要求权利平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相关社会主体间的权利平等是维持或促使形成健康公平的基础性条件。
     保障公民健康权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通常市场更多地关注效率,政府更多地关注公平,特别是在市场不能公平地分配资源和收益的时候,公平是政府首要考虑的价值。尤其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更需要以维护公民的健康权利为价值导向,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和维护卫生服务公平中发挥积极作用,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强化政府在保障公民健康权方面的责任。政府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保障公民健康权的责任意识,把公平正义的理念作为完善医疗卫生政策和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核心价值,努力实现公共卫生资源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均等化和均衡化,合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政府提供的面向全民的保障制度,尽管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门分割,宏观效率较低。二是筹资水平低,个人负担重,城乡差距大。三是属地化管理,医保关系接续困难。四是管理粗放,监管滞后。我国新医改要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现有约束条件着眼,敢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身份限制,加快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发展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实现由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障转变。加强对医疗保障需方和医疗服务供方的调节和费用控制,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为约束,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用分担和约束机制,发挥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大效益。逐步实现由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过渡,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命存在和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转变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是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偏低,影响基层卫生机构功能的实现;四是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服务能力定位不对等;五是公立医院改革仍存在较多问题。我国新医改要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维护居民健康的“看门人”。从完善内外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改革公立医院外部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使我国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实现良性运行和发展。
     加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适宜的卫生人力资源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三。我国医学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是两个相互依存和紧密配合的部门。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还不能够满足卫生系统对卫生人力资源的要求。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改革医学院校设置,建立全科医学院校和全科医学专业,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完善各类医学人才培养制度。
     法律制度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民健康权利的有力保证。我国健康权利保障的社会基础已经初步具备,要构建以公民健康权保障为核心的国民健康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宪法对公民健康权的规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基本法的制定,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强健康权保障与其他人权保障之间的联系协调,强化健康权保障的个人责任。
Human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ce as well as th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Health refers to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Health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human dignity, but also the core element for human rights. The right to health is not the right to be healthy off one's body, but the government providing conditions to enable all to be as healthy as possible. Under the concept of "care for people", people's health is not merely a metho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goal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member of human society, people are born with right to health. Health right is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right for huma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right to fulfill human's basic and lowest needs. Health right is a fundamental civil rights, which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 set of legal prote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constitution system, wherein such system right subjects'important position is made clear. Government is the basic subject responsible for guaranteeing health right. The citizens and the nation are basic subjects in the constitu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c and cor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in Constitutional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basic human right, health right shall be valued and guaranteed by government. The realization of health right is not inherent, on one hand, citizens themselves shall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health; on the other hand governmental obligation shall be highly stressed. Health right is a general right, whose content and range are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Right to health originates 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y for reducing risk of diseases and other damag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was admitted by the WHO charter in1946and later was reflected in many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human right documents. In1980's and1990's,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 appeared in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2004,"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 was written in Chinese constitution. In April2009, China issued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plan including of "caring for people, putting people's health right and interests first".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guaranteeing citizens' health right experienced a circuitous process. S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60years ago, the practice in the two30years had received opposite comments.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low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China created the Chinese Model of "win the greatest health interests with the least input", which enjoyed high praise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1978, China began the largest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n human history. Health care reform in China has switched toward the road of market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Managing health care undertakings by economic means", and "departments of health shall act in accordance with economic laws" became guiding ideology for medical reform. After many reforms in over30years,"the reform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system in China on the whole is not successful" though there are some achievements. The guiding philosophy and values for China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system reform have changed a lot from the period of adhering to commercialization-oriented, market-oriented to maintaining every citizen's health right. Taking citizens'health rights as the value goal for new medical reform in China has a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a basic medical care system coveri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improving the national health policy.
     Health right is a request for a series of social arrangements, standards, regulations, law and enabling environment safeguarding the right. Combining such research techniques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whol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health right from its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standard. It states briefly that health equal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y shall play a leading role; medical security, service system and health human resource are its foundation with leg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as its guarantee, all of which construct the whole content framework of health right of citizens.
     Health equal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health right. As the most important ethical principle, justice is a primary task for modern social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justice shall be guaranteed by a fair system. In social field, system justice includes the fair arrangement of economic, political, legal and medical-sanitary systems. As for its content, it contains substantial equality and procedure equality. Health equality stresses on health equality to everyone so that it can play its biggest health potential. The realization of health equality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made up of health services equality in finance, supply and utilization. Inequity of any part may become a key influencing element for health equity. Equal rights among related social subjects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are the basic foundation to maintain or promote health equity.
     The government shall play a leading role to guarantee human health right. Due to its specialization, health care service market is bothered with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failure. Usually marke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while government to equity, especially when market cannot arrange resource and profits equally, government must takes equity as priority.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 health is the basic rights for everyone,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equity and social justice, In the new around of medical-sanitary system reform, government shal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guaranteeing people's health rights, providing equal medical services, rectifying government failure and intensifying its responsibility in safeguarding people's health rights. Government shall make full use of market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health resource and basic medical care service.
     To complete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s one of the measures to guarantee human health right.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s a system provided by government to the entire people. Though China has achieved a lo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irst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partments is diversely distributed, resulting in a low macroscopic efficiency. Secondly, the financing is not successful, so that individual burden is heavy and there is a large urban-rural gap. Thirdly, localized management makes it difficult to link up medical insurance relationship. Fourthly, our management is still extensive and lack of supervision. In the light of national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conditions, China will break the urban-rural structure and identity restriction, search for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 syste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 multilevel medical insurance by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as its main body, supplementary insurance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as its complement and make it change from sickness insurance to health security. To achieve the utmost profit of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regulation and expense control toward medical security demander and medical service supplier shall be intensified; the usage of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fund reserve shall be restricted and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cost sharing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shall be established. The step-by-step transition from medical security to health security will benefit people's living quality,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 their life style and boost national health conditions.
     We shall strengthen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and enlarge the coverage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inly five problems in our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Firstly, the insufficient medical service supply lags behind the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ly, urban-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are unbalanced. Thirdly, human resource ability and quality in community-based level are on the low side, which will affect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function. Fourthly, the orientation between medical technical capacity and medical service ability is not on the same stage. Lastl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ublic hospitals reform. New medical reform must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and establish 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 cultivation system, taking community-based medic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as the "watchman" for people's health. We shall complete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ccelerate the reform speed; public hospitals shall rearrange their ex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ect their management system, input system,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complet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public hospitals, speedup personnel assignment system reform by delimiting formation, post and responsibility, full employment, taking up a job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In this way, public hospitals can run and develop in a sound way with public welfare character.
     We shall enhanc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boost medical undertaking by cultivating medical human resource.In China,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health care system are two departments of mutual interdependence and close cooperation. At present, the medical education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health care system for health care human resource. Our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shall be people's health-oriented and we should establish a regulation mechanism efficiently linking up scale and structure of the medical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equired health care capacity. We shall reform the medical schools and establish general medical schools, enhance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perfect higher med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aim to educate medical talents with noble medical ethics, sophisticated medical skills, efficient humane accomplishment,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od practical ability and spirit of innovation. We will search for a new way to cultivate medical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leap in medical education.
     Leg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 are powerful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people's health right. We have formed the social basis for health right protection and aim to build national health system based on civil health right security, complete the regulations of health right in our Constitution, and promote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Public Health Law,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health rights security and other human rights and intensify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for health rights security.
引文
1[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3页。
    2[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一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页。
    3林发新著:《人权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页。
    4 甘绍平著:《人权伦理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10-17页。
    5申建林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一一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1-15页。
    6[英]布莱恩·巴利著,曹海军译:《社会正义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34页。
    7 [美]罗纳德·蒙森著,林侠译:《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29-31页。
    8 [印]阿玛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30页。
    9 [印]阿玛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20页。
    10《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1页。
    1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89页。
    12([日]俞炳匡著,赵银华译:《医疗改革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78-79页。)
    13[日]俞炳匡著,赵银华译:《医疗改革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1-22页。
    14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1-16页。
    15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2003年第7辑。
    16[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225页。
    17[印]阿玛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260页。
    18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页。
    19 S.William A.Gunn.MicheIe Masellis主编,孙海晨、周荣斌主译:《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22页。
    20杨立新著:《人格权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57页。
    21上官丕亮著:《宪法与生命一一生命权的宪法保障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15-16页。
    22沈宗灵:《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90—191页。
    23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15页。
    25转引自林志强著:《健康权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3页。
    26岳远雷:《论公民健康权的国家基本责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03期。
    27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63—265页。
    28 [英]罗伊·波特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6页。
    29 [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著,秦传安译《疾病的文化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页。
    30林志强著:《健康权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4页。
    31S. William A. Gunn、Michele Masellis主编,孙海晨、周荣斌主译:《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111页。
    32 S. William A. Gunn、Michele Masellis主编,孙海晨、周荣斌主译:《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60-61页。
    33龚向前:《众善之首:健康权析论》,《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第3期。
    34 葛延风、贡森等:《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6月,第121页。
    35 葛延风、贡森等著:《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6月,第4页,第39页。
    36 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7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8页。
    38 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页。
    39 甘绍平著:《人权伦理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第52-54页。
    40倪愫襄著:《制度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12-121页。
    4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页。
    43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第1版,第348-360页。
    44同上,第331页。
    45孟庆跃:《中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与健康公平》,载《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第1期,第9-14页。
    46刘民权、顾昕、王曲主编:《健康的价值与健康不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第306-307页。
    47顾昕:《健康公正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载《健康的价值与健康不平等》,刘民权、顾昕、王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第264页。
    48转引自胡宏伟著:《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27页。
    49 [美]H.T恩格尔哈特著,范瑞平译:《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版序》。
    50俞可平著《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5页。
    51 [美]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等译,《医学社会学》(第7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266页。
    52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84页
    53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54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5—16页。
    55[美]H.T恩格尔哈特著,范瑞平译:《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9-380页。
    56 陈文玲、易利华主编:《2011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70页。
    57 王虎峰主编:《医疗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4-5页。
    58 王虎峰主编:《医疗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7页。
    59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7页。
    60顾听著:《走向全民医保------中国新医改的战略与战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8-9页。
    61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7页。
    62 2000年有关数据参见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2003年第7辑。
    63 徐进、刘晓云、孟庆跃:《美国退伍军人医疗服务系统改革经验与启示》,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60-66页。
    64 [印]阿玛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10页。
    65 葛延风、贡森等:《中国医改间题·根源·出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6月,第145页。
    66 顾昕:《中国医疗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7-22页。
    67 陈文玲、易利华主编:《2011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52页。
    68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中国基层卫生服务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2页。
    69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中国基层卫生服务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193页。
    70 王峥等:《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综述及中国公立医院治理研究》,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2-21页。
    71[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232页。
    72同上,第238页。
    73胡爱平、王明叶编著:《管理式医疗——美国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29-30页)。
    74 陈献东:《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和思考》,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12-120页。
    75[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198页。
    76[新加坡]Zubair Amin、Khoo Hoon Eng编著,施红主译,陈立典主审:《医学教育精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5页。
    77慕景强著:《西医往事》,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第21-34页。
    78 Vivian Lin(林光汶)、郭岩、David Legge、吴群红主编:《中国卫生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71-273页。
    79历岩、文历阳:《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第1期第1-4页。
    80[英]罗伊·波特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中文版序言》。
    81[意]卡斯蒂奥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学史》(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055页。
    82[英]罗伊·波特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235页。
    83[意]卡斯蒂奥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学史》(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057页。
    84讴歌编著,《协和医事》,三联书店,2007年10月北京第1版,第325页。
    85同上,第324页。
    86《光明日报》,2011年03月16日 06版。
    87 David Thomas Stern主编,邓洪等主译,《医师职业素养测评》,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14-16页。
    88《新世纪的医学卫生专业教育: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通过改变教育来强化卫生系统》,原文名称:《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出处:《Lancet 2010》376:1923-58作者:Julio frenk, Lincoin Chen, Zulfiqar A Bhutta,Jordan Cohen翻译:周萍,校对:信虹云、王菲、王常颖、杜学礼。
    89 顾昕:《中国医疗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7-22页。
    90 白剑峰著:《谁在妖魔化医生》,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自序》第2页。
    91 张国:《医患关系紧张牵动医学教育变革》,http://www.jyb.cn,2008年10月24日。
    92 吴孟超:《重视对临床医生职业素养的评估》,光明网-《光明日报》,http://www.gmw.cn,2011-01-05.
    93 俞可平著《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18页。
    94董维真主编:《公共健康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8页。
    95[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4页。
    96林志强著:《健康权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02-105页。
    97 参见“百名人大代表直言中国亟待建立卫生母法”,载《当代医学》,2005年第9期,第24页。
    98 [美]威廉·考克汉姆著,高永平、杨渤彦译:《医学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第22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申建林著:《自然法理论的演进一一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利明著:《人格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杨立新著:《人格权法专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沈宗灵著:《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陈晓阳、沈秀芹、曹永福主编:《医学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
    8、林志强著:《健康权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9、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讴歌编著:《协和医事》,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慕景强著:《西医往事》,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葛延风、贡森等著:《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13、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一卷,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甘绍平著:《人权伦理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版。
    15、刘民权、顾昕、王曲主编:《健康的价值与健康不平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16、俞可平著:《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7、王虎峰主编:《医疗保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顾昕著:《走向全民医保------中国新医改的战略与战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19、胡爱平、王明叶编著:《管理式医疗——美国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0、白剑峰著:《谁在妖魔化医生》,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董维真主编:《公共健康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上官丕亮著:《宪法与生命——生命权的宪法保障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3、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4、郑春荣编著:《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5、朱幼棣著:《大国医改》,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26、李玲著:《健康强国:李玲话医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倪愫襄著:《制度伦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8、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9、胡宏伟著:《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0、韩子荣著:《中国城乡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张越著:《人人享有健康保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2、龚幼龙、严非主编:《社会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34、梁万年、吕兆丰主编:《全科医学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
    35、董恒进主编:《医院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王一方著:《医学人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张大庆著:《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郭自力著:《生物医学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韩跃红主编:《护卫生命的尊严——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曹志平编著:《中国医学伦理思想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
    41、王前等著:《中国科技伦理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陈晓阳主编:《百年齐鲁医学史话》,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年版。
    43、胡杨著:《管理与服务:中国公共事业改革30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范瑞平著:《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李瑞全著:《儒家生命伦理学》,台北,鹅湖出版社,1999年版。
    46、王一方著:《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王文科著:《走进生命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冯建军著:《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9、杜乐勋、张文鸣主编:《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0、杜乐勋、张文鸣主编:《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1、陈文玲、易利华主编:《2011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邱仁宗、翟晓梅主编:《生命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54、李经纬著:《中医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55、梁峻编著:《中国古代医政史略》,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6、孙学玉等编著:《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7、周其仁著:《病有所医当问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王利明等著:《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9、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中国基层卫生服务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2、[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一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英]布莱思·巴利著:《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4、[美]罗纳德·蒙森著:《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一)、(二)、(三)》,林侠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印]阿玛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版。
    66、[日]俞炳匡著:《医疗改革的经济学》,赵银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67、[美]威廉·考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第11版)》,高永平、杨渤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8、S. William A. Gunn、Michele Masellis主编:《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孙海晨、周荣斌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
    69、[美)H.T恩格尔哈特著:《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范瑞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新加坡]Zubair Amin、Khoo Hoon Eng编著:《医学教育精要》,施红主译,陈立典主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英]罗伊·波特主编:《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张大庆主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72、[意]卡斯蒂奥尼著:《医学史》(上、下册),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美)菲利普·朗曼著:《最好的医疗模式——公立医院改革的美国版解 决方案》,李玲、徐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英]巴戈特著:《解析医疗卫生政策》,赵万里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5、(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著:《疾病的文化史》,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76、[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著,《伦理学与生活(第九版)》,程立显、刘建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77、(美]David Thomas Stern主编:《医师职业素养测评》,邓洪、熊婉、万学红主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8、[美)威廉·科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第7版),杨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9、[法)米歇尔·福柯著:《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80、Vivian Lin(林光汶)、郭岩、David Legge、吴群红主编:《中国卫生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版。
    81、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
    82、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2003年第7辑。
    83、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84、王绍光:《巨人的瘸腿:从城镇医疗不平等谈起》,《读书》,2005年第11期。
    85、龚向前:《众善之首:健康权析论》,《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第3期。
    86、顾听:《中国医疗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87、顾听:《健康公正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载《健康的价值与健康不平等》,刘民权、顾听、王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徐进、刘晓云、孟庆跃:《美国退伍军人医疗服务系统改革经验与启示》,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9、王峥等:《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综述及中国公立医院治理研究》,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0、陈献东:《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和思考》,载《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1、孙志刚:《赴加、美、墨三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考察告》,http://sunzhigang.ndrc.gov.cn/zyjh/t20120806_495957.htm
    92、张国:《医患关系紧张牵动医学教育变革》,http://www.jyb.cn,2008年10月24日。
    93、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第1期。
    94、赵福昌、陈晓阳:《公民健康权保障:新医改的价值向度》,《财政研究》,2012年第1期。
    95、吴菁:《生命权利平等的伦理诠释》,《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2期。
    96、杨智红:《我国健康权宪法保护的实现》,《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97、吴书元、李凤苓:《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体制和机制伦理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6期。
    98、尹继武:《美国医改的政治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4日。
    99、曹琦、王虎峰:《美国新医改:根由、路径及实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00、王洪春:《从消费者剩余理论看新医改》,《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2期。
    101、高丽敏:《对我国医疗经济改革的伦理学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5期。
    102、白丽萍:《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人文 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2期。
    103、孟庆跃:《中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与健康公平》,载《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第1期。
    104、邱鸿钟:《当代医药卫生改革的话语逻辑》,《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2期。
    105、刘永君、李宇遐:《论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伦理基础》,《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2期。
    106、江宇:《医改需要价值革命》,价值中国网,2011年8月3日。
    107、张冉燃:《中国医改的基层突破》,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1月6日。
    108、王克春:《转变医改方式:从问题导向转为新体制导向》,新华网,2011年7月20日。
    109、董文勇:《健康权的标准及其实现条件》,载《中国人权年刊(2005年第三卷)》,毕小青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0、刘海年:《维护健康:政府的义务》,载《中国人权年刊(2005年第三卷)》,毕小青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1、夏立安:《健康与人权》,载《中国卫生法前沿问题研究》,申卫星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2、吴孟超:《重视对临床医生职业素养的评估》,光明网-《光明日报》,http://www.gmw.cn,2011-01-05.
    11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中发(2009)6号。
    114、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2009年3月18日),国发(2009)12号。
    115、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人民网,2010年8月5日。
    116、卫生部等:《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
    11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发展50年》(2000年2月)白皮书,中国人权网。
    1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白皮书, 中国人权网。
    11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白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7日。
    121、卫生部:《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卫生部网站。
    122、《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123、《世界人权宣言》,中国人权网。
    124、《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第14号一般性意见,中国人权网。
    125、复旦大学等编:《教育研究型卫生系统系列报告——全球视角下的教育研究型卫生系统》,2012年11月。
    126、《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127. Alison Brysk, Human Rights and Private Wrongs, Routiedge Publishing Co.,2005.
    128. Peter R.,Human rights:Universality in Practice, Baehr 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
    129. Shi LY, Sigh DA. Delivering Health Care in America:A System Approach,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2008.
    130. Eggleston, K., R. Zeckhauser. Government Contracting for Health Care.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2.
    131. Duckett SJ. The Australian Health Care System. Melbo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32.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Investing in Health.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3.
    133. Ham C. Health Care Reform:Learning for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77.
    134. Aart Hendriks, The Right to Health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Jurisprud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Law,1998,(5).
    135、Alica Ely Yamin, The Right to Health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5,(90).
    136、Benjamin B,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Current History,1977,73(7).
    137、Eleanor D. Kinney,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 to Health:What does This Mean for Our Nation and World, Ind. L. Rev.,2004,37 (1).
    138、McPake B, Mills 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Health Systems and Health Systems Reform? 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0,78(6):811-820.
    139、Amartya Sen, Why Health Equity? Health Economics,2002,11(8).
    140、Eddy Van Doorslaer, Adam Wagstaff, etal. Equity in the Delivery of Health Car in Europe and the U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2,1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