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双宾语是古今汉语都有的语言结构,不同阶段的双宾语结构形式和结构意义是否—样,还是有些变化?变化的动因是什么?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我们立足于先秦汉语的语言事实,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先秦双宾语进行描写,揭示先秦双宾语结构语义特征,并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认识句法结构的本质,从一个侧面提示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然而我们无法客观地描写,因为事先没有任何理论设想就根本无法开始描写,描写需要某种理论(解释)的先导。描写先秦双宾语结构先要确定宾语范畴,而汉语宾语是个老大难问题,文章第一章分析了问题的来由,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形式和意义提出本文的宾语观,认为典型的宾语是述语的直接成分,和述语动词有选择关系,这种选择关系实质是一种由过程和参与者构成的及物(transitivity)性关系,建立起基于原型(prototype)理论的宾语范畴,从而建立双宾语范畴。第二章以范畴为指导,描写先秦汉语的双宾语结构,根据和动词语义关系的不同,把双宾语分为转宾和受宾,先秦双宾语主要有两种格式:A动+转+受,B动+受+转。并根据近宾(靠近动词的宾语)的性质,作下位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结构特点:A式是强式结构,B式有语用上的特殊功能:转宾有[+生命]的特征,受宾有[+事物]的特征。探求结构的来源,进而区分几类不同的结构,特别是对广泛争论的“动·之·名”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出特殊的一类双宾结构:转+动+受。
     第三章进一步描写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制约关系、语义成分和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这实际上是从语言结构内部去寻找解释,解释时注意到动词在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动词的语义类别为纲进行分类:给类、告类、取类、问类、称谓类,以及特殊两类:为动类和使动类。双宾动词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都有方向性,称之为动词的“相”(以区别配价术语“向”),双宾动词可以分为右相动词和左相动词,右相动词方向向右,使与事有所得,包括物、信息、称号等;左相动词方向向左,使夺事有所失,主要是所失之物。双宾结构整体意义是表交与的,交与(物或知识)有源点和终点,右相动词的主语兼源点,左相动词的主语兼终点。结构意义给进入该结构的一般动词赋值。
     为进一步探索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第四章对先秦双宾语典型动词进行配价研究,这类动词是三价动词,要求支配三个必有补足成分(主体、邻体、客体)。不同类的动词的必有补足成分的语义(论元或称语义价)不同,给类足[施事 与事 受事],取类是[施事 夺事 受事],告类是[施事 向事 内容],并进一步分析论元的性质及其投射句法成分的能力。从而对句法结构作功能解释。
     通过对先秦双宾语的立体研究,我们认为:
     先秦汉语双宾语结构形式较丰富,语义关系复杂。典型双宾语结构是人的经验结构的象征,具有临摹(iconicitv,一译象似)性,是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的表达,并和交际功能密切相关,因而具有心理现实性。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语用是语法变化的最初动因,结构形式的变化是语用法固化的结果。语言结构既受到认知和交际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本身系统性的制约,前者可作功能上的解释,从语言外部来解释句法结构;后者则只能从形式上解释,从语言结构的内部来解释。
Modem Chinese , continuum of (lie classic Chinese, carries on and develops the classic Chinese ,while the disparity and interconnection existing. Bi-objcct is a structure lives both in modern and classic Chinese, whereas , are they different or identical in (lie structure and meaning ?what is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changes if they are different? The answers of these question is what this thesis means to target at. Based on the language reality of the Pre桻in Chinese, deploying the Three Dimension Theory ,1 portray the bi-object ,and reveal die semantic features of die bi-objects in the Pre桻in Chinese .Further ,1 interpret these findings and yield that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which show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from a side perspective.
    Nevertheless, without a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assumption , 1 can not give an objective picture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a proper hypotlicsis about (lie bi-objccls. The prerequisite of predicting the bi-objects in classic Chinese is to set up a category for object, but the object has been a thorny problem in Chinese grammar .Therefore, the chapter one is spent in analyzing the origin of this problem then armed with these achievements obtained by the predecessors, I conclude a category for the object ,umting form and meaning ,that the typical object is a direct component of the predicate, which possesses a choice-making relation with the verb of predicate ,The choice-making relation in essence ,is a transitivity which is built up by the process and participants, and establish in the object concept of prototype theory. in order to set up the bi-objects category .
    The chapter two is devoted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i-object structure in the Pre桻in Chine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ategory .laid down previously. I sort out two case of bi-object in the Pre桻i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emantic relations with in the verbs(V) .and divide the bi-object into Direct Object (DO) and Indirect Object(IO).A. V+IO+DO .B, V+DO+IO .Based on the sort of the object near the verb ,1 further expand my findings that A is a 'potent' structure, white B possesses pragmatic function. The Indirect Object characters the [+life] feature .Direct Object [+thing]. In tracing back the origin of this structure , 1 distinguish several types of structures , especially I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on the 'Dong (verb) ?Zhi ?Ming (noun)'slructurc. Finally ,1 point out one distinct type of bi-object: IO+V+DO.
    hi chapter three, 1 describe the relation of the semantic restriction ,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semantic component and the grammatical pares . hi fact , I try to interpret these relations from the inside of language structure watching out (lie importance the verb possessed in the structure , I conclude the following types of verbs m an view of verb's semantics. They are Gei Type . Gao Type, Qu Type,Wen Type, Chen Wei Type, and other two special types: Wei verb Type and Shi Vob Type. The bi-object snares common semantic feature, posing the index of direction, called 'phase' of verbs .The bi-object can be divided into right phase and left phase verb. Right phase verb leads to right direction, which means die dative getting something, including things, information and title etc; the left phase verb leads to left direction which means the sourse losing something. The whole meaning of the bi-object structure is to display the gains and loses. The meaning of the structure attaches valve to the verbs involving in the structure.
    fat chapter fou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has been conducted, deploying the Valence Theory to study the typical bi-object in Pre-Qin Chinese. I find that these verbs
    2
    
    
    
    have three valences .requiring each of their matching party have three indispensable complementary components (nominative, collateral .accusative ) Different types of these verbs components possesses different semantic argument, be called semantic valence : Gei Type [ agen
引文
[1]人们敏锐地感知动词的意义在确定双宾语结构时的决定作用,却未能解释原因,还忽视了句式对动词意义的影响.马庆株(1983)曾指出:“动词的意义有时要靠格式来限定。”朱德熙(1986)曾提出“高层次的语义关系”这个概念,指整个句子的语法意义。沈家煊(2000)认为由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组成成分的意义固然对句式的整体意义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但是反过来句式的整体意义也制约着组成成分的意义,提出要把“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向和“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向结合起来。详见马庆株1983《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语言学论丛》第10辑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总第191期81至87页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总第277期291至297页
    [2]朱德熙《朱德熙文集(1)》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345页
    [3]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重印1996第1版93页94页
    [4]胡明扬《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朗总第230期364至375页
    [5]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总第266期353至367页
    [6]见[2]
    [7]胡裕树、范晓《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总第11期
    [8]我们将以先秦典籍《诗经》、《尚书》、《论语》、《孟子》、《左传》为主要考察对象,涉及《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书的用例。
    [9]范晓《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第1期2至6页
    [10]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新1版1998年第2次印刷25页以下简称《文通》,所引皆指此版本。
    [11]任学良《宾语研究述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e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第1版
    [12]《文通》146页
    [13]《文通》24—25页
    [14]《文通》25页
    [15][16][17][18][19]《文通》145页至152页
    [20]详见王海棻《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1998第3次印刷76页
    [21]《文通》156页,包含这类“止词”的句子,人们一般称为“宾语前置”。
    [22]《文通》27页和97页
    [2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74页
    [24][25][26]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第1版23页、17页、35页至42页
    [27]张拱贵、廖序东《重印新著国语文法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第1版
    [28][29][30][3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28页、42页、53页、54页、55页 以下所引皆指此版本。
    [3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第2版14页
    [33][34][35]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初版1962年第2次印刷34至41页、27页、29页
    [36]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第1版71至72页、74页
    [37][38]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9第1版126页、143页
    [39]例句引陈初生《论上古汉语动词多对象的表示法》《中国语文》1991年第2期总第221期133至138页
    [40][41]同上,引陈先生的观点
    [42]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中的双宾语问题》《中国语文》1986年 第5期总第194期374至376页甲骨刻辞中语序不定,因而主要根据语义关系确定页结构类型,但已有一定倾向。管先生的统计数据是:动间直77%,动直间6%,间直动和间动直共占14%,其他3%
    [4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 1998第1版
    [44]《文通》48页
    [45]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二,中华书局。226页转引何乐士见注[50]
    [4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154至155页
    [47]何乐士《先秦“动之名”双宾式中的“之”是否等于“其”》《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总第157期283至294页 颜景常《古汉语中的“为之b”结构》《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总第158期394至少395页 殷国光《关于“为之名”、“夺之名”的几点看法》《语言学论丛》第12辑213至227页
    
    
    [48]刘百顺 《也谈“动之名”结构中的“之”》《中国语文》1981年第5期总第164期384至388页 马国栋《“之”作“其”用小议》《中国语文》 1980年第5期总第158期392至393页
    [49]何九盈 《古汉语语法札记一则——“动之名”与“动其名”》《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总第234期223至224页
    [50]何乐士《先秦“动之名”双宾式中的“之”是否等于“其”》《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总第157期283至294页
    [51]引殷国光《关于“为之名”、“夺之名”的几点看法》《语言学论丛》第12辑
    [52]唐钰明《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总第240期216至220页
    [53]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3
    [5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 中华书局19963北京第25次印刷250页
    [55]《文通》48页
    [56]《文通》152页
    [57]张世禄《古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1版116至117页
    [58]沈家煊《认知心理和语法研究》吕叔湘等著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第版229至237页
    [59]陆俭明序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60]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1994.3提出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语义特征,不同的语义角色具有不同量的语义特征。
    [61]吕叔湘1985年在“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中说的见《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第1版
    [62]根据汉语语法的特点,提出了动词的配价成分不限于名词性成分,可以是谓词性成分的看法。
    [63]当时称“向”见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上)《中国语文》1978年第1期总第144期23至27页
    [64]险俭明序 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1版
    [65]袁毓林《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第1版一个动词所能带的格的数目正是配价浯法着力研究的主题,而一个动词所能带的从属名词的语义角色正是格语法着力研究的主题。27页
    [66]郭聿楷《语义格与语义配价》《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
    [67]邵敬敏《“语义价”与“句法向”》《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邵敬敏著 商务印书馆 2000
    [68]袁毓林《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第1版100页
    [69]吴为章:决定汉语动词的“向”的因素,是在一个简单句中与动词同现的必有成分。《动词的“向”札记》《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总第234期171至180页 范晓:按照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里动词所联系的句法成分的数目来定价,按照主谓结构中动词所联系的强制性名词成分的数目来定价,借助动元的标记(介词)定价,利用提问形式定价。《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范晓著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第1版1998第2次印刷194至195页
    [70]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上)(中)(下)》《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1、2、3期总第27、28、29期37至41页77至83页111至120页
    [71]邵敬敏《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第8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17至24页
    [72]沈家煊《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总第277期291至297页
    [73]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第1版144至158页“句法向”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不借助于其他语法手段最多可以同时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并与之发生直接语义联系的语义格的数目。动词的“价/向”是由语义决定,句法确定的一个范畴。在确定句法“向”时,立有四个原则:这些语义格成分必须出现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中,这个句法结构必须是该谓词所能构成的最为复杂的格式,这些同现成分在句法结构中只占据主语宾语的位置,这些成分跟谓词在语义上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对配价性质的不同看法,张国宪,周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认为:“双宾动词与三价动词并不是等价的.这是由于二者是不同平面上的概念,前者的基点是句子成分,是从句法上说的:后者的基点是配价成分,是从语义上说的,二者可以重合,也可以不一致.
    [74]袁毓林认为:“向”(“价”)是动词跟名词性成分发生句法、语义联系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它表征着动词在一个句法结构中所能关联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因此,“向”是动词的组合能力的数量化,“向”的基础是动词在句法结构中跟名词性成分发生组合的潜能,“向”是—种建立在句法基础上的语法范畴,是动词的组合功能的数量表征,把“向”确定为:动词在所有句法结构中与之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的最大值。《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第1版85页88页
    
    
    1、马建忠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983年新1版1998年第2次印刷
    2、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
    3、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第1版
    4、黎锦熙 《比较文法》科学出版社1957年校订本
    5、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55第1版
    6、杨伯峻《文言文法》中华书局1963第1版1983年第3次印刷
    7、杨伯峻、何乐士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1992
    8、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 1998第1版
    9、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
    10、徐通锵《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版
    11、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第1版
    12、吕叔湘等著《语法研究入门》马庆株编 商务印书馆 1999第1版
    13、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14、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第1版1998第2次印刷
    15、袁晖 戴耀晶编《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文出版社1998第1版
    1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1版
    17、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1版
    18、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第1版
    19、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20、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21、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第1版
    22、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第1版1994第2次印刷
    23、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1版
    24、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25、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第1版
    26、黄锦章《汉语格系统研究——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7、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28、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第1版
    29、朱一之、王正刚选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e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第1版
    30、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第1版1996年第14次印刷
    3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1999年第5次印刷
    32、陈坤德 曹国安《试论古汉语双宾语的鉴别》《古汉语研究》1998.2
    33、唐钰明《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中国语文》1994.3
    34、何乐士《先秦“动之名”双宾式中的“之”是否等于“其”》《中国语文》1980.4
    35、颜景常 《古汉语中的“为之b”结构》《中国语文》1980.5
    36、马国栋 《“之”作“其”用小议》《中国语文》1980.5
    
    
    37、刘百顺 《也谈“动之名”结构中的“之”》《中国语文》1981.5
    38、李人鉴《略谈古汉语里用“之”当作补语》《中国语文》 1981.1
    39、何九盈《古汉语语法札记一则 “动之名”与“动其名”》《中国语文》 1993.3
    40、王冠军 《古汉语双宾结构再认识》《天津师大学报》1986.1
    41、王冠军 《古汉语双宾句问题刍议》《齐鲁学刊》 1982.2
    42、张古荣 《古汉语双宾结构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1986.2
    43、殷国光 《关于“为之名”、“夺之名”的几点看法》《语言学论丛》一二
    44、刘乾先 《古汉语中应特殊理解的双宾结构》《东北师大学报》1982.1
    45、周迟明 《汉语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山东大学学报》1964.1
    46、管燮初 《殷虚甲骨刻辞中的双宾语问题》 《中国语文》1986.5
    47、刘利 《国语中的“为之名”结构及其他》《古汉语研究》1995.2
    48、姜汉椿 《谈左传的双宾语句》《华东师大学报》 1990.6
    49、张军 《试论古汉语双宾语句》《辽宁大学学报》1986.3
    50、李义琳《试析古汉语的双宾语》《广西大学学报》1989.2
    51、赵伯义 《论古代汉语的为动双宾语》《古汉语研究》1996,3
    52、戴长江 《近十年的古汉语“双宾语”研究述评》《语言文字学》
    53、李佐丰 《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中国语文》1994.4
    54、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问题》《方言》 1979.2
    55、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1
    56、李临定《双宾句类型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2 1984
    57、马庆株 1983《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语言学论丛》第10辑 商务印书馆
    58、陈初生《论上古汉语动词多对象语的表示法》《中国语文》1991.2
    59、王克仲《古汉语动宾语义关系的制约因素》《中国语文》1986.1
    60、王克仲《古汉语动宾语义关系的分类》《语言文字学》1989.12
    61、韩陈其 《关于史记名词性补语的句式特点及其影响》《语言文字学》1985.4
    62、韩晓光 《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古汉语研究》1995.3
    63、董治国 《古代汉语兼语句型新探》《南开大学学报》1995.6
    64、吴为章《动词的“向”札记》《中国语文》1993.3
    65、徐丹 《关于给予式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1990.3
    66、范晓 胡裕树《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92.4
    67、范晓《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1
    68、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6
    69、施关淦《八十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说》《中国语文》1992.6
    70、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1998.5
    71、金立鑫《形式、意义和“三个平面”刍议》《语文研究》1993.1
    72、胡明扬《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92.5
    73、文炼《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语法札记》《中国语文》1982.1
    74、文炼《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兼论语法分析中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2
    75、邵敬敏《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解模式》《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2.4
    76、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2
    77、王维贤《句法分析的三个平面与深层结构》《语文研究》1991.4
    78、岳方遂整理《三个平面;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黄山语法修辞座谈会发言摘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
    79、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2.
    
    
    80、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1994.3
    81、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995.1
    82、袁毓林《语用学研究述评》《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4
    83、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1985.6
    84、范晓《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1
    85、范晓 朱晓亚 《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汉语学习》1998.6
    86、张国宪《有关汉语配价的几个理论问题》《汉语学习》1994.4
    87、张国宪.周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汉语学习》1997.2
    88、王伟丽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动向》《汉语学习》2000.3
    89、徐杰《“打碎了他四个子”与约束原则》《中国语文》1999.3
    90、鲁川 缑瑞隆 刘钦荣《交易类四价动词及汉语谓词配价的分类系统》《语言文字学》Hi2001.4
    91、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1984.4
    92、寥秋忠《也谈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国外语言学》1991.2
    93、戴浩一著 黄河译《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1988.1
    94、James H--Y Tai(戴浩一)叶蜚声译《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国外语言学》1990.4
    95、James H—Y Tai(戴浩一)叶蜚声译《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国外语言学》1991.1
    96、沈家煊《R.W.Lang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1991.4
    97、Ronald.W.Langcker沈家煊译《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国外语言学》1991.4
    9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二)》《语言文字学》Hi2001.3
    99、周流溪《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上)(中)(下)《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1997.4 1998.1
    100、沈阳《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1994.2
    101、徐通锵《“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生成机制》《语言文字应用》1999.1
    102、王玲玲《现代汉语格关系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89.5
    103、鲁川 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1989.5
    104、顾阳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1994.1
    105、林杏光 鲁川《汉语句子语义平面的主客观信息研究》《汉语学习》199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