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尧是华夏民族心目中伟大的君主,最具道德高度的圣人,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与传播者。尧文化辐射哲学、文学、历史、绘画、音乐、医学、体育、天文、农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具有丰富的维度与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广泛筛查、整合文献,力求在辨伪存真与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从行政、军事、经济、礼教、德性、肖像、服饰、饮食、居住、銮仪、敛葬等十二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尧文化的上古形态,并探讨其成因及影响。
Yao is a great monarch and saint in morality in the Chinese history, and he is the successor, innovator and disseminator of ceremonial music. Yao culture contains a lot of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literature, history, drawing, music, medical science, sports, astronomy,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folklore, with rich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enormous research value. Based on the sifting, distinguishing,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strives to keep the truth which presents the antiquity form of Yao culture comprehensively by administrative Initiatives, military action, economic activities, propriety and behavior, virtue, portraits, apparel, diet, living conditions, imperial carriage, funeral, Chinese chess games and medical science, and explores its origin an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引文
[1]“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北史·魏本纪》云:“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
    [2]“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陶唐于平阳府”.[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818.
    [3]“癸酉……建帝尧庙于平阳,仍赐田十五顷”.[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63.
    [4]“帝尧陵向有二:一在平阳,一在濮州。濮州东南穀林,古雷泽也。乾隆元年,修葺釐正,定毅林为旧址,平阳时奠如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530.
    [5]“五十一年……三月……壬戌,上祭帝尧庙”.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536.
    [6]“五十七年……夏四月……丁未,上祭帝尧庙”.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553.
    [7]“十六年……闰三月……丙申,上谒尧母陵、帝尧庙行礼”.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599.
    [1]陈荆和.校合本大越史记全书[M].东京都.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1984,97.
    [2]《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见[魏]何晏.[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0.
    [3]“子夏之学下传盖分两支,一支为经学……一支为子学”,“子游与子夏于孔门弟子中并以文学见长,其学术以《礼》、《乐》为上”.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新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96-197.
    [4][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89.
    [1]章太炎.陈平原.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9-50.
    [2]朱自清.标准语尺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
    [1]“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6.
    [2]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
    [3][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
    [4][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9.
    [5][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9.
    [1]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82-383.
    [1]黄永堂.国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38.
    [2]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95.
    [1]“鞭作官刑,扑作教刑”.[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8.
    [2]参见薛其晖.《尚书·尧典》法律思想辨析——试论中国法律的起源[J].学术月刊,1984(8):30-39.
    [3]《尚书》记载,舜为尧摄政期间,曾进行一系列司法改革,其中有一项叫“流宥五刑”,意思是实行宽大政策,用流行来代替之前实行的“五刑”。可见在尧执政时期,使用的是不折不扣的“五刑”。而先秦两汉间人对“五刑”最普遍的认识为:“刑五而已……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国语·鲁语》)。
    [4][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44.
    [5]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650.
    [6][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84.
    [7][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218.
    [s][汉]孔鲋.[宋]宋咸.[清]阮元.孔丛子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16.
    [9][战国]吕不韦.陈奇猷校.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345.
    [1][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l.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2]如王充曾在《论衡·儒增篇》中批判说:“儒书称:‘尧、舜之德,至优至大,天下太平,一人不刑。’又言:‘文、武之隆,遗在成、康,刑错不用四十余年。’是欲称尧、舜,褒文、武也。夫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尧、舜虽优,不能使一人不刑;文、武虽盛,不能使刑不用。言其犯刑者少,用刑希疏,可也;言其一人不刑,刑错不用,增之也”.刘盼遂.论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59.
    [3][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1.
    [1]汉末学者高诱注《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都,南道交趾”一语曰:“阴气所聚,故曰幽都,今雁门以北是”.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312.
    [1]黄永堂.国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38.
    [2][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24.
    [3]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901.
    [1][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6.
    [2][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34.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7.
    [1]从《诗经·七月》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古人习惯于将手工、农业生产活动与时令对应起来。例如在手工业方面:春季缝纫,秋季编织,冬季修葺;而在农业方面,则春季耕种,夏季采摘果蔬,秋季收割五谷,冬季清理打谷场。
    [1]苏舆撰.钟哲点.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259.
    [2] [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830.
    [3][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267.
    [4]刘盼遂.论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670.
    [5]刘盼遂.论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671.
    [6]刘盼遂.论衡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772.
    [7][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09.
    [8]帝舜摄政之初,即外出巡狩。其巡狩之时,即鲧被刑之日。鲧治水九年,此九年为尧亲政之最后九年。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574.
    [2]“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输,断修蛇于洞庭,禽封猫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574-578.
    [1][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0.
    [2][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0.
    [3]“《路史·余论二》、《齐民要术·一》引作‘倕作耒耜’,《御览·八百二十二》引作‘钅系作来耜’……案车系字及《齐民要术》所引此条下,又有‘倕,神农之臣也’六字”.[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0.
    [4]“《通典·乐四》、《通志·乐略》,皆引‘作钟黄帝工人垂所造’”.[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0.
    [5][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
    [6][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
    [7][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
    [8]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46.
    [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10][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27.
    [1]汉武帝时期,汉使鄙夷匈奴没有“阙庭之礼”,于是中行说代表匈奴方面反驳说:“匈奴明以战攻为事……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19.
    [2]“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05.
    [3]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989.
    [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07.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23.
    [2][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36.
    [3][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36.
    [4]“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祝融治南方,僕程佐之,使主火”.[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96.
    [5]“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蔫至,莫尽其气。颛项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94.
    [6][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帝喾……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帝位,都毫。……以五行名官,故以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於是化被天下”.刘晓东.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11-12.
    [7]“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95.
    [8]“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95.“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94-995.
    [1]“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俈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65.
    [1][汉]刘向.五经通义[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
    [2]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汉刘向《五经通义》语,不见于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所收《五经通义》辑本.[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61.
    [3][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1.
    [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1.
    [5][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61.
    [1][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37.
    [1]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426.
    [2][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1.
    [3][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81.
    [4]“(黄帝)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4.
    [5]“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81.
    [6]“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象而作《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广陵书社,2004,2107-2108.
    [1]参见欧阳修:《帝王世次图序》。
    [2]参见刘恕:《通鉴外纪》。
    [3]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A].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2.
    [2][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09.
    [3][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02.
    [4][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38.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60.
    [2][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1.
    [3][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39.
    [4][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55.
    [5][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65.
    [6][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62.
    [7][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02.
    [1]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4.
    [1]“臣闻昔者尧有天下……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宾服”.[清]王先慎.钟哲.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92.
    [1][宋]裴驷《史记集解》引晋灼语解释“无赖”云:“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见[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2.
    [2][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2.
    [3]“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10.
    [4][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6.
    [5]“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2.
    [6]“海陵日:‘吾志有三: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89.
    [7][波斯]拉施特.余大钧.周建奇.史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2.
    [1]“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20.
    [2]汉荀悦《申鉴·杂言上》,见管曙光.诸子集成(四)[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98.
    [3]刘仲平.司马法今注今译fMl.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111.
    [4]参见:刘仲平.司马法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111-112.
    [1][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461.
    [2]“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22-24.
    [3]“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62.
    [4]“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清]王先慎.钟哲.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9.
    [5]“昔者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於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於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24-1525.
    [6]“请令王让先生以国,王为尧、舜矣,而先生弗受,亦许由也”.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1205.
    [7]“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97.
    [8]《楚辞章句》云:“言己又有清高之行如许由,尧让以天下,辞而不肯受”.转引自[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97.
    [9]“昔者尧让许由以天下,洗耳而不受”[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6.
    [1]“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965.
    [2]“尧以天下让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沉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又况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5.
    [3]“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l.北京:中华书局,2005,17.
    [4]“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
    [5]“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345.
    [6]“舜受尧之天下”.[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427.
    [7]“尧授能,舜遇世,尚贤推德天下治”.[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62.
    [8]“尧禅天下,虞舜受之”.[清]王先慎.钟哲.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70.
    [9]“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68.
    [10]“尧授舜”.[清]郭庆藩.王孝鱼.长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23.
    [11]“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5.
    [12]“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33.“尧以天下让舜”.[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398.
    [13]“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7.
    [14]“尧不以天下为贵,故授舜。……尧布衣掩形,鹿裘御寒。养性之具不加厚,而增之以任重之忧,故举天下而传之于舜,若解重负然”.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533-539.
    [15]“舜受尧之天下”.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230.
    [16]“尧授舜”.[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38.
    [17]“尧授舜”.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213.
    [18]“尧传舜”.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609.
    [19]“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453.
    [20]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533.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240.
    [2]“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89.
    [1]“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见[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
    [2]“尧曰:‘谁可顺此事?’”.见[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
    [3]“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62.
    [4]“尧置敢谏之鼓”.邓析、慎到、尹文、仲长统、陆佃.邓析子·慎子·尹文子·鹖冠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5.“尧有欲谏之鼓”.[战国]吕不韦.陈奇猷校.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09.
    [5][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28.
    [6]“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见[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
    [7][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
    [8][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
    [9][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73.
    [10]黄晖撰.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781.
    [11][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53.
    [1][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版,1987,391.
    [2]“(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3.
    [3]“当尧之时……后稷为田畴”.[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0.
    [4]“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于是听岳用鲧”.[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16.
    [5]“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
    [6]“当尧之时……皋陶为大理”.[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1.
    [7]“当尧之时……契为司马”.[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0.
    [8]“当尧之时……倕为工师”.[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1.
    [9]“当尧之时……伯夷为秩宗”.[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1.
    [10]“当尧之时……夔为乐正”.[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0.
    [11]“当尧之时……益掌敺禽”.[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11.
    [12]“奚仲为工师”.彭裕商.文子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158.
    [13]“慎徽五典”.[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
    [14]“纳于大麓”.[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
    [15]“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
    [16]“纳于百揆”.[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
    [17]“皋陶为大理,平,民各状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工;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2.
    [18]“辟地垦草者,后稷也;决河溶江者,禹也;听狱制中者,皋陶也;有圣名者,尧也。故得道以御者,身虽无能,必使能者为己用”.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00.
    [19]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84,152.
    [20]“(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3.
    [21]《世本·作篇》云:“化益作井”,汉代宋衷注曰:“化益伯益也,尧臣”,见[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
    [1][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1.
    [2][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45.
    [3]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20.
    [4]“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日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日:‘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鹱头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7-38.
    [5]“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7-38.
    [1]“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额顼生鲧”.[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12.“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项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7.“颛顼帝,……苍林昌意之子也。……颛顼五世而生鲧”.[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870-871.
    [2]“黄帝生玄嚣,玄嚣生侨极,侨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放勋,是为帝尧”.[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帝喾高辛氏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放勋立,是为帝尧”.[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11.
    [3][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1.“黄帝之子清阳。……帝喾,清阳玄嚣之孙也。……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870-871.
    [4][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397-398.
    [5]“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6.
    [6]“鲧封于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M].扬州:广陵书社,2005,26.
    [7][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133.
    [8]“‘一人使封之’,‘人’字疑衍,言与功臣一并封之”.[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143.
    [9][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142.
    [10]“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母(?),弟象傲,皆欲杀舜。……舜之践帝位……封弟象为诸侯”.[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5-33.
    [11]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鹱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 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版,1987,628-631.
    [1]“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
    [2]“司空主土”.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50,344.
    [3]“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9.
    [4]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50,344.
    [5]“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9.
    [6]“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60.
    [7]“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8.
    [8][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版,1987,447.
    [1][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fMl.北京:中华书局,2000,16.
    [2]“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乃命四岳,乃举贤良,将任治水。自中国至于条方,莫荐人。帝靡所任。四岳乃举鲧,而荐之於尧。帝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群臣,未有如鲧者。’尧用治水,受命九载,功不成。帝怒曰:‘朕知不能也。’乃更求之”.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彙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1.
    [1]“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71.
    [2]“通九道,陂九泽”.[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汉]司马迁.[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8.
    [4]黄永堂.国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89.
    [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彙较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29.
    [6]刘师培云:“籥人奏崇禹生开三终,……案‘崇禹’即夏禹,犹鲧称崇伯也。开即夏启。《崇禹生开》当亦夏代乐舞,故实即禹娶涂山女生启事也”,转引自: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彙较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29.
    [7]之所以禹有两种称呼,而尧舜皆无,是因为他们入承大统的情况不同。《论衡》等文献记载,尧以唐侯入承大统,国号曰唐,前后之氏一致,故践祚前后皆曰“唐尧”。《史记》等史料记载,舜以庶人入承大统,国号 曰虞,庶人无氏,故其唯有一氏即“虞舜”。
    [1]贵族之氏,多随其属地变迁而改变,如叔段居京则曰京城大叔,居共则曰共叔段;公孙鞅居卫则曰卫鞅,居商则曰商鞅。禹治水期间生子,人谓“崇禹生开”,可见其封地仍旧在崇,未曾变更。
    [2][汉]郑玄.f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8.
    [3]“兄弟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与共邻”.[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219-220.“兄弟之仇辟诸千里之外,从父兄弟之仇不同国”.[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2.
    [4]“父之仇不与共天下”.[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219.“父之仇辟诸海外”.[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2.郑注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四海”在古人眼中乃世界边缘,昏暗一片,《尚书考灵曜》云:“七戎、六蛮、九夷、八狄,形类不同,而总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言晦,昏无所覩者也”。而“海外”更在世界边缘之外,非人迹可及——《诗经·玄鸟》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可见时人以为王土之外不可居止,《楚辞·招魂》亦抱此见,曰:“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止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螘若象,玄蠭若壶些。五谷不生,藂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是以知古人所谓:“父之仇辟诸海外”云云,实乃无法逃避,同《白虎通》“父之仇,不与共天下”之意。
    [5][汉]公羊寿.[汉]何休.[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7.
    [6]“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8.
    [7]“凡杀人有反杀者,使邦国交仇之。凡杀人而义者……令无仇,仇之则死。凡有斗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4-425.
    [1]“(谭)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今人相杀伤,虽已伏法,而私结怨雠,子孙相报,后忿深前,至于灭户殄业,而俗称豪健,故虽有怯弱,犹勉而行之,此为听人自理而无复法禁者也。今宜申明旧令,若已伏官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如此,则仇怨自解,盗贼息矣”.[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958.
    [2]“令是皇帝所发布的诏令,这是汉朝一个主要的法律形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取消法律、更改法律、补充法律、代替法律”.叶孝信.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97.
    [3]“汉代血亲复仇中以为父亲报仇者最多”.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111.
    [4]“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8.
    [5][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版,1987,968.
    [1][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0.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93.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94.
    [4]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43.
    [5][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64.
    [6][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69.
    [7]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4.
    [8]彭裕商.文子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8.
    [9]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38.
    [10]“从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来看,他的确是当时的一位‘重儒’。然而,陆贾并非是‘醇儒’,他不 仅引用老子‘上德不德’的话印证其思想,并且在整个思想体系中也掺杂着若干黄老学的观点,故而,有人认为他的‘《新语》是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我们认为,说《新语》是汉初新道家的作品,大概不够准确,但在陆贾的思想中渗入了黄老思想,这确实千真万确的事实”.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235.
    [1]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59.
    [2]《究罗檀头经》载有国王八法,谓贤王当取得八种成就。
    [3]《增一阿含经》载有国王十法,即贤王应取得的十种成就。
    [4]《长阿含经》记载,摩揭陀国王阿阁世欲攻打跋祗国,佛为之宣讲“七不退法”,谓可保其国久安,不受侵损。事亦见录于《佛般泥洹经》、《增一阿含经》、《大般涅槃经》诸典,法目略有不同耳。
    [5]宣化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156.
    [6]“《四十二章经》世颇有疑其出世甚晚,而为中国人所自著者。……最早引用本经者,则为后汉之襄楷……则后汉时已有此经,实无可疑。……梁任公疑《四十二章经》为伪书。盖因其不似汉译文字,其文字优美,谓应于三国两晋时求之。梁先生此说亦非确论。……刘宋时,《四十二章经》犹存二译。一者汉代所译,一者吴支谦所出。……译出既不只一次,则其源出西土,非中华所造,益了然矣”.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28.
    [7]宣化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16.
    [8]《四十二章经》在流传过程中版本迭出,改窜纷繁:“《四十二章经》之版本有十数种……。但可析为三系。一曰丽本……。一曰宋真宗注本。……一曰宋守遂注本。……宋真宗注本……守遂注本……二者皆失真,经后人所改窜者,而守遂注本为尤甚。……守遂本与丽本、《真诰》不同之最可异者,不在文字之删改,而在新 义之增加”。那么“慎勿视女色”一段,是东汉译入,还是国人臆造妄增?汤用彤先生云:“慎勿视女章”在巴利长部《涅槃经》、《长阿含游行经》均载之”,可见确系译入,非后人所发。引文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9-30.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549.
    [1]波·勒·里夫金著,杜奋嘉译:《中国古典文学中人物的文学肖像的符号学特点》,载《南方文坛》1995.2。
    [1]“颡”是“额头”一词的方言。《说文解字》云:“颡,额也”.[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1.《说文解字注》云:“颡,方言,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汉]许慎.[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16.
    [1]“孔子……河目龙颡”.[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77.
    [2]“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汉]孔鲋.[宋]宋咸.[清]阮元.孔丛子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1.
    [1]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2]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3]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4]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1]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2]转引自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1]黄永堂.国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38.
    [2][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24.
    [3]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901.
    [2]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0.
    [1]转引自:[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1][明]傅山.吴连成: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8.
    [2][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75.
    [3][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77.
    [1]转引自:左汉林《“重瞳”考释》,载《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1.3.
    [1]《庄子·杂篇·盗跖》:“尧不慈”。
    [2]“人伤尧以不慈之名”.[战国]吕不韦.陈奇猷校.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318.
    [3]《淮南子·氾论》:“尧有不慈之名”。
    [4]《越绝书·越绝吴人内传》:“尧有不慈之名”。
    [1]转引自[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王兆春:《中国古代兵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6页。
    [3]据《中国度量衡史》及《中国古代兵器·中国历代尺的长度比较简表》:汉尺最小长度出现于新莽及东汉章帝之前,为一尺23.04厘米;而最大长度出现于西汉,为一尺27.65厘米。
    [1]“就人物画而言,望都1号墓的技巧最为成熟。”见顾森:《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顾森:《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3]转引自杨爱国著:《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1]转引自顾森著:《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2]转引自顾森著:《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3]转引自顾森著:《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1]《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赢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崔为.黄帝内经·素问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48.
    [2]《礼记·问丧》:“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赢,以杖扶病也。’”[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93.
    [3][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7.
    [4]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39.
    [1]刘俊文.黄约瑟.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8.
    [2]刘俊文.黄约瑟.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5.
    [3]顾颉刚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说:“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
    [4]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51-152.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784.
    [2][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816.
    [3][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4][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5]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606.
    [6][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56.
    [1][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90.
    [3]转引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89.
    [4]“齐王头上戴的冠子为东汉通行用铁做成的梁冠。样式特征是前面一梁高耸,顶上一片向后斜倾,后附微起双耳为‘收’,和西汉不同。西汉时冠制原只约住顶发,并不裹头,即有冠而无巾绩”.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90.
    [5]“史传称西汉末王莽专政,因本人秃头,才加包头的绩,成为图中(即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刻画像——笔者注)的冠式”.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90.
    [6]《汉书·艺文志》曰:“《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59.《史通》曰:“至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而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唐]刘知几.姚松.朱恒夫.史通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2.
    [7]《史记索隐》引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已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509.
    [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965.
    [2]先民为观测日、月、星的位置和运动,将黄道带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十二星次;分别命名为:星纪、玄枵、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鹑火”包括了二十八星宿中的“柳”、“星”、“张”三宿,所对应的人间地带为周。
    [3][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612.
    [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611-612.
    [2][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85.
    [3][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85.
    [4][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91.
    [5][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965.
    [6][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401.
    [7][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871.
    [8][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3087.
    [9][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30.
    [10][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30.
    [1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92.
    [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404.
    [2][魏]何晏.[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8.
    [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59.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21.
    [2]参见[汉]宋衷.[清]秦嘉谟等.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4.
    [1]《葛覃》。
    [2]《葛藟》、《采葛》。
    [3]《南山》。
    [4]《葛屦》。
    [5]《葛生》。
    [6]《绿衣》。
    [7]《君子偕老》。
    [8]“絺,细葛也”.[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77.
    [9]“绉,絺之细也”.[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77.
    [10]“络,粗葛也”.[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77.
    [11][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5.
    [12][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5.
    [13][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5.
    [1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3.
    [15][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29.
    [1][梁]顾野王.大广义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72.
    [2]迟铎.小尔雅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255.
    [3][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51.
    [4]语出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下》,见[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143.由于南朝梁刘昭注《后汉书》之际取晋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故今本《后汉书》结合了范撰纪、传与司马所撰之志。
    [5]《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置“佐史”为县丞佐员。当时官员的品级以俸米石数划分,佐史被称为“斗食”,俨然流于秩外。《后汉书·光武纪上》也说光武帝“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亦以佐史为官员之最低等级者。
    [6][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513.
    [1]“矩伯庶人取瑾璋于裘卫,才(财)八十朋。厥贾(价)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虎两、麀(贲)两、(贲)韐一,才(财)廿朋,其舍田三田”.
    [2]“(汉武帝)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08-1209.
    [3][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8.
    [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9.
    [5][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8.
    [6]卢守助.晏子春秋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67.
    [7][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847.
    [8][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8.
    [9][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9.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51.
    [2]“古者衣裘以毛为表”.[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0.
    [3][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1.
    [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3.
    [5]“(稀络与裘——笔者注)二者形且亵,皆当表之乃出”.[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3.
    [6]“大子使五人舆猳从己,劫公而强盟之。且请杀良夫。公曰:‘其盟免三死。’曰:‘请三之后,有罪杀之。’公曰:‘诺哉!’”“大子请使良夫。良夫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0,1951-1953.
    [1][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271.
    [2]《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曰“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00.王先谦注曰:“官本‘醇’作‘纯’”.[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300.
    [3]例如《论语·子罕》便记载孔子说:用丝织出的礼帽,比用麻织的更节俭(“子曰:‘麻冕,礼也。今以纯,俭,吾从众’”)。因为这种礼帽要用二千四百缕经线织成,如果使用纤维较粗的麻,为了使之细密就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反之用细腻的丝来织,工艺大为简化,反而能降低总成本.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571.及:杨义.论语选评[M].长沙.岳麓书社,2006,139.
    [4]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彙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35.
    [5]“踩”的本意是彩色的织物,也常用来指色彩。
    [6][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3.
    [7][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43.
    [1][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54.
    [2]在漫长的先秦时期,服饰并非一概以宽袍大袖为美,例如殷商时期的贵族就多穿紧身服装。但孔子(一说孔门后学)写作《系辞》时乃春秋战国之际,
    [3]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8.
    [1]“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76.
    [2]“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76.
    [3]“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適己而已矣,此所贵於有天下也”.[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7.
    [4]“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7.
    [5]“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7.
    [6]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821.
    [7]“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43-145.
    [1]“子曰:‘麻冕,礼也。今以纯,俭,吾从众”.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571.
    [2]程树德.程俊英.蒋见元.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824.
    [3][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163.
    [4][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159.
    [5]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8.
    [6]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14.
    [7][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38.
    [8][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76.
    [1]“孟子曰:……‘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368-370.
    [2]李兴斌.邵斌.孙膑兵法新译[M].济南.齐鲁书社,2002,10.
    [3][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139.
    [4]“国为虚厉,身为刑戮”.[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139.
    [5][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73.
    [1]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64.
    [2]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17.
    [3]“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都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9.
    [1][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144.
    [1]李继闵.《九章算术》导读与译注[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3.
    [2][汉]毛亨.[汉]郑玄.[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91.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01.
    [4][汉]司马迁.韩兆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178.
    [5]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3,54.
    [6]“稷,今人谓之高粱”.[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329.
    [7]《诗·周颂·良耜》:“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饷伊黍”,孔疏:“《少牢》、《特牲》大夫士之祭礼食有黍,明黍是贵也。《玉藻》云:‘子卯,稷食菜羹。’为忌日贬而用稷,是为贱也。贱者当食稷(即粟)耳”。见[汉] 毛亨.[汉]郑玄.[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02.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6.
    [2]“谏大夫郑昌愍伤盖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见[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2424.
    [3]“藜初生可食”.见[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7.
    [4]“卢云:‘黎与藜通”,见[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242.
    [5][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242.
    [6]“距今约3000-7500年间是温暖湿润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偏高约2℃以上,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毫米以上。在这段时期中,距今约4000年前曾有一段较干燥寒冷的短暂时期”。见钱林清.郑炎谋.胡慧敏等.山西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82.
    [7]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5.
    [8][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14.
    [9][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338.
    [10]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8.
    [1]诸祖耿.战国策集注集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364.
    [2]“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见[汉]司马迁.韩兆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58.
    [3][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271.
    [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0.
    [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彙校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40.
    [6][蜀]谯周.[清]章宗源.[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谯周古史考[M].见[民国]郑国勋.龙溪精舍丛书[M].潮阳郑氏刻本,民国六年版.
    [7][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82.
    [1]“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见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76.“尧粝粢之饭,藜藿之羹”,见孟庆祥.淮南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40.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94.
    [3]孟庆祥.淮南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28.
    [4][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165.
    [5][汉]刘向.列女传[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7.
    [6]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92.
    [7]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76.
    [1]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564.
    [2][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41.
    [3][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41.
    [4]《墨子》说尧“饭于土塯”,《史记·太史公自序》亦云“饭土塯”;“塯”字之意,《玉篇》解释为“瓦饭器”“瓦”字之意,《说文》解释为“土器已烧之总名”;土器烧罢即为陶,塯为陶质饭器可知。
    [1]还原气氛:陶瓷术语:指窑烧时,为使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而人为制造的缺氧环境。
    [2]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92.
    [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见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18.
    [2]“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见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234.
    [1]参见申维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陶寺城址考古[N].光明日报:2004,3.25.
    [2]申维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陶寺城址考古[N].光明日报:2004,3.25.
    [3]图见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4.
    [4]图见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
    [5]图见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95.
    [6]图见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
    [7]参见:杨根、韩玉文.窑火的魔力——中国陶瓷文化[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10.
    [1]参见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20-23.
    [2]图见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3.
    [3]“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见[汉]司马迁.韩兆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10.
    [4]“昔者尧攻丛枝、胥敖”.见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8.
    [5]“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39-40.“王者未作乐之时,因先王之乐以教化百姓,说乐其俗,然后改作,以章功德……尧作大章”,见[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888.
    [6][战国]吕不韦.陈奇猷校.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38.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4.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90.
    [3]屈原《天问》云:“彭铿斟雉,帝何飨”,今有训帝为天帝者,然两汉训为尧,如[汉]王逸《楚辞章句》云“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见[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6.
    [4][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2.
    [5][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1.
    [6][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1.
    [7][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2.
    [8][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99.
    [9]转引自王焕镳.墨子集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28.
    [10][汉]孔鲋.[宋]宋咸.[清]阮元.孔丛子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176.
    [1]参见刘建国.先秦伪书辩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245-246.
    [2]刘建国.先秦伪书辩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246.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4.
    [4][汉]郑玄.[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94.
    [5][汉]郑玄.[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94.
    [6][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58.
    [7][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94.
    [8][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4页。
    [9]“‘膿’五臣本、六臣本作‘醲’”,见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
    [10]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
    [11][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
    [1]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
    [2]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568.
    [3]江灏.钱宗吾.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93.
    [4]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50,68.
    [5][汉]刘向.刘晓东.列女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2.
    [6]江灏.钱宗吾.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90.
    [7][汉]刘向.刘晓东.列女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3.
    [8][汉]刘向.刘晓东.列女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4.
    [9]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出家后,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今南传和藏传佛教中有所谓“饿佛像”,形容枯槁,肋骨毕现,有似骷髅。参见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1.
    [1][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0,159-161.
    [2][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73.
    [1][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49.
    [2][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49.
    [3][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1.
    [4][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216.
    [5]“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50,287.
    [1][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1.
    [2][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730.
    [3][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48.
    [4]“山节,藻税,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98.
    [1][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
    [2][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
    [1][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9.
    [1]“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99.
    [2][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2.
    [3][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1.
    [4][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2.
    [1][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1.
    [2][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03.
    [3]“汉兴,接秦之坏,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03.
    [4]“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950.
    [5][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10.
    [6][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92.
    [7][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82.
    [8][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3.
    [9]《尸子·君治》[战国]尸佼.[清]汪继培.朱海雷.尸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4.
    [10][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56.
    [1]郑玄注解《尚书大传》“乘饰车”说:“饰,漆也”.[秦]伏生.[汉]郑康成.尚书大传[M].见[清]王谟.汉魏遗书钞[M].清嘉庆三年刻本.
    [2]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629.
    [3][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3.
    [4][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3.
    [1]郭璞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尧、帝馨、帝舜葬于岳山”云:“岳山,即狄山也”。
    [2][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87.
    [1]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尧葬于谷林”曰:“成阳山下有谷林”,见[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51.
    [2]语出皇甫谧《帝王世纪·五帝》,见刘晓东.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14.
    [3]北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三·后汉尧母碑》云:“汉《尧母碑》,汉建宁五年造,其文略曰:‘尧母庆都感赤龙而生尧,遂以侯伯,恢践帝宫。庆都仙没,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祠。三代改易,荒废不修。……时济阴太守魏郡审晃、成阳令博陵管遵,各遣大掾辅助,口君经之营之,不日成之’”.李逸安.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2125.
    [1][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03.
    [2]“先秦时期,自殷代就开始有墓上建筑了。如安阳大司空村的‘遗址一’、‘遗址二’,殷墟妇好墓上的‘享堂’”.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80.
    [3]“战国时期,周文化类型的墓葬规模向宏大发展……墓葬的地上部分有辉煌的享堂”.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80.
    [4]“墓前建祠堂,始于西汉”.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11.
    [5]参见: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12-217.
    [6]“墓碑从东汉时出现,后期十分流行”.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08.
    [7][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05.
    [8]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43.
    [1]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607.
    [2]“从阳陵开始,帝后陵园都以坟丘为中心,周围筑夯土墙垣。……从明帝显节陵开始……陵园四周不筑垣墙,改用‘行马’(一种临时性的竹木做的屏藩)”.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03-206.
    [3][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38.
    [4]郑玄注《礼记·杂记上》日:“士袭三称……公袭九称……诸侯七称,天子十二称与?”.[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81.
    [5]《仪礼·士丧礼》说小敛所袭衣数,从天子到士都一样:“小敛衣数,自天子达”;《礼记·丧大记》说国君、大夫、士等皆袭十九称:“凡十有九称”。见[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69.[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93.
    [1]班固引《逸礼·王制》日:“天子衣衾百二十称”,见[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553.
    [2]“大殓……君陈衣于庭,百称……大夫陈衣于序东,五十称……士陈衣于序东,三十称”.[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1.
    [3]班固引《逸礼·王制》曰:“天子衣衾百二十称”,见[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553.
    [4]“大殓……二衾”.[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1.
    [5][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14.
    [6]“棺椁之造……及至殷人而有加焉。周室因之……棺椁周重之制……其事烦而害实,品物碎而难备”.[宋]范晔.[唐]李贤.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14.
    [7][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59.
    [8][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74.
    [9][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8.
    [1][汉]毛亨.[汉]郑玄.[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83.
    [2]“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柏椁以端长六尺”.[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8.
    [3][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9.
    [4]孔颖达疏《礼记·丧大记》“君盖用……三束”曰:“束,谓以皮束棺也,棺两边各三衽,每当衽上辄以牛皮束之”.见[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92.
    [5][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9.
    [1][荷]高罗佩.杨权.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8.
    [2][荷]高罗佩.杨权.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9.
    [3][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97.
    [4][汉]班固.[唐]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97.
    [5]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14.
    [1]《汉志》名养生之学为“方技”:“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又列“房中”为方技之一门,比肩于“医经”、“经方”、“神仙”。
    [1]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社,2008,60.
    [2]《世本》、《说文》、《事物纪原》、《事始》皆谓乌曹作博;谓其作围棋当自《潜确居类书》始。
    [1]“尧伐丹水”;“尧有丹水之师”.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60、824.
    [2]“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故尧伐负海之国而后北方民得不苟,伐共工而后兵寝而不起,弛而不用……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李兴斌.邵斌.孙膑兵法新译[M].济南.齐鲁书社,2002,8.
    [3]李兴斌.邵斌.孙膑兵法新译[M].济南.齐鲁书社,2002,10.
    [4]欧阳哲生.胡适文集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9.
    [1]欧阳哲生.胡适文集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9.
    [1]“昔在帝尧,钦若昊天。陛下考历象日月星辰,唐尧之道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673.
    [2][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36-337.
    [3][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39-40.
    [4][清]孙诒让.孙启治.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181.
    [1]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2]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3]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4]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1]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2]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3][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24.
    [4][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18.
    [5][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19.
    [1][清]焦循.沈文倬.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254.
    [2][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M]引孔安国注.见[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63.
    [3][汉]刘向.列女传[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2.
    [4][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89.
    [5]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50,356.
    [1][汉]司马迁.[宋]裴驷集.[唐]司马贞.[唐]张守节.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5.
    [2]张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83.
    [3][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4.
    [4][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
    [1][清]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997.
    [2][战国]吕不韦.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03.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149.
    [2][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49.
    [3]参见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52-54.
    [1]“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暤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筏、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78-1784.
    [2]“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密须的鼓和车,都是文王率领大军出征时的战利品;而阙巩之甲,乃是武王战胜商朝时的战利品)”[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48.
    [3][周]左丘明.[晋]杜预.[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88.
    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全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2000年版。
    2.张道勤直解:《书经直解》,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江灏、钱宗吾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秦]伏生撰,[汉]郑康成注:《尚书大传》.收于[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清嘉庆三年刻本。
    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黄永堂译注:《国语全译》(修订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09年版。
    7.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彙校集注》(全二册)(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郭丹编著:《春秋左传直解》,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全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1.[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全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战国]公羊高撰: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公羊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15.[汉]宋衷注,[清]叶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6.方诗铭、王修龄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7.[汉]司马迁撰,[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8.[汉]司马迁撰,韩兆琦主译:《史记》(文白对照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9.[蜀]谯周撰,[清]章宗源辑,[清]孙星衍序并刊刻:《平津馆丛书·谯周古史考》见[民国]郑国勋辑:《龙溪精舍丛书》,潮阳郑氏刻本1917年版。
    2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1.[东汉]荀悦,[东晋]袁宏著:《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2.[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全二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23.[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4.[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6.[北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宋]司马光编撰,沈志华、张宏儒主编:《资治通鉴》(全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8.[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9.许嘉璐主编,曾枣庄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金史》,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30.[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1.[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3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3.赵尔巽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34.[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5.任继愈:《老子今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36.陈鼓应著:《老子译注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7.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8.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39.冯达甫撰:《老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0.[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全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徐子宏译注:《周易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魏]何晏著,[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4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45.楼宇烈整理:《康有为学术著作选·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6.钱穆著:《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7.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48.杨义主编:《论语选评》,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49.李泽厚著:《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50.王德明主编:《孔子家语译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1.[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2.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53.谭戎甫撰:《墨辩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54.梁启超著:《墨子学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55.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6.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7.[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8.[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陈器之译注:《孟子通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0.黎翔凤撰:《管子集释》(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1.刘柯、李克和译注:《管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卢守助撰:《晏子春秋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3.唐书文撰:《六韬·三略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4.许富宏撰:《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65.[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6.郭化若撰:《孙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7.张震泽撰:《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8.李兴斌、邵斌注译:《孙膑兵法新译》,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69.尉缭著,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0.刘仲平注译:《司马法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
    71.李零译注:《司马法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2.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73.严北溟、严捷撰:《列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4.王力波译注:《列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5.[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76.陆永品著:《庄子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彭裕商著:《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78.[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明]傅山评注,吴连成释文:《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0.[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81.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2.杨柳桥著:《荀子诂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83.章诗同注:《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84.高长山译注:《荀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5.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86.[战国]商鞅原著,张觉译注:《商君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3年版。
    87.李零译注:《司马法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8.王琯撰:《公孙龙子悬解》,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89.黄怀信撰:《鹖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0.邓析撰、慎到撰、尹文撰、仲长统校定、陆佃解:《邓析子·慎子·尹文子·鹃冠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1.[汉]高诱注:《吕氏春秋》,毕氏灵岩山馆本,清光绪十九年鸿文书局版。
    92.[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93.朱海雷撰:《尸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4.[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95.张觉等撰:《韩非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6.[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2006年版。
    97.诸祖耿著:《战国策集注彙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8.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99.赵宗乙译注:《淮南子译注》(上、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0.[西汉]孔鲋撰.[宋]宋咸注:《孔丛子》,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01.[清]阮元辑:《孔丛子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0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03.[汉]董仲舒著,周桂钿等译注:《春秋繁露》,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
    104.王利器撰:《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5.[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6.于智荣译注:《贾谊新书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7.卢元骏注译:《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8.刘殿爵、陈方正主编:《新序逐字索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2年版。
    109.[汉]刘向、刘歆撰,[清]姚振宗辑录:《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10.[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11.[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12.[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3.[汉]刘向撰;刘晓东校点[晋]黄浦谧撰;刘晓东校点:《列女传·高士传》,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4.王叔岷撰:《列仙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5.[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6.[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17.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18.韩敬:《法言全译》,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119.[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全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0.[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读:《仪礼注疏》(附校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2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全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唐]陆德明撰:《礼记释文》,宋淳熙中抚州公使库刊开禧咸淳间修本。
    123.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决》,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12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全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5.[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6.王云五主编:《白虎通及其他一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27.[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8.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9.[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0.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盐铁论·潜夫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31.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1年版。
    132.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3.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34.[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5.黄寿祺、梅桐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7.赖136.炎元著:《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版。
    138.曹大中译:《白话韩诗外传》,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139.周生春撰:《吴越春秋辑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40.张觉译注:《吴越春秋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1.张仲清著:《越绝书译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2.伏俊琏撰:《人物志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43.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4.李继闵著:《(九章算术)导读与译注》,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145.彭浩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6.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47.宣化法师讲述:《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148.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9.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150.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51.[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见[清]王谟辑:《汉魏遗书钞》,嘉庆三年刻本。
    152.[清]张志聪集注,方春阳等点校:《黄帝内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53.崔为译注:《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4.吕志杰编著:《金匮要略注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55.[后汉]华佗撰,农汉才点校:《中藏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56.[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157.[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上、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158.[唐]来俊臣著:马树全注译:《罗织经》,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159.[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160.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上、下),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61.[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6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3.迟铎集释:《小尔雅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64.[梁]顾野王著:《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65.余延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版。
    166.[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67.[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全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8.[唐]吴郡陆玑撰,[明]新安吴怀古今生、金陵张可仕文寺校:《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见[明]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普集·第一册》,文明书局1922年版。
    169.[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一、二、三、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0.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1.中国书店影印:《骆宾王集》,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版。
    172.[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3.[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4.[清]杜文澜辑,周绍良点校:《古谣谚》,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上、中、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6.[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7.[明]朱元璋:《御制大诰》,洪武内府刻本。
    178.[清]姜忠奎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纬史论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179.[唐]王瓘撰,[清]孙星衍校,顾广圻复校:《广黄帝本行记》,清光绪十一年刻《平津馆丛书》本。
    180.[宋]佚名撰,[清]孙星衍校,顾广圻复校:《轩辕黄帝传》,清光绪十一年刻《平津馆丛书》本。
    181.[宋]罗丛彦撰:《圣宋尊尧录》,[清]张德荣抄本。
    182.[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版。
    183.[清]林春溥撰:《开辟传疑》,清道光十五年竹柏山房刻本。
    184.[清]林春溥撰:《古史纪年》,清道光十七年竹柏山房刻本。
    185.[清]林春溥撰:《古史考年异同表》,清道光十八年竹柏山房刻本。
    186.[清]崔述撰:《补上古考信录》,清光绪年间刻《崔东壁先生遗书》本。
    187.[清]崔述撰:《唐虞考信录》,清光绪年间刻《崔东壁先生遗书》本。
    188.[清]佚名撰:《古史帝系考》,国家图书馆藏稿本。
    189.[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90.[清]沈德潜选:《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19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2.[清]朱琰述:《陶说》,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年版。
    193.[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编撰,左步青点校:《国朝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94.陈荆和编校:《校合本大越史记全书》,东京都: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1984年版。
    195.杜维运著:《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
    196.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7.王仁湘、贾笑冰著:《中国史前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98.吕振羽著:《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199.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0.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01.顾颉刚著:《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2.吕思勉著:《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03.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204.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41年版。
    205.朱伯崑著:《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6.祝瑞开著:《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07.史昌友编著:《灿烂的殷商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8.李先登著:《商周青铜文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09.顾颉刚著:《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01.刘建国著:《先秦伪书辩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2.牛武成著:《春秋百国探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03.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4.王锦民著:《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新证》,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205.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古籍整理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6.马勇著:《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探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全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8.郭丹主编:《先秦两汉文论全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9.郭丹著:《左传战国策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0.郭丹著:《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1.《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212.赵沛霖著:《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213.刘青著:《甲骨卜辞神话资料整理与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4.袁珂:《古神话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15.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6.叶林生著:《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7.闻一多撰,田兆元导读:《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8.钱穆著:《黄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19.钱穆著:《孔子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20.吴兴勇编撰,朱新昌、朱新龙绘图:《炎黄源流图说》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21.[台]王丕震著:《唐尧与虞舜》,台北:秋海棠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
    222.李述民:《公仆尧舜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23.杨东晨著:《尧舜禹时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224.张建合著:《尧舜禹演义》,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5.韩增寿:《尧帝与尧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26.张亭编著:《尧舜传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227.冯安泽著:《尧舜禹的传说》,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228.黄崇岳:《黄帝、尧、舜和大禹的传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229.孙泳超著:《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0.齐彦彬、齐晓钟著:《尧乡轶事:尧帝传说在顺平》,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31.赵大勇、赵随意著:《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32.王振湖编选:《尧都传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233.乔忠延著:《尧都土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34.乔忠延著:《尧都史鉴》,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35.刘长青著:《尧都·尧庙·尧陵》,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6.王春元主编:《尧庙》,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37.柴继光:《尧舜禹故都纪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38.赵大勇、赵随意著:《尧舜遗风》,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9.秦觉石编撰,沈叶廷绘图:《尧舜禅让:原始公社的民主时代》,南京:民丰印书馆1953年版。
    240.杨永俊著:《禅让政治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241.艾兰著:《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2.杨权著:《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43.王田葵、何红斌著:《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44.顾颉刚、刘起舒著:《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45.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46.张法著:《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7.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248.李松著:《远古至先秦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49.顾森著:《秦汉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50.陈绶祥著:《魏晋南北朝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51.罗世平、廖旸著:《古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252.杨爱国著:《不为观赏的画作——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3.戴钦祥、陆钦、李亚麟著:《中国古代服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54.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5.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256.赵超、熊存瑞著:《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程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57.赵翰生著:《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58.张守军著:《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59.徐勇、乔国华、余新忠著:《兵家文化面面观》,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260.许保林著:《中国兵书通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261.黄水华著:《中国古代兵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62.《战争简史》编写组编:《中国历代战争简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263.周正舒、徐金发著:《古代军旅常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4.丛文胜著:《军事法制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265.丁邦宇主编:《作战指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6.周纬著:《中国兵器史稿》,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67.王兆春著:《中国古代兵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68.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9.李立著:《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270.杨一凡著:《明初重典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71.万安中主编:《中国监狱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2.徐连达、朱子彦著:《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73.王霜、向斯著:《中国帝王宫廷生活》,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274.杜建民编著:《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年版。
    275.严家其著:《首脑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6.爱新觉罗·溥仪著:《我的前半生》,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277.朱子彦著:《后宫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8.陈茂同著:《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9.杨志玖主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80.赵德义、汪兴明主编:《中国历代官称辞典》,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281.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282.李治安、杜家骥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83.吴浩坤、潘悠著:《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4.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85.赵诚著:《甲骨文字学纲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86.王本兴编:《甲骨文小字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287.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288.陈初生编纂,曾宪通审校:《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9.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90.周宝宏著:《西周青铜重器铭文集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91.马衡著:《中国金石学概论》,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92.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293.严健民著:《远古中国医学史》,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94.陈大舜主编:《中医各家学说》,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295.马继兴著:《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296.薛公忱主编:《论医中儒道佛》,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7.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8.王力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
    299.胡适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00.詹石窗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版。
    301.王处辉著:《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02.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03.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4.俞文钊、吕建国、孟慧编著:《职业心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5.刘金平、王金娥编著:《公务员决策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6.李幼蒸著:《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7.苟志效著:《意义与符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8.谭学纯、朱玲著:《广义修辞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9.谭学纯、唐跃、朱玲著:《接受修辞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0.周光庆著:《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11.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2.陈苏镇著:《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313.朱义禄著:《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4.丁原明著:《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5.陈广忠、梁宗华著:《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6.庞进著:《中国龙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17.罗二虎著:《龙与中国文化》,成都: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318.檀明山主编:《象征学全书》,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
    319.刘英杰主编:《中国方术概观·相术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320.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1.吴信如著:《佛教各宗大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322.白化文著:《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323.谢贵安著:《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324.李中华著:《谶纬与神秘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325.郭书春:《中国古代数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26.唐明邦、张武、罗炽、萧汉明编:《周易纵横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7.郭彧著:《易图讲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28.宋杰著:《<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9.陈久金、杨怡著:《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30.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331.王子今著:《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2.钱林清、郑炎谋、胡慧敏、郭慕萍、葛贵保编著:《山西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年版。
    333.朱学西著:《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34.张春生著:《山海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335.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36.吴承洛著:《中国度量衡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37.丘光明著:《中国古代度量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38.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339.吴山编著:《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瓷装饰艺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40.杨根、韩玉文著:《窑火的魔力——中国陶瓷文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341.陈文华著:《农业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342.王学泰著:《华夏饮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343.许嘉璐著:《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44.杨树达著:《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45.刘武著:《醉里看乾坤——中国士人饮酒心态》,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
    350.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51.郭彦岗著:《中国历代货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52.钱剑夫著:《秦汉货币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53.霍巍著:《大礼安魂——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4.徐吉军著:《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355.李玉洁著:《先秦丧葬制度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56.李如森著:《汉代丧葬礼俗》,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357.王夫子著:《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358.刘学林、马重奇著:《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9.葛剑雄著:《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60.葛剑雄著:《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1.徐兆奎著:《中国地名史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62.后晓荣著:《秦代政区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63.李均明著:《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364.《中国哲学编辑部》,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编:《郭店楚简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全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66.李零著:《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7.《简帛书法选》编辑组编:《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36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369.楼庆西著:《中国古代建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70.王崇焕著:《中国古代交通》,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71.王其钧主编:《中国建筑图解辞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72.吴钊、刘栋升编著:《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373.陈美娥著:《中原古乐史草稿上篇古代音乐理论探索》,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
    374.王子初著:《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75.方宝璋、郑俊晖著:《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76.修海林编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年版。
    377.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78.刘芹著:《中国古代舞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79.王保田主编:《日本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0.叶渭渠著:《日本文化史》(第二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1.薛克翘编著:《中印文化交流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82.崔连仲、武文著:《古代印度文明与中国》,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
    383.章太炎著,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84.欧阳哲生:《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5.朱自清著:《标准语尺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6.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全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87.[日]南谷美保著,吕顺长译:《日本文化大讲堂·音乐》,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388.[韩]张师勋著,朴春妮译.《韩国音乐史》(增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89.[韩]朴治文著,郝君峰、陈冰冰译:《从尧舜到李昌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90.[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译:《中国史通论》(全二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91.[越]陈重金著,戴可来译:《越南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92.[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93.[法]费讷隆著,周国强译:《亡灵对话录》,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年版。
    394.[法]罗兰·巴尔特著,王东亮译:《符号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95.[美]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96.[荷兰]高罗佩著,杨权译:《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7.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暨根祖文化研究会编:《尧都文化研究》。
    398.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暨根祖文化研究会编:《尧舜禹历史文化研究论文》。
    399.陈泳超:《尧舜传说总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98届博士论文。
    400.马兴:《尧舜时代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7届博士论文。
    401.万九河:《怎样看尧舜禅让与篡夺的关系》,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第4期。
    402.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新华文摘,2004,(23)
    403.刘皓:《尧舜时代的婚俗考》,载《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1卷2期。
    404.陈泳超:《尧舜时代——政治理想的远古投影》,载《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405.仓林忠:《关于黄帝、尧舜禹时期帝位继承制度的思辨》,载《天中学刊》1996年第3期。
    406.仓林忠:《关于尧舜殛鲧千古隐秘的探析》,载1997年1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407.王水照:《中唐儒学所谓“尧舜之道”》,载台湾《孔孟月刊》1999年第37卷12期。
    408.吕文郁:《华夏文明与先秦时代的生态环境》,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09.钱耀朋:《尧舜禅让故事与中原社会政治的演进》,载《中州学刊》2003年第三期。
    410.齐荣晋:《柳宗元的尧舜观》,载《晋阳学刊》2002年第6期。
    411.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与古代禅让传说》,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412.左汉林:《“重瞳”考释》,载《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1年第3期。
    413.张克、陈曼平:《谈《尚书·尧典》中的“尧舜传贤”》,载《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414.屠武周:《古代典籍中所见尧舜禹时代军事民主选举制的若干问题》,载《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415.薛其晖:《(尚书·尧典)法律思想辨析——试论中国法律的起源》,载《学术月刊》1984.8。
    416.沈鸿:《(大雅>、(周颂)》不载尧、舜传说考论——兼谈周文化与夏文化的亲缘关系》,载《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三辑。
    417.孙铎:《帝尧出生地考》,载《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3期。
    418.王亚东、付宝新、王忠伟:《帝尧的管理思想》,载《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1卷第6期。
    419.何兰生:《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政治谎言》,载《党建文汇:下半月版》2006年第9期。
    420.高树德:《尧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源》,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1.李小平:《尧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2.方熔:《陶寺考古与东方文明发源》,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3.陶富海:《陶寺文化与尧文化·龙文化》,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4.张玉勤、张晓荣:《陶寺:尧文化的直根》,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5.吉红枝、刘小慧:《华夏文明的先驱——尧》,载《中关村》2007年第12期。
    426.尚恒元、荆惠萍:《帝尧其人——兼探(史记)帝尧史料源流》,载《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8卷第04期。
    427.申维辰:《中华文明探源的惊世之现——陶寺考古及尧文化的丰硕成果及重要意义》,载《山西日报》2004年2月10日。
    428.申维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陶寺城址考古》,载《光明日报》2004年3月25日。
    429.葛中:《“蒸”的缘起》(上),载《养生月刊》2008年29卷5期。
    430.葛中:《“蒸”的缘起》(下),载《养生月刊》2008年29卷6期。
    431.邹大海:《从(算数书)和秦简看上古粮米的比率》,载《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10月第四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