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和熊彼特都是毕生关注资本主义命运的经济学家。他们关于“创新”的经济思想有融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尝试将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纳入马克思经济学的框架是本文理论探讨的主要目标。根据熊彼特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划分,我们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类似一个描述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理论,而马克思关于机器大工业和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则类似于一个动态经济学理论,在熊彼特经济学中,前者称为“循环流转”,后者称为“经济发展”。
     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忽视“创新”,而是将创新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产物。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整个体系,而不是源于个人动机或个性特征,提高生产力水平是资本主义内在规律的强制性结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不到一百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也以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代价)。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代表,内在的利润动机和外在的市场竞争决定了资本家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相对剩余价值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创新”内在于资本积累的历史过程中,构成了资本主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扩大物质财富的经济动力。因此,马克思的“创新”概念主要是指在既定的产品结构和分工体系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创新,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的涵义,则更接近马克思所分析的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那种结构性转变。
     我们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不仅提供了工艺创新的理论,而且提供了产品创新的分析范式。在《资本论》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机器产品创新”引致的生产方式变革的具体机制,分析了既有的资本主义分工体系及相应的物质基础如何催生产品创新,以及机器产品创新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敏锐地观察到英国棉纺织工业长达90余年的长期波动历史,阐释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向更高阶段作上升运动的一般规律,构建了不同于新熊彼特学派和SSA学派长波理论的“动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从一定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和分工动态来分析产品创新的原因;(2)根据产品创新、分工扩展和内生的市场扩张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具体机制;(3)将“基础创新”特别是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品)的创新以及相应的固定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分析的核心变量(自变量);(4)分析产品创新对于劳动组织方式、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具体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产品创新之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产品创新可以作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概念。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体现为实践的、唯物的和辩证的观点。所谓实践的观点,就是要从人的能动的活动出发去理解现实,从人类生活的再生产的角度分析由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总和所构成的经济结构;所谓唯物的观点,是指不是从人的观念、社会意识来解释社会现实和社会存在,而是从社会存在、从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来解释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所谓辩证的观点,就是要从社会内在的动力去解释发展变化的逻辑,说明一个社会的内部联系以及由于内在矛盾而“自己运动”过程。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方面是其中的“关系本体论”和“时间哲学”。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最终都可归结为“关系”,即作为主体的“我”与“他者”(包括“我”自己以及其它作为主体的“我”)之间的联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社会存在是“主体间性”的,主体间的共在、我与他者之间的交往、对话,构成了社会存在基本要素。马克思关于“时间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资源,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自然时间,在生命的持续期间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而“社会时间”是由从事生产劳动的时间和从事其它活动的时间构成,前者马克思称之为“劳动时间”,后者马克思称之为“自由时间”。由于“自然时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所以马克思用自然时间这个外在的尺度来衡量“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多少及其比例。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而自由时间在不断增加,因此,人类的自由程度在不断加大。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当劳动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劳动本身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再作为生存的强制性要求时,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劳动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和享受活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半天工作日”的可能性,这一观点为第四国际的曼德尔所继承,在《权力与货币》一书中,曼德尔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主张将工作日缩短为半天,即半天劳动,半天自由活动。
     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的划分。常规实践,是指重复性、依照既定的模式进行的活动。创新实践,指的是实践活动中出现了新的情况,产生了新事物,改变了原有的实践方式。创新实践是社会变化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源于人们的创新实践。作为科技创新物质形态的产品创新是生产劳动中的创新成果,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它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引入创新实践的概念,使实践的、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具体化,而引入产品创新的概念,则进一步将“创新实践”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证化,从而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成了具体科学的可操作性概念。
     产品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在一个社会中,由专业化所导致的分工深化以及由产品创新推动的分工扩展,是自发秩序的两个重要方面。产品创新导致市场的内生扩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原因。论文构建模型分析了产品创新推进分工扩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内在机制,论证了产品创新、自发秩序和经济均衡的关系。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是分工演进、市场秩序扩展和经济均衡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表现为经济运行过程的结构性变迁。第二,根据曼德尔提出的非对称的长波机制的原理,我们将产品创新看做推动平均利润率阶段性上升的主要力量,认为虽然马克思提出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一个长期作用的机制,但由于产品创新所导致的利润率上升,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呈现为波浪式的下降过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文分析了利润率的波动对于社会总资本积累速度的影响,引入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趋势的分析原理,论证了“产品创新-利润率-资本积累速度-就业和收入分配”这几个核心变量依次影响的具体机制,并针对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导致两极分化和排斥性增长的一般趋势的分析,提出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负反馈机制。根据分工、利润率、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四个关键词所构成的宏观经济学,阐释了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第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产品创新对制度变迁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产品创新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产品创新引起具有明显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3)产品创新引起劳动过程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以上研究,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变量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内在机制的全面的理论框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熊彼特经济学进行了有机结合。
     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工业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产品创新走在前列的国家就率先崛起并引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1760-1830年的英国、1865-1945年的美国、1871-1913和1946-1969年的德国、1955-1973年的日本都是通过产品创新而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从而主导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比照产品创新对于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我们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创新“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外向型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随着市场化改革进入后期阶段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部需求造成的巨大冲击,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制度创新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会逐渐减弱,我国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便在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优势丧失前,实现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如果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概括为“制度创新驱动的数量型扩张”,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式将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产品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为抢抓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贡献:第一,在选题上,将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纳入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品创新对宏观经济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与已有的研究相比,进一步扩充研究范围、探讨内部机制,原有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资本积累的矛盾导致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推动扩张性长波。第二,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研究产品创新的经济影响,突出了研究的方法论涵义,不再把经济周期理解为“循环”,而是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根据产品创新来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用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型,论证制度创新“红利”递减,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调整转变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稳增长促转型的意义和内涵。
Marxist economics provides not only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ory but also an analytical paradigm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Das Kapitcal" and economics manuscripts from1861to1863, Marx studies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mode caused by "machine-product-innovatio-n", analyzes how the existing capitalist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and the relative material foundation create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product-innovations' influence to surplus value production and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Keenly observes the90-years-history of the long-term fluctuation of the British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Marx illustrates that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centered o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capitalism to a higher stage.
     The methodology of study o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n Marx economics theory lies in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conception between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rx's dialect. Marx's basic theory is the practical, materialistic and dialectical viewpoints. The practical viewpoint is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to perceive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conomical structures which cannot be conveyed by human's spirits. The materialistic viewpoint is not to explain the historical facts or social existence from the people's ideas or social consciousness but from social existence and social economics structur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dialectical viewpoint is to explicate the logica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rom the social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o show the social internal connections and its self-movement process due to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
     Using Marx's methodology, we put forward the curtate of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and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refers to the repeatedly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patterns.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means there appears new things that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s.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is the motivity of social reformations.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system innovation lie on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s the material patter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labors. According to the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duct innov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ity.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he introducing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will concretize the practical, dialectical, and material worldview. And the introducing concept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will furthermore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will even make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be an operational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the economy of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in society, the deepening of labor division caused by the specializ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division caused by product innovation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spontaneous order expansio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leads to the market internal expansion. It also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o ra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 constructive model of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at product innovation will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labor division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The thesis also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roduct innovation, spontaneous order and economic equilibrium. We think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s the result of three forces, the evolu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the order of market expansion and economical balance, which the essence is the structure change of division system. Second, on the base of Ernest Mandel's principle of unsymmetrical long-term fluctuation, we consider the product innovation as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average profit rate periodically. The capitalistic average profit rate appears the corrugated decline process due to anabatic profit rete caused by the product innovation, although Marx's decline principle of average profit rate needs a long-term effect.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academic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rofit rate' fluctuation on the speed of the social total capital's accumulation,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following core vars, such as the product innovation, the profit rate, the speed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employ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tc. And the thesis proffers capitalistic degenerativ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polarization and the repellent raise caused by the Marx's capital accumulation. Composed by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profit rate,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macroeconomics explains the macro-economical effects of the product innovation. Third,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rucial effects of product innova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 which perform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1.the changes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2.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social development periods in some ownership condition;3. the changes on labor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 forms. Those studies form the all-sidedly theoretical structure about internal system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connect the Marx economy with Alois Schumpeter economy.
     Above all,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capitalist era from the demonstrative perspective. In this process, those nation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product innovation take the lead rising and become the super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Kingdom from1760to1830, the United States from1865to1945, Germany from1871to1913and from1946to1969, Japan from1955to1973, and so on. Contrasting effects of the product innovation on profit rate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effects so our marketable reformable innovation to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xophytic economy's effects and problems to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引文
① [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44.
    ② [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4.
    ① [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② [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777.
    ① [英]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① [英]G.M.彼得·斯旺.创新经济学[M].韦倩,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1.
    ① 李乾文.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传播及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8).
    ②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25-92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④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669.
    ① [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8-519.
    ② 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326.
    ③ 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学(季刊),2003,2(02).
    ① James M.Utterback,N.Abemathy.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OMEGA, Vol.3, No.6.1975:639-656.
    ② 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2.
    ③ 傅家骥(主编).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7.
    ④ [英]GM.彼得·斯旺.创新经济学[M].韦倩,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3-25.
    ⑤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09).
    ① 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④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9.
    ⑤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02.
    ① 值得说明的是,马克思用“价值”这个概念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被商品交换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遮蔽的东西,即反对商品拜物教,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称其为“物化”,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卢卡奇发现并于1932年发表后,卢卡奇认为在没有看到马克思这一手稿之前自己所提出“物化”概念应当表达的是“异化”涵义。
    ② 可参见:Jan Fagerberg,David C.Mowery,Richard R.Nelson.The Oxfo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2.
    ④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5、87-88.
    ① Robert M.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70, No. 1.(Feb.,1956):65-94.
    ② T.W.Swan. 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J].Economic Record, Volume 32, Issue 2, November, 1956:334-361.
    ① Robert M. 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9, No.3 (Aug.,1957).
    ① 这一定义与熊彼特关于创新的界定是一致的,即“创新”改变生产函数。
    ② 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 June,1962: 155-173.
    ③ Uzawa Hirofumi.Optimal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6, January,1965:18-31.
    ④ 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1986:1002-1037.
    ⑤ Lucas 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uly,22(1),1988: 3-42.
    ① Romer P. M. 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7(May), No.2,1987:56-62.
    ②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1990:71-102.
    ③ Grossman G.M.,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theory [M].MIT press,1991.
    ④ Young Alywn.Invention 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1,No.3, 1993:443-472.
    ⑤ Gene M.Grossman, Elhanan Helpman.Qu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91,58(1):43-61.
    ⑥ Paul S.Segerstrom, T.C.A.Anant, Elias Dinopoulos.A schumpeterian model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0, No.5. (Dec.,1990):1077-1091.
    ⑦ 指的是产品质量的改进,新发明会使旧的技术或产品过时。
    ① Philippe Aghion,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Economatrica, Vol.60, IvIo.2 (Mar.,1992):323-351.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97.
    ① 刘崇仪等.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
    ②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1-62.
    ③ 许建康.历史上的三次大萧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J].经济纵横,2009,(10).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
    ⑤ 刘崇仪等.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①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3.
    ② [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1.
    ③ 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121-166.
    ① 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6.
    ① 以上引自:N.D.Kondratieff.The long waves in economic life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 Vol.17, No.6(Nov.,1935):105-115.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9,72-74,237-253.
    ②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3.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6-147.
    ①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
    ① 赵涛.经济长波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波动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2-37.
    ②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8-125.
    ③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8-125.
    ① 孟捷.新熊彼特派和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04).
    ② Carlota Perez. Structure change and assimilation of new techolog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J].Futures, Volume 15, Issue 5, October,1983:357-375.
    ① 以上转述自: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序第2页、167-169.
    ② 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前言第3页、127.
    ① 以上转述自: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121-166.
    ①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7.
    ①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7-29.
    ②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8.
    ③ [美]戴维·戈登,托马斯·E.韦斯科夫,塞缪尔·鲍尔斯.力量、积累和危机:战后积累社会结构的兴衰[M]//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① [美]戴维·戈登,托马斯·E.韦斯科夫,塞缪尔·鲍尔斯.力量、积累和危机:战后积累社会结构的兴衰[M]//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②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J].开放时代,2011,(10).
    ③ 陈聚祉.社会积累结构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01).
    ① 鲍尔斯等.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治和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3.
    ② [美]戴维·戈登,托马斯·E.韦斯科夫,塞缪尔·鲍尔斯.力量、积累和危机:战后积累社会结构的兴衰[M]//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③ [美]D.科茨.积累的调节论和社会结构论比较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0,(11).
    ① 张蕴岭.西方经济战后发展的转折和长周期波动[J].世界经济,1982,(10)
    ② 张荐华.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长周期理论初探[J].世界经济,1982,(10)
    ③ 查汝强.试论产业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1984,(06).
    ④ 赵涛.经济长波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波动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⑤ 沈华嵩.论长期波动[J].世界经济,1983,(08).
    ① 金岩石.退潮中的西方经济[J].世界经济,1983,(10).
    ② 以上转述自: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5-130.
    ③ 孟捷.新熊彼特派和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04).
    ①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J].开放时代,2011,(10).
    ② 高峰.“新经济”,还是新的“经济长波”[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③ 许建康.经济长波论及其各学派分歧的最大焦点[J].经济纵横,2009,(11).
    ④ 李民琪,朱安东.世界利润率长波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J].海派经济学,2007,16(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② 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0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0、6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83.
    ① [美]托尔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5-64.
    ② [美]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48.
    ③ [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8-19.
    ④ Armen A. Alchian.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58, Issue 3 (Jun.,1950):211-221.
    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37-138.
    ② 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① 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4,(02).
    ② 一战前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如拉法格等都倾向于将马克思看作“达尔文主义者”。
    ③ [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2-113.
    ④ 单继刚.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J].哲学研究,2008,(08)
    ⑤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339-400.
    ① L-佛埃尔.作为社会生物学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J].国外社会科学,1980,(01).
    ② 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对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③ [美]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53.
    ④ 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1-122.
    ①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J].学术月刊,2002,(12)
    ② 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2.
    ③ 杰弗里·M·霍奇逊(主编).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1-201.
    ④ 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总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0.
    ⑤ 孟捷.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J].经济学动态,2006,(06).
    ① Yu Bin. Unsuccessfully evolved competitive process:a comment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J].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10, Vol.1,(01).
    ② 孟捷.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J].经济学动态,2006,(06).
    ③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边际效用学派的三位奠基者之一的门格尔及其后的奥地利学派所继承的核心思想是以休谟、斯密、福格森、曼德维尔等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也被归之为演化经济学。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马歇尔也曾说过,经济学的麦加(圣地)不在于物理学,而在于生物学。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①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三次提到达尔文,将技术工艺变化同生物演化做类比。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3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4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7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1.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74.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1-2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0-25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21.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10-41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8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1-37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3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②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揭示了“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23.)。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⑤ 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4,(02)
    ⑥ 另一个相同点是二者都是“反还原主义的”,辩证法强调“总体性”,演化经济学强调“分层”、“突现”。
    ⑦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综合与创新[J].学术月刊,2011,(06).
    ⑧ 按照哈耶克的说法,人类头脑中的知识、观念或意见不是“解释对象”,只是“用来建立个人之间可能的关系结构的要素”,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正是通过这些主观事实,研究人们之间“共享的精神结构”,以建构一种关于复杂现象的未经人刻意设计的“秩序”。在批评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理性滥用和唯科学主义立场的时候,哈耶克甚至认为:“过去一百年里经济学的每一项重大进步,都是向着不断采用主观主义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参见;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4、17、24.)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2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8-249.
    ③ 赵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危机:唯心论抑或唯物论[J].经济学动态,2004,(07).
    ④ [美]托尔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10.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9.
    ⑥ 胡皓,楼慧心.涨落与系统的进化[J].大自然探索,1988,(0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4.
    ②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4.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09.
    ④ [美]鲍尔(T.Ball).马克思和达尔文——一种重新考虑[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12).
    ⑤ [英]汤姆·博托莫尔(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36-137.
    ① 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07)
    ①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R].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② 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07).
    ③ 关士续.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的一些论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1).
    ④ 汪澄清.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03).
    ⑤ 罗青.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发展研究[R].博士学位论文,2012.
    ⑥ 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0-81.
    ⑦ 孟捷.产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1,(03)
    ① 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3,(12).
    ② 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02).
    ③ 黄瑾.市场竞争与产品创新——从马克思角度进行的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3,(04)
    ④ 高峰.产品创新与资本积累[J].当代经济研究,2003,(04).
    ⑤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09)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69.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7.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
    ③ [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3.
    ①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1.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6.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6.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0-441.
    ②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6.
    ①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33-234.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9.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12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8.
    ③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60.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3.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2.
    ⑥ 与马克思不同,恩格斯似乎更为强调外部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作用。“没有生产的从而没有市场的经常而迅速的扩大,这种运动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根据这一原理,合理的推论就是:对外殖民和战争是资本主义缓解生产和市场的内在矛盾、克服周期性危机的最主要负反馈机制,资本主义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占有外部市场,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马克思、列宁对外生的市场扩张也极为重视,马克思把这种交往的不断扩大看作是从国家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列宁的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的论断也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
    ①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9-80.
    ②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5-20.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3-494.
    ② 许建康教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对三次经济长波收缩期的论述。(参见:许建康.历史上的三次大萧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J].经济纵横,2009,(10).)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3.
    ① 孟捷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为之建立理论框架,将产品创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1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69.
    ③ 埃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7-124.
    ① 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教学与研究,2002,(03).
    ② 孟捷.产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M].当代经济研究,2002,(03).
    ③ 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M].教学与研究,2003,(09).
    ① 杨志.马克思的世界观与《资本论》的方法论[Ml.当代经济研究,2012,(09)
    ② 何自力.产业变迁与资本主义的衰落[M].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78.
    ① 卢森贝.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发展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61-62.
    ② 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35、38.
    ③ 瓦·图赫舍雷尔.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7.
    ④ 邱海平.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J].经济纵横,2008,(05).
    ⑤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
    ⑥ 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
    ⑦ 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42.
    ⑧ 邱海平.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J].经济纵横,2008,(05).
    ① 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4、37.
    ② 邱海平.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J].经济纵横,2008,(05).
    ③ [苏]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232.
    ④ 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1).
    ① 关于马克思的《巴黎笔记》我们参考的是王辅民的翻译。原文发表在《(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六集)。以下的引用相同。(参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编辑组编.《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8.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6.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0.
    ① [英]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9-152.
    ① 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78-179.
    ② 贺麟.对有关辩证法几个问题的新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1988,(02).
    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
    ④ 黑格尔指出:“发展的方法从两方面都是充分足用的,即第一,它异于别的科学所寻求的那种仅仅外在排比;第二,它异于通常处理哲学对象的办法,即先假定一套格式,然后根据这些格式,与前一办法一样,外在地武断地将所有的材料平行排列。再加以由于最奇特的误解,硬要使概念发展的必然性满足于偶然的主观任性的联系。(参见:[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2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7-617.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7.
    ⑤ 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大量研究显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未竟事业的继续。
    ⑥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241、3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5-389.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0-401.
    ③ 贺麟.《小逻辑》译者引言[M]//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iii.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9-30.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9.
    ③ 马·莫·罗森塔尔.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5-7.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592.
    ① [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44.
    ① [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7、1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① 中国哲学注重的是探讨人性的善恶,中国人更为关注价值论和社会伦理。
    ② 这个概念是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角度规定人的本质时使用的概念,指的是人作为类所具有的抽象的自然共同性。马克思提出的“类本质的异化”主要是从费尔巴哈这个定义上来讲的,与后来唯物史观成熟后所使用的概念有差异。
    ③ 亚里士多德定义的人是与动物和奴隶区别开来的“公民”。
    ①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
    ①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半天工作日,,的可能性,这一观点为第四国际的曼德尔所继承,在《权力与货币》一书中,曼德尔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主张将工作日缩短为半天,即半天劳动,半天自由活动。
    ① 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J].哲学研究,2009,(07)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①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关于“交换费用,,的基本观点:以交换为基础的分工所产生的“交换费用”,是对两个交换产品的劳动者而言,是对他们“全部生产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扣除,约翰·穆勒把这种流通费用看作分工的必要代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费用只是不以财产公有制而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发分工的费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22.)
    ① 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0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8.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5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51.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9.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5.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9.
    ① 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7.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7-198.
    ② 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7-18.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7.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37.
    ① 李民琪,朱安东.当代世界的基本状况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M].高校理论战线,2005,(5).
    ② 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95.
    ① 斯密认为利润率有一个自然率,这个自然率取决于一个社会是进步状态、停滞状态或退步状态。由于无法确定资本的平均利润,斯密在《国富论》中主要考察的是货币的利息变动。曼德尔在考察长波的时候,也是采用利息率作为替代变量。在现代社会,调节利息(加息、减息)成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3-84.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86.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9.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70.
    ①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5、88.
    ①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77.
    ②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32-333.
    ③ 这是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的基本观点。
    ① 有利于降低婴儿死亡率。马克思似乎也赞同斯密的话:“贫困似乎会促进繁殖”,但是,同时马克思也痛苦的调侃说,工人类似于动物界,死亡率越高,其繁殖力就越强。显然,在把人本身贬低为生产工具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别是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由于贫困,婴儿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3.)。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0.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1.
    ② 指的是相对贫困。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0.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7.
    ① 周尚文主编.国际共运史事件人物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71、79、149、221.。
    ①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7-1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263.
    ③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0-331.
    ① 赵磊.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抑或技术?[J].哲学研究,1997,(10)
    ②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1.
    ① 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31.
    ① [比利时]亨利·霍本.资本主义劳动优化的历史:泰勒制、福特制和丰田主义[J].海派经济学,2007,(20).
    ①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7-158.
    ①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9-180.
    ②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92.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3-104.
    ②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5-206.
    ①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
    ① [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9.
    ① [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42.
    ① [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96.
    ②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6-117.
    ①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
    ① 韩承文.第二次产业革命与美国现代化[J].南都学刊,1990,10(2).
    ①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3-94.
    ② [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406407.
    ①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7-98.
    ②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0.
    ① 美国是一个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减少生产中的劳动,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激励因素。“连续操作或流水装配线”并不是福特的首创,1784年美国发明家奥利弗·伊万斯(1755-1819)在面粉厂设计了起卸和传送装置,致力于研究节省劳动力的自动化生产。在福特方法一个世纪前,这种流水生产线在农产品加工中已有大量的使用。
    ② [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31.
    ③ [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34.
    ① [美]丹尼尔·格罗斯.大泡沫[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3.
    ②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36.
    ①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普及了教育,19世纪末德国国民科技文化素质超过欧美各国。
    ① 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45-346.
    ②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00-201.
    ①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26.
    ② 许璇,邢来顺.联邦德国产业结构转型与中间阶层的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①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76、278、292.
    ②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13、315.
    ③ [日]内野达郎.战后日本经济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125.
    ①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0.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明确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
    ②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③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④ 柳卸林,高太山(主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⑤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25-927.
    ① 所谓机制,就是指系统中各部分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解释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实际上就是要从理论层面上说明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关于这一理论的解释已经有了较多的思想性表述,例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论述了分工对于机械发明的作用,也提到了以“观察一切事物”为主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为技术改良提供了另一创新来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同样具有各种分工部门的专门职业,即科学家团体(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11.)。萨伊认为,人类的一切劳动都具有三种动作:研究产品的规律和自然趋势,一般由哲学家和科学家来完成;运用知识组织产品的生产来实现一个有用的目的,由农场主、工厂主或商人来完成:具体的执行操作,由工人在前两者的监督下提供执行的力量(参见:[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9-80.)。继古典经济学之后,李斯特首次提出了与亚当·斯密和萨伊的价值理论不同的“生产力理论体系”:只要国家能够保持先进的生产力的水平,即使遭到各种破坏,仍然能够迅速崛起;“各国现在的状况是在我们以前许多世代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等积累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并不是象萨伊所相信的那样决定于它所蓄积的财富(也就是交换价值)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参见:[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4-127.)。
    ② 这一概念不同于t'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economy"(创意经济)。有学者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创意经济时代,这里的创意经济与创新驱动在涵义上有重合,但不完全相同。
    ③ 李斯特的理论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展开的,关注的是德国赶超英国的问题,对后来以弗里曼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有明确的预见(参见:[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3.)。
    ④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5.
    ①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27-557
    ② 余永定.中国投资热之忧[J].宏观经济管理,2011,(03).
    ① 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②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8.
    ① [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97.
    ② [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③ 2013年中共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一表述表明,市场化改革任务将主要在于如何健全让市场发挥决定资源配置作用的机制,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① [英]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3.
    ② 韩国政府对引进的技术和外资的持股比例以及行业都进行了限制和规定。
    ③ 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3-118.
    ① 徐旭红.国企改革不能片面理解为国企私有化[N].人民政协报,2012-04-17,B01.
    ① 程鹏等.基础研究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以高铁产业为案例[J].管理评论,2011,(12)
    ① 张璐晶.高铁成长记[J].中国经济周刊,2011,Z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全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全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5]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英]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 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16][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7][比]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8][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9][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0]盛 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3]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4][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6][苏]列·尼·苏沃洛夫.唯物辩证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7][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8][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9][德]威廉·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0][民主德国]于尔根·库钦斯基.生产力的四次革命:理论和对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1]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编.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十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2]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3]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M].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4]内森·罗森堡,L.E.小伯泽尔.西方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5][美]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6]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7][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8][英]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9]刘天纯.日本产业革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40][美]内森·罗森伯格.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1]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2][美]F.M.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鲁道夫·吕贝尔.工业化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44][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5][美]G·拉尼斯等.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46][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7][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9][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0][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1][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2][美]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3][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4][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5][英]斯蒂芬·博丁顿.计算机与社会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6]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7][美]里查德·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8]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9][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0][美]里查德·R.纳尔森,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1]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02)..
    [62]高峰.产品创新与资本积累[J].当代经济研究,2003,(04).
    [63]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03).
    [64]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5,(05).
    [65]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J].哲学研究,2009, (07)
    [66]孟捷.剥削、创新与价值增殖——创新型企业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历史合法性[J].当代经济研究,2001,(07).
    [67]黄瑾.市场竞争与产品创新——从马克思角度进行的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3,(04).
    [68]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M]//张宇等编.高级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9]代明,殷仪金,戴谢尔.创新理论:1912-2012——纪念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首版100周年[J].经济学动态,2012,(04)
    [70]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09).
    [71]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09).
    [72]孟捷.产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1,(03)
    [73]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74]查汝强.试论产业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1984,(06).
    [75]王鸿生.论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的变革及其社会历史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1986,(02).
    [76]阎康年.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内在机制与世界历史发展[J].历史研究,1992,(02).
    [77]唐家辉.生产自动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J].哲学研究,1985,(05).
    [78]孟氧.产业革命与科学技术革命[J].《资本论》与当代经济,1992,(04).
    [79]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0(01).
    [80][美]那坦·罗森伯格.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J].教学与研究,2009,(12).
    [81]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4,(05)
    [82]卢峰.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4(01).
    [83]约瑟夫·熊彼特.作为整体的经济[M]//赖纳特、贾根良主编.穷国的国富论(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4]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1999,(01).
    [85]赵磊.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抑或技术?[J].哲学研究,1997,(10).
    [86]杨小凯.分工与专业化——文献综述[M]//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7]塞尔吉奥·卡玛拉·伊斯基耶多.美国的商业周期与短期利润率波动:1947-2010[J].当代经济研究,2011,(12)
    [88]卫兴华.创新驱动与转变发展方式[J].经济纵横,2013,(07).
    [89]刘诗白.以科技创新促转型稳增长[J].经济学家,2013,(.11).
    [90]洪银兴.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J].管理世界,2011,(07).
    [91]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01).
    [92]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04).
    [93]方兴起.新增长点:是农民变市民的城镇化还是产业创新[J].管理学刊,2013,(04).
    [94][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5][美]托儿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6][意大利]克瑞斯提诺·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7][英]G.M.彼得·斯旺.创新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8]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和实证的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99]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0]顿小红.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看我国高速铁路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7,(06).
    [101]程鹏等.基础研究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以高铁产业为案例[J].管理评论,2011,(12).
    [101]张璐晶.高铁成长记[J].中国经济周刊,2011,Z1.
    [102]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3][美]哈罗德·埃文斯,盖尔·巴克兰,戴维·列非.他们创造了美国:从蒸汽机到搜索引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4][挪]詹·法格博格等(主编).牛津创新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05]徐禾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6]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James M. Utterback, N. Abernathy. 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J]. OMEGA,1975, Vol.3, No.6.
    [2]Robert M. 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Vol.70, No.1. (Feb.): 65-94.
    [3]T. W. Swan. 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J]. Economic Record,1956, Volume 32, Issue 2, November:334-361.
    [4]Robert M. 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 Vol.39, No.3 (Aug.).
    [5]K. J. Arrow.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 June:155-173.
    [6]Uzawa Hirofumi. Optimal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5, Vol. 6, January:18-31.
    [7]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986:1002-1037.
    [8]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July,22(1):3-42.
    [9]Romer P. M. 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 Vol.77(M ay), No.2:56-62.
    [10]Romer P.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Vol.98, No.5:71-102.
    [11]Grossman G. M, Helpm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theory [J].MIT press,1991.
    [12]Young Alywn. Invention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 Vol.101, No.3:443-472.
    [13]Gene M. Grossman, Elhanan Helpman. Qu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91,58 (1):43-61.
    [14]Paul S. Segerstrom, T. C. A. Anant, Elias Dinopoulos.A schumpe-terian model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Vol.80, No.5, (Dec.):1077-1091.
    [15]Philippe Aghion,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atrica,1992, Vol.60, Ivlo.2 (Mar.): 323-351.
    [16]Armen A. Alchian.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 Volume 58, Issue 3 (Jun.): 211-221.
    [17]Babbage. 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 [M].London:Charles Knight, Pall Malj, Fast,1833.
    [18]George J. Stigler.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1, Vol.59, No.3. (Jun.):185-194.
    [19]Allyn A. Young.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J]. The Economic Journal,1928, Vol.38, No.152 (Dec.):527-542.
    [20]H. S. Houthaker. Economics and biology:specialization and speciation [J].Kyklos,1956, Volume 9, Issue 2:181-189.
    [21]Thomas E. Weisskopf. Marxian crisis theory and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postwar U. S. economy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3:341-378.
    [22]Fred Mosely. The rate of profit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7,29(4):23-41.
    [23]Fred Mosely. The decline of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postwar U.S. economy:An alternative Marxian explanation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0, Vol.22 (2-3):17-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