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意识形态传播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都面临着无形的以说服和信仰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传播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包含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传播和意识形态认同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意识形态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认同则是根本目的,意识形态传播是中心环节。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就是将党的意识形态相应的价值、理念和信仰内化到人们的心理层面的过程。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了中国大众文化,使得大众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在多维文化视野中崛起。文化转型是最深层次的转型。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大众产生普遍和深层次影响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所显示的弱意识形态性和非强制性、商业性和功利性、娱乐性和世俗性等特点,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对党的意识形态传播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下,构建双向互动的大众传播模式是党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的必然选择。构建双向互动的大众传播模式的前提是主体构建,即提高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实现传播关系优化;核心是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即形成兼容并蓄的话语体系;关键保障是优化传播环境,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管理。论文运用阶级分析、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基本方法,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出发,厘清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逻辑,在分析大众文化对党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党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的总体思路。
     论文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导言部分阐释了本选题的原因和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结构框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总结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理论逻辑。该章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和传播学原理出发,对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社会传播学视角分析了政党意识形态传播的内涵,总结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传播的经验教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
     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大众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影响,包括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该章从大众文化的生成、内涵、基本特征和功能出发,重点挖掘大众文化对人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对党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等方面带来的的挑战。最后从宏观上总结了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选择:双向互动的大众传播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方法、传播环境媒介等主要因素。
     第三、四、五章是中国共产党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具体路径研究,是本论题研究的重心之所在。和第二章对接,主要从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方法、传播环境媒介这三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三章主要从党的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出发,探求如何优化传播主客体关系。传播主体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和主动性地位,因此该章主要围绕意识形态传播主体,从提高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重视受众心理需求,实现传播关系优化等层面进行论述。
     第四章是传播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建立兼容并蓄的话语体系。该章主要从传播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建立兼容并蓄的话语体系。
     第五章重点探讨如何优化党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介环境。主要从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和对信息网络等新媒体的管理两个方面论述。
     结束语简要地对论文进行了概括,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进行了展望,提出以“中国梦”的提出为契机,推动党的意识形态传播。
Party’s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work,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construction.Any countries and political parties are facing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which regard invisible persuasion and faith as the core.Marx'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cludes three interrelated processes which areideology construction, Marx's party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m,the ideology construction is the premise and the foundation. Ideological identity is thefundamental purpose. Ideology communication is the center link. Ideological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is a process which internalizes values, ideasand beliefs,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with the party's ideology, into the lay of people's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spawned Chinese mass culture industry and mass culture, which makes the popularculture ris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in the view of multi-culture.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deepest transformation. Mass culture which isaccompanied by the market economy, and regards the mass media as the carrier,generates widespread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mass. The mass culture, whichshows weak ideology and non mandatory,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and utilitarianand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has a deep impact on people's values, ideals and beliefs,and seriously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modes of the party’s ideology communication.Under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communication mode of two-way interac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partyideology propagation path. The premi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mode of two-way interaction is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which is to improve the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party,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optimization; The core is to construct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to form theinclusive and equitable discourse system; The key security is to optimize the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hich is to strengthen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mass media. The paper uses the basic methods of class analysis, the unity of logic andhistory, literature research,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etc. The paper starts from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party politics, and clarifies the basic logic of Chinesecommunist ideology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to Party's ideology communication, proposes the general idea of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path.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clarifies the reasons and background, research value, researchstatus, key concepts, research ideas,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sic theory of logic Chinese communistideology dissemination. This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general principle and the spreadof political theory,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ideology, and the spread is defined,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party ideology dissemination from the socialdissemination angle, and summarizes the spread of ideology dissemination of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st experience and consciousness of law.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popularculture on Chinese communist ideology dissemina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chapter from the mass culture formation,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key mining, mass culture onpeople's values, ideals and beliefs, to bring the party's ideology and deepcommunication ways, the challenge. Finally from the macro on the sum of the pathchoice of ideology of the par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 masscommunication mode of two-way interacti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mainly includecommunication subject, communication content, and media environment.
     Third, four or five chapter is China Communist Party under the impact ofpopular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crete path of the spread of ideology of the party,is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research. And the second chapter docking, mainly from thespread of subject and object, communication cont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orthe three parts of the media.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ideology of the party is the maintransmission, to explore how to optimiz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relations. This chapter mainly from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capability of the party,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audience, toachie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optim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dia discourse system; goal is tobuild an inclus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content andthe method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two aspects to explore how toestablish inclus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Put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culture ideology of the party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method, stressed tha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basis of promoting thespread of ideology of the party.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n how to optimize the spread of ideology theparty's media environment mainly from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ass media andpublic opinion and the new media inform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two aspects.
     The epilogue to the thesi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discussion are presented, the "Chinese dream" as the basis,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ideology of the party
引文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07BKS040)课题组,于2007年9—12月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广西、河南、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6000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政干部及高校、中学学生进行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问卷调查。调查涉及范围广、数量大、有效问卷率高(97.8%),具有一定代表性。
    ②《中国党情·政情·舆情月度报告》,2012年9月第35期。
    ③转引高建华:《微博客时代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学习》,2011年第10期。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化的形成与激进政见》,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②任大海:《一位美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7期,第30页。
    ①参见郝志刚等:《当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的群体差异调查—以广东省六所高校调查情祝为例》,《安徽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12页。
    ②参见世翔:《大学生党员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大众文艺》,2009年第5期,第6页。
    ③转引金泽、邱永辉主编:《中国宗教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民网,2014年01月22日,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122/c364391-24192332.html。
    ②参见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页。
    ③中国广播网,2014年1月7日,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4-01/4732485.html。
    ④参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科技与传播》,2010年第2期,第81一85页。
    ①王晓明:《1997年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①参照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①参照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②参照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第84页。
    ①参照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8页。
    ①《统计局首次公布中国居民基尼系数》,英国路透社中文网,2013年1月18日,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InvNews/idCNCNE90H04A20130118
    ①参照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371页。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357页。
    ①威廉·赖希(1897-1957):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的学生。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系。
    ①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健全的社会》等。
    ②【美】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③【美】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④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代表作《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审美之维》等。
    ⑤哈贝马斯(1929—):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代表作《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等。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安尼·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代表作《狱中札记》。
    ③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法国具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代表作《保卫马克思》、《论再生产》、《孟德斯鸠:政治和历史》等。
    ④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02页。
    ①参照陈韬文:《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与怎么办》,《传播学》,2008年第1期,第1-3页。
    ①杨国平:《顺应大众文化发展趋势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②汪如磊:《新时期大众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浅议》,《消费导刊》,2010年第2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②鲁克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
    ③【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④德斯蒂·德·特拉西(1754—1836):法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转引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④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⑥《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⑦【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①【德】曼海姆:《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92页。
    ②【美】威廉.H.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3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②【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④【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演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第79页。
    ②赵心树:《从词源、语义论“宣传”、“传播”、“新闻”的异同》,《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1期,第26页。
    ③Charles Horton Cooler,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 Charles Scribner’Sons, New York,1929,P.45.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③参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转引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⑤【德】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8-69页。
    ⑥【美】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①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③【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④See Plato, The Republic, BOOK VII.
    ①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533页。
    ①参见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②【日】秋元春朝:《现代大众传播学批判:精神交往论笔记》,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⑤荀子:《荀子·王制篇》,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⑥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人的价值》,弗洛姆:《人的境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②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③转引【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页。
    ①【日】见田宗介等:《社会学事典》,弘文堂,1988年版,第556页。
    ②范东生、张雅宾:《传播学原理》,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③K. Miller,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Processes, Third Edition, Wadsworth,2003, P.1.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①参照【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468页。
    ①林炎志:《笑迎挑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3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7页。
    ⑤【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⑥【俄】鲍·斯拉温:《社会理论的若干争论问题》,《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①胡锦涛:《在2002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03-06。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7-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参照宋福范、全家悦:《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逻辑》,《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③《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参照宋福范:《把握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学习时报》,2013年7月29日。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4页。
    ①朱兆中:《政党执政资源与执政成本初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参见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弗洛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P263-2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5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7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李俊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①【美】C.吉尔兹:《文化的解释学》,日本译1版,东京岩波书店,1987年版,第251页。
    ①【英】爱德华·特勒:《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彭怀东译,台北联经出版社,1985年版,第353页。
    ③转引自陈学明等编:《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生活》,光明日报,1998年6月5日。
    ②张如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③孟繁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④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2一23页。
    ⑤王一川:《大众文化的含义》,《文艺报》,2001年10月12日。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8-249页。
    ②【德】阿多诺:《审美理论》,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①【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①桑哗:《娱乐新世纪》,《新周刊》,2000年第3期。
    ②许文郁、朱元忠、许苗苗:《大众文化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4页。
    ①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陆杨、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①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西方资源》,《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第92页。
    ②转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刘芳等译,文艺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①【日】《朝日现代用语》,朝日新闻社出版,1992年版,第245页。
    ①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版,第9页。
    ①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①洪美恩:《<豪门恩怨>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载陆洋、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5页。
    ②参照范玉刚:《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60页。
    ③【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5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5页。
    ③何佩群(编译):《消费主义的欺骗性——鲍曼访谈录》,《中华读书报》,1998年第6期。
    ①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1页。
    ①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②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③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①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5页。
    ①参照陈冬生、马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39页。
    ②《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2页。
    ③张国良著:《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④张国良著:《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①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①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①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全增瑕:《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大众传播中的两级流动”理论认为信息传播要经过两个层级:首先从信息源通过大众媒介传达给“意见领袖”;再通过“意见领袖”传播给受众。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①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①中央党校“党的领导与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②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③参照全家悦:《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①参照全家悦:《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页。
    ①参照: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85页。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②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①段京肃著:《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赛弗林﹒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②【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20页。
    ③陶涵:《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经济日报社出版社,第147页。
    ④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①《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14-15页。
    ②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倪洪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③【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②同上。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①参照全家悦、张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第72页。
    ①【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百题问答》,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①【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2。
    ②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①参照全家悦:《我国改革的困境:面对诸多矛盾的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①参照全家悦:《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文化价值》,《前沿》,2012年第14期,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③【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70页。
    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参照全家悦:《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文化价值》,《前沿》,2012年第14期,第31页。
    ②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③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3-1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二,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3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③参照全家悦、张博:《论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构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102-103页。
    ①吴倬、孟宪东:《论社会主导价值观和个性化价值意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1期,第16~2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2007年版,第35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④《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④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1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①范玉刚:《当下语境中的“大众”与“大众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①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②沈湘平:《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现代哲学,1999年第2期。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5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⑤宋福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前线》,2012年第11期。
    ⑥参照宋福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前线》,2012年第11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王桂泉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辽宁日报(理论版)》,2008年6月25日。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③虢亚冰:《以受众为本强化广播电视传播效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6期。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民网,2014年01月22日,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122/c364391-24192332.html
    ①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总导言》,夏铸久、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①See E·Katz,&Paul F·Lazarsfeld, Personal Influence,pp.321-327.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28-229页。
    ①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②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③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②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①【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赵敬松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国际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35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①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④马歇尔·麦克卢汉:《传播工具新论》,台湾图书公司,1981年版,第9页。
    ⑤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58页。
    ⑥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选》,1971年英文版,第328页。
    ②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③转引自《海外传媒在中国》,总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④史坛国家论坛:新媒体电视论坛.www.stanchina.com/shop.
    ①廖祥忠:《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④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⑤高建华:《微博客时代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学习》,2011年第10期,第42页。
    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民网,2014年01月22日,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122/c364391-24192332.html
    ①转引高建华:《微博客时代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学习》,2011年第10期,第42页
    ②参照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①参照李良荣:《历史的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民网,2014年01月22日,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122/c364391-24192332.html
    ①转引自李希光、赵心树著:《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2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131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页。
    ⑦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页。
    ③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6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⑦《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吴冷西:《延安十年——毛主席印象记》,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中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梅尔文.德佛勒等:《大众传播学绪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页。
    ④【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189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媒介审判现象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郭卫华:《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②《中国党情·政情·舆情月度报告》,2012年9月第35期。
    ③吴文明:《大众传媒娱乐化与舆论公正:矛盾如何调和?――以马加爵案为例》,新闻传播学习网,www.100xwcb.com。
    ④毛晓明:《娱乐压倒一切》,人民网社会走笔栏目,2004年3月18日。
    ①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0页。
    ①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②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新视野》,2010年第1期。
    ③《中国党情·政情·舆情月度报告》,2012年9月第35期。
    ④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新媒体与党的建设》,《理论动态》,2010年第865期。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民网,2014年01月22日,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122/c364391-24192332.html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中央党校“党的领导与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④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月11日),转引自2001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参照中央党校“党的领导与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②庄晓东等《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①胡锦涛:《在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王昊:《浅谈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4页。
    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②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网,2013年9月2号。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④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进修班开学典礼讲话》,人民网,2009年11月18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列宁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毛泽东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3]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1]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5]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6]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7]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1]全增瑕.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3]陈登才等.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4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徐崇温译,1989.
    [45][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张峰等译,1993.
    [4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赵一凡等译,1989.
    [47][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张国清译,2001.
    [48][美]弗罗姆.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陈学明译,1987.
    [4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张博树译,1989.
    [50][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李黎等译,1999.
    [5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葆煦译,1983.
    [5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姚仁全译,1996.
    [5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洪佩郁等译,1993.
    [54][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牛可译,2003.
    [55][美]J.K.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陈冬生译.2002.
    [5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周琪等译,2002.
    [57][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北京:新华出版社,郦红等译,2002.
    [58][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程克雄译,2002.
    [59][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达巍等译,2003.
    [6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赵旭东译,1998.
    [6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何博闻译,2004.
    [62][英]爱德华·特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连树生译,1992.
    [63][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亚敏等译,2000.
    [64][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宝译,1980.
    [6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顾爱彬,李瑞华译,2002.
    [66][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化的形成与激进政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7][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郭国良、徐建华译,2001.
    [68][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沪宁等译,1987.
    [6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70][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道宽译,2011.
    [71][美]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
    [M].北京:商务印书馆,丁宁译,2004.
    [72][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杜力平译,1990.
    [73][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赵敬松主译,2000.
    [74[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道宽译,2012.
    [75][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德民等译,1999.
    [7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道宽译,2012.
    [77][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闫克文等译,2012.
    [78][英]利萨·泰勒等.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吴靖等译,2011.
    [79][美]奈森·嘉戴尔斯等著.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何明志译,2010.
    [80][法]阿芒·马特拉等著.传播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五三译,2012.
    [81][日]秋元春朝.现代大众传播学批判:精神交往论笔记[M].京都:世界思想社,1981.
    [8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83]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4]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5]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86]戴茂堂.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87]刘建明编.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8]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89]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0]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91]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2]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3]林炎志.笑迎挑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9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95]孟繁华.众神狂欢[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96]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97]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8]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9]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0]张国良著.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0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02]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3]李良荣.历史的选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0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05]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6]庄晓东等.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7]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8]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09]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0]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1]李萍.中国道德调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11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13]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4]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5]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16]薛启亮等编.宣传工作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17]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8]沈国权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宋福范、全家悦.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12(9).
    [2]宋福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脉络[J].前线,2012(11).
    [3]宋福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0(3).
    [4]陈冬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社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5]陈冬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6).
    [6]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5).
    [7]高建华.微博客时代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学习,2011(10).
    [8]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3(1).
    [9]王晓明.1997年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1998(4).
    [10]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J].求是学刊,1999(2).
    [11]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12]陈韬文.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与怎么办[J].传播学,2008(1).
    [13]杨国平.顺应大众文化发展趋势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2).
    [14]汪如磊.新时期大众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浅议[J].消费导刊,2010(2).
    [15]鲁克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2002(3).
    [16]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演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
    [17]张如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18]王一川.大众文化的含义[N].文艺报,2001-10-12.
    [19]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生活[N].光明日报,1998-06-05.
    [20]范玉刚.当下语境中的“大众”与“大众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
    [21]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西方资源[J].河北学刊,2004(5).
    [22]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23]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1).
    [24]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25]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26]中央党校“党的领导与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J].理论参考,2009(8).
    [27]王昊.浅谈中国网络民主发展[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28]潘立南.主导话语权:网上舆论引导的关键[J].网络传播,2010(7).
    [29]徐培喜.互联网的话语、权力与身份[J].网络传播,2010(4).
    [30]郭旭.网络政治沟通与政党能力建设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
    [31]童文胜、夏伦明、张丹.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策略浅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4).
    [32]叶皓.信息公开的成功范例[J].传媒观察,2008(6).
    [33]高小康、浦纂烨.“文化霸权”与中国式误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4]吴文勤.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系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5]刘霞.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优化[J].实事求是,2010(3).
    [36]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0.
    [37]刘汉民.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调查报告[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38]石本惠.现代西方国家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08(02).
    [39]张剑伟,赵凯荣.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
    [40]李侠邢润.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的危机与局限[J].学术界,2003(2).
    [41]张海燕.加入WTO意识形态领域将而临的挑战[J].辽宁财专学报,2001(3).
    [42]夏冠英.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活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
    [43]李湘.红色旅游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J].沈阳党政干部学刊,2006(5).
    [44]李英田.大众传播规律与意识形态建设——对运用大众传播学服务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资料通讯,2006(7).
    [45]谢山河.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J].求实,2010(7).
    [46]秦维红.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5).
    [47]中央党校“党的领导和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J].理论参考,2009(8).
    [48]周国平.信息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策略[J].党建研究,2010(6).
    [49]唐克超.网络舆论对国家安全影响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8(6).
    [50]史安斌.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9).
    [51]卢新德.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保障[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52]董德兵、宿亮.网络舆论特点、现状及引领途径[J].党政干部学刊,2009(8).
    [53]徐林.三网融合现状分析及展望[J].中国商界,2010(8).
    [54]姚伟达.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应对[J].理论探讨,2010(7).
    [55]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2).
    [56]罗成琰.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与创作,2004(12).
    [57]张书林.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J].探索,2010(2).
    [58]张静、周三胜.论网络传播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
    [59]韦吉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2003(7).
    [60]李林坚.微博带来谣言时代[J].青年记者,2008(8).
    [61]吕坤良.网络舆论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J].青年记者,2007(8).
    [62]阚道远、夏玉婷.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8).
    [63]伍丽群.点击率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缺失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4).
    [64]贾英健.文化帝国主义与“意识形态的终结”批判[J].求实,2003(1).
    [65]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J].理论探索,2003(1).
    [66]张秀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兼论国际弱势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J].江西社会科学,2003(1).
    [67]罗翔宇.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
    [68]陈力丹.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69]徐桂权.新闻: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公共知识[J].国际新闻界,2008(2).
    [70]宋伟、钱杰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1994(6).
    [71]郭超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5).
    [72]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5).
    [73]王海龙.网络舆论与执政党的舆论引导工作[D].中共中央党校,2008(5).
    [74]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5).
    [75]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9(5).
    [76]徐宝义.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5).
    [77]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5).
    [78]毕延玲.中国网络媒体经营管理演变史[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6).
    [79]曾小明.网络舆论及其导向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
    [80]王辉.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与思考[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5).
    [1]Heather Saviguy, Public opin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Internet.2002VOL22(1).
    [2]Willhelm, Anthony G.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s toPolitical Lifein Cyberspace, New York: Routledge,2000.
    [3]Guobing Yang, The internet and the rise of a transnational Chineseculturalsophere, Media Culture﹠Society,Vol.25.
    [4]Zizi.Papacharissi, the Virtual sphere: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NewMedia﹠Society,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