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随着基层社会抗争与运动的频发,政治信任问题正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对政治信任的研究存在三种主要路径:制度的,文化的与社会资本的,本研究从第四种路径,既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关注媒体宣传对基层政治信任的影响,通过以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力图发现政治宣传与基层政治心理间存在的联系规律。
     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本研究首先探讨了传媒结构与政治宣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中国传媒本质上是一种近“组织——动员”型传播体制,媒体被置于国家的层层控制之下,国家通过制度规范,产权把握,以及生产流程控制,将媒介信息生产加以政治化,组织化,赋予其“输出忠诚”的宣传职能,同时,由于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与受众压力,使得媒体同时还具备“输入要求”的利益表达职能,两种功能同时存在于媒体中,使得传媒内容存在特定的结构性倾向。
     这种结构性控制带给基层群体政治心理怎样的变化?从“使用——满足”理论出发,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了对象群体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情况,结果发现,接触“输入要求”的利益表达报道明显提升了对象群体对制度,机构与政治角色的信任,与之相对,接触“输出忠诚”的政治宣传对政治信任的提升只起到了有限作用,而控制负面报道,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也并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假设,这是由媒体控制带来的信息匮乏,以及基层群体政治心理的转型导致的。
     进一步的质性分析证明,在年龄较大的对象群体中,存在着表现为政治冷漠与不信任的“固化认知”,这种认知受对政治绩效的日常观察与权威主义文化影响,阻止了正面宣传发挥作用,同时强化了负面宣传带来的不信任;而在年龄较轻的对象群体中,信息控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群体政治信任,但这种信任是不稳定的,一旦信息控制被打破,则很容易被消解掉。与之相对,利益表达型的“输入要求”报道,因为契合群体“利益表达满足”与“尊重实现满足”两种心理反应模式,所以能够有效提升群体政治信任。这证明了基层群体政治心理,已经从“输入忠诚”型日益转化为“利益表达”型。这部分修正了革命时代政治宣传的“遗产”,说明政治宣传如要深入人心,达到预先的效果,必须契合受众利益表达,与自我尊重实现的心理预期,因此从长远看,建立合理有序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At present, with frequent protests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grassroots society,political trust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re are three paths on political trust research: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social capital, My research are based on the fourth path:the mass media.Through targeted empirical research to migrant workers,my research are trying to find and the links between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From the "agenda setting"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structure and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hinese media is essentially a near "organized-mobilized" typ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ystem of laws, property rights control, and producing process control,the media is under the hand of the State.The media information are politicized and organized, one of it function is "outputing loyalty".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socio-economic reform pressure with the audience, the media also have the function of "inputing interest request", two functions exist in the media, making media content presenting a specific structural tendency.
     What changes does his structural tendency brings to grass-roots'political psychology? From "choicing-satisfying" theory, th study make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o target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ure to "inputing interest reques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arget groups to political system, institutions and roles, In contract,the exposure to "outputing loyalty" has played a limited role on enhancing political trust, besides,the control of negative reports has not significant impact to political trust.The study assumes that this is because the lacking of information brought by media contro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of.grass-roots groups.
     Further qual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among the elder groups, there exist the political apathy and distrust,because of the "solidification knowledge" which from the cognitive performance from the daily observation,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authoritarianism, the positive propoganda are prevented,the political distrust are reinforced;in younger groups, the information control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rust, but that trust is not stable, once the information control is broken, it is very easy to disappear.
     In contrast,the "inputing interest request" fit "expression of interest" and "respect achieved" psychological reaction mode of targeted groups.i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political trust, this partly amend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heritage" of revolutionary era,which is:political propaganda must fit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and self-respect of the the audience.in the long run, it suggest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and orderly, institutionalized mechanisms for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引文
①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3页。
    ②这三者作为支持的对象,Easton也将之分别归纳为政治体制,政府与政治共同体,见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183-184页。
    ③Miller,2003.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8(3),951-972.
    ④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1页。
    ⑤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9页。
    ⑥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将社会政治结构引入媒介分类的是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等人,他们于1956年发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文,根据社会政治结构的不同,将报刊(媒介)分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共产主义与负责任的四种。他认为,自由主义与负责任报刊的存在意义,在于让社会公众不受限制的获取信息,同时媒体也承担社会责任,描述“社会典型图景”,阐明“社会美德与目标”。他批判共产主义报刊,认为与集权主义报刊本质上一脉相承,可以在“马克思那里找到它的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施拉姆将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媒描述为:大众传媒既组织传媒,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工具,是党实现统一,发布“指令”的工具;媒体几乎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媒介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①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莫顿:《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页。
    ②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2页。
    ③ Robinson.M.J.1976.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of the Pentag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2),408-432
    ④ Cappella,J.N..&Jamieson,K.H.1996.News Frames,Political cynicism,and media cynicism.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46,71-84
    ⑤ Dawson,R.E.&Prewitt,K.1969.Political socialization.Boston:Little.Brown&Co.
    ①彭云:《政治信任、社会资本与媒介行为》,《新闻学研究》,第79期:第91~133页。
    ②转自网易科技报道:http://tech.163.com/10/0715/12/6BKRUBKL00094IJC.html.2010-07-15 13:30:54
    ③此研究将美国传媒实力按权重设定为100,其他国家与美国比照依次排序,胡鞍钢,张晓群,国际视角下中国传媒实力的实证分析——兼与黄旦、屠正锋先生商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数据采集自2010年6月28日,这些论文并非都对政治信任进行规范性的研究,有些是与政府信任相关的对策性研究,有些则是关注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信任,政治信任只是涉及的一个方面,因为大陆对政治信任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故将这些研究都包含在内,统计为六十余篇。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38页。
    ③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其他四个因素是:“有利于社会运动产生的结构性诱因,一般性信念的产生,触发社会运动的因素或事件,有效地社会动员,以及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他认为,这六个因素都是集体行动(或社会运动)发生的必要条件,随着上述因素自上而下的形成,发生集体行动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具备了六个因素,集体行动就必然发生”转引自《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赵鼎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1页。
    ③相关理论介绍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第6页。
    ②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85——86页。
    ③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④ Adam przeworski.2008.Democracy and the market: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Resite from:Larry Diamond:the spirit of democracy:the struggle to build free socie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H.B fenn and company Ltd.
    ①相关理论介绍见Larry.Diamond,2008.The Spirit of Democracy.Henry Holt and Company.
    ②孙立平:《和谐就是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习月刊》,2005年第8期。
    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②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27页。
    ③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32页。
    ①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33页。
    ②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③ Merton, R. K.& Kendall, P.L.The Foucused Int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logy,,51,pp.541-557
    ①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①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页。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2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页。
    ③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④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古尔德.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6页。
    ②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页。
    ③转引自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31-32页。
    ①如前所述,政治信任首先是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人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脱离人这个自然载体,心理无从谈起,因此政治信任的自然起源应属心理学或脑神经生物学研究范畴,这里的“起源”指作为社会关系总合的人,受何种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产生了政治信任心理。
    ②卢曼著.瞿铁鹏等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①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②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1页。
    ③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35页。
    ①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3页。
    ②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③ Henar Criado and Francisco Herreros,2007.Political Suppor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④ K.Newton,2001."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xcience Review. Vol.22,No.2,p.203.
    ①马德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文章结论是在权威主义国家,政治信任来自政府绩效和权威崇拜(来自权威传统)
    ②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17页。
    ③ Ronald Inglehart and Wayne Baker,2000."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④ Willam Mishler&Richard Rose,2001,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4,No.1,pp.30-62
    ①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③阿尔蒙德与维巴著,马殿君译:《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阿尔蒙德与维巴著,马殿君译:《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①乔恩·埃尔斯特著,陈秀峰等译:《政治心理学》,吉林出版社,2010年版。
    ②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③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④ Ronald Inglehart and Wayne Baker.2000.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⑤霍华德·威亚尔达著,娄亚译:《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⑥ Tianjian Shi,2001.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Vol.33, No.4.
    ⑦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不信任与民主制的悖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
    ⑧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⑨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⑩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① K.Newton,2001."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xcience Review. Vol.22,No.2,p.203
    ②转引自闫健:《居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信任——兼论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期第26~31页。
    ③转引自闫健:《居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信任——兼论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期第26~31页。
    ④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⑤ K.Newton,2001."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xcience Review. Vol.22.No.2,p.203
    ⑥ Newton,K.and Pippa Norris,2000."Confidence in Public institutions:Faith,Culture,or Performance?" In Pharr and Putnam eds,2000,Disaffected Democracies:What's Troubling the Trilateral Count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52-73
    ①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第79~86页。
    ②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2月出版,见第134页。
    ③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④ Coleman.J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95-S120
    ① Fukuyama,Francis.1996.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Y:Free Press
    ②罗伯特D.帕特南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罗伯特D.帕特南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④阿尔蒙德,维巴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东方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页。
    ①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公共行政》,2004年09期。
    ②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公共行政》,2004年09期。
    ③程倩:《政府信任关系的研究路径与缘起》,《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12页。
    ④龚群:《政治信任:合法性与合规范性》,《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28页。
    ⑤王子蕲,江远山:《如何重塑政治信任——“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理论研讨会综述》,《探索与争鸣》,2009年7月号。
    ⑥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第79~86页。
    ②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江汉论坛》,2007年第6期,第74页。
    ③张浩:《政党信任:内涵、结构及功能》,《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第31页。
    ④闫健:《居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信任——兼论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期第26~31页。
    ⑤沈士光:《论政治信任——改革开放前后比较的视角》,《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第60页。
    ⑥王向民:《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的U型分布》,《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6月。
    ⑦高奇琦:《政党信任研究的缘起与内涵——兼论中国政党信任模式的转型》《,探索》,2010年第3期,第61页。
    ⑧翟松峰:《政府范导型信任社会理论模型探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26卷第55页。
    ⑨曹文宏:《理性怀疑:政府信任改善的压力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23卷第3期。
    ①以上均见于王子蕲,江远山:《如何重塑政治信任——“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理论研讨会综述》,《探索与争鸣》,2009年7月号。
    ②张广辉:《政治信任的逻辑起点及战略选择》,《理论导刊》,2010年1月。
    ③沈德理,李芬:《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政府的视角—来自海口市的实证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④沈德理,李芬:《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政府的视角—来自海口市的实证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⑤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第12页。
    ⑥ Lianjiang li,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2004.Modern China, Vol.30 No.2.p 228-258
    ⑦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3月,第39页。
    ①胡涤非:《村民政治信任及其对村级选举参与的影响——基于广东省惠州市P村调查的实证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②刘伟:《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村民信任结构研究——基于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③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65—187页。
    ④梁莹:《现代政治知识成长中的“信任”因素研究——实证层面的解析》,《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第58页。
    ⑤陈陆辉:《政治信任,施政表现与民众对台湾民主的展望》,《台湾政治学刊》,2003年第7卷,第2期,第149—188页。
    ⑥陈陆辉:《政治信任感与台湾地区选民投票行为》,《选举研究》,2002年第9卷,第2期,第65—84页。
    ①彭芸主持:《媒体恶意与政治信任:理论与实证探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2年。
    ②张卿卿:《竞选新闻框架与广告诉求对选民政治效能与信赖感的影响》,《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9卷,第2期,第51—106页。
    ③盛治仁:《台湾民众民主价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党轮替前后的比较》,《选举研究》,2003年第10卷,第1期,第115—169页。
    ④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⑤黄美玲:《乡村性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国力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⑥游彩玲:《2004总统大选后公民对政府信任之研究》,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既政策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⑦沈坦毅:《北市大学生公民信任与效能之调查分析——一个政治积极主义视野》,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硕士班学位论文,2006年。
    ①黄奇杰,王超男:《浙江农民工媒介接触情况调查》,江苏,《新闻调查》,2008年10月第22页。
    ②刘澜:《西部农村儿童媒介接触情况调查》,江苏,《新闻调查》,2008年12月第34页。
    ③杨晨:《辽北地区农村读者图书媒介接触行为调查与分析》,《文学界》,2009年3月号,第202页。
    ④杨斌成:《广西沿海少数民族受众媒介接触调查分析》,江苏,《新闻调查》,2008年12月第54页。
    ①转引自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第156页。
    ② Jennings Bryant与Susan Thompson著,陆剑南等译:《传媒效果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③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210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⑤ McQuail,Denis,,1972.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Penguin Books,London.
    ①转引自山根常男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第6卷,第1版,第113页,东京有斐阁,1977年。
    ②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③ Moley,D.1980.The Nation Wide Audience:Structure and Decoding,British Film Institure,P 12-15
    ④[美]EA 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版,第68页。
    ①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 McCombs.M.E.&Shaw,D.L.1972.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176-187
    ③ Cohen,Bernard,1963,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④ Weaver.D.H.1981.Media Agenda-Setting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Praeger Publishers.
    ⑤M.E麦库姆斯:《详解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影响》,日本庆应大学,《新闻研究所年报》,1976年。
    ⑥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45页。
    ⑦ Jennings Bryant,Susan Thompson著,陆剑南等译:《传媒效果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8页。
    ⑧ Shoemaker,P.,&Reese,S.1991.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Newyork:longman
    ⑨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页。
    ⑩韦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48页
    11 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P193
    ① Curran,James.1978.Advertising and the Press.Pp.252-255 in The British Press:A Manifesto,edited by James Curran.London:Macmillan
    ② Gitlin,Todd.1980.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③周葆华:《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2页。
    ④ Kraus,S.1973.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A Re-Assessment of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ofSpeech.390-400.
    ⑤ Chaffee,S.H.Ward,S,Tipton,L.1970.Mass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647-659.
    ⑥ Conway,M.M.,Wyckoff,M.L.,Feldbaum.E.Ahem,D..1981The News Media in Children'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PublicOpinion Quarterly.45(2):164-178.
    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①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②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③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④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⑤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第116页。
    ①谢霖:《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②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阳海洪:《泛组织传播:对“孔孟”为中心的儒家传播思想考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②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22页。
    ③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
    ②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7页。
    ③摘自《列宁全集》[M]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④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第156页。
    ⑤当时一般是通过成立如“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报纸编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由一人负责,其他人参与编写,典型如早期青年团系统的《中国青年》,主编为恽代英,其他中共重要领导人如邓中夏,张太雷,萧楚女,林育南等均参与编撰。
    ⑥这一时期根据地的媒体有:中央机关的《红色中华》报,军队系的红星报,青年团系的青年实话,广播电台有“红色中华通讯社”等
    ⑦1942年3月王实味在延安解放日报分两期发表《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两组文章,对根据地存在的等级制度,政治干预艺术,文人媚上等现象提出批评,认为“揭破清洗工作不止是消极的,因为黑暗消灭,光明自然增长。”一时引发风潮,毛亲自挂灯笼观看其文,说:“这是王实味挂帅了,不是马克思主义挂帅。”后在整风高级干部总结会上说:“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1942年6月起展开了对王实味的批判,将其定为托派分子,并与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室的其他4人,一起被打成“五人反党集团”,1942年被开除党籍,1943年被逮捕关押,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开始,因看守所需转移,王震亲自 批复指示将王实味就地秘密处死,王于7月1日夜被砍杀后扔进一眼枯井掩埋,时年四十一岁。
    ①博古1941年后在延安创办和主持《解放日报》与新华通讯社工作,博古主持期间的《解放日报》被认为受王明“教条主义路线”的影响,对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宣传不力,内容上以刊载国际新闻为主,对国内、根据地的实际报道少且浅,如1941年9月14日将毛亲自批阅加按语的《鲁忠才长征记》放在第二版且当天没有登完,于次日连载,1942年2月8日,对毛泽东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说新闻只在第三版的左下角登了一条三栏题的消息等,改版后调整了新闻编辑方针,将边区新闻与国内新闻放在前面,强化了对党的政策宣传,博古做了自我批评,忠于毛泽东的陆定一调任总编辑。
    ②博古:《致读者》[N],《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
    ③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C](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03页
    ④摘自陆定一著:《茗边老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8月,第32页。
    ⑤陆定一著:《茗边老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8月,第36页。
    ⑥王凤超,岳颂东:《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摘自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辑,《新闻研究资料—20》,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1月。
    ①王敬:《博古的新闻生涯》摘自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辑,《新闻研究资料—20》,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1月。
    ②郑贞:《毛泽东对<解放日报>的关心与指导》,《党的文献》[1991—四]。
    ③郑贞:《毛泽东对<解放日报>的关心与指导》,《党的文献》[1991—四]。
    ①摘自《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页。
    ②摘自《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③王敬:《陈克寒同志谈<解放日报>》,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辑,<新闻研究资料—20>,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1月。
    ④王敬:《陈克寒同志谈<解放日报>》,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辑,《新闻研究资料—20》,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1月。
    ⑤摘自《为改造党报的通知》[N],《解放日报》,1942年3月16日。
    ①摘自《毛泽东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3—840页。
    ②摘自《为改造党报的通知》[N],《解放日报》,1942年3月16日。
    ③陆定一:《我们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摘自1943年9月1日《解放日报》。
    ④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81页。
    ⑤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81页。
    ⑥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第29页。
    ①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第82页。
    ②魏永征:《关于组织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285。
    ③魏永征:《关于组织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285。
    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现代汉语大词典》,2006年版。
    ②N.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③薛中军著:《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④韦尔伯,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240页。
    ①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32页。
    ③李红艳:《媒介组织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93页
    ①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每次“两会”上,几乎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制定新闻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议案。1983年彭真委员长批准了中宣部呈送的制定新闻法的报告,新闻立法正式启动。按照报告的决定,1984年初成立了由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胡绩伟为首的新闻法起草组,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起草新闻法工作划归新闻出版署操办,由副署长王强华主持。按照王强华的提议,在上海成立了起草新闻法的“影子内阁”,主持人是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龚心瀚。胡绩伟原来的班子即新闻法研究室继续把起草新闻法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做下去。到了1988年,新闻出版署的班子、上海的班子以及新闻法研究室都写出了新闻法的文稿,这样在全国就有了三个新闻法文稿,这三个文稿,都把新闻自 由作为基本指导思想,都对新闻自由下了基本相同的定义;都打破了三十年来的新闻媒介体制;都规定了新闻媒介独立地位,不得有事先的新闻检查;都规定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报道、评论等权利;都有国家保障新闻报道的义务性规定;都规定了新闻自由和新闻工作者权利受到侵犯的救济性措施。同时,也都就许可制、禁载、更正和答复、非政府组织管理诸方面做出了规定。见魏永征:《传播法制建设30年(下)》,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62
    ①早在《新闻法》与《出版法》的酝酿过程中,就有一位“前辈领导人”就对以法律来规范新闻出版活动的做法有可能被异己势力钻空子提出了严重警告。随后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中,《新闻法》《出版法》均被列入,但是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后,,《出版法》文稿在1990年和1993年两次提交立法机构审议均未获通过,而《新闻法》文稿因意见始终不能统一,尚未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过,此后新闻立法遥遥无期,根据最新的《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建立以《新闻法》《出版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的新闻出版法律体系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见魏永征:《传播法制建设30年(下)》,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62
    ①魏永征:《我国新闻传播法的体系》,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62
    ②费正清,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114页。
    ①周虎城:《党报也敢扣押 谁来保证批评权的落实?》,《东方早报》,2010年7月28日。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文化大革命”图书问题的若干规定》,1988年12月10日,中宣发文[1988]31号。
    ①费正清,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114页。
    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3-01/21/content_5679505.htm
    ①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www.people.com.cn/electric/flfg/d4/981211.html。
    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4/30/content 19938425.htm。
    ①见《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办公厅网站,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0/200806/35986.htm。
    ②魏永征:《我国新闻传播法的体系》,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62。
    ①胡震杰:《本刊记者与腐败县委书记的特殊较量》,《民主与法制》,2002年第3期。
    ②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曹海军译:《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6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6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0页。
    ⑥ Garnham, Nicholas,1992.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raig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ss. P360
    ⑦ Verstraen, Hans,1996.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⑥《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①[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2页。
    ②弗里德曼著,李琼英,林欣译:《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③孙立平:《和谐就是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习月刊》2005年第8期。
    ④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7月,第237页。
    ①狭义“产权”只包括财产所有权,广义则既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也包括委托“法人”的经营管理权,此处为广义“产权”。
    ②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第29页。
    ①陈怀林:《九十年代中国传媒的制度演变》,台北:《二十一世纪评论》,第53期。
    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新闻出版集团的批复》。
    ③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第259——261页,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版。
    ④《中央报不敌地方报》,《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12月24日。
    ⑤李荣先:《挤身全球报业百强?》,《新闻爱好者》,2010年07期
    ① “三分开”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三分离”指频道频率和部分资产事业产业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制播分离。
    ②《宪法》第23条仅笼统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并无对民资的限制性表述。
    ③根据1993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办法》第7条:“国有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以及政党,人民团体中由国家拨款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依据该条,新闻媒体资产属国有,但该行政法规并未对国家有权独办媒体作出规约。
    ④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第26版。
    ①转引自何清涟:《雾锁中国》,台湾黎明出版公司,2006。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www.people.com.cn/electric/flfg/d4/981211.html.
    ②见《国家新闻出版署扫黄办公布被取缔非法出版物名单》,www.hucu.net/web/2/upload/201004081304326.
    ③《公开放黄片——河南山东交界出现私人办非法电视台》,《法制日报》,2001年2月14日。
    ④《鲁豫两地联手“掐”了河山电视台》,《经济导报》,2004年7月1日。
    ⑤《岳麓山端掉“潜伏电台”》,星辰在线,http://news.changsha.cn/cs/2/200911/t20091127-1038823.htm。
    ①刘建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2年9月22日,www.cddc.net。
    ②彭俐:《加入WTO:中国影视》,载《北京日报》2001年10月28日。
    ③魏永征:《传播法制建设30年(下)》,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62。
    ④该理论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提出,指一种介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产权制度。
    ①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②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2页。
    ③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的一名26岁青年因抗议当地城管部门“粗暴执法”而自焚,此事引发民众抗议,与国民卫队发生流血冲突,突尼斯全国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持续一个月的骚乱造成了78人死亡94人受伤,2011年1月14日晚,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阿拉伯,这场运动被戏称为“脸谱”革命,概因于参与者是通过“脸谱”(FACEBOOK)网站组织窜连的。
    ①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第9条,1993年。
    ②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关于严格遵照统一发布新闻的通知》。
    ③“14”类报道包括:重要活动、人事变动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国庆宴会、党代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如会见外国客人、会见驻华使节、离境出访及归来,还有他们举行的茶话会;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及文件;对重要事件及政策进行评论;重要发言及理论文章;重要典型人物;重要新闻,如发射卫星、三峡截流工程、抗洪救灾等;某一段特定时期内,有组织地宣传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国家的重要节日活动,如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等;人事变动(副省级和部级以上干部);重要人物、副省级和部级以上党政官员的逝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日和忌日:外国名人的逝世;重要的社会新闻,如物价、房改、再就业等,见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④1949年底,全国有共产党员450万人,到1950年“七一“前夕,椐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党员500万人,这500万党员中,有200万是1949年至1950年6月新加入党组织的。见魏宏运主编:《国史纪事本末·第一卷》(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307页。
    ①吴建国.《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第83页。
    ②广州日报大洋网:《新闻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专业很难对口》,http://gk.juren.com/news/200909/173756.html,2009-09-30 14:04。
    ③从国家财政支持程度分,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与“自收自支”三种,新闻媒体属第二种,见国务院办公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1993年12月4日发布。
    ④具体条款参看国务院办公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1993年12月4日发布。
    ⑤具体条款参看国家人事部:《全民所有制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暂行规定》,1992年10月16日发布。
    ⑥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①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58页。
    ②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49页。
    ③袁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三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④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59页。
    ⑤1950年8月,《文汇报》发行量由原来的2万多份下跌到不足1.3万份,这时报社请华东邮政管理局协助办理外埠的发行,没有成功,于是直接向各地邮局发出1200多封信件,结果只有百十处邮局接受了代销《文汇报》的任务,引自阳海红:《探索中国新闻史研究新范式——基于媒介生态的视角》,第100页,转引朱正:《报人浦熙修》,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99-100页。
    ①20世纪50年代的公营报纸,曾有过短暂有限的广告经营,至文革前基本消失。
    ②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③《中央报不敌地方报》,《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12月24日。
    ①周劲:《转型期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见《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① Wilbur Schramm:"How Communication Works," in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P8,ed,estate of Willbur Schramm,1954。
    ②彼得,布劳著,马戎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既控制设在广州,上海,北京的三个国家级入口网关,对不符合要求的IP地址进行屏蔽,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既在网络传播的关键节点与服务器,进行特定关键字词的搜索与屏蔽技术,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③既对特网址对应的域名(DNS)进行屏蔽或转接,使用户无法浏览该网址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④既通常所说的“敏感词”过滤技术,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⑤既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设置监控软件,防止网民浏览不正当网站,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⑥截止2008年,党政机关各部门推出的互联网管理相关法律已达60余部,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管理法规最多的国家,转引自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⑦既网民戏称的所谓“五毛”,专职从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保证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
    ①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23页。
    ①康晓光:《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
    ②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此语出自杜骏飞,见于其为《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所做序《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②典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统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该新闻导语上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作为新闻由头,而对受众最为关心的受灾情况,如房屋倒塌多少,死亡多少人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只有一句“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重点却放在人与灾难作斗争上,即毛主席、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如何关怀灾区人民,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方面,直到事隔三年之后的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开的我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该会议闭幕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来自此次会议的新闻,标题为《唐山
    ①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共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吴介民、李丁赞:《传递共通感受:林合小区公共领域修辞模式的分析》,《台湾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第129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
    ②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王德育著:《政治学定量分析入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增补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③ 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J].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P265-279。
    ①转引自乐国安,韩振华:《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页。
    ②卢曼著,翟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4页。
    ③卢曼著,翟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4页。
    ④ Cook Karen S.2005.Networks,norms,and trus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capital.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8(1):4-14.
    ⑤ Gamson,W.A.1971.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ln G.Abcarian&J.W.Soule(Eds.).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Problems and Prospects.Columbus ohio:Charls E.Merrill Publishing Co p41。
    ⑥ Miller,A.H.1974.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8(3),951-972.Retrieved July 22,2003,from http://www.istor.org/.
    ⑦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447页。
    ⑧ Citrin,J.&Muste,C.1999.Trust in government.In J.P.Robinson,P.R.Shaver&L.S.Wrightman(Eds),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Volume 2 of Measu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p 465-532).Academic Press.
    ① Muller,E.N.&Jukam,T.O.1977.On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uppor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1(4),1561-1595.
    ② Miller,A.H.Goldenberg,E.N.&Erbring,L.1979.Type-set politics:Impact of newspaper on public confidenc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3(1).67-84。
    ③ Hetherington,M.J.1998.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4),791-808.Retrieved July 22,2003,from HTTP://www.istor.ore/。
    ④ Arthur H.Miller;Ola listhaug.Political Parties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A Comparison of Norway,Sweden and 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20,No.3.(Jul.1990).P.357-386。
    ⑤ Tianjian Shi.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3,No.4.(Jul.2001).P401-419。
    ⑥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公共行政》,2004年09期。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
    ⑧姚本先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⑨姚本先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
    ⑩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1页。
    ①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1页。
    ②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1页。
    ③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④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王浦劬将“政治心理”定义为:“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见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08—309、322—324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1页。
    ③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 Gamson,W.A.1971.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In G.Abcarian&J.W.Soule(Eds.).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Problems and Prospects.Columbus ohio:Charls E.Merrill Publishing Co p41。
    ⑤ Muller.E.N.&Jukam,T.O.(1977).On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uppor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1(4),1561-1595.
    ⑥转引自张卿卿:《竞选媒体使用对选民竞选议题知识与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以两千年总统大选为例》,选举研究,2009(1),第1-39页。
    ⑦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公共行政》,2004年09期。
    ① Lianjiang li,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30 No.2, April 2004.p 228-258。
    ②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3月,第39页。
    ③王向民:《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的U型分布》,《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6月
    ④刘伟:《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村民信任结构研究——基于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⑤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⑥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① Roland H.Ebel,Raymond Taras,James D,Cochrane,Political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in Latin Americ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P.9。
    ①2002年,胡锦涛当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视察的第一个单位就是《人民日报》社,在视察时,他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谓之“三贴近”原则。
    ②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① Robinson,M.J1976.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of the Pentag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2),408-432。
    ②彭云:《政治信任、社会资本与媒介行为》,《新闻学研究》,第79期:第91~133页。
    ③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④黄美玲:《乡村性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国力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⑤彭芸主持:《媒体恶意与政治信任:理论与实证探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2年。
    ⑥张卿卿:《竞选新闻框架与广告诉求对选民政治效能与信赖感的影响》,《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9卷, 第2期,第51—106页。
    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显示网络媒体受众截至2010年为4.2亿,手机用户为8亿,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总数为12.05亿人,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广播听众规模为6.5亿等。
    ②陶建杰:《一项对农民工媒介行为与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8页。
    ①张卿卿:《竞选新闻框架与广告诉求对选民政治效能与信赖感的影响》,《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9卷,第2期,第51—106页。
    ②胡鞍钢,张晓群:《国际视角下中国传媒实力的实证分析——兼与黄旦、屠正锋先生商榷》,《清华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转引自刘行健:《计程车司机传播行为与政治态度相关性研究——以大台北地区为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第33页,1989年
    ②转引自古佩琳:《家庭沟通形态与高中职学生政治态度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论文,第44页,1997年。
    ③转引自古佩琳:《家庭沟通形态与高中职学生政治态度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论文,第44页,1997年。
    ①转引自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第2003年。
    ②陈秋燕:《北高两市国中学生政治知识与态度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公民训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①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4):42-50。
    ②“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组:《当代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③唐克军:《“最后的农民”与政府的乡村策略》,《探索与争鸣》,2004,(4):3-5。
    ④在当今中国的学术语境中,分层与阶级有着重要的区别:首先,阶级表明的是一种以资源占有关系为基础的结构位置,而分层模式根据的是个体的而非群体的结构性位置;其次,阶级是一种关系性概念,既从相互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各自的特征,不同阶级之间的实质性关系,如剥削,只有在不同阶级的行动中才能发现和解释,阶层不具备这一特征;第三,阶级是某种程度的共同利益的承载者,阶层即使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利益,一般也不是在结构性位置的相对关系中凸现的,第四,阶级的内部是相对同质的,分化的可能不太大,内部存在一定的整合与自我意识既阶级意识,而阶层并不必然涉及整合与认同的问题,第五,阶级可以是行动的主体,而阶层基本不会成为行动的整体,简言之,阶级意味着人群的分野与流动的固化,某些人在结构性因素如不公平制度的作用下,掌握大量社会资源,进而永久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部分人,则因为被制度剥夺了机会,无法掌握社会资源,或者只掌握很少的社会资源,从而形成庞大的,具备某些共识(通常是不满与愤恨)的社会团体,也就是阶级,阶级之间存在着紧张与对立,社会不稳定由此产生,
    本研究认为,农民工群体为阶层而非阶级。
    ①国务院研究室研究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②宗钱,扬小森:《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6,(3):第47-49页。
    ①新华网河南频道:《给进城民工一个“家”》,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4-11/17/content_2198930.htm。
    ②梅建明:《进城农民的“农民市民化”意愿考察—对武汉市782名进城务工农民的调查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45卷第6期。
    ①中央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既如果从一个无限大的母体中抽样,样本数为n,假定所有样本数为n的样本都被抽出来(也就是有K套样本)并计算其平均数,在样本数够大的情况下,这K个样本的平均数会非常接近正态分布,并且这些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会等于母体平均数,这些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既标准误)等于母体标准差除以根号n,简单的说,样本数越大,对母体统计结果而言就具有越精确的解释力。
    ②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②大河网:《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要再输出1000多万农民工》,http://www.sina.com.cn,2009年03月02日14:27。
    ③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①汉网:《湖北外出农民工收入涨百元》,http://www.sina.com.cn,2008年01月12日09:38
    ②相关研究见前文文献综述
    ③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179页。
    ①萨托利:《“宪政”疏议》,《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6页。
    ②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6页。
    ③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2条。
    ④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页。
    ⑤洛克著,瞿菊农等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①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69页。
    ②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③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①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②李连江:中国农村政治参与研究中的混合方法(根据讲座录音整理),2006-7-31下午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
    ③李连江:中国农村政治参与研究中的混合方法(根据讲座录音整理),2006-7-31下午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
    ①见爱德曼2008年度信任指标报告(Edelman Trust Barometer2008)。
    ①陈永发著:《中国七十年近代史》,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第5页。
    ①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除电视外,其他媒体接触频率大致呈现类似分布,既报刊,杂志,广播等使用较少,手机,网络等使用较多,见刘必吴:在京农民工媒介消费行为模式的调查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黄奇杰,王超男:浙江农民媒介接触状况调查与分析,新闻调查,2008年第10期。
    ②刘必昊:《在京农民工媒介消费行为模式的调查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①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②如陆学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③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的价值评价和主观态度的综合,它体现了职业相对地位的等级层次。由于现代社会职业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指标器,所以职业声望研究也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尺度。对职业声望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1897年W.亨特在研究美国职业的社会地位时,将职业分为产业主级、秘书级、熟练工人级和非熟练工人级4个等级。1925年,G·康茨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职业声望的经常性调查,在许多国家已成惯例。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职业环境。即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的便利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②职业功能。一定的职业对于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人民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③任职者素质。如文化程度、能力、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越强,职业声望就越高。
    ④关于职业声望调查的最新数据来自:A,1999年开展的北京调查,来自: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B,2001年开展的深圳调查,来自:汪开国.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C,2006年开展的辽宁调查,来自:王立波、王炳德:权力尊崇与依赖——辽宁职业声望的调查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5期,第59-63页。
    ④张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层及其影响:以收入分层为视角—武汉市农民工思想道德调查分析报告》,《青年研究》,07年第6期。
    ⑥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5期。
    ①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卷第1期。
    ②谢建社:《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冲突与分析—以珠三角S监狱为个案》,《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月9号。
    ③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④对预调查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三个指标:a有效回收率,即扣除掉各种废问卷后的回收率,它比一般的回收率更能反映问卷的设计质量。即使某一问卷的回收率很高,但如果回收的问卷中出现很多漏填或明显胡乱填写的地方,说明问卷存在较大的问题;b对未回答问题的分析,若问卷中有一个或几个问题普遍未被回答,研究者就要仔细检查这几个问题,分析未被填答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修正;c对填答错误的分析,若是填答内容上的错误,则可能是对问题的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这种情况下要仔细检查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
    ①这种通过试测来修改问卷的方法,被称为客观检验法。除采用客观检验法外,还应采用“主观评价法”来修改问卷,即问卷送给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典型受访者,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对问卷进行评价,本研究所用问卷在修改后,曾分别交付复旦大学臧志军教授,熊易寒老师,以及郑州大学郑素侠副教授提出修改意见。
    ②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转引自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以武汉高校的抽样调查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4页。
    ②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③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④在检验内容效度时,一般是采用“单项与总和的相关分析”,即计算每个题项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题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显著程度愈高,则表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愈高:如果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该题项的鉴别能力低,最好从量表中删除该题项。构造效度主要用于评价量表测量的结果是否与理论假设或理论框架相关,用于考察量表结构效度的常用方法有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和项目分析法(item analysis)。因子分析法将量表中的题项集合成不同的群,使每个群的变量(题项)共享一个公共因子(即该群中的变量与这个公共因子高度相关),这些公共因子就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项目分析主要用于检验量表中各题项对所测特性的鉴别能力,通常的做法是检验高分组(前25%)和低分组(最后25%)在该题项上的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准则效度亦称效标关联效度。效标是指一个与量表有密切关联的独立标准。在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时,将量表所测特性看作因变量,将效标作为自变量,考察所测特性与效标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关,或是对效标取不同的值,看所测特性是否表现出显著差异。由于在实际研究中,选择理想的效标比较困难,所以研究者在检验量表的效度时,优先考虑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量表的效度基本满足研究要求了,转引自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以武汉高校的抽
    ①见凌燕,李发庆:《当代中国中,东部农民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调查》,《营销传播论坛》,2006年第4期。
    ①卡尔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页
    ①既一个有着中心监视塔的环行建筑,每一个监狱有两扇窗户,一扇用来通风,另一扇用来监视者观察囚犯的举动,这个监狱管理者不多,但由于每个囚犯都存有被监控的未知恐惧,因此自觉的减少了集体行动,而囚犯能够通过建筑看到的,只有窗口看出去的,有限的外在风景,对外在信息无从了解。
    ②转引自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2页。
    ①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P166。
    ②在1963年《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一书中,他将政治系统的决策过程划分为信息接受,资料处理,储存,决策,政治执行,执行效果,反馈七个环节,将系统信息网络,环境变化速度,系统反应速度,系统变异能力,系统预测能力等作为衡量政治系统适应能力的指标,认为政府决策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③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见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④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曹沛霖、郑世平、公婷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200页。
    ⑤冯繁:《当代中国政治利益表达的方式及其特征》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①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4页。
    ② Ducan.O.D.(1984).Notes on Social Measurement,Historical and Critical.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26。
    ③ Laws, S. (2003).Research for Development:A practical guide. London:Save the Children,298-301.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根据农民工群体同质性高的特点,量化与质性分析投放选择不同地域群体是允许的,与河南省一样,湖北省也为农民工输出大省。
    ①宋瑾,罗安平:《互联网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新闻界》,2010年第1期。
    ②孙笑侠,郭孙镇:《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Carey.J.W.1989.Communication as culture.Boston:Unwin Hyman.p23-24.
    ②既通过某些“代理”软件跨越网络封锁,浏览部分被技术“遮蔽”的网站,该现象在部分网民中很常见。
    ①政治传播解释效果中的一种,认为宣传对人的作用,如同“肌肉注射”般既时有效,20世纪4,50年代在西方盛行一时,后被逐渐证明有局限性
    ② Klapper.J.T.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Free press.1960.p34
    ① Lianjiang li,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30 No.2, April 2004.p 228-258
    ① CARNEY,J,W.1996.The Chicago school and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The remembered history(pp21-38).Mahwah,N,J,Erlblum.
    ①(英)艾森克,基恩著,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55页。
    ① Gurr, T. R.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②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5);第7页
    ③彼德·布劳著,张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J],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④ Merton, R. K.& A. S. Rossi,1968,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 Behavior." R. K. 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Free Press.
    ①默顿(Merton)认为所谓结构紧张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渴望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 比如,某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于强调金钱、致富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社会所能提供给人们的挣钱的手段又不多,这时候,社会就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社会矛盾、犯罪、冲突就会激增,见Merton, Robert K.1938,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
    ②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68。
    ③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第6页。
    ④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4页。
    ①郑海明,丁雷:《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4-107页
    ②叶国平:《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66页。
    ③[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
    ①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1)彼德·布劳著.张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陈永发著.中国七十年近代史[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
    (3)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古佩琳.家庭沟通形态与高中职学生政治态度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论文,1997年.
    (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7)李红艳.媒介组织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62年.
    (9)洛克著,瞿菊农等译.政府论[M],商务印书馆1964年.
    (10)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11)萨托利.“宪政”疏议[M],三联书店1995年.
    (12)王德育著.政治学定量分析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韦尔伯,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0年.
    (14)薛中军著.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2年.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9)陆定一著.茗边老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20)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年.
    (21)N.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2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2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7)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
    (28)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C](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
    (29)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0)阿尔蒙德与维巴著,马殿君译.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1)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M].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32)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9年.
    (33)艾森克,基恩著,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曹海军译.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6)巴林顿·摩尔著,拓夫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37)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中华书局2005年.
    (38)彼得,布劳著,马戎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39)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40)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1)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
    (42)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43)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王志安等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
    (4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5)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1999年.
    (48)费正清,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年.
    (51)弗里德曼著,李琼英,林欣译.法律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52)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
    (53)格伦·蒂德著,潘世强译.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M],浙江人民出 版社,1988年.
    (54)古尔德.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M],商务印书馆,1985年.
    (5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6)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57)哈罗德·D·拉斯维尔.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2005年.
    (58)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9)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60)何方.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下册[M],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年.
    (61)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62)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黄美玲.乡村性对政治信任的影响[D],“国力”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65)霍华德·威亚尔达著,娄亚译.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6)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67)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8)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
    (69)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70)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71)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72)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莫顿著: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73)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年.
    (74)李普塞特著,张华清等译.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5)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6)刘行健.计程车司机传播行为与政治态度相关性研究——以大台北地区为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77)霍伊著,刘锋译.自由主义政治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78)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79)卢曼著,瞿铁鹏等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0)罗伯特D.帕特南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81)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82)马克·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83)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84)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85)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4年.
    (86)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M],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87)乔恩·埃尔斯特著,陈秀峰等译.政治心理学[M],吉林出版社,2010年.
    (88)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89)山根常男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第6卷,第1版,东京有斐阁,1977年.
    (90)沈坦毅.北市大学生公民信任与效能之调查分析——一个政治积极主义视野[D],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硕士班学位论文,2006年.
    (9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年.
    (92)韦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年.
    (93)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94)沃尔特 李普曼著,阎克文译.公共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5)吴建国.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96)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阎克文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97)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M],第2版,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98)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A],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十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99)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潮史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100)颜秀美.公立高中学生新闻媒体阅听行为与政治信任感之研究——以台北市为例[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2003年.
    (101)姚本先主编.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102)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103)游彩玲.2004总统大选后公民对政府信任之研究[D],“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既政策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104)袁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三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
    (105)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8)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以武汉高校的抽样调查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9)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辑.新闻研究资料—20,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
    (110)周葆华.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Arthur, H.Miller;Ola listhaug.1990.Political Parties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A Comparison of Norway,Sweden and 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20,No.3.
    (2)Conway,M.M,Wyckoff,M.L,Feldbaum,E.,Ahern,D.1981. The News Media in Children'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5(2).
    (3)Dawson,R.E.&Prewitt,K.1969.Political-socialization.Boston:Little,Brown& Co.
    (4)Gamson,W.A.1971.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In G.Abcarian&J.W.Soule(Eds.).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Problems and Prospects.Columbus ohio:Charls E.Merrill Publishing Co.
    (5)Garnham, Nicholas.1992.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raig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ss.
    (6)Hetherington,M.J.1998.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4),791-808.
    (7)K.Newton,2001."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xcience Review.Vol.22,No.2.
    (8)Miller,A.H.Goldenberg,E.N.&Erbring,L.1979.Type-set politics:Impact of newspaper on public confidenc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3(1).
    (9)Muller,E.N.&Jukam,T.O.1977.On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uppor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1(4).
    (10)Muller,E.N.&Jukam,T.O.1977.On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uppor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1(4)
    (11)Tianjian Shi,2001.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Vol.33, No.4.
    (12)Verstraen, Hans,1996.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
    (13)Adam przeworski.2003.Democracy and the market: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American.politics Review.
    (14)Cappella,J.N.,&Jamieson,K.H.1996.News Frames,Political cynicism,and media cynicism.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5)Chaffee,S.H,Ward,S,Tipton,L.1970.Mass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47 (4).
    (16)Cook Karen S.Networks,2005.Norms,and Trus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capital.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8(1).4-14.
    (17)Curran,James.1978.Advertising and the Press. in The British Press:A Manifesto,edited by James.
    (18)Fukuyama,Francis.1996.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Y.Free Press.
    (19)K.Newton,2001."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xcience Review.Vol.22,No.2.
    (20)Miller,A.H.1974.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8(3).
    (21)Newton,K.and Pippa Norris,2000.Confidence in Public institutions:Faith,Culture,or Performance?. Pharr and Putnam eds.
    (22)Ronald Inglehart and Wayne Baker.2000.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23)Shoemaker,P,&Reese,S.1991.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Newyork,longman.
    (24)Weaver,D.H.1981.Media Agenda-Setting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Praeger Publishers.
    (25)Willam Mishler&Richard Rose,2001,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4,No.1.
    (26)Larry Diamond.2008.The spirit of Democracy:the struggle to build free socie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H.B fenn and company Ltd.
    (27)Cohen,Bernard,1963.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8)Coleman,J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9)Curran.London.Macmillan Gitlin,Todd.1980.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0)Disaffected Democracies.2003.What's Troubling the Trilateral Count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1)Gamson, W.A.1971.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InG.Abcarian&J.W.Soule(Eds.).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Problems and Prospects.Columbus ohio:Charls E.Merrill Publishing Co
    (32)Henar Criado and Francisco Herreros,2007.Political Suppor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3)Kraus,S.1973.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A Re-Assessment of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59
    (34)Larry.Diamond.2008.The Spirit of Democracy,Henry Holt and Company.LLC.
    (35)Lianjiang li,2004.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30 No.2, April
    (36)McCombs,M.E.&Shaw,D.L.1972.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
    (37)Merton, R. K.& Kendall, P.L.1946.The Foucused Int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logy.
    (38)Miller,2003.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8(3),951-972.
    (39)Moley,D,1980.The Nation Wide Audience:Structure and Decoding.British Film Institure.
    (40)Robinson,M.J.1976. 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of the Pentag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41)Ronald Inglehart and Wayne Baker,2000."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