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影响力与政府的引导调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舆论是政府获取信息、了解舆论、体察民意的有效渠道,而网络舆论的互动参与性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凸显了一种广泛的民意,自然而然的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能够科学而理性地面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是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3年被称为网络舆论的“盛宴时代”,孙志刚案、刘涌案,让人们对网络舆论影响力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环境、整体媒介环境和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网络舆论影响力积极作用于政府、公民及国际舆论等层面。但网络舆论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情绪型潜舆论、网络舆论的失实误导、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都会引起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
     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环境、传媒市场的竞争、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认知偏见以及国际舆论斗争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作用机制目前还并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舆论影响力的发挥。
     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优化运用是政府、网络媒体和公众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走一段由政府主导、网络媒体自律、公民自觉参与的全民总动员之路。政府应加强对网民的思想道德引导,加强对传播媒体的有效管理,加强政府自身的引导艺术,三效合一,才能实现网络舆论的理性化交流,让强势的舆论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
The net opinion is an effective aspect for the government to gain information, experience public feelings and understand public opinion. Mutual participation of the net opinion served as a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freely discuss the public affairs and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which has been protruding a broad public opinion naturally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To every level of governments, being able to deal with the public opinion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its governing ability.
     The year 2003 is called as the feast era of net opinion. People have had great impressions on the case of Sun Zhi-gang and the case of Liu Yong. During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under certain political conditions, the entire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the influence of net opinion effects positively on the government, citizens and world opinion. What’s more, everything has its two sides, and the net opinion is no exception. It will cause unreasonable expression due to the emotional latent public opinion, fraudulent and misleading net opinion, and the main body’s 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
     By far,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competitive media market, the value tropism and the cognition prejudices of the network medium’s employees and the conflict of the world opinion,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n’t been so perfect, which to some extent has restricted the exer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 opinion.
     The optimum util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a common result of the government, the network media and the netizens, which needs the general mobilization with government’s predomination, network media’s self-discipline and citizen’s consciousness of participating.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thoughts-and-morality lead of its netizens, strengthen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edia, and reinforce leading art itself. Therefore, it’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r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net opinion, and let strong influence of net opinion exert positive authority.
引文
[1] 黄瑚,邹军,徐剑. 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 47.
    [1] 蔡斐. 徘徊在深化的民主和现实的专制之间——关于网络政治传播的几点冷思考[EB/OL]. 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297,2005-11-01.
    [2] 韩运荣,俞国明.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09. 4.
    [3] 韩运荣,俞国明.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09. 4.
    [4] 韩运荣,俞国明.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09. 4.
    [1] 刘建明. 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14.
    [1] 闵大洪.网上舆论的光荣与梦想[N].《南方周末》.2003-06-05.第 8 版.
    [2]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 博士学位论文.2005.40-41.
     [1] 方兴东,张笑容. 2005-2006 年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EB/OL].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6-04/30/content_6198977.htm., 2006-04-30.
    [1] 张林. 温总理博客与民本位思潮[EB/OL].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fcda/20060306917.htm. 2006-03-06.
    [2] 章敬之.拐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128.
    [3] 汪凯.转型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9.
     [1] 商伟.“集体失语”与“集体发作”[N].《青年记者》.2004.第 8 期. 60.
    [1] 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N].《新闻大学》.2002 秋季号. 11.
    [1] 纪忠慧.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N].《现代传播》.2005.第 4 期. 55.
     [1] 欧阳斌.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N].《凤凰周刊》.2004.第 8 期.30.
    [1] 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第二期. 3-8.
    [1] 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N].《信息网络安全》.2006. 第 4 期. 37.
    [1] [英]威廉·葛德文. 政治正义论[M].第一卷. 何幕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64.
    [2] 陈力丹. 舆论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51-52.
    [3] 刘建明. 基础舆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97.
    
    [1]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100.
    [2] 刘建明. 舆论传播[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28.
    
    [1] 刘建明. 基础舆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109.
    [2] 成然.传媒议程设置与公共知识分子[N].《新闻界》.2005.第 6 期.124.
    [1]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63.
    [2] 徐宁.BBS 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N].《新闻界》.2005.第 6 期. 118.
    [3] 樊亚平. 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N].《科学、经济、社会》.2004.第 1 期. 94.
    [1]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52.
    [2]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4.
     [1] 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1.
    [2] 孟锦,王逸涛. 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N].《新闻记者》.2005.第 5 期.43.
     [1]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博士学位论文.2005. 72.
     [1]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64.
    [1] 赵琳琳. 试析意识形态对舆论的限制作用[EB/OL].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2338. 2006-01-10.
    [2] 李勤,丁洁. 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4.第 4 期.78.
     [1] 张振成. 日内瓦上演互联网控制权争夺战[J]. 《网络传播》.2005. 第 11 期. 80.
     [1] 陈力丹. 舆论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93.
     [1] [美]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译.上海:上海出版集团. 2003.47.
    [2] [美]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译. 上海:上海出版集团. 2003. 50.
    [1] 陈卫平.采编经验谈:重大公共安全报道的机制与操作[J].《中国记者》.2004.第 9 期.
    [2] 袁峰. 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194.
    [3]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83.
    
    [1] 郑翰林编译. 大众传播理论暨大众传播小词典[M]. 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 77.
    [2] 汪凯. 转型中国[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94.
    [3]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组织.传媒影响力[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80.
    [1] 卜卫. 互联网与青少年:网络影响因人而异[J]. 《中国青年报》. 2001.08.09
     [1] [美]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 麦克卢汉精粹[M]. 何道宽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25.
    [2] 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47.
     [1]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国际新闻界》.2003.第 2 期.8.
     [1] 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第 5 期.62.
     [1] 刘建明. 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25.
     [1] 闫强,舒华英. 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EB/OL]. http://www.governance.cn/zhiligean/hulianwangzhili/002.php. 2005-11-10.
    [2] 张洪忠. 传播安全的路径——变刚性的传媒控制为科学的传播管理[EB/OL].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6191. 2004-04-20.
     [1] 陈力丹. 舆论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106.
     [1] 冼岩.网络舆论是政府的另一枚棋子 http://www.chinathink.net/Aindex/documents/200404/3803.shtml. 2005-01-30.
    [1] 陈力丹. 舆论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2] 韩运荣,俞国明.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09.
    [3]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国际新闻界》.2003.第 2 期.
    [4]彭兰.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07.
    [5][英]威廉·葛德文. 政治正义论[M].第一卷. 何幕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6][美]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译.上海:上海出版集团. 2003.
    [7][美]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 麦克卢汉精粹[M]. 何道宽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8]刘建明. 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刘建明. 基础舆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10][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熊文军. 社会转型期公共舆论价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2003.
    [12]闵大洪.网上舆论的光荣与梦想[N].《南方周末》.2003.06.05
    [13]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 博士学位论文.2005.
    [14]郑保卫.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5.
    [15]董广安.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04.
    [16]张明军,袁峰. 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
    [17]赵士林. 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3.
    [18] 方 兴 东 , 张 笑 容 .2005 - 2006 年 中 国 博 客 发 展 与 趋 势 分析 .[EB/OL].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6-04/30/content_6198977.htm.2006.04.30.
    [19]张林. 温总理博客与民本位思潮[EB/OL].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fcda/20060306917.htm. 2006.03.06
    [20]章敬之.拐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21]汪凯.转型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商伟.“集体失语”与“集体发作”[N].《青年记者》.2004.第 8 期
    [23]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N].《新闻大学》.2002 秋季号.
    [24]纪忠慧.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N].《现代传播》.2005.第 4 期.
    [25]欧阳斌.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N].《凤凰周刊》.2004.第 8 期.
    [26]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N].《信息网络安全》.2006. 第 4 期.
    [27]黄瑚,邹军,徐剑. 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
    [28]成然.传媒议程设置与公共知识分子[N].《新闻界》.2005.第 6 期.
    [29]徐宁.BBS 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N].《新闻界》.2005.第 6 期.
    [30]樊亚平. 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N].《科学、经济、社会》.2004.第 1 期.
    [31]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3]孟锦,王逸涛. 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N].《新闻记者》.2005.第 5 期.
    [34]赵琳琳. 试析意识形态对舆论的限制作用[EB/OL].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2338. 2006.01.10.
    [35]李勤,丁洁. 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4.第 4 期.
    [36]张振成. 日内瓦上演互联网控制权争夺战[J]. 《网络传播》.2005. 第 11 期.
    [37]汪凯. 转型中国[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8]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组织.传媒影响力[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9]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第 5 期.
    [40]闫强,舒华英. 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EB/OL]. http://www.governance.cn/zhiligean/hulianwangzhili/002.php. 2005.11.10.
    [41]张洪忠. 传播安全的路径——变刚性的传媒控制为科学的传播管理[EB/OL].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6191. 2004.04.20.
    [42]冼岩.网络舆论是政府的另一枚棋子 http://www.chinathink.net/Aindex/documents/200404/3803.shtml. 2005.01.30
    [43]蔡斐. 徘徊在深化的民主和现实的专制之间——关于网络政治传播的几点冷思考[EB/OL]. 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297,2005.11.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