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活动实践中的信用状态非常严峻,社会信用状况的恶化对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信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各阶层所共同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建立、健全由自然人信用、法人实体信用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成为全体国民之共识。给定信用发生的动力机制,特定的信用状态受制于特定的信用环境。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构建一个信用成长环境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而为优化我国信用环境提供研究的基础和帮助。论文首先进行了基础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的考察;其次,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和简单的数学方法对信用发生的动力基础——信用成长的利益机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进而提出了信用环境的基本条件与特征:第三,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对于我国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危害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阐述了信用缺失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原因,尤其重点从我国信用成长的背景和环境上寻找和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了信用利益机制的各种保障机制和手段及它们之间作用的互补性与整体性,以构建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架构出优化我国信用环境的框架,阐明了优化我国信用环境的总体原则及优先顺序,并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At present, the condition of credit in China is not satisfying, the serious deficiency of creditability is restraining the lasting,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fore, shortage of credit has become a focal problem about which is worried by all people and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has become the common view in China. Given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credit's growing up, the condition of credit depends on how the environment for it is. The researching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n analyzing frame of theory about the credit environment. At first, the paper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views the previous related research.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credit's growing up with theoretical analyzing and the simple mathematics method, and then deduces what requirements the credit environment should meet. Third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credit deficiency and its harm,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general reason for credit deficiency by new system economics, especially finds out the environmental reason for it.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nsuring means for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credit shoul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builds a framework which can optimize the credit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paper also clarifi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he sequence of priority about the optimizing methods,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ncrete policies and proposals.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52页。
    ① 《大英百科全书》卷ⅴ,台湾中华书局,1988年:转引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 参见《政治经济学词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③ 参见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2页。
    ③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页。
    ① 李新庚:《信用论纲》,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②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①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5页。
    ②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③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页。
    ④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7页。
    ⑤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9页。
    ⑥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转轨中的公司治理失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第57页。
    ①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转轨中的公司治理失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第57页。
    ②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2页。
    ① 参见王力民:《关于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的经济学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 李新庚:《信用论纲》,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① 参见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①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22页。
    ①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8、519页。
    ① 转引自汤在新主编《<资本论>续编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② 转引自汤在新主编《<资本论>续编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① 引自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 李风圣主译:《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①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51页。
    ① 分析方法参考了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②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血缘越接近,基因的重叠率越高,它们之间利益的关联度也越高,对方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利益的一部分,易形成基于血缘的信用与利益同盟。因此,血缘关系是产生信任进而信用的最为原始的泉源。打仗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公享基因物质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家属、宗属、地缘和友情关系不仅具有本能的系统内部的信赖与合作倾向,而且成员之间经常表现出超越个人利益的利他主义精神。正是自私的基因借助于血缘载体推动了这种古老而自发的信任的世代延伸。但是,基于血缘的信任关系受血缘链条和亲疏程度的束缚易形成局部或个别特性,并表现出较强的排他性质,因而可能成为建立社会一般(普遍)信任的障碍而不是起点。
    ① 网址为:http://www.worldbank.org.wbi/governance/data-html。分析指标的选择主要参考了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选择方法,本文对部分指标的样本进行了适当扩充、对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以更好地说明问题。
    ② 可查阅Governance Matters Ⅲ: Governance Indicators for 1996~2005, www.worldbank.org/wbi/governance/govdata2005/.
    ①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① 参见《孟子·梁惠王》上,转引自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① 引自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 张军:《道德:经济活动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载于《新华文摘(哲学)》1999年第7期。
    ③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16)。
    ① 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 [英]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5页。
    ② 张维迎著:《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言第2页。
    ① 王辉、李仁玉、刘凯湘:《市场与契约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序。
    ①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① 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64页。
    ① 可查阅 Governance Matters Ⅲ: Governance Indicators for 1996~2005,www.worldbank.org/wbi/governance/govdata2005/.
    ① 但伦理和道德作为世俗标准,它们不能如宗教那样超凡脱俗。道德和伦理易受物质世界和物欲的侵蚀而变质,导致世风日下和普遍的道德败坏,从而失去正面的约束力。
    ② 洪银兴:《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8页。
    ① 若将熟悉的程度视为因变量,则自变量应包括亲属关系、居住关系、职业关系和情感关系。
    ② 费孝通:《乡土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6页。
    ① 《辞海》,1989年缩印本,第1194页。
    ① 李建德、罗来武:《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1页。
    ② D..M. Kreps, P. Milgrom, J. Roberts, R. Wilson.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7): 245-252.
    ① 岳中志:《诚信缺失的治理:外部激励与内在激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第45页。
    ② 李建德、罗来武:《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2页。
    ① 引自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56、57页。
    ① 参见巴克利:《为真正的基督教神学申辩》,费城出版公司1908年版。
    ① 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他认为,教育是文化得以养成的基本途径,而各国识字率与教育水平紧密相联,用成人识字率作为教育水平的平均指数,用以测量它跟政府信用度的相关系数仅为0.502,且不显著。这说明成人识字率并不能有效地代表文化的一般状态。数据来源:www.Worldbank.org/wbi/governance/govdata2005/.
    ② 参见http:www.freedomhouse.org/religion/publications/rfiw/fig1.htm
    ③ 有人认为,如果信用道德教育是影响信用成长的最重要文化要素,那么为什么一些从事和提倡信用道德教育的干部自身还言行不一、不守信用?本文认为这正体现了信用道德教育方法、手段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实施教育者自身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的道理。因此,此现象存在并不影响结论。
    ① 2004年,普华永道缺乏透明度指数提供了关于每个国家的“缺乏透明度”的综合指数,所依据的是5个不同领域(即“CLEAR”)中影响资本市场透明度的数据。影响资本市场透明度的具体数据可以通过登录:http://www.opacitvindex.com/ind-whatwhv.html查看。
    ② 其相关系数为—0.724,这里腐败控制度为2005年数据(来源于Governance Matters Ⅲ: Govemance Indicators for 1996-2005, www. worldbank, org/wbi/govemance/govdata2005/.)
    ① 分析方法参考了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① 中经网:《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维护市场秩序》,1999年8月13日。
    ① 林小驰:《中国经济信用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载于曹和平、杨爱民、林卫斌编《信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167页。
    ② 刘韬:《树立信用大旗》,《人民日报》,2001年4月5日,第五版。
    ③ 《南方周末》1997年9月29日。
    ④ 《经济学消息报》第152期。
    ① 刘韬:《树立信用大旗》,《人民日报》,2001年4月5日,第五版。
    ② 高程德:《法治与信用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1999年第1期。
    ① 刘韬:《树立信用大旗》,《人民日报》,2001年4月5日,第五版。
    ① 参见《齐鲁晚报》2000年6月16日。
    ① 《中国经营报》2002年4月18日。
    ①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周刊,2001年4月16日。
    ① 张冉燃,杨琳:《行业协会——为信用搭建桥梁》,《瞭望》2003(34),第26页。
    ② 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3(4):第70页。
    ③ 余晖:《转型期自律型行业组织产生和发展机制》,见:余晖:《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C],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7页。
    ④ 康晓光:《行业协会何去何从》,《中国改革》2001(4),第34页。
    ⑤ 窦竹君:《行业协会向何处去》,《经济论坛》2003(10),第33页。
    ⑥ 余晖:《转型期自律型行业组织产生和发展机制》,见:余晖:《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C],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56-67页。
    ① 朱耀垠:《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行业协会的发展——关于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和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体制改革》2002(4),第128-133页。
    ① 卫国:《让行业协会真正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安徽行业协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第31页。
    ② 编辑部:《行业协会》,《WTO经济导刊》2004(4),第45页。
    ① 吴亚东:《企业赖帐竟有政府撑腰》,《法制日报》,2000年11月5日。
    ① 见《中国改革报》1999年3月25日第8版。
    ① 转引自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① 洪银兴:《市场秩序的博弈论分析——兼论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第8页。
    ②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 刘少波、蒋海:《信誉机制、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信用缺失治理——对中国当前信用缺失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金融研究》2004(1),第59页。
    ① 许传华、边智群:《信用缺失的制度性障碍与环境分析》,《经济问题》2004(5),第51页。
    ① 洪银兴:《市场秩序的博弈论分析——兼论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第10页。
    ② 详见本章第二节(优化我国信用环境的对策)内容。
    ① 罗必良:《信誉的生成机理及其制度性作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第19页。
    ② 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5),第75页。
    ① 该模型由刘少波和蒋海构建的一个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引申而来,该模型说明了信用市场上一般授信企业与受信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当然,也可用于说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因为,在信贷市场上,通常的授信主体就是银行。具体参见刘少波、蒋海:《信誉机制、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信用缺失治理——对中国当前信用缺失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金融研究》2004(1),第57、58页。
    ① 王冰、杨虎涛:《自发信誉机制与社会强制信誉机制》,《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第4、5页。
    ① 何宇:《市场交易风险及其治理机制——兼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经济与管理论从》2004年第4期,第87、88页。
    ① 岳中志:《诚信缺失的治理:外部激励与内在激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第44、45页。
    ② 杜金岷等:《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学术研究》2001年第9期,第59、60页。
    ① 王冰、杨虎涛:《自发信誉机制与社会强制信誉机制》,《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第4、5页。
    ②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第5页。
    ① 洪银兴:《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8页。
    ① 李军林:《声誉理论及其近期发展——一种博弈论视角》,《经济学动态》2004(2),第56页。
    ① 王冰、杨虎涛:《自发信誉机制与社会强制信誉机制》,《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第4~5页。
    ① 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
    ① 刘风军、庞晓鹏:《美日德行业协会的职能、网络与自身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1),第29-32页。
    ① 张新文:《市场失灵与行业协会机制的缺位》,《温州大学学报》2005(2),第35页。
    ① 李红刚、戴伟:《市场经济原则与政府治理效率》,《改革》2005(4),第115~117页。
    ① 程选民:《信誉与产权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政治经济学词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 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转轨中的公司治理失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
    [11]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13] 郑也夫:《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4] 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15] 王力民:《关于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的经济学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6]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7] 汤在新:《<资本论>续编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18] 李风圣主译:《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 张军:《道德:经济活动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新华文摘(哲学)》1999年第7期。
    [21]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16)。
    [22] 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4] 王辉、李仁玉、刘凯湘:《市场与契约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6] 洪银兴:《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 费孝通:《乡土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28] 《辞海》,1989年缩印本。
    [29] 李建德、罗来武:《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30] 岳中志:《诚信缺失的治理:外部激励与内在激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年第6期。
    [31] 林小驰:《中国经济信用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载于曹和平、杨爱民、林卫斌编《信用》2004年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2] 刘韬:《树立信用大旗》,《人民日报》,2001年4月5目,第五版。
    [33] 《南方周末》1997年9月29日。
    [34] 《经济学消息报》第152期。
    [35] 高程德:《法治与信用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1999年,第1期。
    [36] 《齐鲁晚报》2000年6月16日。
    [37] 《中国经营报》2002年4月18日。
    [38] 《21世纪经济报道》周刊,2001年4月16日。
    [39] 张冉燃、杨琳:《行业协会——为信用搭建桥梁》,《瞭望》2003(34)。
    [40] 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3(4)。
    [41] 余晖:《转型期自律型行业组织产生和发展机制》[A],见:余晖:《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C],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2] 康晓光:《行业协会何去何从》,《中国改革》2001(4)。
    [43] 窦竹君:《行业协会向何处去》,《经济论坛》,2003(10)。
    [44] 朱耀垠:《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行业协会的发展——关于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和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体制改革》2002(4)。
    [45] 卫国:《让行业协会真正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安徽行业协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46] 编辑部:《行业协会》,《WTO经济导刊》2004(4)。
    [47] 吴亚东:《企业赖帐竟有政府撑腰》,《法制日报》,2000年11月5日。
    [48] 《中国改革报》1999年3月25日第8版。
    [49] 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月版。
    [50] 洪银兴:《市场秩序的博弈论分析——兼论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
    [51]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52] 刘少波、蒋海:《信誉机制、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信用缺失治理——对中国当前信用缺失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金融研究》2004(1)。
    [53] 许传华、边智群:《信用缺失的制度性障碍与环境分析》,《经济问题》2004(5)。
    [54] 罗必良:《信誉的生成机理及其制度性作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
    [55] 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5)。
    [56] 王冰、杨虎涛:《自发信誉机制与社会强制信誉机制》,《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57] 何宇:《市场交易风险及其治理机制——兼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经济与管理论从》2004年第4期。
    [58] 杜金岷等:《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学术研究》2001年第9期。
    [59]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60] 李军林:《声誉理论及其近期发展——一种博弈论视角》,《经济学动态》2004(2)。
    [61] 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2] 刘风军、庞晓鹏:《美日德行业协会的职能、网络与自身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1)。
    [63] 张新文:《市场失灵与行业协会机制的缺位》,《温州大学学报》2005(2)。
    [64] 李红刚、戴伟:《市场经济原则与政府治理效率》,《改革》,2005(4)。
    [65] 程选民:《信誉与产权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 纪宝成、刘元春:《市场秩序的构建模式及其治理的基本原则》,《经济学动态》2004(2)。
    [67] 李晏墅:《诚信经营:企业经营的信条》,《经济管理》2002(5)。
    [68] 王小锡、李志祥:《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4(4)。
    [69] 华桂宏、王小锡:《四论道德资本》,《江苏社会科学》2004(6)。
    [70] 陈燕:《金融信用缺失的博弈论分析》,《南师大学报》2005(4)。
    [71] 陈燕、李晏墅、李勇:《声誉机制与金融信用缺失的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05(8)。
    [72] 陈燕、李晏墅:《银行声誉、政府干预及其治理》,《改革》2006(8)。
    [78] Bernhardt Dan. (2000) :"Credit Ration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235-239
    [79] Stiglitz, J. and A. Weiss, (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 393-410
    [80] Kreps, D. & Wilson (1982): "Reputati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7: 253-279
    [81] Tadelis, S. (2002): " The market for reputations as an incentive mechanis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0 (4).
    [82] Tadelis, S. (1999):"What's in name? Reputation as a tradable ass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3): 548-563
    [83] Abreu, D. & D.Pearce (2002):" Bargaining, 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repeated games" ,working paper.
    
    [84] Abreu, Dilip, (1988) :"On the Theory of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s with Discounting", Econometrica 39: 383-96
    
    [85] Abreu, D. & F. Gul (2000) : "Bargaining and reputation", Econometrica 68: 85-117
    
    [86] Fudenberg, D. & D. Levine (1989) : "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games with a patient player" , Econometrica 57:759-778
    
    [87] Kornai,Janos, (2003) :Honesty and trust in the light of the post-socialist transition, inVoprosy Economiki, Vol.9.
    
    [88] James,C.Cox,2004, How to identify trust and reciprocity, in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Vol.46,pp.260-281.
    
    [89] Bohnet, Iris & Zeckhauser, Richard,(2004):Trust, risk and betrayal, i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55:467-484
    
    [90] Jones, Eric. C ., (2004) :Wealth-based trus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World Development, Vol. 32, No. 4: 691-711
    
    [91] Carpenter, Jeffrey P. ; Daniere, Amrita G .& Takahashi, Lois M, (2004) : Cooperation,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in Southeast Asian urban slums, i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55:533-551
    
    [92] Mauro Cappelletti, (1989) : Judicial Process in Comparative.
    
    [93] Greif, A. (1989) :"Reputation and Coalitions in Medieval Trade: Evidence on the Maghribi Trader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 XLIX, No.4 pp. 857-882
    
    [94] Greif, A. (1993) :"Contract Enforce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 The Maghribi Traders' Coali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83,525-546
    
    [95] Greif, A., Milgrom, P. and Weingast, B. R. (1994): "Coordination, Commitment, and Enforcement: The Case of the Merchant Guil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 102, 745-776
    
    [96] Kandori, M. (1992): "Social Norms and Community Enforce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No. 59:63-80
    
    [97] Klein, D. B. (1992): "Promise Keeping in the Great Society: A Model of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Economics and Politics, No.4:117-36
    
    [98] Milgrom, P. R., North, D. and Weingast, B. R. (1990)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vival of Trade: The Law Merchant, Private Judges, and the Champagne Fairs", Economics and Politics, No. 2:1-23
    
    [99] Okuno-Fujiwara, M and Postlewaite, A. (1989) "Social Norms in Random Matching Game", Mimeo, University of Tokyo an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00] E. Fama. (1980):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88: 288-307
    
    [101] Kreps, D. (1990) :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M].in J.Alt& K.Shepsle,eds.,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2] Fudenberg, D. & D. Levine. (1992) : Maintaining a reputation when strategies are imperfectly observed[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59) .
    
    [103] Tadelis, S. (1999) : What's in name? Reputation as a tradable asse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89 (3) .
    
    [104] Mailath&Samuelson (1998) :Your Reputation is Who You're not,Not Who You'd Like To Be[R]. CARESS Working Paper,1998 (11) .
    
    [105] Mailath&Samuelson (2001) :Who Wants a Good Reputation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1,(68).
    
    [106] Kennes & Schiff. (2002) : The Value of a Reputation System [R]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 at WUSTL.
    
    [107] Fang,Hanming(1998):Name-trading-and-efficiency[M].manuscript,Dept.Econ., Univ.Pennsylvania.
    
    [108] Hayek, A. Friedrich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09] Fudcnbrg. D. and J. Tirole(1992):Game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110] Zak. P. J. and S. Knack, (2001) : Trust. And . Growth. . The. Economic Journal III. (April): 295-321
    
    [111] Holmstrom. B (1983) : Managerial Incentive Problems-A Dynamic Perspective, Econometrica, 55 (2) .
    
    [112] D. .M. Kreps, P. Milgrom, J. Roberts, R. Wilson. (1982) :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7): 245-2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