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次改革,目前社会保障制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保障程度和覆盖面稳步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支出压力大,统筹管理层次不完善,社会保险险种结构失衡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主体是是各级政府,建立一个与政府新职能相适应、基于服务型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为社会各群体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且构成了今后我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转型、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存在的职能偏差,并且指出了这种偏差存在的多方面原因。根据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经验和相关理论确立了服务型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责任。
     指出中国的社会保障的构建应当在必须要充分考虑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现实背景,切实发挥服务型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建立“广覆盖、适度水平、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模式;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规划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有机统一的责任。着眼于综合统筹社会保障力量;理顺各保障主体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体系;强化全国社保技术支撑的思路。遵循系统性、可持续性、国民导向性、法制性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并且要做好相关配套体系的改革工作,注意体系构建中所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第七章中,本文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公平和效率为标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满足公民需求为目标提出了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构想,即建立“一条主线两条支线三个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在社会保险险种设置上将原有的五大险种合并为四个。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一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层次清晰、真正实现机会均等、大大提高保障效率的优势,并且进一步指出了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要点。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Act, has its profou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With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origi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ather than adap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under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n this basis,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pointed o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give recommendations.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political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follow:the systematic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 customer-oriented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and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mpatibl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omply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gional city and rural areas,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and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legal services to be synchroniz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described earlier, the expectations of future construction is given.
引文
[1] 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M].郑戈,冷静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2] Paul A. Samuelson. The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M], Vol.4,1954
    [2] 杨颖,公共服务的概念研究及相关概念辨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C].北京,2010
    [3]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董安琪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9
    [4]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益物品与公共选择[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1] 吴业苗.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及制度建设原则[J].华东经济管理,2011(08)
    [2] 马庆钮,杨庆东.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3] 肖结红.关于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4] 席恒.公共产品与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视角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6
    [5]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杨国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 戴长征.以人为本的公共行政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学术界,2006(04)
    [1] Michael Barzelay.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a new vision for managing in Government[M].Fondo de Cultura Economica USA,1992
    [2] E·费利耶.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戴维·奥斯本.再造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 张康之.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J].人民论坛,2006(05)
    [2] 崔卓兰.行政法观念更新试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5)
    [3] 陈泉生.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法制与社会发展[J].1995(05)
    [4] 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04)
    [5] 马敬仁.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企业与社会管理——中国管理情结解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6(01)
    [1] 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8(04)
    [2] 张康之.机构改革中的制度创新.新视野[J].1998(05)
    [3] 张康之.政府的责任在于培育成熟的社会[J].浙江学刊,2000(02)
    [4] 苏尚云.创建服务型政府要实现六个转变[J].发展,2003(06)
    [5]刘熙瑞.切实加强积极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和建设[J].新视野,2004(02)
    [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2005(01)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5(04)
    [3] 王学军.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中州学刊,2005(03)
    [4] 薛澜.完善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N].人民日报.2005-3-4
    [5]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03)
    [6] 朱光磊.“职责同构”批判[Jl.北京大学学报,2005(01)
    [7] 田家华,王忠.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
    [1] 任保平.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2)
    [1] 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 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 刘俊哲.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 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 刘俊哲.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1] 孙选中.服务型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1] 冷向明.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模型、标准体及建设纲要:基于“5×1”系统权变模型的探索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 张锋强.重构:危机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2] 刘德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 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
    [1] 穆怀中.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 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与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 李占乐.“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再认识[J].理论月刊,2004,(5).
    [2] 多吉才让.《中国社会福利丛书》总序[Al.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3] 董克用.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总序[A].孙克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 王国清,马骁,程谦等.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 邓大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王军旗,白永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数据来源:王梦奎.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1] 刘京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生态理论诉求[J].文史哲,2005(2)
    [2] 凌文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 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颐.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江海学刊,2006,06
    [3] 刘德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 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1] 上海市政治学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 吴宏洛.社会保障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刘德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 王征.中国财政通览(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 杨燕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 刘德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 谢宗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04)
    [1] 严蓓蓓.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6(02)
    [1]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卢梭.社会契约论[M].杨国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任保平.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2
    [5]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M].郑戈,冷静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6]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刘树成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刘俊哲.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8]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张晨光.国际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及北京的战略选择[J].城市问题,2011(03)
    [10]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1]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12]葛寿昌.社会保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3]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与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7]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18]陈颐.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江海学刊,2006(06)
    [19]刘德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0]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1]崔万有.日本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2]穆怀中.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3]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J].中国劳动,1998(07)
    [24]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世纪实现新跨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5-402827873.htm, 2012-08-15
    [25]王国清,马骁,程谦等.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7]周叔莲,王延中,沈志渔等.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8]邓大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9]王军旗,白永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0]凌文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1)
    [32]刘京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生态理论诉求[J].文史哲,2005(02)
    [33]王焕梅.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3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建设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5]崔卓兰.行政法观念更新试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5)
    [36]苏尚云.创建服务型政府要实现六个转变[J].发展,2003(06)
    [37]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03)
    [38]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9]张锋强.重构:危机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40]孙选中.服务型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41]冷向明.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模型、标准体及建设纲要:基于“5×1"系统权变模型的探索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4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44]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
    [45]杨燕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46]谢宗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04)
    [47]严蓓蓓.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6(02)
    [48]上海市政治学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9]严蓓蓓.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职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6)
    [50]吴宏洛.社会保障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1]王征.中国财政通览(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2]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3]曹信邦.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6(072)
    [54]包国宪,曹西安.乱政府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J].经济体制改革,2007(01)
    [55]武将.建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基本问题[J].理论探讨,2009(01)
    [56]崔凤.社会保障进社区的过程与影响——对大连的个案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57]刘德龙,张华,包心鉴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8]宋士云.社会保障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59]仇雨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0]孙金富.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M].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1991
    [61]帅学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2]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3]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4]黄年安.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5]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6]左敏等.社会保障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7]马歇尔·N.卡特,威廉·G.希普曼.信守诺言:美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68]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9]达尔默霍斯金斯.21世纪初的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70]刁田丁.中国机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1]魏娜,吴爱明.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2]郭殿生.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的价值理念及政策取向[J].人口学刊,2003(02)
    [73]马志伟.对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与市场功能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74]任德曦,胡泊,丁联池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5(21)
    [75]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08)
    [76]孙树菡.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6)
    [77]张左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J].人民论坛,2001(08)
    [78]杨燕绥.社会保障:最大项公共品之一[J].中国劳动保障,2006(04)
    [79]董玉虎,郝小红.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不容忽视[J].山西农经,2003(06)
    [80]刘楠.大栅栏街道构建五大社会保障平台[J].中国民政,2006(04)
    [81]杨宜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意义[J].宏观经济研究,2000(07)
    [82]刘耘.社会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J].兵团建设,2006(06)
    [83]马兰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1(23)
    [84]王东进.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1(13)
    [85]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2)
    [86]李雪梅.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全程化教育调查及对策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1)
    [87]肖永文,王新军.我国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探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6,(04)
    [88]兰澄世,辛德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6(02)
    [89]潘光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保护问题[J].南方农村,2006(04)
    [90]王政,祝士苓.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世界农业,2006(03)
    [91]汤翠娥.对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5(04)
    [92]丁海燕,张岩.政府怎样善待失地农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93]董玉虎,郝小红.“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不容忽视[J].山西农经,2003(06)
    [94]陈欢.试论城乡和谐发展的阻滞因素及其对策[J].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01)
    [95]梁博科,冯洁.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
    [96]任苒,阎彦,黄志强.辽宁基本医疗保障全省统筹的发展框架与思路[J].中国卫生经济,2012(01)
    [97]于音.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浅析——论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地位[J].社会保障研究,2009(03)
    [98]赵宇彤.企业年金委托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4)
    [99]丁一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J].北方经贸,2006(05)
    [100]朱远杰,赵宇,董西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3(08)
    [101]杜蕾,庞华.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5(01)
    [102]张绍平.社会保险基金到期债务与免疫投资策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06)
    [103]路军.基金风险管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5)——养老基金管理与生活质量国际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0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2001-2011)》,2012
    [10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
    [106]郭殿生.论全面小康框架下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J].经济学家,2004(06)
    [107]段玉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8(06)
    [108]郭阳旭.农村土地流转中社保功能的分类体现与补偿标准的计算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
    [109]李青.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积极探索——安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调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J].2008(02)
    [110]张举国.英、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演变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01)
    [111]侯志阳.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基础的演变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
    [112]韩勇.齐美尔的贫困救济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3)
    [113]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03)
    [114]邹东升.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价值导向、法治取向与政策转向[J].求实,2005(01)
    [115]刘熙瑞.我国政府职能研究的新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03)
    [116]李占乐.“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再认识[J].理论月刊,2004(05)
    [117]多吉才让.《中国社会福利丛书》总序[A].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118]董克用.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总序[A].孙克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9]Assaf Razin, Efraim Sadka and Phillip Swagel.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Welfare Stat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09)
    [120]Armando Barrientos. Pension Reform, Pension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nsion Coverage[J]. World Development,1998(01)
    [121]Axel Borsch-Supan, Reinhold Schnabel. Social Security and Declining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in German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08)
    [122]Catherine E.Ross, John Mirowsky. Family Relationships,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Life Expectancy[J]. Journal of Health Social Behavior,2002(11)
    [123]David A Wise. Facing the Age Wave and Economic Policy:Fixing Public Pension Systems with Healthcare in the Wings [J]. Fiscal Studies,2005(03)
    [121]Daniel M. Garret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Mortality Rates on the Progressivity of Social Security[J]. Economic Inquiry,1995(05)
    [124]Douglas Hamilton. S It to Forget About the Deficit[J]. Business Economics,1997(10)
    [125]David D Li, Ling Li. A Simple Solution to China's Pension Crisis[J]. Cato Journal,2003 (04)
    [126]Willem Adema and Maxime Ladaique. Net Social Expenditure,2005 Edition Mor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social support [R]. DELSA/ELSA/WD/SEM.2005
    [127]Asian Development Bank. Social Protection Strategy[EB/OL]. http://www. adb. org/SocialProtection/strat, asp,2010
    [128]Michael Barzelay.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a new vision for managing in Government[M]. Fonda de Culture Economica USA,1992
    [129]Paul A. Samuelson. The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M], Vol.4,19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