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之中?已有的两种研究路径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国外理论到中国经验的研究,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治理理论等国外理论进入中国场域后普遍缺乏解释力,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背后隐含的理论前提在中国并不存在。二是从中国经验到本土理论的研究,全能主义、压力型体制、双轨政治和集权的简约治理等,要么是理论的社会背景已发生了变迁,要么是用社会的一部分代替整个社会来解释两者的关系,对于解释当下“国家—社会”关系也显得力不从心。村治研究深受其影响,并且村治研究常将“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放在村庄场域中展开,致使国家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都体现得不够充分。因此,受国内“过程—事件”分析法与“结构—制度”分析法的启发,笔者建构了“行动者与‘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的互嵌性分析框架,以前人理论和事实研究为基础,以花镇镇域事实经验为例,来研究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与乡村精英的关系一直存有变迁。国家总是根据不同阶段的治理意图选择不同类型的乡村精英来合作治理乡村。进入现代社会后,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来分析国家与农村精英关系是一种很可行的路径:清末民国时期,国家在乡村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赢利型经纪人取代保护型经纪人成为村庄的治理者;建国后国家政权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对乡村社会实现了全面整合与控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甄别下贫下中农中的积极分子成为主宰村庄治理的乡村精英;改革开放后,在“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开展国家政权建设,农村精英开始多样化,但当下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经济精英来承担国家政权建设。当下农村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容已经从权力渗透与资源提取转变为权力渗透、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农村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发展等方面。花镇的事实经验中,经济精英的特殊身份只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方面可以做一点特别的成绩,至于其它方面则功劳甚微。国家与经济精英在当下的结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在项目制发展背景下,乡镇可以树立发展典型,打造主要官员晋升的政绩,经济精英则可以实现自己利益的增量发展。这才是当下国家与经济精英紧密互动的核心逻辑。
     不同立场的思想家对于何为分配正义与如何实现分配正义都存有较大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其思考分配正义的逻辑起点的差异:功利主义思想家基于最大幸福思考分配正义,坚持功利原则与最大幸福原则;自由主义思想家基于权利思考再分配,其内部又分为有关平等的分配正义和有关自由的持有正义;社群主义思想家基于公共善思考再分配,主张共同体的善优先于正义;马克思基于生产关系来思考分配正义问题,主张分配正义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分配正义经历了几次转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国家的政策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了分配正义。在花镇实践中,国家出台的政策最后落实到普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其期望的底线之上,两者之间就是一种和谐和守序的底线互动;如果在其期望的底线之下,经过一段时间发酵沉淀,普通群体就会反对引起结果非正义的政策与国家进行抗争式的激烈的底线互动。国家在执行政策时,如果程序是正义的,或者程序非正义在普通群体所容忍的底线之上,国家与普通群体就表现为一种和平有序的互动;如果程序非正义降落到普通群体所容忍的底线以下,国家与普通群体之间就表现出一种激烈博弈的底线互动。
     国家自主性理论缘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的国家相对独立性观点,后来发展为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下又有“回归国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较强的自主性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秩序,这是为世界经验所证明的。我国的国家自主性也具有历史性特点:改革开放前,国家对于社会具有绝对的自主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自主性出现了两分的现象,其一是国家制度化能力有增无减,其二是国家执行政策制度的能力却日益削弱。经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作为国家代表的乡镇的自主性是一种非完全自主性,其主要受到上层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维权话语、政府角色定位不准与边缘群体等因素影响。花镇在与边缘群体互动时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构建严密的信访治理网络、设计信访治理的多重调节程序、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治理资源和专断式处决。专断式处决表现为开口子、政策变通或兜底等来摆平难缠的上访,以获得暂态的稳定秩序。而花镇边缘群体与国家进行博弈的自主性体现在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善于讲政治与胡搅蛮缠和“信访不信法”等方面。当两种自主性在当前乡村治理中发生碰撞时,国家与边缘群体呈现出一种离散互动的关系。
     从马克思与韦伯的两种经典社会分层理论及其发展中至少可以得出几个一般化结论:一是社会分层标准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的主观反映。二是社会分层标准直接与学者的理论兴趣相关联。三是社会分层标准是学者解释、改造社会事实的工具。四是后来的学者不能僵化地看待这些经典及其发展了的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带着这些理论资源进入到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事实中去,发现新的社会分层的标准,从而对发展了的社会事实作发展性的解读,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以财富收入、对待政策制度的态度、策略行动和身份声望为分层标准,可将花镇镇域社会分为精英群体、普通群体和边缘群体。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差序格局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深藏于我国文化价值观之中,当下正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差序格局作为一种深刻的传统社会关系结构不可能再维持原来的状态,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殆尽,而是根据变化了的社会事实呈现出新的状貌。花镇治理中的国家、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博弈,遵循着当下特有的利益和情感等逻辑,以国家为核心单位,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差序性的围绕在国家周围,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愈推愈薄的差序格局特征。
For the current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has not really clear:is what kin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rural society in the end? The two research paths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First, the study from theory abroad to experience in China, civil society, corporatism, governance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have been general lack of explanatory power in China,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does not exist in China. Second, the study from Chinese experience to the local theory also appears to lack of strength to explain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 Totalism, pressure system, dual track politics and centralized minimalism, or their social background has undergone changes, either the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with a part of the community instead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By which rural governance research deeply affected, and rural governance research often put the relationship of "state-society" on the villages, which causes that the state subjectivity and society subjectivity are not adequately reflected. Thus, inspired by the domestic "process-ev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e-system" analysis, the author constructed the mutually embedde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actors and'state-society'relationship structur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in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exemplified by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Flower Tow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rural elite has been in transition. The state always chooses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elite cooperatively to govern the rural, according to the intention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entering the modern society, it is a very feasible path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rural eli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appeared "involution" in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profitable brokers replaced protective agent into the village governa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had been completed, the state integrated and control rural society in all directions, In the socialist ideology, the 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s become rural elite who dominate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arrying out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in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village governance" pattern, rural elite began to diversify, but now the state is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the economic elite to bear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The present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has changed from Power penetration and resource extraction to power penetration,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development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rural citizens and so 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Flowers Town, the special status of economic elites can do a little special achievements, only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as for other aspects contribute little. The present more possible logic about the alliance of state and economic elite is in the background of project scheme development, township can establish a typical rural development, create the promoted achievements for principal officials, economic elites can increase their own interests, which is the core logic of the close interaction of the present state and economic elites.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hinkers on what is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how to realize the justice of distribution have great difference, mainl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of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ir thinking distributive justice:Utilitarianism thinker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and 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based on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Liberal thinkers study redistribution based on rights, which is divided internally into the equal distribution justice and freedom justice in holdings; Communitarian thinkers research redistribution based on public good, advocating that community good has prior to justice; Marx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based on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argues that distributive justice must not go beyond the social economical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 restricted by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hina has undergone several transforma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from "giving priority to efficiency due consideration to fairness" to "first time allocate to pay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reparti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fairness" to increasing the labor share in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state policy system often directly affects the justice of distribution. In the practice of Flower Town, if the state policies finally distribute interests to general population on the bottom line of their expectation, it is a kind of harmonious and disciplined interaction based the bottom line between them. If they are under the bottom line, after a period of fermentation of precipitatio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ill intensely fight with the state, against the injustice result which caused by the policy. When the state implements policy, if the program is justice, or procedure injustice on the bottom line tolerated by general population, the state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ill appear to be a peaceful and orderly interaction. If the program injustice descends to the bottom line tolerated by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y exhibits an intense game interactive based on the bottom line.
     State autonomy theory had its origin in the state relative independence view of Marxism view of the state, and later developed into the new Marxism state view, now has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Return to the State" School. Developing countries need stronger independent to guarantee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rder, which is proved to be the world's experience. China's state independence also has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ate had the absolute autonomy for societ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ate autonomy appeared two phenomena:one is the increasing institutional ability, the second is the increasingly weakened ability to execute national policy and system. After combing the existing studies, it is found that state agency's township autonomy is a non-complete autonomy, which mainly is affected by the upper government policy, legal and system, social ideology, human rights discourse,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the marginal group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marginal groups, the Flower Town autonomy is mainly as follows:to construct tight petition management network, to design multiple adjustment program of petition governance, to mobilize all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to execute by arbitrary style. Arbitrary executions is smooth intractable petition out with concessions, policies flexibility and government backing. Playing games with the state, the marginal groups autonomy is reflected in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ir rights, being good at using politics, importuning the state "believing in the petition, disbelieving in the law" and so on. When two independence collide in the current rural governance, state and marginal groups show a discrete interaction.
     From Marx and Webb's two classical theori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several generalized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t least:first,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tandard is the subjective reflection of the objective social facts; seco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tandard is associated directly with the scholar's interest in the theory; third,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criteria is a tool with which scholars explain and transform the social fact; last, the later scholars cannot rigidly view these classic and developed theori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hould take them into the social fact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o find the new standard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us to mak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ed social fact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order to wealth and income, policies and systems, strategic action, identity and prestige as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criteria, Flower Town's socie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lite groups, general groups and marginalized groups.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sedimentatio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has been deep in the Chinese culture valu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cannot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ate as a profound, traditi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 cannot suddenly disappear, but can show a new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social fa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lite groups, general groups and marginalized groups in the Flower Town governance, follows the unique interest and emotional logic in the present. With the state as the core unit, the interactio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ce sequence patter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elite groups, general groups and marginalized groups, which are difference around the state.
引文
① 王立新:《论经济体制转轨与市民社会的培育》,《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41-46页。
    ② 刘京希王彩霞:《公民社会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第 131-136页。
    ① 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46-154页,第146-154页。
    ② 陈嘉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市民社会的发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1期,第75-89页。
    ③ 霍海燕:《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第55-57页。
    ④ [韩]河度亨:《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建构及其局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73-76页。
    ⑤ 伍俊斌:《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50-55页。
    ⑥ 单桦:《“市民社会”批判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宿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35-38页。
    ⑦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66-73页。
    ⑧ 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学海》2005年第3期,第178-182页。
    ① 刘恩东:《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第3期,第52-55页。
    ② 朱进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与执政党社会整合》,《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第141-142页。
    ③ 徐建牛:《地方性国家法团主义:转型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基于对大涌商会的个案研究》,《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第111-115页。
    ④ 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第64-70页。
    ⑤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第142-148页。
    ① 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7-10页。
    ② 黄海东:《从三个角度透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第6-8页。
    ③ 倪斐:《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中两大基本命题的逻辑论证——兼对凯尔森观点的批驳》,《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第10-13页。
    ④ 夏美武 佘云美:《恩格斯的国家祸害论不是能淡忘的——兼与李延明先生等商榷》,《学术界》2012年第2期。
    ⑤ 斯亚平:《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兼论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的发展》,《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4期,第99-105页。
    ① 张新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和谐社会解读》,《理论月刊》2007年第4期,第43-45页。王长海:《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和谐社会解读》,《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3-26页。
    ② 王金元史文哲:《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194-196页。
    ③ 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第25-30页。
    ④ 臧乃康:《统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进》,《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第9-11页。
    ⑤ 姚尚建:《社会怨恨与政治宽容——基于全面治理中的关系重建》,《理论探讨》2012年第3期,10-14页。
    ⑥ 王涛赵光勇:《新公共管理、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第52-56页。
    ① 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262页。
    ② 聂伟迅:《论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及其成因》,《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第28-30页。
    ③ 檀江林汪少波:《中华民国时期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双重路径探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10-13页。
    ④ 黄春芳:《新中国成立以后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卷增刊,第9-10页。
    ⑤ 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兴起、高潮及其未来》,《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157-159页。
    ① 史云贵:《中国政党“全能主义”治国模式及其政治现代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3页。
    ② 袁倩:《政治妥协与现代中国政治转型——从全能主义到民主法治的理论与历史探源》,《领导科学》2012年第23期,第17-20页。
    ③ 黄辉祥:《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68-70页。
    ④ 丁建军:《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关系及其治理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85-87页。
    ⑤ 董江爱:《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困境及出路》,《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8期,第39-41页。
    ① 贺雪峰:《当前县乡村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第83-87页。
    ② 王立胜:《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第86-89页。
    ③ 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3期,第111-118页。
    ④ 秦小建:《压力型体制与基层信访的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1年第6期第147-153页。
    ⑤ 曾凡军:《整体性治理:一种压力型治理的超越与替代图式》,《江汉论坛》2013年第2期,第21-25页。
    ⑥ 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第28-29页。
    ⑦ 岳德常:《关于“压力型体制”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6期,第26-27页。
    ⑧ 唐海华:《“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宁波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第22-28页。
    ① 叶盛楠:《压力型体制”在县域政治中的运行过程——以内蒙古S县为研究个案》,《中共杭州市委党校》2012年第3期,第32-37页。
    ② 程同顺 赵银红:《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期,第128-135页。
    ③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转引自唐文玉:《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向何处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第39-42页。
    ④ 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42-50页。
    ⑤ 段塔丽:《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涵》,《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第17-21页。
    ⑥ 郑卫东:《“双轨政治”转型与村治结构创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46-153页。
    ① 黄杰:《“双轨政治”: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一种尝试性解释》,《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5期,第1-9页。
    ② 段塔丽:《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涵》,《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第17-21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42-50页。
    ④ 郑卫东:《“双轨政治”转型与村治结构创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46-153页。
    ⑤ 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42-50页。
    ⑥ 胡伟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并非由各种社会结构来承担,而是由权力精英通过分析、研究和调查而将他们所认定的社会利益输入到公共政策中去。概括地说,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要求不是由政治体系外部的社会结构输入政治体系(决策中枢),而是由权力精英自身来进行利益要求的输入,即‘内输入’。”参见胡伟著:《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
    ⑦ 唐文玉:《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向何处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第39-42页。
    ① 朱新山:《中国政治的“百年问题”及其破解——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领导科学》2011年第29期,第4-6页。
    ②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42-50页。
    ③ 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42-50页。
    ④ 贺东航:《“简约治理”与林改政策在乡村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7页。
    ⑤ 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第150-157页。
    ① 贺东航:《“简约治理”与林改政策在乡村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0-29页。
    ② 欧阳静:《富人治村与乡镇的治理逻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44页。
    ③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97-202页。
    ④ 朱光磊:《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328-334页。
    ⑤ 何国强秦小建:《论信访制度改革的“内卷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95-100页。
    ① 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第150-157页。
    ② 陈锋:《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第23-32页。
    ③ 谈萧:《政商新统:近代中国商会法的实践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第133-137页。
    ④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第73-86页。
    ① 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第21-27页。
    ② 金太军王运生:《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文史哲》2002年第2期.第151-156页。
    ③ 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基于市民社会语环的探》,《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第101-107页。
    ④ 金太军:《村庄权力结构研究综述》,《文史哲》2004年第1期,第160-162页。
    ⑤ 郑欣:《村民上访: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与重构——一个博弈论的分析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66-72页。
    ① 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第52-56页。
    ② 范毅:《“乡政村治”良性对接的实践难题和基本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56-60页。
    ③ 臧乃康:《村民自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透析》,《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第40-44页。
    ④ 孙琼欢:《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4-37页。
    ⑤ 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学术界》2009年第1期,第42-50页。
    ⑥ 马宝成:《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62-65页。
    ⑦ 陈俊峰李远行:《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第130-134页。
    ① 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2008年第3期,第31-40页。
    ② 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第58-67页。
    ③ 陈俊峰李远行:《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第130-134页。
    ④ 陈锋:《治理转型下的农民国家认同与基层治理——鄂东北杨村修路案例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69-75页。
    ⑤ 唐鸣 尤琳:《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以国家惠农政策对鄂西G村基层治理的影响为个案》,《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第25-31页。
    ① 刘锐:《土地流转、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湖北省京山J村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92-100页。
    ②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第11-20页。
    ③ 周松强:《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以浙江省温岭市村级“民主恳谈会”为例》,《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第50-52页。
    ④ 张世勇:《资源输入与乡村治理转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第61-65页。
    ⑤ 何平:《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理论与参考》2012年第7期,第4-6页。
    ⑥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61-65页。
    ⑦ 陈俊峰李远行:《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第130-134页。
    ⑧ 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48-55页。
    ①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转引自淡卫军:《“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第50-52页。
    ②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95页。
    ③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10-11页;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7页。
    ④ 饶静叶敬忠:《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社会》2007年第3期,第185-186页。
    ①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页。
    ② 何艳玲:《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 淡卫军:《“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第52页。
    ② Robert K.Yin著,周海涛、李永贤、张蘅译:《个案研究:设计与方法》,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5页。
    ③ Robert K.Yin著,周海涛、李永贤、张蘅译:《个案研究:设计与方法》,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26页。
    ④ 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第22-23 页。
    ① 陈曼蓉:《当前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趋势及问题》,《社会》2002年第5期,第22页。
    ②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20-129页。
    ③ 陶东风:《一种值得倡导的研究》,《博览群书》2001年第8期,第12页。
    ④ 邓正来:《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以澳门社会科学发展为视角》,《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页。
    ① 申端锋:《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51页。
    ② 才凤伟:《农村社区研究述评》,《黑河学刊》2007年第5期,第23页。
    ③ 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133-139页。
    ④ 史正明:《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转引自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138页。
    ① 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135-136页。
    ② 施坚雅:《中国城市与地方系统的等级》,来源于《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1)》,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189页。
    ③ 申端锋:《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52页。
    ④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第85页。
    ① 狄金华:《“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评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第166-167页。
    ②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00页。
    ③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第86页。
    ④ 陈锋:《机会主义政治——后税费时代贝镇农民的机会主义博弈及其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34页。
    ① 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43页;转引自陈锋:《机会主义政治——后税费时代贝镇农民的机会主义博弈及其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6页。
    ① 龚晓洁丛晓峰苟天来:《农村发展中的困境——精英掠权和精英庇护的研究综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9-43页。
    ② 宣朝庆:《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91页。
    ① 顾金喜:《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学校学报》2013年第2期,第91页。
    ② 龚晓洁丛晓峰苟天来:《农村发展中的困境——精英掠权和精英庇护的研究综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9-40页。
    ③ 渠桂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以晋西北乡村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第104-109页。
    ① 宣朝庆:《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90-103页。
    ② 武力:《中国乡村治理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研究所网”2006年7月12日,http: //www.iccs.cn/contents/496/8790.html.
    ③ 刘红旭:《乡村秩序建构中的村庄精英历史嬗变》, 《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3期,第83页。
    ①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96-103页。
    ② 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第110-112页。
    ③ 侯景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中的精英治理》,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郭剑鸣:《浙江“富人治村”现象剖析——基于浙江金台温三市7个村的调查研究》,《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5期,第145页。
    ② 高杨叶萌王颖张金:《“富人治村”现象的成因考察及其隐忧探析——基于浙江义乌市7个村的实地调研》,《社科纵横》2011年第5期,第194页。
    ③ 金华宝靳乐山《“富人治村”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6期,第157-160页。
    ④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6页。
    ① 崔艾举:《从富人治村看村民自治的实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0页。
    ②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200-201页。
    ③ 桂华:《富人治村的困境与政治后果》,《文化纵横》2011年第2期,第80页。
    ④ 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74页。
    ⑤ 贺雪峰:《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118页。
    ⑥ 赵晓峰林辉煌:《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对浙东先锋村青年农民精英治村实践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33-41页。
    ⑦ 赵晓峰林辉煌:《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对浙东先锋村青年农民精英治村实践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33页。
    ⑧ 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75页。
    ① 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77页。
    ②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97页。
    ③ 桂华:《富人治村的困境与政治后果》,《文化纵横》2011年第2期,第80页。
    ④ 刘红旭:《乡村秩序建构中的村庄精英历史嬗变》, 《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3期,第84页。
    ① Prasen jit Duara, State Involution: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1912-1935 [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29, No.1转引自杨志军尹红群:《“国家政权建设”范式与民国时期地方政权研究》,《求索》2006年第10期,第220页。
    ① 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7页。
    ② 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侣传振:《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04页。
    ③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④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们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4页;侣传振:《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04页。
    ① 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侣传振:《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04页。
    ② 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第29页。
    ① 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第25页。
    ② 纪程:《“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乡村政治变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79页。
    ③ 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10页。
    ① 杨志军 尹红群:《“国家政权建设”范式与民国时期地方政权研究》,《求索》2006年第10期,第220页。
    ② 于建嵘:《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抗争性政治》,求是理论网http: //www.qstheory.cn/zz/jsfwxzf/201111/t20111103_121532.htm.
    ③ 王德福林辉煌:《地方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实践与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15页。
    ④ 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 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70页。
    ② 资料来源于本人2013年4月花镇调查笔记。
    ① 何伟福陈俊松:《历史上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社会转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83-85页。
    ② 胡华刘毅:《农村公共产品问题文献综述》,《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第92页。
    ③ 陈运雄余春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2年第5期,第11页。
    ④ 陈运雄余春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2年第5期,第11-12页。
    ⑤ 贺海波:《花镇村治调查报告》2013年7月。
    ① 贺海波:《花镇村治调查报告》2013年7月。
    ② 贺海波:《花镇村治调查报告》2013年7月。
    ①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15页;转引自文军桂家友:《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2页。
    ② [英]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学》2003年第1期;转引自王利平:《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公民权利崛起——基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3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① 文军桂家友:《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2-110页。
    ② 资料来源于本人2007年4月花镇调查笔记。
    ① 金华宝靳乐山:《“富人治村”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6期,159页。
    ① 贺海波:《花镇村治调查报告》,2013年7月。
    ①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13页。
    ②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26页。
    ③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34页。
    ④ 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75页,第75页。
    ⑤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35页。
    ①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5页。
    ① 姚大志:《评桑德尔的分配正义观》,《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第98页。
    ② 陈毅:《对分配正义的论争及相关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考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7页。
    ③ 王立:《正义的边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第61页。
    ④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0-211页。
    ⑤ [英]边沁著:《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5-116页。
    ①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2页:孔红艳:《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历史进路与理论困境》,《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第7页。
    ② [英]边沁著:《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处版,第115-116页。
    ③ [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2页;万斌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3-16页。
    ④ 郭夏娟:《“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两种正义观的伦理基础及其模糊性》,《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第51-54页。
    ⑤ 姚大志:《评桑德尔的分配正义观》,《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第100页。
    ⑥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① 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32页。
    ②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32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④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转引自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32页。
    ⑤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转引自包利民:《礼义差等与契约平等——有关分配正义的政治伦理思想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3期,第188-194页。
    ⑥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⑦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263页。
    ①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转引自王作印:《关于诺齐克正义观的再审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第152页。
    ② 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31-33页。
    ③ 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34页。
    ④ 姚大志:《一种约定主义的正义?——评沃尔策的正义观》,《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4期,第28页。
    ⑤ 韩焕霞:《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学者的正义理论之争》,《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137页。
    ⑥ 高信奇:《沃尔泽的多元正义论探析》,《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5期,第168页。
    ① 高信奇:《道义论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救治——迈克尔·桑德尔的正义理论》,《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7-61页。
    ② 高信奇:《沃尔泽的多元正义论探析》,《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5期,第168页。
    ③ 高信奇:《沃尔泽的多元正义论探析》,《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5期,第168页。
    ④ 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第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王玉鹏冯颜利:《马克思与正义:国外学者观点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48-5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④ 贾中海张景先:《三种经典公平正义理论之比较》,《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第145页。
    ⑤ [美]齐雅德·胡萨米著,林进平编译:《马克思论分配正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15页。
    ① 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第37-3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303页;转引自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第52-5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页。
    ⑤ 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第38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23页;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第38页。
    ⑦ 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第38-39页。
    ① 汪行福:《超越正义的正义论:反思“马克思与正义”关系之争》,《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第46-5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379页;转引自段忠桥:《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第2页。
    ③ 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第5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⑥ 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第53-5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② 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第1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2页;转引自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第17页。
    ⑤ [美]齐雅德·胡萨米著,林进平编译:《马克思论分配正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15-1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8页。
    ⑦ 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第19页。
    ⑧ [美]齐雅德·胡萨米著,林进平编译:《马克思论分配正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21页。
    ① 王巍:《<哥达纲领批判>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8期,第110页。
    ② 王巍:《<哥达纲领批判>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8期,第110页。
    ③ 尹玮煜:《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色》,《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第107页。
    ① 程休哥:《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思考与探讨》,《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18期,第125页。
    ② 盖希娟王邵军:《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改善的思路》,《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13期,第151页。
    ③ 罗嗣源:《论我国的第三次收入分配现状与发展》,《知识经济》2013年第8期,第72页。
    ④ 高晓波:《浅析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国科技财富》2012年第3期。盖希娟王邵军:《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改善的思路》,《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13期,第151-152页。
    ⑤ 郑永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和政策选择》,《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第34页。
    ⑥ 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3期,第68页。
    ⑦ 刘娴婧:《分析改革过程中中国收入分配现状、特点及反思》,《金融经济》2008年第14期,第41页。
    ① 羌洲:《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现状、成因与改进对策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25页。
    ② 李继东:《论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8期,第92页。
    ③ 郑永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和政策选择》。《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第34-35页。
    ④ 羌洲:《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现状、成因与改进对策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26页。
    ① 贺海波:《花镇调查笔记》2013年4月。
    ① 郑超欣于建星:《构建和谐社会更需注重实质正义》,《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24页。
    ① 贺海波:《花镇调查笔记》2013年4月26日-5月8日。
    ① [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0-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5页;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② 郁建兴周俊:《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第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8页。
    ① 拉尔夫·密里本德著,黄子都译:《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商务印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94页;张健:《关于国家自主性问题的思考》,《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第10页。
    ② [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著,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周建勇:《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第2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转引自周建勇:《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第20页。
    ①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7页。
    ② [希腊]普朗查斯著,叶林等译:《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郭建明:《国家自主性的涵义辨析、概念界定与结构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37-44页。
    ③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8页。
    ④ 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36页。
    ⑤ 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5页。
    ⑥ 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5页。
    ① 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36页。
    ②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9页。
    ③ 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5-16页。
    ④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9页。
    ① 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36页。
    ②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50页。
    ③ 马克斯·韦伯著,钱永祥等译:《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转引自李剑:《权力政治与文化斗争——韦伯的国家观》,《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0页。
    ④ 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33页;转引自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50页。
    ⑤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53页。
    ⑦ [美]米格代尔著,张长东等译:《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5页;转引自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51页。
    ② 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王家峰:《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一个解释框架》,《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60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陈毅:《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38页。
    ①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第72-7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陈毅:《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5页。
    ③ 彼得·埃文斯等著,方力维等译:《找回国家》,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转引自王家峰:《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一个解释框架》,《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59页。
    ④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Oxford:Blackwell,1988.P5-9.转引自陈毅:《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3页。
    ⑤ 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58页。
    ⑥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时影罗亮:《转型时期的国家自主性及其建构: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1-95页。
    ①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第67-68页。
    ②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
    ③ 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构建》,来源于《公共论丛: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页;时影罗亮:《转型时期的国家自主性及其建构: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1-95页。
    ④ 孙晓莉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时影罗亮:《转型时期的国家自主性及其建构: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1-95页。
    ① Miehael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98, p.6转引自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4页。
    ②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0页。
    ① 贺雪峰著:《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9页。
    ② 王健:《农村上访专业户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2页。
    ③ 田先红:《信访治理伦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7页。
    ①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第34-35页。
    ② 田先红:《信访治理伦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7页。
    ③ 田先红:《当前农村谋利型上访凸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江华市桥镇的调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03页。
    ④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第35页。
    ⑤ 王健:《农村上访专业户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2页。
    ① 孙玉娟:《利益冲突视角下的政府和农民非对称博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116页。
    ② 贺雪峰著:《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175页。
    ③ 贺雪峰著:《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7页。
    ① 笔者于2013年4月25日访谈花镇综治办主任。
    ② 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理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③ 笔者2013年4月25日访谈花镇综治办主任。
    ① 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理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第53页。
    ② 笔者于2013年4月26日访谈花镇信访办主任。
    ① 郑磊:《论农民的权利意识——从利益体验角度的初步审视》,《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70-74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7页;刘琳:《多维分层与政治冲突:试析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冲突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54-57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8页;刘琳:《多维分层与政治冲突:试析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冲突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54-57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38页;刘琳:《多维分层与政治冲突:试析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冲突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54-57页。
    ④ 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2页。
    ① 杨建华:《马克思、韦伯和卢曼的社会分化研究及启示》,《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第196-197页。
    ② 彭恒军:《一种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第47页。
    ③ 李金:《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第23页。
    ④ 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1页。
    ⑤ 田振林:《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42页。
    ⑥ [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著,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转引自张群:《浅析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年第4期,第78-81页。
    ① 彭恒军:《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兼评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20-21页。
    ②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著,刘磊译:《阶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张群:《浅析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年第4期,第78-81页。
    ① [美]赖特著:《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转引自张倩林美卿:《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与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文史哲》2010年第1期,第85页。
    ② 张倩林美卿:《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与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文史哲》2010年第1期,第85页。
    ③ [英]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陈雪琴译:《理解阶级: 建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10期,第13-17页。
    ① 韩炯:《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68-69页。
    ② 韩炯:《再论吉登斯的阶级结构化理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9-20页。
    ③ 刘艳茹 祝志杰:《社会分层与经济发展的指标量化与实证检验》,《求索》2011年第11期,第11页。
    ④ [美]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358页。戴桂斌:《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两种模式》,《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50页。
    ⑤ 邹农俭:《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标准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20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00-1001页。
    ② 李金:《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第23-30页。
    ③ 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2页。
    ① 蔡翥:《马克思视域下的社会分层再解读——基于社会变迁的挑战与应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399页。
    ② 黄颂:《当代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述评》,《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第56页。
    ③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④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①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②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③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①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②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09页。
    ③ 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④ [美]格伦斯基著:《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⑤ [美]格伦斯基著:《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陈同庆:《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践得失及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2期,第74页。
    ② 陈同庆:《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践得失及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2期,第75页。
    ③ 付春:《试析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4期,第23页。
    ① 付春:《试析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4期,第27页。
    ②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第40页。
    ③ 童星张海波:《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2005年第6期,第68-69页。
    ④ 陈跃熊洁何玲玲:《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理论与现实的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第8页。
    ①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第40-41页。
    ②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405页。
    ① 陈琼曾保根:《对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解读》,《行政论坛》2004年第5期。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社会实践》2013年第2期,第62页。
    ② 郭亮著:《地根政治:江镇地权纠纷研究(199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① 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06页。
    ①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页。
    ② 何艳玲:《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8页。
    ①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2页。
    ② 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2010年第5期,第3页。
    ①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20-21页。
    ② 夏玉珍刘小峰:《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31页。
    ③ 夏玉珍刘小峰:《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35页。
    ④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21页。
    ① 韩海浪:《差序格局中的界圈及其文化存在》,《学海》2007年第6期,第122-124页。
    ②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26页。
    ① 许多研究过中国社会关系的学者,大都注意到中国的人情和关系中的工具主义的内含。高棣民在讨论“文革”后期以降的社会关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种工具主义的特点。他说:“今日中国个人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工具主义。”“关系是以交互性,即传统的‘报’的概念为基础的,一个人做了有利于其他人的事情,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投资’,很明显地期待有一些回报”。沃尔德也注意到了这种工具主义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只不过他更加强调这种关系是存在于横向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杨美惠则将“关系”看作是在再分配经济体制中,人们争取自己利益的一种行动策略。
    ②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28页。
    ③ 郭占锋赵勇李小云:《“差序格局”对国际农村发展干预的影响——以亚洲开发银行在赫哲族杨村的发展项目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第119-120页。
    ① 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第115-117页。
    ② 卢福营:《派系竞争: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基于浙江省四个村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第69页。
    ③ 李智超罗家德:《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期,第163页。
    ④ 上官酒瑞:《从差序格局走向团体格局——农民组织化与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学视野》,《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第60页。
    ⑤ 巩建华:《中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传统文化阻滞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第80页。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著,刘磊译:《阶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美]彼得·埃文斯等著,方力维等译:《找回国家》,三联书店2009年版。
    6.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美]格伦斯基著:《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0. [美]赖特著:《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 [美]马克斯·韦伯著,钱永祥等译:《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 [美]迈克尔·沃尔泽著,褚松燕译:《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5. [美]米格代尔著,张长东等译:《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 [美]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18. [美]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应国瑞著,周海涛、李永贤、张蘅译:《个案研究:设计与方法》,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20.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 [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著,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希腊]普朗查斯著,叶林等译:《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3.[匈牙利]卢卡奇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4. [英]边沁著:《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5.[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著,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26.[英]拉尔夫·密里本德著,黄子都译:《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商务印书出版社1984年版。
    27.[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德]费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9. [法]让·雅克·卢梭著,徐强编译:《社会契约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30.[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1. [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著:《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著,张伟译:《重新发现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34.[美]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5.[德]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7.[美]林南著,张晶译:《社会资本一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9.[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0.[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
    41.[英]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美]詹姆斯·N·罗西瑕著,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4.[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费孝通著:《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7.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48.郭亮著:《地根政治:江镇地权纠纷研究(199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49.何显明著:《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0.贺雪峰著:《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1.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胡伟著:《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黄春芳著:《新中国成立以后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卷增刊。
    54.李强著:《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构建》,来源于《公共论丛: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5.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7.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8.《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9.施坚雅著:《中国城市与地方系统的等级》,来源于《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1)》,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0.《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第1页,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61.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2.孙晓莉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吴毅著:《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年版。
    65.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秩序与权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
    66.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十九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袁久红著:《正义与历史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版。
    70.张静著:《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1.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们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7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4.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5.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7.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8.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9.孙立平著:《博穽: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0.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2.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3.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4.袁方著:《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6.张五常著:《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87.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89.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0.赵树凯著:《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1.王敬尧著:《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93.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一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5.何增科、包雅钧著:《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6.桑玉成著:《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97.贾春增著:《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8.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徐勇著:《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100.徐勇徐增阳著:《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韩]河度亨:《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建构及其局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美]齐雅德·胡萨米著,林进平编译:《马克思论分配正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3. [英]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学》2003年第1期。
    4. [英]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陈雪琴译:《理解阶级:建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10期。
    5.白立强:《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6.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7.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8. 曾凡军:《整体性治理:一种压力型治理的超越与替代图式》,《江汉论坛》2013年第2期。
    9. 陈锋:《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10.陈琼曾保根:《对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解读》,《行政论坛》2004年第5期。
    11.陈毅:《对分配正义的论争及相关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考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2.陈毅:《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3.陈跃熊洁何玲玲:《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理论与现实的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
    14.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15.陈嘉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市民社会的发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1期。
    16.陈曼蓉:《当前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趋势及问题》,《社会》2002年第5期。
    17.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学术界》2009年第1期。
    18.陈同庆:《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践得失及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2期。
    19.陈肖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乡村精英与村民自治研究的文献综述》, 《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20.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学海》2005年第3期。
    21.陈舟望:《政治现代化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22.戴杨:《浅谈地方政府自主性研究》,《中国市场》2011年第l期。
    23.戴桂斌:《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两种模式》,《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4.淡卫军:《“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
    25.邓正来:《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以澳门社会科学发展为视角》,《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狄金华:《“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评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27.段塔丽:《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涵》,《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28.段忠桥:《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
    29.范毅:《“乡政村治”良性对接的实践难题和基本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0.付春:《试析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4期。
    31.高杨叶萌王颖张金:《“富人治村”现象的成因考察及其隐忧探析——基于浙江义乌市7个村的实地调研》,《社科纵横》2011年第5期。
    32.巩建华:《中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传统文化阻滞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33.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34.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兴起、高潮及其未来》,《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
    35.郭建明朱满良:《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36.郭剑鸣:《浙江“富人治村”现象剖析——基于浙江金台温三市7个村的调查研究》,《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5期。
    37.郭夏娟:《“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两种正义观的伦理基础及其模糊性》,《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38.韩海浪:《差序格局中的界圈及其文化存在》,《学海》2007年第6期。
    39.韩焕霞:《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学者的正义理论之争》,《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0.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41.何平:《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理论与参考》2012年第7期。
    42.何艳玲:《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3.贺东航:《“简约治理”与林改政策在乡村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44.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45.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46.贺雪峰:《当前县乡村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
    47.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48.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49.贺雪峰:《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50.贺雪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东岳论坛》2006年第2期。
    51.侯钧生韩克庆:《西方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两种理论范式》,《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52.胡华刘毅:《农村公共产品问题文献综述》,《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
    53.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54.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55.黄辉祥:《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6.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57.贾中海张景先:《三种经典公平正义理论之比较》,《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58.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
    59.金东日李勇马会周:《乡镇政府的选择性政策行为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0.金华宝靳乐山:《“富人治村”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6期。
    61.金太军王运生:《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文史哲》2002年第2期。
    62.金太军:《村庄权力结构研究综述》,《文史哲》2004年第1期。
    63.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64.李金:《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65.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66.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
    67.李梓王佳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行业协会分析——以足球协会为例》,《社科纵横》2009年第1期。
    68.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2008年第3期。
    69.李金龙柳汨:《论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关系的重构——基于理论、制度与运行相结合的视角》,《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
    70.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71.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理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72.李先桃:《社群主义正义观与集体主义之比较》,《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11期。
    73.李智超罗家德:《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74.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75.刘安:《改革后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与反思》,《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76.刘刚:《“管控型”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稳定的一个分析框架》,《东南学术》2012年第2期。
    77.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78.刘琳:《多维分层与政治冲突:试析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冲突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9.刘红旭:《乡村秩序建构中的村庄精英历史嬗变》,《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3期。
    80.刘京希王彩霞:《公民社会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81.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82.卢福营:《派系竞争: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基于浙江省四个村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83.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84.鲁西奇:《“小国家”、“大地方”:士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读韩明士<官僚与士绅>》,《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
    85.罗嗣源:《论我国的第三次收入分配现状与发展》,《知识经济》2013年第8期。
    86.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
    87.麻宝斌:《社会公正测量的五个维度》,《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88.马宝成:《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89.倪斐:《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中两大基本命题的逻辑论证——兼对凯尔森观点的批驳》,《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90.聂伟迅:《论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及其成因》,《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91.欧阳静:《“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社会》2011年第3期。
    92.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93.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2009年第5期。
    94.潘修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95.彭恒军:《一种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96.乔榛:《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机理》,《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6期。
    97.秦小建:《压力型体制与基层信访的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
    98.渠桂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以晋西北乡村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99.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00.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3期。
    101.饶静叶敬忠:《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社会》2007年第3期。
    102.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
    103.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
    104.申端锋:《迈向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农村区域比较研究——第三届农村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综述》,《学术界》2005年第6期。
    105.申端锋:《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106.史云贵:《中国政党“全能主义”治国模式及其政治现代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07.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基于市民社会语境下的探讨》,《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108.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109.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10.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111.孙玉娟:《利益冲突视角下的政府和农民非对称博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112.谈萧:《政商新统:近代中国商会法的实践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113.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14.唐文玉:《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向何处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115.陶东风:《一种值得倡导的研究》,《博览群书》2001年第8期。
    116.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117.田先红:《当前农村谋利型上访凸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江华市桥镇的调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18.童星张海波:《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2005年第6期。
    119.万斌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20.王立:《正义的边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21.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22.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123.王德福林辉煌:《地方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实践与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4.王家峰:《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一个解释框架》,《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25.王金元史文哲:《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26.王立胜:《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127.王锡军王佳:《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学术纵横》2012年第12期。
    128.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3期。
    129.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30.王玉鹏冯颜利:《马克思与正义:国外学者观点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31.魏建王安:《服务业发展的三大突破口》,《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
    132.文军桂家友:《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33.文长春:《分配正义及其局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7年第3期。
    134.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135.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36.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37.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1期。
    138.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政”角色转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139.伍俊斌:《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0.夏美武 佘云美:《恩格斯的国家祸害论不是能淡忘的——兼与李延明先生等商榷》,《学术界》2012年第2期。
    141.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142.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页。
    143.“县乡人大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新密市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机制的调查研究报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144.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
    145.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46.杨宝王兵:《差序治理:从征地拆迁的实践中透视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学术论坛》2013年第6期。
    147.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48.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49.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150.杨玉宏:《“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学术界》2013年第2期。
    151.姚大志:《评桑德尔的分配正义观》,《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152.姚大志:《一种约定主义的正义?——评沃尔策的正义观》,《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4期。
    153.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154.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155.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56.郁建兴周俊:《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157.岳德常:《关于“压力型体制”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6期。
    158.臧乃康:《统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进》,《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159.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160.张倩林美卿:《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与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文史哲》2010年第1期。
    161.张传有:《正义的困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62.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2010年第5期。
    163.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64.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165.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66.郑超欣于建星:《构建和谐社会更需注重实质正义》,《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167.郑卫东:《“双轨政治”转型与村治结构创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68.郑永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和政策选择》。《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
    169.周建勇:《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
    170.周松强:《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以浙江省温岭市村级“民主恳谈会”为例》,《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171.朱光磊:《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72.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
    1. Coser, L.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second Edit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77.
    2.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Oxford: Blackwell,1988.
    3.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98.
    4. Prasen jit Duara(杜赞奇),State Involution: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 1912-1935.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29, No.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