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中介组织”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广泛流行,是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开始的。迄今为止,我国对社会中介组织研究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成果日渐成熟。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研究方法层面而言,实证分析多于价值分析,社会中介组织伦理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中介组织也日益发展。深入探讨社会中介组织伦理问题,是确保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并借此推动社会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社会领域的诸多其它概念不同,人们对社会中介组织概念的理解从未达成一致,根据当前各种学者提出的各种定义和管理实际中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所谓社会中介组织,就是指介于企业、政府和个人以及社会与经济主体之间,按照一定法律、法规、规章或根据政府委托建立的,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沟通信息、提供服务、平衡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社会组织。它既不属于政府机构,也不是企业,是一种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形式。根据其经营目的和经营行为,可将其分为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
     近年来,社会中介组织由于在分担政府部分职能,保障公民权利和新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人们对它的赞誉不绝于耳。但同时也应看到,社会中介组织在“权力崇拜”、“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念的不良影响下,也面临着掩饰不住的伦理困境,出现了角色美德缺失、从业人员的道德失范、道德评价标准失范、道德控制机制匮乏等伦理失范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精神,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伦理功效上来。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应以价值认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价值认同与实践选择具有同一性。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是人们自觉、主动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伦理实践活动,它的每一次实践行为都以既定的价值观念为思维框架或实践背景,因此,我们应该在破与立当中做好社会中介组织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认为,诚信、服务与责任是社会中介组织核心价值准则;客观、公正是社会中介组织基本价值准则;人道、民主及效率意识是其他价值准则。此外,伦理制度是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必要保障。因为,没有社会中介组织伦理的制度化就无法展示具体的、明确的伦理要求,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就会成为抽象的存在。没有社会中介组织制度的伦理化,那么合乎制度要求的行为就可能同时是违背伦理制度、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伦理法制化建设,完善执行机制,形成道德监督网络的同时,建立健全道德教育机制,道德信息公开和道德回报等制度。
     但制度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实之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制度对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作用又是有限的。这不仅表现在伦理制度设计的失当会对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伦理制度的内生性也决定了其对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有限作用。因此,对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德性论意蕴追问,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德性弱化的从业个体,在世俗物欲的诱惑面前,能够保持一种精神高傲和坦荡的道德追求;我们最可期盼的还是由德性所铸成的道德自觉和美好的心灵,让好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人格、心灵中生发出来。所以,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向德性回归,把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最终归结到从业主体的德性培养,是当前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非常迫切而现实的任务。只有这样,社会中介组织才能获得现实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The concept of“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widely current in our country, is from the fifteenth Party’s congress. Until now, we have made th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n many aspect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mature day after day. But saying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more than the value analysis. The ethics research of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lso flourishes day by day.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ethical issues, is the inevitably requirement for ensu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nd impetus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concepts of the social sphere, people never achieve to the understanding consistently of the concepts of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finition proposed by a variety of schola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actual usage, we holds that,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refers to situate between the enterprise, the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s as well as the society and between the economic subjects, establishes under the certain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by the government commissioned, and i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which provide the service , balances the conflict, coordinate all quarters in the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t does not belong to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also not the enterprise, it is one kind of non-government’s form of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its management goal and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beneficial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nd the non-beneficial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shares the government partial function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of safeguard the rights of citizens and promoting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 the people praise it consistently. But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unde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values such as“the money is supreme”, and“the power worship”, is facing the ethical dilemma, presents the phenomenon of ethical anomie which are the lack of the role moral excellence, the jobholders’morals to deviate from the norm, the moral evaluation criteria to deviate from the norm, the moral control mechanism deficiently and so on. So we should focu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spirit, strengthen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ethical ident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inal goal. The value approval and the practice choice have the identity.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is the people’s aware, initiative, purposeful and meaningful ethics practice. Its each practice all regards some values as the framework for thinking or the practice background. Therefore, we should do wel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values system of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ntegrity, service and responsibility are the core value guidelines; objective, impartial are the basic value criterion; humanity, democracy and the efficiency consciousness are the other value criterion. In addition, ethics system is the essential protec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Because no institutional ethics, we will not be able to show concrete and clear ethical requirements,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will become the abstract existence. Without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system’s ethics, the behavior in line with the system request may also be contrary to the ethical system or the moral rules. In this case,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can only be an empty promise.
     But the system as a cultural form, has never been the abstract existence, but exists in the concrete, historical social reality. It has its own process of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demise. Therefore, the role of the system is limited. Not only it is reflected in the improper ethics system design hav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ethics system endogenous decide it limited function.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sk the moral character. It is the urgent and realistic task for the current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ethics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can get the power of the reality,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①万俊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②李慎之:《修改宪法和公民教育》,《改革》1999年第3期。
    ③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参阅任建东:《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诉求及其精神培育》,《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①[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①孔靓:《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研究》,《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方卫华、王磊:《再论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研究冲突的解决》,《学会》2005年第7期。
    ①See Lester M.Salmon and Helmut K. Anheier. The Emerging Non profit Sector: An Ovcrvicw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②SALAMON L M.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A]. Powel W W.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10—113.
    ③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119。
    ①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③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④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①李建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使命》,《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1期。
    ②任建东:《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诉求及其精神培育》,《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③李茂平:《论非营利组织道德教育的功能优势》,《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1期。
    ④吴春:《非营利组织伦理道德浅谈》,《工会论坛》2005年第6期。
    ⑤李建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使命》,《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1期。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②徐崇温:《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历史和理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
    ①信春鹰、张烨:《第三章中国》,转引自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②[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5页。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①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参阅任建东:《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诉求及其精神培育》,《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①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0页。
    ①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②龚禄根主编:《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9页。
    ②唐中明:《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①李建华:《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光明日报2000年7月18日。
    ②李建华:《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光明日报2000年7月18日。
    ③龚禄根主编:《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李建华:《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光明日报2000年7月18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
    ②《荀子·性恶》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②王淑芹:《失信何以可能的条件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⑥李静:《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①陈永红:《诚信危机的道德批判和哲学反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3期。
    
    ①叶常林:《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②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9页。
    ①赵爱玲:《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①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②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①[英]鲍曼:《寻找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②[美]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1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2页。
    
    ①谢岳:《后现代国家“第三部门”运动评析》,《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
    ②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①高忠文:《大学生道德活动中道德情感的作用及培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②王律:《建构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探索》2006年第1期。
    ③[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③《吕氏春秋·察微》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33页。
    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33页。
    ③王志康:《论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复杂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第10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
    ①[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②[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9页。
    ③[美]科思、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3页。
    ④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页。
    ⑤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76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④转自[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35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②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③[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页。
    ④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版,第24页。
    ①[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①[美]琼·科恩:《信任、自愿社团与有效民主:当代美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载[美]马克·E·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①[德]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2页。
    ②林鲁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道德需要与层次》,《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第10期。
    ①[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杭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②刘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光明日报1996年4月5日。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0页。
    ②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
    ①[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4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272页。
    ②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272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27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3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4-125页。
    ②[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33页。
    ③田春生:《制度内生性是“中国模式”的创新所在》,中国新闻网2009年01月04日。
    ①[美]亚当·普热沃斯基:《制度起作用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年第3期。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美]J·C亚历山大:《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译文载《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8期,转引自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①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③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④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⑤应奇:《启蒙谋划的失败与市民社会的超越———A·麦金太尔道德社群主义述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⑥[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①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3页。
    ③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①李卫主编:《做最好的自己全集》,海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②李卫主编:《做最好的自己全集》,海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③《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⑤赵曙光著:《经营人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28页。
    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下),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①蒋文绍:《培育教师德性的价值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9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②冯契:《冯契文集》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③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①《孟子·告子下》
    ②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③[美]麦金泰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④惠吉兴:《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性实践精神》,《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①周中之:《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页。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性恶》
    ①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2页。
    
    
    ①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②唐凯麟编著:《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①贺强等:《西方管理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②贺强等:《西方管理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③郝潞霞:《企业管理者道德人格探析》,《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④《孔子家语》
    ⑤《论语·子路》
    ⑥[美]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年1989版,第97页。
    ①《人民日报》2009年2月5日,第10版。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
    [9]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
    [12]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民间组织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3]李本公.国外非政府组织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4]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6]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7]龚禄根.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8]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9]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0]周志忍、陈庆云主编.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2][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张岱云,聂振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3][美]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5][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6][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27]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9][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0]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2][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
    [34][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5][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7]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8]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9]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0]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2]贺强.西方管理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43][美]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44]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6][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48][美]科思、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49][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0]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1]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
    [5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7]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8]冯契.冯契文集: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9]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0]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1]何珊君.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6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3]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4]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5][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6][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7]袁祖社.权力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8]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01.
    [69]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0]张云德.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与运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1]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2]张德信等.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4]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75]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6]万俊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2).
    [77]方卫华、王磊.再论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研究冲突的解决[J].学会,2005(7).
    [78]李建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使命[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1).
    [79]任建东.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诉求及其精神培育[J].唐都学刊,2007(3).
    [80]李茂平.论非营利组织道德教育的功能优势[J].经纪人学报,2006(1).
    [81]吴春.非营利组织伦理道德浅谈[J].工会论坛,2005(6).
    [82]徐崇温.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历史和理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5).
    [83]唐中明.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6).
    [84]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85]李静.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
    [86]陈永红.诚信危机的道德批判和哲学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3).
    [87]孔靓.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88]王淑芹.失信何以可能的条件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
    [89]叶常林.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J].中国行政管理,2006(11).
    [90]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
    [91]谢岳.后现代国家“第三部门”运动评析[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4).
    [92]高忠文.大学生道德活动中道德情感的作用及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93]王律.建构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J].探索,2006(1).
    [94]王志康.论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 (10).
    [95][美]亚当·普热沃斯基.制度起作用吗?[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3).
    [96]应奇.启蒙谋划的失败与市民社会的超越———A·麦金太尔道德社群主义述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97]惠吉兴.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性实践精神[J].兰州学刊,2006( 6).
    [98][美]赛拉蒙.非营利组织及其存在的原因[A].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99][美]赛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0][美]琼·科恩.信任、自愿社团与有效民主:当代美国的市民社会话语[A].[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01]J·C亚历山大.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A].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2]李建华.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N].光明日报,2000-7-18.
    [103]刘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N].光明日报,1996-4-5.
    [1]See Lester M.Salmon and Helmut K. Anheier. The Emerging Non profit Sector: An Ovcrvicw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2]SALAMON L M.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A]. Powel W W.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10—113.
    [3]Herbert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u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eacon Press,1991.
    [4]L.Althusser,For Marx,trans.By Ben Brewster,London and New York,1969.
    [5]Herbert Marcuse, A Eaay in Liberation, Beacon Press Paperback,1969.
    [6]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Adorno,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trans.By Edmund Jephcot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