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调和思潮代表着民国初年民主转型中的妥协路径。因其蕴涵着深邃的妥协智慧与丰富的曲折性经验,不失为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大课题。英美宪政民主的成功经验,证明妥协之于民主转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民初的政治调和思潮。
     本文围绕如何实现民初民主转型的问题意识,通过文本解读和历史分析,探讨了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时代背景、理论要旨和思想价值,以及思潮衰落的历史原因;进而借鉴邹谠的“全赢博弈”理论,分析了民初激烈对抗型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调和思潮衰落的原因。本文认为,民初的宪政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袁氏与民党间互不妥协的激烈对抗所致。本文梳理了章士钊、杜亚泉、梁启超、张东荪、李大钊、李剑农的政治调和理论,进而从价值理念、宪政制度、社会基础三方面综合分析思潮的要旨,指出思潮的价值理念在于多元妥协的宽容,渐进的进化,英美传统的自由;宪法、政党政治及权力分立制度,是其一整套的宪政制度;社会是政治改革的基础,社会与国家二分,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市民社会,是政治调和所需的社会基础。由于袁氏与民党间你死我活的激进“全赢博弈”,政治调和思想因其“妥协博弈”的温和特质,被激进的时代所淹没。思潮的衰落,不仅表征着民初的转型方式由渐进改革转向激进革命,也表征着自由主义由英美传统转向法俄传统。此外,调和思潮的衰落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与英美孕育妥协的封建弱王权,多中心秩序,思想多元、法治传统,均势政治,以及市民社会等等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民初社会深具大一统专制强王权,一元秩序,思想一元论与人治传统,非均势政治,以及东方农民社会等等政治文化传统。民初的这一历史土壤只能产出“全赢博弈”,全然不适宜政治调和的生长。
     本文在结语部分充分肯定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思想价值,提出跳出民初的“全赢博弈”模式,实现中国的民主转型,必有赖妥协之道及其适宜的历史土壤。妥协是民主的必由之路。
The thought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represents a compromise path to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t is a significant subject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Modern China for its deeply embedded wisdom of compromise and abundant frustrated lesson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nglo-American democracy shows that compromise is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based on which, I make a historical review on this thoughts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fulfill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nd based on text-reading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theoretical essence and ideological value of the thought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and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its decline. According to Zou Dang "Full Win Game "theory, I analy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flict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thought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crisis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largely results from the uncompromising behavior between Yuan Shi-K and Kuomintang. And I discuss the idea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of Zhang Shi-zhao, Du Ya-quan, Liang Qi-chao, Zhang Dong-sun, Li Da-zhao, Li Jian-nong, then analyse the essence of the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idea of value, the institution of constitution and the social basis. And I argue that the idea of value of the thoughts is the tolerance of compromise, gradual evolution and the liberty in Anglo-American tradition. The constitution,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 build up a complete set of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society is the basis for political reform, especially civil society with a mass of middle class is the necessary social basis for political compromise. In the "all win game" between Yuan Shi-K and Kuomintang, "compromise Game" was overwhelmed in the radical era due to its moderate nature. The decline of thoughts represents not only that the path to transition transferred from gradual reforms to radical revolution, but also that the way of the liberalism transferred from the Anglo-American tradition to the Franco-Russian tradition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In addition, there are more profou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thought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Anglo-American has a uniqu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such as feudal weak monarchy, multi-center order, pluralistic thoughts, tradition of rule by law, Balance-of-Power, and civil society, which brought about compromise. Different with Anglo-American, Chinese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had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which are just appropriate for arising "full-win game" rather than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characterized with imperial autocracy, monistic order, monistic thought, tradition of rule by man, oriental societies of peasants, and none of Balance-of-Power.
     At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is paper, I fully affirme the value of the thought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suggest that the compromise and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it are necessary for accomplishing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China by getting out of the "all win game". Compromise is the necessary path to democracy.
引文
1[英]埃德蒙·柏克著,蒋庆等译:《自由与传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303页。
    2[英]阿克顿著,胡传胜等译:《自由史论》,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第165页。
    3[英]阿诺德·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300页。
    1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258页。
    1参考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第7页。
    2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杜亚泉文存》序。参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5页。
    3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3页。
    4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第292-293页。
    5高瑞泉指出近代中国形成了多种思潮,哲学上有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与科学和主义;政治上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上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参见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11页。
    1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第1-2页。
    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3华东师范大学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室研究方向的介绍。http://www.ecnu.edu.cn/HSD/hsd100.htm.
    4参见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北京:三联书店2007。
    5[美]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204页。
    6[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203页。
    1[美]布莱克著,段晓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52页。
    1高力克:《民初调和思潮述论》,《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2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3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83-190页。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杜亚泉文存》序。载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85页。
    3郭世佑:《梁启超:“激进-保守”模式的盲区》,《文史哲》2004年04期。闾小波:《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4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
    5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杜亚泉文存》序。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
    6钟华:《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刘黎红:《“调和折衷”在杜亚泉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伏炎安:《重 评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调和观》,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期,2005年4月。滕峰丽:《章士钊、杜亚泉“新旧调和论”之比较》,《中州学刊》2006年3月第3期(总第153期)。刘黎红:《天演的法则:章士钊、杜亚泉论“新旧调和”》,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24卷第4期。
    1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华清:《妥协与宽容—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85页。
    4李华兴:《从传播欧洲思想到回归传统文化—<甲寅>时期章士钊思想研究》,《史林》1996年第1期。浮新才:《章士钊<甲寅>(月刊)时期政论研究—以调和论为中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4卷第3期。
    5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88页。
    6郭华清:《妥协与宽容—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第335-341页。
    7王敏、张继良:《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2003年1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6卷第1期。
    8张宝明: 《“调和”与“独行”:李大钊从保守到激进的逻辑依据(1914-1921)》,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王国宝、张敏: 《试论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载《兰台世界》2007年03期。
    1郭华清:《妥协与宽容—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第345-347页。
    2左玉河:《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韩]吴炳守:《民初张东荪国家建设构想的形成》,载复旦大学历史系编: 《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88页。栾亚丽、宋严: 《张东荪民主思想探微》,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周石峰:《趋同与离异: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
    4郭华清:《妥协与宽容—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第340-341页。
    5邓丽兰、王红霞:《法政学者的宪政诉求—略论<太平洋>派学人的宪政思想(1917-1925)》,《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萧致治:《李剑农:世界级大史学家—纪念李剑农逝世40周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月第56卷第1期。
    1现代性上的“家族类似”观点参考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序言,杭州:学林出版社2006,第5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第5章第2页。
    1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5页。
    1唐德刚:《袁氏当国》,第65页。
    1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第204页。
    2袁伟时:《辛亥革命的是是非非》,《二十一世纪》,2001年12月。
    3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04页。
    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82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第300页。
    1朱宗震、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333页。
    2袁伟时:《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史经验》,《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2-5页。
    2[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谭君久等译:《美国式民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6页。
    3[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2-5页。
    4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53页。
    5美国的制宪会议从1787年5月29日开始,至9月17日结束,历时近4个月。参见[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50页。
    6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9-27页。
    7[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170页。
    8季卫东博士曾将宪法上的妥协分类为三种方式:即形式上的妥协、实质上的妥协与制度上的妥协。这在美国的制宪史上同样有生动而有趣的体现。参见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学出版社2003,第161页。
    9[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刘北城等译:《美国的故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54页。
    1[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33页。
    2参考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64页。
    3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48页。 亨廷顿对此从另一视角得出不同结论:学生群体参与首次国会制宪说明“中国城市的中产阶级力量已经充分发展,足以支持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运动。学生和知识分子在中国政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参见[美]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2,第246页。
    4托克维尔认为法国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文人政治家缺乏政治经验的“文学政治”,这些文人政治家不具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经验。参见[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177、199页。[美]苏珊·邓恩著,杨小刚译:《姊妹革命: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32页。
    1[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33页。
    2易中天:《费城风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引言。
    3年龄段以30-34岁的人最多,共有33人,将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35-39岁的议员共有19人,约占总数的26.8%,20-29岁的年龄段的议员共有15人,40岁以上的人最少,仅有4人。这样35岁以下的议员人数高达48人,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一年龄特征与两院议员年龄结构也几乎相同。参见袁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43页。
    4[美]比尔德著,何希齐译:《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203页。
    6 Alfred I-I. Kelly, Winfred A. Harbison, and Herman Belz,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W. W. Norton&Company, Inc,1991, P73-740.
    1对应这一问题的争论,可参见邹小站的讨论。邹小站: 《民初宪法争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
    2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54页。
    3[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50页。
    4[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71页。
    5[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84-85页。
    6[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87-88页。
    7[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89页。
    1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82页。
    2寿朋:《咄!咄!!咄!!!民国之钦定宪法》,《国民杂志》第1号。转引自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08页。
    3《誓自拥护制宪权》,《中华民报》1913年4月23日。转引自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08页。
    4心鼓:《国会职权泛论》《国会丛报》,第一期,1913年6月。转引自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08页。
    5张朋园的统计,出身工商界的议员在国会中只有三人。转引自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62页。
    6[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51页。
    7[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67-68页。
    8[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53页。
    1[美]詹姆斯·麦迪逊著,尹宣译:《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第178页。
    2参见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18页。
    4夏新华、胡旭晟:《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第443-446页。
    1王印川:《致汤议长论宪法》,转引自胡春惠编:《民国宪政运动》,台北:正中书局1978,第194-195页。
    2唐德刚:《袁氏当国》,第53页。
    3张玉法的统计。张玉法:《民初对制宪问题的政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2期。转自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101页。
    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52-253页。
    5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李氏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451页。
    6[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第33-34页。
    7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216页。
    1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第451页。
    2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85页。
    3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83-84页。
    4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56-57页。
    1夏新华、胡旭晟:《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第472页。
    2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102页。
    3夏新华、胡旭晟:《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第476-477页。
    4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57页。
    5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75-76页。
    1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第75-76页。
    2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第6-7页。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4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第1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3页。
    3章士钊曾署名孤桐子、青桐子、烂柯山樵、烂柯山人、章邱生、青桐、秋桐、无卯、皇帝子孙之嫡派黄中黄、支那汉族黄中黄、黄中黄、韩天民。汉种之中一汉种、爱读革命军者、民质、渐生等。袁景华:《章士钊先生年谱》,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3页。
    4白吉庵:《章士钊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附录:章士钊年表,第425页。
    5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27页。
    6白吉庵:《章士钊传》,附录:章士钊年表,引言。
    7参考白吉庵:《章士钊传》,附录:章士钊年表,第425-438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页。
    2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3页。
    3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6-7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8-271页。
    3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8页。
    4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页。
    5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0页。
    6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4-266页。
    1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8-119页。
    2章士钊:《国家与责任》,《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4页。
    3章士钊:《国家与责任》,《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4页。
    4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3页。
    5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13页。
    6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9页。
    7章士钊:《民国本计论—帝政与开明专制》(1915年9月17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98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1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12页。
    2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4-15页。
    3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6页。
    4偶尔他也用专制表示没有宪法的制度,只要立宪,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都不属专制,而是立宪政体。“今日之中国,无政府国家也。何谓无政府?无法律也”。参见章士钊:《说宪》(1915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21页。
    5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6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页。
    2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5页。
    3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7页。
    4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页。
    1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5页。
    2章士钊:《论政本—答李北村君》(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47页。
    3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3-435页。
    4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0页。
    5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9页。
    6章士钊:《政党政治之唯一条件》(1912年7月1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389页。
    1章士钊:《政党政治之唯一条件》,《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389页。
    2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9页。
    3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8页。
    4章士钊:《政本》,《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0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8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5页。
    3邹小站认为“章士钊以致在倡导一种有容的大国民风范。”这点笔者不敢苟同。参见: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141页。
    4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9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8-189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9页。
    1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4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7页。
    3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7页。
    4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8页。
    5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7页。
    6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8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9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9-190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2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0-192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2-193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3页。
    3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3-195页。
    4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9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6-198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9-201页。
    3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6页。
    1章士钊:《政力相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03页。
    2章士钊:《政力相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6页。
    3章士钊:《上海何故发生多数之党派乎》(1912年2月27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3页。
    4章士钊:《政党组织案》(1912年7月15、16、17、1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6页。
    5章士钊:《上海何故发生多数之党派乎》(1912年2月27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3-44页。
    6章士钊:《论政纲与运动选举之关系》(1912年7月8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06页。
    7章士钊:《政党内阁谈》(1912年7月7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04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2页。
    2章士钊:《帝国统一党党名质疑》(1911年3月2日),《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479页。
    3章士钊:《释党争》(1912年7月12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3页。
    4章士钊:《政党政治之唯一条件》(1912年7月1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389页。
    5章士钊:《政党组织案》(1912年7月15、16、17、1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4-415页。
    6章士钊:《政党组织案》,《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5-416页。
    7章士钊:《政党组织案》,《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8页。
    1章士钊:《释党争》(1912年7月12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3页。
    2章士钊:《中国应即组织之政党其性质当如何》(1911年3月12、13日),《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483页。
    3章士钊:《论统一党》(1912年3月4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67页。
    4章士钊:《何谓政党》(1911年5月30日),《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540页。
    5章士钊:《政党组织案》(1912年7月15、16、17、1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9页。
    6章士钊:《政党政治之唯一条件》,(1912年7月1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390页。
    7章士钊:《毁党造党说》(1912年7月2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45页。
    1章士钊:《毁党造党说》(1912年7月2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46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1-252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2页。
    3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06页。
    4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3页。
    5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3页。
    6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6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2-253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5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7页。
    2章士钊:《共和评议》(1915年6月22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68页。
    3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5页。
    4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50页。
    5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5页。
    6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5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2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3页。
    3章士钊指出,米拉波崇尚英伦宪法,称英是自由祖国,对于法国的政事一贯主张以温和调节随机应变之道处理;拉飞咽笃信自由,其自由主义,主张有容,不走极端也不空想,主张政治建设必须以合理调和为鹄的。参见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2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62-263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7-258页。
    3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6页。
    4章士钊:《自觉》(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4页。
    5章士钊:《说宪》(1915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22页。
    6章士钊:《宪法问题》(1917年5月26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89页。
    7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08页。
    1章士钊:《民国本计论—帝政与开明专制》(1915年9月17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98页。
    2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2-443页。
    3章士钊:《政治与社会》,《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34页。
    4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08页。
    5章士钊:《宪法问题》(1917年5月26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88页。
    6章士钊:《宪法问题》,《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90页。
    1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3页。
    2章士钊:《政力向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04-207页。
    1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4页。
    2章士钊:《共和评议》(1915年6月22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70页。
    3章士钊:《共和评议》,《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65-466页。
    4章士钊:《共和评议》,《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60页。
    5邹小站称章士钊没有将启蒙的对象定为一般的国民,与五四民主主义者是有明显差距的。参见: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150页。
    6章士钊:《自觉》(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79页。
    1章士钊:《发端》(1917年1月28、29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4页。
    2章士钊:《国教问题》(1917年2月5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3页。
    3章士钊:《国教问题》,《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4页。
    4章士钊:《发端》,《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5页。
    5章士钊:《国教问题》,《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4页。
    1杜亚泉:《论思想战》(1915年3月),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60页。
    2参考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8-14,203-258页。
    1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7页。
    2高力克的说法。参见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5页。
    3杜亚泉:《接续主义》(1914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3页。
    4杜亚泉:《接续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4页。
    1杜亚泉:《接续主义》(1914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5页。
    2杜亚泉:《接续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4页。
    3杜亚泉:《接续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2页。
    4杜亚泉:《接续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2页。
    1杜亚泉:《接续主义》(1914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3-14页。
    2杜亚泉:《接续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4页。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7页。
    4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杜亚泉文存》序。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6页。
    1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1页。
    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8页。
    3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1页。
    4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4页。
    5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1页。
    1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1-172页。
    2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2页。
    3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2页。
    4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2-173页。
    1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2-173页。
    2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3页。
    3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3页。
    4杜亚泉:《论思想战》(1915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60页。
    1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3页。
    2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4页。
    3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3页。
    4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4页。
    1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2页。
    2杜亚泉:《力之调节》,《杜亚泉文存》,第174页。
    3杜亚泉:《政党论》(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8页。
    4杜亚泉:《政党论》,《杜亚泉文存》,第139页。
    1所谓立宪政治就是宪政,在本文中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的。称立宪政治还是宪政.全赁原著。
    2杜亚泉:《政党论》(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9页。
    3杜亚泉:《政党论》,《杜亚泉文存》,第139页。
    1杜亚泉:《政党论》(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9-140页。
    2杜亚泉:《政党论》,《杜亚泉文存》,第140页。
    3杜亚泉:《政党论》,《杜亚泉文存》,第141页。
    1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28页。
    2章士钊:《论政纲与运动选举之关系》(1912年7月8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06页。
    1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7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2页。
    3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7页。
    1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2-133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6页。
    3杜亚泉:《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1912年10月),《杜亚泉文存》,第268页。
    4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7页。
    5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3页。
    6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2页。
    1杜亚泉:《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1912年10月),第266-268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2-133页。
    3杜亚泉:《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杜亚泉文存》,第169页。
    4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3-134页。
    1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4-135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3页。
    3高力克认为虽然二十世纪初严复对此问题已有深见睿识。民初孙梁二派的“民权”与“国权”之争,皆轻忽社会方维,而专在政治层面用力。所以可以认为此问题在民初政界和思想界并未受到重视。参见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20页。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0-181页。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0页。
    2杜亚泉:《中国之新生命》(1918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215页。
    3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1页。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2页。
    2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2-183页。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3-184页。
    2杜亚泉:《未来之世局》(1917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98页。
    33杜亚泉:《中国之新生命》(1918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214页。
    4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2页。
    1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31页。
    2杜亚泉:《矛盾之调和》,《杜亚泉文存》,第32页。
    3杜亚泉:《矛盾之调和》,《杜亚泉文存》,第31页。
    1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31-32页。
    2杜亚泉:《社会协力主义》(1915年1月),《杜亚泉文存》,第17页。
    3杜亚泉:《论思想战》(1915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60页。
    1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32页。
    1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0页。
    2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杜亚泉文存》,第202页。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7页。
    1杜亚泉:《革命战争》(1911年11月),《杜亚泉文存》,第143-145页。
    2杜亚泉:《革命战争》,《杜亚泉文存》,第145-146页。
    3杜亚泉:《革命战争》,《杜亚泉文存》,第145页。
    4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0页。
    1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2页。
    2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3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1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2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3杜亚泉:《未来之世局》(1917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96页。
    4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5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6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7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0页。
    1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2页。
    2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3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4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1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3页。
    2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3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1页。
    4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1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4-165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第2595页。
    2据统计,梁启超一生曾用过的笔名多达32个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卓如、任公、任甫、任父、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吉田普等。参考李国俊:《梁启超著作系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第20页。
    3蒋广学、何卫东:《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14页。
    4汤一介、杜维明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清末民初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第107页。
    5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前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2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2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2596页。
    3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2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3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4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2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2梁启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8页。
    3梁启超:《与报馆记者谈话一》(1916年8月10日),《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24页。
    1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1页。
    2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2页。
    3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1919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3050页。
    4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0页。
    5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1页。
    1梁启超:《政局药言》(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56页。
    2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2页。
    3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1页。
    4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2页。
    5梁启超:《政局药言》,《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56页。
    6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9页。
    1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7页。
    2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7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6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1当然梁不忘指出,开明专制,可能适应于时代之要求,使国家徼意外之福。参加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7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7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6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9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5页。
    6梁启超:《五年来之教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32页。
    7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6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7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6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7梁启超:《反对复辟电》(1917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66页。
    1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8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1梁启超还提到了“中央权与地方权调和”,但没有展开讨论。参见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2562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2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2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2页。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2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3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2566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6-2567页。
    2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5-2625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2梁启超:《同意权与解散权》(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8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4梁启超:《同意权与解散权》,《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8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7页。
    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8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5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7-2568页。
    6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受》(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3页。
    7梁启超:《国会之自杀》(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84-2586页。
    1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受》(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3页。
    2梁启超:《同意权与解散权》(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8页。
    3梁启超:《同意权与解散权》,《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9页。
    4梁启超:《政局药言》(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56页。
    1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796页。
    2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9页。
    3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9-2611页。
    1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1页。
    2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9页。
    3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1页。
    4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1页。
    5梁启超:《西南军事与国际公法》(1916年《盾鼻集》),《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14页。
    6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1-2612页。
    1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2页。
    2梁启超:《说幼稚》(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6页。
    3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1页。
    4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5页。
    5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3页。
    6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0页。
    1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06页。
    2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794页。
    3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06页。
    4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0页。
    5梁启超:《在军中敬告国人》(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15页。
    6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0页。
    1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4页。
    2梁启超:《战地及亚洛二州纪行》(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3021-3022页。
    3梁启超:《伦敦初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9页。
    1梁启超:《国性篇》(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54-2555页。
    2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3-2574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4页。
    2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9页。
    3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1-2603页。
    4梁启超:《主张国民动议制宪之理由》(1920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3057页。
    5梁启超:《主张国民动议制宪之理由》,《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3059页。
    6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9页。
    7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5页。
    1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3-2994页。
    2梁启超:《伦敦初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8页。
    1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2页。
    2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9页。
    3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2-2983页。
    4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2页。
    5梁启超:《伦敦初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9页。
    1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9-3000页。
    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8页。
    3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4页。
    4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2-2603页。
    5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2页。
    6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4页。
    7梁启超:《欧行途中》(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8页。
    8梁启超:《国民浅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8页。
    9梁启超:《国民浅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9页。
    10梁启超:《国民浅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8页。
    1梁启超:《国民浅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9页。
    2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0页。
    3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9页。
    1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2页。
    2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3页。
    1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1页。
    1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6页。
    2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第6页。
    3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第7-8页。
    4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6页。
    1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6-7页。
    2张东荪:《用人与守法》,《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7月1日,第2页。
    3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页。
    4圣心:《联邦立国论》,第9-10页。
    5圣心:《联邦立国论》,第6页。
    6张东荪:《美国宪法会议之大教训》,《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7月1日,第19页。
    1张东荪:《昵敌与第三者之责任》,《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4年8月1日,第3页。
    2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3-4页。
    3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第3页。
    4张东荪:《用人与守法》,《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7月1日,第2-3页。
    1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2页。
    2东荪:《制治根本论》,第12页。
    3东荪:《制治根本论》,第12页。
    1张东荪:《用人与守法》,《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7月1日,第4-5页。
    2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8-9页。
    1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9-10页。
    2张东荪:《乱后之经营》,《庸言》第一卷第十七号,1913年8月1日,第7页。
    1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页。
    2张东荪:《正谊解》,第6页。
    3张东荪:《正谊解》,第6页。
    4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0、2、11页。
    5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第11页。
    1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页。
    2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5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9页。
    4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第1页。
    5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第5页。
    6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第11页。
    1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2页。
    2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页。
    3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5页。
    1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13页。
    2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5-6页。
    3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第1页。
    4张东荪:《中国之社会问题》,《庸言》第一卷第十六号,1913年7月16日,第1页。
    5东荪:《行政与政治》,第13-14页。
    6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第2页。
    7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第3页。
    8张东荪:《乱后之经营》,《庸言》第1卷第17号,1913年8月1日,第9页。
    1张东荪:《国会选举法商榷》,《庸言》第1卷第14号,1913年6月16日,第2页。
    2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10页。
    3圣心:《国本》,《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6年1月6日,第1页。
    4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6页。
    5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9页。
    6张东荪:《根本救国论》,《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4-5页。
    1张东荪:《吾人之统一的主张续》,《正谊》第一卷第九号,1915年6月15日,第14页。
    2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3页。
    4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8页。
    1张东荪:《论宪法之性质及其形式》,《庸言》第一卷第十号,1913年4月16日,第3页。
    2张东荪:《论宪法之性质及其形式》,第11-14页。
    3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0页。
    4东荪:《宪法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九号,1915年9月10日,第4页。
    1张东荪:《中国共和前途之最后裁判》,《正谊》第一卷第三号,1914年3月15日,第9页。
    2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7-9页。
    4张东荪:《复辟论之评判》,《正谊》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12月15日,第6页。
    1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5页。
    2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7-18页。
    3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5页。
    4张东荪:《论二院制与一院制》,《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页。
    1张东荪:《国会性质之疑问》,《庸言》第一卷第六号,1913年2月16日,第9-10页。
    2张东荪:《内阁论续》,《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第15页。
    3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7页。
    4张东荪:《内阁论续》,第16页。
    5张东荪:《论统治权总揽者之有无》,《庸言》第一卷第十一号,1913年5月1日,第17页。
    6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5页。
    1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1页。
    2张东荪:《论二院制与一院制》,《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页。
    3参见张东荪:《行政裁判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三号,1913年11月1日。
    4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21页。
    5张东荪:《内阁论续》,《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第14页。
    6东荪:《政制论下》,《甲寅》第一卷第八号,1915年8月10日,第3-5页。
    1张东荪:《内阁论续》,《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第14页。
    2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10-11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7页。
    4张东荪:《内阁论》,第7页。
    5张东荪《法治国论》,第10页。
    6张东荪:《内阁论》,第8页。
    1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7页。
    2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8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第6-7页。
    4张东荪:《法治国论》,第11页。
    5张东荪:《法治国论》,第7页。
    6张东荪:《内阁论》,第9页。
    1张东荪:《余之民权观》,《庸言》第一卷第十二号,1913年5月16日,第1页。
    2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第13页。
    4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7-8页。
    5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3-4页。
    6张东荪:《内阁论》,第8页。
    1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7页。
    2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2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3页。
    1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5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9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3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7页。
    5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6-7页。
    6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7页。
    7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3页。
    8张东荪:《根本救国论》,《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6页。
    1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3-4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15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6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9页。
    1张东荪:《中国之社会问题》,《庸言》第一卷第十六号,1913年7月16日,第1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10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7页。
    4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7页。
    5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0页。
    1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10-12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1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0页。
    4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6页。
    5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5页。
    1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9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页。
    3张东荪:《地方制之终极观》,《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4年7月16日,第3页
    4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22页。
    1张东荪:《地方制之终极观》,《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4年7月16日,第3-4页。
    2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10页。
    3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1页。
    4圣心:《联邦之性质及其精神》,《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15页。
    5张东荪:《地方制之终极观》,第12-13页。
    6东荪:《吾人理想之制度与联邦》,《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16页。
    1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7页。
    2圣心:《联邦立国论》,第5页。
    3圣心:《联邦立国论》,第7页。
    1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6页。
    2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10页。
    3张东荪:《地方制之终极观》,《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4年7月16日,第2页。
    4东荪:《行政与政治》,第10页。
    5东荪:《行政与政治》,第22页。
    6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4页。
    1张东荪:《予之联邦组织论》,《正谊》第一卷第五号,1914年9月15日,第4页。
    2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3-14页。
    3张东荪:《予之联邦组织论》,第4页。
    4圣心:《具体之省制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三号,1915年12月1日,第2页。
    1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9-10页。
    2张东荪:《地方制之终极观》,《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4年7月16日,第7-8页。
    3圣心:《联邦立国论》,第7-9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发表于《言治》季刊第三册,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7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5页。
    3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12-41页。
    4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95页。
    1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1917年4月29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1页。
    1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1917年4月29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1-142页。
    2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1页。
    3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2-143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8页。
    2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第270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4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0页。
    2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9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0页。
    4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4-105页。
    5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5-106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6页。
    2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0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5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2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102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3页。
    4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4页。
    2李大钊:《暴力与政治》(1917年10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9页。
    3李大钊:《暴力与政治》,《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1-172页。
    4李大钊:《暴力与政治》,《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5页。
    1李大钊:《强力与自由政治—答高元君》(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03页。
    2李大钊:《暴力与政治》(1917年10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4页。
    3李大钊:《暴力与政治》,《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8-180页。
    1李大钊:《暴力与政治》(1917年10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8页。
    2李大钊:《暴力与政治》,《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77-178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5页。
    2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7页。
    3李大钊:《调和之法则》,《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7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7-28页。
    2李大钊:《调和之法则》,《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7-28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8-29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9-30页。
    2李大钊:《调和之法则》,《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9-30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30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5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5-156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7-158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6-157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8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8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7-158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8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8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9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9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9页。
    3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0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0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1页。
    3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1-162页。
    4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3-164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2-163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4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4-165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5页。
    3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5-166页。
    4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6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6页。
    2李大钊:《调和之法则》,《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6-27页。
    1李大钊:《调和之美》(1917年1月29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41页。
    2李大钊:《调和剩言》(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09页。
    3李大钊:《调和剩言》,《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10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的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5-96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的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6页。
    2李大钊:《制定宪法之注意》(1916年10月12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06页。
    1李大钊:《制定宪法之注意》(1916年10月12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07页。
    2李大钊:《制定宪法之注意》,《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08页。
    3李大钊:《制定宪法之注意》,《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07页。
    1李大钊:《制定宪法之注意》(1916年10月12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207-208页。
    1李大钊:《大哀篇》(1913年4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1页。
    2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0-311页。
    3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0页。
    1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312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2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7页。
    3参考萧致治:《剑农:世界级大史学家—纪念剑农逝世40周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总56期,46-53页。
    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826)》作者简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2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2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2页。
    3剑农:《调和之本义》,第3页。
    4剑农:《调和之本义》,第1页。
    5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页。
    6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1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4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1页。
    3剑农:《调和之本义》,第5页。
    4剑农:《调和之本义》,第3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5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5页。
    3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12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5-6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5页。
    3剑农:《调和之本义》,第3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6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第7页。
    3剑农:《调和之本义》,第7页。
    4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10页。
    1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7页
    2剑农:《美国新任旧总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9页。
    3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2页。
    1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4-5页。
    2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5页。
    3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3页。
    4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1页。
    5剑农:《宪法与政习》,第4页。
    1剑农:《国体与政制(下)》,《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6年4月,第11页。
    2剑农:《国体与政制(篇上)》,《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6年1月6日,第12页。
    3剑农:《国体与政制(下)》,第11页。
    1剑农:《国体与政制(下)》,《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6年4月,第12页。
    2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页。
    1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0页。
    2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第11-12页。
    3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第13-14页。
    4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第13页。
    1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4页。
    2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2页。
    1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9-12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6页。
    1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0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9页。
    3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0页。
    4剑农:《宪法与政习》,第12页。
    1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2-13页。
    2剑农:《国体与政制(下)》,《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6年4月,第9-10页。
    1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7页。
    2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3页。
    3剑农:《时局罪言》,第8-9页。
    五号,1916年4月,第5页。
    1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0页。
    2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第15页。
    3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5页。
    1剑农声称此处所用顽旧暴民稳健之民,不过随世俗流行而名。相当于西欧政群通用之名称,如左党、右党、中部左党、中部右党等。参见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2页。
    2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6-7页。
    1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4页。
    2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第6-7页。
    3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第1页。
    4此处剑农所谓国家特指与个人社会相对的政治国家,即政府。参见剑农:《专制与秩序》,《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7年10月15日,第5页。
    1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1页。 1剑农:《平和会议与国民》,《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十一号,1919年4月15日,第3-5页。
    2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6页。
    3剑农:《猎官与政权》,第6-7页。
    1剑农:《专制与秩序》,《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7年10月15日,第5页。
    2剑农:《专制与秩序》,第5-6页。
    1剑农:《专制与秩序》,《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7年10月15日,第6-7页。
    2剑农:《专制与秩序》,第8-9页。
    3剑农:《专制与秩序》,第10页。
    4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8页。
    5剑农:《猎官与政权》,第7页。
    6剑农:《猎官与政权》,第8页。
    1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2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3-4页。
    3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6页。
    4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5页。
    5剑农:《日本之议会改选与地方长官》,《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页。
    1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6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5页。
    3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11-12页。
    4剑农:《民国统一问题》,《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7年11月15日,第2页。
    5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2-3页。
    6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2-3页。
    7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7页。
    1剑农:《民国统一问题》,《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7年11月15日,第12页。
    2剑农:《民国统一问题》,第2页。
    3剑农:《民国统一问题》,第11页。
    4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8页。
    1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9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第10-11页。
    3剑农:《民国统一问题》,《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7年11月15日,第14-15页。
    1[法]伏尔泰著,蔡鸿宾译:《论宽容》,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第4页。
    2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271页。
    3Jean Hampton, Should Politic philosophy be done without metaphysics, Ethics99,1989,p.802.转引自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第271页。
    3[英]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第282页。
    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820页。
    5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8-189页。
    1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6页。
    2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2-6页。
    3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第8页。
    4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5页。
    5杜亚泉:《论思想战》(1915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60页。
    6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7章士钊:《论政本—答李北村君》(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47页。
    8张东荪:《昵敌与第三者之责任》,《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4年8月1日,第3页。
    9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31-32页。
    10杜亚泉:《社会协力主义》(1915年1月),《杜亚泉文存》,第17页。
    1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6页。
    2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55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0页。
    4杜亚泉:《力之调节》(1916年6月),《杜亚泉文存》,第171页。
    5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6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7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5页。
    8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6页。
    1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1917年4月29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2-143页。
    2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41页。
    3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2页。
    4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4-5页。
    5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3页。
    6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3页。
    7张东荪:《美国宪法会议之大教训》,《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六号,1914年7月1日,第19页。
    8张东荪:《昵敌与第三者之责任》,《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4年8月1日,第3页。
    9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7页。
    1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9-30页。
    2梁启超:《与报馆记者谈话二》(1916年8月16日),《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24页。
    3梁启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8页。
    4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96页。
    5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3页。
    6杜亚泉:《社会协力主义》(1915年1月),《杜亚泉文存》,第17页。
    7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9页。
    8章士钊:《政党政治之唯一条件》(1912年7月1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389页。
    1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9页。
    2章士钊:《政本》(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9页。
    3章士钊:《政党内阁谈》(1912年7月7日), 《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07页
    4章士钊:《政治与社会》,《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49页。
    5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9页。
    6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5页。
    7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0-311页。
    8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2页。
    9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7页。
    10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6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2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28页。
    3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0页。
    4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2页。
    5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第15页。
    6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8页。
    7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2页。
    8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66页。
    1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84页。
    2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69页。
    3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1859-192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58页。
    4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6页。
    1章士钊:《进化与调和》(1918年12月28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05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2页。
    3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7-158页。
    4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1页。
    5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0、2、11页。
    6张东荪:《国会性质之疑问》,《庸言》第一卷第六号,1913年2月16日,第9-10页。
    7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7-158页。剑农:《调和之本义》,第4页。
    1李大钊:《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7-158页。
    2剑农:《调和之本义》,《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5页。
    3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58页。
    4剑农:《调和之本义》,第2页。
    5李大钊:《调和之法则》(1917年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28-29页。
    6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4页。
    1梁启超:《国性篇》(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54页。
    2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54页。
    3杜亚泉:《接续主义》(1914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14页。
    4杜亚泉:《今后时局之觉悟》(1917年8月),《杜亚泉文存》,第202页。
    5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3-164页。
    6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9页。
    7张东荪:《正谊解》,《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10页。
    8圣心:《国本》,《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6年1月6日,第1页。
    9张东荪:《根本救国论》,《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4-5页。
    10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16页。
    1杜亚泉:《革命战争》(1911年11月),《杜亚泉文存》,第145页。
    2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1917年9月),《杜亚泉文存》,第162页。
    3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杜亚泉文存》,第164页。
    4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正谊》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4月15日,第1页。
    5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09页。
    6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6页。
    7章士钊:《调和立国论上》(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277页。
    8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9[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288页。
    10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11页。
    1[意]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325页。
    2[意]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326页。
    3[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第61页。
    4[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第63页。
    5[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477页。
    6[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第233页。
    7[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第228页。
    1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6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6-7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9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0-12页。
    5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6页。
    6剑农:《猎官与政权》,第7页。
    7剑农:《猎官与政权》,第1页。
    8杜亚泉:《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1912年10月),《杜亚泉文存》,第268页。
    9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7页。
    10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2页。
    1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793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4页。
    3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2-133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16页。
    5张东荪:《根本救国论》,《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6页。
    6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3-4页。
    7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7页。
    8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5-2625页。
    9张东荪:《国会性质之疑问》,《庸言》第一卷第六号,1913年2月16日,第9-10页。
    10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7页。
    11张东荪:《论二院制与一院制》,《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3页。
    1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2-3页。
    1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1页。
    2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6页。
    3张东荪《法治国论》,《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6-7页。
    4[英]以赛亚·柏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98页。
    5梁启超:《国民浅训》(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38页。
    6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8页。
    7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年6月10日,第22页。
    1[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00页。
    2章士钊:《政治与社会》(1915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434页。
    3章士钊:《国民本计论—帝政与开明专制》(1915年9月17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98页。
    1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5-96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3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10页。
    4东荪:《宪法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九号,1915年9月10日,第4页。
    5剑农:《呜呼中华民国之国宪》,《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7年7月15日,第13页。
    6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1页。
    7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26页。
    1东荪:《宪法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九号,1915年9月10日,第4页。
    2章士钊:《宪法问题》(1917年5月26日),《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89页。
    3章士钊:《自觉》(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4页。
    4章士钊:《说宪》(1915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522页。
    5因英国无成文宪法,张东荪又将宪法与英国的基本法律统称为根本法。参见张东荪:《论宪法之性质及其形式》,《庸言》第一卷第十号,1913年4月16日,第3页。
    6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96页。
    7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1章士钊:《释党争》(1912年2月12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3页。
    2章士钊:《帝国统一党党名质疑》(1911年3月1-3日)《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479页。改
    3杜亚泉:《政党论》(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9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6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2页。
    7张东荪:《对抗力之价值》,《庸言》第一卷第二十四号,1913年11月16日,第9-10页。
    1章士钊:《政党内阁谈》(1912年7月7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04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40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7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5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0-311页。
    6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2页。
    7章士钊:《论统一党》(1912年3月4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67页。
    1章士钊: 《何谓政党》(1911年5月30日), 《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540页。
    2章士钊:《政党组织案》(1912年7月15、16、17、1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9页。
    3李大钊:《爱国之反对党》,(1917年3月7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310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6页。
    5杜亚泉:《矛盾之调和》(1918年2月),《杜亚泉文存》,第28页。
    6杜亚泉:《革命战争》(1911年11月),《杜亚泉文存》,第141页。
    1章士钊:《毁党造党说》(1912年7月2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46页。
    2章士钊:《政党组织案》(1912年7月15、16、17、19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18页。
    3章士钊:《上海何故发生多数之党派乎》(1912年2月27日),《章士钊全集》第二卷,第43-44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38页。
    1剑农:《时局罪言》,《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1917年6月1日,第7页。
    2剑农:《读甲寅日刊之舆论一束》,《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5页。
    3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615-2625页。
    4东荪:《政制论上》,《甲寅》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7月10日,第7页。
    5张东荪:《国会性质之疑问》,《庸言》第一卷第六号,1913年2月16日,第9-10页。
    6张东荪:《内阁论续》,《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第15页。
    1张东荪:《内阁论》,《正谊》第一卷第一号,1914年1月15日,第5页。
    2张东荪:《论统治权总揽者之有无》,《庸言》第一卷第十一号,1913年5月1日,第17页。
    3张东荪:《内阁论续》,《正谊》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2月15日,第16页。
    4剑农:《宪法与政习》,《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7年3月1日,第4-5页。
    5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2-3页。
    6剑农:《民国统一问题》《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7年11月15日,第12页。
    1东荪:《行政与政治》,《甲寅》第一卷第六号,1915奶奶6月10日,第10页。
    2剑农:《地方制之终极目的》,《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7年4月1日,第12-13页。
    3圣心:《联邦立国论》,《新中华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10月1日,第7页。
    4章士钊:《政力向背论》(1914年8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89-190页。
    5章士钊:《政力向背论》,《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96-198页。
    6李大钊:《调和剩言》(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09页。
    7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1912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61页。
    2 高力克认为虽然二十世纪初严复对此问题已有深见睿识。民初孙梁二派的“民权”与“国权”之争,皆轻忽社会方维,而专在政治层面用力。所以可以认为此问题在民初政界和思想界并未受到重视。参见高力克:《调适的智慧一杜亚泉思想研究》,第20页。
    3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793页。
    1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1915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806页。
    2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6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00页。
    3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1913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573-2574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7页。
    5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0页。
    6张东荪:《中国之社会问题》,《庸言》第一卷第十六号,1913年7月16日,第1页。
    1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7页。
    2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4页。
    3杜亚泉:《减政主义》,《杜亚泉文存》,第132-133页。
    1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正谊》第一卷第七号,1915年2月15日,第7页。
    2东荪:《制治根本论》,《甲寅》第一卷第五号,1915年5月10日,第3-4页。
    3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页。
    4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5页。
    5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7页。
    6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10-12页。
    7剑农:《猎官与政权》,《甲寅》第一卷第十号,,1915年10月10日,第6-7页。
    8剑农:《猎官与政权》,第1页。
    1剑农:《猎官与政权》,第6页。
    2杜亚泉:《中国之新生命》(1918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215页。
    3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0-181页。
    4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0页。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2-184页。
    2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4-105页。
    3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全集》第一卷,第105-106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第5章第2页。
    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4页。
    1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315页。
    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213页。
    1杨昌济:《达化斋日记》,1914年5月27日条,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黄远庸:《致<甲寅杂志>记者》,《远生遗著》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转引自郑春英:《章士钊调和立国论再研究》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2周春嶽:《调和与俄国革命—致太平洋记者》,《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四号,第18页。
    3郑希禹:《对抗力—致太平洋记者》,《太平洋杂志》第一卷第七号,第6页。
    1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317页。
    2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491页。
    1李大钊:《此日—致<太平洋>杂志记者》(1917年10月10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68页。
    2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第41页。
    3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第157页。
    1张东荪:《世界公同之一问题》,《时事新报》1919年1月15日。
    2张东荪:《第三种文明,《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1日。
    3张东荪:《罗塞尔的“政治理想”》,《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1日。
    4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时事新报》,1920年11月6日。
    5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5-2976页.
    6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77页。
    1吴雁南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345页。
    2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84页。
    3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第319-320页。
    4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492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第5章第28页。
    2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2页。
    3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第172页。
    1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第187页。
    2[奥]茨威格著,姜瑞璋、廖彩胜译:《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1页。
    3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2页。
    4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第171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2页。
    2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44-45页。
    3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47页。
    4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49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49-50页。
    2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50页。
    1转引自罗维:《政治妥协论纲》(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6,第88页。
    2 T. V. Smith, The Ethics of Compromise and the Art of Containment, Boston:Starr King Press, 1956.p45.
    2[美]托马斯·谢林著,赵华等译:《冲突的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48-59页。
    1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1919年7月),《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14页。
    2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章士钊全集》第四卷,第112页。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96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50页。
    5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98-199页。
    1许纪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第37页。
    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第200页。
    3袁伟时:《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1999年3月于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http://www.360doc.com.cn/content/070129/13/18061_348694.html.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470页。
    2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第473页。
    3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杜亚泉文存》序。参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5页。
    4许纪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第40页。
    1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14页。
    2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第243页。
    3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长沙:岳麓书社1999,第55页。
    1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90页。
    2中国革命中的理性选择成分较多的观点取自邹谠。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第219页。
    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第151页。
    2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55页。
    3转引自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第179-180页。
    4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第179页。
    1高力克:《现代中国激进主义之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梁启超:《伦敦初旅》(1918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第2999页。
    3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47页。
    1[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 《封建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700-701页。
    2[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 《封建社会》(下卷),第699页。
    3 F.L.Ganshof,Feudalism,London:LongmanGroupLtd,1964,introduction.转引自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英]爱德华·詹克斯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336页。
    5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参见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第28页。
    1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第30页。
    2章士钊:《国家与责任》(1914年6月10日),《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6页。
    3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4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第19页。
    5章士钊:《国家与责任》,《章士钊全集》第三卷,第114页。
    6[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 《封建社会》(下卷),第699页。
    1参见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法]基佐著,程洪逵、沅芷译:《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8,第23-24页。
    3[美]斯科特·戈登著,应奇、陈丽微译:《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一章“分权与制衡思想”部分。
    4[英]M·J·C·维尔著,苏力译:《宪政与分权》,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31页。
    1[法]基佐著,程洪逵、沅芷译:《欧洲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30页。
    2[法]基佐著,程洪逵、沅芷译:《欧洲文明史》,第31页。
    3[美佛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42页。
    4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第92页。
    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第46页。
    6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271页。
    1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第93页。
    2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第29页。
    3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第28-32页。
    4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第41页。
    1林毓生:《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286页。
    2参见[英]以塞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196页。
    4转引自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公共论丛”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95,第233页。
    5参见[美]弗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一章、第三章。
    1[美]弗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第65页。
    2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31页。
    3参见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第277页。
    4陈汉大主编:《英国法制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第12页。
    5[美]罗斯科·庞德著,唐前宏译:《普通法的精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44-45页。
    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带12页。
    2参见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人治精神若干问题辨析》,《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3唐德刚:《袁氏当国》,第65页。
    4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172-173页。
    1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174页。
    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童德志、刘训练译:《革命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第38页。
    1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第276-277页。
    2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页。
    3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页。
    4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第15-16页。
    5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78页。
    6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第276页。 1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第405-406页。2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3页。3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卷(总第5期)。4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第167页。5孙立平:《从政治整合到社会重建》,《瞭望》新闻周刊,中华学术网。
    1杜亚泉:《减政主义》(1911年3月),《杜亚泉文存》,第132-133页。
    2张东荪:《中国之将来与近世文明国立国之原则》,第8-9页。
    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第223页。
    1张东荪:《现在与将来》,《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15日。
    2杜亚泉:《中国之新生命》(1918年7月),《杜亚泉文存》,第215页。
    3孙立平:《从政治整合到社会重建》,《瞭望》新闻周刊,转引自中华学术网。
    1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1919年4月),《杜亚泉文存》,第180页。
    2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2页。
    3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3-184页。
    4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文存》,第182页。
    1[美]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70页。
    2[美]弗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第104-105页。
    3[美]弗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第111页。
    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801页。
    5从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清末新政到1937年,外国史学家誉之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转引自袁伟时:《袁伟时谈清末民初的政治教训和经济自由》,《深圳商报》,2003年8月9日。
    6袁伟时:《袁伟时谈清末民初的政治教训和经济自由》,《深圳商报》,2003年8月9日。
    1施坚雅:《中国农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亚洲研究杂志》,卷24,1964第1期。转引自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http://business.sohu.com/20041021/n222632877.shtml.
    2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http://business.sohu.com/20041021/n222632877.shtml
    3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第453页。
    1Morton A.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John Wiley,1957,p.23.转引自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39-40页。
    1高力克:《现代中国激进主义之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美]C·H·麦基文著,翟晓波译:《宪政古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16页。
    1[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202页。
    2[美]罗伯特·达尔著,顾听、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1页。
    1[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203页。
    2[美]罗伯特·达尔著,顾昕、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第1页。
    3[英]阿诺德·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47页。
    4[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中),第288页。
    5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6吴敬琏:《“左”“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南方周末》2008年4月23日。
    7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第307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第5章第28页。
    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第262-263页。
    2陈启天:《民主宪政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第120页。
    《东方杂志》(1911-1920)
    《庸言》杂志(1912-1914)
    《甲寅》杂志(1914、1915、1917)
    《中华杂志》(1914-1915)
    《新中华杂志》(1915-1916)
    《正谊》杂志(1914-1915)
    《大中华》杂志(1915-1916)
    《新青年》杂志(1915-1920)
    《太平洋杂志》(1917-1920)
    《改造》杂志(《解放与改造》)(1919)
    1. 白吉庵:《章士钊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 陈启天:《民主宪政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3.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杜亚泉著,田建业编:《杜亚泉著作两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2006。
    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0.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1.高力克:《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2.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3.顾准:《顾准文稿》,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4.郭华清:《妥协与宽容—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5.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6.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7.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18.蒋广学、何卫东:《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学出版社2003。
    20.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册,第四册,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一至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82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3.李剑农:《政治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4.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5.李国俊:《梁启超著作系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6.林毓生:《思想与人物》,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27.林毓生:《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28.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9.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北京:三联书店2007。
    30.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1.毛丹:《秩序与意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2.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3.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34.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5.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
    36.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长沙:岳麓书社1999。
    37.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8.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9.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0.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1.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1859-192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43.夏新华、胡旭晟:《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4.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45.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46.袁景华:《章士钊先生年谱》,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7.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48.易中天:《费城风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9.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一至四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50.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1.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
    52.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5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54.邹谠:《中国革命再解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55.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6.左玉河:《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7.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8.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9.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杭州:学林出版社2006。
    60.朱宗震、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下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1.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3.朱英、马敏:《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
    6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5.邓正来、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6.陈汉大主编:《英国法制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
    67.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8.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9.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70.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1.胡春惠编:《民国宪政运动》,台北:正中书局1978。
    72.汤一介、杜维明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清末民初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73.王焱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三联书店1995。
    74.王焱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
    75.王焱等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
    76.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公共论丛”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95。
    77.吴雁南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8.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9.张静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美]墨子刻著,颜世安等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3.[美]张灏著,高力克、王跃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秩序与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5.[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美凤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6.[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北京:中华书局1982。
    7.[美]周策纵著,陈永明等译:《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2000。
    8.[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9.[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0.[美]弗里德里克·沃特金斯著,李丰斌译:《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1.[美]斯科特·戈登著,应奇、陈丽微译:《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美]C·H·麦基文著,翟晓波译:《宪政古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3.[美]比尔德著,何希齐译:《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4.[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刘北城等译:《美国的故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5.[美]苏珊·邓恩著,杨小刚译:《姊妹革命: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6.[美]詹姆斯·麦迪逊著,尹宣译:《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7.[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8.[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9.[美]马克斯·法仑德著,董成美译:《宪法设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0.[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谭君久等译:《美国式民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1.[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2。
    22.[美]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23.[美]布莱克著,段晓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4.[美]罗斯科·庞德著,唐前宏译:《普通法的精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5.[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26.[美]罗伯特·达尔著,顾昕、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北京:三联书店1999。
    27.[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陆震纶等译:《民治政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8.[美]托马斯·谢林著,赵华等译:《冲突的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9.[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30.[英]埃德蒙·柏克著,蒋庆等译:《自由与传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1.[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2.[英]以塞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3.[英]阿克顿著,胡传胜等译:《自由史论》,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34.[英]阿诺德·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5.[英]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36.[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7。
    37.[英]爱德华·詹克斯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8.[英]M·J·C·维尔著,苏力译:《宪政与分权》,北京:三联书店1997。
    39.[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40.[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1.[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封建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2.[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3.[法]伏尔泰著,蔡鸿宾译:《论宽容》,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44.[法]基佐著,程洪逵、沅芷译:《欧洲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5.[法]古斯塔夫.勒庞著,童德志、刘训练译:《革命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6.[意]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7.[奥]茨威格著,姜瑞璋、廖彩胜译:《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8.[加]A·布来顿等著,毛丹等译:《理解民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9.[日]猪口孝等著,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0.[美]费正清编,张品泉等译:《剑桥民国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1.[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政治科学新手册》,北京:三联书店2006。
    52.[英]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李氏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3.[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邓丽兰、王红霞:《法政学者的宪政诉求—略论<太平洋>派学人的宪政思想(1917-192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浮新才: 《章士钊<甲寅>(月刊)时期政论研究—以调和论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4卷第3期。
    3.伏炎安:《重评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调和观》,《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4月第26卷第2期。
    4.高力克:《民初调和思潮述论》,《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5.高力克:《现代中国激进主义之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郭华清:《从宪政到“业治”:章士钊政治思想及其转变》,《历史教学》2004年第9期。
    7.郭世佑:《梁启超:“激进—保守”模式的盲区》,《文史哲》2004年第4期。
    8. 郭宇宽:《重新审视圣雄的遗产——在甘地遇刺60周年之际》,《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
    9.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0.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1.李华兴:《从传播欧洲思想到回归传统文化—<甲寅>时期章士钊思想研究》,《史林》1996年第1期。
    12.李海涛:《论政治妥协的功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刘黎红: 《“调和折衷”在杜亚泉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14.刘黎红: 《天演的法则:章士钊、杜亚泉论“新旧调和”》,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24卷第4期。
    15.栾亚丽、宋严: 《张东荪民主思想探微》,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6.龙太江: 《政治妥协的根源价值与类型》, 《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5期。
    17.龙太江: 《妥协: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
    18.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19.龙太江: 《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 《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20.林宇: 《略论宪政妥协的要义》, 《南方论刊》2007年第8期。
    21.闾小波:《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22.吕元礼、魏军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原则》,《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1期。
    23.罗维:《政治妥协的若干模型——以博弈论为分析方法》,《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24.秦晖:《怎样的“左派”和“右派”——读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有感》,《南方周末》2008年4月24日。
    25.孙景珊: 《政治冲突与政治妥协》,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6.滕峰丽: 《章士钊、杜亚泉“新旧调和论”之比较》, 《中州学刊》2006年3月第3期(总第153期)。
    27.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28.万斌、段成利:《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29.王敏、张继良: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30.万斌、罗许成: 《政治妥协的伦理辩护》, 《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1.王国宝、张敏: 《试论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兰台世界》2007年03期。
    32.王绍光:《“公民社会”祛魅》,《绿叶》2009年第7期。
    33.王邦佐:《政治妥协推动政治文明——评<论政治妥协>》,《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34.汪国华:《“预备立宪”百年祭——祭晚清预备立宪中的政治妥协》,《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0卷第1期。
    35.吴敬琏:《“左”“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南方周末》2008年4月23日。
    36.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卷(总第5期)。
    37.萧致治:《李剑农:世界级大史学家—纪念李剑农逝世40周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1月第56卷第1期。
    38.袁伟时:《辛亥革命的是是非非》,《二十一世纪》2001年12月号。
    39.袁伟时:《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史经验》,《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40.袁伟时:《袁伟时谈清末民初的政治教训和经济自由》,《深圳商报》2003年 8月9日。
    41.钟华:《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
    42.张宝明:《“调和”与“独行”:李大钊从保守到激进的逻辑依据(1914-1921)》,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43.周石峰:《趋同与离异: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
    44.邹小站:《民初宪法争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
    45.张玉法:《民初对制宪问题的政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2期。
    46.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人治精神若干问题辨析》,《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47.张曙光:《论妥协》,《读书》1995年第3期。
    48.赵九州:《政治是关于妥协的艺术——以美国宪法的制定为例》,《科教文汇》2009年第7期。
    1.罗维:《政治妥协论纲》(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6。
    2.郑春英:《章士钊调和立国论再研究》(硕士论文),清华大学,2004。
    1.华东师范大学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室研究方向的介绍。http://www.ecnu.edu.cn/HSD/hsdl00.htm.
    2.孙立平:《从政治整合到社会重建》,《瞭望》新闻周刊,中华学术网。
    3.托马斯·海贝勒在2009年3月1日于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演讲:《自上而下地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结构》,浙大人文社科处网站。http://rwsk.zju.edu.cn/web_news.asp?lid=3&id=2889.
    4.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一)》,学术中华网。
    5.杨念群:《“社会”是一个关键词:“五四解释学”反思》,中华学术网。
    6.杨念群:《“五四”著作以往太关注思想史》,中华学术网。
    7.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http://business. sohu.com/20041021/n222632877. shtml.
    1. John Viscount Morley, On compromise, London:Macmillan & Co.,1928.
    2. T. V. Smith, The Ethics of Compromise and the Art of Containment, Boston:Starr King Press,1956.
    3. J. Patrick. Dobel, Compromise and Politicial Action:Political Morality in liberal and Democrotical Life Savage,MD:Promman & Littlefield,1990.
    4. Martin. Benjamin. Splitting, The Difference:compromise and integrit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Lawrence Kansas:Universitiy Press of Kansas,1990.
    5. Richard Bellamy, Liberalism and Pluralism: Toward a Politics of Compromis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9.
    6. Alfred I-I. Kelly, Winfred A. Harbison, and Herman Belz,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Inc,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