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四书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朱熹“四书学”进行研究,其意义在于吸收现有“四书学”理论成果,全面把握朱熹以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王道之治为核心价值的儒家修养工夫,并通过对朱熹“四书学”发展史的描述进而把握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朱熹“四书学”是以儒家典籍为文本对人的一种解读,目的在于探究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必然之故以及人之所当然之则。可以说,朱熹“四书学”实际就是一个人学(就人自身而言)、政治学(就人与社会而言)、伦理学(就人与人而言)的结合体。朱熹对哲学的涉足源于幼年时期潜移默化地理学熏陶,对哲学的探究则是源于对儒学精神血脉之所在的“为己之学”的探求。而“为己之学”显透着的道德动机又关系着天下之安危,于是,在宋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道德动机和道德理性作为治国安邦、家国长治久安的救世之道。所以,在家学和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朱熹致力于对多元儒学思想的汲取,始终以求内圣开外王为思想目标。那么,如何找出通往“圣”学之径?如何获得儒家修养工夫的恰当进路?又如何通过内圣开出治世功业?就成了其思想的理论根本。这也是朱熹“四书学”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
     朱熹“四书学”涵盖了哲学、经学、文学、社会学等多方面领域,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涵盖范围极全、社会影响极大的学问。由于时间所限,难以对朱熹“四书学”展开全面地深入地研究,故本文主要就朱熹“四书学”的思想方面,从儒家修养工夫论的角度,本着探寻朱熹求内圣开外王的理论目标,对朱熹“四书学”进行了笼统解读。文章大体上从朱熹“四书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朱熹由“为己之学”向“四书学”的探索发轫与经学文本的建立、朱熹“四书学”“内圣外王”理学工夫体系的构建以及朱熹“四书学”的传承和价值所在四个部分来把握朱熹的“四书学”思想。
     第一部分简要对朱熹“四书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做了历史性梳理,并概括论述了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明道”、“求理”思潮的兴起以及由尊“五经”到重“四书”的转变。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朱熹“四书学”的发轫与经学文本的建立。首先,论述了朱熹在三先生理学指引下,求“为己之学”的展开进路以及如何在求“为己之学”的追求下开启对“成圣”之旅的探索。其次,朱熹对“四书”及其单经的注解经历了勘定再修改,修改再勘定的反复过程,《论语要义》、《孟子集解》、《论孟集注》、《中庸集说》、《大学或问》、《中庸或问》、《中庸辑略》等“四书”著述不断问世。这是朱熹“四书学”成长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其中朱熹对《大学》所作补传及其《大学章句》修养工夫的经学厘定尤为重要,在文中亦作了较为详细论述。第三部分朱熹“四书学”内圣外王的理学工夫体系的构建是本文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四章论述,在文中占第四、五、六、七章。其中第四、五、六章分别以重“格物致知”的工夫次第、《中庸》“中和”工夫的本体之说、《论》《孟》下学上达的“成圣”工夫来论述朱熹“内圣”追求下的修养工夫,第七章则重点阐述朱熹“外王”格局下的王道之治—内圣追求下“絜矩”之道的政治哲学。最后一部分针对朱熹“四书学”的学术传承和历史价值做了一个简要评述。
     朱熹“四书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了“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与超越性“天”或“天道”的内在关系,以及何以能和如何能通过道德修养和内心体认通达终极之境。在天理不明、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下,朱熹自认承续先贤所述,认为《大学》启示了下学去蔽、渐次上达的儒学真精神,并由此开启了“成仁”的塑造之学,再由个体的道德完善推出修、齐、治、平的“天下”理想。朱熹“四书学”的意义在于它以更为彻底的理性主义精神,建立了一个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础的具有普遍哲学意义的独特信仰形态,完成了宋代儒家人文信仰的重建。但是不得不说,朱熹内圣外王的政治观具有一定的历史负面效果,而且在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桎梏的一大原因。
Studying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is helpful to absorb the existing theory ofFour Books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Confucianism Cultivate Way of ZhuXi,which takes the inner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external WangDao governance as the corevalue.Also, it is useful to know the forming process of ZhuXi's Neo-Confucianism thought by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being,which is based onthe Confucianism classics.The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human being, the reasonswhy does human being do and what to do.The author thinks that ZhuXi's "Academic of FourBook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cience of man,Political science and Ethics.The developmentof ZhuX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began from his childhood.The exploration ofNeo-Confucianism is stemmed from "the study for oneself",which is the spirit ofConfucianism.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for oneself"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ace of theworld.Therefore, the moral motivation and moral reasoning as a way keeps peace of the worldat Song dynasty. ZhuXi had absorbed Confucianism knowledge in many aspects in order toseek the 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king in whole life. How to find the path which can lead tothe Sage study? How to get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method for Confucianism? How to seekthe 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king? These are the root and the core content and the worth ofthe thought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ZhuXi's "Academic Four Books" covers the philosophy, classics, literature, sociology andmany other fields, involving a very wide field, and has enormous social impact. Due to shorttime, it is difficult to launch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on ZhuXi's "Academic FourBooks".The paper mainly interprets the thought of Zhu Xi's "Academic Four Book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Confucian cultiv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e 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king.
     The article has four parts to explain the process and thought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Books".Firs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era background which produced ZhuXi's "Academic ofFour Books".Second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udy for oneself" to "Academic of Four Books" and how the classics texts were established.Then, the author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Neo-Confucianism which is "the internal sage andexternal king" for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At last,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inheritance and the value for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era background which produced ZhuXi's"Academic of Four Books" to make a historic descrip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ise of"Universal obligation" and "asking principle" which is domestic strife and foreign aggressionat Song Dynasty. Author also introduces how Five norms were shifted to Four Books. In thesecond part, which is divided two chapters——One i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udy foroneself" to "Academic of Four Books" and the other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classics text. First,the author records that ZhuXi how to study "the study for oneself" further and how to choosethe road to seek how to become sage and men of virtue upon the study of "the study foroneself" by the education of three teachers. As for the text of "Academic of Four Books",ZhuXi made it clear one by one. It had experienced a repeating process by the completion tothe modification, which was same as the process of the other classic books, like,,,,,,, and so on. Thi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thegrowth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especially for the Great Learning, whichZhuXi wrote a supplement and made a text summarize for the training of Confucianism andthey were more important.On this point, the author makes a report in detail in the article. Thecore of the article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king for the system ofNeo-Confucianism.It also has three points.They are the four parts which are the chapters ofthe fourth, fifth, sixth, seventh in the article. These four chapters, respectively, discuss thetraining way for the becoming sage. It includes that a pers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investigatethings to extend knowledge, know the point of Mean in the view of Neo-Confucianism, andthe method for "sage within" in ,.In theseventh, author talks about Kingly Way how to govern the country. At last, it investigates theinheritance and value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It's the heart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which established the moral standard,such as humani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with the superior "Way of Heaven".Besides, it describes that why and how to use the training way of moral and realization byheart to pursue Sage. At the real society which is dusky and full of material desires, ZhuXiemphasized the spirit of sage and virtue of men. He thought that containsthe spirit of truth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training way of Sage. Upon of these, there is theway to cultivate oneself, regulate one's family well, govern one's state well, then bring peaceto the world.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set up a philosophical ideology which is basedon the ,,,, and comple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istic beliefs of Confucian at the Songdynasty. This is the meaning of ZhuXi's Academic of Four Books. But we must say that theview of the 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king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in history, and it was animportant reason which shackled the lat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since ZhuXi's thoughtsturned into the official ideology.
引文
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出《古文尚书·大禹谟》,是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此十六字心传经宋儒发挥,成为了儒家心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按朱熹的解释是说,凡人之生,都是气以成形,理以成性。各种以感性欲念为内容的知觉即“人心”都是源于气禀所致,而合于道德原则的知觉即“道心“则是发自理天赋于人的本性。情欲不加控制就会潜藏危险,所以“危”;良心潜藏于内,微妙难见,所以“微”。
    ②见朱汉民:《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功夫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1月。
    ①根据清人粱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朱熹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对《四书集注》至少做了七次反复修改,直到临终前仍在病榻上修改《大学章句》。朱熹说,之所以对“四书”著述做不断修改是因为其“义理无穷”。笔者认为,朱熹“四书”著述的发展史亦体现了朱熹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正是其思想的发展变化才会引起对“四书”诠释的修改与完善。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626页。
    ①[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9《晦庵学案》(全祖望案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95页。
    ①参见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页。
    ②周天庆、詹石窗:《国内“四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哲学动态》2012年,第3期。
    ①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6一57页。
    ②李有兵:《道德一与情感—朱熹中和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③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陈来先生说:“心为已发、性为未发的思想固然主要出于朱熹自得,但按他后来的说法,除自我体知之外,这个思想的确立与在程颐答吕大临论中书得到印证有关联。”程颐答吕大临书云“凡言心者皆指已发而言”。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8页。
    ②钱穆:《朱子新学案》(上册),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450页。
    ③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八,《答江元适》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第1700页。载有朱熹的一段话:“以先君子之余诲,颇知有意于为己之学而未得其处。”朱熹有意于“为己之学”源于其父朱松的影响,求“为己之学”是理学的核心问题。求内圣开外王,将道德作为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基础。这个思想就是宋儒所言的“为己之学”,认为它是儒学精神命脉所在。自孔子始就将之作为政治领域的人格要求。《论语·宪问》中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修己以敬”。宋儒的为己之学虽以儒家原始思想为根源,但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宋儒所提出的“为己之学”似乎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即在目的与功用的理论中,如果不以道德至善为前提,那么任何以功用为目的的社会历史活动就会趋向于人欲之私,势必会带来不堪设想的恶的历史后果。所以说宋儒的“为己之学”既是对时代的关切,又是对儒学历史意识的深化。
    ①[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三,第3914页。
    ①(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64页。
    ②(宋)姚勉:《雪坡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五,雍熙元年三月乙卯,第574页。
    ④[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七十二,《上太宗乞天下宫属三年替移一年一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88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上真宗论军国大政五事》,第1651页。
    ②张载:《张子全书》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宋朝诸臣奏议》卷七十八,《上神宗请修学校以为王化之本》,第850页。
    ①[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程颖传》,文海出版社,第1766页。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程颖传》,文海出版社,第1766页。
    ③[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程颖传》,文海出版社,第1766页。
    ④同上。
    ⑤《朱子语类》卷一九,第428页。
    ⑥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5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影印本。
    ②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30页。
    ③韩愈:《韩愈全集》卷一,《原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第3639页。
    ②《韩愈全集》卷四,《送王秀才序》,第212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0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4页。
    ③朱熹诠释“四书”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孔孟之道、开拓外王功业。其诠释方法是达到此根本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文献—语言”之诠释方法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文字的训诂来先达其言,再通其意,最后究其理。朱熹用这种诠释方法来诠释“四书”,“力图解决经典的历史性与诠释主体的时代性之间的时间鸿沟,以实现‘因先达之言以求圣人之意,因圣人之意以达天地之理’的目的。”但对于朱熹来说,读书不是目的,如何将经典学习与身心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朱熹学术之关怀。“实践—体验”的诠释方法就是融通经典文本与现实践行相分离而产生的矛盾,“化解经典文本的理念性与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文献—语言’的诠释方法是一种理性的方法,它要求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诠释《四书》的字、辞、句、章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而‘体验—实践’的方法则要求诠释主体充分调动全部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精神—心理形式来把握经典。”参见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258—271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九,第428页。
    ②《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之《朱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江元适》,第1700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1841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答陈正己》,第2562页。
    ④参见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增订再版,第2--4页。
    ⑤《屏山刘公墓表》,《文集》九十载:“先人疾病时,尝顾语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熹饮泣受言不敢忘。既孤,则奉以告于三君子,而禀学焉。”此段话记录了朱熹遵父命从学三先生的由来。刘子翚,1101一1147年,武夷人,字彦冲,号屏山,又号病翁。胡宪,1086一1162年,受学于从父胡安国,字原仲,号籍溪先生。刘勉之,1092—1149年,建州崇安人,字致中,号白水,又号草堂,为朱熹岳父。其中屏山先生在三君子中对朱熹的影响甚大。
    ①(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5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答李滨老》,第2268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论语要义序》,第3614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屏山刘公墓表》。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66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五,第2630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23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答江德功》第二书,第2037页。
    ⑤《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2页。
    ⑥《朱子语类》卷一百五,第2630页。
    ⑦《朱子语类》卷九十,第2316页。
    ⑧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屏山集》卷六,第11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7年版,第402页。
    ②〔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下),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1页。
    ③这里笔者想从内、外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下的儒家“内圣外王”。它“一方面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社会性与人之所以为人有其不可分的关系。”站在这个由内而外的维度上来看,外王似乎就是主体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儒家的‘内圣’思想具有超越意识,儒家相信人的本性是来自天赋,因此,在这基础上,个性永远得保存其独立自主,而不为群性所淹没。”这又说明从内在来看,主体的是独立且超越的个体。个体人性的理一赋予(内在)与社会政治的分殊境遇(外在)就是“内圣外王”的两个维度,即由内推外,由外烁内。内与外的圆融,个体修养与社会事功的合一,无论在理论还是践履上都实属不易。它不仅需要有经验的自得之见还要有心性的锤炼之修。这种二维的理论追寻对于当时的朱熹来说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冲击力的。参见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147页。
    ④朱熹的禅学迂回经历却是受到大慧禅师和道歉禅师的影响,但是与刘屏山过往颇多的佛禅之徒,亦或说在刘屏山家中偶遇的禅学大师是否是大慧、道歉,目前还没有肯切史料予以说明。关于这点,陈来先生在《朱子哲学研究》中有详细解说。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34—39页。
    ⑤《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江元适》书一,第1700页。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40页。
    ②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20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延平李先生行状》。
    ②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三,第2601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九,第434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
    ②本小节的论述大体以朱熹对“四书”单经的最初序定时间为序,故先《论》《孟》之叙,再《学》《庸》之述。虽然在序定时间上,《大学》之注疏要略早于《中庸》之作,不过为了章节在编排上的和谐,文中先论述了《中庸》经学的阐释,随后才对《大学》做了经学厘定。特在此予以说明。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1802页。
    ①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60页。
    ②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2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5页。
    ④在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成书考略》中也有此说法。参见顾歆艺:《中国典籍与文化丛论》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1802页。
    ②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第221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论语要义目录序》,第3613页—3614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论语训蒙口义序》,第3614页。
    ⑤朱熹:《论孟精义》,张祝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①王懋竑:《朱熹年谱·朱子年谱》卷二,淳熙四年丁酉条,第76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九,第437页。
    ③同上。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答刘子澄》书四,第1536页。
    ⑤《语孟精义自序》;《朱子全书》第7册,第11页。
    ①《语孟精义纲领》,《朱子全书》第7册,第17页。
    ②钱穆著:《宋代理学三书随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第211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第30页。
    ④《中庸章句序》,第30页。
    ⑤《中庸章句序》,第30页。
    ⑥《中庸章句序》,第30页。
    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1805页。
    ①有关《中庸章句》的序定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据顾歆艺考订,《中庸章句》初成书于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之前,束景南先生则认为是乾道八年秋。参见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成书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丛论》第三辑。束景南:《朱子大传》,第300页。《中庸章句》的最后成书时间亦不确定。束景南先生确定为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还有淳熙十二年和淳熙十六年之说。参见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书中庸后》,第3830页。
    ③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朱子语类》卷十六,第33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说》,第3264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说》,第3265页。
    ③同上。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第4页。
    ⑤《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记大学后》,第3830页。
    ⑥《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57页。
    ⑦《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57页。
    ①《大学章句》,第5页。
    ①《大学章句》,第20页。
    ①《大学章句》,第28页。
    ②《大学章句》,第20页。
    ③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327—328页。
    ①本文立足于朱熹下学上达之工夫进路,所以在文章编排上亦是循此进路予以说明而作。况且《大学》本身就被朱熹列为“四书”之首。朱熹说:“《大学》是为学纲目。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52页。)所以在论述朱熹“四书学”内圣外王理学工夫体系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先以《大学》立定为学次第,再以《中庸》辑证工夫本体,最后指出《论》《孟》下学上达的工夫进路。
    ②《二程遗书》卷十八,诸子百家丛书,影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0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八,第242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五,第295页。
    ③《大学或问》,第512页。
    ④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33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答黄子耕五》,第2830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五,第29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十四,《答江德功二》。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答黄子耕五》,第2830页。
    ③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99页。
    ④(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3页。
    ①(宋)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295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一》。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第117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57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56页。
    ③王懋竑:《朱子年谱考异附录》(六),台湾: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4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七,第677-678页。
    ③《大学或问》,第50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第2156页。
    ②《延平答问》,《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2年,第335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五,第47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3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5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四十二》。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赵恭父》。
    ③《朱子语类》卷十五,第301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0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五,第320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赵恭父》。
    ③《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60页。
    ④《粹言》卷一。
    ⑤《或问》卷二。
    ①《朱子语类》卷五十七,第134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一,《答张敬夫》二十八。
    ③《朱子语类》卷九,第146页。
    ④《二程集》,第1192页。
    ⑤《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五,《答苏晋叟四》。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赵恭父》。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22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2、222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81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①《朱子全书》卷24册,第3699页。
    ②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三,第1556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第1481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第1517页。
    ②《朱熹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论》。
    ①中和旧说这里沿用旧说,指朱熹丙戌之悟。但陈来先生说:“然细审之,《中和旧说序》所谓‘故书’、‘当时往还书稿’似兼指丙戌、己丑两次中和之悟,非独指丙戌之悟也。”“实际上朱子是把包括己丑以后的中和论辩统编为中和旧说。”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188、202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与张钦夫》书三。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第3130--3131页。
    ①《中庸章句》,第32页。
    ①《四书或问》,第594--595页。
    ②《中庸章句》,第31页。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第1483页。
    ①《通书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
    ②《中庸章句》,第33页。
    ③《中庸章句》,第34页。
    ②《中庸章句》,第52页。
    ③《中庸或问》,第592页。
    ④《中庸章句》,第35页。
    ①《中庸章句》,第15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68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68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第1490页。
    ③《中庸章句》,第36页。
    ①《中庸章句》,第33页。
    ②同上,第31页。
    ③同上。
    ④《中庸章句》,第31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65页。
    ②《中庸章句》,第31页。
    ③《中庸章句》,第32页。
    ①《中庸章句》,第50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72-1573页。
    ③《中庸章句》,第33页。
    ①《中庸章句》,第32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说》,第3264页。
    ①笔者认为二程对道心人心的两种解读,可以看做是一种解读,理由是心性论和本体论在哲学领域本身就不是二分的,而理气论本身就是本体论。本体论是心性论的形上根据。所以无需对道心人心问题到底应该从心性论还是本体论研究划出明显界限。
    ②《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15页。
    ①《中庸章句》,第58页。
    ②《朱熹集》卷三十二,《答张钦夫》末书。
    ③《朱熹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论》。
    ①《朱子语类》卷十九,第429页。
    ②关于此点,在《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庸》一书所以能够从《礼记》中列出,成为《四书》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所具的工夫论特色,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它成功地将工夫与本体结合起来。……《四书》学的真正学术主旨是修己治人的工夫论,天理的本体论来自于对生活实践的日用工夫的把握,同时它最终仍须回归到生活实践的工夫中去。”参见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26页。
    ③对这一过程的详尽分析参见束景南:《朱子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1—187页。
    ①参见朱汉民:《实践—体验:朱熹的<四书>诠释方法》,《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第184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陈器之》。
    ②《孟子集注》,第448页。
    ③《孟子集注》,第405页。
    ①《孟子集注》,第455页。
    ①《孟子集注》,第377页。
    ②《论语集注》,第71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五,第1153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六,第349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527页。
    ②《中庸章句》,第45页。
    ①吕祖谦:《东莱外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11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68页:“礼者,理也。理无物而不备,故礼亦无时而不足”。张栻:《答吕季克》,《南轩集》卷二十六,《张栻全集》,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916页:“所谓礼者天之理也,以其有序而不可过,故谓之礼”。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第1273页:“礼只是理,只是看合当恁地。”把礼当做理应然之体现。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566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532页。
    ①《大学章句序》,第13页。
    ①牟宗鉴《儒学价值新探索》,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136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二,第207页。
    ③《论语集注》,第131--132页。
    ①《晦庵集》卷77,《克斋记》,《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09—3710页。
    ①朱熹说:“程子言敬,必以整齐严肃、正衣冠、尊瞻视为先,又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如此乃是至论。而先圣说克己复礼,寻常讲说,于“礼”字每不快意,必训作“理”字然后已,今乃知其精微缜密,非常情所及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1969页)此话记载应该是在公元1170年,正值朱熹四十岁左右,这说明朱熹当时已主张礼就是天理,克己复礼即为克制己欲复天理。公元1192年,在赵致道与朱熹来往书信中有言:“不曰理而曰礼者,盖言理则隐而无形,言礼则实而有据。礼者,理之显设而有节文者也,言礼则理在其中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赵致道》,2865页。)对此朱熹并未予以否定,可见在朱熹那里,礼与理还是有虚实之分别的,诸如朱熹其他思想概念的运用一般,都有其一定的语意环境和条件背景,只能在不同语境下予以不同理解,不能一概而论。
    ②《论语集注》,第167-168页。
    ③《论语集注》,第139页。
    ④《孟子集注》,第363页。
    ⑤《孟子集注》,第246页。
    ⑥《论语集注》,第139页。
    ①《论语集注》,第69页。
    ②《论语集注》,第118页。
    ①《二程集》上册,第124页。
    ②《论语集注》,第96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七,第672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七,第671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七,第672页
    ④《二程集》上册,第124页。
    ①《论语集注》,第68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6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8页。
    ④《朱子语类》卷六十三,第1536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1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63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4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3页。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5页。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3页。
    ⑥《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69页。
    ⑦《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63页。
    ⑧《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63页。
    ⑨《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第2867页。
    ①《二程集》,第1173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3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62页。
    ④《论语集注》,第48页。
    ⑤《续近思录》1994年,第203页。
    ⑥《朱子语类》卷二十四,第591页。
    ⑦《朱子语类》卷六十,第352页。
    ⑧《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63页。
    ⑨《论语集注》,第73页。
    ⑩《朱子语类》卷十六,第350页。
    ①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卷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①《孟子集注》,第238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读大纪》。
    ③《孟子集注》,第297页。
    ④《孟子集注》,第358页。
    ①《孟子集注》,第326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赵致道一》。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七,第2816页。
    ②《孟子集注》,第39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六十二,《答李晦叔七》。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72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0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0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第78页。
    ①《孟子集注》,第396页。
    ②《宋元学案·晦翁学案附录》。
    ①《孟子集注》,第325页。
    ①《中庸章句》,第53页。
    ②《大学章句》,第16页。
    ③《朱子语类》卷七十一,第1795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23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23页。
    ①《孟子集注》,第425页。
    ①《孟子集注》,第425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514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第1426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第89页。
    ①《朱子语类》卷五,第96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第411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第411页。
    ①《二程集》第1册,第256页。
    ②有关此过程的详细论述请参阅,谢晓东:《寻求真理:朱子对“道心、人心”问题的探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97-102页。
    ③《中庸章句序》,第29页。
    ①张立文:《朱熹“心统性情”论的现代价值》,2001年夏之卷。
    ②《孟子集注》,第289-290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第475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孟子纲领》。
    ⑤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295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答何倅》。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二十》。
    ③张立文:《朱熹“心统性情”论的现代价值》,2001年夏之卷。
    ①《朱熹集·己酉拟上封事》卷十二。
    ①李有兵:《道德与情感—朱熹中和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②李锋:《天理与道义的彰显—朱熹王道思想的政治哲学解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通书·理性命注》,转引自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1页。
    ②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8页。
    ②《大学章句》,第20页。
    ①《大学章句》,第1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四,第1570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
    ①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02页。
    ②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宋史》卷二百四十九。
    ④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①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②《船山全书》第6册,第405页。
    ①《大学章句序》,第13页。
    ②王夫之:《四书训义·大学》,《船山全书》第7册,第48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九,第758页。
    ①王宏海:《以人学为视角的朱熹理学研究》,河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
    ②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3页。
    ①《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6页。
    ②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211页。
    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2页。
    ④《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2页。
    ⑤《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8页。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91页。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144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2]朱熹:《四书或问》《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
    [3]黎靖德:《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4]《朱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汉)何休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考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6](汉)孔氏传,(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卷十六,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7]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程颐、程颗:《河南程氏经说》卷二,四部丛刊本。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9]朱熹:《二程遗书》卷十八,《二程遗书》《二程外书》(诸子百家丛书)(影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朱熹,吕祖谦编,陈永革译注:《近思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12](宋)张载:《张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宋)张载《横渠易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宋)黄韩:《勉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9月第二版。
    [16](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7](宋)罗从彦:《豫章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8](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
    [19](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20](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1](宋)王称:《东都事略》,台湾文海出版社。
    [22](宋)姚勉:《雪坡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3]《性理大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4](清)王懋竑:《朱子年谱一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5](清)皮锡瑞,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
    [26](清)王夫之:《尚书引义》,中华书局,1976年5月。
    [27](清)王懋竑编,何忠礼点校:《朱子年谱·考异》,中华书局,1998年。
    [28朱熹:《延平答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9](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
    [30](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
    [3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影印本。
    [32](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3](明)王阳明撰,于自力、孔薇、杨骅骁注译:《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1]吕思勉:《理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28
    [2]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商务印书馆1933
    [3]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36
    [4]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人民出版社1984
    [6]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附张荫麟评〈中国哲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7]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8]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出版社1986
    [9]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人民出版社1987
    [10](美)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11](美)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湾学生书局1988
    [12]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陈荣捷:《朱熹》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
    [14]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朱子学新论一纪念主席诞辰860年论文集》上海三联店1991
    [15]王瑞明、张全明:《朱熹集导读》巴蜀书社1992
    [16]束景南:《朱子大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17]顾歆艺:《中国典籍与文化丛论》第三辑中华书局1995
    [18][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学生书局1995
    [19]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0]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6
    [2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上)人民出版社1997
    [2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3]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6]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8]牟宗鉴:《儒学价值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
    [29]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0](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1]钱穆著:《宋代理学三书随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2]张祝平等校点:《论孟精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3]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
    [3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一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4
    [35]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6]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7]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8]李有兵:《道德一与情感—朱熹中和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9]王健:《在事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0]张立文:《朱熹评传》长春出版社2008
    [41]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中华书局2009
    [1]吴其昌:《朱子著述考》国学论丛1927.91卷
    [2]冯友兰:《朱熹哲学》清华学报19327卷2期
    [3]高名凯:《朱子论理气》正风月刊1935.61卷
    [4]冯友兰:《朱子所说理与事物之关系》哲学评论1936.127卷2期
    [5]唐君毅:《朱子之形而上学导言》论学19368期
    [6]钱穆:《朱子学术述评》思想与时代194747期
    [7]钱穆:《周程朱子学派论》学原1948.62卷2期
    [8]钱穆:《朱子心学略》学原1948.102卷
    [9]张立文:《试论朱熹关于动静变化的学说》浙江学刊1981.3
    [10]张立文:《论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4
    [11]贾顺先:《论朱熹哲学思想的二重性》社会科学研究1982.3
    [12]任继愈:《朱熹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1982.5
    [13]张立文:《关于朱熹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4.2
    [14]李宗桂:《朱熹对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利用和改造》福建论坛1984.5
    [15]张立文:《朱熹的“体”与“用”范畴》学术月刊1984.7
    [16]陈来:《朱熹理气观的形成和演变》哲学研究1985.6
    [17]张岱年等:《朱熹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文献1986.4
    [18]陈来:《朱熹哲学的“心统性情”说》浙江学刊1986.4
    [19]张立文:《再谈关于朱熹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南京大学学报1987.1
    [20]张立文:《略论朱熹道的思想》中州学刊1987.3
    [21]蔡方鹿:《朱熹和张轼关于仁的讨论》江西社会科学1989.2
    [22]李振纲:《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其补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1
    [23]吴光:《仁本礼用一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文史哲1999.3
    [24]李华瑞:《宋史研究新特点》河北大学学报2000.6
    [25]李振纲:《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论朱子学的精神》河北大学学报2001.1
    [26]张立文:《朱熹“心统性情”论的现代价值》2001年夏之卷
    [27]李振纲:《象山心学与朱陆之辨》河北大学学报2004.4
    [28]朱汉民:《实践—体验:朱熹的<四书>诠释方法》中国哲学史2004.4
    [29]朱汉民:《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30]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07.2
    [31]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32]李锋:《天理与道义的彰显—朱熹王道思想的政治哲学解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3]周天庆、詹石窗:《国内“四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哲学动态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