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的行政改革一直在持续而高调地进行。前后相继的大规模行政改革就有六次,行政改革在全方位改革格局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并逐步跃升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但是,在行政改革30余年取得不少积极进展的同时,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的现实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甚至在主要方面是相对滞后的,从应然的高标准来看,行政改革尚未取得根本的突破性进展,而只是取得了相对滞后的成果。引人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1978年以来中国的行政改革成为了一个持续推动而又相对滞后的有限改革?这就直接涉及到行政改革的动力学问题,并由此成为本文研究的缘起和贯穿始终的一个中心问题。
     理解和把握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学,离不开四个紧密关联的核心问题:谁改革?为何改革?如何改革?改革产生何种影响?分别涉及改革主体、改革动因、改革路径和改革效果四个方面,其中最首要的方面就是改革主体。只有牢牢把握改革主体的行为逻辑这条主线,才能清晰地解释行政改革的动力学。由此,本文将行政改革动力学分析的关键视角放到了作为当代中国唯一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行为逻辑之上。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在革命党的思维惯性牵引和以党建国的建政逻辑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党-国高度一体化的政治架构,而在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党-国相对自主化的调适性改革过程,但党-国一体化的总体架构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转型期中国特定的政党-国家政治架构,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唯一的执政党地位和全方位改革的主导者身份,也就决定了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鲜明的执政党主导特征,因此,本文将转型期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行政改革特指为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权力结构,决定了中央政治权威作为党的最高权力中心和最主要人格化代表,是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最高决策者、总体设计者和主要推动者,充当了核心动力主体的角色;党的各级政党-政府官僚作为中央政治权威的政治代理人,是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次级决策者、局部设计者和主要执行者,充当了执行动力主体的角色。同时,决策智囊与公共学者、人民群众分别在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中起着辅助动力主体、基础动力主体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特定的行为主体,其行为无疑有特定的目标函数和条件约束,只有从多元目标导引和多重条件约束的结合入手,才能完整深入地把握其推进行政改革的特定行为。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居于党-国科层体制的顶端,其自身利益与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具有高度的共容性,党的目标函数和条件约束也主要通过中央政治权威的目标函数和条件约束体现出来。结合执政党的共性和中国共产党的个性,本文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中轴目标、“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目标、“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目标和“民族复兴”的核心国家目标,以及其行为的初始条件约束、知识约束、博弈约束和意识形态约束。由此,本文将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演进理解为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基于自身目标函数的渐进理性选择过程。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基于“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目标选择和改革经济体制,基于“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目标选择和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选择和改革同时又都会不断受到“民族复兴”的核心国家目标和“长期执政”的中轴目标的制约和校正。而中国共产党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选择和改革,共同决定了行政体制的选择和改革。
     沿着上述思路,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以后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目标逐步启动和持续推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和适应性行政改革的基本过程和内在逻辑,为实现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目标逐步启动和持续推动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转型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基本过程和内在逻辑,并从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决策智囊与公共学者、人民群众和政党-政府官僚四个主要动力主体的“上下互动”视角,对适应性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和滞后根源、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和推进梗阻进行了分析,实际上就是分别论述了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市场化动力学和民主化动力学。其中,适应性行政改革指称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对行政体制进行的具有“适应性”特征的改革,先导性行政改革指称1978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带动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转型并规避可能的政治风险而对行政体制进行的具有“先导性”价值的改革。本文这两个概念主要是基于动力学意义上的区分,而不是基于内容上的区分,因此,本文虽然对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在内容上也作了一个大致的区分,但这种内容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免存在相互交叉的部分。
     本文进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国家目标而于1978年后逐步启动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日益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基本过程和内在逻辑,指出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行政改革,无论是适应性行政改革还是先导性行政改革,总体上都具有应对全球化竞争压力的显著的“压力性”特征,由此可以称之为压力性行政改革,并从发达国家的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文化学术交流者等国际行动者和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决策智囊与公共学者、人民群众和政党-政府官僚等国内行动者的“内外互动”视角,对压力性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际上就是具体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全球化动力学。压力性行政改革是本文为了便于表述全球化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而界定的一个概念,其与适应性行政改革、先导性行政改革的概念区分同样是动力学意义上的,若就内容而言,实际上涵盖了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全部内容。
     本文进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长期执政的中轴目标而着力于不断巩固和重构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政治逻辑,指出行政改革是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重构和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命题乃至关键环节之一,强调执政逻辑是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主线。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目标、“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目标、“民族复兴”的核心国家目标和“长期执政”的中轴目标之间既存在一种相互支撑的耦合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冲突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其他目标统一于和服从于“长期执政”的中轴目标。与此相应,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持续推动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民主化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全球化导向的对外开放和相应的行政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通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水准和民族复兴的实现程度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不断延续长期执政的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谋求长期执政的政治逻辑,一方面提供了党推进行政改革的持续动力,另一方面又划定了党推进行政改革的基本限度。
     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动因与具体行动者两个层面对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图景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系统分析。一方面,市场化、民主化与全球化的三重变奏,集中地给中国共产党执掌下的政府自身从结构设置、职能履行和行为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可谓是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宏观动力学图景;另一方面,党的中央政治权威与其他国内行动者的“上下结合”互动以及国内行动者与国际行动者的“内外结合”互动,可谓构成了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微观动力学图景。贯穿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动力学主线,无疑是作为关键行动者和核心动力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治权威谋求长期执政的政治逻辑。
     转型期中国的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首先是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在多元目标导引特别是执政逻辑驱驰下,基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融入全球化的渐进理性设计而强力推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这种强制性制VII度变迁很大程度上只是反映了中央政治权威的主观愿望,至于制度变迁的客观结果,还取决于其他各方行动者基于自身的意愿和利益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和由此发生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连续性互动中,包括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在内的国内各方行动者的行为逻辑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方国际行动者的推动和影响。转型期中国的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正是在这种市场化、民主化和全球化三元契合、国内外行动者“上下结合”与“内外结合”两相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发生和演进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中,本文实际上用很大的笔墨从各方具体行动者的视角,从认知、利益和体制三个层面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滞后机理。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政党-政府官僚在转型期中国的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中扮演着执行动力主体和主要阻碍力量的双重角色。
     政党-政府官僚在行政改革的动力大系统中处于“上下夹击”的中间位置,在行政改革中所持的立场也是历史的和具体的,随官僚的类型或个体差异以及特定阶段行政改革的特定内容对于特定官僚利益的影响变化而变化。政党-政府官僚作为政治代理人,既具有与中央政治权威的部分共容性利益,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且随着官僚层级的降低,其自身利益与党的长期执政利益乃至国家全局利益之间的共容性利益也相应减少。特别是,随着行政改革的基本阶段从“放权让利”演进到“制度创新”,基本主题从结构调整演进到职能转变与行为规范,从总体上说,各级政党-政府官僚的既得不当权力日益受限、既得不当利益日益受损,其行政改革的阻碍角色日益凸显。现实政治实践中,既有不少政党-政府官僚基于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规制、晋升锦标赛的政治激励机制、财政联邦化的经济激励机制和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有众多政党-政府官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和政治晋升博弈中采取了大量的与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方向相悖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了行政改革的主要阻碍力量。
     为了不使行政改革停滞不前和流于形式进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全局,党的中央政治权威在层级委任体制的总体框架内采取了多种手段,力图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各级政党.政府官僚、确保行政改革的战略贯彻,其中政绩考核和权力监控是两个最基本的制度化手段。但是,由于现行政绩考核体制和权力监控体制“自上而下”运作的体制性困境,不仅政党-政府官僚追求政绩最大化的不少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而且官僚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蔓延也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因而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仍然困难重重,适应性行政改革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实际成效仍然不容乐观。
     由此引申出作为本文结束语的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诺斯悖论”及其克服问题。本文的一个政治前提和研究假设是,党的中央政治权威本身是超越了统治者自利性的、以立党兴国和执政为民为己任的政治企业家,从而把“诺斯悖论”的克服问题简化为一个官僚控制的问题。从适应性行政改革的滞后根源和先导性行政改革的推进梗阻来看,如果缺乏横向层面的其他政治权力主体对政府官僚的有效控制,如果缺乏公民“自下而上”的对政府官僚的有效监督,单凭党的中央政治权威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和单向监控,难以有效地激励和监控政党-政府官僚真实的行政行为,从而难以有效地推动中国行政组织体系即狭义政府从结构、职能到行为方式的实质性变革。因此,即便从官僚控制的简化视角来看,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到位,仍然有赖于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8 which launched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of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and piously implementing.There are six extens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s successively,the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has been highlighted day by day among overall reform frameworks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for comprehensively in-depth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But when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chieved many active achievements in recent 30 years,a basic consensus of academic circles is that actual transformations of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re only in preliminary stage,even the main aspects are backward,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has not obtained a fundamental breakthrough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ue high standard and it only has obtained relatively limited achievement.A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 is that why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of China starting from 1978 becomes a limited reform which is constantly impelled? This directly involves the question on the dynamic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which is the original reason for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and a cor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running throughout this article.
     With regard to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following four core questions which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can not be divided:Who conducts the reform? Why the reform is conducted? How the reform is implemented? What kind of influence will be exerted by the reform? They separately involve the four aspects of main body of reform, motivation of reform,path of reform and effect of reform,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is the main body of reform.Only when the action logic of main body of reform,as the main line,is firmly grasped,we can clearly explain the dynamic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Herefrom,this article puts the key angle of view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upon the action logic of 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hich serves as the sole ruling par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8,under the traction of thinking inertia as a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with the impetus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logic as establishing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party,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political framework with a high integration of party and state,bu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gan the adaptive reform process for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party and state after 1978 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integration of party and state is not changed and also will not be changed.The poli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party and stat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determines the status of CCP as the sole ruling party and the identity as the leader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and it also determines the vivid leading feature as a ruling par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refore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interpreted as 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is article.The power structure within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is called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etermines that the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 serv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supreme power center of part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ification and it is the supreme decision-maker overall designer and main propellent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The party-government bureaucrat is the sub-decision maker,the designer of partial affairs and the principal agent,which plays a role as the body of implementation mo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the decision-making brainpower,the public scholars and mass people separately play a role as auxiliary propulsion body or body of fundamental propulsion in 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As a special body of behavior,the behavior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doubtedly has special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ditional restriction.Only starting from the guidance of multiple goals and the restraint of multiple conditions,the special behaviors of impell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can be entirely and profoundly grasped.The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party is on the top of bureaucratic system of party and state,and its own interest has a high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arty's interest and national interest,and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ditional restriction are also embodied mainly through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ditional restriction of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This article conducts the analysis on the pivotal goal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core economic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re political goal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the core national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s well as the starting condition restriction of behavior,knowledge restriction,gaming restriction and ideology restriction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universality of ruling party and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refore,the evol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is interpreted as a gradual process of rational choice conduc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the basis of its own objective function under the special constraint condition in this article.Under the special constraint conditio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ooses and reforms economic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economic goal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ooses and reforms polit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political goal 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The choice and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and political system continuously suffer the restriction and revision implemented by the core nation goal as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pivotal goal as "being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But the choice and reform which are conduc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 jointly determine the choice and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long with above stream of thought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ss and internal logic of starting and impelling the track transferred to marketization and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for realizing the core economic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is conducted by CCP after 1978 gradually and constantly.It also dicusses the basic process and internal logic of CCP's starting and impelling the track transferred to marketization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for realizing the core political goal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Then this article conducts the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source of lag,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obstruction of impel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p and down interaction "of the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decision-making brainpower,public scholars,mass people and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cy,as the four main motivation bodies,which means that the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marketization dynamic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democratization dynamics implemen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reinto,the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interpreted as the refor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applicability" o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mplemen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1978 to adapt the demand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f market-oriented and the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means the precursory value reform conduc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1978 o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for driving the democrat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avoiding possible political risks.Such two concepts in this article are mainly for the distinction on dynamics,but not for the distinction on the contents.Accordingly,although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rough distinction on the contents of the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such distinction on contents only has a relative meaning,the contents of the two unavoidably have a intersectant part.
     This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ss and internal logic of gradually starting and constantly enlarging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actively joining the globalization by CCPC for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fter 1978. Then it points out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l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no matter the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or the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they all have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pressure" as a whole,which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of globalization.So,it can be called as the pressure administrative reform,and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motivation system of the pressure administrative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ide and outside interaction" of international activists such as governments of advanc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communicators of culture and academy,and domestic activists such as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party, decision-making brainpower,public scholars,mass people and party-government bureaucrats,which actually conducts the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globalization dynamics of 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pressur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a concept defined for conveniently expressing the internal drive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led the party of China which is transformed from the external stress of globalization,and its concept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based on dynamics.As to the contents,it actually covers the entire contents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logic of constantly consolida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as the ruling party by CCP for realizing the pivotal goal as a long-time ruling party,and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even one of the key procedures of reconstructing and consolidating legitimacy foundation as the ruling party conducted by CCP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ruling logic is a main line of dynamic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led by CCP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One kind of coupled relation which is supported mutually not only exists among the core economic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re political goal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the core national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pivotal goal of "as the ruling party for a long time" but also one kind of conflict relation of mutual contradiction in certain degree existing among them.But other goals basically unify and yield with the pivotal goal of "as the ruling party for a long time". Correspondingly,the reason for continuously impelling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with market-orientation,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with democracy-orientation,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 globalization-orien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nducted by CCP since 1978 is to basically continuously consolidate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as the ruling party and continuously prolong the political position as a ruling party for a long term.The political logic of striving for being a ruling party for a long time conducted by CCP provides the continuous driving force of impelling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nducted by the party on the one hand,and it delimits the basic limi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nducted by the party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basis of above arguments,a summative system analysis is conducted from two aspects,the macroscopical motivation and the concrete activist on the dynamics prospect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On the one hand,the triple variations of marketization,democr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tensively require the demand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managed by CCP from its own layout of structure,fulfillment of function and way of act,which is the dynamics prospect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On the other hand,the interaction of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of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party and interaction of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tivists consisting of the micro kinetics prospect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roughout the thread between macro kinetics and micro kinetics,it undoubtedly serves as the political logic as the ruling party for a long time pursued by CCP and its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as the critical activists and the core motivation body.
     As to 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firstly, drived by guidance of multiple goals,especially the ruling logic,on the basis of marketization of the economy,democratization of politics and gradual rational design for merging into globalization,the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of CCP experiences one kind of bottom-up institutional change with coerciveness which is forcedly impelled. But,this kind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with coerciveness only reflects the subjective desire of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and the objective resul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relies on the corresponding actions conducted by other various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desires and interests and the induced bottom-up institutional change triggered.At the same time,during the continuous interaction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nternal reform,the action logics of various activist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inevitably suffer from the impetus and influence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activists to a large extent.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experiences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iple compatibility of market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tivists and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What is needed the emphasis is that this article actuall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lagging behind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the cognition,interest and system three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arious specific activists,through the dynamics analysis on the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One pivotal influencing factor is that th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 plays a dual role of body of implementing motivation and primary block force in the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 is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converging attack from top and bottom" in the huge dynamical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its standpoint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also historical and concrete,and it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ype of bureaucrat or individual difference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the influence of triggered by specific content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specific stage.As the political agent,th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 has the partial interest of compatibility with the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it also has its own partial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interest.And the bureaurats' interest of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arty's interest of being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and even the general interest of country will correspondingly decline along with the decline of level and rank of bureaucracy.Especially,along with that elementary stage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evolves into "system innovation" from "granting power and surrendering part of the profits",its basic theme evolves into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behavioral norms from structural adjustment.Generally speaking,the underserved and improper power of party-government bureaucrat at all levels is increasingly limited and their undeserved and improper interest is increasingly impaired,and the role of setting back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s increasingly obvious.In the actually political practice,on the basis of regulation of power structure, politically incentive mechanism of promotion tournament,economically incentiv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federalization and its own 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mission,som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s become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within certain range and certain degree,while som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s conduct lots of opportunistic behaviors which are opposite the reform orientation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which become the primary block force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order to do not make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 to a standstill and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which further affec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being in power, the centrally political authority conducts various methods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at commission system of hierarchy to effectively spur and restrict the party- government bureaucrats at all levels and ensure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among which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power supervision are the two most elementary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But,because the current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f power supervision suffer from the systematic difficulty of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operation,not only many behaviors of going afte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ximization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 bureaucrats deviate from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but also the power abuse of bureaucrats and spread of corruption phenomenon do not obtain the fundamental containment,therefore the 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still suffers from many difficulties and the actual outcome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remains less optimistic.
     Upon this,the questions on the "North Paradox"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way to cope with such paradox,as the closing lines for this article are concluded.One of the political premise and research assumption is that the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CCP is a political enterpriser who supersedes the selfishness of ruler and undertakes the assignments such as developing the party and promoting the nation and choo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ople First harmonious government as its assignment to simplify the overcoming of "North Paradox" as a bureaucrat-control question.From the angles on the lagging origin of adaptiv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impelling obstacle of precurso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without effective bottom-up supervision over the bureaucrats,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supervise the real administrative acts of the party-government officials solely upon the strong bottom-up driving and one sided supervision by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of the CCP,therefore,it is hard to push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ystem(namely,the government in a narrow sens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way of act).Accordingly,even from a simplified angle of bureaucrats' control,meeting the standards of material impulsion of party-l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 still heavily depends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led by CCP.
引文
[1]人民日报,2008-03-05-01.
    [2]人民日报,2008-03-16-05.
    [3]王一程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J].政治学研究,2006,3:1.
    [4]马敬仁.行政改革述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82.
    [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05-108.
    [2]人民日报,2008-03-05-01.
    [3]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
    [4]吴志华.行政体制改革与内动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4.
    [5]沈建乐.西方行政改革及当今中国路径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4,1:88-92.
    [6]高战.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几大难题--访成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伯君[J].中国改革,2005,4:15.
    [1]王洛忠.论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60-64.
    [2]温家宝的一次讲话集中地体现了决策层对行政改革的重视程度:“行政体制改革在各项体制改革中处于关键位置,如果这项改革不搞,就犹如一马当道,万马难以前行”。温家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1:4-8.
    [3]高尚全.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J].中国改革,2004.10.
    [4]汪永成.世纪之交中国行政改革的渐进性与过渡性分析[J].理论探索,1999:51-53.
    [5]姜国俊.公共管理改革的中国经验:动力学分析[J].兰州学制,2006,11:150.
    [6]李景鹏.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J].行政人事管理,1999,7.
    [7]齐明山.试论行政体制的结构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2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3-15.
    [2]张国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J].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32.
    [3]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
    [4]吴志华.行政体制改革与内动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6.
    [5]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90.
    [6]乔耀章.政府行政改革与现代政府制度--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管埋世界,2003,2:57.
    [7]邝少明,夏伟明.论行政改革权的法制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9-64.
    [1]王列.制度变迁与行政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4,1:46.
    [2]傅大友等.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M].上海三联书店,2004,57-61.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
    [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3.
    [3]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
    [5]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74.
    [5]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84.
    [7]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38.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71-403.
    [2]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5.
    [3]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1]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3:24-31.
    [2]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9,1:70.
    [3]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138-145;
    金祥荣.“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70-75.
    [4]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4.
    [5]刘和旺.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J].经济评论,2006,2:64.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127.
    [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中文版序言。
    [3]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5-476.
    [4]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1995,3:57-59.
    [1]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31.
    [1]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95-296.
    [2]任晓.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与进程(1982-1988)[D].复旦大学,1989
    [3]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2-36.
    [4]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8.
    [5]池如龙.改革:行政管理的永恒主题[J].社会科学动态,1998,11.
    [1]扶松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4:21-32
    [2]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0
    [3]杨学渊,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动力机制考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2:110-112.
    [4]张安庆,汪洋.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1993,2:-.
    [5]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7.
    [1]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2-3.
    [2]张国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若干再思考[N].光明日报,1993-6-23.
    [3]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13-14.
    [1]薄贵利.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论纲[J].学术研究,2006,5:66-6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4]陈庆云,歏益奋.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利益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5:35-38.
    [5]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31-37.
    [6]李景鹏,论我国机构改革的动力,行政人事管理,1999,7:6-7.
    [1]李景鹏,回顾与反思: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中国行政管理,2005,2:19-21.
    [2]阎越.“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法律化”的行政管理对策研究,1997,6:8-10.
    [3]杜钢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政策,2003,10:10-11.
    [4]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117-148.
    [5]刘锡川.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动力和意义[J].当代财经,2003,4:14-17.
    [1]傅大友,芮国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J].江海学刊,2003,4:92-99.
    [2]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2-21.
    [3]艾琳·卡马克.全球化和公共行政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3:---.
    [1]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124.
    [2]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上海教育,200-:4.
    [3]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6.
    [4]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134-135.
    [5]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2.
    [1]保建云.经济转型、制度变迁与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及内容拓展[J].教学与研究,2007,8:33.
    [2]郭定平.论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逻辑与轨迹[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8.
    [3]王清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1:55.
    [4]苑晓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改革[M].黑尼江人民出版社,2007,23.
    [5]KR霍普.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腐败和行政改革[M].国外社会科学,1988,9:36-41.
    [1]黄达强,刘怡昌.行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81.
    [2]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52.
    [3]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6-20.
    [4]张国庆.试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5]张康之.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J].宁夏社会科学,2000,3.
    [6]沈荣华.法视野中的我国行政改革[J].理论探讨,2001,1:5-8.
    [1]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1-12;
    苑晓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改革[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24-25.
    [2]苑晓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改革[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25.
    [3]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0.
    [4]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
    [1]刘祖华.公共政策终结的动力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1:9.
    [1]姜国俊.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力:国际比较与中国经验[J].东南学术,2007,6:31.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36.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5.
    [2]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3]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3.
    [4]林勋建.西方政党政治的历史与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160.
    [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曹沛霖.制度纵横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9.
    [1]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5-67.
    [2]约翰·毕比.透视美国政党[J].南风窗,2004,22:46.
    [3]章德彪.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J].当代世界,2007,12:37-39
    [4]金太军.论当代西方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J].政治学研究,1997,3:59.
    [5]在我国的古篇中,“党”字早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有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郑玄沣:“党,五百家。”“党”是指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875;《论语-公冶长》记载为“吾党之小子狂简”,则指朋辈;《论语--卫灵公》记载为:“(君子)群而不党,则指偏私”;《礼记-访记》记载为:“睦于父母之党,则指至亲好友”。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3.
    [6]在中国古代,“党”还指中国历史上的官僚帮派,如东汉时的钩党,唐代的清流党,北宋的元佑党、元符党,明代的东林党等。
    [7]吕雅范.论中国近代政党产生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21-23.
    [1]孙宏云.再析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88.
    [2]李瑞昌.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晶:政党与民主[J]人文杂志,2003,4:52.
    [3]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59.
    [4]E·E·Schattschneider.Party Government[M].New York:Rinehart,1942.
    [5]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
    [6]朱昔群.政党政治市场与政党制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88-89.
    [7]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9.
    [8]王树林.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论略[J].学术论坛,2004,1:6.
    [9]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71.
    [10]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M].上海:上海人民人民出版社,1977:20.
    [1]Jack Lively.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Alex is de Tocqueville[M].Oxford:clarendon,1962:135.
    [2]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
    [3]John Aldrich.Why Part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11.
    [5]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30.
    [6]乔瓦尼·萨托利.作为部分的政党[A].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17.
    [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90.
    [8]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2:520..
    [9]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2:520-521.
    [10]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J].政治学研究,2005,1:40-50.
    1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6:298.
    12 王庆兵.利益整合:政党制度发展的首要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07,1:64-65.
    13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32.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368.
    [2]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6-397.
    [3]聂运麟.现代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J].江汉论坛,2000,11:85-90.
    [4]让布隆代尔,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
    [5]雷斌等.政党国家化与国家政党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1.
    [6]段志超.政党政治视角下的政党与国家权力[L].学习与探索,2004,3:5-6.
    [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王红光等.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L]社会主义研究,2006,1:56.
    [3]王韶兴.政党权力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8,2:80.
    [4]王韶兴.政党权力及其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未刊稿.
    [5]林勋建.政党的执政方与执政规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42-43.
    [1]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A].刘建军,陈超群.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C].上海:上海辞书版社,2005:8.
    [2]李金国.宪政维度下的政党与政权关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礼会科学版),2005,3:55.
    [3]本文对政党-国家政治架构的类型区分和相关图示受到了牛余庆有关党政关系类型区分的启发,并进行了改进。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1]王红光等.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L]社会主义研究,2()06,1:58.
    [2]王虹.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及其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4,4:44-47.
    [1]雷斌,雷鸿.政党国家化与国家政党化[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62.
    [2]应可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4.
    [3]王红光等.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L]社会主义研究,2006,1:58.
    [4]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商务印书馆,2006:70-71.
    [5]刘杰等.执政党与政治文明[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16.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A].徐湘林等.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0.
    [2]G·萨托利指出,在党国体制下,政党和国家——面对普通的民众——是两个相互维持且相互强化的组织,党国体制的鲜明特点是它不允许次体系的自治,因为次群体的自治完全可能把社会从国家解放出来。本文认为,这是理解党国一体化政治架构中政党国家必然倾向替代和控制社会的关键。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商务印书馆,2006:71-72.
    [3]郭丹,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6:63.
    [4]李年锦,姚华平.社会主义民主: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J].社会主义研究,2007,4:54-55.
    [5]刘陆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权威与政党政治[J].政治学研究,1997,3:56-57.
    [6]吴锡山.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1995,6:7-9.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2.
    [2]列宁选集第3卷:191.
    [3]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32卷:166.
    [4]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121.
    [5]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6
    [6]刘杰等.执政党与政治文明[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27.
    [7]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18-19.
    [1]林尚立等.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0-11.
    [2]白贵一.对过渡时期我国党政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3]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我国党政关系演进的一种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7,4:75-7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8-180.
    [1]李朝阳.公民社会与执政党建设的现代化[J].求实,2005,10:19-20.
    [1]徐向艺·政府·企业·个人经济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1.
    [2]高金华.人的政治行为一般特点辨析[J].理论与改革,1998,4:26.
    [1]孔凡义等.政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6,4:32.
    [2]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63.
    [3]姚洋.稳健转型--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南风窗,2004,15-:22-24.
    [1]意识形态合法性要得以持久,需要和执政绩效特别是经济绩效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基于实质合理性的诉求,它天然需要政绩的支撑”。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OL].www.cau.pku.cn/.
    [2]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371;而“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垃”。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4..
    [3]徐民华,陈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科学内涵的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4,2:41.
    [4]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3.
    [5]刘杰等.执政党与政治文明[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
    [6]赵光元,丁俊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52.
    [7]王蔚.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J].理论探索,2006,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3.
    [2]程竹汝.政治文明:历史维度与发展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3.
    [3]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个转变时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过渡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4]吴自斌.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3-17.
    [5]建国后,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行探讨,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290.
    [6]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而目前“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9:还强调,发展民主要兴利除弊,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1.
    [1]李国安.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新境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203-204.
    [2]齐杏发.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何以可能[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3-16.
    [3]刘森,李乐铡.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J].社会主义研究,2005,3:34-38.
    [4]江泽民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6-57.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7]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J]_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129-137.
    [8]毛泽东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二是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实现复兴。张贺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然历史责任者[J].------
    [1]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9月25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韦定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47
    [3]邓小平强调,“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7.
    [4]江泽民指出,“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保持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郑志晓,范印华.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1,23:24.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56.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
    [8]韦定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47.
    [1]诺斯.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
    [2]姚洋.稳健转型--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南风窗,2004,15:22-24.
    [3]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0.
    [1]杨胜刚.实验经济学的新视野:行为博弈论述评[J].财经理理论与实践,2004,2:2.
    [1]洪名勇.初始条件、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9.
    [2]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3,9:3.
    [3]王剑.关注初始条件差异与史学研究的新视野[J].学习与探索,2008,2:2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5]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
    [6]刘芬华.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约束--中俄改革的比较分析[J].求实,2003,3:38-40.
    [1]郑谦.中国改革的起点与路径选择[J].中共党史研究,2000,5.
    [2]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J].中国社会科学,2005,1:74-75.
    [3]李勇坚.知识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14.
    [4]汪丁丁.记住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用哲学家奎恩(W·V·Quine)的话说,你认为你知道的东西就构成你的知识。博兰霓(Michael Polanyi))基于其“隐秘的知识”概念,认为从手工艺技巧开始,一切知识都是认知者主观参与和感情上认同的结果,都带有主观性。汪丁丁.知识的经济学性质[J].读书,1995,12
    [6]吉登斯提出了一个“知识行动者”的概念,指出:人类具有对自己作为行动者的理解能力,因此也能对行动作出知识上的反思。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4;所有的人都是具何知识能力的行动者,所有的社会行动者对其所作所为的条件和后果都拥有大量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于社会行动者的各种活动米说是非常重要的。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408.
    [7]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7.
    [8]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扶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3,6:86-94.
    [1]吴敬琏.改革成就与经济学进展[EB/OL].2002-09-05.中国经济信息网50人论坛.
    [2]萨谬尔森指出,“博弈、博弈,无处不在,……对博弈论的深刻领悟已遍及经济学、社会科学、工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萨谬尔森.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2.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
    [4]洪银兴.合作博弈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3:21-22.
    [5]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8.
    [6]吴新民.从次协调逻辑看决策中的合作博弈[J].学术论坛,2007,8:22-24.
    [7]西蒙最早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认为(1961)“人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做到这一点”,指出(1987)“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卢现祥,吴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8.
    [8]青木昌彦认为,制度“是博弈的参与者在长期、反复的互动中形成并最终‘自我实施'的,制度的变化就是人们对博弈规则共享的信念发生变化的结果”。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36
    [1]潘天群.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J].经济学家,2003,4:99-104.
    [2]刘永利.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1:10.
    [3]孙海荣,夏芸.转型期制度博弈的困境和出路[J].管理,2007,4:112.
    [4]李厚廷.机会主义的制度诠释[J].社会科学研究,2004,1:24-28.
    [5]朱昔群.政党政治市场与政党制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87.
    [1]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3,3:59.
    [2]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1,4.
    [3]沈湘平.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2002,1.
    [4]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0.
    [5]诺斯指出,“当一个人深信一个制度是非正义的时候,为试图改变这种制度结构,他们有可能忽视这种对个人利益的斤斤计较。”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
    [6]曹晨辉.论体制创新的意识形态支持[J].新视野,2001,6.
    [7]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103-105.
    [1]陶一桃.意识形态的刚性与制度创新的绩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17.
    [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84.
    [3]余科杰.论政党意识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作用[J].新视野,2007,5:83.
    [4]刘红凛.论政党意识形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74.
    [5]姜国俊等.意识形态控制:全球化多维观照下“淡化”与“强化”的辩证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4:13-14.
    [6]刘圣中.政党整合下的官僚制行政--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行为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2:41
    [7]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84-85.
    [1]焦连志.意识形态刚性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67-69.
    [2]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J].南开经济研究,2004,5.
    [3]刘志国.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制度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
    [4]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84-86.
    [5]张维迎.中国改革的三个约束条件[C].经济观察报,2006-3-13
    [1]陈永刚.政府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J].山东大学学报,2004,4:110-114.
    [2]吕炜.经济转轨理论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00.
    [1]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61.
    [2]党国印.计划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的历史终结[J].开发研究,1994,5:3.
    [3]欧阳北松.对计划经济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再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5,1:5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2.
    [1]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强调社会主义应废除市场机制,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协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很长时期内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苏联就是以此理论为指导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家们以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造,成为唯一通行的经济学理论。依此理论,在新中国模仿苏联建立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康静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3.
    [2]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J].厦门大学学报,2001,2:56.
    [3]曹远征.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体制变革分析[J].管理世界,1989,3.
    [4]林毅夫等.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9
    [5]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
    [1]保罗·肯尼迪.大周的兴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270.
    [2]欧阳北松.对计划经济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再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5,1:62.
    [3]Ed A.Hewett,Reforming in the Soviet Economy,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8,pp.37-38.
    [4]关雪凌.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危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72
    [5]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1:23.
    [6]张启华.社会主义的奠基年代--迎接新中国五十华诞[J]经济研究,1999,9:9.
    [7]姚开建.改变中国:中国的十个五年计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67.
    [8]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
    [9]根据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尽管有20余年的经济增长,70年代后期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未能实现经济现代化。以工资水平为例,从1959-1976年期间,政府仅给指定的工人提高过四次工资,幅度相当有限。农村居民的境况更为糟糕。8亿农业人口在5万个人民公社里轰轰烈烈干了20年,可是有2/3的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初期,有1/3则连30年代也不如。据统计,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达2.5亿人,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仅为133.6元。张涛.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起动之历史透视[J].史学月刊,2000,2:63-65.
    [10]唐龙.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J].探索,2007,6:73.
    [1]陶一桃.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的产生[J].特区经济,2000,6:50-51.
    [2]从1953-1978年,中国的积累率平均达到29.5%。如此高比例的资本积累,是带来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是,代价是非常高昂的。根据林毅夫等人的结论,在1952-1981年间,即使采取最有利的假设,中国的总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也仅为0.5%。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而根据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帕金斯教授的估计,中国经济在1953-197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4.4%,其中劳动力为增长所作的贡献为1.8%,资本为2.0%,生产率增长只占0.6%。D·H·帕余斯等.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85。
    [3]The World Bank,China:Long-Term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gton D.C.,1985.
    [4]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期间,生产一千度电所需投资,是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期间所需投资的三倍;生产一吨钢所需投资近乎十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两倍.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16。
    [5]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时事出版社,1996:516.
    [6]1978年中国的投资率已达到创纪录的36.5%,已经几乎不可能还有再提高的余地。张涛.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起动之历史透视[J].史学月刊,2000,2:65.
    [7]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1]肖炳兰.论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存在基础的消解[J].经济评论,2000,4:85.
    [2]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76.
    [3]艾登姆,威奥第.经济体制[M].北京:三联书店,1987:8-1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4-387.
    [4]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J].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7.
    [5]陈秀山.比较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88-199.
    [6]洪银必、周晓寒等着,当代东欧经济学流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7]周天勇.为什么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管理世界,2000,1:62-64.
    [1]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J].战略与管理,1999,4:73-74.
    [2]顾海良,冯文光.他山之石--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概观[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8.
    [1]李景海.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J].经济问题,2007,8:15.
    [2]陈孝兵.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绩效及其创新[J].经济评论.2000,3:22-23.
    [3]王善迈.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力臻.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00,2:25-26.
    [5]余石.刍议信息、分散决策与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1,10:26-27.
    [1]苏东斌等.制度人假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88-603.
    [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5.
    [3]杨松武.新制度经济学革命[J].经济学家,2007,5:83.
    [4]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4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550.
    [6]蒋宏宾.西方学者眼中市场经济的宏观局限和微观失灵[J].群众,1995,6:56.
    [7]王善迈.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8-114.
    [1]赛晓序.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差异之透析[J].齐鲁学刊,2003,4:137-14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国家所有制和政企合一的组织结构,任何重大的经济决策同时也是政治问题,要由最高政治决策者来决定,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改革的政治风险,从当政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改革引起人们立场观念的冲突可能会对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甚至丧失政权;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政治秩序的混论乃至崩溃会进一步加重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衰退的程度加深,持续的时间更长。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J].中国社会科学,2005,1:74.
    [4]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J].华夏出版社,1990:20.
    [5]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85.
    [6]杰弗里·庞顿,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4.
    [1]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J].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60-16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373.
    [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J].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242-267.
    [1]范恒山.所有制改革:新的突破与突破的新任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6-7
    [2]柳新元,从意识形态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成功,科学社会主义,2005,6:44-45.
    [1]柳新元,从意识形态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成功,科学社会主义,2005,6.
    [2]赛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395
    [1]改革最初的指导思想是陈云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显然是从他在1956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观点脱胎而来。张涛.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启动之历史透视[J].史学月刊,2000,2:65-69.
    [2]薛汉伟,孙代尧.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1996,3:14.
    [3]赵人伟.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
    [4]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80.
    [1]钱颖一.中国市场过渡的制度基础[A].胡鞍钢.中国走向[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98.
    [2]薛汉伟,孙代尧.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1996,3:14.
    [3]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在他的主张激进改革的著作《通往自由经济之路》(1990年)出版十年之后,对于激进改革之遭到挫折作了这样一个总结:“制度变革只能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改革逐步完成。我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很后悔当初在《路》中没有重点提出”。“转轨只能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是革命与演进相结合的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小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旧制度或被保留,或遭淘汰,新制度建立起来。各项改革速度可以不同--某些可以一步到位,而其他改革则需要以增量变化的形式逐步推进”。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9-21.
    [4]改革领导人最初设想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改革者仍然乐观地预期,到1990年--最晚到1995年,改革应该划上一个句号。但30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知道改革将终于何时。张维迎.我看中国改革30年[J].银行家,2008,8:129。
    [5]哈耶克指出,“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而存在。所谓整个社会的知识,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所有个人的知识的总和,绝不是作为一个整合过的整体知识而存在的”。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22.
    [6]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74.
    [1]渡边利夫.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与改革开放[A].齐欣.世界著名政治家、学者论邓小平[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1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326.
    [1]熊德平.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J].求是学刊.2002,2:49-50.
    [1]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0.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390.
    [3]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4]周志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新视野,1996,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7.
    [6]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07.
    [7]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55.
    [8]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3-44.
    [9]布坎南.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1995:210.
    [10]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经济的设想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的理论基础。比如建国后陈云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的理论办事的”。陈云文选(1956-1985) [M].人民出版社,1986:220.
    [1]苏东斌.制度人假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20.
    [2]刘烈龙,我国改革中的体制方位,中南财政大学学报,1996,1:29-33.
    [3]严炳洲.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渐进式分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134.
    [4]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J].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5-63.
    [1]安福仁.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9,8:62.
    [2]侯同生.简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职能[J].理论探索,2001,1:11-12.
    [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98.
    [4]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3-5.
    [5]王一江等.国家与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9.
    [6]李军鹏.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38-39.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29-233.
    [2]Shleifer A.Government in transi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3-5):385-410.
    [1]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
    [2]汪玉凯.如何理解“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行政体制改革[J].学习月刊,2005,12:14.
    [3]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5-149.
    [4]郭济.深化行政改革 迎接新世纪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01,9:3-4.
    [1]“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J].社会学研究,1997,1:5.
    [2]樊纲.论体制转轨时期的“软约束竞争”[J].金融研究,1994,9:2.
    [3]Bournstein.Morris.Economic Reform in Eastern Europe,in Eastern-European Economies Post-Helsinky[M].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1977:102-134.
    [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67-288.
    [5]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对地方下放企业,但也包含了部分地对企业实施放权让利的改革,扩大了中央直属企业的计划权、财权和人事权。但到1959年在初步纠正大跃进错误的过程中,伴随下放企业的上收,对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尝试也就终止了。赵凌云.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生、主线与动力[J].教学与研究,2000,5:7.
    [1]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0-41.
    [3]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37-3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34.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M].人民出版社,1981:5.
    [6]谢庆奎.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1997,6:65.
    [1]吴志华.行政改革与体制创新[J].社会科学,1999,11:22.
    [2]段尔煜.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6,4:24-25.
    [3]汪玉凯.如何理解“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行政体制改革[J].学习月刊,2005,12:14.
    [4]于建忠.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关键[J].求实.2002,6:36-38.
    [1]应用理性框架对中国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中有代表性的有:Doak Barnett的Uncertain Passage,Harry Harding的Organizing China;Dorothy Solinger的Chinese Business under Socialism等。Kinneth G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p12.
    [1]Kinneth G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p15.
    [2]David M.Lampton:Water:Change to a Fragmental Political System,Paper presented to the workshop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ost-Mao Era,Colunbus,Ohio,June 1983,p17.
    [3]胡伟.政府过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36-25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6.
    [2]谢海军,王春霞.政治家视野:斛读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45.
    [1]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18.
    [2]王惠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科学决策[J].社会科学战线,1997,4.
    [3]刘俊.中国智囊:国家崛起的幕后功臣[J].华人世界,11:42.
    [4]李振华.中国四大“智囊库”[J].党政论坛,2004,7:24-25.
    [5]中国官方智囊机构调查[J].共产党员,2007,11(下):26.
    [1]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34.
    [2]Qian Y,Weingast.B.R.1995.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World Politics,(1):50-81.
    [1]卫建林.跟上人民历史创造的脚步[J].国外理论动态,2006,4:5-6.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3]聂彩林.论“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共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6:14-16.
    [4]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N].人民日报-2005-03-09-13.
    [5]朱成君.“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J].攀登,2003,5:6-10.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4:1-9.
    [2]李强.政策变量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调整[J].河北学刊,2007,5:46-51
    [3]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100-105.
    [1]周志忍.我国政府职能优化的理论思考[C].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军鹏.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81-85. 向与综合绩效评估[J].财政研究,2007,6:20-24.
    [1]王琳.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7,9:21-24.
    [2]应松年,杨伟东.不断把政府职能转变推向深入[J].中国行政管理,2006,4:11.
    [3]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89-90.
    [4]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2-26.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8-299.
    [2]Friedrich,Carl.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Boston:Ginn,1946,p.36.p.4
    [3]罗素.权力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3.
    [4]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52.
    [5]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31-37.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3.
    [2]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0.
    [4]凯瑟林.费明-塞勒斯.权威集中与宪法创制[J].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A].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37.
    [5]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2.
    [6]Jensen,W.C.and 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1]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J].学术界,2000,3:42.
    [2]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J].浙江学刊,2004,1:107.
    [1]王河.“由委任制到民主制”随笔[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6:92.
    [2]林学启.演进.成就.趋势--党管干部原则六十年的嬗变[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8:35.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026.
    [4]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186-192.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25.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1]刘克明.论苏联共产党的官僚特权阶层[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3:1-11.
    [2]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3.
    [1]赵宏.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剧变[J].科学社会主义,2006,4:118-119.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1.
    [3]黄军甫.干部委任制:苏共执政能力衰竭的根源[J].城市管理,2005,2: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3,121;
    [5]列宁选集:第3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
    [6]在列宁的主持下,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工人民主制的形式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它的表现就是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并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行选举制,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以以推荐制代替委任制,逐步实行选举制。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二分册),P49-66.
    [1]黄军甫.干部委任制:苏共执政能力衰竭的根源[J].城市管理,2005,2:15;张鹏勇.苏联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其性质的政治学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6:71-72.
    [1]欧阳淞.努力开创基层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2007,22:19-2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0.
    [3]王长江.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6,6:9
    [1]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272.
    [1]从刘亚平的相关调研来看,在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经济考核指标占了40%左右的权重。有的地方领导则直接说,在所有指标中,经济指标上去了,其它指标上不去,问题不大;其它指标上去了,经济指标上不去,意义不大。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63
    [2]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1.
    [1]金陵客.官场“奇才”的升官秘诀[N].中国青年报,2002-09-10.
    [1]段羡菊.湖南乡官自曝政绩造假 称被指标考核逼成骗子[J].共产党员,2007,17.
    [1]徐邦友.我国政绩考评制度的结构性偏失及其矫正[J].行政论坛,2005,4.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唐祖爱,倪星.政府职能转变与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2,5:73-75.
    [2]何增科.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1.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55.
    [1]戴平.浅议新时期人民政协的监督作用[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19-20.
    [2]何增科.试析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学习与探索,2008,4:54-57;
    王彦军.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弊端与缺陷分析[J].理论导刊,2003,9:37-38.
    [3]福建省委党校课题组.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调查和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2:68.
    [4]傅宁,王永亮.舆论监督和政治文明--中美比较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3,3:78-82.
    [1]吉贝尔.希纳尔.杰斐逊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457.
    [2]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8.
    [1]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J].理论前沿,2003,4:20-21
    [2]程竹汝.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结构与政策选择的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5,1:87.
    [1]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41.
    [2]张希.论民主政治及其制约因素[J].政治与法律,2002,4: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0.
    [4]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6.
    [5]李良栋.论自由与民主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2,8:21.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2.
    [7]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8.
    [8]顾肃.论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概念和原则[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6.
    [2]韩强.程序民主与政治文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10.
    [3]胡连生.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6,6:97.
    [4]国家一经出现,就必然通过国家制度来组织政治生活,而国家政治生活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裁和专制的形式,另一种就是民主的形式。
    [5]许耀桐.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3,4:197-198.
    [6]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在文章拟订写作计划,准备就“集权制和政治文明”的问题作出专题理论阐述。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视集权制和政治文明为两个对立物,而集权制的对立面是民主制,讲政治文明当然就是讲民主政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8.
    [7]谢俊春.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3,2:12.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51.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3.
    [4]恩格斯曾经说过,“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5]张旭光.行政民主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0,5:15.
    [6]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5.
    [7]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2.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0-14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
    [4]马克思指出,“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47)。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只付给跟其它工人同样的工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6-147.
    [5]马克思指出,“只有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也就是说,它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0.
    [8]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4.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6.
    [10]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5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72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3.
    [3]黄允升.毛泽东珍闻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47-448.
    [4]张静.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民主政治思想的逻辑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6.
    [9]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98.
    [10]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03.
    11 李景治.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3:3.
    [1]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政治学研究,2003,2: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冯国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逻辑起点[J].2004,2:15-16.
    [4]李桂华,陈传伟.对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关系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48-49.
    [5]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6-27.
    [1]刘绵绵,王立新.苏联集权体制的嬗变及启示[J].理论月刊,2002,1:89;
    张新萍.集权式的党建与苏共垮台[J].聊城大学学报,2006,5:23-24.
    [2]在苏联解体前夕,前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黄苇町.旧文重读:苏共亡党十年祭[N].南方周末,2008-1-17.
    [3]F·克尼亚洋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还是相斥[J].国外社会科学,2003,2.
    [4]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
    [5]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1]王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理论探讨,2005,5:162.
    [2]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55-156.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7.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3.
    [5]林尚立.民主集中制的财政基础--对中国国家建设的一种分析[J].社会科学,2006,11:30-31.
    [6]黄苇町.旧文重读:苏共亡党十年祭[N].南方周末,2008-1-17.
    [7]斯大林全集:第8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31.
    [8]毛泽东指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1.
    [1]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4]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36.
    [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3.
    [2]谢庆奎.逐步走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董郁玉,施滨海.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10.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
    [3]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1.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9-1.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7]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3:3-7.
    [8]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0.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6.
    [3]潘维.民主与民主的神话[J].天涯,2001,1:5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6.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9.
    [7]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89.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6.
    [4]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6]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J].政治学研究,2006,4:40.
    [1]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2.
    [4]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9.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9.
    [1]陈贤滨.加强两个民主建设 推进民主政治进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1:8.
    [2]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J].政治学研究,2006,4:32.
    [3]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0-153..
    [1]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5.
    [2]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陈丽华.三峡工程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J].党政干部学刊,1998,1:44;
    唐代望.漫长的历程 永恒的业绩--三峡工程决策历程回顾[J].决策探索,1998,7:14-23.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J].劳动保障通讯,2000,10:40;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加快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J].决策咨询通,2005,4:83-84.
    [3]潘晨光,娄伟.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提升公务员决策能力[N].中国人事报,2005-01-11(2).
    [4]尚苏影.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发展与完善[J].金陵法律评论,2007,春季卷:118.
    [5]贾博.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听证制度的民主价值分析[J].学习论坛,2002,11:15-16.
    [1]李荣华.听证程序与行政决策民主化[J].中国行政管理,1999,8:26-29.
    [2]铁路价格听证引发“多米诺”效应.http://newssohu.com/30/79/news147657930shtiml.
    [3]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82.
    [4]环保总局责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http://newssohu.com/2250406/n225052519shtiml.
    [5]李荣华.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制度创新--浅论听证程序有行政决策中的运用[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1:34-35.
    [6]王万华,景利.中国行政决策听证的现状及问题[N].法制日报,2003-12-18.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959.
    [2]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968.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4.
    [5]邵继红.政务公开与政府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107.
    [6]姬国海,刘皓.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8.
    [7]乔耀章.探寻政务公开的中国特色--对优化政府职能及发展直接民主的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1:21
    [1]时运生.公共权力公开运行的概念、模式和功能选择--对政府政务公开二十年的追踪研究[J].河北学刊,2006,6:61-66.
    [1]时运生.公共权力公开运行的概念、模式和功能选择--对政府政务公开二十年的追踪研究[J].河北学刊,2006,6:63-64.
    [2]韩强.论民主政治和程序化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5.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
    [2]彭真.在首都新闻界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4-04-08.
    [3]黄仕红,宋小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轨迹、基本经验和建设目标[J].学习与实践,2009,1:97-99.
    [1]秦小鹏.中国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与实践[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Ⅰ,-:101-102.
    [1]猪口孝等.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0-181.
    [1]杜钢建.以行政民主化推进政治民主化,http://www.xslx.com/htm/mzfz/2003-3-7-13264.htm.
    [1]国家审计署网站审计结果公告,http://www.audit.gov.cn
    [2]王锡锌.公共决策中的大众、专家和政府--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个案的研究视角[J].中外法学,2006,4:462.
    [3]走过程、搞形式、遭冷漠--如今的听证会怎么了,http://blog.soufun.com/6480733/164174/articledetail.htm.
    [4]汪择,张漪.推行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党政论坛,2007,8:25-27.
    [1]沈阳市民要求政府公开招待费 官员称难度极大[N].人民日报,2008-11-17.
    [2]吴兢,黄庆畅.我国基层依法行政状况趋好,执法质量仍需提高[N].人民日报,2007-08-25.
    [3]人民日报,2006-9-28-1.
    [4]张建良,向以灯.当前公安执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3:85-90.
    [1]刘科.2008年群体性事件敲响警钟 民主化解过激情绪[N].国际先驱导报,2009-01-04.转引自http://news.qq.com/20090104/001259.htm.
    [1]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1]仇和:一个有争议官员的成名前后[J].今参考,2008,2.
    [1]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2006,3:130-131.
    [2]齐卫平.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J].中共党史研究,2003,3:5.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6-57.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5-56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7.
    [2]郑志晓,范印华.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1,23:24.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4]1999年12月31日,江泽民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人民日报,2001-1-1:2001年10月9日,江洋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孙中山及一切革命先驱们憧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必将得到实现。”人民日报,2001-10-10.
    [5]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人民日报,2001-7-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8]韦定广,毛林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47-51.
    [9]Wang,Guowu.Bind Us in Time:Nation and Civilization in Asia,SingaPore:Time Academic Press:114.
    [1]沈惠平.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7,4:16.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7-2.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
    [4]焦润明.从孙中山到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0,7:49.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2]张贺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然历史责任者[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6.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
    [4]韦定广,毛林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47-51.
    [5]焦润明.从孙中山到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0,7:50.
    [6]张启华.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6:45.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65.
    [1]吴申元,王晓博.从毛泽东到江泽民:赶超战略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王维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18.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86.
    [2]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448.
    [3]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3.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3.
    [5]中共中央关于中苏合股公司协定公布后消除群众波动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0-3-10.
    [6]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7.
    [7]1971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西方外宾明确表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既然叫社会主义,就不应要求跟你们搞经营,这个道理清楚。1974年,我国外贸部在一篇文章中公开宣布,社会主义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或同外国共同开发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资源,根本不会同外国搞联合经营。李建宁.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未能实施原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4.
    [8]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7.
    [1]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是4.7%,到1980年则下降到2.5%。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日本相当,到1980年只相当于日本的25%.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42.
    [2]萧冬连.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J].中共党史研究,2007,2:12-13.
    [3]李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2:22-3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7.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
    [1]邢茹玉.新中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开创[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2:15-21.
    [2]韦定广,毛林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7.
    [1]安东尼·古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
    [2]Werner Antweiler.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http://paci(?)c commerci ubc.ca/antweiler/apsc450.
    [3]朱厚泽.漫议全球化[A].见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
    [4]杨朝仁,韩志伟.全球化、制度开放与民族复兴[A].见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255.
    [7]Paul M.Sweezy,More(or less)On Globalization,Monthly Review,Sep.1997.
    [8]戴维·赫尔德等.全球人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
    [9]约翰·H·邓宁.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J].国际贸易问题,1996,3:17.
    [10]路透社1997-2-18英文也..
    [1]宁骚,行政改革与行政范式,新视野,1998,3.
    [2]李春成.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理性决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当时德国的官僚改革家冯·哈登堡所说,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原则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它表明:还没有采纳这些原则的国家,要么走向没落,要么必须使自己强制性地去接受这些原则,若要反对这种时代的基本趋势,那就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胡汉昌.制度模仿的历史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08.
    [4]胡汉昌.制度模仿的历史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08.
    [5]毛泽东对这种情形做了生动的描述:“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毛洋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
    [6]张君劢.民族复兴运动[J].再生,第2卷:10.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7-168.
    [2]徐康宁.宏观经济学[M].北京工油工业出版社,2003:218-222.
    [3]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38.
    [4]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发明专利的比重,1967-1979年只有0.004,到1983年更下降为0.002.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284.
    [5]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兼与杨小凯教授商榷http://www.ccer.pku.edu.cn.
    [6]据统计,60-8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主要以引进为主,特别是80年代,1981-1987年韩国引进的技术共2598项,是过去25年总和的60%。1970-1990年,日本累计进口技术81489亿日元,1990年,日本的技术进口仍然大大多于出口。刘力..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A].见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40.
    [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党和政府就一再发出了“向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进军“等号召,还制定了多个“赶超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规划。数十年来,中国人民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但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拉大了,尤其在民用领域表现更为突出。新望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制度创新--吴敬琏教授访谈录[J].中国改革,2006,9:28.
    [1]和文军.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72.
    [2]道格拉斯·诺思等.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詹姆斯·A·道.发腱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9-10.
    [4]郭熙保,胡汉昌.论制度模仿[J].江汉论坛,2004,3:14
    [5]柯止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90.
    [1]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1,1.
    [2]何萍.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A].见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1-122.
    [1]李勃.论发腱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2:14.
    [2]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17-25.
    [1]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4.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
    [3]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刘世军等.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选择[J].学习与探索,1997,4:92.
    [4]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竞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
    [5]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
    [6]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1.
    [7]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5.
    [8]卢现祥,朱巧玲.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移植及其绩效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0.
    [1]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2.
    [2]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序言.
    [3]速水佑次朗.发展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89.
    [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55.
    [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
    [5]塞缪尔·亨廷倾.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56.
    [1]亨廷顿强调政治秩序的重要性,他同意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中的告诫,即“存构筑一个由统治人的人操作的政府时,最大的难题是:你必须首先使政府能够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还需迫使政府能自我控制”,并基于所观察到的“许多现代化中国家的政府还无力体现其第一项功能”的现实,他提出,首要的问题是“创建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
    [2]在发展经济学家M·P·托达罗看来,有效的行政管理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最稀缺的资源”。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腱: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21.
    [1]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5-486.
    [2]张小蒂,王焕新.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学术门刊,2003,9:19-20.
    [3]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J].世界经济,1995,1:7.
    [1]张小带,王焕新.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学术月刊,2003,9:20.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5.
    [2]冒天启.五十年巨变: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J].兰州大学学报,1999,3:124.
    [3]赵凌云.转轨与摩擦:1979-1991年中国二元经济体制格局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10.
    [4]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N].经济日报,2008-12-25.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
    [2]塞缪尔.亨廷倾.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5.
    [3]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9.
    [2]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3]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3:3-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邓小平当时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5-326.
    [2]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
    [3]林艳芝.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与中国[J].广西社会科学,2001,3:136-138.
    [1]陈德民.从“和平演变”到“武力强制”[J].中国国情国力,2001,8.
    [2]据国际协会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简称UIA)统计,1909年各类国际组织只有213个,到1956年其总数就多达1117个,及至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则猛增到26656个,81年间增加了125倍。UIA ed: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1992/93 Vol.1,p.1669.
    [3]饶戈平.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中国法学,2001,6:127-130.
    [4]M.Lachs,Legal Framework of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6 Emor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1992,p.335
    [5]李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经济白由化与市场开放研究[D]东北财与大学博士论文,2007:56-57.
    [1]到2006年,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经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3000多个项目。张菀治.竞争与共赢:中国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前瞻[J].学术月刊,2007,2.
    [2]傅家荣,罗海石.跨国公司对中国政府治理的影响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203-205.
    [3]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3.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
    [2]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44-247.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2.
    [4]事实上,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中国也只能努力参与到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去而不能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逐步在这个体系中争得与自身地位相等的权利,减少其阻碍中国崛起的消极因素”。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可能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5,6:462.
    [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7-328.
    [2]胡云生.干部出国培训:为何叫好不叫座?[J].人大建设,2004,10:30-31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4.1428,1438-1439.
    [1]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0.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3]郭永钧,朱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空.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R].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6-607.
    [1]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81-07-0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3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8.
    [1]邓小平面对政治风波时说,“这件事情爆发出来,很值得我们思索,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也许这件事情会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使我们的失误纠正得更快,使我们的长处发扬得更好”,强调“四个几次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4-307.
    [2]邓小平当时跟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谈话时强调指出,“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9-383.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98.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4-166.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十七大报告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3]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11.
    [4]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J·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
    [1]周尚文,郝宇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6.
    [2]C·J·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M].NY:McGraw-Hill,1963:236.
    [3]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65;
    周尚义,郝宇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60.
    [4]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4-335.
    [5]杨宏山.经济伞球化与政治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74-75.
    [6]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
    [7]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1.
    [8]马科斯·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
    [9]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59.
    [10]马宝成.有效性: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政绩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5.
    [1]Lucian 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6:63-67.
    [2]S·P·亨廷倾.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34.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2]S·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8。
    [3]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OL].www.cau.pku.edu.cn/.
    [4]郑曙村.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转型及其路径选择[J].文史哲,2005,1:149-150.
    [5]邓小平后来指出,“从1957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6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S·M·李普采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7,69.
    [7]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9-64.
    [1]杰弗里·庞倾,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4.
    [2]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详文出版社,1987:79-80.
    [1]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5-216.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3.
    [3]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4,3:51.
    [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222.
    [2]金太军.政府能力引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8,6.
    [1]萨托利.民主足可以移植的吗[A],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C].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
    [2]叶长茂.市民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革础和动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3,2:79-82
    [3]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J].战略与管埋,1999,4:80.
    [1]俞可平.从善政到善治[J].方法,1999,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1-23.
    [2]徐湘林,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A].徐湘式等.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35.
    [1]竺乾威.从理性到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一种发展[J].决策探索,1994,6:11-12.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0.
    [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8-359.
    [3]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0-163.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4-26.
    [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二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23.
    [1]声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88-91.
    [2]塞维林·比亚勒.苏联的稳定与变迁[M].新华出版社,1984:169.
    [3]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30.
    [4]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
    [1]黄允升.毛泽东珍闻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47-448.
    [2]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1.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M].北京:三联书店,20010.
    3.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艾登姆,威奥第.经济体制[M].北京:三联书店,1987.
    5.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波士顿:小布朗出版公司,1967.
    7.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9.布坎南.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0.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同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2.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3.陈秀山.比较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陈冬生.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16.陈飞翔.开放中的经济发展[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17.迟福林,田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8.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程竹汝.政治文明:历史维度与发展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0.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2.道格拉斯·诺思等.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6.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7.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9.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0.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31.傅大友.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M].上海三联书店,2004,8.
    32.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3.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4.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35.范恒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6.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7.郭永钧,朱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8.顾海良,冯文光.他山之石--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概观[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39.关雪凌.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危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
    40.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1.甘峰冲国加入WTO与政府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2.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竞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3.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4.黄达强,刘怡昌.行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5.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46.黄允升.毛泽东珍闻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4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8.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9.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0.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51.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2.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5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
    55.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中央编泽出版社,2008.
    56.何萍.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A].见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7.胡伟.政府过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8.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59.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0.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1998.
    61.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1.
    62.胡仙芝.政务公开与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3.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4.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
    65.和文军.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M].天津:天沣人民出版社,1998.
    66.洪银兴、周晓寒等着,当代东欧经济学流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6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0.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
    71.杰弗里·庞顿,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2.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3.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4.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5.机构编制体制文件选编(上)[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
    7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7.吉贝尔.希纳尔.杰斐逊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8.KR霍普.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腐败和行政改革[M].国外社会科学,1988,9.
    79.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0.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1.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2.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83.李军鹏.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84.李崇富.马克思主义150年[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
    85.李大钊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9.
    8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87.李群.我在美国当市长助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8.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89.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0.刘杰等.执政党与政治文明[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91.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2.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93.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4.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5.胡鞍钢.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8.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9.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0.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1.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2.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4.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5.林尚立等.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06.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07.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08.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09.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0.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12.罗素.权力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13.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4.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5.吕炜.经济转轨理论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87.
    11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2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13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3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5.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36.马敬仁.行政改革述论.[M].北京:两苑出版社,1998.
    137.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
    138.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9.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40.马科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41.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42.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43.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14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5.诺斯.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6.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7.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48.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9.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50.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文献选编[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
    15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52.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53.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54.让布隆代尔,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5.萨谬尔森等.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56.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157.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58.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59.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0.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2.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3.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65.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6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6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6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69.速水佑次朗.发展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0.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71.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2.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73.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74.苏东斌.制度人假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7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76.S·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7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8.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79.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0.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81.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82.王浦劬,徐湘林.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8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84.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5.王善迈.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6.王一江等.国家与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7.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88.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189.王维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90.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91.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92.汪丁丁.记住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93.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94.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95.徐康宁.宏观经济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96.徐湘林.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A].徐湘林等.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97.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M].上海:上海人民人民出版社,1977.
    198.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99.徐向艺.政府·企业·个人经济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00.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01.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02.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3.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4.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5.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1998.
    206.徐湘林等.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07.杨宏山.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08.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09.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10.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11.应可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12.苑晓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行政改革[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13.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14.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5.姚开建.改变中国:中国的十个五年计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16.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17.严强等.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18.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9.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0.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221.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22.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23.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M].人民出版社,1981.
    2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26.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民出版社,1991.
    2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R].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3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3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3.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23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建设与政务公开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235.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36.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237.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0.
    238.周尚文,郝宁青等.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39.张贺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然历史责任者[J].---
    240.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1.张曙光.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A].刘军宁等.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北京:三联书店,1995.
    242.张静.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民主政治思想的逻辑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3
    243.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4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45.邹谠.中国二十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思想家:跨世纪的探险[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
    246.猪口孝等.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47.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48.赵桥梁.知识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49.詹姆斯·A·道.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50.艾琳·卡马克.全球化和公共行政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3.
    251.安福仁.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9,8
    252.薄贵利.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论纲[J].学术研究,2006,5.
    253.保建云.经济转型、制度变迁与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及内容拓展[J].教学与研究,2007,
    254.白贵一.对过渡时期我国党政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255.池如龙.改革:行政管理的永恒主题[J].社会科学动态,1998,11
    256.曹晨辉.论体制创新的意识形态支持[J].新视野,2001,6
    257.曹远征.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体制变革分析[J].管理世界,1989,3.
    258.陈庆云,歏益奋.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利益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259.陈雪薇.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确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4.
    260.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获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3,6.
    261.陈尧.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J].读书,2005,11.
    262.陈永刚.政府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J].山东大学学报,2004,4.
    263.陈孝兵.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绩效及其创新[J].经济评论.2000,3.
    264.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J].厦门大学学报,2001,2.
    265.陈宪.评中间过程利益集团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探索与争鸣,2005,12.
    266.陈文科.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改革变形[J].江汉论坛,1997,5.
    267.陈贤滨.加强两个民主建设推进民主政治进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1.
    268.陈丽华.三峡工程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J].党政干部学刊,1998,1.
    269.陈德民.从“和平演变”到“武力强制”[J].中国国情国力,2001,8.
    270.陈家喜,邹永松.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探讨,2005,5.
    271.程竹汝.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结构与政策选择的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5,1.
    272.楚天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世纪反思[J].理论与现代化,2002,1.
    273.仇和:一个有争议官员的成名前后[J].今参考,2008,2.
    274.杜钢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政策,2003,10.
    275.党国印.计划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的历史终结[J].开发研究,1994,5.
    276.段尔煜.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6,4.
    277.段羡菊.湖南乡官自曝政绩造假称被指标考核逼成骗子[J].共产党员,2007,17.
    278.戴长征.腐败与反腐败:变革之中的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04,9.
    279.戴平.浅议新时期人民政协的监督作用[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
    280.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81.扶松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4
    282.范恒山.所有制改革:新的突破与突破的新任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6-7.
    283.范建中.“可控民主”与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
    284.樊纲.论体制转轨时期的“软约束竞争”[J].金融研究,1994,9.
    285.福建省委党校课题组.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2.
    286.傅宁,王永亮.舆论监督利政治文明--中美比较研究[J].石油人学学报,2003,3.
    287.傅家荣,罗海石.跨国公司对中国政府治理的影响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288.傅大友,芮国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J].江海学刊,2003,4.
    289.F·克尼亚泽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还是相斥[J].国外社会科学,2003,2.
    290.冯国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逻辑起点[J].2004,02.
    291.高战.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几大难题--访成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伯君[J].中国改革,2005.
    292.高尚全.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J].中国改革,2004,(10).
    293.高金华.人的政治行为一般特点辨析[J].理论与改革,1998,4.
    294.郭定平.论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逻辑与轨迹[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
    295.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J].政治学研究,2005,1.
    296.郭道久.利益集团显性化引发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6.
    297.郭济.深化行政改革迎接新世纪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01,9.
    298.郭道久.当代中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逻辑路线及现实途径[J].理论探讨,2006,6.
    299.郭熙保,胡汉吕.论制度模仿[J].江汉论坛,2004,3.
    300.顾家麒.行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
    30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成因与对策(上)[J].中国统计,2005,22.
    302.顾肃.论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概念和原则[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303.戈登.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304.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中国转型期腐败蔓延原冈的理论解释[J].政治学研究,2006,3.
    305.关海庭.中俄两国转型时期贫富分化问题比较研究--兼论中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合理性[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6.
    306.龚清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J].党建研究,2004,2.
    307.龚育之.从叶德辉之死谈到黄兴的流血革命和胡元倓的磨血革命[J].中国文化,1996,2.
    308.侯万锋.党政关系与宪政本土化[J].唯实,2007,10.
    309.侯同生.简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职能[J].理论探索,2001,1.
    310.洪名勇.初始条件、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
    311.洪银兴.合作博弈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3.
    312.洪远朋,陈波.地方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J].财经论丛,2001,4.
    313.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3,3.
    314.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9,1.
    315.黄力,詹德优.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4.
    316.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
    317.黄军甫.干部委任制:苏共执政能力衰竭的根源[J].城市管理,2005,2
    318.黄仕红,宋小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轨迹、基本经验和建设目标[J].学习与实践,2009,1.
    319.黄鹏.对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问题的再认识[J].世界民族,2004,6.
    320.黄卫平,庸元松.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321.黄庆杰.试论政府能力与有效性[J].宁夏社会科学,2003,1.
    322.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J].学术月刊,2007,9
    323.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1.
    324.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政治学研究,2003,2
    325.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
    326.胡连生.民主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6,6.
    327.胡汉昌.制度模仿的历史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328.胡云生.干部出国培训:为何叫好不叫座?[J].人大建设,2004,10.
    329.何增科.试析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学习与探索,2008,4.
    330.何增科.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1.
    331.何显明.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332.韩强.程序民主与政治文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333.韩强.论民主政治和程序化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5.
    334.贺德方.我国专家咨询制度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7
    335.路济平.让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北京市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做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0,11.
    336.姜国俊.公共管理改革的中国经验:动力学分析[J].兰州学刊,2006.
    337.姜国俊等.意识形态控制:全球化多维观照下“淡化”与“强化”的辩证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4
    338.姜国俊.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力:国际比较与中国经验[J].尔南学术,2007,6.
    339.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340.金祥荣.“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
    341.金太军.论当代西方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J].政治学研究,1997,3.
    342.金太军.政府能力引论[J].宁夏社会科学,l 998,6.
    343.姬国海.关于我国政务公开的内涵界定[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44.姬国海,刘皓.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345.焦润明.从孙中山到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0,7.
    346.焦连志.意识形态刚性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47.蒋宏宾.西方学者眼中市场经济的宏观局限和微观失灵[J].群众,1995,6
     348.贾博.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听证制度的民主价值分析[J].学习论坛,2002,11.
    349.贾晋京,王勇兵.政府治理转型25年[J].中国改革,2004,2.
    350.孔凡义等.政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6,4.
    351.孔繁斌.治理与善治制度移植:中国选择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
    352.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J].战略与管理,1999,4
    353.李景鹏.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J].行政人事管理,1999,7.
    354.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
    355.李荣华.听证程序与行政决策民主化[J].中国行政管理,1999,8
    356.李荣华.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制度创新--浅论听证程序在行政决策中的运用[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1.
    357.李景治.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3.
    358.李景海.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J].经济问题,2007,8.
    359.李年锦,姚华平.社会主义民主: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J].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60.李瑞昌.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晶:政党与民主fJ]人文杂忠,2003,4.
    361.李金国.宪政维度下的政党与政权关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362.李朝阳.公民社会与执政党建设的现代化[J].求实,2005,10.
    363.李振华.中国四大“智囊库”[J].党政论坛,2004,7.
    364.李厚廷.机会主义的制度诠释[J].社会科学研究,2004,1.
    365.李国安.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新境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366.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J].学术界,2000,3.
    367.李良栋.论自由与民主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2,8.
    368.李桂华,陈传伟.对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关系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369.李建宁.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未能实施原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70.李文海.“振兴中华”口号的由来[J].人民日报,1982-4-30.
    371.李慎明.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及实践的几点辨析、概述和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2.
    372.李春成.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理性决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73.李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2.
    374.李勃.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2.375.2004,4.
    376.李强.政策变量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调整[J].河北学刊,2007,5.
    377.刘利旺.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J].经济评论,2006,2.
    378.刘锡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动力和意义[J].当代财经,2003,4.
    379.刘祖华.公共政策终结的动力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80.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上海教育,200-.
    381.刘彦等.在坚持依法执政中提高依法治国的能力[J].理论探索,2006,1.
    382.刘陆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权威与政党政治[J].政治学研究,1997,3.
    383.刘芬华.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约束--中俄改革的比较分析[J].求实,2003,3.
    384.刘志国.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制度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
    385.刘红凛.论政党意识形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386.刘圣中.政党整合下的官僚制行政--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行为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2.
    387.刘力臻.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00,2.
    388.刘志铭.论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法治规则[J].学术研究,2003,8.
    389.刘克明.论苏联共产党的官僚特权阶层[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3.
    390.刘绵绵,王立新.苏联集权体制的嬗变及启示[J].理论月刊,2002,1.
    391.刘德军.论毛泽东的“赶超”战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5,6.
    392.刘世军等.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选择[J].学习与探索,1997,4.
    393.刘军宁.全球化与民主政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
    394.卢现祥,朱巧玲.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移植及其绩效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395.刘永利.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1:10.
    396.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397.刘森,李乐刚.历史利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398.林尚立.民主集中制的财政基础--对中国国家建设的一种分析[J].社会科学,2006,11.
    399.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
    400.林尚立.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J].学术月刊,2007,9.
    401.林勋建.政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规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
    402.林勋建.西方政党政治的历史与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
    403.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404.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405.林毅夫等.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9.
    406.林学启.演进.成就.趋势--党管干部原则六十年的嬗变[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8.
    407.林艳芝.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与中国[J].广西社会科学,2001,3.
    408.雷斌,雷鸿.政党-国家化与国家政党化[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
    409.雷斌等.政党-国家化与国家政党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10.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1.
    41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12.吕雅范.论中国近代政党产生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413.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1,1.
    414.卢现祥.论强化市场型政府及其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2008,2
    415.栾盈菊.干部出国培训的理性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J].劳动保障通讯,2000,10.
    417.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
    418.冒天启.五十年巨变: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J].兰州大学学报,1999,3.
    419.牟德刚.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2,5.
    420.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21.马宝成.有效性: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政绩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5.
    422.聂运麟.现代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J].江汉论坛,2000,11.
    423.倪先敏.公民社会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6,11.
    424.倪星.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2002,6.
    425.欧阳北松.对计划经济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再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426.聂彩林.论“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共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6.
    427.欧阳淞.努力开创基层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2007,22
    428.潘天群.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J].经济学家,2003,4.
    429.潘修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J].理论与改革,2005,4.
    430.庞明川等.权力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80.
    431.盘点2007:为什么要强调市县政府必须站在依法行政第一线[J].决策信息参考,2008,1.
    432.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阐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1.
    433.乔耀章.政府行政改革与现代政府制度--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3.
    434.乔耀章.探寻政务公开的中国特色--对优化政府职能及发展直接民主的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1.
    435.齐明山.试论行政体制的结构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2.
    436.齐卫平.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J].中共党史研究,2003,3
    437.邝少明,夏伟明.论行政改革权的法制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38.齐杏发.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何以可能[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39.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
    440.秦小鹏.中国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与实践[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Ⅰ,--.
    441.饶戈平.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中国法学,2001,6
    442.沈建乐.西方行政改革及当今中国路径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4.
    443.沈荣华.法视野中的我国行政改革[J].理论探讨,2001,1.
    444.沈湘平.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2002,1.
    445.沈惠平.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7,4.
    446.孙立平.中国社会进入集团性利益博弈时代--中国社会阶层及政治社会形势剖析[J].改革内参,2005,1/2.
    447.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
    448.孙宏云.再析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49.孙海荣,夏芸.转型期制度博弈的困境和出路[J].管理,2007,4.
    450.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51.宋利芳,熊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后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3,8.
    452.宋世明.行政改革:再破利益藩篱[J].瞭望新闻周刊,1998.
    453.桑学成.以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J].学海,2006,3.
    454.赛晓序.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差异之透析[J].齐鲁学刊,2003,4.
    455.舒小庆.部门利益膨胀与我国的行政立法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
    456.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加快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J].决策咨询通,2005,4.
    457.尚苏影.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发展与完善[J].金陵法律评论,2007,春季卷
    458.时运生.公共权力公开运行的概念、模式和功能选择--对政府政务公开二十年的追踪研究[J].河北学刊,2006,6.
    459.陶一桃.意识形态的刚性与制度创新的绩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460.陶一桃.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的产生[J].特区经济,2000,6.
    461.唐祖爱,倪星.政府职能转变与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2,5:73-75.
    462.唐代望.漫长的历程 永恒的业绩--三峡工程决策历程回顾[J].决策探索,1998,7.
    463.唐龙.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J].探索,2007,6.
    464.田湘波.近年来关于我党党政关系问题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
    465.王贵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466.王贵秀.任重而道远--我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50年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
    467.王一程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J].政治学研究,2006.
    468.王建政,张勇,杨东广.八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469.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3.
    470.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OL].www.21cn.com.
    471.王韶兴.政党权力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8,2.
    472.王树林.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论略[J].学术论坛,2004,1.
    473.王惠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科学决策[J].社会科学战线,1997,4.
    474.王志成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J].经济学家,1998,5.
    475.王佳宁.“十一五”规划的若干期待[J].改革.2005,9.
    476.王青山.毛泽东晚年忧患意识的演进分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2,2.
    477.王建国.党内民主:可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入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3,6.
    478.王锡锌.公共决策中的大众、专家和政府--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个案的研究视角[J].中外法学,2006,4.
    479.王路波.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化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4(下).
    480.王彦军.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弊端与缺陷分析[J].理论导刊,2003,9.
    481.王占魁.我国历史上权力监督的特点及其借鉴作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增刊.
    482.王长江.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6,6
    483.王海军.中国共产党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6.
    484.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2.
    485.王清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1.
    486.王庆兵.利益整合:政党制度发展的首要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07,1.
    487.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3,9.
    488.王洛忠.论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0.
    489.王列.制度变迁与行政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4.
    490.王剑.关注初始条件差异与史学研究的新视野[J].学习与探索,2008,2.
    491.王焱.促进国家政治生活的法治化[J].方法,1998,3.
    492.王蔚.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J].理论探索,2006,3
    493.王虹.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及其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4,4.
    494.王河.“由委任制到民主制”随笔[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6.
    495.王新,杨蓉.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因何滞后[J].理财杂志,2005,1.
    496.王琳.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7,9.
    497.王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理论探讨,2005,5.
    498.汪永成.世纪之交中国行政改革的渐进性与过渡性分析[J].理论探索,1999.
    499.汪永成,黄卫平.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意义、路径和策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500.汪永成.新时期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的意义和任务[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501.汪玉凯.如何理解“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行政体制改革[J].学习月刊,2005,12.
    502.汪择,张漪.推行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党政论坛,2007,8.
    503.吴志华.行政体制改革与内动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04.吴志华.行政改革与体制创新[J].社会科学,1999,11.
    505.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1995,3.
    506.吴锡山.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1995,6.
    507.吴自斌.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508.吴新民.从次协调逻辑看决策中的合作博弈[J].学术论坛,2007,8.
    509.吴申元,王晓博.从毛泽东到江泽民:赶超战略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510.吴建南,马亮,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管理世界,2007,8.
    511.韦定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
    512.卫建林.跟上人民历史创造的脚步[J].国外理论动态,2006,4.
    513.文力.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514.徐民华,陈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科学内涵的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4,2.
    515.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J].浙江学刊,2004,1.
    516.徐邦友.我国政绩考评制度的结构性偏失及其矫正[J].行政论坛,2005,4.
    517.徐道英.经济全球化的两个时期与国际竞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6.
    518.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J].政治学研究,2006,4.
    519.谢俊春.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3,2.
    520.谢海军,王春霞.政治家视野:解读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521.谢庆奎.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1997,6.
    522.肖东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确立及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7,8.
    523.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J].世界经济,1995,1.
    524.肖冬连,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
    525.肖炳兰.论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存在基础的消解[J].经济评论,2000,4.
    526.熊德平.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J].求是学刊.2002,2.
    527.薛汉伟,孙代尧.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1996,3.
    528.辛传海.官僚行为研究模式——比较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529.许耀桐.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530.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531.萧冬连.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J].中共党史研究,2007,2.
    532.邢茹玉.新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开创[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2.
    533.新望.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制度创新——吴敬琏教授访谈录[J].中国改革,2006,9.
    534.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5.
    535.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536.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3.
    537.杨胜刚.实验经济学的新视野:行为博弈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
    538.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1,4.
    539.杨松武.新制度经济学革命[J].经济学家,2007,5.
    540.杨雪冬.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8,1.
    541.杨雪冬.分权、民主与地方政府公共责任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542.杨启先.搞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
    543.杨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5.
    544.余科杰.论政党意识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作用[J].新视野,2007,5.
    545.余文烈.从建立到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梯[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11.
    546.余石.刍议信息、分散决策与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1,10.
    547.于建忠.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关键[J].求实.2002,6.
    548.于德宝.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6.
    549.俞可平.从善政到善治[J].方法,1999,1.
    550.叶长茂.市民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3,2.
    551.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我国党政关系演进的一种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7,4.
    552.姚洋.稳健转型--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南风窗,2004.
    553.应松年,杨伟东.不断把政府职能转变推向深入[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554.尹继卫.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8.
    555.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J].理论前沿,2003,4.
    556.郤继红.政务公开与政府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
    557.约翰·H·邓宁.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J].国际贸易问题,1996,3.
    558.约翰·毕比.透视美国政党fJ].南风窗,2004,22.
    559.袁艳,胡汉昌.中日近代化之制度模仿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
    560.易宪容.权力运作与经济繁荣[J].国际经济评论,2001,3.
    561.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可能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5,6.
    562.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J].再生,第2卷.
    563.张君劢.我们要说的话[J].再生,1932.
    564.张君劢.民族复兴运动[J].再生,第2卷.
    565.张国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J].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566.张国庆.试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567.张启华.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6.
    568.张启华.社会主义的奠基年代--迎接新中国五十华诞[J]经济研究,1999,9
    569.张安庆,汪洋.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1993,2.
    570.张君良.构建“分合有度”的新型党政关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4.
    571.张锡恩.略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现代化[J].文史哲,2001.
    572.张旭光.行政民主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0,5.
    573.张鹏勇.苏联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其性质的政治学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
    574.张新萍.集权式的党建与苏共垮台[J].聊城大学学报,2006,5.
    575.张建良,向以灯.当前公安执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3.
    576.张彦玲.民主也是目的[J].学习月刊,2003,11.
    577.张宝珍.经济全球化需要研究的十大问题[J].世界经济,1998,9.
    578.张宁燕.强化市场型政府[J].读书,2005,3.
    579.张菀治.竞争与共赢:中国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前瞻[J].学术月刊,2007,2.
    580.张小蒂,王焕新.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学术月刊,2003,9.
    581.张康之.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J].宁夏社会科学,2000,3.
    582.张书林.论中共党内巡视制度[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6.
    583.张希.论民主政治及其制约因素[J].政治与法律,2002,4.
    584.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585.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J].南开经济研究,2004,5.
    586.周冰.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87.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588.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陈健.晋升锦标赛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局限[J].广州大学学报,2008,8.
    589.周志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新视野,1996,4.
    590.周志忍.新时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591.周天勇.为什么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管理世界,2000,1.
    592.赵光元,丁俊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593.赵人伟.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
    594.赵德馨.对外开放与封闭:历史的过程与经验[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
    595.赵凌云.转轨与摩擦:1979-1991年中国二元经济体制格局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
    596.赵宏.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剧变[J].科学社会主义,2006,4.
    597.朱昔群.政党政治市场与政党制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598.朱成君.“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J].攀登,2003,5.
    599.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4,3.
    600.朱江平.掀开新政绩观的红盖头--点评我国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变革[J].农村工作通讯,2006,7.
    601.郑谦.中国改革的起点与路径选择[J].----,2000,5.
    602.郑曙村.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转型及其路径选择[J].文史哲,2005,1.
    603.郑志晓,范印华.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1,23.
    604.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J].学术月刊,2006,4.
    605.“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J].社会学研究,1997,1.
    606.中国官方智囊机构调查[J].共产党员,2007,11(下).
    607.章德彪.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J].当代世界,2007,12.
    608.邹进文.经济学视野中的利益集团[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5.
    609.庄子银,邹薇.制度变迁理论的线索与发展[J].财经科学,1995,4.
    610.甄小英.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J].今日中国论坛,2006,10
    611.竺乾威.从理性到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一种发展[J].决策探索,1994,6
    61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
    613.李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经济自由化与市场开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614.李勇坚.知识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615.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616.任晓.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与进程(1982-1988)[D].复旦大学,1989
    617.严炳洲.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渐进式分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18.Albert Breton.Competitive Government: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Fin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19.Bennett Robert J.Decentralization,Local Government and Markets:towards a Post- Welfare Agenda[M].New York:Clarendon Press,1990.
    620.C·Bay.Needs,Wants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J].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68,V.1 No.3.
    621.C·j·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M].NY:McGraw-Hill,1963.
    622.David M.Lampton.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623.David M.Lampton.Water:Change to a Fragmental Political System,Paper presented to the workshop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ost-Mao Era,Colunbus,Ohio,June 1983.
    624.Ed A.Hewett,Reforming in the Soviet Economy,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8.
    625.E·E·Schattschneider.Party Government[M].New York:Rinehart,1942.
    626.Friedrich,Carl.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M].Boston:Ginn,1946.
    627.Harry Harding.Organizing China:the Problem of Bureaucracy 1949-1976[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628.Harold D.Lasswell and Abraham Kaplan.Power and Society[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629.Jack Lively.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Alex is de Tocquevill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630.John Aldrich.Why Part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631.Johan P.Olsen.Gaus Award Lecture 2003:Citizen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Foundations[J].Political Science,2004.
    632.Jensen,W.C.and 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Oct,Vol.3.
    633.Kinneth G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d[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634.Lois R.Wise.Bureaucratic Posture:On the Need for a Composite Theory of Bureaucratic Behavior[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4.
    635.Lucian 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6.
    636.M.Lachs.Legal Framework of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J].Emor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1992.
    637.Paul M.Sweezy.More(or less) On Globalization[J].Monthly Review,Sep.1997.
    638.Qian Y,Weingast.B.R..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J].World Politics,1995,Vol.48,No.1.
    639.Robert Behn.The big Questions of Public Management[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5..
    640.Shleifer A.Government in transi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
    641.Susan L.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642.The World Bank.China:Long-Term Issues and Options[M].Washington D.C.,1985.
    643.Wang,Guowu.Bind Us in Time:Nation and Civilization in Asia[M].SingaPore:Time Academic Press:114.
    644.Werner Antweiler.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http://pacific commerci ubc.ca/antweiler/apsc4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