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政体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现状和发展的基础,是解读中国民主状况及民主化进程的关键。人大民主形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结构、制度设计、机制程序及价值功能的有机组合和运行状态。“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既包含静态结构,又包含动态的程序;既包含内在的关系,又包含外部的形态;既包含显性的制度,又包含隐性的规范,是对人大民主制度的系统反映。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纵向维度主要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的思想基础、形态演变的历程;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横向维度上主要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
     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权建设学说,发展于苏联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理论,形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体系。人大民主形态是代议民主制度同中国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历经罢工工人代表大会、苏维埃代表大会、边区参与会、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萌芽、产生、发展、完善和成熟的演变过程。
     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制度系统,由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组成和建构,其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制度结构体系。代表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主体。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细胞,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是联结人民和国家的中介,无代表则无人大制度。会议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民意机关、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统一体,又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的公共场所,是这一制度运行的基础、条件、平台,是人大代表的实践场域。选举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代表制度和会议制度的前提和依据,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和保证。
     人大民主机制是一定民主政治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作用原理和运行状态。人大参与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基础,参与机制推动和维系人大系统的运行,没有参与就没有民主;人大民主形成以公民、代表、共产党、政府、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相结合的参与方式。制衡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形成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司法系统、军事系统、监督系统相互分立的国家结构和立法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职能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运行、相互制约机制。法律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保障,人民代表表达人民意志,制定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法律,形成一套有序的法律机制,保证人大机构、各要素合法、有序运行。
     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三大制度相辅相成,构成人大制度系统,参与机制、制衡机制和法治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人大的机制体系,制度和机制、结构和程序有机统一,奠定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共同承担并完成人大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但同任何制度一样,人大民主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缺漏、矛盾和不足之处,新陈代谢和发展创新势在必行。从制度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实行代表专职化、选举竞争化、会议辩论化的革新,推动人大民主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从机制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扩大参与机制、强化制衡机制、完善法治机制,促使人大民主动态和静态的融合,从而,通过发展和创新真正建构事实与价值一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实至名归先进的人大民主形态。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s a regime forms for people democratic, also is the basic mark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As the fundamental political system,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s foundation for study China's politic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is basic poi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for situation and process of democracy in China. Democratic form of NPC is the NPC system of democratic forms of democratic structures, systems design, process and value of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and running. "NPC form of democracy" is a highly integrated concept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PC system of democracy, including both static structure, but also contains the dynamic program; contains both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ut also contains the external form; contains both dominant system, but also contains the implicit norms. Democratic form of the NPC system display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nd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vertical dimension; decompose the specific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democracy in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NPC form of democracy, derived from the Marxist theory of state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the Soviet regime theory, and formation for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and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NPC form of democracy is the product that combined democracy of socialism with China's specific of the of democratic practice, after the process of the striking workers on behalf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the Soviet congress, and the Border Region participate will,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eople,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such as seeds, produce, develop, improve and matur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es.
     NPC form of democracy is an institutional system, include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conference system,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subsystems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representative system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NPC form of democracy. Delegate is the cell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is the leader, participan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was the intermediary linking the people and the state, no representative had no NPC system, Meeting system is the is the carrier of the NPC form of democracy. The basic method and way of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s the meeting. People's congress is not only public opinion, the unity of authority and the legislature, but also to express the will of the people in public places, And that is the basis, conditions, and platform for running the system. Also is the practice of field deputies. Electoral system is the basis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NPC form of democracy, and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of the system of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meeting, also is the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of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of NPC are interrelated and coordinated action principle and running withi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NPC mechanism is involved in running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mechanisms to promote and maintain the operation of the NPC system, democratic the NPC formed by citizens, representatives, the Communist Party, gover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participate of the main, combination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active and passive in a participation. Checks and balances is constraints of operation to the NPC.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is the main body of state power, to formed the state structure of legislative system, administrative system, judicial system, military system,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mutual sepa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utual control mechanism with the legislative decision-making, enforcement and oversight Allocation of functions the right to form an effective exercise of power. Legal mechanisms is the protec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democracy people's congresse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eople expresse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law-making, supervision law, enforce the law, and formed of a legal mechanism orderly, to ensure the people's congress agencies, elements of legal, orderly fashion.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conference system are complementary. The three systems constitute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mechanisms of the participatory,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the rule are interacted each other, to formed mechanism system of the NPC, th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united of the structures and procedures organically, laid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tic forms for NPC, shared responsibility and complete the democratic values and functions. However, as with any system, democratic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of the NPC, there are gaps, contradictions and shortcomings, metabolism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is imperative. Form from of the system,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democracy should be reformed, and implemented on behalf of full-time, competitive elections, debate of the meeting. Promote democratic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NPC to unite; from the mechanism of morpholog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hould be exp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s, strengthen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improve the rule mechanisms of law, to promote the NPC integr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democracy. Thereby, construction of the same fact and value, combinat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and deserved the advanced democratic form of NPC b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引文
1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贝。《岳村政治》是部充满学术创造性和现实生命力的作品,作者的问题意识、研究思路和学术志趣对作者给予极大的启迪。
    2翟小波、刘刚:《什么足代表制》,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zhai xbdai biao.htm.
    3古今:《书屋絮语》,载《书屋》,2002年第8期。
    4我一贯钟情于宏大的学术思想命题,喜好艰深的基本理论问题之研读,读博是自我学术方向和路径重大转向,是从多年法学研习的无可奈何地撤退,进入一个更加宏观的思想阵地,源十以往的知识结构和志趣,选择了政治学和法学的交叉地带一民主宪政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地,并选择人大民主形态作为博士论文。
    1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源自全球金融风暴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和巨大成就的分析和反思。最先提出这一用语的,仿佛是西方人,后来俄罗斯学者大张旗鼓使用这个用语,成为世界流行话语。西方人提出“中国模式”,更是一种直观的印象式、感觉式的命名。他们主要认为中国不同于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东西方大国,突然崛起,而且足和平崛起,并像发动机一样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视其有不同于其他大国的突出特点,因而称为“中国模式”。参见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王辉耀:《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版:俞可平、黄平:《巾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赵启正、张洪斌:《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丁志刚:《“中国模式说”值得商榷》,载《学术界》,2010年第4期。
    2这种解读与反思改革开放、鼓吹中国模式相呼应,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界,譬如朱学勤、俞可平、张维迎、姚洋、刘军宁等学者。
    1参见[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张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1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张互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卢轶:《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聂月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徐鸿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崇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迟福林、出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4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夏禹龙:《2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重庆出版集团1999年版。
    6汗耀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吴伟、范大英:《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纲》,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7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8田改伟《民主及价值》,载《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03期。
    9郭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高建、佟德志:《中国式民主》、《法治民主》、《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栾亚丽:《民主价值论》,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戴回天:《民主主体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2王中汝:《民主政治、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3杨光斌:《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维》,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4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佟德志:《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与趋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许耀桐:《西方政治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5郑楚宣:《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大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邱教红:《中西民主政治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
    17李景治:《资本主义民主的两重性》,《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胡鹤玖:《论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0期;陆象淦:《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危 机——西方学者的若干论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美国]戴维·施韦卡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及其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李良栋:《略论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中国党政十部论坛》1999年第2期。
    1代表性的学术作品有:蔡定剑:《中国人大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戚贵元:《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李秋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郭瑞:《新时期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社出版社2003年版;林们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运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口.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刘建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与国家形态的更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万其刚:《历史的选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史考察》,《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虞崇盛:《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张希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演进》,《法学家》1998年第5期:石世龙:《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云南学术探索》1994年第6期;阮友姣:《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借鉴》,《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何鹏程:《专职代表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6明;方宏伟、卢正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足实现民主的最好形式和最高形式》,《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陈肖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政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周梅芳:《试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6期;郭道晖:《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法学》2001年第3期;金太军:《建设政治文明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张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十重大关系》,《岭南学刊》1999年第4期;董珍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人大研究》1999年第10期:韩春荣、黄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探索》2003年第3期;谢岳:《完善人代会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术月刊》2005年第6明;郭道晖:《对党与人大关系上一些提法的商榷》,载十《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马奔:《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陈伟:《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等。
    2参见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许崇德:《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韩大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郭瑞:《新时期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社出版社2003年版。
    5李秋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郭道晖:《对党与人大关系上一些提法的商榷》,载于《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2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张皓《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定平的《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6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张希坡:《中国人大制度创建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8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李秋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0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邹学平:《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集团2005年版。
    12邱水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3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周叶中:《代议制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页。
    4[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7页。
    5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4年。
    6[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译者序。
    1参见[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4年。
    4参见[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参见[美]美S·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参见美]罗伯特·A·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多数人类制度从理想、价值层面考察都是非常科学、先进的,但现实运行中却变得面目全非,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中往往存在一种习惯性模式,用“价值理想”证明我们制度的先进性,用“现实国情”掩盖事实上的问题,这是一种政治宣传模式,不是严肃的学术态度。
    2参见[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洋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美]赫文、多纳:《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李涤非、潘磊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景跃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西方特别是美国随着实证主义方法和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科学取代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和方法,成为流行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政治学、法学界影响至深,实证主义在我国已趋之若鹜。
    1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2规范分析是根据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理论的前提,作为实践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价值、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05页。
    2参见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陈寿灿:《方法论导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参见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挪]拉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参见姜井水:《社会形态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5郭小聪:《不同学科制度主义方法论特征比较》,载《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参见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何俊志、任军峰、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大历史”是著名华人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提出的历史方法论,“人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本文只是借用其概念,无法运用其方法的精髓。参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主政体》,张巍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2001年版,序言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这足一份沉甸甸的政治文明的宣言
    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本校,向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3,127,128,141,149页。又参见:[英]J·S·密尔著:《代议制政府》,汪煊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2页。
    4“民主”是本文基本分析单位、核心概念之一,这种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最普遍、最常见、最一般但又包含资本主义一切基因的经济细胞一商品出发来解剖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规律。
    1[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同上注。
    4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23页。
    5[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6[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7斯芬克司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通常为雄性,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兽曾盘踞在道路上,向过路的行人问一个谜语。谜语的内容为:是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谜语的答案是“人”。早上,中午,晚上分别比喻人的幼年,中年和老年。传说这个迷题,后来被年轻的希腊人俄狄浦斯答对,斯芬克司因而自杀。斯芬克司之谜在业深层次的表现为“恐惧和诱惑”,即“现实生活”
    8参见[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2参见[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Elimentidi scienza politica]),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戴回天:《民主主体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1页。
    4[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5[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6[美]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7 Robert·A·Dahl,A Preface To Democractic Theory, The Universit of Chicago Press,1906. p146.
    8参见[美]罗们特·A·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 B. Holden, Understanding Liberal Democracy, Oxord and New Jersey,1988, p.116-133.
    2参见[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协商民主的中文翻译存在争议,协商民主(陈家刚),商谈民主(童世俊),商议民主(李惠斌),话语民主(曹卫东),本文采用通用翻译“协商民主’
    4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5 Maeve Cooke:"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48, P947-969.
    6 Christian Hunold:"Corporatism, Pluralism and Democracy:Toward a Deliberative Theory of Bureaucratic Accountability",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14, No.2, Blackwell Publishers,2001.
    7 Jorge M. 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USA West view Press,2001. P30.
    1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载《书屋》,2004年第1期。
    2[美]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6-237贝。
    3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4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2贝。
    5刘宝三:《当代中国民主的论争及其特点》,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97年第12期。
    6李泽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论》中精辟论述近代中国“启蒙”和“救亡”的辨证关系,受此启发,本文把五四民主思想命名为“民主启蒙运动”,把20世纪80年代的民主讨论界定为“民主思想解放”,合理与否,还需进一步论证和分析,并请学界同仁商榷之。
    1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页。
    3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4这一观念导源十列宁和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列宁把民主看做国家制度和形式的统一,而毛泽东进一步解释为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本文第二章有详述。
    5吴大英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
    6同上注。
    7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戴回天:《民主主体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5页。
    2安德鲁·海伍德:《政治理论教程》,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3《政治学与英语》,载《文选》(企鹅出版社,1957年版)。转引自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5[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69-191页。
    2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82-2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281页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1页。
    5参见佟德志:《在民主与法治之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2[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3参见[意]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韩强:《秩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王在水:《程序与民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4[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5[奥]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
    1栾亚丽:《民主价值论》,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第67页
    2参见张小平、黄玉顺:《中国之民主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载《书屋》,2004年第1期。
    4[美]S·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页
    1林肯演讲原文为The gove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孙中山先生在解释“三民主义”时译为“民有、民享、民治”,可谓翻译的冲来之笔,信、雅、达,形神兼备。
    2刘龙伏:《论民主的继承性》,载《江汉论坛》,1998年第10期。
    3郭湛教授认为主体性是人的生命的自觉.内含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与我为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矛盾统一性,人的主体性分为自在的主体性、自然的主体性、自知的主体性、自我的主体性、自失的主体性、自觉的主体性、自强的上体性、自为的主体性、自由的主体性九个阶段,本文认为民主是高级的自觉、自强、自为、自由的主体性阶段。参见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修订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3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7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3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颜一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5页
    3[法]让·博丹《主权论》, 李卫海、钱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4参见[英]洛克:《政府论》(下),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参见[法]卢俊:《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万斌、倪东认为人民主权以自由权、自主权、自控权为基本权利内容,以实现、保护、扩展这些基本权利为理想目标,建立各种民主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并使其制度化、法治化、多样化、有效化。参见万斌、倪东:《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科学形态》,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2万斌、倪东:《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科学形态》,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3参见: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瓣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本文关十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借鉴和参考了岳天明教授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海州:《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参引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张娟:《规范主义·经验主义·程序主义》,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特此致谢。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9页
    4[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刘东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125页。
    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6[美]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7[美]西摩·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8[美]S·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1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张娟:《规范主义·经验主义·程序主义》,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3同上注。
    4同上注。
    5艾伦·沃尔夫在《合法性的限度》一书中,历数自由民主的困局,指出自由民主采取的积累的国家、普选的国家和二元国家都小可避免地遭遇合法性危机,断言自由主义和民主牵涉各种不同而又相互冲突的政治理论,自由民主的问题就是合法性问题,这种见解尽管有点危言耸听,但其论证中隐含着民主包含合法性的逻辑足颇有启发意义的。参见[美]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7转引自:傅水军:《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论”评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期,6572页
    1参见王海州:《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5美凯斯·桑斯坦:《权利的代价:为什么自由依赖十悦》,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35页。
    1[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2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3[法]皮埃尔·卡兰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页。
    4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保护型民主(protective democracy),是英国学者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提出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之一,麦克弗森将其发展型民主、均衡型民主、参与性民主并列为四种基本民主类型。保护型民主主张政治平等即平等的投票权,以使公民能最大限度的过自主选择的生活,强调民主对公民自由的保护。参见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7库伊曼:《治理和治理能力:利用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载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8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_》,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9[美]西摩·M·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3页
    1 Carl 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NY:McCraw-Hill, Book Company Inc.,1963,p.236.
    2 Muthiah Alaggapa,Political Legitimacyin SoutheastAsia——The Questfor Morol Author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 Carl Friedrich Man and His Government: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NY:McCraw-Hill, Book Company Inc.-,1963,p22.
    4[美]西·M·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3页
    5林尚立:《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 C.Ray,".Needs. Wants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1.No.3(Sept.1968). 241.
    1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载《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2[美]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0页
    3[美]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6负
    4张康之、凌岚:《公共管理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5拉里·戴蒙得:《民主政治的三个悖论》,载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参见[美]S·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徐宗勉、张亦工:《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13负。
    3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4转引自丛(?)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5参见i美]S·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本文“民主化”内容主要引用和参阅戴回天博士的博士论文《民主主体论: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另一视角》对“民主化”的梳理和论证全面、深刻,把民主化总结为:(1)从依附到自由;(2)从君权到民权;(3)从人治到法治:(4)从等级到平等;(5)从专权到分权五个方面。参见戴回天:《民主主体论: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另一视角》,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人都足互相依赖的: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1查有梁:《什么是模式论》,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王邦佐:《新政治学概要》,复口.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311页。
    3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434页。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页。
    2 R.Mckeon.ed., Democracy in a World of Tension:Symposium Prepared by UNESCO, Univ. of Chicago Press,1951,p.522.
    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4[英]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版),景跃进、张小劲、欧阳景恨译,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
    2 A.R.Radcliffe-Brown, "A Nature Science of Society", Clencoe Illinios:The Free Press and Falcon's Wing Press.1957,p28.
    3现代西方政冶科学为追求政治的科学化研究而进行的一系列方法论、分析概念的创新,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行为主义影响下,这些方法论和分析概念的创新的出发点,正像马克思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批评的那样,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因此,这种创新的努力不可避免地有很大局限性。后行为主义、新制度主义想克服这种局限,但收效不大。
    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5《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1参见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表明了语言与存存的不可分割,二者是表里关系,语言与存在“同在”。海德格通过对“存在”、“语言”的重新界定展开了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力图扭转现代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参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v)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自后在(?)语的使用上, “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总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1与“政治上层建筑”概念相比,作为分析全部政治生活的概念,“政治形态”概念不仅是一种静态性、状态性的描述,而且是一种动态性、过程性的描述。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1经济形态是对代表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生产活动的抽象描述,包括生产模式、主导产业、基本结构及政策等等。人类历史上共产生了四种经济形态: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知识经济。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三种基本的经济形态是原始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那时将出现产品经济。
    2漆畹生:《水恒的活火: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提纲》,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第82页。
    4参见贝塔朗菲:《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政治系统理论主要的代表理论有三种:以伊斯顿为代表的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的一般系统分析理论: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以K.W.多伊奇为代表的政治系统的信息沟通理论。
    参见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1参见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0页。
    2参见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142页。
    4马林诺夫斯基教授是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导师,货孝通先生的随笔集《师承、补课、治学》一书中有较为系统介绍,本人曾按图索骥阅读了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少许作品,但仅仅足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5参见[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参见[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翼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参引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47页
    7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0页。
    1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在时间的意义上,结构主义者把分析的方法概括为两种,即他们所谓的历时分析法和共时分析法。共时性是“指沟通人与人共存关系的逻辑和心理联系,从而形成体系,这些是集体共同意识所能觉察到的”;而历时性,“是研究集体共同意识没有觉察到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联系,这些联系代代相传,但没有形成体系。
    2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它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化结果,事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参见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万斌、倪东:《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科学形态》,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4同上注。
    5见前文“民主实质足国家制度”之论述。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2参见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5页。
    1从一般意义而言,效能就是效率和功能,足衡量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严格来讲,这几个概念存在差异,效率泛指目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功量与所获得劳动效果的比率;效果是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或成果:效益即是效果和利益。参见《辞海》,上海辞典出版社,1979年版,第3361页;又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第13901391贝。
    2参见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简称“人大民主形态”,本文恨据论述、行文的需要,在不同语境中交替使用,特此说明。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2参见侯才等选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672-679负。
    4“国体”是国家性质、“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这一理解和划分是是中国政治知识体系的共识。蔡定剑先生对此有不同认识和见解,他认为我国国体或国家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共和国,即民主共和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十分深刻的解释,本文在此问题上遵循学界共识,把政权组织形式视作是政体。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席文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载《内部文稿》,2002-04-25。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贝。
    3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足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民主集中制既足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民主集中制”的足列宁,分别在1905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耶拿代表大会》一文中说:“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1906年3月20日,他又在《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一文中说: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参见《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论民主集中制》,中纪委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武三中:《变革时代民主集中制问题研究-兼论作为制度系统的民主集中制》,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叶海平、王荣发:《党的建设战略和方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02页。
    1参见帕森斯:《社会行功的结构》,张明德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景跃进、张小劲、欧阳景根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2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36页。
    1参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陈世清:《经济学形而上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3当代中国政治学者林尚立、民主理论研究的杰出青年学者佟德志等人把中国当前的民主模式总结为“复合式民主”:一是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复合,二是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复合,不管怎样的复合状态,人民民主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这一复合体的核心、主体是毫无疑问的。参见高建、佟德志主编的中国民主从书《中国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参见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达尔:《民主及其 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1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和汪晖先生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这两部十年磨一剑式的作品,对我从思想观念、学术思维和治学态度上都给予巨大激励,本章逻辑的构思受二书的影响至深,但在内容写作中却差之万半,自己无法驾驭观念史和思想史的互证的方法,落入俗套。参见汀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口.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总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1947年1月,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论文中探究克罗齐的史学思想时,曾对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 “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足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足现时史……著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著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3就当代政治学研究的而言,历史并未构成其中不可或缺的配置项,在行为主义倡导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大行其道之时,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生命力和价值丧失殆尽。在方法论上,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都拒绝历史视角,在他们看来,传统制度研究所坚持的历史方法相对于实证主义缺乏足够的说服务、精确性和科学性。而历史制度主义兴起是对此观念一种绝地反击反击,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继承和改造了政治科学中的旧制度主义,而且还在对行为主义作出反思的基础上承接了集团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分析视角,同时吸纳了历史社会学的有关理论资源。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主要体现在它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上,在结构观中,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强调了政治制度对于公共政策和政治后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为重视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在历史观上,历史制度主义注重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来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强调政治生活中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并试图通过放大历史视角来找出影响事件进程的结构性因果关系和历史性因果关系。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通过新范式的建立而架起了政治科学各分支的沟通桥梁,开辟了政治科学研究的新空间,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参见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载《国外社会科学》,2002第5期。
    1本文第一章民主形态第一节详细论述“人民主权”理论。
    2参见[意]德拉·沃尔佩:《卢梭与马克思》,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1参见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载《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4页。
    2关十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题可谓是个见仁见智命题,学科不同,视域不同、甚至方法不同就形成截然不同的认识,可不容置疑的是,阶级概念肯定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阶级分析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参见韩冬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诸范畴初探》,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赵剑英、陈晏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480页
    2参见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贝。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页。
    6拉萨尔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联合会创始人,联合会主席。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由所谓“铁的工资规律”造成的这个伟大规律。拉萨尔提出“自由的人民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拉萨尔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为所有阶级服务的、水恒的机构,具有自己独立的本质。参见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2张友渔:《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中国的实践》,载《法学研究》,1983年第2期。
    3“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南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足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史,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国内马克思主义曾经倾注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研究跨越“卡夫丁峡谷”,作者偏激的认为.除了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几乎没有形成任何有思想意义和智识价值。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页。
    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2《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页。
    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201页。
    4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思想非常丰富,本文写作中得益于自己《宪政社会主义论从》执行编辑的便利,选编了虞崇胜教授《‘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和褚宸舸博士《从人民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宪政—宪政社会主义国体论的学说史研究》两篇文章,启发很深,部分观点直接引用这两篇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1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32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3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4《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9页。
    5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5明。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69-171
    1《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1934年1月),载《苏维埃中国》第2辑。
    2《毛洋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3《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84页。
    4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5页。
    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8页。
    1《毛洋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2《人民日报》,1948年6月16日。
    3参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4《共和国走过的路》(1949—1952),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4页。
    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1480页。
    1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2《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3《宪法资料选编》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7《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载《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78页。
    1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载《求是杂志》,2008年第5期。
    2参见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作为国家形态的苏联随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己不复存在,苏联模式也成昨日黄花,堙没于历史:我们选择了改革开放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否意味着我们和苏联已没有丝毫的牵连,理论和实践都在回避这一追问。其实,从政治、经济到意识形态,我们的世界打上太多的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烙印,譬如公有制、人大制度、政党制度,可能段时期很难走出这一背景。
    1[苏联]莫洛克:《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4页
    2罗新璋:《巴黎公社公告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3、54页。
    3周勇:《实行人民当家做主保持社会公仆本色的伟大创举—纪念巴黎公社130周年》,载《理论导刊》,2001年第6期。
    4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871年巴黎公社史》(上),马龙闪等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2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万其刚:《历史的选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史考察》,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巴黎公社》,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4页。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95页。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1页。
    6《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7《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
    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4卷),1985年版。
    2参见姜长斌、徐葵、李静杰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06年版,第315页。
    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6参见梁启超:《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7参见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枫、朱庆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2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3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1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2北伐战争期间,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功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起义发功十1926年10月23日:第二次起义发动十1927年2月22日;第三次起义发动十1927年3月21日。前两次都遗憾失败,第三次起义占领了上海,并成立市民代表大会和市民政府。
    3赵世炎:《上海同总盟罢工的记录》,《向导》189期,1927年2月28日出版。转引自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4参见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演进》,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321页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1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上),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5135页。
    4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145页。
    1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232页。
    3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9页。
    2同上注。
    3同上注。
    4同上注。
    5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6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的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即为前一种形式。同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即发展为后一种形式,即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产生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协商委员会。
    1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90页。
    2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3同上注。
    4同上注。
    5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6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
    1参见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尹世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6页。
    3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1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2秦晖先生把文革中的中国描绘为一种“全民受损,没人受益”的负帕祟托最优状态。参见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改革三十年之我见》,南方周末,2008年2月21日。
    3蔡文成:《社会主义宪政的现代性成长》,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8期。
    4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1-504页。
    1[英]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年8月24日—1985年11月27日),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有《论历史》、《文明史纲》。布罗代尔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时间分别表示三种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对应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政治时间,揭示出了结构、局势和事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这足一种天才的真知灼见。参见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刘北成 周立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4[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前高。
    1[英]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版),景跃进、张小劲、欧阳景根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 Hall,Governing the Economy,p,19。转引自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3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9页。
    5制度主义既是流派,又是方法,源于制度经济学的扩张与渗透,形成了多种学科制度主义,譬如,经济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法学派、历史制度主义等。
    6[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挤绩效》,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页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45页。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3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挤绩效》,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53页。
    4[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6[美]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8页
    7[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8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4页。
    9参见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60页。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11制度经济学认为,从生成方式看,存在三大不同制度类型:一种是在个体行动之间无意识的相互建构,是制度的累积性的纯粹“演化性”生成过程,对应着的是演化生存的制度:一种是制度“建构性”生成过 程,对应着的是建构生成的制度;一种是制度的“设计性”生成过程,对应着设计生成的制度。演化生成的制度不是行动的目的而只是行动的副产品或无意识后果,建构生成的制度是实践形态的、有限意识行动的产物,设计生成的制度则是理论付诸行动的产物。其实,多数制度是三种类型的融合,没有纯粹的设计或演化的制度,人大制度正是三个生成方式综合的产物。参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代表、选举和会议三大具体民主制度逻辑顺序的安排来讲,有不同的排列方式:一是代表一会议一选举的顺序,代表是主体、会议是载体,选举把二者连接起来:二是代表—选举—会议的顺序,代表作为主体,通过会议,实现参政议政,三是选举一代表一会议的顺序,选举代表,代表参与会议,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论证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构思路,本文采用代表是主体、选举是基础、会议足载体的逻辑安排。
    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宏森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又见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
    3参见杨俊一:《制度哲学导论一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辛鸣:《制度论:关十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参见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2[英]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贝。
    3代表理论研究是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论题之一,相比而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对代表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黄小钫:《实质代表制与实际代表制—美国制宪时期的代表理念之争》,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温辉:《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彭宗超:《合作抑或冲突:选民与代表相互关系的选举理论评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蒋劲松:《议会是代表机关的理论学说》,载《人大研究》1995年第11期;周光辉、彭斌:《理解代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翟小波、刘刚:《什么是代表制》,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zhai xbdai biao.htm;施雪华、孔凡义:《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9期;周志武:《选民代表·自主代表·全民代表—代议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份转换》,载《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陈伟:《政治代表论—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明。张宇、任敏:《人大代表角色认同的变化》,载《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杨小虎:《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利学版》2008年第3期。
    4翟小波、刘刚:《什么足代表制》,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zhai xbdai biao.htm.
    1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贝。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页。
    3周叶中:《代议制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4[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第1页。
    5[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第2页。
    6王晓珊:《代表理论研究综述》,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10期。
    1 A. H. Birch, Representation, London:Pall Mall Press Ltd,1971; Hanna F.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转引自景跃进: 《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 H. F. Pitkin, Commentary:the paradox of representation, in J. R. Pennock and J. W. Chapman (eds) Representation, New York:Atherton Press,1968;转引自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3邱家军博士把代表和选民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五种基本模型,分别足委托—代理模型、选举—代议模型、抽样—一微体模型、统制—象征模型、选民团体—国家机关转移模型,本文参考和引用其中论述,特此致谢。参见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4温辉:《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明。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6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1-92页。
    3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4参见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3页。
    5[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6页。
    6[英j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第155-156页。
    1常模:原系指一个标准化的测验,不但内容、施测和评分要标准化,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标准化。一个测验的原始分数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可比性。在传统的测验中,把个人所得的分数与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水平的分数分布情况相比较,以判别其所得分数的高低.此处所指的“代表一股人同类行为的分数的分布情况”,即称为“常模”。常见的亚常模有年龄常模、年级常模、性别常模、地域常模、民族常模、职业常模等。
    2[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第33页。
    3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4页。
    4[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第134页。
    5[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第40页。
    6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230页;又见:邢广程、潘德礼、李雅君编著:《俄罗斯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 44页。
    1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2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6页。
    3《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4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8页
    5沃尔夫冈·曼托:《代表理论的沿革》,林明义译,载应奇编:《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5页。
    6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参见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载茅十轼主编《民主法治: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2参见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载茅于轼主编《民主法治: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主要参见许崇德:《宪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刘茂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杨海坤:《宪法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杨小虎:《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现以经过五次修正: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3《代表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参见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3页。又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2-622页
    2西方政治学的话语体系之中,选民(electorate/constituency)这一概念的政治内涵,同人民(demos/People)、公民(citizen/People)、国民(nationality/citizen)之间的关系跟我国一样,都是后三者的下位概念,本文四者概念内涵的政治意蕴上并小加以严格区分的使用。
    3复旦大学的邱家军博士基于代表是“一个多重代理的角色集”的理念,提出“多重代理关系”。这个观念给本文很大启发,但多重代理不能完全揭示我国人大的代表和选民关系,笔者提出“多元代理关系”既包括代表的多重身份,也包容代理关系的多元复杂性。参见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4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46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第34条。1982年宪法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四次修正,对于这一条规定没有任何变化。
    2邹平学:《关于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身份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3张宇、任敏:《人大代表角色认同的变化》,载《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汪淑娟:《人大代表的角色归属》,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3期。
    4林洁榕:《人民代表大会需要人民监督—人民监督人大的制度分析》.载《人大研究》,2005年第6期。
    5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6参见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产权经济学把产权界定为“权利束”,借用这一理念,制度本身就是一束规范。参见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杨云彪:《公民的选举》,中国大百利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4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5参见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选举制度的研究是国外民主理论的持久不衰的主题,我国人大选举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焦洪昌:《选举的法律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高怀鹏:《比较选举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杨云彪:《公民的选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玉明:《选举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马耕夫,邹通祥:《论我国选举制度的来源性质地位和作用》,载《人大研究》1996年9期:关太岳:《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载《法商研究》1998年3理:王勇:《竞选制和专职代表制:构建人大代表选举监督体系的制度平台》,载《人大研究》2003年11期;何永红:《中国选举制度的现状与趋向》,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吕林、周欣:《浅论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与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期等。
    2《小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大美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9),外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456页。
    4《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中译本)(9),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5[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6[英]戴维·米勒、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7贺晓梅:《竞争性选举与我国选举制度完善》,南京帅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8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页。
    9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页。
    2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1页。
    3参见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参见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卢松:《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
    6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1-144页。
    7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1曹沛霖、陈明明:《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82贝。
    3陈同燮:《希腊罗马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70、118页。
    4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1、32贝。
    5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61787年5月至9月, “以修改《邦联条例》为唯一的和明确的目的”、“使全国体制足以应付政府的紧急事务和保全联邦”为名义,除罗德艾兰之外的当时美国12个州的55名代表会聚费城,由乔治·华盛顿任会议主席,经多方讨论、协商和委协,制订出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这个定于1787年
    5月25日召开的会议,就是著名的货城会议,史称制宪会议。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是美国历史上的重 要里程碑事件。在费城会议中诞生的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对美国及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参见[美]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毛国权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美]波考克:《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谈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沈汉、刘新成:《英国政治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233页
    2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页。
    3彭江:《世界选举制度的主要模式及比较》,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4065
    1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3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论认为,政治系统是指维系一个社会政治生活正常运行的有机体,由系统组织、系统成员以及组织的能力和成员的权威性影响力等要家组成,它本身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间有一定的边界.但仍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因此,政治系统对外界的压力和要求能做出有效的反映。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政治输入转化成为官方的政策、决定和执行行动,对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参见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王浦劬:《选举的理论和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需要讨论的是当代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人民利益的多元性和社会主义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关系。1978年以来的30多年,伴随着市场化趋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的逐渐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巨大变动,出现了多样化、动态化、社会化等特点,并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的考验。一是,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同质化社会,已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社会;二是,以社会成员工作分配组织化、职业固定化、身份隶属化、居住变化为特点的相对静止的社会结构,正在转变为社会成员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身份和居住多变性为特点的动态社会结构:三是,以社会成员的工资福利由单位提供、人事档案由单位管理、政治活动在单位参加、个人命运由单位决定为特征的“单位人”,正在转变为福利由单位或社会统筹解决、人事档案由单位或社会管理、政治活动在单位和社会参加、个人命运主要由自己决定为特征的“社会人”; 四是,以信息主要通过单位领导传达文件、国家提供新闻等纵向传播形式来传递,从上到下引导社会舆论的相对封闭式社会,已经迅速地转变为大量信息主要通过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横向传播形式来传递.并且能够快速、便捷传递的开放性社会。
    3冯莉:《中国选举:理念与制度》,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2参见[美]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参见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王浦劬:《选举的理论和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 1953年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比例农村和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是8:1;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这个层次的比例是8:1,省、自治区这个层次足5:1,自治州、县是4:1;1995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把全国、省、自治区农村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统一修改为4:1;2010年新修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中国公民被选举权的完全平等,中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迎来了“同票同权”的新时代。参见孙彬:《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历史回溯》,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明。
    2参见许崇德:《宪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口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浦劬:《选举的理论和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廉希圣:《我国选举制度的优越性》,载《中国人大》,2009年12月25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页。
    3《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4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5页。
    1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湖北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政治学参考资料》,1982年第3明,第25页。转引自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5-106页。
    3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59页。
    1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7页
    2继续名册制度,是指经登记确认的选民登记长期有效,每次选举时,负责选举的机构只需根据换用选举期间选民的变化情况对现有的选民名册作出必要的增删订正即可。
    3胡盛仪、陈小京、田惠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97页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59页
    2参见赵心树:《选举的困境》(增订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2《列宁全集》(第31卷),入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4徐红:《比较政治制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5主要参见:[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熊希龄,吕德本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l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煊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杨建顺编:《日本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参见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知力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主要参见:[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熊希龄,吕德本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煊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杨建顺编:《日本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5页。
    4参见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日]美浓部达吉:《议会制度论》,邹敬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175页。
    7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1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2参见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编著:《英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英国式熔权制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政府成员由协会平民院多数党前座议员及其贵族院同党前座兼任:政府对平民院承担集体责任和大臣个人责任:政府安排议会的立法工作。熔权制原本是英国议会为架空国行政权、而由议会控制行政权所采用的,以图巩固议会至上制。始科未及的是,随着现代英国政府职责的膨胀,行使行政权的政府逐步操纵议会的立法权,导致议会的衰弱。
    1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是1789年7月14日在巴士底监狱爆发的一场革命,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从积极意义上讲,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从世界历史角度看,法国大革命足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但思想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千秋功罪自始就存在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观点,以柏克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对大革命进行强烈批判非常精辟、深刻,对我们这个深受革命浸润和洗礼的民族,很有教诲。参见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2参见许振洲:《法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王晓民:《世界各国议会全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吴国庆:《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1765年九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举行“代表大会”,用Congress表示,会议达成决议,各殖民地联合抵制英国的印花税。此后, “第一届大陆会议”和“第二届大陆会议”中的“会议”一词,用的都是ongress,表小“代表大会”。后来美国一直坚持采用Congress一词,以别于英国的Parliament。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3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页。
    4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1刘嗣元:《论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载《人大研究》,1994年第12期。
    2吴卫国:《人大会议的特点、功能和规则》,载俞荣根主编:《天宪》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参见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吴卫国:《人大会i义的特点、功能和规则》.载俞荣根主编:《天宪》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5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2 http://www.ce.cn/ztpd/xwzt/lianghui2005/tttp/200502/28/t20050228_3190083.htm.
    3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1韩大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2刘嗣元:《论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载《人大研究》,1994年第12期。
    3郭瑞:《新时期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社出版社2003年版,第756-759页。
    4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2陈寒枫:《关于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召集与主持》,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9期。
    3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万其刚、蔡春红、苏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研究》,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陈寒枫,《国家立法机关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比较研究》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宪法比较研究文集(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蔡文成:《宪政视域中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参见尹中卿:《英、法、美、德、意、日六国议会议事规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陈寒枫:《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的探索》系列论文(之一—之十六),连载于《人大研究》,2007年—2008年。
    2陈寒枫:《关于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召集与主持》,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9期。
    3万其刚、蔡春红、苏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研究》,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
    1万其刚、蔡春红、苏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研究》,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
    2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3陈寒枫:《关于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议案的审议程序及有关问题》,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11期。
    4参见尹中卿:《英、法、美、德、意、日六国议会议事规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11页。
    2参见陈寒枫:《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的探索》系列论文(之一—之十六),连载于《人大研究》,2007年—2008年。
    3参见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政、程湘清:《民上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会的组织和运运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页。
    2 Kiser, Ostrom,1982.转引自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贝。
    1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的关系,存在不同理解和较大争议,一曰民主制度包含民主机制,民主机制只是民主制度的运行方式和过程而已;二曰民主机制包含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只小过是机制的条件和基础,机制内含制度;三曰民主机制和民主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本文持此说。
    2参见李旭:《社会系统动力学: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438页。
    4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1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2“机制”一词越来越时髦,各种改革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放言,必称“机制”,报章杂志乃至红头文件上,也频频出现这个熟悉的字眼。到底什么是“机制”呢?词源意义上,大体相同的注解: “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 “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等。社会机制是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索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经济机制是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一系列政治结构、政治功能、政治生活的运行规则和运行程序的有机组合,它最集中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人类的政治生活赖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法律机制就是为了法律的实现而组建一系列的机构、设施、人员及运转方式和原理。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1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2参见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12页。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形成的,也 是现实决定的,是政治保障,也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1参见[法]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大卫·马赫蒂摩(David Martimort):《激励理论:委托一代理模型》,陈志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3参见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5页。
    2本文将在本章第四节详细论述以法治为主的人大民主保障机制。
    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4[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31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485页。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3页。
    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页。
    3同上注。
    4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5这期间国外的代表著作有:美国的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的《政治学手册精选》、S.P.亨廷顿、琼.业.纳尔逊的《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S·P·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罗伯特·达尔的《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得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玛格丽·康维的《美国的政治参与》、丹尼斯·凯沃内夫的《政治科学和政治行为》、贝蒂·多布拉兹的《21世纪政治参与的社会视角》、肖尼斯·格迪斯汀的《美国的利益集团、游说和政治参与》、英国盖伦特·派瑞等的《英国的政治参与和民主制度》、日本蒲岛郁夫的《政治参与》等。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7页。
    7《荀子·富国》、《荀子·君道》。
    8参见刘泽华:《巾国古代政治思想史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本文第三章对社会契约论和自然状态说有详尽的论述。
    2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4“以政治为业”是韦伯的经典论断,与此相互应,提出“以学术为业”。参见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水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以熊彼特为导源,帕累托、拉斯韦尔、米歇尔斯、林德布罗姆等把民主看做是一个政治市场,基本遵循市场的逻辑运行和发展。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4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5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l年版,第773页
    1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6页。
    2[美] S.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3邱永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4[美] S·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汀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5同上注。
    1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6页。
    2常态政治参与一般具有直接、显性、主动、合法、均衡等特征,这种政治参与是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个必然环节来发挥它的功能的:如果在常态参与的范围内不能达到既定目的时,就要借助非常态的政治参与来作为手段之补充。非常态政治参与具有非直接、隐形、破动、非法以及非均衡等特征,足指公民采取与现代民主的发展相违背的一些非常态的方式来参与政治活动。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135页。
    3《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
    1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2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和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3弥勒·约翰:《自由原理》,马君式译.日本初版,转引自《自由、平等与民主:弥勒·约翰与孙中山政治思想》,台湾编译馆1999年版。
    4陈传明:《西方管理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俞可平:《公民参与的政治意义》,新华网理论频道:政治前沿,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 2007-01/01/content_5551973_2.htm
    2参见[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美] S·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汀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6-177页
    4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5[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7页。
    2俞可平:《公民参与的政治意义》,新华网理论频道:政治前沿,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 2007-01/01/content_5551973_2.htm
    3“公民”一词不仅是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同时也包含了民主的基本价值与追求目标。在我国,自从1953年选举法开始改用“公民”一词以来,“公民”的用法一直为我国宪法、法律所采用。“人民”与“公民”的含义基本一致。
    4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5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代表制度部分详述人大代表的参与形式和功能。
    6魏星河等:《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2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203页。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页。
    4[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页。
    5[美]S·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371页。
    1董江爱:《政治学原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2游劝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载《理论视野》,2008年第9期。
    3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4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即政策过程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大阶段:政策输入、政策输出、政策反馈。参见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即当代中国的政策输入过程中,利益要求主要不是由政策制定系统外部的社会利益群体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政策中枢)中去,而主要是由党组织和政府官员们主动进行利益要求的认定和利益综合的输入。
    1时至今日,官本位思想、清官思想、小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等级观念、臣民意识等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仍然压抑着现代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较低。这种政治参与文化还是地域型文化或依附型文化。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消极心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心态之一: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与不参与没多大关系,相信政府能够管理好国家;心态之二:政治是件好事,应当参与,但还足少参与为妙;心态之三:即使参与了也不起什么作用,参与不参与没什么区别,领导让参与就参与,没有安排就不参与;心态之四:如果参与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就热心参加:如果是上级要求必须完成的任务,就不感兴趣,但也能敷衍了事地完成。参见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罗们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3参见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董江爱:《政治学原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2夏下珍、江立华:《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3“第四种权力”是欧美西方社会对于新闻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表述,是指在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之外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对三种社会权力进行舆论监督,以保证社会肌体的健康运行。
    4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8页。
    1夏玉珍、江立华:《政治社会学教程》,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2陶尔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4参见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参见[美]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詹福满:《科学发展观与反腐倡廉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参见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政治的成长: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4[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姚鹏等译,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5[美]小詹姆斯·R·斯托那:《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姚中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6[美]G·H·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4页。
    7[英]霍布斯:《利维坦》,第26章,第214-215页;[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学说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页。
    8参见张杰:《西方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英法美三国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9页。
    10同上注。
    11同上注。
    1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5页。
    2需要指出的是,中文通常译作“行政权”的法文原文,就其原义而言,其实足“执行权”,即执行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各种法律的权力,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类似地,洛克理论中的“行政权”是执行权(executivepower),法国1791年宪法中的“行政权”也是“执行权”。执行的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由此而言,现在被我们称为行政权的那种权力,其实是“执法权”。当然,这里的“执法”二字的含义有别十我们现在所习惯的与“司法”同义的“执法”。参见许明龙:《小议盂德斯鸠三权分立之本意》,载《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0141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6页。
    4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7页
    5[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40页。
    1三权分立制度对中国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运用西方的分权学说,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治经验,创立了五权宪法理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加入监察、考试两权。1947年元旦,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权宪法”原则。
    2参见[英]比尔·考克瑟等:《当代英国政治》,孔新峰、蒋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参见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吴国庆:《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分权制衡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已是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实践中也包含明确分权制衡思想因素,尽管分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如果可以撇开对历史伦理价值的评价,而仅从管理的角度去看,还是非常有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1)帝王式三权分立的制衡,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建立起行政(中枢机构:宰相、中书等)、军事(太尉)和监察(御史大夫)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皇族、功臣与外戚间力量的平衡,在朝中派系的关系上,皇帝会调整皇族、功臣与外戚间的力量平衡,稳定制衡机制:(3)朝中文武分权的制衡,从帝王消除直接威胁的手段来看,让朝中文武互相分权牵制,出是很有效的制衡管理;(4)内廷与外廷之间的平衡,为了防止被架空,历代帝王常常设有内廷和外廷,利用授权的调整来维护牵制管理体制;(5)谏臣对权臣的制衡,皇帝会利用上大夫对权臣的谏议和巨大影响力,实现制衡管理。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谭智华:《法治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3杜力夫:《权力监督与制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1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6页。
    2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3页。
    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2页。
    5蔡文成:《论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周瑞华:《论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利弊》,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美]埃尔斯特等:《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谢鹏程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4页。
    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3多元制约是现代控制权力的必要选择,常见的控权方式有: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衡权力,以法律规制权力,以程序制约全力,以社会制约权力,以文化制约权力等。参见蔡文成:《论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蔡文成:《论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组织编写:《与人大代表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90页。
    1同上注。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57,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的层级关系’
    3参见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杜力夫:《权力监督与制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257页。
    1蔡文成:《论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任剑涛:《权利政治的兴起》,载《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2期。
    3田芝健:《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
    4中国政治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党政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的互功看,存在党政合一和党政分开两个路径。党政合一是指在共产党的党委领导体制下,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呈现出以执政党为主体,以国家权力的名义来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结构与功能。党政合一首先表现为党政机构在人事上的重叠,即中共的各级领导人兼任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主要官员。党政分开指的是党政职能分开。党政分开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执政党的基本要求。党政分开的第一个含义是明确党政领导的权限;党政分开的第二个主要含义是党政权力监督与制约。参见袁绪程:《政改: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载《中国改革杂志》,2009年11期:叶宇:《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htto: //www.gdou.edu.cn/xcb/source/info.asp?id=156..
    1参见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杨胜群:《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增补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参见《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江泽民思想年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2、33页。
    5李林、石茂生:《依法治国与宪政建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6马克思语。思想源自托马斯·潘恩,1776年,潘恩匿名发表了他那篇惊世骇俗的小册子——《常识》。在这本不足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下面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有人说,北美的国王在哪里呢?朋友,我要告诉你,他在天上统治着,小像大列颠皇家畜生那样残害人类。如果庄严地规定有一天要宣布宪章,希望我们甚至在世俗的德行方面也不要暴露出缺点来。让发表的宪章以神祇和《圣经》为根据;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因为,在专制国家中国王就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也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例外。但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滥用至高权威的可能,那就不妨在典礼结束的同时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 号的公民。”“组织我们自己的政府,乃是我们自然的权利。”参见马斯·潘恩:《常识》,潘汉典、曾尔恕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参见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9页。
    3[英]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美国第一届总统J.亚当斯曾将哈林顿关于法治的思想写进1780年马萨诸塞州的宪法中, “旨在实现法治政府而非人洽政府”。
    4[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5页。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6页。
    2秦前红:《论法治原则》,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gid=335568514&db =art.
    3[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2页。
    4 Raz J.The Authority of law: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Clarendon Press,1979.214-219。
    5《管子·明法》。
    6孙笑侠:《法理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3页。
    1参见许章润:《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孙笑侠:《法理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3页;卓泽渊:《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参见李水红主编:《法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359页;孙笑侠主编:《法理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3页。
    4谭智华在《法治与社会和谐》--书中对“法治”和“法治机制”进行详尽论述,本文参考和引用了书中部分观点,特此致喇。参见《法治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5参见卓泽渊:《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373页。
    1谭智华:《法治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3荣剑、杨逢春:《民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3-335贝。
    4谭智华:《法治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1同上注。
    2参见高建、佟德志:《法治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法治组织除国家各级各类机关之外,还包括一些中介组织和一些拥有一定管理权能的企、事业单位,这此中介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是法律设定或授予的。
    1参见高鸿钧等:《法治: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页
    3张正德:《中国法理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286页。
    1谭智华:《法法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2郭道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1魏齐富:《论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西湖法律书店网站法律图馆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37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1956年版,第71页。
    1参见舒国滞:《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剖法的剧场化》,载《政治论坛》,1999年第3期
    2孙国华:《社会主义法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8页。
    3狭义的立法权是指权力机关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的活动,通常称之为国家立法权;广义的立法权除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外,还包括行政机关制定和修改法规、规章的行政立法权。
    4参见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参见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参见舒国滢:《法理学阶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5页。
    2参见舒国滢:《法理学阶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闫克文、刘满贯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6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32页。
    2漆畹生:《水恒的活火: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论纲》,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贝。
    3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训、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足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1新陈代谢本意是指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意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正如毛泽东《矛盾论》:“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参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刘义强:《民主和谐论: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4房宁:《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5 S·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4页
    6 S·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页。
    1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十问题与趋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3转引自郭秋水:《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4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2006年版,第170页
    5本文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历史”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6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十问题与趋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196页
    1国外汉学界中国研究的作品汗牛充栋,代表性的系列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1987年起出版“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陆续出版的有美国学者魏斐德著《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从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费维恺著《中国早期T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陈锦江著《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施坚雅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英国学者杨国伦著《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贞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江苏人民出版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从书”中与近代中国有关的译著有美国学者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格里德著《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墨了刻著《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周锡瑞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杜赞专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艾恺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任达著《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周策纵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萧公权著《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2邓小军:《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参见高建、佟德志:《中国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蔡文成:《论社会主义宪政的现代性成长》,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8期。又参:蔡文成:《论社会主义宪政的理论逻辑和制度实践》,载《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
    3张晓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宪政文明的发展》,载《唯实》,2007年第10期。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页。
    2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09-16.
    3参见高建、佟德志:《党内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5李宗楼:《马克思主义民主与监督理论若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又见:王勇兵、陈方励:《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王长江、周红云、王勇兵:《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中火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王建国、李会滨:《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参见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高建、佟德志:《基层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谈火生、袁贺、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民主—基层民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史卫民、潘小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湘涛:《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肖立辉:《巾国基层民主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代昌:《来自基层的变革: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微观思考》,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9系列书。
    2参见高建、佟德志:《m商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陈家刚:《m商民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陈剩勇何包钢:《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詹姆斯·菲什金、彼得·拉斯莱特:《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参见高建、佟德志主编的中国民主丛书《中国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这是所谓的体谟问题,即从“是”能否推出“应该”,“应该”和“是”什么关系,足体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一个著名问题。体论意义上的事实足客观存在的(或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和属性的总和: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客体关系范畴。参见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刘永倩:《中国纤济矛盾导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6页
    2代表多数是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劳模、企业家,是掌握社会多数社会资源的群体。
    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仃干部身份的代表达到41.6%.有的地方则可能超过50%。参见邹学平:《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集团2005年版。
    1陈(?)玉、刘彤:《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现实中小少代表意识小强、职责小清,小您意出席代表大会,不愿意参加代表活动,甚至把代表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在于此。
    2茅于轼:《民主法治: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3何鹏程:《专职代表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载《人大研究》.2001年第11期。
    1茅于轼:《民主法治: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243、244页
    2改革试点,即改革试验田,足中国改革开放的有效经验。在进行大规模、全方面改革之始,通过试点、试验田积祟有效经验、及取失败教训,也可以锁定风险,降低改革成本。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市场经济都足通过试点、试验田推向全国,走向成功。这是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契合哈耶克所论证人类社会的自然演化规律。参见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杨临宏、陈颖:《西方议会辩论制度及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载《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
    4参见[美]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辩论》(上、下),尹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张卫红:《从发言到辩论—试论建立人大常委会辩论制度的必要性》,载《楚天主人》,2007年第9期。
    2参见[美]爱默伦:《论辩巧智—有理说得清的技术》,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贺晓梅:《竞争性选举与我国选举制度完善》,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陈立林:《选举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载《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3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载《书屋》,2004年第1期。
    1参见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之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立林:《选举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载《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2[美]S·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1 [美]S·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汀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2参见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杜锋:《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2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组织编写:《与人大代表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0 8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2王勇兵:《从人大对共产党的监督说起》,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36939
    3李吕庚:《人大监督功能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4500
    1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李昌庚:《人大监督功能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4500
    1郭道晖:《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人大制度》,载《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明。
    1[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3页
    1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2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属性不符
    1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5、17、18、21、22、23、46、49卷),人民出版社。
    4. 《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 《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9.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2.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张希坡:《中国人大制度创建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4.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7.刘先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8.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戚贵元:《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李秋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1.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郭瑞:《新时期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社出版社2003年版。
    23.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运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组织编写:《与人大代表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9.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0.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张小平、黄玉顺:《中国之民主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黄达强:《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陈荷夫:《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7.韩强:《秩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38.王在水:《程序与民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39.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0.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1.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何俊志、任军峰、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王绍光:《民主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版。
    46.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8.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0.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2.胡盛仪:《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3.焦洪昌:《选举的法律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高怀鹏:《比较选举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56.杨云彪:《公民的选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57.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
    5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3.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5.漆畹生:《关于马克思民主科学的提纲》,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6.邱敦红:《中西民主政治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67.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68.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69.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0.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1.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2.王海州:《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3.佟德志:《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与趋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4.刘瑜:《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75.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76.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吉林出版社2007年版
    78.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张互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0.刘永估:《民主的权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1.唐贤兴:《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复口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2.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3.周叶中:《代议制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5.郑宪:《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86.张贤明:《论政治责任一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修订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8.杨俊一:《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0.姜井水:《社会形态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1.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
    92.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4.聂月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5.吴大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韩冬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诸范畴初探》,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97.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98.赵剑英、陈晏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9.武三中:《变革时代民主集中制问题研究—兼论作为制度系统的民主集中制》,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00.齐振海:《认识论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1.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02.杨胜群:《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增补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3.李君如、吴军:《民主:并非虚幻的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4.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5.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6.张式谷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07.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8.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高建、佟德志:《中国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0.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1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5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2.刘泽华:《中国占代政治思想史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3.韩大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6.赵心树:《选举的困境》(增订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7.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18.杨建顺:《日本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19.尹中卿:《英、法、美、德、意、日六国议会议事规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20.吴国庆:《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21.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2.邱永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23.魏星河等:《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4.龚志宏:《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5.谭智华:《法治与社会和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126.杜力夫:《权力监督与制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7.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政治的成长-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8.张杰:《西方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英法美三国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9.徐鸿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0.夏禹龙:《2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重庆出版集团1999年版。
    131.汪耀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32.郑楚宣:《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大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3.栾亚丽:《民主价值论》,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
    134.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35.戴回天:《民主主体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36.刘义强:《民主和谐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3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8.[古希腊]亚里十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9.[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0.[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41.[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泽,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5.[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6.[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8.[美]罗伯特·古丁等:《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9.[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竺乾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0.[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邓正来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1.[美]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泽,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52.[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53.[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4.[美]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汀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
    155.[美]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6.[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7.[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58.[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9.[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馆2006年版。
    160.[美]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泽,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1.[美]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62.[美]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3.[美]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4.[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65.[意]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6.[加]弗兰克·坎宁安:《民主理论导论》,谈火生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67.[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8.[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9.[法]博丹:《主权论》,李卫海,钱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0.[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1.[美]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2.[美]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3.[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4.[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175.[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6.[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止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7.[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主政体》,张巍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2001年版。
    178.[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潘勤、谢鹏程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9.[英]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0.[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泽,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81.[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82.[美]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张伟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183.[美]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84.[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85.[挪]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6.[美]罗伯特·L·西蒙:《社会政治哲学》,陈喜贵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7.[美]斯蒂芬·P·特纳:《社会科学哲学》,杨父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8.[英]大卫·马什:《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景跃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9.[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0.[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1.[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92.[美]赫文、多纳:《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李涤非,潘磊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94.[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95.[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96.[奥]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7.[德]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8.[德]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00.[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01.[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2.[美]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03.[美]西摩·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泽,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6.[美]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08.[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09.[美]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210.[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泽,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11.[美]A.布奇:《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版
    212.[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3.[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熊希龄,吕德本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14.[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5.[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16.[日]美浓部达吉:《议会制度论》,邹敬芳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7.[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姚鹏等泽,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
    218.[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及逻辑结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
    2. 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 邹平学:《关于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身份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4. 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5. 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6. 杨光斌:《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维》,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 王中汝:《民主政治、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8. 陈寒枫:《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的探索》系列论文(之一—之十六),连载于《人大研究》2007年—2008年。
    9. 刘建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与国家形态的更新》,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0.万其刚:《历史的选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史考察》,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11.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12.虞崇盛:《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载《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13.张希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演进》,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14.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5.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载《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6.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17.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18.张友渔:《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中国的实践》,载《法学研究》,1983年第2期。
    19.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载《书屋》,2004年第1期。
    20.石世龙:《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载《云南学术探索》,1994年第6期。
    21.阮友姣:《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借鉴》,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2.任剑涛:《权利政治的兴起》,载《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2期。
    23.关太岳:《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载《法商研究》,1998年3期。
    24.何鹏程:《专职代表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载《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6期。
    25.方宏伟、卢正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的最好形式和最高形式》,载《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6.陈肖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政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7.周梅芳:《试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6期。
    28.郭道晖:《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载《法学》,2001年第3期。
    29.金太军:《建设政治文明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载《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30.张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止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载《岭南学刊》,1999年第4期。
    31.董珍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载《人大研究》,1999年第10期。
    32.王晓珊:《代农理论研究综述》,载《人大研究》,2009年第10期。
    33.韩春荣、黄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载《探索》,2003年第3期。谢岳:《完善人代会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34.郭道晖:《对党与人大关系上一些提法的商榷》,载《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35.马奔:《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6.陈伟:《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37.周瑞华:《论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利弊》,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8.张宇、任敏:《人大代表角色认同的变化》,载《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9.李良栋:《略论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2期。
    1. B.Holden.The Nature of Democracy, NewYork:Harper and Row,1974.
    2. H.S.Kartel,ed. Frontiers of Democratic Theory, New York:Random House,1970.
    3. G.Sartori,Philosophy,Theory and Science of Politics,Political Theory,1974.
    4. GBingham Powell,Contemporary Democracies:Participation,Stability and Violence,Ca-mbridg e,Mass:Harvard Univ.Press,1982.C.F.Cnudde.eds.,Empirical Democratic Theory, Chicago:Mark ham,1969.
    5. Charles.Frankel,The Democratic Prospect,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2.
    6. H.F.Pitkin,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 Press,1967.
    7. A.h.Birch, Representation, New York:Macmillan,1972.
    8. L.Bryce,Modern Democracies, New York:Macmillan,1924.
    9. J.O.Hertzeler,The History of Utopian Thought, New York:Macmillan,1924
    10. D.F.Thompson,The Democratic Citizen:Social Science and Democratic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Cambridge Univ,Press,1970.
    11. C.E.I.Lindblom,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Decision Making Through Mutual Adjustment,New York:Free Press,1965.
    12. C.B.Macpherson,Democratic Theory:Essays in Retrieval,Oxford,Clarendon press,1973.
    13. Bealey, Frank, Democracy in the Contemporary Sta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4. Almen,Oscar; Authorianism Constrained:The Role of Local in China. Sweden:Ko-mpendiet, Ph.D. Dissertation.2005.
    15. Richardson,H.S.,Democratic Autonomy:Public Reasoning about the ends of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6. Mill, J. S.,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17. PrzeworskiA.,(ed.),Democracy,Accountability,and Represent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8. O'Brien,People's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 China's National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York:Cambre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9. Jewell, M.E, Representation in State Llatures,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2.
    20. H.F.Pitkin, Commentary:the paradox of representation, in J.R.Pennock and J.W.Chapman(eds)Representation,New York:Atherton Press,1968.
    中国人大新闻网,http://npc.people.com.cn/
    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index.html
    人大与议会网,http://www.e-cpcs.org/
    人大代表制度研究网,http://www.rddb.cn/
    地方人大创新网,http://www.lpci.cn/
    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
    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
    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
    中国宪政网,http://www.calaw.cn/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http://www.wiapp.org/
    法治政府网,]http://law.china.cn/
    世界与中国网,http://www.world-china.org/
    中国政府创新网,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