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校书郎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文学与唐代政治、文化、制度结合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亮点。本文拟详考唐代基层文官之一——校书郎的具体情况,以文史结合的方法入手,探究唐代士人刚入仕时的一些工作状况和文学创作,考察校书郎生涯对于其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创作特点的影响。
     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文章选题的拟定及研究现状,说明了开展唐代校书郎与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考察了唐代校书郎的设置特点、任职途径。校书郎,是一个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唐代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司经局,皆有校书郎之职。校书郎的设置时间、品秩、员数,诸馆不尽相同。校书郎隶属于各馆,其地位高下也体现了各馆的政治地位、发展状况。汉代的兰台,除有御史中丞领侍御史在殿中处理行政事务,还有众多名儒、学者在其中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他们对汉代文献典籍的保存整理工作以及东汉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分析了唐代校书郎的设置和官品。校书郎之职多为校勘、整理图籍。校书郎在唐代虽然是九品小官,但任官资历要求很高,需进士或同等条件。有很多士人是进士登第后又中博学宏词科、书判拔萃科或者制举才被选拔任命的。流外和视品官出身者被禁止充当此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可知校书郎入仕途径主要有科举、门荫、迁转、上书论事或献著述、荐举授官等方式。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权力中心的转移,文馆的政治地位不断变化,校书郎的地位也随之变化。校书郎的仕宦前景极佳,不少人由此官拜相。唐代从校书郎起家的诗人或文士当中,就有三十五位官至宰相。
     第三章结合校书郎任职制诰分析了唐代校书郎的文学素养,任职校书郎者大都是文才出众、秀逸超群之人。任职制诰不仅能反映职务性质、工作情况、被授官员的才能,而且任职制诰的文字体现了撰写者的文才。任职制诰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内涵,还有可能折射出一定的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气。唐代校书郎很多以文学见长,说明朝廷对任用官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体现了文学与德行、文学与儒术并重的现象。
     第四章论述了唐代校书郎作为各馆的基层文官,所做的工作与图书紧密相连,主要从事些具体的图书校雠、整理编次等事务,为唐代政治文化建设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校书郎通过校雠、编著、酬唱等活动得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生活体验,并且用诗文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校书郎在任职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唱和诗、送别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文学的题材和内容。
     第五章探讨了校书郎的生存状态、迁转情况以及文学创作情况。唐代文学家中有些风云人物都经历过校书郎一职,他们在仕途上以校书郎起家并官至宰辅,其经历体现了部分唐代文士的迁转历程。从校书郎起家,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升迁起点。校书郎虽然处于唐代官员阶层的低层,但是俸禄的供给还是比较稳定的。从政治地位上看,校书郎虽为九品小官,但也处于学士之列。任职校书郎既是士人仕途上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一步。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常常会引发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满于才高位卑的惆怅之感。本章还就校书郎迁转过程中形成的送别诗、政论散文进行了分析。唐代士人在迁转过程中要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去往新的、未知的地域,因此就形成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体现了士人的心态和社会生活状况。
     第六章选取几位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校书郎任职期间的创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任职期间的生活情状,考察校书郎生涯对于其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创作特点的影响。校书郎一职往往是士人踏上仕途的首任官职,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盛唐时期的王昌龄任校书郎期间约有23首作品,他将心中的壮志和感慨融入诗歌创作,使诗歌充满了新颖奇特、含蓄蕴藉的特点。中唐时期的白居易自贞元十九年至元和元年都在秘书省任校书郎,他的诗文创作约有38首,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政治心态,也表现出白居易内心向往的闲适心态。李商隐在秘书省工作的时间较长,曾两入秘省,任过校书郎、正字,他的诗文绮丽、朦胧、晦涩,含蓄婉曲地表达了自己的复杂心态。不论是盛唐、中唐还是晚唐,深受儒家正统理念影响的有识之士都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Research by combining the litera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politics, culture and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has been a bright spo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f Jiaoshulang, one of the grass-roots civil servant in the Tang dynasty—thei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by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iterary cre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officialdom, and probe the impact of Jiaoshulang lives upon their life experienc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writing feature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paper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k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nd the thinking approach to Tang Dynasty Jiaoshulang and literature studie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Jiaoshulang's establish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ng Dynasty as well as way of appointemnt. Jiaoshulang, an official name, takes charge of the book collation and error revision. The Imperial Libarary, the Hongwen Guan, the Chongwen hall, the Jixian palace, Si Jingju in the Tang Dynasty all has duty of Jiaoshulang. With regard to Jiaoshulang's establishment time, grades and salary, number, various halls have a different record. Jiaoshulang is subordinate to various halls. Its status height has also manifested the politic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various halls. Han Dynasty's Lantai has numerous famous Confucians and men of letters responsible for collation or compilation in addition to historian officials in charge of other historians in handling administration in the palace. They play quite a promoting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sorting work for class ancient books in Ha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creation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ang Dynasty Jiaoshulang's establishment and the official grade. The duty of Jiaoshulang is mainly collation and the sorting of pictures and books. Though Collator was a minor post at Grade 9, the entry qualification was high and required at least a jinshi degree or equivalents. Many men of letters who are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are appointed only after succeeding in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the Erudite Literatus branch or a selection system. Those who began their career in liu-wai or "out-of-the-current" clerical offices were barred from serving as Collator. Upon the review of bibliography, one can find out that Collator can only have access to officialdom through such means as imperial examination, family ties, entry-post, submitting articles on state affairs or writing books, recommendations from others, etc. With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shift of power focus, the political status keeps changing and so does that of Collator. The career prospects of a Collator were excellent. Many people are appointed Chief Ministers on this basis. Of Tang poets or literati who started out as Collator, thirty-five later became Chief Ministers.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Jiaoshulang's literary accomplishments in terms of their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imperial edict. They are mostly outstanding talents in literary creation with unique qualities of excellence. The imperial edict not only reflects the nature of their duty,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their ability of the appointed, but also manifests their composition literary talent. The imperial edict has a certain literariness connotation, and reflects certain literary ideological trend as well as the creative practice. Jiaoshulang in the Tang Dynasty are mostly endowed with literary ability, which shows that the court has a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 appointed and that the phenomenon is conspicuous which takes literary quality and morality, literary quality and Confucianism equally seriously.
     The fourth chapter elaborates Jiaoshulang, as grass-roots civil official of various halls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jobs closely related with library books including such things as specific library books collation, sorting and arrangement. Collator has the job of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Jiaoshulang contact the society by such activities as collating, compiling, writing, exchanging poems to increases their life experience while recording their own experience and their feeling with the prose. Jiaoshulang's literary works during their appointment period include poem for singing, seeing-off poems,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enriched literature theme and content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Jiaoshulang's survival condition, entry-post conditions and literary creation situ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some literati of the hour have experienced the job as Jiaoshulang. They started their career from Collator all the way up to Chief Ministers. Their experience manifests entry-post process of part of the men of letters in the Tang Dynasty. It is really a good starting point to rise from Collator. Although Collator's position is at the bottom of the official hierarch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alary offer is quite sta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tatus, Collator is still considered men of letters although they have a minor post at Grade 9 in terms of political status. Taking the position of Collator is not only the first step to officialdom, but also their important step in realizing their life ambitions. Howev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causes them to go beyond their status quo and their current lowly position unsuitable for their talents. This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seeing-off poems and political comment prose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entry-post.
     The sixth chapt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men of letters as Collator as subject of study, probes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per se, and reviews the impact of the life of Collator upon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post of Collator is usually their first official duty as men of letters, this post if of utmost importance. Whether it is the prime, middle or late Tang Dynasty period, wise people who are under the deep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have lofty aspirations and high ideals to administer the nation. Only such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periods.
引文
①罗时进《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见《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②傅城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②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③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戴伟华《文史结合 考论兼备》,见《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第187页。
    ⑦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校点本。
    ⑧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三十六,1956年。
    ⑨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台北: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年。
    ⑩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
    11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毛汉光《唐代给事中之分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沧译《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4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毛蕾《唐代翰林学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页。
    ②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傅城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⑤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①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③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吴夏平《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⑥李德辉《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宁欣《唐史识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⑧孙福轩、张景臣《唐代科举铃选考试方法与评价标准述评》,见《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⑨任红敏《唐代选官制度及社会风尚对唐判创作的影响》,见《中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⑩李福长、丁侃《唐代文治化趋势与唐宋社会转型》,见《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赵永东《谈谈唐代的秘书省》,见《文献》1987年第1期。
    ②曹之《唐代秘书省群僚考略》,见《图书与情报》2003年第5期。
    ③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见《文献》1997年第2期。
    ④牛致功《唐代的学士》,见《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
    ⑤陈卫才、李德辉《文馆起源与两汉藏书机构》,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⑥何东、韩红梅《初唐文馆与政府图书校勘职能》,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⑦池田温《盛唐之集贤院》,见《唐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⑧郑伟章《唐集贤院考》,见《文史》,1983年第19辑。
    ⑨李湜《盛唐时期的集贤学士》,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⑩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1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①葛立斌《“兰台令史”与“东观校书郎”》,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胡珺《论翰林学士与唐代文学的发展》,见《前沿》2008年第9期。
    ④吴夏平《唐校书郎考述》,见《贵州文史从刊》2005年第1期。
    ⑤阎晓雪《唐代文学侍从官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⑥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⑦成明明《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陶敏《〈景龙文馆记〉考》,见《文史》1999年第3期。
    ⑨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⑩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①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见《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4期。
    ②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及其相关问题之讨论》,见《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0年第2期。
    ③葛晓音《论宫廷文人在初唐诗歌艺术发展中的作用》,见《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④葛晓音《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⑤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见《唐研究》1996年第2期。
    ⑥陈铁民《论律诗定型于初唐诸学士》,见《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⑦吴夏平《盛唐集贤院诗歌活动考论》,见《贵州文史从刊》2007年第4期。
    ⑧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⑨梁尔涛《弘文馆与贞观朝诗学建设》,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傅璇踪《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二十五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册,第274页。
    ②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03-909页。 (以下版本号略)
    ③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52-4953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5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隋书》卷二八,第775页。
    ③《隋书》卷二八,第795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94页
    ②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8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4页
    ②班固《汉书》卷八七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69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五,第3945页。
    ④《旧唐书》卷一四九,第4009页。
    ⑤《旧唐书》卷一五五,第4115页。
    ⑥《旧唐书》卷一五八,第4169页。
    ⑦《旧唐书》卷一六二,第4245页。
    ⑧《旧唐书》卷一九○中,第5010页。
    ⑨《旧唐书》卷一九○中,第5025页。
    ①《礼记·射义》:“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飨饮酒之礼。胡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飨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②杨古仁《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台北: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7页。
    ③任爽《科举制度与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见《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④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59页
    ①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通典》卷十四,第77页。
    ③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1页。
    ④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页。
    ⑤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6页。
    ①《通典》卷十七,第96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71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新唐书》卷四五,第1173页。
    ③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旧唐书》卷四二,第1807页。
    ②《大唐故吏部常选杨府君(偘)墓志铭并序》,见《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764页。
    ③刘海峰《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见《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105-113页。
    ④《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⑤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70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②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63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全唐诗》卷二九九,第3393页。
    ④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3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郑文《论衡析诂》,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604页。
    ①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见《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第44-59页。
    ②刘知几《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③《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4页。
    ②郑文《论衡析诂》,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604页。
    ③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册,第1019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四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7页。
    ⑤范哗《后汉书》卷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3页。
    ⑥葛立斌《“兰台令史”与“东观校书郎”》,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68-72页。
    ⑦《隋书》卷三二,第906页。
    ⑧范哗《后汉书》卷四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9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三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3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4页。
    ③《隋书》卷三三,第956页。
    ①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45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8页。
    ③陈君《论汉代兰台文人及其文学活动》,见《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第33-39页
    ④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5页。
    ⑤《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⑥《隋书》卷三五,第1057页。
    ①刘知几《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②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见《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第44-59页。
    ①《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②《唐会要》卷六四,第1324页。
    ①《旧唐书》卷四三,第1855页。
    ②《新唐书》卷四七,第1215页。
    ③《唐会要》卷六五,第1327-1329页
    ④《旧唐书》卷四三,第1847-1848页。
    ⑤《新唐书》卷四七,第1209页。
    ⑥《唐会要》卷六四,第1316页。
    ①《新唐书》卷四七,第1209页。
    ②《通典》卷三十,第173页。
    ③《唐会要》卷六四,第1318页。
    ④《唐六典》卷八,第255页。
    ⑤《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5页。
    ⑥《旧唐书》卷一四七,第3986页
    ⑦《全唐文》卷七五一,第7785页。
    ⑧《通典》卷三十,第173页。
    ①《新唐书》卷四九上,第1294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第1163页。
    ③《旧唐书》卷四三,第1851-1852页。
    ④《旧唐书》卷四三,第1852页。
    ⑤《新唐书》卷四七,第1213页。
    ⑥《唐会要》卷六四,第1120页。
    ⑦《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①《旧唐书》卷四四,第1908页。
    ②《新唐书》卷四九,第1294页。
    ③《通典》卷三十,第173页。
    ④《唐会要》卷六五,第1327页。
    ①《全唐文》卷七四一,第7666页。
    ②《册府元龟》卷六○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304页。
    ③《唐会要》卷六四,第1324页。
    ④《唐会要》卷六四,第1316贝。
    ⑤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②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7页。
    ③《唐会要》卷六四,第1322页。
    ④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6页。
    ⑤《唐会要》卷六四,第1320页。
    ①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7页。
    ②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7页。
    ③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页。
    ①《新唐书》卷四四,第1161页。
    ①《旧唐书》卷四二,第1804页。
    ①王谠《唐语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8页。
    ②《旧唐书》卷一一一,第3320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五,第3934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2页。
    ②《全唐诗》卷二一七,第2273页。
    ③马其昶校注《韩吕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5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页
    ①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2页。
    ②《全唐文》卷七五九,第7885页。
    ①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②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04页
    ③《新唐书》卷四七,第1212页。
    ①《全唐文》卷三一六,第3204-3205页。
    ②《全唐文》卷四九四,第5039页。
    ①《唐会要》卷六五,第1329页。
    ②吴夏平《唐代秘书省社会地位变迁考论》,见《兰台世界》2008年第4期,第52-53页。
    ③《韩吕黎文集校注》卷四,第288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6页。
    ②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48页。
    ③《旧唐书》卷四二,第1805页。
    ④《旧唐书》卷四三,第1818页。
    ⑤《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⑥《全唐文》卷六九○,第7070页。
    ①《唐会要》卷六五,第1330页
    ②《新唐书》卷四七,第1213页。
    ③傅璇琮、施纯德编《翰学三书(一)翰苑群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陈文和主编《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册,第929页。
    ⑤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39页。
    ①《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5页。
    ②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810页
    ③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0页。
    ①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经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第7页
    ②《旧唐书》卷四三,第1845页。
    ①《全唐文》卷六二六,第6319页。
    ①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见《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9页
    ②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2页
    ①《太平广记》卷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7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00页。
    ③《新唐书》卷三七,第962页。
    ①《旧唐书》卷四二,第1804页
    ②参见吴宗国《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60-64页
    ③刘海峰《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版),1989年第3期,第111页。
    ④《全唐文》卷六○五,第6109页。
    ①李世民《唐太宗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页。
    ②《全唐文》卷七四九,第7763页。
    ③《全唐文》卷七二六,第7480页。
    ④《全唐文》卷七四九,第7763页。
    ①《全唐文》卷七九三,第8312页。
    ②《全唐文》卷八○三,第8435页。
    ③《全唐文》卷八三一,第8766页。
    ④《全唐文》卷八三七,第8815-8816页。
    ⑤《全唐文》卷四一二,第4223页。
    ⑥《唐会要》卷七六,第1653贝。
    ⑦《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575页
    ①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0页。
    ②《新唐书》卷四五,第1171页。
    ③《唐会要》卷六五,第1329-1330页。
    ①参见博绍良《唐代谏文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②《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79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九,第4009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五,第4122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五,第4310页
    ①《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82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八,第4936贝。
    ③《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68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80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第4205页。
    ⑥《旧唐书》卷一八九上,第4954页
    ①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5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①《全唐文》卷六六三,第6736-6737页。
    ②《全唐文》卷七二六,第7480页。
    ①《全唐文》卷七四九,第7763页
    ②《全唐文》卷七九三,第8312页。
    ③《全唐文》卷八三七,第8815-8816页。
    ①《旧唐书》卷八八,第2877页。
    ①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2页。
    ②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5页。
    ③米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6页。
    ④《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60页。
    ⑤《唐会要》卷七六,第1636页。
    ⑥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通典》卷一五,第84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页。
    ②孙逢吉《职官分记》卷十五,第381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九,第6622页。
    ①《旧唐书》卷九九,第3097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40负。
    ③《旧唐书》卷一六○,第4210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四,第4100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八,第4377页。
    ⑥《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77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七,第4617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上,第5000页。
    ③傅璇琮《唐代诗人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
    ①《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5页。
    ②《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7-1928页。
    ③《全唐诗》卷五十,第614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四,3188页。
    ①《全唐文》卷五二三,第5322页。
    ②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
    ③《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①卞孝萱《李绅年谱》,见《安徽史学》1960年第3期,第44页。
    ②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页。
    ③冀勤点校《元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页。
    ④《全唐文》卷六九二,第7101页。
    ①黄大宏《唐传奇〈三梦记〉的结构渊源及其重写史》,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07-112页。
    ②傅璇踪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③《全唐文》卷七四一,第7663页。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57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86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3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八,第4168页。
    ⑤傅璇踪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00页。
    ①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686页。
    ②《全唐文》卷八八九,第9288页。
    ①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①司马迁《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4-1515页。
    ①《旧唐书》卷四六,第1964页。
    ②《旧唐书》卷四三,第1854页。
    ①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②《唐会要》卷三五,第751页。
    ③《旧唐书》卷四六,第1962页。
    ④《唐会要》卷三五,第752页。
    ⑤《唐会要》卷三五,第752页。
    ①《全唐文》卷五九一,第5980页。
    ②《唐会要》卷三五,第753页。
    ③《新唐书》卷一九九,第5682页。
    ④《旧唐书》卷七四,第2620页。
    ⑤《大唐六典》卷十,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⑥肖占鹏、李广欣《唐代编辑出版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⑦《唐会要》卷三五,第753页。
    ①《旧唐书》卷四七,第2082页。
    ②《全唐诗》卷五○六,第5755页。
    ③《旧唐书》卷四三,第1823页。
    ④《旧唐书》卷四七,第2082页。
    ⑤《全唐诗》卷一三九,第1411页
    ⑥《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49页。
    ①《全唐诗》卷二八○,第3184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九上,第4954页。
    ③《唐会要》卷六三,第1288页。
    ④《全唐文》卷四四五,第4542页。
    ⑤米关田《唐代书法考评》,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5页
    ②张显成《简帛文献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3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第73页。
    ①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1页。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③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7页。
    ④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1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5页。
    ②范哗《后汉书》卷三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2页。
    ③白兆麟《论校勘史之科学分期》,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第1-5页
    ①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页。
    ②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40页。
    ③颜之推《颜氏家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④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①《旧唐书》卷七三,第2594页。
    ②孙培镜《我国汉文字校对传统初探》,见《编辑学刊》1992年第3期,第87-91页。
    ①陈騤等撰,张富祥点校《南宋馆阁录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页
    ②孙从添《藏书纪要》第4则,汲古阁,民国三年石印。
    ③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页。
    ①周奇《校对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见《出版科学》2003年第3期,第33-34页
    ②《全唐诗》卷三六○,第4063页。
    ③《全唐诗》卷八七,第945页
    ④《全唐诗》卷六○四,第6987页。
    ⑤《全唐诗》卷一三六,第1383页。
    ⑥《全唐诗》卷二八○,第3181页。
    ⑦《全唐诗》卷五一四,第5867页。
    ⑧《全唐诗》卷五一九,第5934页。
    ①《全唐诗》卷四○五,第4519页。
    ②《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37页。
    ③《全唐诗》卷三○二,第3440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1页
    ⑤《全唐诗》卷一一四,第1154页。
    ⑥《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388页。
    ⑦《全唐诗》卷四六四,第5271页。
    ①《全唐诗》卷六○六,第7004页
    ②《全唐诗》卷六九二,第7953页。
    ③《唐会要》卷六四,第1317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①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8页。
    ②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①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页。
    ②《全唐文》卷二二五,第2275页。
    ③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14页。
    ①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②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0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职官分纪》卷十五,第380页。
    ④《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6页。
    ①《全唐诗》卷四八,第581页。
    ②《唐诗纪事》卷九,第115页。
    ③《全唐诗》卷五八,第692页。
    ④《全唐诗》卷一0二,第1085页。
    ⑤《全唐诗》卷八七,第960页
    ⑥《全唐诗》卷一四二,第1441页。
    ⑦《职官分纪》卷十五,第380页
    ①《全唐文》卷四九○,第5003页。
    ②顾建国《张九龄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③《全唐文》卷二九○,第2947页。
    ④《全唐诗》卷九三,第1003页。
    ①《全唐诗》卷一○七,第1112页。
    ②《全唐诗》卷九三,第1007页。
    ③《全唐诗》卷五二,第637页。
    ④《全唐诗》卷七十,第775页
    ⑤《全唐诗》卷九二,第996页。
    ⑥《全唐诗》卷九三,第1009页。
    ⑦《全唐诗》卷四八,第581页。
    ⑧顾建国《张九龄诗歌系年续考》,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70-72页。
    ⑨《旧唐书》卷九七,3049页
    ⑩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7页。
    11张说制举登科时间有三说:垂拱四年(688)、永昌元年(689)、载初元年二月(690)。参见陈祖言《张说年谱》,现从载初元年说。
    ①《全唐文》卷二二,第2228页。
    ②《全唐文》卷二六○,第2638页。
    ③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页。
    ④《全唐文》卷二二六,第2280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上,第5004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50页。
    ③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④《全唐诗》卷一六○,第1637页。
    ⑤《全唐诗》卷一六○,第1642页。
    ⑥《全唐诗》卷一三六,第1383页。
    ⑦《全唐诗》卷一二五,第1242页。
    ⑧《全唐诗》卷一三二,第1346页。
    ①《全唐诗》卷一六○,第1633页。
    ②《全唐诗》卷三一九,第3596页。
    ③《全唐诗》卷三七七,第4230页。
    ④《全唐诗》卷三七八,第4241页。
    ⑤《全唐诗》卷三七四,第4203页。
    ⑥《全唐文》卷五三二,第5399页。
    ①王南冰《李观年谱及作品系年》,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第86-90页。
    ②《唐诗纪事》卷三三,第514页
    ③《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5页
    ④《新唐书》卷二○三,第5785页。
    ⑤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⑥辛文房《唐才了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⑦《旧唐书》卷一六三,第4266页。
    ①《全唐诗》卷二八六,第3271页。
    ②《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25页。
    ③《全唐诗》卷二八六,第3276页。
    ④《新唐书》卷六十,第1610页
    ⑤《全唐诗》卷二八五,第3249页。
    ⑥《全唐诗》卷二七六,第3124页。
    ⑦《全唐诗》卷二八四,第3234页。
    ⑧《全唐诗》卷一八七,第1913页。
    ⑨《全唐诗》卷二三七,第2636页。
    ①《全唐诗》卷二四四,第2739页。
    ②《全唐诗》卷二七六,第3130页。
    ③《全唐诗》卷二○六,第2155页。
    ④《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66页。
    ⑤《全唐诗》卷二三七,第2626页。
    ⑥《全唐诗》卷二三七,第2647页。
    ⑦《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49页。
    ⑧《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59页。
    ①《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63页。
    ②《全唐诗》卷二○六,第2151页。
    ③《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25页。
    ④《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31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三,第4268页。
    ⑥王达津《唐诗从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⑦《旧唐书》卷十一,第301-302页。
    ⑧《全唐诗》卷二五四,第2858页。
    ①《全唐诗》卷二四七,第2777页。
    ②《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66页。
    ③《全唐诗》卷二七六,第3139页。
    ④《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37页。
    ⑤《全唐诗》卷二○五,第2143页。
    ⑥傅璇琮《唐代诗人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6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3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③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4页。
    ④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页。
    ①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笼》,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全唐诗》卷五六八,第6570页。
    ③《全唐诗》卷五七○,第6609页。
    ④《全唐诗》卷五七○,第6612页。
    ⑤《全唐诗》卷五六九,第6600页。
    ⑥《全唐诗》卷五六九,第6600页。
    ⑦《全唐诗》卷五六九,第6588页。
    ⑧《全唐诗》卷八二三,第9275页。
    ⑨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73页
    ⑩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21页
    ①《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388页。
    ②《全唐诗》卷四六四,第5271页。
    ③《全唐诗》卷五○九,第5782页。
    ④《全唐诗》卷四九六,第5620页。
    ⑤《全唐诗》卷七一七,第8242页。
    ⑥《全唐诗》卷五九四,第6888页。
    ①《全唐诗》卷三六五,第4124页。
    ②《全唐诗》卷五一九,第5934贝。
    ③《全唐诗》卷一六八,第1735页。
    ④《全唐诗》卷二八二,第3205页。
    ⑤《全唐诗》卷二四二,第2721页。
    ⑥《全唐诗》卷五七三,第6657页。
    ⑦《全唐诗》卷五三二,第6078页
    ⑧《全唐诗》卷五一五,第5881页。
    ①《全唐诗》卷五七二,第6637页
    ②《全唐诗》卷六九六,第8006页。
    ③《全唐诗》卷五三一,第6069页。
    ④《全唐诗》卷六五六,第7540页。
    ⑤《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56页
    ⑥《全唐诗》卷八一五,第9173页
    ⑦《全唐诗》卷四○三,第4502页。
    ①《全唐诗》卷三二九,第3683
    ②《全唐诗》卷三二六,第3659页
    ③《全唐诗》卷七○五,第8118页。
    ④《全唐诗》卷五九○,第6853页
    ⑤《全唐诗》卷七○六,第8128页
    ⑥《全唐诗》卷三三三,第3720
    ⑦《全唐诗》卷五八六,第6790页。
    ⑧《全唐诗》卷三七六,第4220页
    ①《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5页。
    ①《全唐文》卷五五六,第5627页。
    ②《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7页。
    ③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版,第801页。
    ④《全唐文》卷六○五,第6112页。
    ①《唐诗纪事》卷二六,第389页。
    ②《全唐诗》卷六○六,第7004页。
    ③《全唐诗》卷四四九,第5066页。
    ④《全唐诗》卷三五九,第4051页。
    ①《全唐诗》卷四五五,第5162页。
    ②《全唐诗》卷一六○,第1637页。
    ③《全唐诗》卷二六○,第2900页
    ④《全唐诗》卷五三一,第6069页。
    ⑤《全唐诗》卷六五一,第7472页。
    ⑥《全唐诗》卷一三八,第1404页。
    ⑦《全唐诗》卷八○三,第9045
    ⑧《全唐诗》卷一四七,第1497页
    ⑨《全唐诗》卷二七六,第3124页。
    ⑩《全唐诗》卷二六九,第2995页
    11《全唐诗》卷六二八.第7213页。
    12《全唐诗》卷八○五,第9057页。
    ①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②《全唐诗》卷五一四,第5870页。
    ③《全唐诗》卷五五六,第6444页。
    ④《全唐诗》卷八一四,第9165页。
    ⑤《全唐诗》卷四九六,第5627页。
    ⑥《全唐诗》卷五七二,第6639页。
    ①《全唐诗》卷七八九,第8891页。
    ②《全唐文》卷五五六,第5630页。
    ③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①《全唐诗》卷四九,第601页。
    ②《全唐诗》卷四八,第592页。
    ③《全唐文》卷二九四,第2980-2981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五上,第4786页
    ①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第647-656页。
    ①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咸亨0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57-558页。
    ②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00页。
    ③《旧唐书》卷九七,第3049-3052页。
    ④《旧唐书》卷九九,第3097-3099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五,第3934-3935页
    ②《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82-4185页
    ③《旧唐书》卷一七四,第4509-4519页
    ④《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5-4466页
    ⑤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7页
    ①《太平广记》卷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7页。
    ②《全唐文》卷四四七,第4573页。
    ③博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5页
    ④周广同等篆修《江西通志》卷二八,明嘉靖四年刻本。
    ⑤殷璠编选,王克让注《河岳英灵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84页。
    ⑥《全唐诗》卷二五六,第2870页。
    ①《全唐诗》卷六五○,第7470页。
    ②《全唐诗》卷七一七,第8237页。
    ③刘海峰《论唐代官员俸料钱的变动》,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18页
    ①《唐会要》卷九十,第1955页。
    ②《通典》卷三五,第200页。
    ③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1页。
    ①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②《新唐书》卷五五,第1396页。
    ③阎守诚《唐代官吏的傣料钱》,见《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第23-30页
    ④《通典》卷三五,第201页。
    ⑤《唐会要》卷九二,第1979页。
    ①《唐会要》卷九一,第1974页。
    ②《新唐书》卷五五,第1402页。
    ③《新唐书》卷一三九,第4635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44页。
    ②缪钺《杜牧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9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见《清华学报》第10卷第4期,第883-884页
    ④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9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6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④《通典》卷七,第41页。
    ⑤《全唐诗》卷三三七,第3772页
    ①《通典》卷十七,第93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87页。
    ③《全唐文》卷二一四,第2162页。
    ①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页。
    ②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0页。
    ③《新唐书》卷四六,第1183页。
    ④陈文和主编《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册,第929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上,第5000页。
    ⑥《旧唐书》一六三卷,第4268页。
    ⑦《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25页。
    ⑧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810页
    ①《通典》卷十七,第95页。
    ②陈澔注《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页。
    ③郑文《论衡析诂》,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609页。
    ④朱嘉《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页。
    ⑤朱嘉《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全唐诗》卷二一六,第2251页。
    ②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见王琦《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0页
    ③缪钺《两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见《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第97-98页。
    ①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参见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页。
    ③《旧唐书》卷八十一,第2751页。
    ①《通典》卷十五,第84-85页。
    ②王勋成《唐代铃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6页。
    ③《全唐诗》卷一四七,第1490页。
    ④《全唐诗》卷七○五,第8116页。
    ⑤《全唐文》卷三四四,第3487页。
    ①《旧唐书》卷四三,1823-1824页。
    ①《唐会要》卷六四,第1322页。
    ①洪迈《容斋随笔》,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93页。
    ②《全唐诗》卷三三八,第3789页。
    ③《全唐诗》卷五四○,第6204页。
    ④《全唐诗》卷四○一,第4487页。
    ⑤《全唐诗》卷二二四,第2403页。
    ①牟宗三《圆善论》,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142-143页。
    ②《全唐诗》卷四四八,第5038页。
    ③《全唐诗》卷二五,第344页。
    ④《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81页。
    ⑤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⑥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4页。
    ①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25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6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5页。
    ①《全唐诗》卷五一四,第5870页
    ②《全唐诗》卷五五六,第6444页。
    ①《全唐诗》卷八一四,第9165页
    ②《全唐诗》卷四九六,第5627页
    ③《全唐诗》卷五七二,第6639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89页。
    ⑤《新唐书》卷一六五,第5082页。
    ⑥齐文榜《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
    ①《全唐诗》卷五十,第614页
    ②《全唐诗》卷二○○,第2077页
    ③《全唐诗》卷八一八,第9213页
    ④《全唐诗》卷五五六,第6444页
    ⑤《全唐诗》卷一四七,第1497页
    ①《全唐诗》卷五七一,第6626页
    ②《全唐诗》卷二八○,第3181页
    ③《全唐诗》卷二八三,第3220页
    ④《全唐诗》卷五七三,第6668页
    ⑤《全唐诗》卷二八五,第3260页。
    ①《全唐诗》卷二六八,第2987页
    ②《全唐诗》卷二三六,第2603页。
    ③《全唐诗》卷一四八,第1511页
    ④《新唐书》卷四五,第1174页。
    ①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36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第1169页。
    ③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页
    ④《全唐文》卷六七○,第6811页。
    ⑤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页
    ①《全唐文》卷六七○,第6818页。
    ②《全唐文》卷六七○,第6816页
    ①《全唐文》卷六七○,第6829页。
    ②《全唐文》卷六七○,第6830页。
    ③《全唐文》卷六七一,第6856页。
    ①《全唐文》卷六七一,第6838页。
    ②《全唐文》卷六七一,第6849页。
    ③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六《政事·制举》,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44页。
    ①《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40页。
    ②《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2页。
    ①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②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50页
    ④《新唐书》卷二○三,第5780页。
    ①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3页。
    ②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③傅璇琮《唐代诗人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6页。
    ④李珍华、傅璇琮《王昌龄事迹新探》,见《古籍整理与研究》1990年第5期。
    ⑤屈光《王昌龄任校书郎年代辨疑》,见《洛阳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第36-39页。
    ⑥李厚培《王昌龄开元年间仕履新考辨》,见《阴山学刊》,2005年第5期,第15-18页。
    ⑦《全唐诗》卷一四○,第1423贝。
    ⑧参见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64页。
    ①《全唐诗》卷一四○,第1423页。
    ②《全唐诗》卷一四○,第1420页。
    ③《全唐文》卷五二八,第5368页
    ④《全唐诗》卷一四○,第1422页
    ①《全唐诗》卷一四二,第1440页
    ②金雍《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③《全唐诗》卷一四一,第1433页
    ④宋敏求撰,毕沅校正《长安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国二十年铅印本,第390页。
    ①《全唐诗》卷一四○,第1423页。
    ②《全唐诗》卷一四一,第1432页。
    ③《全唐诗》卷一四一,第1433页。
    ④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①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全唐诗》卷一四三,第1445页。
    ②施补华《岘佣说诗》,见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97页
    ③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①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②游国恩《楚辞论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11页
    ③毕士奎《“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见《暨南学报》2009年第1期,第108页。
    ①《全唐诗》卷一四三,第1445页。
    ②《全唐诗》卷一四三,第1445页。
    ③《全唐诗》卷一四三,第1445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2页。
    ⑤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①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686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49页
    ③米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2页。
    ④米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①米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47页。
    ②米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4页。
    ②朱金城《自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2页。
    ③《通典》卷二六,第155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51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4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②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4页。
    ③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1页。
    ④蹇长春《白居易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506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0页
    ⑥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5页。
    ⑦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3页。
    ①陈飞《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4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5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7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1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64页。
    ③《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40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8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25页。
    ②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③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④苏辙《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14页。
    ①蹇长春《白居易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26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3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8页。
    ③《全唐诗》卷一六○,第1634页。
    ①《全唐诗》卷二○○,第2066页。
    ②《全唐诗》卷二三二,第2558页。
    ③《全唐文》卷七七八,第8121页
    ④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①杨柳《李商隐评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177页。
    ②《全唐诗》卷五四○,第6214页
    ③《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47页。
    ④《全唐诗》卷五四○,第6196页。
    ⑤辛文房《唐才子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页。
    ①《全唐诗》卷五四五,第6304页。
    ②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③《全唐诗》卷五四○,第6191页。
    ④《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81页。
    ⑤《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77页。
    ⑥《全唐诗》卷五四○,第6204页。
    ①《全唐文》卷二三三,第2353页。
    ②《全唐文》卷七八二,第8179页。
    ③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3-74页。
    ④《全唐诗》卷五四一,第6226页。
    ①《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63页。
    ①《全唐诗》卷五四○,第6197页。
    ②《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75页。
    ③《全唐诗》卷五四○,第6202页
    ④《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48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64-5077页。
    ①蔡居厚《蔡宽夫诗话》,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9页。
    ②《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63页。
    ③《全唐诗》卷五三九,第6182页。
    ①《全唐诗》卷五四○,第6184页。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5页。
    ③《全唐诗》卷五四一,第6225页。
    ④《全唐诗》卷五四一,第6242页。
    ⑤董乃斌《李商隐诗风格分期论纲》,见《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第43-47页。
    ①沈德潜《说诗晬语》,见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1页
    ②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9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晋]陈寿.三国志[M].陈乃乾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南朝梁]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唐]刘知儿.史通通释[M].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唐]杜佑.通典[M].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8][唐]李林甫等.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唐]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唐]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唐]赵磷.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唐]韩愈.韩昌黎文集[M].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朱金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5][唐]元稹.元稹集[M].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2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2][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4][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宋]李昉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26][宋]李昉等.天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7][宋]孙逢吉.职官分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8][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9][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1][明]胡应麟.诗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2][清]徐松.登科记考[M].赵守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33][清]徐松.登科记考补正[M].孟二冬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34][清]沈德潜.唐诗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5][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6][清]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7][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3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39][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0][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1][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2][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M].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
    [43][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M].李建超增订.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6]徐复观.两汉文学思想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
    [47]陈寅恪.陈寅恪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8]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M].香港:龙门书店,1978.
    [49]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0]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1]万曼.唐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2]卞孝萱.元稹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0.
    [53]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4]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5]查屏球.唐学与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6]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7]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5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9]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0]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61]傅璇踪.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4]张国刚.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6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66]蒋寅.大历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7]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9]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M].黄华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70]吴汝煜.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71]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72]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3]宁欣.唐代选官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74]王颖楼.隋唐官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7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7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77]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8]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79]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80]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1]余恕诚.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82]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3]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4]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5]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86]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M].庞学铨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87]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88]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9]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90]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9.
    [91]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92]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3]张富祥.麟台故事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4]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5]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6]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7]尚永亮.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98]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99]李星.中国儒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0]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2]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3]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4]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5]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6]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7]胡戟.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8]黄永年.唐史史料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09]陈飞.唐代试策考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0]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1]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112]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3]黄清连.制度与国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14]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15]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16]李更.宋代馆阁校勘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17]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8]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19]成明明.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1]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2]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3]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24]吴夏平.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25]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6]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7]肖占鹏,李广欣.唐代编辑出版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28]来新夏.中国图书事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9]白奚.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J].南京大学学报,2000,37(5):92-99.
    [130]葛晓音.杜甫的孤独感及其艺术提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94-98.
    [131]罗时进.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J].文学遗产,2007,(2):141-143.
    [132]戴伟华.文史结合考论兼备[J].江海学刊,2001,(2):187-188.
    [133]张景臣.唐代科举铨选考试方法与评价标准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8,(5):158-160.
    [134]任红敏.唐代选官制度及社会风尚对唐判创作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2008,(5):60-64.
    [135]李福长,丁侃.唐代文治化趋势与唐宋社会转型[J].许昌学院学报,2008,(1):85-88.
    [136]赵永东.谈谈唐代的秘书省[J].文献,1987,(1):268-273.
    [137]曹之.唐代秘书省群僚考略[J].图书与情报,2003,(5):25-27.
    [138]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J].文献,1997,(2):71-84.
    [139]牛致功.唐代的学士[J].社会科学战线,1987,(1):162-167.
    [140]许连军.唐后期唐诗选本与唐诗观念的流变[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29(6):87-89.
    [141]刘海峰.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1989,(3):105-113.
    [142]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J].文学遗产,2004,(1):44-59.
    [143]陈君.论汉代兰台文人及其文学活动[J].文学遗产,2008,(4):33-39.
    [144]吴宗国.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60-64.
    [145]孙培镜.我国汉文字校对传统初探[J].编辑学刊,1992,(3):87-91.
    [146]阎守诚.唐代官吏的俸料钱[J].晋阳学刊,1982,(2):23-30.
    [147]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J].清华学报,第10卷,(4):883-884.
    [148]吴夏平.唐校书郎考述[J].贵州文史丛刊,2005,(1):6-10.
    [149]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51.
    [150]熊燕军.唐初中书舍人“参议表章”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2):45-49.
    [151]杭勇.论唐代小说中的落第士人形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113-115.
    [152]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34-37.
    [153]李浩.唐代“诗赋取士”说平议[J].文史哲,2003,(3):59-63.
    [154]赵立新.唐人选唐诗理想范式的确立[J].中国韵文学刊,2001,(1):8-13.
    [155]李红霞.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J].北京大学学报,2004,41(3):114-120.
    [156]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8-79.
    [157]王长华.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文学遗产,2005,(3):92-97.
    [158]王永波,黄芸珠.唐五代别集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概观[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1):23-30.
    [159]戴伟华.唐代文士籍贯与文学考述[J].江海学刊,2005,(2):184-188
    [160]刘海峰.科举学与书院学的参照互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0.
    [161]王勋成.从选举制审视唐人的及第登科入仕[J].文学遗产,2010,(3):56-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