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型期间,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调整后的新的利益格局与原有社会结构的相互嵌合,势必带来一定的矛盾冲突,引发改革的阵痛。经济体制的变革造就了大量利益受损群体,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产生不满和怨恨,但在体制内又找不到制度化的释放渠道,造成社会怨恨的长期积压。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下,一些弱势群体转向体制外寻找非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即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和压力释放。由于缺少制度约束和规范,群体性事件往往会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特别是在农村,冲突更加激烈。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事件的背后,通常隐藏着深层的社会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本文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试图从“利益格局”和“权力关系”的脉络中厘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及其功能意义。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农民问题的研究,展示作为基层政权的县级政府如何与农民群体发生利益冲突并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动态过程。由此,群体性事件成为折射不同群体利益和权力的独特场域,是在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之间的一场博弈。虽然力量悬殊,但其行动逻辑却是弱势群体迫切渴望通过政治参与,实现利益表达的目的。
     在理论层面,本文的意义在于将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场域,而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界定的治安事件,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群体性事件形成和发展的特定逻辑。特别是在个案场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基层政府、农民、干部、警察等各个群体之间内在的权力关系。理论上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应当获取制度和政策支持寻求现实依据。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旧有的政治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甚至形成阻碍,因此,从政治的层面推动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政治改革的方向并不必然导向资本主义,绝非只有一条道路和一种模式可行,各国都在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需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状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存在中求发展,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新的未来。通过政治改革,为社会各群体和阶层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供给,以实现社会利益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有效调控和适度满足各种利益要求,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的目的,还必须控制、协调和缓解利益冲突,使其不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应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建构更加合理、科学和制度化的利益整合机制,以确保利益表达、利益竞争、利益实现的有序和社会稳定。
     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力图对公安机关是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主体进行修正。虽然派警察处理群体性事件早成惯例,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应急处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时能压住,很快还会反弹,反复去压,抗压力越来越强,恶性循环。不但引发敌意刺激矛盾,而且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则,还会大大降低警察的威信和威力,不利于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应该从政府的角度,真心实意解决问题,从制度层面上协调、均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整合。
     本文提出了一个群体性事件成因的分析框架,包括集体行动动机、机会和制度约束。核心观点是: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是原有社会结构转型和与之相应的制度变革不同步的结果。集体行动是制度的漏洞,必须从制度的构建上,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ur country's social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The adjusted new pattern of interests forms a mutual chimerism with the original social structure, which is bound to bring a certain degree of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and triggered the throes of reform.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impaired the interests of a large number of groups, thus som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show strong discontent and resentment to the society, however, it is hardly able to find an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 within the new system for release, resulting in a long-term society's backlog of resentment. In such a social situation, some vulnerable groups looking for expression of discontent and resentment in a non-institutionalized way outside the system, that is, through the case of group benefits manner of expression and the release of stres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ystem constraints and norms, mass incidents are often degenerate into adversarial conflict. Therefor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mass incidents, are caused by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In particular are behind these events, hidden deep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ether we can better deal with these contradiction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ong term effec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this pap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broader context of social change, we try to sort out the internal logic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mass incidents from deep research of the "pattern of benefits" and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case studies, we displaye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as a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at the county level how the Government conflicts with local farmers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groups and leading to the case of mass incidents. Because of this, the mass incidents become a unique field to refract power and benefit, and also a game between a strong government and weak peasant members. Although disparity exists in the strength, the logic of their actions is an urgent desire of vulnerable group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enefits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t a theoretical level, this article is of significance in designating the mass incidents as a field, rather than a case defined by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at the basis of case studies the article clarified the specific logic hidden in the mass inciden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scenario, the article revealed the power-relationship among in grass-roots government, farmers, members of the public and cadres, police, gangs and other groups.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offered realistic basis for preventing mass incidents in a way that should be supported by system of governance and policy. That is,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s, there is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that can not adapt the new situation, and even hinder the formation, therefore, with certain qualified condition,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promote reform from the political level. Through political reform, providing all groups and sectors of society with a strong system supply to achiev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ocial benefits and resources, it is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 control and appropriate meet of a variety of interests and demands of all levels, besides, the benefic conflict must be controlled, coordinated and released with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society. To ensure that the expression, compe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ests in an order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ocial stability, more rational,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integration benefits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national laws and polic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sic spirit.
     At practice level, this article seeks to amend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re groups in case of disposal of the main. Though the treatment of mass incidents by sending the police into a case early set, but this temporary solution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The above mentioned early-set treatment can hold for some time, but will rebound quickly and repeatedly to pressure, anti-stres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rong, and thus a vicious circle. Such a vicious circle not only lead to hostility, stimulat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benefit, but also greatly reduce the police's prestige and power,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term stability of society as a whole. So the optimal choice should be from the Government's perspective, in good faith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system level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nd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cause of mass incidents, including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motive, opportunity and constraint system. The core of opinion is: In background of period when big changes happened in society, it is that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social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are not synchronized case caused a lot of mass incidents. Mass incidents are results of system vulnerability, and we must build up from the system to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mass incidents.
引文
1 潘维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3页。
    2 同上,第387页。
    3 达伦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前言。
    1 周庆智:《县级行政研究:概念与阐释》,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政治学研究所卷》,2007年,方志出版社,第228-235页。
    2 周庆智:《县级行政研究:概念与阐释》,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政治学研究所卷》,2007年,方志出版社,第234页
    1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55页。
    2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3-134页。
    1 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1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14页。
    2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45页。
    1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9页。
    2 转引自侯伊莎著,《激活和谐社会的细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3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64页。
    1 同上。
    2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第37页。
    1 卢汉龙主编,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总序。
    2 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著,刘晓勇等译,《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卢汉龙主编,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总序。
    1 LOWI,THEODRE J.“American Business,Public Policy,Case Studies,and Political Theory,”World Politics,16,1964,pp.677-715.转引自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2007年,第23页。
    1 Marx,1959:43-44,转引自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2007年,第47页。
    1 COSER,LEWIS A.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Glencoe,IL:Free Press,1956:153.转引自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2007年,第49页。
    2 DAHRENDORF,RAI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176.转引自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2007年,第49页。
    1 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38页。
    1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1 参见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转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第67页。
    1 张学斌等,1999,《改革危险期》,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周忠伟等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8页。
    1 刘少奇,1957/1985,转引自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P26-27。
    1 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转引自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2 戴维·波普诺,1995。《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239。
    1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36-440页。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力、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329页。
    3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8页,转引自《安全社会学》第68页。
    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7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23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3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9页。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8-642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3页。
    3 W.Lloyd Warner,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绅士身份的研究》导言,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风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57页。
    1 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转引自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2 参见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2 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3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3页。
    1 邱泽奇著,《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2 武力,《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两次转变》,《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88-89页。
    2 同上,第151页。
    3 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1 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页。
    2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2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2-3页。
    2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31页。
    1 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59页。
    1 同上,第160-161页。
    2 北京:《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1(俄)弗·伊·多博林科夫、阿·伊·克拉夫琴科著,张树华等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2 Amartya Sen,2002,转引自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57页。
    3 马成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1997年第81期《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第46页,转引自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2001年。转引自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2003年,转引自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2(俄)弗·伊·多博林科夫、阿·伊·克拉夫琴科著,张树华等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2001年,转引自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1 同上,第207页。
    2 同上,第216页。
    3 同上,第229页。
    4 同上,第294页。
    1《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470页。
    2 同上,第479页。
    3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风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43页。
    1 参见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36-39页。
    1《对河南临汝县王堂农业闹社问题处理的不同看法》,《宣教动态》1957年第43期。转引自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40-45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24-125页。
    2 北京:《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1 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4-118页。
    2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135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37页。
    2 同上,第37-38页。
    1 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49-51页。
    1 同上,第64-66页。
    2 蔡昉,2003。转引自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第64-66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4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1 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2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89页。
    1 同上,第194-195页。
    2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3 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9页。转引自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1[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李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 81页。转引自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1 王建芹,《强化监督、制约权力》,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第11-12页。
    2 吴敬琏,《中国采取了“渐进改革”战略吗?》,吴敬琏等,《渐进与改革——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页。
    1 M.Howlett and M.Ramesh,转引自侯伊莎著,《激活和谐社会的细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2 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1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1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1《刘少奇选集》下卷,转引自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27页。
    2 李路路、边燕杰主编,《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332页。
    1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2 同上,第121页。
    1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2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3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1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2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215页。
    3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289页。
    1 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1 《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1 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页。
    1 记者王丽《内部参考》2008年第17期P7-13。
    1 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页。
    1 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6页。
    2 转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3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 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1 周庆智:《县级行政研究:概念与阐释》,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政治学研究所卷》,2007年,方志出版社,第233-234页。
    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3 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第262页。
    1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刊》,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3页。
    3 转引自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9页。
    1 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7页。
    1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39-143页。
    1 万闻华,《NGO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分析——以弱势群体为论域》,《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转引自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5页。
    2 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3 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1 转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1《京华时报》2009年3月7日,第16版。
    2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158。
    1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危机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1 计雷等编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2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危机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120页。
    1 马怀德等:《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1 计雷等编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1 董传仪著,《危机管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1 【英】彼得·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转引自《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第183页。
    2 马怀德等著,《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1 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2-133页。
    2 郑杭生主编,李克强、林克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
    3 颜烨《安全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1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2 徐小鸽著,《新闻传播学原理与研究》1996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4页
    3 余潇枫著《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p51-71,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2 单业才编著,《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前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郑杭生主编,李克强、林克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2-186页;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431页。转引自《安全社会学》第56页。
    1 董传仪,《危机管理学》,2007年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68-170页。
    2 余潇枫著《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0-85页。
    1 计雷等编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33页。
    1 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2-227页。
    1 周庆智:《县级行政研究:概念与阐释》,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政治学研究所卷》,2007年,方志出版社,第239-241页.
    1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第395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1 潘维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05页。
    2 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76页。
    3 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2-227页。
    1 李拓,《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3,第136页。
    1 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9,转引自余潇枫著《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1 景天魁,《中国社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6期。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1994,第1页。转引自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181页。
    1 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181页。
    2[波兰]格泽戈尔兹·W.克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第172页,转引自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1[美]杰瑞米·A.柯恩:《中国近二十年法律发展之回顾》,许传玺主编《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第41-47页,转引自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2 任建明:《解析中国廉政规则》,《党风月报》2002年第9期,第9-11页,转引自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3 侯伊莎著,《激活和谐社会的细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4 同上,第208页。
    1 同上,第35页。
    2 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著,《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81页。
    3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1 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第14-18页
    1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64页,转引自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1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1 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1-222页。
    1 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页。
    1 潘维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2页。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3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1《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第746页。
    [1]达伦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前言。
    [2]周庆智:《县级行政研究:概念与阐释》,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学术论文集:政治学研究所卷》,2007年,方志出版社。
    [3]布迪厄、华康德,1998年,《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4]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5]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
    [6]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2007年。
    [7]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古斯塔夫·勒庞,1895。《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
    [11]张学斌等,1999,《改革危险期》,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2]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4]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力、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
    [2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绅士身份的研究》导言,学林出版社,2000年。
    [23]王颉、樊平、陈光金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25]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
    [26]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29]武力,《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两次转变》,《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
    [30]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1]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33]《建国以来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群众出版社,2003年。
    [34]《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35]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7]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8](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7年。
    [39]王建芹,《强化监督、制约权力》,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40]侯伊莎著,《激活和谐社会的细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41]李路路、边燕杰主编,《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43]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
    [4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4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6]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刊》,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7]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8]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京华时报》2009年3月7日,第16版。
    [50]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危机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
    [51]计雷等编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2]马怀德等:《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53]周忠伟等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董传仪著,《危机管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56]颜烨,《安全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57]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
    [58]徐小鸽著,《新闻传播学原理与研究》1996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9]余潇枫著《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单业才编著,《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前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李拓,《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62]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
    [63]《邓小平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群众出版社,1994年。
    [64](俄)弗·伊·多博林科夫、阿·伊·克拉夫琴科著,张树华等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5]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6]邱泽奇著,《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68]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著,《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
    [69]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
    [70]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7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73]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
    [74]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5]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