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诠释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自其成书以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历代读者由于身份、学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及其诠释的立场、角度、理论、方法等不同,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诠释,从而使《三国演义》实现了文本意义的创生,并围绕《三国演义》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景观。可以说,《三国演义》的诠释史,就是它的存在史。
     诠释学理论是西方关于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以“意义”为中心,对诠释活动的目标以及作者、文本、读者等因素在诠释活动中的作用都有所阐述,对人们理解、解释文学作品具有启发意义。本文在诠释学理论的启发之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取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横纵交错的论述结构,以读者为重点考察对象,对《三国演义》的诠释历史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这些不同诠释背后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论文的写作以期今天的读者对《三国演义》的诠释历史有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三国演义》的诠释;为此后《三国演义》的诠释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论文共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部分,导论。我们将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界定论文所涉及的诠释者及诠释文本,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简要回顾西方诠释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即前诠释学、“作者中心论”诠释学、“读者中心论”诠释学和“文本中心论”诠释学;从四个方面思考诠释学理论与古代文学经典诠释的关联,并对如何将诠释学理论应用于古代文学经典诠释这一问题作出初步解答。
     上编《三国演义》诠释史总论。
     第一章《三国演义》何以成为古代文学经典。本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国演义》成为古代文学经典的原因,即漫长的成书过程和广泛的题材来源、作者视域的宽广、历代读者的诠释。
     第二章,明清时期《三国演义》诠释。本章首先分析了《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诠释情境:尊经崇儒、表彰理学、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文教政策,明代中后期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清代的实学思潮,《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阅读情况。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的诠释:小说评点中,余象斗评本是“书商型”评点,李卓吾评本(叶昼伪托)偏重于“文人型”评点,毛宗岗评本、李渔评本则偏重于“综合型”评点;文人序跋和笔记主要从伦理教化意义和历史真实性两个角度对《三国演义》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清代文人的序跋和笔记较明代表现出态度上的谨慎性,这主要与清代的文化专制政策有关。
     第三章,近现代《三国演义》诠释。本章第一节论述了新文化运动之前《三国演义》的诠释情况。清末,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之下,社会思想和文学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文人从社会政治需要出发,肯定和抬高《三国演义》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同时对“拥刘反曹”思想开始提出质疑。新文化运动之前对《三国演义》的诠释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阶段,充满了新与旧、近代与传统之阎的矛盾纠葛。第二节论述了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三国演义》的诠释情况。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钱玄同等人对《三国演义》持批判、否定态度,这与他们对统文化的批判态度有关。整理国故运动中,胡适等人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版本等情况进行了考证。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开始被用于《三国演义》的诠释当中。
     第四章,建国以后《三国演义》诠释。本章第一节在分析建国十七年的政治思想斗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认为这一时期研究者对《三国演义》的诠释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阶级性和人民性是这一时期解读、评价《三国演义》的两大标准。第二节通过分析新时期以来开放、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认为这一时期研究者以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主题诠释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文化学诠释是这一时期的诠释重点。
     下编《三国演义》诠释史分论。
     第一章,《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诠释。本章分析了五个不同时期“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情况:明代小说评点者余象斗、叶昼并没有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思想倾向,而同时期的小说序跋则具有鲜明的“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清初毛宗岗加强了《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使它的正统色彩和伦理道德观念更加浓厚。关于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的动机,我们认为主要是受到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繁盛局面的影响,而不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五四”时期,胡适等人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是彻底批判的。建国初期,研究者主要从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和人民性角度对“拥刘反曹”思想进行解读和评价。新时期以来,研究者一方面追溯“拥刘反曹”思想的历史渊源;一方面从文化学角度对“拥刘反曹”思想进行诠释。
     第二章,《三国演义》“实用”诠释。首先,我们认为,《三国演义》蕴藏着诠释不尽的智慧、权谋,具有广阔的“实用”诠释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了《三国演义》“实用”诠释的三个重要阶段:明清时期《三国演义》“实用”诠释:一是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出于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对《三国演义》伦理教化功能的应用;一是明清之际的军事斗争中,各方力量对《三国演义》智谋、兵法的借鉴和应用。在现代和当代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实用”诠释和实践应用,为《三国演义》意义的丰富和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有些学者在现实需要的召唤下从人才学、军事学等角度发掘《三国演义》中的智谋,从而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关羽形象诠释。明清时期对关羽形象的诠释是与关羽信仰、崇拜纠缠在一起的。统治者崇祀关羽,民间信仰关羽,主要是围绕其“义”。封建统治者标榜的是其“忠义”,民间则从朋友情义、重信守约、义气等方面理解其“义”。清初,毛宗岗对关羽形象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理想中的完美武将。毛宗岗如此崇尚关羽的原因,一是他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准则,将关羽视为儒家理想的武将形象;二是与其文学典型观有关。20世纪初,钱玄同、胡适等对关羽形象作出了否定评价。特别是钱玄同将关羽与孔子并列,认为封建社会中的关羽信仰与孔子的儒家学说一样,都是愚昧人民的罪魁祸首、腐朽落后的封建毒瘤,都是应当铲除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主要对关羽持肯定态度,而对于关羽的“义”,则进行了两面性分析,分别予以肯定和否定。新时期以来,研究者对关羽形象的诠释逐渐深入,特别是对关羽形象的文化诠释,充分挖掘了关羽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曹操形象诠释。清初,毛宗岗认识到了曹操形象的两面性,肯定他的才智、用人、功业;否定他的道德和人格。但在儒家伦理道德观和文学典型观的双重作用下,毛宗岗将“奸”定性为曹操形象的主导因素,对他持否定态度。20世纪初,以胡适、钱玄同为代表,一反历史上对曹操形象的批判态度,对曹操形象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初期,以阶级性和人民性为标准,研究者认为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化身,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罪恶。五十年代末“替曹操翻案”的讨论引发了如何评价曹操问题的热烈争鸣,对于人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曹操形象起到了积极意义。文革期间,“评法批儒”运动中,曹操被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受到肯定。新时期以来,研究者继续就曹操形象的评价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曹操的复杂性格,从文化精神方面对曹操形象进行文化诠释。
     第五章,诸葛亮形象诠释。清初毛宗岗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才智超群、德行无双、气质风度一流的古今第一贤相。与毛宗岗不同的是,生活于明朝末年的叶昼虽对诸葛亮的智谋、忠贞等持赞赏肯定态度,但对诸葛亮的个人品质、治国大略等提出了尖锐批评。两人对诸葛亮形象的不同态度令人深思:叶昼批评诸葛亮一方面与他面对的文本有关,一方面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潮和他本人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性格有关;毛宗岗之所以对诸葛亮如此崇尚,对其形象如此维护,主要与其文学典型观有关。建国初期,研究者主要是围绕诸葛亮形象中的智慧和忠贞两大因素,认为诸葛亮形象是具有人民性的。新时期以来,研究者对诸葛亮形象的文化诠释和悲剧诠释,抓住了其特质,深化了对这一形象的理解。
     结语。论文通过对《三国演义》诠释史的梳理、分析,认为诠释者、文本、作者在小说文本意义的生成中具有不同作用:诠释者是诠释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文本是诠释对象,对意义具有客观规定性;作者是诠释的重要参考,是避免误解、曲解的因素。三者在诠释活动中不可偏废:要尊重诠释者的主体地位,给诠释者充分的自由诠释空间;要重视小说文本对意义的客观规定性,防止诠释的主观随意性;要兼顾作者及小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对小说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诠释。同时,诠释者对身处其中的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政治因素等)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过度诠释”。
The book of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the first historical novel in old China , which has the most achievement and effect. It is a broad and deep, all-inclusive novel, in which there were full of life- like people who had various deeds and famous fames. Since it was written, it has influenced greatly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as caused many people to rush off to the front to copy it so as to read. Since then it affected for a long time till today. The novel was written six hundred years ago from Ming to today, when various of readers have mad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status, learning, methods, cultural mentality or the ideas, theory of the interpretation, which created a influent literary and cultural scene. The history of the novel's interpretation is one existence history.
     The Method of the Interpretation is one theory about the western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which had great effect on the modern human studies. It was centered by Meanings that interpreted the aims and the affection of the author, text and the readers, which inspired the people's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Enlightened and instructed by the theory, it adopted the study method of some point or aspect combined and the structure of crisscross interpret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for reader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ause of its history, politics, ideas and culture.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the summaary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and its separate interpretation.
     Introduction.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its writing including the article's background and meanings,studying situation and methods, interpreter and textual interpretation, its reform and shortcomings; its summary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retrospecting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including theory of annotation, author or readers or text centered theory. The theory of author and text centered are epistemology; however readers are thing-in- itself annotation; its theory and ancient classics annotation.
     The first volume is summary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in which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why the novel became one ancient classic which including three causes, a long edition and extensive material sources, the author's broad visual threshold and various of readers' anno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annot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Firstly we annotate the situation in Ming and Qing when Classical Confucian texts respected,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erving the imperial power, ideology liberated in the end of Ming, and the novel read or spreaded. Secondly, we will anno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s annotation.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three forms that were mainly novel annotation, prefaces and notes. Yu Xiangdou was like a merchant,but Li Zhuowu or Ye Zhou was like a scholar. Mao Zonggang and Li Yu were more synthesized. The prefaces and notes annotated the novel with civilization and historical truth. But the prefaces and notes in Qing Dynasty were more prudent because of its cultural autocratic policy.
     The third chapter is annotation in the modern times. Firstly we summed up the annotations befor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Bourgeoisie reformers and revolutionary scholars praised the novel for the need of the social politics, and questioned the idea of supporting Liu Bei but opposing Cao Cao. During the period it was full of present or ancient, modern or classical contradiction and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lassical to modern form. Secondly, we studied annotation afte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Hu Shi and Qian Xuantong criticized the novel because of their critic cultural ideas.
     In the fourth chapter, it is the annotation for the novel after the liberation. In the first seventeenth years the researchers annotated it with great political standards that were class and human nature. During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they annotated its ideas and portrait with new methods so that there were various subjects. Cultural annotation wa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novel.
     In the second volume, we will annotate the novel separately.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is the annotation for the idea of supporting Liu but opposing Cao. Yu Xiangdou and Ye Zhou had little ideas about it, but the preface at the same time had clear idea about it. In the beginning of Qing , Mao Zonggang had strong idea so as to make it more traditional and ethical.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ation, the scholars annotated the idea with various points; however, now the researchers are studying the source of this idea and annotating it with cultural poin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practical annotation, which includes two kinds of persons. One kind is the feudalistic rulers and scholar-bureaucrats for their ruling rules, the other is various martial persons who adopted the military experiences between Ming and Qing. Till immediate time, Mao Zedong annotated and practiced military theory in the novel so as to enrich and develop its practical meanings. After the middle 80~(t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ome scholars studied the resourcefulness in the novel for the need ofstrategics and human talents and developed it.
     The third chapter is annotation of Guan Yu. During Ming and QingDynasty, they sacrificed and adored him for his Yi. The rulers boosted his Loyalty and common people adored his loyal to friends and his faithfulness. In the beginning of Qing, Mao Zonggang praised him and looked upon him as a ideal military talent. Bu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Qian Xuantong and Hu Shi negated him. People in the fiftieth and sixtieth century praised him but praised or negated his Yi. Since the eightieth century they annotated the novel step by step, especially his cultural annot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nnotation of Cao Cao. Mao Zonggang found a two-sided personality of him, so Mao praised his talent and achievements but negated his moral or personality for his bad faith. Hu Shi and Qian Xuantong praised Cao Cao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ater, the scholars looked on him as a soul of his class and evil of feudalists. In the end of fiftieth century, a talking of Reversing a case for Cao Cao aroused a contend about how to judge him, which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and judge him more impersonally and exactl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y talked about the problem how to judge Cao Cao. They analyzed his perplex personality and annotated him with cultural or psychic aspect.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annotation for Zhuge Liang. Mao Zonggang thought him as a talent, excellent and personable prime minister in the ancient or now. Ye Shi praised his resourcefulness and loyalty but negated his personality or governing methods. Later ,the researchers thought he had national character because of his wisdom and loyalty. Now they are annotating him with cultural and tragic idea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 for us to study him.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annotating the novel tells us that it is different for the explicators, text and authors to present in the meaning-making, in which the explicator is the object that is the leading role, and the text is the subject that is the prescriptive object for the meaning, while the author is the important consult for the annotation who is the factor that is against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tort. Those three factors are all very important so we should respect the explicators and give them more freedom to annotate, value the objective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against the subjective arbitrariness, giv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 to the authors and the text so as to find the scientific or reasonable annotation, In the same time the explicators should have a sober thought for their historical situation such a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order to be against excessive annotation because of the external influence.
引文
[1]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2页.
    [2]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323页.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26页.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卷)[M].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第103页。
    [1]潘德荣.当代诠释学的定义及其形成[J].学术界,1992(3):9.
    [1]潘德荣.当代诠释学的定义及其形成[J].学术界,1992(3):9.
    [2]潘德荣.当代诠释学的定义及其形成[J].学术界,1992(3):9.
    [3][德]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第7页.
    [1]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55-56页.
    [2]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90页.
    [3]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箴言[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23页.
    [1]潘德荣.诠释学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第23页.
    [2]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第48页.
    [2][德]伽达默尔著.薛华等译.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第34页.
    [3]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84-385页.
    [1]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81页.
    [2]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83页.
    [3]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409 页.
    [1]利科尔.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467页.
    [1]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第55-56页.
    [1]黄霖、许建平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443页.
    [2]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65页.
    [3]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287页.
    [4]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89页.
    [1]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80页.
    [1]转引自赵丹.《关雎》的接受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95页.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351页.
    [2]李泽厚.他们是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桥梁[N].南方周末(第28版),2007年3月22日.
    [3]张曙光.从于丹现象谈经典阐释[J].名作欣赏,200r7年第7期.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安贝托·艾柯等著.斯特凡·柯里尼编.王字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41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09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25页.
    [1]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95页
    [1]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A].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D3,第233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3页.
    [3]鲁迅.叶紫作《丰收》序[A].且介亭杂文二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380页.
    [1][明]刘三吾.孟子节文题辞[A].孟子节文[Z].《北京图书馆善本丛刊》本.
    [1]张国刚,乔治忠等.中国学术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451页.
    [1]冯梦龙.警世通言·序[A].三言·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3.
    [2]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4页.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36页.
    [1]柯愈春.说海(壹)虞初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第3页.
    [2]张国刚,乔治忠等.中国学术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446页.
    [1]张国刚,乔治忠等.中国学术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503页.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40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34页.
    [3]甄伟.西汉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朱崇勋.聊斋志异跋[A].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4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54页.
    [1]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57页.
    [3]转引自宋莉华.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J].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4]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1页.
    [2]周兆新.三国演义丛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347页.
    [1]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2页.
    [1]沈伯俊.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J].内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62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49-50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042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035页.
    [5]黄霖.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A].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1]陈翔华.毛宗岗的生平与《三国演义》毛评本的金圣叹序问题[J].文献,1989年第3期.
    [1]沈伯俊.《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简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5期.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3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4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8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76页.
    [1]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A].潜研堂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6页.
    [1]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6/72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0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2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1.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24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0页.
    [2]王学泰,李新宇.《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为中国文学经典解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第6页.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6页.
    [2]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2页.
    [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3页.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4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22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96页.
    [1]马克思思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第23页.
    [1]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D8,第194页.
    [2]粱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28页.
    [1]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第203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29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2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3页.
    [2]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9页.
    [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320页.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323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26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34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40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49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45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47页.
    [1]转引自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1页.
    [1]朱自清.论雅俗共赏IA].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3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第759-844页.
    [3]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4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第956页.
    [4]胡适.逼上梁山[A].最初发表于《东方杂志》第31卷第1期(1934年1月1日),引自:胡适自传[M].合肥:黄山书社,1986,第111页.
    [5]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81,第15页.
    [1]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N].新青年第6卷第1号.
    [2]陈独秀.通信[N].新青年第3卷第2号.
    [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C].上海;三联书店,1984,第108-109页.
    [1]陈独秀.通信[N].新青年,第3卷第1号.
    [2]胡适.易卜生主义[A].胡适文存(卷四)[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第34页.
    [3]陈独秀.敬告青年[A].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4]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0页.
    [1]钱玄同.钱先生原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7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40页.
    [3]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0页.
    [1]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9页.
    [2]钱玄同.钱先生原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7页.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中国小说史略[M].济南:齐鲁书社,1997,第368页.
    [4]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4页.
    [1]胡适.新思潮的意义[A].胡适文存(卷4)[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第152页.
    [2]钱玄同.钱先生答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82页.
    [1]郑振铎.新文学之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A].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84页.
    [1]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1.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9页.
    [2]转引自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1页.
    [1]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78页.
    [1]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A].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54-55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第38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830页.
    [3]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_匕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10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9页
    [2]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10页.
    [1]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中国小说史稿[M].匕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苏联l奥夫扬尼柯夫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3]郑振铎.为做好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而努力[A].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91页.
    [1]褚斌杰.谈“三图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1页..
    [2]霍松林.略谈“三国演义”[A].发表于“语文学习”,1955年11月.载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38页.
    [3]顾学颉.试探‘三国演义'的人民性[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81-87页.
    [1]鲁地.我对“三国演义”人民性的几点理解[A].发表于”光明日报”,1956年2月26日.载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q.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02-113页.
    [2]霍松林.略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47页.
    [3]顾学颉.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62-80页.
    [1]褚斌杰.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4页.
    [2]刘知渐.试论如何正确理解《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A].《三国演义》新论[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第53页.
    [1]霍松林.略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41页.
    [2]顾学颉.“三国演义”所塑造的曹操[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43页.
    [1]黄霖,许建平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48页.
    [1]叶维四,冒圻.三国演义创作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第69页.
    [2]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冯仲平.论《三国演义》的基本主题[J].西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吴小林.论《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倾向[A].文学论集第八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5]载《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27页.
    [2]载三国演义论文集[C].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第62-63页.。
    [3]赵元庆.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4]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176-177页.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第1025页.
    [2]载《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3]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C].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4]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第98页.
    [5]黄钧.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从魏、蜀矛盾看《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J].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
    [6]熊笃.《三国演义》的悲剧发微[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2期.
    [7]振钧.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J].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第35页.
    [2]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黄霖,许建平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59页.
    [4]李时人.亚史诗:《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A].谭洛非主编.《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q.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25页.
    [1]陈辽.从《三国演义》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兼谈传统文化心理和当前中国改革[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2]谭洛非.历史、道德评价的悖理与传统文化心理[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9页.
    [1]王前程.《三国演义》与传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97页.
    [2]周甲禄.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q.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62页.
    [3]单长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71页.
    [1]刘长荣,濮实.《三国演义》与儒家政治思想[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109页.
    [2]刘上生.《三国演义》和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J].求索,1990年第2期.
    [3]宋先梅.《三国演义》与士人文化心态[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1]苏建新.《三国演义》与鬼神文化略论[J].孝感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2]郑铁生.神秘文化在《三国演义》中的流贯及探源[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月.
    [1]缪钺.《三国志选》说明[A].三国志选[Z].中华书局,1962.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95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4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09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49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70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224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3页.
    [5]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4页.
    [6]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5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46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3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49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49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4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页.
    [2]三国演义·前言[A].三国演义[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熊笃.关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改[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4]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0页.
    [1]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5页.
    [2]转引自陈翔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三国志演义纵论[C].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第201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4页.
    [1]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43页.
    [2]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0页。
    [3]钱玄同.钱先生原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7页.
    [1]翟志成.儒学资源的现代转化-熊十力与胡适的分歧[A].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第32页.
    [2]同上.
    [1]翟志成.儒学资源的现代转化-熊十力与胡适的分歧[A].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第36页.
    [2]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4页.
    [3]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4页.
    [1]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满清的态度底变迁[A].钱玄同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13-114页.
    [2]褚斌杰.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3-14页.
    [1]顾学颉.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A].顾学颉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371页.
    [2]陈大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8页.
    [3]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324-325页.
    [1]刘知渐.试论如何正确理解“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A].]刘知渐.《三国演义》新论[q.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第53页.
    [1]何满子.《三国演义》的蜀汉正统观及其他[A].三国演义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第,5-6页.
    [2]孙逊.浅谈《三国演义》正统观念的历史进步性[A].三国演义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第20-34页.
    [1]齐裕焜.明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第63页.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30页.
    [2]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4页.
    [3]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46页.
    [1]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423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4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2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2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3页.
    [2]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A].潜研堂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34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08页.
    [3][明]冯梦龙.三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3.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20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9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16页.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62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15页.
    [5]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63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0页.
    [2]宋培宪.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解读及运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董述秋,王涛.我们在毛主席身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1]李慎明.纵马湘赣[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第5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第187-188页.
    [1]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J].党史文汇,1994.(9).
    [2]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呼和浩特文史资料(5)[G].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出版社,1994.
    [3]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N].光明日报,1993-12-20.
    [1]霍雨佳.《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2]梁汉皋.《三国演义》与人才学[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3]陈军.《三国演义》人才思想管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4]阮云志.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的获得与使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冉红卫.《三国演义》的人才学与现代企业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5月.
    [1]李炳彦,孙兢.说三国话权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2]熊笃.《三国演义》的兵家权谋[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
    [1]鲁德才,陈洪.《三国演义》中的军事心理学[J].海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1]陈寿.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944页.
    [2]陈寿.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951页.
    [3]陈寿.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939页.
    [1]陈寿.三国志·蜀书(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939页.
    [2]陈寿.三国志·蜀书(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940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53页.
    [1]郭筠.蜀先主庙记[A].唐文拾遗(卷七)[C].
    [2][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清史稿·礼三(卷84)[M].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541页.
    [1][明]陶珽.说郛续二十八[O].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
    [2][明]陶珽.说郛续二十八[O].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52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18-19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0页.
    [2]汉寿亭侯新庙[A].嘉靖.宁夏新志(卷二)[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第4页下.
    [3]坛庙[A].宁德县志(卷二)[Z].乾隆四十六年刊本.
    [4]刘永华.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5]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50页.
    [1]王齐洲.论关羽崇拜[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2]清史稿·礼三(卷84)[M].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541页.
    [1]徐坷.清稗类钞(卷六十六)[A].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60-661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5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318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622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26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17页.
    [1]关四平.论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净化[J].绥化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关四平.论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净化[J].绥化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易竹贤.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8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30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40页.
    [3]易竹贤.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4页.
    [4]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51页.
    [5]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53页.
    [6]周立波.谈“三国志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32页.
    [7]袁世硕.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J].文学评论,1965年第6期.
    [1]褚斌杰.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5页.
    [2]北大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327页.
    [1]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135-136页.
    [2]于朝贵.一个被儒化的英雄[J].许昌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3]王前程.一身兼雅俗,国人共尊神[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8月.
    [4]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于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5]罗德荣.义·勇·傲[J].古典文学知识,1992年第5期.
    [1]叶松林.义士·圣人·天神-关羽形象的文化透视[A].谭洛非主编.《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12,第218页.
    [2]潘万木.徜徉于雅俗文化之间的关羽[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5-256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216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205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88页.
    [2]胡适.答钱玄同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572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440页.
    [2]顾肇仓.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A].三国演义研究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68页.
    [3]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329-330页.
    [1]顾学颉.试谈“三国演义”的人民性[A].三国演义研究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81页.
    [1]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N].光明日报,1959年2月19日.
    [2]郭沫若.替曹操翻案[N].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
    [3]袁世硕.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J].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1]刘知渐.《三国演义》新论[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第68页.
    [2]李希凡.《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N].文艺报,1959年第9期.
    [3]王永生.试论小说里的曹操以及《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J].复旦大学学报,1959年第8期.
    [1]延边大学中文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简析[C].1973,第37-38页.
    [2]怎样阅读我国古典小说[C].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印,1973年6月.
    [3]袁伟时.实行法家路线的政治家曹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4期.
    [1]何彦珊.《三国演义》--反映法家路线胜利的一面镜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
    [2]张学增等.从《三国演义》谈为曹操翻案[J].人民教育.1974年第7期.
    [3]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08页.
    [1]程毅中.重提旧案说曹操[A].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3.
    [2]黄钧.曹操形象辨[J].文学评论丛刊,第16辑.
    [3]黄钧.真假曹操辨[J].北方论丛,1982年第3期.
    [4]沈伯俊.略论“为曹操翻案”[J].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5期.
    [5]三国演义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第119页.
    [1]王同书.曹操新论--简论<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塑造艺术[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王志武.《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为小说人物曹操翻案[J].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3]三国演义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第128页.
    [1]王长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曹操性格纵横表里观[J].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2]许建中.试论曹操性格的二重组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3]杨仲义.曹操并非奸贼的典型--谈《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组合[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雷勇.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张清水.从“文化视角”看<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的某些层面[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赖志明.对《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化心理结构的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1]陈翔华.诸葛亮形象演变史论纲[A].三国志演义纵论[C].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第232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255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471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460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62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70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72-973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81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9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8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58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9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8页.
    [5]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8页.
    [6]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120页.
    [7]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17页.
    [8]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399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182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835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871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040-1041页.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66页.
    [2]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04页.
    [3]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971页.
    [4]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3页.
    [5]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9页.
    [6]同上.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295页.
    [1]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71页.
    [2]三国演义会评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156页.
    [1]发表于《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10号.载中国文学论集[C].开明书店,1934年3月版.
    [2]胡适.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84页.
    [3]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30页.
    [4]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37页.
    [5]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62页.
    [1]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第325页.
    [2]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134页.
    [3]陈翔华.三国志演义纵论[C].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第278页.
    [1]丘振声,刘名涛.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J].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2]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73页.
    [1]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30-138页.
    [2]陈洪,马宇辉.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范型及其文化意蕴[J].南开学报,1998年第2期.
    [1]《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第190页.
    [2]齐裕焜.明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第64-70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2卷)[M].台北: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
    [4]潘德荣.当代诠释学的定义及其形成[J].学术界,1992(3):9.
    [5]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箴言[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8]潘德荣.诠释学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9]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0][德]伽达默尔著.薛华等译.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1]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2]利科尔.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3]黄霖,许建平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14]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5]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6]王齐洲.四大奇书纵横谈[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17]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18]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9]赵丹.《关雎》的接受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1]李泽厚.他们是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桥梁[N].南方周末第28版,2007年3月22日.
    [22]张曙光.从于丹现象谈经典阐释[J].名作欣赏,2007年第7期.
    [2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4]安贝托·艾柯等著.斯特凡·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5]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7]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28]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9]鲁迅.叶紫作《丰收》序[A].且介亭杂文二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0]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1][明]刘三吾《孟子节文题辞》,《孟子节文》卷首,《北京图书馆善本丛刊》本.
    [32]张国刚,乔治忠等.中国学术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3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4]王平.明清小说传播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5]柯愈春.说海(壹)·虞初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36]甄伟.西汉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7]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8]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复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9]宋莉华.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J].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40]周兆新.三国演义丛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1]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42]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3]沈伯俊.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J].内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4]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45]陈翔华.毛宗岗的生平与《三国演义》毛评本的金圣叹序问题[J].文献,1989年第3期.
    [46]沈伯俊.《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简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5期.
    [47]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8]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9]王学泰,李新宇.《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为中国文学经典解毒[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5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1]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N].1897年10月16日-11月18日天津《国闻报》.
    [52]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53]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C].上海:三联书店,1984.
    [55]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81.
    [56]易竹贤.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57]胡适.胡适自传[M].合肥:黄山书社,1986.
    [5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C].济南:齐鲁书社,1997.
    [59]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0]胡适.胡适文存(卷四)[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
    [61]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81,第15页.
    [62]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9.
    [63]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6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6]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7]北京大学中文系57级.中国文学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
    [68]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9][苏联]奥夫扬尼柯夫,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70]霍松林.略谈“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71]褚斌杰.谈“三国演义”[A]原载1954年3月24日“大公报”“文化生活”栏,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72]陈大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三国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73]刘知渐.试论如何正确理解《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A].《三国演义》新论[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74]顾肇仓.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75]怎样阅读我国古典小说[M].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印,1973.
    [76]张学增等.从《三国演义》谈为曹操翻案[J].人民教育,1977年第7期
    [77]叶维四,冒圻.三国演义创作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78]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9]冯仲平.论《三国演义》的基本主题[J].西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80]吴小林.论《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倾向[A].文学论集第八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81]《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82]三国演义论文集[C]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83]赵元庆.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84]《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8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
    [87]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88]黄钧.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从魏、蜀矛盾看《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J].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
    [89]熊笃.《三国演义》的悲剧发微[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2期.
    [90]张振钧.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J].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9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92]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3]李时人.亚史诗:《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A].谭洛非主编.《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94]陈辽.从《三国演义》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兼谈传统文化心理和当前中国改革[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95]谭洛非.历史、道德评价的悖理与传统文化心理[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96]王前程.《三国演义》与传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7]周甲禄.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98]单长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A].《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99]刘长荣,濮实.《三国演义》与儒家政治思想[A].《三国演义》 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100]刘上生.《三国演义》和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J].求索,1990年第2期.
    [101]宋先梅.《三国演义》与士人文化心态[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102]苏建新.《三国演义》与鬼神文化略论[J].孝感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03]郑铁生.神秘文化在《三国演义》中的流贯及探源[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104]缪钺.《三国志选》说明[A].三国志选[Z].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5]三国演义·前言[A].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6]熊笃.关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改[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07]陈翔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三国志演义纵论[C].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108]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109]钱玄同.钱先生原书[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110]翟志成.儒学资源的现代转化_熊十力与胡适的分歧[A].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11]胡适.《三国演义》序[A].易竹贤辑录.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112]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满清的态度底变迁[A].钱玄同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3]顾学颉.试谈“三国演义”的人民性[A].三国演义研究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14]刘知渐.试论如何正确理解“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A].]刘知渐.《三国演义》新论[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15]何满子.《三国演义》的蜀汉正统观及其他[A].三国演义论文 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16]孙逊.浅谈《三国演义》正统观念的历史进步性[A].三国演义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17]齐裕焜.明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118]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0][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1][明]冯梦龙.三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22]宋培宪.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解读及运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23]董述秋,王涛.我们在毛主席身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
    [124]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125]李慎明.纵马湘赣[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
    [126]忻中.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J].党史文汇,1994(9).
    [127]呼和浩特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呼和浩特文史资料[G].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出版社,1994.
    [128]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N].光明日报,1993-12-20.
    [129]霍雨佳.《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
    [130]梁汉皋.《三国演义》与人才学[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131]陈军.《三国演义》人才思想管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132]阮云志.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的获得与使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33]冉红卫.《三国演义》的人才学与现代企业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5月.
    [134]李炳彦,孙兢.说三国话权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135]熊笃.《三国演义》的兵家权谋[J].明清小说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
    [136]鲁德才,陈洪.《三国演义》中的军事心理学[J].海南大学学 报,1988年第3期.
    [137]郭筠.蜀先主庙记[A].陆心源.唐文拾遗(卷七)[O].
    [138][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9]清史稿·礼三(卷84)[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40][明]陶珽.说郛续二十八[O].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
    [141]汉寿亭侯新庙[A].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二)[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42]坛庙[A].宁德县志(卷二)[Z].乾隆四十六年刊本.
    [143]刘永华.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144]王齐洲.论关羽崇拜[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45]关四平.论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净化[J].绥化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46]周立波.谈“三国志演义”[A].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47]袁世硕.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J].文学评论,1965年第6期.
    [148]王前程.一身兼雅俗,国人共尊神[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8月.
    [149]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于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150]叶松林.义士·圣人·天神--关羽形象的文化透视[A].谭洛非主编.《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2.
    [151]潘万木.徜徉于雅俗文化之间的关羽[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52]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N].光明日报,1959年2月19日.
    [153]郭沫若.替曹操翻案[N].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
    [154]袁世硕.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J].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155]李希凡.《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N].文艺报,1959年第9期.
    [156]王永生.试论小说里的曹操以及《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J].复旦大学学报,1959年第8期.
    [157]延边大学中文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简析[C].1973.
    [158]袁伟时.实行法家路线的政治家曹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1974年第4期.
    [159]何彦珊.《三国演义》--反映法家路线胜利的一面镜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
    [160]沈伯俊.略论“为曹操翻案”[J].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5期.
    [161]王同书.曹操新论--简论《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塑造艺术[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62]王志武.《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为小说人物曹操翻案[J].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163]王长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曹操性格纵横表里观[J].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164]许建中.试论曹操性格的二重组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65]杨仲义.曹操并非奸贼的典型--谈《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组合[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66]雷勇.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67]张清水.从“文化视角”看<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的某些层面[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68]赖志明.对《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化心理结构的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169]陈翔华.诸葛亮形象演变史论纲[A].三国志演义纵论[C].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170]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71]中国文学论集[C].上海:开明书店,1934.
    [172]丘振声,刘名涛.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J].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173]陈洪,马宇辉.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范型及其文化意蕴[J].南开学报,1998年第2期.
    [174]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75](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76]洪汉鼎.中国诠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77]郭瑞林.《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8]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79](美)浦安迪(Andrew H.Plaks).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8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81]路志霄,牛得权.曹操·诸葛亮·周瑜传译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182]柳春藩.诸葛亮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183]中共许昌地委宣传部《曹操小传》编写组.编曹操小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6.
    [184]章映阁.曹操新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85]周思源.周思源品赏三国人物[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8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论集》编辑组.文学论集(第八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87]卢兴基.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88]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189]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史上的儒法斗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90]上海人民出版社.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91]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9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古典文学论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93]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9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95]中华书局编辑部.古典小说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6]'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开明出版 社,1996.
    [197]高明阁.三国演义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198][俄]李福清(Riftin,B.).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9]张国光.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问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200]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01]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02]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03]李厚基,林骅.三国演义简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04]齐裕煜,王子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5]王齐洲.大众文化的经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206]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07]周振甫.小说例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08]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9]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210]红孩.且慢,易中天[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11]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1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213]李厚基等.五大小说评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14]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215]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16]胡德坤,宋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17]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8]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219]隙弱水,王沉森.思想舆学术[M].北京:中圜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
    [220]刘世德.三国演义学刊(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2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四部古典小说评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22]延边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语文教研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简析[M].延边:延边大学中文系,1973.
    [22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24]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25]羽离子.明清史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26]陈平原.现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27]段启明等.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28]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一册)[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29]黄毅,许建平.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30]王铁仙,王文英.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1]郭绪印.新编中国现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