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根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1998年国家推动土地“二轮承包”的前后,正是农业生产负担沉重、粮价低迷的时期,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的S镇农户丧失了经营土地的热情,土地随时存在着被抛荒的可能。为了不让每一块土地所承担的税费落空,乡村两级政权不得不推动土地的大面积转包,由此导致了土地承包关系高度不稳定的事实。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因缺少相应的利益基础与之相承接,而无法为基层社会所接受。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土地的市场行情开始逆转。国家的地权政策不断地压缩基层政权对土地所享有的制度性支配权力,进而扩大农户对土地所享有的权利,农村的地权秩序开始了一场转型。由于地价上涨,农户对土地的权利意识得以形成,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关系成为了可能。然而,与此同时,围绕着土地权属的确定和土地收益的分配,S镇范围内却出现了大量的地权纠纷。
     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个人权利本位的地权建设是当前地权纠纷发生的直接诱因。由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农户事实上完成了一种“土地私有化“的想象。在之前土地承包关系经常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究竟是以何时的土地占有状况为确立新产权的起点,农户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为了更大程度地得到土地的收益,农户诉诸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历史事实,这直接对村委会的土地产权代理人身份形成挑战。总之,在利益的刺激下,通过农户表达权利的话语,各种土地制度的遗产都复活了。
     由于治理的需要,S镇以乡村两级为代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作为农户土地产权的保卫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两大任务的压力下,基层政权更多的是土地利益的相关者,他们一系列的治理内容仍然要通过土地权属的改变来实现。在这个条件下,农户土地的维权主张往往得不到基层政权的有效支持,反而被一种服务于地方整体大局的“意识形态”所消解。
     这表明,新产权合约的生成必须兼顾农户的土地认知与基层政权的治理现实对之所产生的影响。地权秩序转型绝非单纯产权建设的推进所能实现,而是一个新产权合约与其嵌入的社会系统之间互相配合的整体性工程,其中既包括对农户土地认知方式的重塑,又包括对底层政治生态的改良。在这个配套工程未能跟进的前提下,产权建设的孤军深入都有可能以引发进一步的社会冲突和纠纷为代价。
Around 1998, when the burde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heavy and food price is low, the state promoted "the second contract for land". S-town farmers living off the land for generations lost their passion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may abandon land at any time.To keep land taxes, the grass-roots regime had to promote a large area of land sub-contract, leading to instability in land contract relation. Lacking enough economic value,30-year fixed policy im land contract can not be accepted for the farmers.
     After the rural tax reform, the value of land increased. The state continued to reduce the institutional power enjoyed by the grass-roots regime, and then expanded rights owned by the farmers.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has occurred since then. With land price rising, farmers have formed the awareness of land right,30-year fixed policy has became possible.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many disputes within S-town towards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 ownership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income at the same time.
     To some ext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which highlights the right of the individual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land ownership disputes. As the land contract relation has been declared unchanged for a long time, farmers actually believe that land will be privatized. As the fact that land contract relation changed frequently in history, Farmers can not reach a consensus on which tim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establishing a new "land ownership". In order to get more benefits, farmers resort to the historical facts that the production team owned the ownership of land in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which directly challenges the status of villagers committee as the representive of land ownership. In short, in the stimulus of interest, all kinds of old land systems have revived, in the form of the oral expression from farmers.
     In immerdiate need of governance, grass-roots regime isn't thr defender of the new property rights. In particular, in order to maintai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grass-roots regime as stakeholders related to land, still have to achieve governance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land ownership.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farmers' claim for rights is not ususally supported by grass-roots regime, but are dissolved by the "ideology"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
     This shows that state must take account of the impact on land ownership due to farmers'original concept of land and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s practical governance.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nd system can not rely solely on the building of the property rights, but a co-ordination between new contract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social system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in, including the reshaping of farmers' cognitive style on lan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the abse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jects, any radical change of land policies is likely to lead to further social conflicts and disputes.
引文
[1][美]步德茂(Thomas M.Buoye).2006.过失杀人、市场与道德经济——18世纪中国财产权的暴力纠纷.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薄一波.1997.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
    [3]白程明.2003.农民失地问题的法学思考.人文杂志.(1).
    [4]鲍海军、吴次芳.2002.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管理世界.(10).
    [5]陈柏峰.2006.对我国农地承包物权化的反思.清华法律评论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陈柏峰.2008.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两湖平原(1980——2008).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
    [7]陈柏峰.2009.农民地权的表达结构.人文杂志.(6)
    [8]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9]陈锡文.1993.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0]陈锡文.2001.让农民自己为土地做主.南方周末11月1日.
    [11]陈锡文、常红晓.2008.专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财经.(21).
    [12]陈志武.2009.界定土地产权,不能再回避.南方都市报2月14日.
    [13]陈小君等.2004.农村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4]陈涛.村将不村——鄂中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5]陈心想.2000.一个游戏规则的破坏与重建——A村村东调田风波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2).
    [16]曹正汉.2007.土地集体所有制:均平易、济困难——一个特殊村庄案例的一般意义.社会学研究.(3).
    [17]楚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楚州市志.古籍出版社.1994.
    [18]崔智友.2002.中国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中国农村观察.(3).
    [19][美]道格拉斯.C.诺思.1992.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
    [20]党国英.2004.关于征地制度的思考.现代城市研究.(3).
    [21]党国英.2005.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7).
    [22]党国英.2008.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科学战线.(2).
    [23]董磊明.2008.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4]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25]狄金华.2008.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评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开放时代.(4).
    [26]杜润生.1998.稳定农民预期与土地制度法律化.1998年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山的发言.转引自赵阳.共有与私用.第2122页.北京:三联出版社.
    [27]杜润生.2004.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读书.(4).
    [28]董国礼.1998.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以太和县为个案.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服务中心资料.
    [29]丁为.2007.新瓶旧酒: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0]邓正来.1997.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1][美]杜赞奇.2002.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5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2]樊红敏.2007.日常政治视角下的地方权力运作研究:河南省黄市的体验观察与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3]费孝通.1996.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
    [34]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5]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36]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
    [37]傅衣凌.2007.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北京:中华书局.
    [38]郭德宏.1989.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4).
    [39]郭德宏.1993.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
    [40]高帆.2006.土地纠纷:一个宏观的视角.学海.(4).
    [41]龚启圣、刘守英,1998.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 村观察.(2).
    [42]龚启圣、周飞舟.1999.当代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个案分析,二十一世纪(香港).(10).
    [43]高王凌.2005.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与地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44]胡聪慧、彭春城.2008.中国中部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与其收益的关系——对湖北襄樊市典型农村的调查剖析.社科纵横.(2).
    [45]黄海.2008.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红镇“混混”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6][澳]何·皮特(PeterHo).2008.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与社会冲突.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47]何新.2003.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三农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48]贺雪峰.2003.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9]贺雪峰.2010.村治的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0]贺雪峰.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
    [51]贺雪峰.2009.如何做到耕者有其田.社会科学.(10)
    [52]贺雪峰.2010.农地制度变化与土地流转.未刊稿.
    [53][美]哈耶克.2001.经济学、科学与政治学.载哈耶克文集.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4][美]黄宗智.200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55][美]黄宗智.2003.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56][美]黄宗智(a).2006.制度化的半耕半农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
    [57][美]黄宗智(b).2006.制度化的半耕半农过密型农业(下).读书.(3).
    [58][美]黄宗智.2009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4).
    [59]黄祖辉、王朋.2008.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60]蒋中一.2002.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可轻易动摇.农业经济导刊.(9).
    [6l][美]克利德福.格尔茨(Greertz).1999.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62]康晓光.2002.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战略与管理.(3).
    [63]康晓光.1995.国有化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战略与管理.(1)
    [64]李成贵.2000.国家干预下的农地有限私有化:一种有选择的激进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
    [65]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66]李昌平.2009.扩大农民地权及其制度建设.中国图书评论.(1).
    [67]李昌平.2007.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与三农兴衰.炎黄春秋.(6)
    [68][美]李丹.2009.理解农民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69]吕德文.2006.村治研究的传统与现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4).
    [70]吕德文.2009.治理钉子户——税费改革后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1]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
    [72]李猛.1996.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73]罗峰.2005.“追缴税费”与“确权确地:土地二轮延包中的政策界线与民意冲突.调研世界.(10).
    [74]刘广栋、程久苗.2007.1949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
    [75]刘燕舞.从鸣村看农村土地政策.中国老区建设.2009.(11).
    [76]李强.2001.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6).
    [77]刘守英.2000.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中国土地科学.(3).
    [78]罗兴佐.2006.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9]罗兴佐.2006.土地纠纷中的农民表达冲突:以一个小组的土地纠纷为例.调研世界.(3).
    [80]林毅夫.2005.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81]厉以宁.2008.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82][美]普罗斯特曼(R. Prosterman).1994.解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问题的途径探讨载.缪建平主编之外学者论农村.北京:华夏出版社.
    [83]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4).
    [84]毛丹、王萍.2006.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中国农村观察.(2).
    [85][美]迈克尔.赫勒(MichaelHeller).2009.困局经济学.间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6]茅于轼.2009.恢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建设市场报2月16日.
    [87][英]迈克尔·曼.2002.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8]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89]欧阳静.2009.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5).
    [9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1998.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1]潘维.2009.农地“流转集中”到谁手里?.天涯.(1).
    [92]秦晖.2008.强调农民地权.限制“圈地运动”.绿叶.(1).
    [93]秦晖.1999.问题与主义:秦晖文选.长春:长春出版社.
    [94]秦晖.200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探索与争鸣.(7).
    [95]秦晖,2007.农村地权六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5).
    [96]钱忠好.2004.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12).
    [97][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9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199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9][美]R.麦克法夸尔.199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0]荣敬本、崔之元、王拴『王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到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1]申端锋.2010.维权与治权——和平乡农民上访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2]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1).
    [103][美]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4]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05]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6]孙立平.2008.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
    [107]孙立平、王汉升、王思斌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
    [108]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
    [109]田先红、杨华.2009.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3)
    [110]文贯中.2006.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选择周刊9月20日.
    [111]文贯中.2008.现行土地制度使现代化成本大大增加.经济观察报4月7日.
    [112]王景新.2004.乡村现代化中土地制度及利益格局重构——对江苏、浙江发达地区的调研.现代经济探讨.(3).
    [113]王铭铭.1997.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14]王铭铭.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5]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6]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7]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18]乌廷玉.1998.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史学集刊.(1).
    [119]王小映.2000.土地承包权:债权还是物权.经济研究参考.(35).
    [120]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1]吴毅.2009.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农地配置
    的一个视角.社会学研究.(3).
    [122]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北京:三联出版社.
    [123]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5).
    [124]吴毅、李德瑞.2007.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2).
    [125]吴毅、吴帆.2010.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的研究.开放时代.(4).
    [126]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2005.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开放时代.(4).
    [127]萧功秦.2002.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主义政治.战略与管理.(6).
    [128]徐勇.1999.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29]徐勇.2000.徐勇自选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30]徐勇、项继权.2005.土地产权: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6)
    [131]杨国安.2004.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32]杨学成.2001.关于农村土地承包30不变政策实施过程的评估.中国农村经济.(1).
    [133]于建嵘.2004.当代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
    [134]于建嵘.2005.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调研世界.(3).
    [135]于建嵘.2007.农民是如何失去土地所有权?.经济管理文摘.(24).
    [136]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37]尹钛.2005.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二十一世纪(香港).(6).
    [138]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139]杨小凯、江濡平.2002.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战略与管理.(5).
    [140]杨小凯.2001.中国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意义.信报财经月刊.(4).
    [141]杨小凯、江濡平.2002.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战 略与管理.(5).
    [142]杨小凯.2003.土地产权与宪政共和.南方周末5月22日.
    [143]姚洋(a)。2000.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
    [144]姚洋(b).2000.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号.(31).
    [145]姚洋.2002.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46]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47]赵德余.2009.土地征用中的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社会学研究.(2).
    [148]朱冬亮.2001.社会变迁中的村庄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149]朱冬亮.2002.土地调整: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控制.中国农村观察.(3).
    [150]周飞舟.1996.土地调整中的农村权力关系——对三个村庄的实地研究.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151]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1).
    [152]赵冈.、陈仲毅.2006.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153]赵冈.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
    [154]张厚安.1992.中国农村基层政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55]张红宇.2002.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管理世界.(5).
    [156]张静.2002.村社土地的集体支配.浙江学刊.(2).
    [157]张静.2003.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1).
    [158]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59]朱玲.2000.农地分配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经济研究.(9).
    [160]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
    [161][美]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
    [162]周世彦.1977.咸宁土地分配之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
    [163]张佩国.2000.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
    [164]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的回顾(上).管理世界.(3).
    [165]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的回顾(下).管理世界.(4).
    [166]张寿正.2004.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
    [167]张世勇.2009.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68]周天勇.200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月26日.
    [169]周天勇.2003.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管理世界.(10).
    [170]张五常.2000.佃农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71]张五常.2004.出售土地一举三得.中国土地.(11).
    [172]周雪光.2005.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
    [173]赵晓力.2000.通过合同的治理-80代以来中国基层法院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处理.中国社会科学.(2).
    [174]赵晓力.1999.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北大法律评论.第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175]张小军.2004.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3).
    [176]张孝直.2000.我国农村地权的困境.战略与管理.(5).
    [177]赵阳.2004.对农地分配再分配制度的重新认识.中国农村观察.(4).
    [178]赵阳.2007.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三联书店.
    [179]张林江.2003.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180]章有义.1988.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181]张泽涛.2006.农村耕地转包纠纷的实证分析与解决机制——以农业税减免征为主线.法学.(5).
    [182]Weimer.DavidL.1997. ThePoliticalEconomyofPropertyRights. CambridgeUni versityPress转引自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1).
    [183]Kung, JamesK.S.1995. Equal Entitlement versus Tenure Security under a Regim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Peasants' Preference for Institutions in Post-Reform Chinese Agricul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1,2:82-111.
    [184]Siu, Helen.1989. Agent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Yale:YaleUniversityPress.
    [185]North, D.1983.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inomic History. NewHaven:Yale, Press.
    [186]Liushouying, Cater, Michael, Yao, yang.1998. "Dimensionsand Diversity of Property Rightsin Rural China:Dilemmas on the road to Further Reform". World Development26,10.
    12009年4月13日普村唐某访谈。
    12009年5月28日S镇农经办会计胡某访谈。
    12009年7月5日区农经局黄局长访谈。
    1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
    12009年3月28日普村五组钟入举访谈。
    1S镇党委书记钟某在2009年3月20日全镇维稳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2S镇林业站站长吴某,2009年5月9日访谈。
    1普村支部书记李某,2009年3月28日访谈
    1转引自何·皮特(PeterHo),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2009年7月1日,叶村支部书记刘兴成访谈。
    22009年7月1日,叶村一组农户杜某访谈。
    12009年7月7日,叶村一组农户杜某访谈
    12009年6月3日,叶村一组刘某访谈。
    12009年4月30日张村一组张某访谈。
    22009年4月29日张村五组王某访谈。
    12009年4月24日普村支部书记访谈。
    1关于侯安杰的相关报道可参见:“全国第一种田大户”的样本意义,湖北日报,4月16日第4版;民间资本带动十地价值开发,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6月15日。
    12009年7月5日,区农经局黄局长访谈。
    12009年7月2日五柳村支部书记访谈。
    2当地乡村干部中流行的说法,他们认为针对当前解决农户的纠纷和上访,政府通过用多给予其经济好处的办法往往才能发挥效果,以平息争议。
    1按照邹谠的解释,全能主义(totalism)指的是国家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地侵入和控制社会的一切空间。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