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少奇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各项事业卓越的领导人。从1949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刘少奇对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重要的外交思想,并多方面参与了新中国许多重大外交活动。
     刘少奇的外交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关于时代本质的认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中所涵括的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战争与革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党际关系、和平共处、新型国际政治形态等问题的认识,则为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中庸精神为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渊源。美苏冷战的国际政治环境,决定了当时整个时代发展的主题,也决定了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所包含的时代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则为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从1944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外交机构从中央军委外事组、中央外事组到外交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从决策权力机制来看,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这一时期,中共外交决策是建立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决策机制之上的。在这一体制中,刘少奇在外交决策方面享有仅次于毛泽东的权力。刘少奇在新中国外交决策中的这一重要作用,直接来源于他在党内的地位。在这一体制中,刘少奇的个性特征也有鲜明的表现。
     从刘少奇对新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思考来看,刘少奇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以及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三篇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反映出刘少奇在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思考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尽管受到了当时历史和认识条件的制约,但是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始终是以和平外交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刘少奇不断扩大对和平共处的理解。
     刘少奇在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确立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主要在于奠定了中苏国家同盟关系形成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具体说,主要是:刘少奇1948年《论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一著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理论阐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南冲突中对苏联的支持,为新中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为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对苏联的访问为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访苏及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在担任中苏友好协会首任会长期间,中苏友好协会处于黄金发展时期,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及广泛活动排除了中国民众中“疑苏”、“反苏”的情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众中对苏友好思想的深入,奠定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社会基础。
     周边外交是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曾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亚洲“世界革命”的设想,即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参照,推动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当时对共产主义革命以及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种特定的理解和认识。新中国建立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和负责下,新中国很快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开展了对越南的全面援助,推动了越南的抗法斗争充分展开并最终取得彻底胜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刘少奇的周边外交思想出现了重大的转向,不断强调睦邻和平的周边外交思想。刘少奇在20纪60年代极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对周边国家进行了两次国事访问,即1963年4-5月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和越南四国;1966年2-6月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三国。通过这两次访问,增进了中国人民同周边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同时也为中国实施以反对“美帝”和“苏修”为目标的“南北并重”的外交战略以及援越抗美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周边安全保障。
     政党外交也是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刘少奇的政党外交思想和实践特别鲜明地体现在对波匈事件的危机处理、中苏论战前后对两党关系走向的思考中。波匈事件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一件危机性的重大事件,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积极参与了这一事件的处理,有效地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党际平等和社会主义国家间平等的观念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国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中的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中苏论战的过程中,刘少奇则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试图把政党关系和国家关系划分开来,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思想。
     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刘少奇对新中国外交的思考和实践基本上是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两个阵营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刘少奇的外交思想是新中国建立后从“两个阵营论”走向“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过渡性理论形态,这一方面使得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带有较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同时又具有较强劲的现实主义特点。刘少奇的外交思想与同一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在总体演进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刘少奇则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认识。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从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来看,刘少奇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中已经包含着把和平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因素。同时,从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来看,其中也包含着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思考,彰显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政治形象。刘少奇关于周边外交和政党外交的思想则成为当代中国周边外交和政党外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Liu Shaoqi is an outstanding theorist and politician. In the seventeen years from1949,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1966,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Liu Shaoqi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PC's diplomatic decision, formed his diplomatic thoughts, and personally participated in many very important diplomatic activities of the New China in many ways.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is firstly established in Marx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the time of Marx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s understanding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is of important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What is included in Marx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such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the age, revolution and war, opposing hegemonism and power politics, party relations, peaceful coexisting,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olity, etc, provides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with a direct understanding starting point. The doctrine of the moderation and harmonious sprit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other source of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Liu Shaoqi h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nfucian textbooks during the process of his growth and he embodies the doctrine of the moderation and harmonious spri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New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old War provides the formation of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condition of the times and also determines the key issues of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s and practice. The CPC's diplom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provides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basis for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New China.
     From the year1944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the CPC's diplomatic organization, from the Foreign Affairs Sectio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the Central Foreign Affairs Section, to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changing process. To view from the power mechanism, from the year1944to1966, the CPC's diplomatic decision was based on "Mao Zedong-Liu Shaoqi-Zhou Enlai" decision mechanism. In this mechanism, Liu-Shaoqi has great power which is second only to Mao Zedong. Liu Shaoqi's such important role in diplomatic decision in the New China directly comes from his position in the CPC. Liu Shaoqi's charicter is clearly showed in this mechanism.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of Liu Shaoqi's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China's peaceful diplomacy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new China's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ents and basis features of Liu Shaoqi's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China's peaceful diplomacy may be reflected mainly in Liu Shaoqi's three speeches:speech at the party's National Conference in1955, Address at the party's eight's national congress in1956and the speech at the fourth meeting in the Science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iu Shaoqi played key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no-Soviet national alliance, which was at the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political basis and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Sino-Soviet national alliance. To be specific, the main points are:Liu Shaoqi's well-known works Inter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in1948by elaborating the opposite theory, inter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clearly showed the CPC's attitude towards supporting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Yugoslavia, and dispelled Stalin's doubts that the CPC and Mao Zedong would become Yugoslavia and Tito in Asia, thus, laying a goo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w China to join the socialist camp head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Liu Shaoqi's visit to the Soviet Union in1949prepared the political ground for the Sino-Soviet national alliance; Liu Shaoqi negotiated a preliminary agreement with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issues of plans for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hina, the two parties'historical problems, the lesso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handling of 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Alli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This prepared the political ground for Mao Zedong's visit to the Soviet Union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and the signing of the Sino-Soviet Treaty of Friendship, Alliance and Mutual Assistance, and thus prepared the political ground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Sino-Soviet Alliance. The Sino-Soviet Friendship Association whose first president is Liu Shaoqi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is at its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when Liu Shaoqi was the president. By arranging large amount of work and abundant activities, the Sino-Soviet Friendship Association eliminating the doubting Soviet and anti-soviet emotion among the common Chinese people, greatly promoting the thought of Sino-Soviet friendship among the common Chinese people, and thus laying the social ground of the Sino-Soviet national alliance.
     Peripheral diplomacy is main part of Liu Shaoqi's diplomacy thoughts.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Liu Shaoqi's narrate systematically the vision of "world revolution"in Asia, that was:make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lessons as reference, promoting the Asian counties'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showing the CPC's a kind of special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munist revolu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and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Liu Shaoqi, the New China rapidly begins wholly to assist the Vietnam politically, economically and militarily, promoting the Vietnam's struggle against France to be fully developed and achieved the final success. Liu Shaoqi under very complicated background paid two series of important state visits to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1960s of the20th century, that is:as Chinese President to visit to Indonesia, Burma, Cambodia and Viet Nam from April to May,1963and visits to Pakistan, Afghanistan, and Burma from February to June in1966, which are located at strategic key points in central Asia,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Asia. By those visits, Liu Shaoqi bridg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people and people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world, working very hard for a peaceful international and a favorable peripher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urse. In the meantime, those visits provide powerful peripheral security safeguard for implementing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both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nd the policy of Aiding Vietnam and Resisting USA.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Liu Shaoqi's peripheral diplomacy reflects not only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but also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protecting the core national interests.
     Party diplomacy is also the main part of Liu Shaoqi's diplomacy thoughts, which was very clear in the handling the crisis of the Polish and the Hungarian Events and the trend of the Sino-Soviet party re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Sino-Soviet debate as the penetrating points. The Polish and the Hungarian Events are events of crisis in socialist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50t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iu Shaoqi represented the CPC and actively took part in the handling of the crisis, effectively spread the thought of equality between parties and equality between socialist countries that the CPC advocates, what's more, he promoted the expanding of China's influence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restige has risen notab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Sino-Soviet debate, basing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CPC, Liu Shaoqi tired hard to sepa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es with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s, fatherly developed the CPC's party diplomatic thought. Also this part studies Liu Shaoqi's activities and though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with the non-ruling communist parties and the workers'parties.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has it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inking and practice are consecutively on the basis of opposing camp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is, on the one hand, makes Liu v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were strongly characterized by theoretical feature,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strongly characterized by the practical feature.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u Shaoqi's thought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PC's diplomatic thought. From the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Liu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has already contained the cognitive element, that is:regarding peace as the main theme of the times. In the meantime, from the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development path, Liu Shaoqi's diplomatic thought also contains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n the road of Chinese peaceful development, show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mage of taking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is, to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of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thinking history. Also Liu Shaoqi's thought of Peripheral diplomacy and party diplomacy is important for contemporary China's Peripheral diplomacy and party diplomacy. Also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terictics.
引文
①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83.
    ① 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0.
    ② 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1-12.
    ③ 主要是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分别在1991年和1993年出版社的《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三本专题文集。
    ④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斗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6.
    ① 黄峥.刘少奇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30.
    ① 黄峥.刘少奇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30.
    ② 比如陈君联《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1988年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缅怀刘少奇》(1988年版)《刘少奇研究论文集》(1989年版)、《刘少奇与新中国建设》(1994年版)、陈绍畴主编《刘少奇研究评述》(1997年版)以及黄峥《刘少奇研究》(2008年版)、《刘少奇一生》(2003年版)、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007年版)、吕斗星编《刘少奇和他的事业》(1991年版)等刘少奇研究中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中,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人们在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研究和认识中,也很少把刘少奇与新中国的外交联系起来。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关于对刘少奇从事外交活动的回忆资料和研究,比如师哲:《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罗贵波:《少奇同志派我出使越南》(两文都载《缅怀刘少奇》,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戴秉国:《试论刘少奇党际关系思想与实践》,《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张文和.走出国门的刘少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
    ① 张勤,朱超南.简述刘少奇对我国国际交往事业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1).
    ② 蒋艳丽、肖志宗.刘少奇对新中国的外交贡献[J].湖南社会科学,2002(2).
    ③ 章百家.刘少奇与新中国外交事业[A].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论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④ 除此之外,还包括后来的《我的一生——师哲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学术界关于师哲回忆的一些具体内容,是存在一些疑问的,关于这一问题可参刘明钢、金敏求:《师哲回忆录关于中苏关系的几点史实》,《档案天地》2010年第10期。
    ⑤ 张飞虹.刘少奇1949年秘密访苏与中苏结盟[J].苏州大学学报,1999(1)
    ① 任晓伟.建国前夕刘少奇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思考——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考述[J].党的文献,2007(5).
    ②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会谈与沟通[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1);《从西柏坡到莫斯科: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J].中共党史研究,2009(4).
    ③ 李景全.刘少奇在开展中国外交中的经济谋略[J].外交学院学报,1998(3).
    ④ 戴秉国.试论刘少奇党际关系思想与实践lJ].高校理论战线,1999(1).
    ⑤ 卢勇.试论刘少奇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l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
    ① 从近几年关于刘少奇的研究进展来看,一些重要成果也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活动,可参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即便是在一些关于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来看,在对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的研究中,也很少涉及到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活动,关于这一点可参刘鹏飞.中国共产党员与当代中国外交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杨洁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11.
    ② 关于刘少奇外交活动和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其述评,另可参见张飞虹.刘少奇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述评[J].党的文献,2011(1).
    ③ 目前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比如参陈宇、王家宠、钱大东等人《刘少奇对国际工运和中国工会国际活动的历史性贡献》(载《中国工运》1998年第12期)。但这些研究总体上比较空泛,没有涉及到刘少奇这一时期对亚洲革命发展战略的认识及其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影响等问题。
    ④ 参[美]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⑤ 参[俄]A.M.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7-87、93-131.
    ①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82.
    ② 李慎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③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5.
    ④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5.
    ③ 张仲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27.
    ④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96.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
    ② 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18.
    ③ 张仲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35.
    ④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72页.
    ⑤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15.
    ⑥ 李慎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31.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6.
    ⑧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0.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34.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6.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64.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41.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6.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70.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9.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37.
    ③ 斯大林文选: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91.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3.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87.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4.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52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8.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4.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5.
    ⑤ 刘少奇.我的历史.刘少奇自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
    ⑥ 黄祖林.刘少奇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A].刘少奇和他的事业[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670.
    ① 刘维孔.对我们晚辈的亲切关怀[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99-400.
    ② 杨尚昆.刘少奇与中国人民的事业同在[A].刘少奇和他的事业[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③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3.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⑤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605.
    ⑥ 刘少奇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
    ① 黄峥、周志兴.刘少奇同志的读书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1983(2).
    ② 肖自力.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③ 安子文.把我们的党建设好——纪念刘少奇同志[N].人民日报,1980-05-08.
    ④ 吴振英、刘振德.跟随少奇同志十九年[A].在少奇同志身边的日子[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08.
    ⑤ 肖自力.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⑥ 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7.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M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1-22.
    ②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17、18.
    ③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中的“中庸之道”可参:朱立群.中国外交的“中庸”特色[J].外交评论(北京外交学院学报),2009(3).
    ④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75.
    ① 张宏毅.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92.
    ② 张宏毅.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98.
    ③ 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2.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3.
    ① 张宏毅.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13-114.
    ② 张宏毅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③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7-128.
    ②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6-137.
    ③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G].北京:1957:21.
    ④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30、50.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35、336.
    ② 曹泳鑫.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62.
    ③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46.
    ④ 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4.
    ⑤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32.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4-1085.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85.
    ④ 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20.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3.
    ① [美]杰夫·贝里奇.外交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644.
    ② 1944年初期,美英等国向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求派遣记者到延安和解放区考察,中共同意了这一要求。1944年6月,美联社、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史坦因,美国《时代杂志》、《纽约时报》、《同盟劳工新闻》的艾泼斯坦,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的福尔曼,路透社、塔斯社记者等人以及中国方面的《中央日报》、中央社、《新民晚报》、《扫荡栅》、《大公报》、《时事新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的记者组成中外记者团来到延安。
    ③ 1944年7月22日和8月7日,中缅印战区美国总部分两批向延安派遣军事观察人员,当时美国将这些人员称作为“迪克西使团”,主要的任务是收集情况,包括共产党军队的实力、组成、部署和战斗效率;共产党官员的完整名单;共产党军队的动作;共产党目前的抗战贡献评估;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范围;共产党为抗战所能做出的贡献的潜力评估;等。1947年“迪克西使团”结束活动。参:[美]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1944-1947美国观察组延安963天[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40-41.
    ④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573.
    ⑤ 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4-8.
    ⑥ 凌青.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宗道一、傅铮铮.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2.陈敦德.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4).王健英在《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一书中认为1944年设立的外事组隶属于中共中央的组织框架,这可能有误。参: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51.
    ① 范文杰、李明堂.中央外事组在柏里.档案天地,2011(4).
    ② 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566.
    ③ 从凌青后来的回忆看,当时除了翻译毛泽东的著作外,中央外事组还负责翻译刘少奇在七大上的关于修改
    党章的报告。参:凌青.从延安到联合国:凌青外交生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61.
    ④ 叶剑英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383.
    ⑤ 陈敦德.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4.
    ⑥ 凌青.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A].宗道一、傅铮铮.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7.
    ⑦ 王稼祥后来担任中国首任驻苏大使,章汉夫当时主要在上海负责侨务和西方国家在华资产事务,李克农当时兼中央情报部部长,任务重大,因此外交部的日常工作是由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具体负责。王炳南1955年任中国驻波兰大使,1964年任外交部副部长。参凌青.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A].宗道一、傅铮铮.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1.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9.
    ② 与中央外事小组一起同时成立的还有中央财经、政法、科学、文教小组。
    ③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央卷)第九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628.
    ④ 范文杰、李明堂.中央外事组在柏里[J].档案天地,201 1(4).
    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63.
    ⑥ 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7册[C].北京:1986:345.
    ①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34.
    ② 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7册[C].北京:1986:345.
    ③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9-60.
    ④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1.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68-269.
    ① 参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82-184.
    ②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8.
    ③ 罗申致斯大林电(1950年10月5日).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83.
    ④ 出席会议的有12人,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董必武、彭真、陈云、张闻天、彭德怀、高岗。列席会议的有10人,即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李富春、胡乔木、杨尚昆。
    ⑤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8.
    ⑥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9.
    ⑦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5.这是1953年7月14日刘少奇在 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三副参谋长、总后方勤务部部长黄克诚呈送的两份电报上的批示,原文为:“这两个电报应先送主席审阅批准后发。因涉外事项必须经过主席。望你以后注意。”(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5)这具体表明了毛泽东在对外决策与对外事务中的最高权力。
    ① 关于这两个问题,可参任晓伟.1945-1949年毛泽东对美苏关系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外交重心调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
    ② 1959年11月3日,在杭州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建议考虑在中印边界上双方各退20公里,搞一个无枪地带,只许不带武装的民政人员照旧管理,以待谈判解决,“与会者一致赞成毛泽东的建议。”参周恩来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65-266.
    ③ 宫力等.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
    ④ 人们一般认为的新中国外交决策中的“毛泽东—周恩来”体制,主要在“文革”中的外交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关于这一问题可参宫力等.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
    ⑤ 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7册[C].344-345.
    ① 金凤.他沉浸在思想的海洋中[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68.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刘少奇人生纪实: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070.
    ③ 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④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5、6.
    ⑤ 龙剑宇.刘少奇的性格形成之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5)
    ⑥ 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
    ① 龙剑宇.刘少奇的性格形成之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5).
    ② 戴秉国.刘少奇的党际关系思想和实践[N].光明日报,1999-01-15.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27.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9.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1.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53.
    ①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外交报告[N].人民日报,1954-08-14.
    ②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54.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3.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6-207.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31-232.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54.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2-213.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72.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76.
    ⑥ 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32.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57-258.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64.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91.
    ④ 胡志明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9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3.
    ③ 关于中国从援越抗法政策向倾向于和平解决印度支那战争、主张越法分界停战政策的转变,可具体参见: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解放的政策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① 王堑.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M].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49.
    ② 章百家.刘少奇与新中国外交事业[A].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论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③ 情报局会议文件集[c1.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7-18.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09.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15.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16.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16.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19.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34.
    ① 陈敦德.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26.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35.
    ③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
    ④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
    ①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9.
    ②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N].人民日报,1956-02-28.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24.
    ④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204.
    ⑤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210、213.
    ⑥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206.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55-256.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58-259.
    ③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30.
    ④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510-522.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56.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1.
    ③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2.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2.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1.
    ①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15-316.
    ②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17.
    ①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19.
    ②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19-320.
    ①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21.
    ②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58.6-1967.7)[M].北京:1967:322.
    ③ 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六[G].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133.
    ① 参:沈志华.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① 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A].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22.
    ① 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A].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15.
    ② 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A].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25.
    ③ 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A].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32.20世纪50年代中南关系正常化后,1955年7月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波波维奇曾要求刘少奇收回发行的《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一文并进行销毁,对于这一问题,1955年9月22日刘少奇在对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四种解决方法,一是收回销毁,二是不收回也不销毁,三是进行修改,把有关南斯拉夫的段落全部删除,四是略加修改,即保留原来的原则性意见,但删除一些极端的讲法,比如“叛徒铁托集团”等(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34)刘少奇本人按照第三、四两种方法进行了修改,并形成了样本送请毛泽东决定,但毛泽东如何进行决定以及后来《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是否修改重新出版,则无法确定。从后来中南两党两国关系再度恶化的情况来看,这一著作没有出版过修订本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 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A].解放社.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5.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32.
    ② 翊赞.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J].新闻杂志,1949(1):9.
    ③ [德]迪特·海茵茨希.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13.
    ①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54.
    ②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395.
    ③ [俄]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57.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5.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6.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
    ③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04.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1-32.
    ①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4.
    ② 当然,在刘少奇的这次访问中,中苏两党并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上的问题。直到1958年,毛泽东在与苏联大使的谈话中历数了斯大林在历史上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干涉,说:“斯大林对中国所做的这些事,我在死以前,一定写篇文章,准备一万年以后发表。”(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3)这表明了历史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苏两党关系走向一个重要的制约性因素。
    ③ 杨尚昆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79.
    ①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0.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
    ③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2.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
    ①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3.
    ②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欧洲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背后有苏联的深层安全战备考虑,即与美国在欧洲进行冷战,为此欧洲共产党情报局成立时,在成员党上精心安排,其核心任务是要把东欧国家牢牢地控制在苏联的影响之下,并推动苏联东欧制度上的一体化。关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成员党的问题,参见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一个特殊的国际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③ 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有学者根据俄国解密档案的研究,提出早在1949年1月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杨访问西柏坡时,就与中共会谈过关于成立东亚情报局的问题。在会谈中,毛泽东提出,“等中国局势稳定后,应该尽快成立像欧洲共产党情报局那样的共产党亚洲国家局。对此,米高杨当即提出,按照苏共中央的意见,中共不应参加现在的共产党情报局,而应建立以中共为首的共产党东亚国家局。最初可以由三个政党组成,即中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和朝鲜共产党组成,以后逐步吸收其他政党。”参沈志华.从西柏坡到莫斯科: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J].中共党史研究,2009(4).
    ④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2.
    ⑤ 师哲.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24.
    ① 毛泽东文集:第5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59.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篇[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87.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篇[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88.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4.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4.
    ③ 中央最初拟安排宋庆龄担任中苏友好协会的会长,后为了突出中苏友好协会的政治重要性,才改为由刘少奇来担任首任会长,1954年后刘少奇不再担任会长,改为由宋庆龄担任会长。参张再.我所知道的“中苏友好协会”始末[J].中共党史资料,2008(4).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7.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48.
    ① 关于新中国建立前和建立后初期中国民众中的反苏、疑苏问题,可参: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21-27.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260.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7.
    ④ 有学者因此提出,说从刘少奇访问苏联的材料以及国内正在筹建的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来推断,刘少奇在访问苏联期间有可能与斯大林就成立中苏友好协会的相关事宜进行过讨论。参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29.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38.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8.
    ② 贺电全文可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87.
    ③ 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关于庆祝十月革命三十四周年纪念办法的通知[N].人民日报,1951-10-27.在11月7日,中苏友好协会总理事会组织了大规模的纪念讲话、图片展、影片展等活动,参迎接苏联十月革命三十四周年纪念,中苏友好协会等展开庆祝活动[N].人民日报,1951-11-06.
    ④ 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共代表大会[N].人民日报,1952-10-11.
    ⑤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528.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8.
    ⑦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8.
    ① 中苏友好协会刘少奇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2-02-15.
    ② 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刘少奇的唁电[N].人民日报,1953-03-07.
    ③ 中苏友好协会去年工作获成绩全国会员达三百三十一万[N].人民日报,1951-01-18;中苏友好协会会员已增至一千五百万人[N].人民日报,1951-09-22.
    ④ 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些什么[N].人民日报,1951-10-05.
    ⑤ 参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附录.
    ⑥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1.
    ① 关于继续加强与发展中苏友好协会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1950-11-17.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42.
    ③ 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会主席安德列·捷尼索夫电刘少奇会长贺中苏友协成立二周年[N].人民日报,1951-10-07.
    ④ 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苏人民伟大友谊[N].人民日报,1951-10-15.
    ① 详参: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关于“中苏友好月”的口号[N];“中苏友好月”宣传要点[N].人民日报,1951-10-29.
    ② 苗族一位103岁的老太太在1952年11月7日冒雨进城申请加入中苏友好协会,她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才开始过幸福生活。我要和苏联人民做朋友,中苏人民团结得好,就不会有人敢来侵犯。我们苗家可以永远过太平日子了。”(在“中苏友好月”中中苏友好协会有很大发展[N].人民日报,1952-12-10).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27.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36.新中国对苏联专家的接待和安排工作,是由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来具体负责的,刘少奇的这一指示反映出中国方面在管理苏联专家方面的工作体制,关于这一问题,可参: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9-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155-163.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0.
    ① 这是刘少奇在1949年8月访问苏联结束后,带领200多名苏联专家返回国内后在东北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针对处理与苏联专家关系的问题所说的,意思是说,如果与苏联专家发生矛盾,那么扁担都要打在中国人身上。在以后的若干年内,这成为一句流传非常广的口头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处理与苏联专家关系的原则。参: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9-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72-73.实际上,这也是中苏友好协会在处理与苏联关系时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 1949年4月,张治中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提出,不能光靠苏联,还要争取英美,美苏争长,我们最好既不倒向苏联,也不倒向美国(参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22)。在1954年12月中苏友好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张治中在发言中则说,对五年来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表示极大的兴奋”,“我们应该感谢苏联”,“我们更应该学习苏联。人人都知道,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在中苏友好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1954-12-30).
    ③ 张再.我所知道的“中苏友好协会”始末[J].中共党史资料,2008(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
    ②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4.
    ①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1945.8-1957.12)[M].北京:1967:163.《刘少奇选集》上卷在收入这一谈话时,删除了这一段,参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415.
    ② 1950年1月,越南共产党即送了21名学生到中国,在马列学院学习,但由于人数较少,刘少奇在1950年1月6日致越共中央的信中,要求越共再送30名学生到中国,“主要学理论和政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98)。从刘少奇1952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为马列学院聘请教授事给联共(布)中央的信》中所提到的材料看,马列学院到1952年时已经为培养东方各国兄弟党干部设立了一分校,招收学员200人(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21)。
    ③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2.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1-52.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3.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23.关于这一电报的时间,《刘少奇年谱》下卷记载的时间是1949年9月13日,《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记载的时间则是1949年9月12日,相差了一天。本文在此采用了《刘少奇年谱》下卷记载的时间,即9月13日。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64-16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77.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3.
    ① 在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上赛扬的闭幕词[N].人民日报,1949-12-03.
    ②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65.《刘少奇传》认为刘少奇是居于调停者的地位来进行斡旋和协调等方面不同意见的,其实根据近些年新的研究成果,这些争执正是围绕着刘少奇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展开的。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0.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67.
    ⑤ 关于这些争论的情况,可参[德]迪特·海茵茨希.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49-452.该书引用了一些重要的档案文献,特别是引用了1949年12月25日刘少奇与苏联代办的谈话,其中涉及到许多亚澳工会代表会议的细节,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2.
    ① 蔡畅在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N].人民日报,1949-12-11.
    ② 庆祝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的成功[N].人民日报,1949-12-19.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5.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45.另可参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68.
    ① 刘少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0.
    ② 1930年10月,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改称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时再次改称为越南共产党。本文统一称作为越南共产党,简称为越共。
    ③ 徐绍利等.越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2.
    ① 徐绍利等.越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2.
    ② 罗贵波.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忆毛泽东和援越抗法[A].缅怀毛泽东[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88.其实,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前,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断绝。比如,1947年云南宣威游击根据地曾有150人到越南河江省整训,得到了越南人民的大力扶持。参杨泓光.援越抗法亲历记.文史天地(贵州),1998(5).
    ③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66.
    ④ 罗贵波.少奇同志派我出使越南[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34.
    ⑤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68.
    ⑥ 罗贵波.少奇同志派我出使越南[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39.
    ⑦ 罗贵波.少奇同志派我出使越南[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40.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3.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6.
    ③ 胡志明向全世界申明愿与各国建立邦交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是越南全体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N].人民日报,19500-01-18.
    ④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66.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56.
    ① 罗贵波.少奇同志派我出使越南[A].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34-23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94-395.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46、147.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48.
    ② 日内瓦会议后,1954年9月起中国撤销了援越政治和军事顾问团,这两个机构相应的行政事务交给越方,由越南党和政府聘请中国专家的方式来取代了顾问团的形式。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05.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29.
    ④ 罗贵波.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忆毛泽东和援越抗法[A].缅怀毛泽东[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90.
    ⑤ 罗贵波.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忆毛泽东和援越抗法[A].缅怀毛泽东[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95.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94.
    ③ 何立波.援越工作中的刘少奇[J].党史博览,2008(11).
    ④ 何立波.援越工作中的刘少奇[J].党史博览,2008(11).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44.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79.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82、383.最初越共提议这一学校设立在广西龙州,后来改建在广西南宁。
    ② 何立波.援越工作中的刘少奇[J].党史博览,2008(11);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3-74.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f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68.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98.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8-69.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48.
    ② 杨泓光.援越抗法亲历记[J].文史天地(贵州),1998(5).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89.
    ④ 1950年2月,胡志明在北京与刘少奇会谈时,当时向刘少奇提出了中国直接出兵越南的要求,被刘少奇婉拒。参马宏骄.援越抗法秘闻——陈赓将军在越南[J].文史天地(贵州),1998(5).
    ⑤ 新中国对越军事援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的。1951年初越共分三次要求中共给予援助,要求共计炸药60万斤,九二步炮弹20万发,刘少奇认为这些要求“完全不近情理。”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5.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66.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96.
    ③ 卓爱平、韩永要.刘少奇决策中国援越抗法[J].党史天地,1998(11).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56.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80.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68.
    ⑦ 越南抗法、抗美斗争时期的中越关系——二评越南外交部关于越中关系的白皮书[N].人民日报,1979-11-21.
    ① [越]黄文欢.越中情义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6.
    ② 罗贵波.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忆毛泽东和援越抗法[A].缅怀毛泽东[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90.
    ③ 舒云.建国初期,我国实施过多少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中国外援往事[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9395496.html.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8.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75-276.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80-681.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24.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9.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86.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74.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90.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9.
    ③ 刘少奇年谱:下[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76.
    ④ 舒云.建国初期,我国实施过多少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中国外援往事[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9395496.html.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4.
    ⑥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9-290.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17.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23.
    ③ 仅在河内收复后,新中国就通过罗贵波等人赠送越南大米1万吨,棉布500万公尺(河内举行仪式接受中国赠送给越南的物资[N].人民日报,1955-02-01)。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77.
    ⑤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0-61.
    ① 舒云.建国初期,我国实施过多少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中国外援往事[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9395496.html.
    ② 刘少奇主席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谈话纪要(1961年6月12)[Z].中国外交部档案:204-01445-03:2.
    ③ 河内市行政委员会主席陈维新在巴亭广场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
    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07.中国对越南建设的援助一直持续到越南南北统一后。1975年后,每年都有几十个援越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了重工业、轻工业、军事工业等(参:为什么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恶化了?——三评越南外交部关于越中关系的白皮书[N].人民日报,1979-11-26)。
    ① 据笔者粗略统计,《人民日报》所报道的有关刘少奇外交活动的材料,1956年为24份,1957年为32份,1958年为8份,1959年为65份,1960年为153份,1961年是140份,1962年为71份,1963年为323份,1964年为218份,1965年为204份。
    ② 20世纪50年代前期和中期,刘少奇在中国周边国家外交的决策中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万隆会议召开前,刘少奇就参与了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详细审阅了周恩来1955年4月2日关于亚非会议安排的报告(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0)。中国代表团在赴万隆途中发生飞机爆炸事件后,刘少奇多次批示关于事件调查和处理的意见(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64、218)。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81.
    ④ 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由于中央高层对于“大跃进”和国内经济衰退的认识不同导致了对外政策调整的不同方向,王稼祥1962年2月27日就外交问题写给周恩来、邓小平和陈毅的建议信及其被批判,所反映的正是这一对外政策调整上的不同方向。参:牛军.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A].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2-138.
    ① 刘少奇主席接见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尼泊尔代表团谈话纪要[Z].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5-01063-05:3.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39-540.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41.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42.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59.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67.
    ① 刘少奇年谱:下[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68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72.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73.
    ④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40-241.
    ⑤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54.
    ①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21.
    ②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77.
    ① 参:中共中央电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祝在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保卫人民的民主自由、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取得更大胜利[N].人民日报,1960-05-23;应中共中央邀请来我国访问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到京邓小平、彭真等同志到机场欢迎[N].人民日报,1961-06-06;毛泽东主席六月十六日会见了艾地主席和由他率领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N].人民日报,1961-06-1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总书记邓小平11月17日会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艾地[N].人民日报,1961-11-1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贺电祝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七大圆满成功[N].人民日报,1962-04-27;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到京邓小平同志等到机场迎接[N].人民日报,1963-01-12;毛主席会见并宴请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N].人民日报,1963-01-22;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会见并宴请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N].人民日报,1963-06-30.
    ② 其实,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一直坚持巩固民族阵线的团结,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以1959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政治宣言为前提的,并没有试图寻求暴力革命推动政府,参:关于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和争取和平的斗争的基本结论,艾地在庆祝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演说(摘要)[N].人民日报,1960-05-28.而且,中国共产党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支持,都是通过印尼政府进行的,但是1965年印尼“九·三0”军事政变后,印尼右派力量污蔑印尼共产党是“九·三0”军事政变的主谋,屠杀了印尼共产党和进步分子以及群众达20-25万人。印尼右派力量在镇压印尼共产党的同时,并污蔑中国共产党是印尼共产党的后台,两国关系开始恶化,1967年两国中断了外交关系。参: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144-146.③ 周万.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A].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第9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93.④ 周万.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A].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第9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93-94.⑤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51.⑥ 从解密的中国外交档案来看,这一时期有关南斯拉夫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档案,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南斯拉夫与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国家关系的档案文献,参:周万.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A].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第9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78.
    ① 事实上,1963年11月到1964年3月中国对亚非13个国家的访问,也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中国外交的重要的举措。
    ② 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
    ③ 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9.
    ① 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0.
    ② 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6.
    ③ 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52.
    ④ Task Force Southeast Asia Department of State, Status Report ofCounterinsurgency Project in ThailandfZJ, Vietnam and Cambodia[Z], May 1963.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75.
    ② 张文和.走出国门的刘少奇fMl.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78-179.
    ① 就在刘少奇这次访问缅甸期间,缅甸宣布国内大赦,并建立无条件地与所有反政府力量进行谈判。在这一背景下,缅甸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开始返回缅甸。1964年初,缅甸政府宣布,除了官方组织一个政党外,其他政党均被取缔,但这并没有改变缅甸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就是在缅甸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政府后,中国对于缅甸共产党也一直“保持沉默”,参: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88.
    ②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87.
    ③ 张文和.走出国门的刘少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80.
    ④ 牛军.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A].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2.
    ⑤ 毛泽东接见越南党政代表团谈话记录(1963年6月4日),转引自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质底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解放的政策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① 刘少奇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联会声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8、21.
    ② 刘少奇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联会声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1-22、22-23.
    ① 刘少奇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联会声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7、29-30.
    ② 欢迎刘少奇主席访问归来[N].人民日报,1963-05-23.
    ③ [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89.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N].人民日报,1969-05-25.
    ② 在中苏论战中,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站在苏联共产党的立场上。196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书记泽登巴尔攻击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党运动中犯了左倾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的言论。蒙古革命党在意识形态上对苏联共产党的支持以及苏蒙军事同盟的不断强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③ 刘少奇主席访问朝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28.
    ④ 林枫副委员长在人大常委会第105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刘少奇主席访问朝鲜的报告》(节录).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中国对朝鲜政策文件集[G].1994:1583、1584.
    ② 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援助南越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N].人民日报,1965-03-25.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66.中国为越南的抗美斗争提供了巨大的援助。其实,中国对于南越的抗美斗争一直提供着巨大的援助。仅1962年,中国一次就为南越人民援助了各种枪支9万支,此后连续不断地向南越提供各种枪支、弹药、粮食等。美国侵入北越后,中国不仅继续提供物资方面的援助,而且派志愿部队进入越南。仅从1965年10月到1968年,中国向越南派出的各种支援部队共32万人,最高年份达17万人,参:越南抗法、抗美斗争时期的中越关系——二评越南外交部关于越中关系的白皮书[N].人民日报,1979-11-21。中国在为越南提供各种援助的同时,对于美国侵略中国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1965年9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为了反对美国侵略,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十六年。我的头发都等白了。”(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重要谈话[N].人民日报,1965-11-07)。
    ① [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87.
    ② 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重要谈话[N].人民日报,1965-11-07.
    ③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
    ④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
    ⑤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2页。
    ①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1-32页。
    ②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页。
    ③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
    ①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2-23.
    ② 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956-1966)[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356.
    ③ 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2、33.
    ④ 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欢迎刘少奇主席出国访问归来[N].人民日报,1966-04-21.
    ① Peking Continues Efforts to Woo Afghanistan[Z],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2 June 1966.
    ②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87.
    ③ 毛泽东外交文选[Ml.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509.
    ④ 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956-1966)[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358.
    ① 戴秉国.发挥政党外交优势,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J].当代世界,2001(2).
    ②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
    ③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1.
    ④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26.
    ⑤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74.
    ① 仲廉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34-35.
    ② 仲廉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9.
    ③ 戴秉国.试论刘少奇党际关系思想与实践[J].高校理论战线,1999(1).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118.
    ① 为第二个十年的更伟大的胜利而奋斗[M].人民日报,1959-10-01.
    ②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60.
    ③ 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228.
    ④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507.
    ⑤ 仲廉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36.
    ⑥ 齐鹏飞.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355.
    ① 仲廉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23.
    ② 伍修全.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1950.1-1958.10)[Ml.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109.
    ③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5.
    ④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6.
    ⑤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87.
    ① 戴秉国.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J].求是,2002(19).
    ② 刘少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9.
    ③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528.基辛格认为,苏伊士运河事件的意义在于西方国家自此不再认为相互利益共契的神话,而匈牙利事件的意义则在于它表明战后苏联为了维护其利益不惜使用武力,而美国的所谓解放政策,只是空话而已。
    ④ 刘邦义.哥穆尔卡评传fMl.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155、158.
    ⑤ 这次事件平息时,波兰官方6月29日报道的死亡数字38人,受伤数字是270人。参:波兹南市在六月28日发生了严重骚乱[N].人民日报,1956-07-01.波兰官方7月17日报道的死亡人数为是53人,受伤人数是300多人。1981年波兰政府发布的新数字是,伤亡人数75人,受伤人数900人。参:[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0-141.
    ②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318.在波兰和随后的匈牙利事件中,传统的解释中一直过于夸大美国帝国主义的颠覆作用,但根据最新档案材料所做的研究,美国在波匈事件期间虽然在理论上坚持的是所谓“解放政策”,但一直不愿意卷入波匈事件之中,因此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整个东欧政策显得非常滞后。关于这一点详参:郭洁.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另可参:[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534.
    ③ [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1.
    ④ 参: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8.关于这次会议的具体的详细过程,可参:刘邦义.哥穆尔卡评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174-191.
    ⑤ 参: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19-1320.
    ①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5、39.
    ②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5.
    ③ 基里洛夫关于毛泽东对波兰事件态度给哥穆尔卡的电报(1956年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4-235.④ 按照中共代表团事先确定的方针,拟先后分别进行中苏、中波两党会谈,但由于哥穆尔卡当时没有到莫斯科,而在是到了11月15日到18日才率领波兰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因此在刘少奇这次访问苏联期间并没有举行中波两党会谈。后来,赫鲁晓夫提议刘少奇赴波兰与波兰党会谈,但被哥穆尔卡婉拒。关于这一问题参:沈志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与影响[J].历史研究,2005(2).师哲后来的回忆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参: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J].百年潮,1997(2).《刘少奇年谱》在记录1956年10月23日到31日刘少奇的活动时,也是只提到刘少奇与苏共领导人的会谈情况,没有提到刘少奇与波兰党的会谈。这样来看,吴冷西在《十年论点》中回忆的刘少奇1956年10月31日回国后谈到的关于在这次调节过程与波兰党的会谈情况(参: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57-58、426)可能是回忆有误。另外,崔奇在对中苏论战的回忆中,也说10月23日到31日,苏、中、波三党代表团先后举行了会谈(崔奇.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0),应该说也是不实的。
    ① 参: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2.
    ② 郭洁.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3-109.
    ③ 关于匈牙利事件[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29.
    ④ 关于匈牙利事件[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31、33.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78.
    ① 上述三段引文见: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J].百年潮,1997(2).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78.
    ③ 沈志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与影响[J].历史研究,2005(2).
    ④ 苏联政府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N].人民日报,1956-11-01.
    ⑤ 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03.
    ① 根据朱可夫的报告,苏军当时已经做了完备的军事准备:关于军队序列:苏联驻匈牙利由2个机械化师组成的特别军;由1个步兵师和1个机械化师组成的喀尔巴阡军区步兵军;部署在罗马尼亚靠近罗-匈边界的独立机械化集团军的1个机械化师。关于军队装备:共向苏军5个师发出战斗警报,计31550人,1130辆坦克和自动火炮装备,615门火炮和迫击炮,185门高射炮,380辆装甲运兵车,3930辆汽车。我空军同时进人战斗准备:驻匈1个歼击机师和1个轰炸机喀尔巴叶军区1个歼击机师和1个轰炸机师,共计歼击机159轰炸机122架。关于军事任务:特别军:其主力进入布达佩斯,占领该市重要设施并恢复那里的秩序。以部分兵力在奥地利-匈牙利边境担任掩护;喀尔巴阡军区步兵军进入匈牙利领土并占领该国东部大行政中心:德布勒森、亚斯贝雷尼和索尔诺克;独立机械化集团军的机械化师进人匈牙利南部地区并占领塞格德市和凯奇凯梅特市。参:《朱可夫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56年10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79-280.
    ② 苏联政府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N].人民日报,1956-11-01.
    ③ 米高扬和苏斯洛夫从布达佩斯发给苏共中央的电报(1956年10月3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2.
    ②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52-53.
    ③ 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J].百年潮,1997(2).
    ① 刘少奇同志接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作人员代表团谈话记录(1960年7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2-00036-12(1):30-31.
    ② 沈志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与影响[J].历史研究,2005(2).
    ③ 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05.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79.
    ①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643.
    ②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665.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318.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329.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31-332.
    ③ 即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保加利亚共产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越南劳动党、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国共产党、朝鲜劳动党、蒙古人民革命党、波兰统一工人党、罗马尼亚工人党、苏联共产党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④ 莫斯科宣言(1957年11月16日).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编:第一分册[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305-306.
    ① 莫斯科宣言(1957年11月16日).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编:第一分册[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305.关于对《莫斯科宣言》中的悖论及其影响的分析,可参: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295-297.
    ② 1958年后中苏关系的再次恶化,是在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因素推动下形成的,其中包括苏联对中国“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指责、中苏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59年由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引发的中苏对美国关系进而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不同认识,在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对印度的偏袒、中苏对批判南共七大新纲领强度的不同等。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74.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68.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70.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54.
    ① 刘少奇同志接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作人员代表团谈话记录(1960年7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2-00036-12(1):36.
    ①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01-402.
    ②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122.
    ③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123.
    ①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16-417.
    ② Office of Current Intelligence, Current Intelligence Stud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1958-1961 [Z], 28 November 1961, p51.
    ③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27.
    ①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28.
    ②) Office of Current Intelligence, Current Intelligence Stud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1958-1961 [Z], 28 November 1961, p52.
    ③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19.
    ④ Office of Current Intelligence, Current Intelligence Stud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1958-1961 [Z], 28 November 1961, p53.
    ⑤ 根据中共代表团事前确定的方针,由副团长邓小平处在谈判一线,团长刘少奇则处在二线,因此在大会上做了两次代表中共的发言都是由邓小平做的,而在《莫斯科声明》签字后,刘少奇的这次讲话,则是刘少奇在整个大会期间唯一一次的公开讲话。参: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80.
    ⑥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24-425.
    ①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l.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127.
    ② 刘少奇.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N].人民日报,1960-12-09.从《人民日报》所载这篇文章的标注来看,刘少奇的这一讲话,被在场的群众共37次用热烈的掌声打断,反映出苏联人民对于改善两党关系的真诚愿望。
    ③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437.
    ② 吴冷西.十年论战(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92.
    ③ 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42-343.
    ① 刘少奇主席和中央领导谈国际共运问题、德国统一以及美国与苏联关系问题(1964年2月11日—1964年7月8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9-03473-01:1.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4-295.
    ③ 刘少奇主席、邓小平总书记与拟离任的苏联大使契尔沃年科的谈话记录(1965年4月21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09-03974-07:17.
    ① 许月梅.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0.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50.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51.
    ② 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冶的会谈记录及其摘要(1959年2月24日---1959年3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0667-02(1):5、8.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41.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49.
    ③ 其实,这一时期中共也试图与社会党发展正常的政党外交关系。1957年11月10日,莫斯科宣言签订后,中共为苏共提交的不同意见声明指出:“社会党不是社会主义的政党,除了个别的左翼以外,它们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的变形。”但是,“加强对社会党的工作,争取同社会党的左派和中间派建立统一战线,是很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第一分册[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313)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改革开放前中共并没有能够与社会党建立起正常的党际交往。
    ④ 戴秉国.刘少奇的党际关系思想和实践[N].光明日报,1999-01-15.
    ①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5.
    ①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6.
    ①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32.
    ①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600、601.
    ② 李捷.正确理解“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历史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9.
    ③ 中国科学院革命历史研究所、近代革命史研究所.刘少奇言论汇编[M].北京:1967:144.
    ④ 中国科学院革命历史研究所、近代革命史研究所.刘少奇言论汇编[M].北京:1967:144.
    ① 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1994(1).
    ② 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的五大影响因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07.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47.
    ① 刘主席会见锡兰驻华大使佩雷拉谈话记录(1961年8月13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1778-02:6.这一点与前面分析的刘少奇外交思想的过渡性特点并不矛盾,相反,它反而更好地、客观地说明了这一时期刘少奇外交思想的过渡性特点。
    ② 本文此处所讲的现实主义,主要是指刘少奇在非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关注以及对于认识和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务实性思考,这与当代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流派所讲的“现实主义”不同。现实主义理论流派是与理想主义流派相对立的,认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权力问题,不同形式的争取权力的斗争,必然使国家间充满竞争、冲突和战争,这一理论崇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否认任何正义、道路和原则(参张仲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5)。这样的现实主义“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也异于自由主义,因为现实主义者假定国家利益应该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主导着阶级利益一致;而且假定国家利益应该而且能够与个体权利相区别。”(白云真、李开盛.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09)。
    ③ 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解放的政策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① 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三[G].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471.
    ② 刘少奇主席接见丹麦驻华大使巴特森谈话记录(1959年9月2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10-00352-03:5.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92.
    ① 刘少奇同志接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作人员代表团谈话记录(1960年7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2-00036-12(1).
    ② 中国科学院革命历史研究所、近代革命史研究所.刘少奇言论汇编[M].北京:19667:137.
    ③ 参杨洁勉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109-110.
    ①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7.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237.
    ①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400-401.
    ①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50.
    ②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49、454-455.
    ③ 王稼祥、刘定一、伍修全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的信(1961年2月17日),转引自:王稼祥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369-370.该信至今尚没有公开。
    ④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58.
    ⑤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45.
    ⑥ “三和一少”的讲法最初是在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华东组的讨论发言中提出来的,毛泽东在对华东组简报的批示中说:“可看,很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88-189)。1963年和1964年毛泽东本人在接见国外共产党领导人时,多次提到修正主义的国际纲领就是“三和一少”。参朱良.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J].炎黄春秋,2006(8).
    ① 王稼祥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364-365.著名刘少奇研究专家黄峥认为,对于王稼祥的这些想法和主张,刘少奇“事先并不知道”(黄峥.刘少奇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0)。国内许多党史和外交史的著作中也认为,“三和一少”是强加给刘少奇的。但从《王稼祥传》编写组的从这个材料来看,刘少奇至少是支持“三和一少”的。
    ① 刘少奇同志接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作人员代表团谈话记录(1960年7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2-00036-12(1):37、52-54.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39.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72.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85.
    ④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27.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127.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7.
    ③ 胡锦涛接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媒体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1-06-12.
    ④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年7月2.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27.谈话全文可参刘少奇主席接见尼泊尔新任驻华大使巴哈杜尔的谈话记录(1962年6月30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1063-08.
    ② 刘少奇主席接见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尼泊尔代表团谈话记录(1961年2月1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5-01063-05:7.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07.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93.
    ②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同查希尔国王会谈记录(1964年10月31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204-01527-02:8.
    ③ 刘少奇委员长接见苏联青年代表团谈话记录(1956年6月19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9-00743-05:3.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611.
    ②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635.
    ③ 薛琳.周恩来对外援助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76、177.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① 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J].历史研究,1999(5).
    ②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7、129-130.
    ③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51.
    ④ 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M].时事出版社,2004:210.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③ 陶德言、邓亚君.“中国成就越大,对各国共产党的影响就会更大”——专访著名国际共运史学家高放[N].国际先驱导报,2011-06-21.
    ④ 赵可金.政党外交及其机制[J].当代世界,2011(11).
    ① 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54.
    ② 刘少奇委员长的讲话[N].人民臼报,1955-10-17.
    ③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45.
    ④ 赵可金.政党外交及其机制[J].当代世界,2011(11)
    ① 关于毛泽东与刘“七千人大会”报告的起草这一问题,可参: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54-6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5]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毛泽东文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1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刘少奇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5]刘少奇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6]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7]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6-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8]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9]刘少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0]中国科学院革命历史研究所、近代革命史研究所.“刘少奇言论汇编”[M].北京:1967.
    [21]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刘少奇言论集”[M].北京:1967.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0.
    [24]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1-12.
    [2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斗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2.
    [27]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8]胡志明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9]解放社编.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C].哈尔滨:东北新华书店,1949.
    [30]情报局会议文件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2]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3]关于匈牙利事件[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34]刘少奇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联会声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5]刘少奇主席访问朝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6]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的典范——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7]团结反帝,保卫和平——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文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3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12册[G].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41]张宏毅.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4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3]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央卷)第九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44]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5]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三[G].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46]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六[G].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47]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第3卷[G].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
    [4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1、12、20、26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9]在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上赛扬的闭幕词[N].人民日报,1949-12-03.
    [50]蔡畅在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N].人民日报,1949-12-11.
    [51]庆祝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的成功[N].人民日报,1949-12-19.
    [52]胡志明向全世界申明愿与各国建立邦交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是越南全[53]
    体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N].人民日报,1950-01-18.
    [54]关于继续加强与发展中苏友好协会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1950-11-17.
    [55]中苏友好协会去年工作获成绩全国会员达三百三十一万[N].人民日报,1951-1-18.
    [56]中苏友好协会会员已增至一千五百万人[N].人民日报,1951-09-22.
    [57]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些什么[N].人民日报,1951-10-05.
    [58]迎接苏联十月革命三十四周年纪念,中苏友好协会等展开庆祝活动[N].人民日报,1951-11-06.
    [59]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会主席安德列·捷尼索夫电刘少奇会长贺中苏友协成立二周年[N].人民日报,1951-10-07.
    [60]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苏人民伟大友谊[N].人民日报,1951-10-15.
    [61]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关于庆祝十月革命三十四周年纪念办法的通知[N].人民日报,1951-10-27.
    [62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关于“中苏友好月”的口号[N];“中苏友好月”宣传要点[N].人民日报,1951-10-29.
    [63]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刘少奇的唁电[N].人民日报,1953-03-07.
    [64]中苏友好协会刘少奇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2-02-15.
    [65]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共代表大会[N].人民日报,1952-10-11.
    [66]在“中苏友好月”中中苏友好协会有很大发展[N].人民日报,1952-12-10.
    [67]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外交报告[N].人民日报,1954-08-14.
    [68]在中苏友好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1954-12-30.
    [69]刘少奇委员长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5-10-17.
    [70]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N].人民日报,1956-02-28.
    [71]波兹南市在六月28日发生了严重骚乱[N].人民日报,1956-07-01.
    [72]苏联政府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础的宣言[N].人民日报,1956-11-01.
    [73]为第二个十年的更伟大的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1959-10-01.
    [74]刘少奇.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N].人民日报,1960-12-09.
    [75]最亲密的兄弟,最伟大的友谊[N].人民日报,1960-12-10.
    [76]欢迎刘少奇主席访问归来[N].人民日报,1963-5-23.
    [77]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援助南越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N].人民日报,1965-03-25.
    [7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N].人民日报,1969-05-25.
    [79]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重要谈话[N].人民日报,1965-11-07.
    [80]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欢迎刘少奇主席出国访问归来[N].人民日报,1966-04-21.
    [81]越南抗法、抗美斗争时期的中越关系——二评越南外交部关于越中关系的白皮书[N].人民日报,1979-11-21.
    [82]安子文.把我们的党建设好——纪念刘少奇同志[N].人民日报,1980-05-08.
    [83]戴秉国.刘少奇的党际关系思想和实践[N].光明日报,1999-01-15.
    [84]陶德言、邓亚君.“中国成就越大,对各国共产党的影响就会更大”——专访著名国际共运史学家高放[N].国际先驱导报,2011-06-21.
    [85]李捷.正确理解“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历史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9.
    [86]刘少奇主席接见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尼泊尔代表团谈话纪要[Z],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5-01063-05.
    [87]刘少奇委员长接见苏联青年代表团谈话记录(1956年6月19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9-00743-05.
    [88]刘少奇主席接见丹麦驻华大使巴特森谈话记录(1959年9月2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10-00352-03.
    [89]刘少奇同志接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作人员代表团谈话记录(1960年7月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2-00036-12(1).
    [90]刘主席会见锡兰驻华大使佩雷拉谈话记录(1961年8月13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1778-02.
    [91]刘少奇主席接见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尼泊尔代表团谈话记录(1961年2月12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1063-05.
    [92]刘少奇主席接见尼泊尔新任驻华大使巴哈杜尔的谈话记录(1962年6月30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1063-08.
    [93]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同查希尔国王会谈记录(1964年10月31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204-01527-02.
    [94]刘少奇主席和中央领导谈国际共运问题、德国统一以及美国与苏联关系问题(1964年2月11日—1964年7月8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109-03473-01.
    [95]刘少奇主席、邓小平总书记与拟离任的苏联大使契尔沃年科的谈话记录(1965年4月21日)[Z].中国外交部档案,09-03974-07.
    [96]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冶的会谈记录及其摘要[Z].中国外交部档案:105-00667-02(1).
    [97]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98]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99]缅怀刘少奇[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100][越]黄文欢.越中情义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1]刘少奇和他的事业[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0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03]缅怀毛泽东[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04]叶剑英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105]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106]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7]杨泓光.援越抗法亲历记[J].文史天地(贵州)1998(5).
    [108]杨尚昆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09]王稼祥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10]凌青.从延安到联合国:凌青外交生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刘少奇人生纪实[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12]李新.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13]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4]王堃.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M].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
    [115]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16]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17]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8]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一个特殊的国际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9]张文和.走出国门的刘少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20]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1]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9-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122]许月梅.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3]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24]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125]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6]宗道一、傅铮铮.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27]徐绍利等.越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8]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29]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0]饶银华.新中国外交思想概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1]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32]仲廉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133]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134]黄峥.刘少奇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35]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136]李慎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7]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8]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956-1966)[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139]曹泳鑫.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9.
    [140]齐鹏飞.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141]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的五大影响因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42]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3]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144]陈敦德.新中国外交部组建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145]郭洁.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6]杨洁勉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
    [147]张仲云、林德山、赵绪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14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50][美]费正清、罗德里克,[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1][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52][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3][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15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5][德]迪特·海茵茨希:《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56][俄]A.M.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57][美]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1944-1947美国观察组延安963天[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58][美]杰夫·贝里奇.外交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9]翊赞.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J].新闻杂志,1949(1)
    [160]黄峥、周志兴.刘少奇同志的读书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1983(2)
    [161]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1994 (1).
    [162]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J].百年潮,1997(2).
    [163]陈宇、王家宠、钱大东.刘少奇对国际工运和中国工会国际活动的历史性贡献[J].中国工运,1998(12).
    [164]肖自力.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165]马宏骄.援越抗法秘闻——陈庚将军在越南[J].文史天地(贵州),1998(5).
    [166]龙剑宇.刘少奇的性格形成之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5).
    [167]卓爱平、韩永要.刘少奇决策中国援越抗法[J].党史天地,1998(11).。
    [168]戴秉国.试论刘少奇党际关系思想与实践[J].高校理论战线,1999(1).
    [169]张飞虹.刘少奇1949年秘密访苏与中苏结盟[J].苏州大学学报,1999(1).
    [170]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解放的政策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171]戴秉国.发挥政党外交优势,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J].当代世界,2001(2).
    [172]沈志华.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173]戴秉国.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J].求是,2002(19).
    [174]沈志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与影响[J].历史研究,2005(2).
    [175]朱良.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J].炎黄春秋,2006(8).
    [176]王光厚.从“睦邻”到“睦邻、安邻和富邻”——试析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转变[J].外交评论,2007(3).
    [177]张萍.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变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何立波.援越工作中的刘少奇[J].党史博览,2008(11).
    [178]张再.我所知道的“中苏友好协会”始末[J].中共党史资料,2008(4).
    [179]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会谈与沟通[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1).
    [180]沈志华.从西柏坡到莫斯科: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J].中共党史研究,2009(4).
    [181]宫力等.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
    [182]朱立群.中国外交的“中庸”特色[J].外交评论,2009(3).
    [183]章百家.刘少奇与新中国外交事业[A].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论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84]周万.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A].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第9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185]赵可金.政党外交及其机制[J].当代世界,2011(11).
    [186]张飞虹.刘少奇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述评[J].党的文献,2011(1).
    [187]范文杰、李明堂.中央外事组在柏里[J].档案天地,2011(4).
    [188]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189]薛琳.周恩来对外援助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0]Office of Current Intelligence. Current Intelligence Stud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1958-1961[Z].28 November 1961.
    [191]Task Force Southeast Asia Department of State. Status Report of Counterinsurgency Project in Thailand, Vietnam and Cambodia[Z].May 1963.
    [192]Peking Continues Efforts to Woo Afghanistan[Z].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2 June 19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