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们对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的精神及其已经明确了的相关原则已成为各国相约遵守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但是,一方面这一理论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协调行动还比较困难,因而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一项战略实施目前还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分析和总结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但对未来的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实践也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发展是资源的物质变换,资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资源人口承载力决定着适度人口的规模。资源人口承载力中最首要的一条便是资源提供食物保障的能力。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尽管中国成功地用世界7%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而且从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形势和未来可能的粮食进口量来判断其食物保障前景依然可以得出比较乐观的结论,但粮食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食物安全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当然这并不排斥国际市场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背离比较优势原则),同时也要继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人口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并使现有的人口能够分享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果实。中国目前的人口规模远大于其经济上的适度人口水平,由于资本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就业问题将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而且在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型期劳动者的失业现象会变得愈发严重起来。应对这种形势,政府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以使这些失业人口不致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二要确保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新增的就业需求。当然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众多的人口在对就业构成压力的同时,也为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展提供了潜力,单是这一点就可以为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动力。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目前还受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严重制约,过低的消费率使得在国内市场商品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难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鉴于此,政府既要注意引导投资流向有需求前景的地方,更要注意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引导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着眼于今后的长远发展,政府还应该积极倡导那些既有益于人类健康、又不影响资源永续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人口除了通过其规模发生作用以外,还会通过其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构成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和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动。由于人口增长率降低、死亡率下降、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总的趋势是少儿人口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以致社会抚养比的变动也主要体现为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提高。中国在20世纪末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达到的水平高、绝对量大并呈加速推进之势,而其所拥有的资金只及一个中等收入国家,需要从世界性的养老金改革风潮中吸取经验教训,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国情的低水平、多支柱、广覆盖、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如果说中国的人口类型转变是用30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逾百年的历史的话,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转换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表现为人口城乡结构较之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落后了十几年至几十年之久。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工业比重的提高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相脱节;其次是因为中国全力推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第三产业不发达,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并未带来该领域就业比重的同步提高;第三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限制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化滞后是以重_上业为主导的_厂业化战略导致就业结构
    发生扭曲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也会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使这个发
    展中的社会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异常困难,并直接影响到该经济的可持续能力。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劳动密集型产业获
    得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己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预计这一趋
    势会一直保持到本世纪中叶。
     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上说,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关注的重点是人口的数量和
    结构,知识经济时代关注的重点将转向人口的质量,可以说,术来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将取
    决于这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创新能力,而后者义完全是由该国的人力资本条件所凯定
    的。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其劳动力素质是一大瓶颈,兑服人力资源柬缚的关键
    在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亦即投资教育、健康和营养。只有使人口具备了与今后的发展相适
引文
[中文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应年份。
    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3.中经网《世经年鉴》 (http://ibe.cei.gov.cn/indexl-qiye.htm)。
    4.《中国教育年鉴》 (1994),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5.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6.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商务印书馆,1981年。
    7.D.梅多斯等: 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1984年。
    8.彭松建编著《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9.J.L.西蒙:《人口增长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11.戴维·皮尔斯:《世界无末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12.莱斯特·R布朗、哈尔凯恩:《人满为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
    13.卡洛·M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14.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5.陈百明等:《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L.R布朗等:《世界现状2000》,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7.阿拉斯代尔I·麦克本(Alasdair I.Macbean):《实现食物保障》,见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桑加亚拉尔主编《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2000年。
    18.李文:《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九章,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0.M·薄兹、P·施尔曼:《社会与生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21.伯纳德阿斯贝尔:《The Pill(避孕药片):一个改变世界的药物传奇》,东方出版社,2000年。
    22.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报告》 (1998-1999),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年。
    23.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手册》,北京,2000年。
    24.李京文、钟学义主编《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5.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6.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索维:《人口通论》,商务印门馆,1983年
    28.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29.乔治娜怀德(Georgina Wilde)、肯戴维斯(Ken Davies)主编《中国趋势报告》,新
    
    华出版社,2000年。
    30.袁志刚、陆铭:《隐性失业论》,立信出版社,1998年。
    31.马洪:《1997-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32.大卫·桑普斯福特(David Sapsford)、泽弗里斯·桑纳托斯(Zafiris Tzannatos)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33.刘金塘:《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前景》,见汝信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
    35.库兹涅茨:《1869年以后的国民产品》,国民经济研究所,1946年。
    36.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
    37.郭树清、韩文秀:《中国GNP的分配和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38.加德纳阿克利:《宏观经济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9.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40.赵京兴:《消费需求分析》,载于刘国光等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 1999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1.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年。
    42.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化危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43.蔡昉主编《2000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4.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养老保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45.田雪原:《跨世纪人口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46.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47.顾朝林:《中国缄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年。
    48.许涤新等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9.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 (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
    50.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51.张屹山等编著《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54.蔡昉主编《2001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5.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5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75年。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
    58.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
    59.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
    60.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
    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研究报告》,2000年。
    63.罗皓含:《资源环境问题与人口数量》,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第1期。
    
    
    64.蒂姆·戴森(Tim Dyson):《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12-3。
    65.联合国粮农组织:《迈向2015/2030年的农业》,引自《联合国粮食和农业机构快讯》第13期,2000年7月31日。
    66.莱斯特R布朗:《谁来养活中国?》,见《未来与发展》1995年第2期。
    67.D·盖尔约翰逊:《中国将使世界挨饿吗一谈中国未来的粮食供应》,见《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7期。
    68.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见《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
    69.田雪原:《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见2000年8月31日《人民日报》第11版。
    70.斯泰因汉森(Stein Hansen):《人口:对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挑战》,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12-3。
    71.贺菊煌:《中国人口与经济长期预测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72.李竞能:《21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陆人口增长、乡—城迁移与就业压力》,“海峡两岸四地人口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10月。
    73.王城:《中国就业改革: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74.伊格纳西萨什(Ignacy Sachs):《人口、发展与就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12-3。
    75.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见《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76.胡鞍钢:《迎接失业挑战的政策建议》,见《热点研究》1999年第7期。
    77.费思·英内拉里特(Faithi,Y.):《目标:“人人共享的社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17-4。
    78.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见《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79.朱镜德:《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式、就业政策与经济发展》,见《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80.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81.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讨论稿,2001年。
    82.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疲软的关系》,《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83.吴忠群:《从经济增长角度看我国的消费与投资》,讨论稿,2001年。
    84.伊莎贝拉格伦伯格(Isabelle Grunberg):《人人有工作:社会发展峰会之后我们学到了什么?》,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17-4。
    85.刘晓梅、陈强:《当前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态势分析及趋势判断》,见《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5期。
    86.汪同三、李涛:《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7.赵涛:《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亟待扭转》,见《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54期。
    88.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见《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89.张晓辉:《农民收入增长知多少,东中西部差距有多大》,见2001年2月7日《经济日报》第7版。
    90.李成贵:《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成因和影响》,见《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91.孟昕:《中国城市的失业、消费平滑和预防性储蓄》,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92.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93.姜长云:《科学地看待农民收入的增长》,见2001年9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94.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95.黄泰岩、王检贵:《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96.劳尔·L·马德里(Ra I L.Madrid):《对养老金制度改革风潮的思考》,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18-1。
    97.左学金:《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挑战与政策选择》,见《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98.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见《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99.史邦臣:《社保基金难以规模入市》,http://www.cistock.com,2000年9月。
    100.路磊、魏小风:《1990中国人口简略生命表》,见《人口研究》1992年第1期。
    101.张文范、程勇、陈功:《老年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2001年,珠海。
    102.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03.田雪原:《人口城市化驱动消费需求效应研究》,见《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104.胡鞍钢:《中美日印四国经济规模与财富比较》,2001年7月12日《中国信息报》第7版。
    105.李朝林:《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见《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106.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见《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07.鲁本斯里库佩罗(Rubens Ricupero):《让发展有点人味》,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18-4。
    108.《1998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5日。
    109.项怀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02年3月1日《人民日报》第5版。
    110.民盟中央:《规范学校收费制度,杜绝乱收费》,2002年3月21日《光明日报》第3版。
    111.Philip.G.Altbach:《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见《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112.徐明祥、李兴洲:《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难点利对策》,见《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13.于广洲:《努力提高公众营养健康水平,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公众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高级论坛”,200年12月5日。
    114.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十年来我国营养状况变化及改善对策》(研究报告),2001年11月。
    115.朱玲:《投资于贫困地区的健康和教育,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就业形势》,研究报告,2001年。
    116.胡鞍钢、孟庆国:《中国卫生改革的战略选择—投资于人民健康与消除健康贫困》,研究报告,2001年。
    117.《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金融报》、《参考消息》、《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亚洲周刊》等。
    118.中国有关部委统计信息中心、联合国有关数据库。
    [外文文献]
    1. Alexandratos, N.(ed.), 1988, World Agriculture: Toward 2000, An FAO Study, London: Belhaven Press.
    2. Amartya Sen, 1982, Poverty and Famines: 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3. Azizur R. Khan, 1998, "Poverty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Globalization", Working Papers of ILO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4. Becket, G., 1964, Human Capital. 2nd ed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5. Cannan, E., 1888, Elementary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Clark, Robert L. and Joseph J. Spengler, 1980, The Economic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 Cambridge.
    7. Crosson, P. and Anderson, J.R., 1992, Resources and Globe Food Prospects, Supply and Demand for Cereals to 2030.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8. C. S. Smith and G. T. McDonald, 1998,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at the planning stag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2:15.
    9. Demirg(?)-Kunt, Asli and Anita M. Schwarz, 1996, Taking Stock of Pension Reforms around the World. A paper delivered at the World Bank-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conference on "Pension Systems: From Crisis to Reform." Washington. DC, Nov. 21-22.
    10. D. Goulet, 1971, The Cruel Choice: A New Concept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New York: Athenaeum.
    11. Demeny, P., 1993, "Policies Seeking a Reduction of High Fertility", in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mer, New York.
    12. Dornbusch, R. and Fischer, S., 1993, Macroeconomics, McGraw-Hill, New York.
    12. Dublin, L. and Lotka, A., 1930, The Monetary Value of a Man, New York: Ronald Press
    13. Espina, A.,1996,"Reform of the pension schemes in the OEC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5, No.2.
    14. FAO, 1987, World Crop and Livestock Statistics 1948-1985.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5. FAO, 1992, FAO Production Yearbook 1991. FAO Statistics Series No. 104.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6. Friedman,M.and Kuznets,S.,1954,Income from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7. F.Welch,1970,"Education in Produc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8.
    18. Grunberg,I.,1996,Rival States,Rival Firms:How Do People Fit In? The Global Unemployment Challenge.New York:UNDP,Office of Development Studies.ODS Discussion Paper 4.
    19. Grigg,D.,1985,The World Food Problem 1950-80. Oxford:Blackwell.
    20. Holzmann Robert,1997,"Pension Reform in Central and EasternEurope:Necessity,Approaches and Open Questions",Serie Financiamiento del Desarrollo,No.45,Santiago de Chile,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1.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2000,World Employment 2000,Geneva.
    22. Kalish,David W.and Tetsuya Aman.,1998,"Retirement Income System:The Reform Process Across OECD Countries",OECD-Ageing Working Paper 3. 4. 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3. Kendrick,J.,1976,The Formation and Stocks of Total Capital.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4. Knight,F.,1944,Diminishing returns form investment.Journal of Economy 52,March,26-47. J.Dales,1998,New Dire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UNDP.
    25. Lester R.Brown and Brian Halweil,1998,"China's Water Shortage Could Shake World Food Security," World Watch,July-August.
    26. 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4.
    27. Malassis,L.,1994,Nourrir les homes.Paris:Flammarion.
    28. Malthus,J.S.,1798,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London:John Murray.
    29. M.Munasingha and W.Shearer,1996,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The Biogeochemical Foundations,New York,19-56.
    30. M.Munasingha and J.Mcmeely,1998,Key Concepts and tech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1. Mill,J.S.,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W.J.Ashley(ed.).New York:A.M.Kelley,Publishers,1965 (1848) .Postel,S.,1994. Carrying Capacity:Earth's Bottom Line,in L.Brown et al.,State of the World.Washington:Worldwatch Institute.
    32. Mincer,J.,1958,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August,281-302
    33. Miller,H.,1960. Annual and lifetime income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1929-1959.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December.
    34. Ray M.Northam,1979,Urban Geography,New York.
    35. Rosen,S.,1977,Human capital:a survey of empirical research.Research in labour Economics,Vol.L,ed.R.Ehrenberg,Green wich,Conn.:JAJ Press.
    36. Romer,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pp.1002-37
    37. Sauvy,Alfred,1969,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Weidenfeld & Nicolson Ltd.
    38. Schultz,T.,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March,1-17; 1975,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3(5) ,September 827-46.
    39. Scott,M.F.G.,1989,A New View of Economic Growt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0. Stiglits,Joseph E.,1993,Economics,W.W.Norton of Company.
    41. Samuelson,Paul A.& Nordhaus,William D.,1992,Economics,McGraw-Hill.
    42. Spengler,Joseph J.,1956,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Age Composition,in Joseph J.Spengler and Otis D.Duncan (eds),Demographic Analysis:Selected Readings,Glencoe.
    43. Syrquin,M.and H.B.Chenery,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Vol.3.
    44. Tolley,G.S.,1974,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city bignes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3) ,July,324-45.
    45. United Nations,1992,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2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ations.
    46. United Nations,1992,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7. United Nations,1993,Demographic Yearbook,New York,UN.
    48. United Nations,1994,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4 Revision.New York,UN.
    49. United Nations,199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94,New York,UN.
    50. United Nations,1998,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8 Revision.New York,UN.
    51. UNDP,2000,Overcoming Human Pov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 Walsh,J.,1935,Capital concept applied to man.QUAR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9,February.
    53. Walras,Leon.,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William Jaffe (trans.).Homeworrd,Ill.:Irwin,1954 (1874) .
    54. World Bank,1991,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5. World Bank,1997,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6. World Bank,200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0/2001,Tablel.
    57. World Bank,1997,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 Dept,the World Bank.
    58.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1992,World Resources 1992-93.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9. World Bank,1992,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0. World Bank,1993,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Washington.D.C.:World Bank.
    61. 美国《财富》双周刊,2001年4月30日。
    62. 2000年4月2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
    63. 2002年1月15日《朝日新闻》。
    64. 小池和男:《高龄者の劳动能力》,金森伊部编《高龄化社会の经济学》,东京大 学出版社,1990年。
    65. 藤村傅之:《企业内人才育成の问题点と中高年の能力开发》,《日本劳动研究杂 志》1994年第8号。
    
    
    66.大渊宽:《少子化时代日本经济》,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