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在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生产传播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方面它让游离于体制之外的读书人可以通过写作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给他们提供了物质意义上的安身之处;另一方面,它又赋予这些读书人以话语权,可以借写作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又给他们提供了精神意义上的立命之所。凭借这种新型的安身立命之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围绕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报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优势,产生了以王韬、郑观应、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章士钊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报刊作家。这些作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针对转型时代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批评、见解与主张,在中国思想舆论界掀起阵阵波澜,并探索出了报章文、时务文、新民体、逻辑文等流行一时的新型报刊文体,形成了一种言论写作的传统。胡适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言论写作提高到新的境界。
     胡适在言论写作中用力之勤,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在近现代学人中罕有其匹。早在少年时期,他就曾担任革命派报刊《竞业旬报》的主编。在担任主编期间,受言论报国思潮的影响,他发表了大量论说、时评与时闻,对中国社会中不良的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以及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当然,胡适此时的批判还带有一种所谓的“正义的火气”,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及所受的白话文训练却成为后来他思想发展的重要起点。
     留美期间,胡适又担任了中国留美学生刊物《留美学生年报》、《留美学生季报》与《留美学生月报》的编辑。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胡适还本着“学以济时艰,要与时相应”的观念,形成了从思想文化教育入手,为中国“造不亡之因”的思想。1917年回国之后,他就以这种“造因”思想为指导,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打定主意“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要从思想文化上为中国政治的改革打造一个非政治的基础。在《新青年》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以白话文为突破口,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文化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价值重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在运动中,胡适充当了旗手的作用。他的文章提倡个性解放,抨击束缚人性的传统礼制,宣扬“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为信仰与价值观处于混乱之中的国人提供了一个新选择。不仅如此,胡适还特别重视宣传“科学实验室的态度”与“历史的态度”等实验主义的方法论。同时正是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胡适在主编《每周评论》期间,出于对当时舆论界议政方式的不满,掀起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也正是因为在议政方式方法上的歧异,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越走越远,最终造成了《新青年》的分裂。
     1922年,胡适创办《努力周报》,同时负责编辑《读书杂志》与《国学季刊》,走上了讲学复议政的道路。讲学方面,他参加科玄论战,揭穿科学破产论背后的玄学本质,提倡树立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在古史讨论中,他倡导疑古,打破人们对古史中虚构的黄金时代的迷信。议政方面,他撰写了大量时评,努力办一个“公开的正谊的好报”,不仅想改变舆论界空谈主义的不良风气,而且想推动中国政治走上有计划的轨道。他提倡联省自治,呼吁“有计划的政治”,鼓吹“好政府主义”。不过却因为往往从道德入手议政,使“说的世界”与“行的世界”脱节,再加上当时险恶的舆论环境,他的议政处处碰壁,不得不宣告失败。
     《努力》议政的失败使胡适再次把言论的指针调整到思想文化方面来。他支持《现代评论》,又联合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在“我们走哪条路”等讨论中,通过比较中西差距之大,辨析西方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在物质意义上以及精神意义上的价值,他提倡科学学术,呼吁国人深刻反省,努力实干,一点一滴地打到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个中国真正的仇敌。除此之外,他还努力发掘传统的思想资源,在《努力》时期科玄论战的基础之上,又发掘出一条中国近三百年反理学运动的线索。但令胡适没有料到的是,打着革命旗号上台的国民党一旦执政以后,竟然会比北洋军阀更加肆无忌惮地压制自由、摧残人权。于是,他又被逼上梁山,掀起了“人权与约法”的讨论。但与《努力周报》时期相比,胡适这次议政范围缩小,把重点放在了争取言论自由与批判国民党压制人权两个方面。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临头。胡适在蒋廷黻、丁文江等人的鼓动之下,创办《独立评论》。他吸取历次办刊经验,不花一分钱的稿费,把《独立评论》办成了一个全国人的公共论坛。同时,为实践做国家诤臣与政府诤友的志愿,他坚持独立精神。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上,他不顾批判与威胁,主张有条件的和议;在“信心与反省”的讨论中,他指斥中国传统文化实在贫乏,建议把国人的自信建筑在反省的基础上;在“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讨论中,他不顾一班官僚与复古文人的指责与威胁,宣扬“充分世界化”;在“建设与无为”的讨论中,他批评国民党政府穷摆排场,主张依靠专家,做有条件的建设;在“民主与独裁”的讨论中,他又与一班主张开明专制的学者展开论战,呼吁大家齐心协力促成民主宪政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抗战胜利之后,胡适又联合一批教授组织独立时论社,力谏国民党实施宪政,走教育与科学建国的道路,但因国民党政府把全副心思放在内战上而希望落空。败退台湾之后,胡适又支持雷震等人创办《自由中国》。虽然与雷震等人存在着不少隔阂与分歧,但胡适一如既往地帮助他们,并与《自由中国》一起,在为蒋介石祝寿与反对蒋“三连任”中,继续争取民主宪政与自由人权。
     与前辈及同辈相比,胡适的言论写作的特点在于,其主旨始终指向民主宪政与教育科学两个方面没变。而且为求得其主张更有效的传播,他落脚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从不空谈“主义”,以容忍的态度对待反对意见,坚持“立言无所苟”的独立精神,实践了一种理性、平实的言论风格。在言论写作过程中,胡适明知坚持这样的主旨与风格会被孤立、被打击、被污蔑,但他仍融合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真旨,实践了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宣言。
     毋庸讳言,胡适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并不理解,特别是在《自由中国》时期还曾发表过批评的言论。但正如耿云志在《胡适全集·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样一位学者,我们的评价需要超越单一的政治标准,主要以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的成绩来作为评判的根据。所以对于其言论写作,我们应在认识其局限性的基础之上,借鉴其经验,从而推动中国的言论写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
As a mass media,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ccupied a unique position in modern China'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On the one hand,the drifting intellectuals who outside the school system can abtain certain economic income by writing to newspapers or magazines,which can provide them with the material sense of a place to live;On the other hand,those intellectuals also abtain the saying right by writing,which can give them a sense of the spirit of the Living.With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s the new foundation for living,arounding the two main themes of enlightenment and salvation,the modem China's intellectual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mass media.So a lot of representatives of writers wh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untry came into being,such as Wang Tao, Zheng Guanying,Liang Qichao,Tan Sitong,Yan Fu,Zhang Taiyan,Zhang Shizhao, etc.With the responsibility for saving the nation,these writers produced a blend of articles against the political,social,ideological,cultural,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new issues of the era of China restructuring.They put forth their own criticism,opinion and ideas,which set off waves of the thinking area in China.They explored some newspaper article styles which are popular in modem China,such as Newspaper's style,Shiwu style,Xinmin style,Logic style.So a kind of speech writing tradition came into being.Shih Hu inherited this tradition,and improved speech writing to a new leve l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he remarks of diligence,and lasted longer,and the impact of large,there is no other modem scholars in the past can be in Hu's rare horse about the force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Early in the juvenile period,he was sent to editor-in-chief as revolutionary newspaper Jingye Xunbao.As a chief editor,he made a lot of remarks,news commentary which mercilessly criticized the undesirabl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cultural,as well as a national bad quality.Of course,at this time,some of Hu's critications are still with a so-called "justical fire",but some of these ideas and the vernacular literature trainings became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s ideas.
     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in America,Hu also is the editor of Chinese students' publications:the Annual Reports on the Chinese students,the Quarterly Reports on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Monthly Reports on the Chinese students.More importantly, Shih Hu also formed the ideas to "rig the result of saving" at the start from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China.After returning in 1917,in this kind of "rigging the result of saving" ideological guiding,Hu participated in the editing of New Youth. Mading up his mind 20 years leaving politics,he wants to build a non-political basis for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from ideology and culture.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colleagues of New Youth,they put vernacular literary revolution as a breakthrough, and set off a massiv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valu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During the campaign,Hu served as a standard-bearer role.His articles advocat the liberation of personality,criticiz the traditional restraints of human nature at the system,and promote sound individualism outlook on life,which provides a new choice for the people whose faith and values are in the chaos.Moreover,Hu also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significations of the Science Laboratories Attitude and History Attitude in maintaining 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research,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as the editor-in-chief of Weekly Comment,Hu set off a discussion on "problem and theory" with public opinion out of dissatisfation on the style of commenting politics.Jus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n the ways of commenting politics,the distance between Shih Hu and Chen Duxiu, Li Dazhao became further and further,which ultimately created divisions of New Youth.
     In 1922,Shih Hu founded Endeavor.At same time,he was responsible for editing the Reading Magazines and the 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So h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commenting politics and academic research at one time.In the cultural field, he took part in the Debate on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to debunk the metaphysics nature behind the Bankruptcy of the Science,an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life.In the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he advocated Doubting Ancient to break out the superstition of the golden age of fiction in the ancient history.In the field of commenting politics,he strove to build a justical newspaper.By wrting a great deal of commentary,He not only wants to change the unhealthy trend of the media only talking about theory,but also to promote China's political plans on track.He advocated Autonomy of the Province,and called for a political scheme,and set off on the Good Government theory.But because he often start from the morality to comment on politics,which lead to division about the Saying World and the Acting World,his comment rebuffed everywhere in line with sinister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at that time.So the Endeavor had to pronounce a failure in the end.
     Considering the failure of Endeavor,Hu adjust the speech pointer to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nce again.He supported the Modem Comment,and then founded the Fertile Crescent with Xu Zhimo,Liang Shiqiu,etc.In the Discussion on Where We Go,by comparing the larg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analizing of the modem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the material sense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spiritual significance,he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cademic,and urged countrymen remorse deeply and work hard in order to settle down the poverty,disease,ignorance, corruption,and other problems bit by bit.In addition,he has also made efforts to tap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resources.On the basis of Debate on Science and Metaphysics,he discovered an anti-jurisprudence campaign trail in the last 300 years of China.But what beyond Hu's expecting is KMT would be even more blatant than the Northern warlords to suppress freedoms and trampling on human rights once after assuming power.Thus,he had to creat a discussion on human rights and constitution. But comparing to the period of Endeveaor,Hu narrowed the scope,which just focusing on the fight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criticized the KMT for suppressing human rights.After September 18 Incident,the national crisis became more and more imminent.In Chiang Ten-fu's and Ding Wenjiang's instigatationg,Hu found the independent reviews.Learning from the previous experience,he put the
     Independent Review into a national forum for the public without spending a penny of the fee.At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be a minister of the nation and a friend of the govemment,he insisted on independent spirit.In the handling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he insisted proposing conditional peace under the criticism and threats.In the discussion of Confidence and Self-examination,he denounce that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poor and proposed to build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self-examination.In the discussion of China Standard and wholesale Westemization,he ignored a group of bureaucrats and scholars' retro accusations and threats,and to promote the full World.In the discussion of Construction and Inaction, he criticized the KMT government's ostentation in a poorer place,and proposed conditional building that rely on the experts.In the discussions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he debate with a group of scholars advocating open autocratic,and called for a concerted effort contributed to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take root in China.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wiht a number of joint Professors Hu organized Independence of Community.They appealed KMT to implement the constitutional remonstrance and to build country by Education and Science.But the KMT government put its' fully thoughts on the civil war,so their hope breaks.After retreating in Taiwan,Hu Shi support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Free China.Although there are many barrier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ei Chen and Shih Hu,Hu still help them as always.And with the Free China,he persisted in striving for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freedom and human rights.
     Compared with predecessors and peers,Hu's characteristic of writing is that the main thrust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education has not been changed.For seeking his ideas communicated more effectively,he settl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a,and never spread himeself.Adhering to the respinsibility and the independent spirit of ration,he practices a kind of down-to-earth style of speech with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s opposing views.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it is obviously that adhering to this kind of theme and style will be isolated,be attacked,and be vilified, but Hu still prefer dying for writing to dumbing for living with the guidance of true spirit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Needless to say,there are lot speeches about anti-communist in Hu's life.But for such a scholar,we need to go beyond a single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criteria,and mainly put what the results he made in his own areas of expertise as the basis for evaluation.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Hu's limitations,we should respect for his exploration in writing and leam from his experience.So Shih Hu can work as a foundation stone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rebuilding.
引文
[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9.
    [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P73.
    [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
    [4]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2-23.
    [5]郑观应.盛世危言[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51-52.
    [6]朱文华.近代新文体的滋生发展及其演变[A].见: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G].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92.
    [7]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M].中华书局,198l:494.
    [8]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A].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G].三联书店,1960:47.
    [9]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4)[M].见:中国史学会.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戊戌变法(四)[G].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7.
    [10]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118-119.
    [11]具体可参看朱文华.近代新文体的滋生发展及其演变[A].见: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G].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94.
    [12]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J].《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
    [13]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30.
    [1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6.
    [15]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2.
    [16]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9-130.
    [17]黄遵宪.致饮冰室主人书(1902年4月)[A].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4.
    [18]朱文华.简论晚清“新文体”散文[J].复旦学报.1995(3).
    [19]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M].太平洋书店,1930年10月初版:80.
    [20]白话道人.国民意见书·论国民当知旧学[J].《中国白话报》第8期,1904年3月31日.
    [21]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A].见:陈书良.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93.
    [2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4.
    [23]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1897年春)[A].见:陈书良.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690.
    [2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M].中华书局,1989:.
    [25]严复.严复集(三)[M].中华书局,1986:517.
    [2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岳麓书社,1986:408.
    [27]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古籍出版社:84.
    [28]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古籍出版社:82.
    [29]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4.
    [30]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43.
    [3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6.
    [3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720.
    [33]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6-237.
    [34]黄远庸.致《甲寅》杂志记者[J].甲寅第1卷第10期,1915年10月10日.
    [35]唐德刚.胡适杂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6]室伏高信.胡适再见记[J].东京读卖新闻文艺版,1936年7月23日.天津《大公报》1936年7月29日译载,独立评论第213号转载.
    [37]上海文学,1993(11).
    [38]中国社会导刊,2005(20).
    [3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3).
    [40]中山大学学报,2003(3).
    [4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
    [4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2003(1).
    [43]文学评论,2005(5).
    [44]船山学刊,2006(2).
    [45]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46]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几点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2).
    [47]安徽史学,1991(4).
    [48]国际新闻界,2006(8).
    [49]江西社会科学,2001(5).
    [50]民国档案。1996(2).
    [51]耿云志.胡适评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2]历史研究,2002(4).
    [53]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4]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55]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6]江苏淮安日报.见:http://harbinger007.bokee.com/4673033.html
    [57]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G].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58]沈寂.胡适政论与近代中国[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
    [1]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9.
    [2]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9.
    [3]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7.
    [4]据季维龙.胡适著译系年[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5]冯自由.革命逸史[A].见:李敖.胡适评传[M].文汇出版社,2003:123.
    [6]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191.
    [7]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
    [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06.
    [9]张季鸾.季鸾文存(上)[M].上海书店,1989:30.
    [10]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A].见: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3.
    [11]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02.
    [12]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1.
    [13]胡适.无鬼丛话(二)[A].见: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158.
    [14]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2.
    [15]胡适.本报周年之大纪念[A].见: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197.
    [16]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3.
    [17]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1.
    [18]胡适.四十自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5.
    [1]张剑.清末民初留美学生社团组织分析[J].学术月刊,2003(5).
    [2]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M].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408.
    [3]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66.
    [4]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6.
    [5]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83.
    [6]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1.
    [7]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4.
    [8]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0.
    [9]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67.
    [10]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J].大中华第2号.见: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94.
    [11]胡适.实验主义·杜威的思想[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2)[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1-238
    [12]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49.
    [13]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43.
    [14]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57.
    [15]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67.
    [16]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57.
    [17]《竞业旬报》第27期.见: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J].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295.
    [18]《竞业旬报》第34期.见: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J].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177.
    [19]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9.
    [20]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05.
    [21]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31.
    [22]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06.
    [23]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95.
    [24]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5.
    [25]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78.
    [1]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学林出版社,2006:184.
    [2]《新青年》第2卷第l号,1916年9月1日.
    [3]胡适.逼上梁山[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3.
    [4]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69.
    [5]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83.
    [6]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2-84.
    [7]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7.
    [8]陈独秀致胡适(约1917年1月)[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6.
    [9]钱玄同.与陈独秀[J].《新青年·通信》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10]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154.
    [11]胡适.与陈独秀[J].《新青年·通信》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2]陈独秀.复胡适[J].《新青年·通信》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3]胡适.逼上梁山[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
    [14]《新青年》,第3卷第l号,1917年3月1日.
    [15]张耀杰.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16]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09.
    [17]见:香港《大公报》,1951年12月2日.
    [18]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8)[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74.
    [19]鲁迅生活中的一节[J].文艺月报,1956(10).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61)[G].北京中华书局,1979:232.
    [21]参见:张耀杰.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A].张耀杰.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胡适致钱玄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4.
    [23]独秀文存(第三卷)[M].亚东图书馆,1927年第8版:168.
    [24]独秀文存(第三卷)[M].亚东图书馆,1927年第8版:169.
    [25]胡适致钱玄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4-25.
    [26]钱玄同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5-26.但该书对此信及胡适回信的日期标注都有错误.根据钱玄同信中所说“新青年五卷二号,准明晨交仲甫去寄.三号系半农编辑.你如其有大稿,请早日交给他(三号极迟九月十五应寄出).”此信的写作应在1918年8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2号出版之后,也就是在8月间.所以该书所标为1919年2月20日胡适致钱玄同的那封信,应在此信之前不久.而标为2月下旬的那封胡适致钱玄同的信,应在此信之后不久.因为胡适在信中说:“至于张徭子,我现在且不谈他.我已请他为我做文,我且等他的文章来了再说.好在我还有轮着编辑的一期”.胡适这里所说的还有自己轮着编辑的一期,就是他负责的可以称之为“戏剧改良专号”的第5卷第4号.
    [27]胡适致钱玄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7.
    [28]1918年1月19日,蔡元培北大发起成立进德会.其会员有三种:“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妾.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戒.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陈独秀是甲种会员.
    [29]汤尔和致胡适(1935年12月2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89.
    [30]胡适致汤尔和(1935年12月28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90.
    [31]胡适致汤尔和(1935年12月23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82.
    [32]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3-194.
    [33]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第35号,1919年8月17日.
    [34]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6.
    [35]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7.
    [36]陈独秀致李大钊、胡适等(1920年4月2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90.
    [37]任建树.从秀才到总书记--陈独秀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17.
    [38]陈独秀致胡适(1920年8月2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07.
    [39]陈独秀致胡适(1920年9月)[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3.
    [40]陈独秀致李大钊、钱玄同、胡适等(1920年12月上旬)[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6.
    [41]陈独秀致李大钊、钱玄同、胡适等(1920年12月上旬)[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6.
    [42]陶孟和致胡适(1920年12月1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6.
    [43]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陈独秀的信[A].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北京中华书局,1954:7.
    [44]胡适致陈独秀(1920年底或1921年初,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9.
    [45]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A].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7-13.
    [46]胡适致陈独秀(1920年底或1921年初,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19-120.
    [47]钱玄同文集(6)[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5-16.
    [48]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李大钊的信[A].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12.
    [49]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64.
    [50]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胡适的信[A].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11.
    [51]钱玄同致胡适(1921年1月2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22.
    [52]《新青年》(重印本)第1卷[G].亚东图书馆,1936年9月.
    [53]陈独秀.答王庸工(国体)[J].《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54]答顾克刚[G].独秀文存(第三卷)[M].亚东图书馆,1927年第8版:124.
    [55]胡适.报业的真精神--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上讲词(1953年1月7日)[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2)[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17.
    [56]胡适.纪念“五四”[J].《独立评论》第149号,1935年5月5日.
    [57]陈独秀.独秀文存(第一卷)[M].亚东图书馆,1927年第8版:221.
    [58]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3)[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57-460.
    [59]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3)[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64.
    [60]胡适.纪念“五四”[J].《独立评论》第149号,1935年5月5日.
    [61]胡适.纪念“五四”[J].《独立评论》第149号,1935年5月5日.
    [62]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9.
    [63]高一涵致胡适(1918年12月1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9.
    [64]《每周评论》第25号,1919年6月8日.
    [65]朱文华.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评传[M].青岛出版社,2001:139.
    [66]曾琦致胡适(1919年7月2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66.
    [67]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00.
    [68]朱文通.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程新探[J].河北学刊2007(1).
    [69]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35号,1919年8月17日.
    [70]胡适.手抄汤尔和日记和跋[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88.
    [71]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72]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73]鲁迅.鲁迅全集(1)[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74]陈独秀.宪法与孔教[J].《新青年》第2卷第3期.
    [75]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43.
    [76]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57.
    [77]庄子·天下[A].见:王先谦.庄子集解[M].成都古籍书店,2005:465.
    [78]宪问[A].见: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M].岳麓书社,1987:232.
    [79]雍也[A].见: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M].岳麓书社,1987:131.
    [80]大学章句[A].见:朱熹.四书集注[M].岳麓书社,1987:5-7.
    [81]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02.
    [8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2.
    [8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3.
    [8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5.
    [85]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61.
    [86]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18.
    [87]陈独秀.青年杂志社告[J].《青年杂志》第1卷第l号,1915年9月15日.
    [8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445.
    [89]黄远庸.致《甲寅》杂志记者[J].《甲寅》第1卷第10期,1915年10月10日.
    [90]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91]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6.
    [92]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15.
    [93]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75.
    [94]耿云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1989(3).
    [95]胡适.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96]卢科斯.西方看个人主义[M].红旗出版社,2002:1.
    [97]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98]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J].《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99]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100]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38.
    [101]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2.
    [102]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0.
    [103]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6.
    [104]胡适留学日记·自序(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9.
    [105]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9.
    [106]胡适.实验主义[J].《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107]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J].《东方杂志》第18卷第13号,1921年7月10日.
    [108]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5)[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0.
    [109]于兴卫.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几点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2).
    [110]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111]孙文.三民主义[M].商务印书馆,1947:289.
    [113]胡适.旅京杂记·论“奴性的逻辑”[J].《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15日。
    [113]《星期评论》1919年6月8日创刊于上海,是在孙中山及其政党的指导与支持下出版的周刊,一般每期8开2张。主编为戴季陶、沈玄庐,撰稿人有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朱执信、李大钊、陈独秀、李汉俊、沈仲九、胡适、刘大白等。该刊设有评论、主张、短评、思潮、世界大势、记事、诗、小说、书报介绍等栏目,着重研究和介绍各种社会主义,报道世界和中国的劳动运动,支持学生运动,提倡妇女解放,宣传新思潮,同情俄国十月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最后于1920年6月6日出版第53期后停刊。
    [114]胡适.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J].每周评论第28号.
    [115]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J].《东方杂志》第18卷第13号,1921年7月10日.
    [116]三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第36号,1919年8月24日.
    [117]四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第37号,1919年8月31日.
    [118]文浒笔记,载于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28年5月5日.
    [119]胡适.论旬读符号[J].《新青年》第5卷第3号,1918年9月15日.
    [120]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J].《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
    [121]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4-165.
    [122]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N].上海新闻报[M].1923年8月21日.
    [123]胡适.归国杂感[J].《新青年》第4卷第l号,1918年1月15日.
    [12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三联书店,1997:134.
    [125]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G].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10月初版:30.
    [126]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G].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10月初版:31.
    [127]梅觐庄致胡适书[A].见: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73.
    [128]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N].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2)[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44.
    [129]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文汇出版社,2005.
    [130]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文汇出版社,2005.
    [131]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A].见: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G].新星出版社,2005:148.
    [1]“1921年6月18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3)[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25.
    [2]梁漱溟致胡适(1922年上半年)[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76.
    [3]胡适.一年半的回顾[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4]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5]高一涵致胡适(1923年7月15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09.
    [6]马少华.《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J].国际新闻界,2006(8).
    [7]胡适致高一涵(1924年9月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58.
    [8]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9]见:《晨报》,1924年8月28日.
    [10]胡适致高一涵(1924年9月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58.
    [11]胡适致高一涵(1924年9月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59.
    [12]朱经农致胡适(1924年11月30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80.
    [13]胡适.致《晨报》副刊(1924年9月9日)[A].见: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41.
    [14]朱经农致胡适(1924年12月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82.
    [15]朱经农致胡适(1924年10月1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66.
    [16]张奚若致胡适(1925年1月1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94-295.
    [17]朱经农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139.该书把此信归在1922年1月不确.朱经农在此信中提及徐志摩,实际上在1922年1月,徐志摩并未参与《努力周报》的筹办,所以此信当写于筹备《努力》月刊期间.
    [18]张奚若致胡适(1925年1月2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08
    [19]丁文江致胡适(1925年2月2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10.
    [20]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陈独秀的信[A].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中华书局,1954:13.
    [21]沈永宝.此“报”非彼“报”--对《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注四的考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2]胡适.发起《读书杂志》的缘起[J].《读书杂志》第1号,1922年9月3日.
    [23]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J].《读书杂志》第18号,1924年2月22日.
    [24]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J].《读书杂志》第7号,1923年3月4日.
    [25]胡适.蔡元培以辞职为抗议[J].《努力周报》第38号,1923年1月21日.
    [26]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2)[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410.
    [27]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44..
    [28]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29]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30]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31]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32]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33]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18号,1922年9月3日.
    [34]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30号,1922年11月26日.
    [35]《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10日.
    [36]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J].《努力周报》第19号,1922年9月10日.
    [37]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11号,1922年7月16日.
    [38]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42号,1923年3月4日.
    [39]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3)[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552.
    [40]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8号,1922年6月25日.
    [41]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16号,1922年8月20日.
    [42]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18号,1922年9月3日.
    [43]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27号,1922年11月5日.
    [44]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29号,1922年11月19日.
    [45]胡适.杂感[J].《努力周报》第36号,1923年1月7日.
    [46]记者致胡适之先生的信[A].民国日报·觉悟,1923年10月12日.见: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4)[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74.
    [47]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48]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48.
    [49]胡适.这一周·解嘲[J].《努力周报》第47号,1923年4月8日.
    [50]胡适.我们的政治主张[J].《努力周报》第2号,1922年5月14日.
    [51]胡适.这一周[J].《努力周报》第30号,1922年11月26日.
    [52]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新星出版社,2006:40.
    [53]为政[A].见: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M].岳麓书社,1987:75.
    [54]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5.
    [55]这一周·解嘲[J].《努力周报》第47号,1923年4月8日.
    [56]顾颉刚致胡适(1927年2月2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426.
    [57]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5)[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404.
    [58]见:胡适.这一周·蔡元培以辞职为抗议[J].《努力周报》第38号,1923年1月21日.
    [59]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60]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4.
    [61]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4.
    [62]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J].《读书杂志》18号,1924年2月22日.
    [63]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64]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65]胡适.一年半的回顾[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66]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1]张静庐.现代出版史料(甲编)[G].中华书局,1954:104.
    [2]倪邦文.“现代评论派”的团体构成[J].新文学史料,1995(3).
    [3]任鸿隽致胡适(1925年2月5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310.
    [4]高梦旦致胡适(1927年4月2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427.
    [5]顾颉刚致胡适(1927年4月2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428.
    [6]1928年1月,胡适又写信给徐志摩,要求辞去董事及书稿审查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要退还自己的一股,及招来的三股--江冬秀、张慰慈、胡思杜,连已经排好大半的《白话文学史》也要取回,另行出版。他脱离新月书店,原因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我已经仔细想过,我是一个穷书生,一百块钱是件大事,代人投资三百元更是大事,我不敢把这点钱付托给素不相识的人的手里,所以早点脱离。这是我唯一的理由,要请诸公原谅。”见:胡适致徐志摩(1928年1月28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458.
    [7]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8]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9]徐志摩.“新月”的态度[J].《新月》第1卷第1期.
    [10]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5月5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64.
    [11]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12]谢家崧.新月社始末我见[A].见: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13]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8月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 1979:76.
    [14]梁实秋.忆新月[A].见:陈子善.梁实秋文学回忆录[M].岳麓书社,1989:108-109.
    [15]上海学生联合会致胡适(1925年8月2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41.
    [16]胡适致钱玄同(1925年4月12日)[A].见: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60-361.
    [17]《现代评论》第4卷第83期,1926年7月10日.
    [18]于熙俭.Civilization ofthe East and West,The World Best[A].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3)[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773.
    [19]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J].《生活周刊》第3卷第46期,1928年9月30日.
    [20]《新月》第2卷第10期,1929年12月10日.
    [21]梁漱溟的《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是以公开信的形式发表于1930年6月16日《村治》第1卷第2期上,后被转载于《新月》杂志第3卷第l期的“通讯”栏内。胡适在编辑《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时,又把此信作为《我们走那条路》一文的“附录一”。
    [22]胡适.答梁漱溟先生[J].《新月》第3卷第1期,1930年3月10日.
    [23]胡适.我们走那条路[J].《新月》第2卷第10期,1929年12月10日.
    [24]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J].《生活周刊》第3卷第46期,1928年9月30日.
    [25]胡适.新自由主义[J].《晨报·副镌》,1926年12月8日.
    [26]《现代评论》第6卷第140期,1927年8月13日.
    [27]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J].《生活周刊》第3卷第46期,1928年9月30日.
    [28]胡适.一个态度[J].《晨报·副镌》,1926年9月11日.
    [29]胡适.一个态度[J].《晨报·副镌》,1926年9月11日.
    [30]胡适.新自由主义[J].《晨报·副镌》,1926年12月8日.
    [31]胡适.新自由主义[J].《晨报·副镌》,1926年12月8日.
    [32]胡适.新自由主义[J].《晨报·副镌》,1926年12月8日.
    [33]《新月》第1卷第5号,1928年7月10日.
    [34]胡适致钱玄同(1925年4月12日)[A].见: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60-361.
    [35]胡适致胡朴安(1928年11月)[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497.
    [36]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4)[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1-72.
    [37]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4)[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104.
    [38]胡适.戴东原的哲学[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42.
    [39]胡适致吴稚晖(1928年3月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469.
    [40]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A].见:《现代评论》5卷119期,1927年3月19日.
    [41]陈西滢.整理国故与“打鬼”·跋[A].见:《现代评论》5卷119期,1927年3月19日.
    [42]《新月》第1卷第9号,1928年11月10日.
    [43]胡适.一年半的回顾[J].《努力周报》第75期,1923年10月21日.
    [44]胡适致周作人(1929年9月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542.
    [45]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2)[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664.
    [46]张孝若致胡适(1929年7月31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523.
    [47]“1928年5月16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5)[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10.
    [48]编辑后话[J].《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号.
    [49]胡适.我们要我们的自由[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3-145.
    [50]“1929年5月14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5)[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420.
    [51]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510.
    [52]胡适致王宠惠(1929年3月26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 1979:508-509.
    [53]转引自:耿云志.胡适年谱[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74-175.
    [54]转引自:易竹贤.胡适传[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321.
    [55]张孝若致胡适(1929年7月31日)[A].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523.
    [56]胡适致陈布雷(1929年1月15日)[A].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4-27.
    [57]胡适致陈布雷(1929年1月20日,稿)[A].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40.
    [58]“1931年1月22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7.
    [59]转引自:耿云志.胡适年谱[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94.
    [1]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J].岳麓书社,2003:144.
    [2]据章希吕1936年3月的日记,独立社同人的捐款总计如下:丁在君(共捐240元)、任 叔永(360元)、竹垚生(330元)、吴陶民(340元)、胡适(360元)、翁咏霓(240元)、陈衡哲(240元)、傅孟真(200元)、蒋廷黻(240元)、顾湛然(520元)、周眉生(180元)、周寄梅(50元)、吴景超(30元)、张奚若(570元)、Gem Crozier(300元),共4200元,为独立社之基本金.其中周眉生应为周梅逊,吴陶民应为吴涛鸣,但具体捐款数字应无错误.另外张奚若是归还努力社款,Gem是别的款拨入的。“章希吕日记”[A].见:“1936年3月23日”条,颜振吾.胡适研究丛录[G].三联书店,1989:268.
    [3]张太原.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J].浙江学刊,2003(1).
    [4]陈仪、任重.《独立评论》的经理人--黎昔非[J].书屋,2006(2).
    [5]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J].岳麓书社,2003:146.
    [6]胡适致宋哲元(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353.
    [7]他们是: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任鸿隽、陈衡哲、竹垚生、吴涛鸣、周炳琳、顾湛然。参见:张太原.《独立评论》的社员及其主要撰稿人[J].安徽史学,2007(4).
    [8]他们是:吴景超、周诒春、张奚若、何廉、张忠绂、陈之迈、陈岱孙、顾一樵、陈受颐。
    [9]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J].《独立评论》第51号.
    [10]《独立评论》编辑方针(稿)[A].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北京中华书局,1979:574-575.
    [11]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J].《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12]胡适.《独立评论》的四周年[J].《独立评论》第201号,1936年5月17日.
    [13]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2.
    [14]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15]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2-93.
    [16]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1.
    [17]胡适致汪精卫(1933年4月8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208.
    [18]“1936年1月21”,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592.
    [19]《独立评论》第182号,1935年12月22日.
    [20]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75.
    [21]《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16日.
    [22]汪精卫致胡适(1933年4月23日)[A].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210-211.
    [23]胡适.全国震惊以后[J].《独立评论》第41号,1933年3月12日.
    [24]熊十力.要在根本处注意[J].《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25]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J].《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16日.
    [26]与雪艇书(三,1935年6月27日)[A].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4)[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389.
    [27]张学良,张之宇.杂忆随感漫录[EB/OL].见:http://club2.cat898.com/oldclub/dispbbs.asp?boardID=1&ID=324610.
    [28]耿云志.胡适年谱[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1.
    [29]何应钦.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A].台湾彩色制版印刷服务中心.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3)[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997.
    [30]胡适.国联调解的前途[J].《独立评论》第36号,1933年1月22日.
    [31]胡适.跋蒋廷黻先生的论文[J].《独立评论》第45号,1933年4月9日.
    [32]指《国联的抬头》(《独立评论》170号,1935年9月29日)与《再记国联的抬头》(《独立评论》172号,1935年10月13日)
    [33]胡适.国联还可以抬头[J].《独立评论》202号,1936年5月24日.
    [34]胡适.整整三年了[J].《独立评论》第119号,1934年9月23日.
    [35]胡适.全国震惊以后[J].《独立评论》第4l号,1933年3月12日.
    [36]胡适.内田对世界的挑战[J].《独立评论》第16号,1932年9月4日.
    [37]胡适.国际流言中的一个梦想[J].《独立评论》第90号,1934年3月4日.
    [38]《独立评论》第102号,1934年5月27日.
    [39]胡适.解决中日的“任何悬案”[J].《独立评论》第102号,1934年5月27日.
    [40]胡适.今日的危机[J].《独立评论》第99号,1934年5月6日.
    [41]胡适.苏俄革命外交史上的又一页及其教训[J].《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l 1日.
    [42]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1934年4月17日[EB/OL].见:http://www.people.com.cn/GB/hist0ric/0417/6111.html.
    [43]大公报·星期论文[N].1934年4月29日.
    [44]胡适.日本霸权的衰落与太平洋的国际新形势[J].《独立评论》第230号,1937年4月18日.
    [45]胡适.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N].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1月17日.
    [46]杨鸿烈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375.
    [47]胡适.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3号,1934年6月3日.
    [48]胡适.三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7号,1934年7月1日.
    [49]胡适.三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7号,1934年7月1日.
    [50]胡适.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3号,1934年6月3日.
    [51]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4)[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380.
    [52]胡适.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3号,1934年6月3日.
    [53]江思清记录,胡适讲演,《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3)[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109.
    [54]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第105号,1934年6月17日.
    [55]胡适.悲观声浪里的乐观[J].《独立评论》第123号,1934年10月21日.
    [56]《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10日.
    [57]《独立评论》第102号,1934年5月27日.
    [58]天津《大公报》,1934年8月27日.
    [59]胡适.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J].《独立评论》第117号,1934年9月9日.
    [60]香港《循环日报》,1935年2月14日.见:胡适.杂碎录(一)[J].《独立评论》第149号,1935年5月5日.
    [61]傅斯年.论学校读经[J].《独立评论》第146号,1935年4月14日.
    [62]胡适.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J].《独立评论》第146号,1935年4月14日.
    [63]胡适.读经平议[J].《独立评论》第231号,1937年4月25日.
    [64]胡适.答陈序经先生[J].《独立评论》第160号,1935年7月21日.
    [65]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2.
    [66]胡适.《独立评论》的四周年[J].《独立评论》第201号,1936年5月17日.
    [67]胡适研究丛录·章希吕日记[J].北京三联书店,1989:260-261.
    [68]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J].《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69]胡适.建国问题引论[J].《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19日.
    [70]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4.
    [71]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4.
    [72]胡适.编辑后记[J].《独立评论》第100号,1934年5月13日.
    [73]“1933年6月13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16.
    [74]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岳麓书社,2003:146.
    [75]胡适.从农村救济谈到无为的政治[J].《独立评论》第49号,1933年5月7日.
    [76]胡适.从农村救济谈到无为的政治[J].《独立评论》第49号,1933年5月7日.
    [77]胡适.再论无为的政治[J].《独立评论》第89号,1934年2月25日.
    [78]胡适.建设与无为[J].《独立评论》第94号,1934年4月1日.
    [79]胡适.建设与无为[J].《独立评论》第94号,1934年4月1日.
    [80]胡适.南游杂忆(四)广西的印象[J].《独立评论》164号,1935年8月18日.
    [81]胡适.今日可做的建设事业[J].《独立评论》第95号,1934年4月8日.
    [82]胡适.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J].《独立评论》第95号,1934年4月8日.
    [83]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75.
    [84]胡适.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J].《独立评论》第17号,1932年9月11日.
    [85]胡适.与罗努生书(1935年7月26日)[A].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4)[M].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399.
    [86]胡适.福建的大变局[J].《独立评论》第79号,1933年12月3日.
    [87]胡适.“亲者所痛,仇者所快!”[J].《独立评论》第206号,1936年6月21日.
    [88]驯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4)[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545.
    [89]胡适.张学良的叛国[N].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20日.
    [90]胡适.废止内战大同盟[J].《独立评论》第3号,1932年6月5日.
    [91]胡适.再论建国与专制[J].《独立评论》第82号,1933年12月24日.
    [92]斥胡适之自由思想[J].《人民评论》第57期,1934年10月20日.
    [93]为五全大会代表进一言[J].《人民评论》第57期,1934年10月20日.
    [94]《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2月30日.《独立评论》134号转载.
    [95]《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13日.
    [96]《国闻周报》,1935年新年号.
    [97]《独立评论》136号,1935年1月20日.
    [98]《独立评论》136号,1935年1月20日.
    [99]《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20日.《独立评论》137号转载.
    [100]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的信仰[J].《独立评论》第141号,1935年3月10日.
    [101]杨公达.革命的回忆和国民党的复兴[J].《时代公论》第23号,1932年9月2日.
    [102]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J].《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1935年1月1日.
    [103]胡适.武力统一论[J].《独立评论》第85号,1934年1月14日.
    [104]胡适.政治统一的意义[J].《独立评论》第123号,1934年10月21日.
    [105]胡适.政治统一的途径[J].《独立评论》第86号,1934年1月21日.
    [106]胡适.政治统一的途径[J].《独立评论》第86号,1934年1月21日.
    [107]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J].《东方杂志》第3l卷第l号,1935年1月1日.
    [108]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J].《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109]胡适.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J].《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110]胡适.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J].《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111]胡适.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J].《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112]常燕生.建国问题平议[J].《独立评论》第88号,1934年2月4日.
    [113]胡适.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J].《东方杂志》第32卷第l号,1935年1月1日.
    [114]胡适.宪政问题[J].《独立评论》第l号,1932年5月22日.
    [115]胡适.宪政问题[J].《独立评论》第l号,1932年5月22日.
    [116]胡适.政制改革的大路[J].《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11日.
    [117]胡适.政制改革的大路[J].《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11日.
    [118]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N].《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1月3日.
    [119]胡适.制宪不如守法[J].《独立评论》第50号,1933年5月14日.
    [120]陈之迈.再论政制改革[J].《独立评论》第166号,1935年9月1日.
    [121]胡适.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J].《东方杂志》第32卷第l号,1935年1月1日.
    [122]胡适.再谈谈宪政[J].《独立评论》第236号,1937年5月30日.
    [123]胡适.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J].《独立评论》第171号,1935年10月6日.
    [124]胡适.丁文江的传记[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7)[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2.
    [1]傅斯年致胡适(1947年2月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70.
    [2]胡适致傅斯年(1947年2月6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73.
    [3]给王雪艇的信(1947年2月22日)[A].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6)[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960.
    [4]蒋介石致胡适(1947年3月5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79-180.
    [5]胡适致蒋介石(电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92.
    [6]傅斯年致胡适(1947年2月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70.
    [7]谢泳.储安平与《观察》[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25.
    [8]储安平致胡适(1947年1月21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166.
    [9]程巢父.思想时代[M].华夏出版社,2004:232-239.
    [10]胡适.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J].《独立时论》,1947年7月20日.
    [11]胡适.眼前“两个世界”的明朗化[J].《独立时论》,1947年5月18日.
    [12]胡适.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2)[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67-673
    [13]胡适.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N].天津《大公报》,1947年8月24日.
    [14]胡适致周鲠生[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316.
    [15]周鲠生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323.
    [16]周鲠生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323.
    [17]怀湘.胡适的胡说[J].《群众》第2卷第6期.
    [18]智效民.胡适苏俄情结的变迁[J].中国新闻周刊,2006(14).
    [19]胡适.自由主义是什么[J].《独立时论》,1948年8月12日.
    [20]胡不适致胡适(1947年9月11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G].中华书局,1979:236.
    [21]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N].《中央日报》,1947年9月28日.
    [22]雷震.《自由中国》与胡适[A].见:傅正.雷震全集(11)[M].台北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89:59.
    [23]“1949年5月17日”,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7)[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766.
    [24]胡适致雷震(1950年1月9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9-10.
    [25]胡适致雷震(1951年8月11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3.
    [26]雷震等致胡适(1951年9月7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6.
    [27]参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1l、P13、P14.
    [28]胡适致雷震(1955年1月26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 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70.
    [29]胡适致雷震(1960年8月4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36.
    [30]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217.
    [31]胡适致雷震(1960年8月4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35.
    [32]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1.
    [33]罗家伦致胡适(1951年7月15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导言[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34]雷震致胡适(1956年10月29日),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98.
    [35]雷震.雷震回忆录[A].见:沈寂.胡适政论与近代中国[M].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246.
    [36]汪幸福.胡适给蒋介石祝寿惹风波[J].文史精华,2004(12).
    [37]见: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7)[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2593-2594.
    [38]见:汪幸福.胡适与《自由中国》[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214.
    [39]胡适致雷震(1959年2月19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163.
    [40]胡适.容忍与自由[J].《自由中国》第20卷第6期,1959年3月16日.
    [41]胡适致《自由中国》编辑委员会(1959年3月5日)[A].见:万丽娟.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165-167.
    [42]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8)[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593-594.
    [43]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191.
    [44]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191.
    [45]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202.
    [46]徵信新闻[A].1960年2月22日.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九)[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205.
    [47]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208-3209.
    [48]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4.
    [49]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5.
    [50]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5.
    [51]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5-3336.
    [52]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6.
    [53]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37.
    [54]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365.
    [55]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801.3806.
    [56]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9)[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899.
    [57]以上引文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0)[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3899-3092
    [1]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A].见:陈书良.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451.452.
    [2]见:袁伟时.晚清大变局[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73.
    [3]朱经农致胡适(1924年11月30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79.
    [4]中国公学校董会致胡适(1930年5月15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15.
    [5]胡适致周作人(1929年9月4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北京中华书局,1979:542.
    [6]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5)[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77.
    [7]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8]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9]胡适.一年半的回顾[J].《努力周报》第75号,1923年10月21日.
    [10]李敖.播种者胡适[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331.
    [11]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131.
    [12]钱玄同.与陈独秀[J].《新青年·通信》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13]胡适.与陈独秀[J].《新青年·通信》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4]胡适致钱玄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4.
    [15]钱玄同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5-26.
    [16]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N].《晨报》六周年纪念增刊,1924年12月1日.
    [17]胡适.致《京报》社(1928年4月25日)》[A].见: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30.
    [18]胡适.老章又反叛了[J].《国语周刊》第12期,1925年8月30日.
    [19]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
    [20]胡适致陈独秀(约1925年12月间)[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56.
    [21]胡适.容忍与自由[J].《自由中国》第20卷第6期,1959年3月16日.
    [22]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139.
    [23]胡适致陈独秀(约1925年12月间)[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57.
    [24]胡适致陈独秀(约1925年12月间)[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57.
    [25]胡适致鲁迅、周作人、陈源(1926年5月24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379.
    [26]胡适致苏雪林(1936年12月14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中华书局,1979:339.
    [27]汪懋祖、胡适.读新青年[J].《新青年·通信》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15日.
    [28]胡适致钱玄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27.
    [29]胡适.又大一岁了[J].《独立评论》第15l号,1935年5月19日.
    [30]胡适.答梁漱溟先生[J].《新月》第3卷第1期,1930年3月10日.
    [31]胡适留学日记(上)[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38.
    [32]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J].《东方杂志》第18卷第13号,1921年7月10日.
    [33]胡适.实验主义[J].《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34]孙文.三民主义[M].商务印书馆,1947:289.
    [35]胡适.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J].《每周评论》第28号,1919年6月29日.
    [36]胡适.我的歧路[J].《努力周报》第7号,1922年6月18日.
    [37]《新月》第2卷第10期,1929年12月10日.
    [38]梁漱溟.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J].《村治》第l卷第2期,1930年6月16日.
    [39]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J].《独立评论》第5l号,1933年5月21日.
    [40]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J].《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
    [41]胡适.我们要我们的自由[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1)[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5.
    [42]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J].《独立评论》46号,1933年4月16日.
    [4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01.
    [44]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1897年春)[A].见: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690.
    [4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l辑)[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
    [46]胡适致李幼春、常燕生(1929年7月1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G].中华书局,1979:516.
    [47]胡适.福建的大变局[J].《独立评论》第79号,1933年12月3日.
    [48]周质平.胡适与鲁迅[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220.
    [49]胡适致周作人(1936年1月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北京中华书局,1979:297.
    [50]胡适致苏雪林(1936年12月14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中华书局,1979:337.
    [51]周质平.胡适与鲁迅[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221.
    [52]周质平.胡适与鲁迅[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221.
    [53]胡适.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J].《独立评论》第200号,1936年5月10日.
    [54]熊十力.要在根本处注意[J].《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55]徐炳昶.西安通信[J].《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16日.
    [56]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J].《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16日.
    [57]胡适戒的意见也不过如此[J].《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16日.
    [58]原载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4月12日.又载《独立评论》第197号,1936年4月19日.
    [59]胡适.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J].《独立评论》第200号,1936年5月10日.
    [60]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4)[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380.
    [61]李敖.播种者胡适[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333.
    [62]唐德刚.胡适杂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7.
    [63]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64]胡适致周作人(1936年1月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96-299.
    [65]胡适.记李觏的学说[J].《读书杂志》第3期,1922年11月5日.
    [66]胡适.说儒[A].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5)[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6.
    [67]唐德刚.胡适杂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9.
    [68]胡适留学日记(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57.
    [69]胡适致杨杏佛(1930年4月30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11.
    [70]原载北平晨报,1934年11月15日.见:耿云志.胡适年谱[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71]胡适致周作人(1936年1月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97.
    [72]胡适致周作人(1936年1月9日)[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297.
    [73]胡适致李石曾(1931年12月19日,稿)[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G].中华书局,1979:95.
    [74]耿云志.胡适全集·序言[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1-52.
    [75]李敖.播种者胡适[A].见:子通.胡适评说八十年[G].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331.
    《竞业旬报》;《留美学生季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
    季羡林,《胡适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欧阳哲生,《胡适丈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9年(1990)。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3年(1984)。
    季维龙,《胡适译系年目录》[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G],黄山书社,1994。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G],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l。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来往书信选》[G],中华书局,1979。
    万丽鹃,《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90年(2001)。
    周质平,《胡适早年文存》[M],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4年(1995)。
    周质平,A couection of Hu shih's unpublished English essays and speeches,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李华兴、吴嘉勋选,《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蔡元培,《孑民自述》[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C],良友图书公司,民国29年(1930)。
    陈独秀,《独秀文存》[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谢锺琏译,《蒋廷黻回忆录》[M],传记文学杂志社,1979。
    蒋廷黻,《蒋廷黻选集》[M],传记文学杂志社,1978。
    鲁迅,《鲁迅日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蒋梦麟,《西潮·新潮》[M],岳麓书社,2000.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4.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商务印书馆,1983。
    顾永棣,《徐志摩日记书信精选》[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l。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M],鹭江出版社,2002-2004.
    雷震,《雷震全集》[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唐德刚,《胡适杂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李敖,《胡适评传》[M],文汇出版社,2003。
    白吉庵,《胡适传》[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易竹贤,《胡适传》[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朱文华,《胡适评传》[M],重庆出版社,1988。
    耿云志,《胡适年谱》[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朱文华,《鲁迅.胡适、郭沫若连环比较评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朱文华,《胡适--开风气的尝试者》[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耿云志,《胡适评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M],三联书店,1998。
    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M],中华书局,2006。
    李敖,《胡适研究》[M],文星书店,1964。
    费海玑,《胡适著作研究论文集》[C],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f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8年(1989)。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沈寂,《胡适政论与近代中国》[M],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3。
    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中华书局,1994。
    耿云志,《胡适研究丛刊》[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沈寂,《胡适研究》[M],东方出版社,1996。
    沈卫威,《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与他的论敌》[M],时事出版社,1999。
    欧阳哲生,《解析胡适》[M],社会科学丈献出版社,2000。
    孙郁,《鲁迅与胡适: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两位智者》[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沈寂等,《胡适研究(第三辑)》[C],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谢泳,《胡适还是鲁迅》[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谢泳,《储安平与<观察>》[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三联书店,2003。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汪幸福,《胡适与(自由中国>》[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周海波,《胡适:新派传统的北大教授》[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
    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杨国良,《胡适的精神之旅》[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胡明,《胡适思想与中国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胡文生,《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朱洪,《陈独秀与胡适》[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莫高义,《书生大使:胡适出使美国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张振之,《评胡适反党主义近》[M],光明书局,民国18年(1929)。
    周策纵等,《胡适与近代中国》[M],时报文化出版社,民国80年(1991)。
    张耀杰,《历史背后-一政学两界的人和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学林出版社,2006。
    亚东图书馆,((科学与人生观))『C1,亚东图书馆,192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三联书店,1988。
    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8年(1989)。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三联书店,1997。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5。
    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新星出版社,2006。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新星出版社,2005。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杜威,《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
    沈益洪,《杜威谈中国》[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卡尔·雅斯贝思,《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M.韦伯,《学术与政治》[M],三联书店,2005。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M],台湾稻乡出版社,2005。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甲》[G],北京中华书局,1954。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G],上海书店,1996。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G],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M],人民出版社,1982。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基恩,《媒体与民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Everette E.Dennis & Robert W.Snyder,Media & democrac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
    Graeme Burton.Media and society:critical perspectives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