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法理差异与互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久以来,随着法律至高无上理念的广泛传播,通过公力救济来解决纠纷、实现正义似乎成了唯一正统的途径。而私力救济一直被视为落后、不文明和应抑制的现象。尽管有着对私力救济的种种偏见与限制,然而私力救济却从未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消失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力救济再次兴起,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该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联系我国现状,以求完善我国权利救济体系。
     该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概述,主要对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权利救济的一般理论、历史发展以及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一般特性,为下文分析二者的法理差异与互补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法理价值的差异与互补分析,先交代二者共同的法理基础,然后从正义、秩序、效益、和自由四个方面对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法理价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二者救济路径的角度谈他们之间的互补性问题。
     第三部分在分析影响权利救济方法选择的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权利救济体系现状,寻求完善我国权利救济的新途径。
Over the years, the concept of the primacy of law with widespread relief of the public to resolve disputes, the achievement of justice seems to be the only legitimate way. And private relief force has been seen as backward, uncivilized phenomenon and should be suppressed. Despite the private relief of all kinds of prejudices and limitations, but had never disappeared in the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ivate relief rising again and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ss. This article of jurispru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lief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elief for comparison, analysis, contact our country's actu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ghts of China's relief syste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hapter 1,generally instroduc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relief and relief of an overview of the major relief to public and private relief of some of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should be straightened out and analysis, including right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ief, the historiy development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lief of relie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below the legal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y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Chapter 2, instroduct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the two first account of the common legal basis, then justice, order, efficiency, and freedom of the four aspects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lief of relief The jurisprude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ally, it is about the two relief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m on issues.
     Chapter 3,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the influencing of the choice of the right methodology relief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in light of China's right to relief system status, in search to perfect relief right to a new way.
引文
[1]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代序第5页。
    [1]《辞海》(合汀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27页。
    [2]《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64页。
    [1][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1][美]戈尔丁:《法律哲学》,第217页。转引自程燎原、王人尊:《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9页。
    [2]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3][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股理论》,沈宗灵泽,中国大百科全书5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8-89页。
    [2][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3]《盐铁论·杂论篇》。
    [1][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2][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3-415页。
    [1][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正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前言)。
    [1]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同上,第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1]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第80页。
    [2]参见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参见[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0页。
    [2]参址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参见江平土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89页。
    [4]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1]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2页。
    [2]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3]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109页。
    [1]参见姚大忠:《国家是如何诞生的?--美国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载《开放时代》1997年第2期,第49页。
    [1][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2]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7页。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0页。
    [2]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在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1]张杰:《解读合作的制度基础》,载《货币金融》2004年第9期,第307页。
    [2]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1]参见周林彬,王烨:《私力救济的经济分析》,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总第三卷,第68页。
    [2]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1 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1][日]小岛武司:《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汪祖兴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苏力:《法治其本十资源》,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9页。
    [2]苏力:《法治其本十资源》,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9页。
    [1]参见[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苏力:《法治及其本十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苏力:《法治及其本十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38页。
    [3]参见朱景文:《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载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编:《法律思想的律动:当代法学名家演讲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1]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2]参见[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页。
    [3]参见朱景文:《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载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编:《法律思想的律动:当代法学名家演讲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9-70页。
    [1]参见[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35页。
    [1]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2]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页。
    [1][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日]小岛武亓]:《仲裁--一种私设裁判》,林剑峰译,载《比较民事诉讼法》1999年第一卷,第83-88页。
    1、[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4、[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正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1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1、[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日]小岛武司:《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汪祖兴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5、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公丕祥:《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听:《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9、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
    20、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2、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4、苏力:《法治其本土资源》,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邵华:《自组织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6、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判者--权利救济原理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7、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28、曾祥瑞:《行政救济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翁晓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陈舜:《权利极其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l、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范愉:《ARD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贺海仁:《自我救济的权利》,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贺海仁:《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一权利救济的现代性话语》,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3、陈咏梅:《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论略》,载《政法学刊》2005年第8期。
    4、范愉:《私力救济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张杰:《解读合作的制度基础》,载《货币金融》2004年第9期。
    6、周林彬,王烨:《私力救济的经济分析》,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总第三卷。
    7、赵峰:《私力救济的法理分析》,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卷第3期。
    8、孙辉:《转型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转型期第三部门在社会矛盾消解中的作用分析》,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9、李萌:《市场失灵、组织缺位与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农民 工工资拖欠问题》,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10、杨平:《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1、吕杰:《不起诉权利制约与权利救济》,载《人民警察》2007年第12期。
    12、刘建国:《刑事不起诉被害人自我救济制度的完善》,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13、杨艺红:《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以德、同、法等为借鉴》,载《天府新论》2008年第1期。
    14、赵峰:《私人救济的法理分析》,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5王大伟:《私人侦探的概念与历史》,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6、徐建伟:《论自助行为》,载《理论观察》200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