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治安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帝王考虑最多的事情莫过于其统治的长治久安,故中国传统社会史可称之为一部“治安”史。思想也称观念,思想是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治安思想即是对治安的本质、治安的实现、治安的阻却因素及克服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对于治安问题发生原因与对策的思索成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先秦诸子面对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盗贼公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人性、经济、社会、法制等多角度、多层次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秦汉以降的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也对社会长治久安进行了不懈的思考,此中有争论与传承,有创新与发展,并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治安文化。本文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盗贼”治理为考察对象,探讨其所反映的治安思想。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对已有的传统治安思想研究和“盗贼”问题研究成果加以考察,说明了当前传统治安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多为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缺乏治安学专业分析框架;接着明确了传统治安思想研究的范围、研究进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盗贼”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治安治理中的地位。本部分考察了传统立法中关于“盗贼”的规定,分析了“盗贼”的行为类型和危害,说明了“盗贼”在中国传统社会治安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社会应对“盗贼”问题的预防思想。本部分主要目的在于说明为什么将“盗贼”治理作为传统治安思想研究的考察对象。
     第三部分,养性成善的传统治安思想。中国传统社会先贤们注重从人性角度解释人的行为选择,虽然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不一,但都必须解释人之为恶(自然包括“盗贼”行为)的社会现象,进而提出养性成善、扬善抑恶的对策,为统治者建构和维护道德伦理秩序提供理论依据。儒家提出以礼教化、礼刑结合的策略,法家提出严刑峻法、以行止刑的策略,道家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策略,后世发展成为刑、礼、道迭相为用的综合治理战略。儒家思想成为汉武帝以后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统治者虽高举德主刑辅的大旗,但实践中却推行意在止刑的重典。在统治者心中,也许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一切以稳定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为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言教化,其内容固有利于社会建构最基本之内容,如孝、诚、信等,但从血缘关系发展而来的天人合一理论,使这些理论成为统治者的理论工具,统治者亦努力推行这一符合自己利益的价值观,让民众接受自己的统治。但民众是被化的对象,无思想自由可言,不能有任何的反思,更不能有任何的反对,否则将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被打击、排斥,无论是在家、在国,均无生存空间。言刑罚,实乃统治者打击对教化违反者的工具,让民众不敢违抗自己的统治。西方古典主义犯罪学派亦主张刑罚威慑,但取公正、及时、必得为刑罚执行理念;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帝王们但求迅速、必得为执行理念,因为公平由帝王自己来评价,有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需要,而不需要公正。正统的人性理论中,把为恶者视为“斗筲之性”、“下品之性”,是顽固不化、无可救药的,所以,统治者口中“刁民”、“顽民”充塞,屠刀挥舞,血流成河,得生者少、见杀者多。
     第四方面,足民以安的传统治安思想。本部分从人的生存伦理角度来考察民成为“盗贼”的经济原因,如同西方犯罪社会学派提出的社会紧张理论,或因天灾,或因人祸,民陷入生存困境,其结果是弱者转死沟壑,强者转为“盗贼”。人的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层次越低,其反抗的强度就越大。当民的贫困使民陷入生存困境,求生的欲望就会使其寻找一线希望;而现有的合法渠道不能为其解决生存问题,那只有借助于非法;非法渠道面临的是统治者的严刑峻法,剥夺生命的处罚使得非法求生者放手一搏的同时,亦注意寻找安全系数较大的做法。在冷兵器时代下,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不发达,使得民众借助于群力,这亦是中国传统社会群盗众多的原因;加之中国传统社会中地广人稀、地形复杂,或聚啸山林,或割据一方,历代不绝,甚至到近代亦是一条成功经验。统治者不愿坐等灭亡,或出于真诚,或出于假意,为民制产、鼓励农业、轻徭薄赋、抚恤孤寡、赈荒救灾、安抚流民等措施历代不绝,是否能得到顺利执行,是否能收到预期效果亦不一定,无论如何总归是积极的。当出于安的角度去考虑民生问题,问题的解决程度也只能到“足衣食”,即不寒不饥,并不是积极发展经济,而是使大量“劳心者”醉心于功名利禄,而不是改善落后的个体农业、发展商品经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多发和官吏的侵渔,民生问题亦连年不断,朝廷穷于应付,却总得不到根本解决,若遇外患,或内政昏暗,这些问题坐大,就会成为改朝换代的根源。
     第五部分,任官以贤的传统治安思想。官吏是君王和民众的中间人,君王通过官吏执行法律和命令来治理民众,即“君不能自治其民,治之者官吏也。”官吏是治安行政的主体,君王欲实现治民则需要通过官吏来实现,即“治吏不治民”。可官吏不行王命,知法犯法,侵渔百姓,激变良民,又是治安的原因,即“盗寇之生发,固有民穷而为之者,亦有官吏激发而致之者。”诸多的统治者和思想家都清醒地认识到治吏的重要,提出任贤的观点,并在实践中通过制度设置来抑制官吏成为“盗贼”发生的原因。即使选用的都是贤能,如果把这种贤能看成不变的,则是刻舟求剑的愚蠢做法,明知愚蠢而为,是自欺欺人,是内有不可告人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官员在事发前,其形象既贤且能、爱国爱民、独不爱己,事发后往往暴露出无德无能、祸国殃民、专门利己。这就说明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其行为选择条件是不同的,没有严密的、真正的监督存在,贤是靠不住的。专制体制下一些明白的皇帝是很想监督、控制官吏的,臭名昭著的特务政治就是这种监控的畸形结果,它严重破坏了官场生态。皇帝知道官吏有自身的利益选择,官吏监督都是靠不住的,对民而言,亦是如此。当代民主政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便是民众的监督,只有落实民众的监督才能最终实现。这在专制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
     第六部分,消极求安的传统治安思想。基本的社会控制是必要的,如户籍管理、邻里联防、危险物品管理、治安耳目、特种行业管理等措施,在今天中外治安防范实践中都是必要的。但中国传统社会中,这些措施的推行有极大的人身强制联系在一起的,如禁止逃亡、治安连坐、夜禁、聚众禁止、出行管制、特务控制等,像一道道制度的绳索把民牢牢地禁锢在闾里之内,除了外出劳作,民几乎没有人身自由,任何的违反将招致消极的惩罚后果。这反映了统治者消极、保守的治安观,统治者用举国的强制力和严酷的刑罚为后盾,维持着一种静止的安定。这种治安理念迷信暴力,视民为草芥,与统治者所宣扬的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的治安理念恰恰相反的。所以,大部分专制统治者的人格是分裂的,虽口称教化,却磨刀霍霍,用严防死守来控制小民任其剥削,当小民面临生存困境而得不到救助时,只有走上犯罪的道路,甚至推翻原有统治,缔造新的王朝,亦开始新的轮回。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concern for social stability rankshigh on the agenda of the emperors, so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society can be called a “security” history.Thought is the rationalknowledge,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s also a rational knowledgewhich includes the essence of public security, the realization of security,the obstacle factors and overcome.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rulers andthinkers is what i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ublic securityproblems in the ancient China. In Pre-Qin period, the thinkers face moralanomie, war, crime, and the masses who have no means to live, they try theirbest to find the reas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those problemswith the multi-angle of the human nature, people’s economic condition,the bureaucracies’ corruption, and other social causes. From Qin Dynasty,the rulers and thinkers succeed the thought about the society stabilitywith unremitting ponder, they inherit the elements of ideas from theirforebears and they get also some new good ideas, which form a unique Chinesetraditional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On surve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of “Dao Zei” Crime,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ecurity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which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Part one: Introduction. This part aims at studying the currently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the ideas of ancient public security andthe “Daozei”crime. The idea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 the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are abundant, while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it arenot rich.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the ideas, to find theway to study further the idea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 the traditionalChinese society, this paper think that the thoughts is the content of theidea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which tak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problem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as the goal.
     Part two: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o Zei”Crim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This part tries to introduce why“Dao Zei” Crime (including stealing, robbery and revolt, etc.)is alwaysthe focal point for the rulers to deal with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society, they want to control the people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DaoZei” crime. Who conduct the “Dao Zei” crime are the peasant, and whomthe “Dao Zei” violate are the peasant, how to find the reason and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Dao Zei” crime makes up the content of the ideas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Part three: On the ideas of making someone kind in Chinese traditionalSociety. Goodness and Badness is used to morally evaluate one person, butmany behaviors are bad often illegal, which is more obvious in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in which the behaviors that obey the moral rules“Li”(rite) will get punishment as a crim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thinkers who study what Human Nature is, whatever Human Nature is Goodnessor Badness, all to answer why one person commit offences including crimeand other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ideas of keeping public security,how to make people comply with morally or legally rules is an importantaspect.There are mainly two ways to make people kind and not to commit acrime, one is civilization, one is punishment.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the civilization, penalty is the main means of the punishment then. Thecivilization is main means in the orthodox theory of domination in ancientChina, but the punishment is auxilia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the rulers who have no real firm belief in some one theory advocate civilizethe people in their theory of governance, but they give prominence topunishment in their practice.
     Part four: On the ideas of keeping people from poverty in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This part tries to f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crimes. Poverty is the main reason why thecrime of“Dao Zei”has happened. Then the main reason which caused thepeasants’ poverty was man-made factors, including the rulers’exploitation, the bureaucracies’ corruption and the despots’ raven,besides the natural disaster. The rulers and the thinkers in traditionalChinese society did their best to find the way of eliminating those problemsand got many good ideas, which including making the peasants have theirfield,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reductionof corvee and taxes, giving widows and orphans the pension, relievingcalamity, appeasing and resettling the refugees. The rulers think theproble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s a security problem, and they do not paymore import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so they cannotsolve the people’s problems of having enough food and clothes. Especially,almost all intellectuals do not follow the plough, and not pay attentiont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can improve the yield permu and support more people. The people who have not food and clothes tosustain their lives, and they may get it through illegal ways, in the final.
     Part five: On the ideas of keeping officials worthy in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The king appoints officials to manage people, andofficials enforce the laws and commands. Crim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is officials’ duty, but official who bully the people and take bribes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wards “Dao Zei” crime. The reasons why officialsdrive the people to steal and rob include mainly four parts: firstly,Officials have their own interests which are different with the emperorsand the people; secondly, the selection cannot find the honest man; thirdly,the officials are paid too little; fourthly, the supervision over theofficials is not effective. The emperor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the honest and upright of the officials, so they puts forward the viewsof “Ren Xian” and implement it, but it looked doesn’t work. Obviously,the principle of “Ren Xian” is not enough to ensure find the good officialsin selection who perform their duties honestly and exercising strictself-disciplin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build a effectivesupervision mechanism that make officials dare not to abuse power forpersonal gains.
     Part six: On the ideas of control strictly of personal freedom in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basic social control is necessary, suchas population register management, neighborhood watch, the control ofdangerous goods and special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But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se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withgreat personal forcible, and people have little freedom who work in thefield from dawn to dusk supervised by village chief, they have not freedomto leave. They are prohibited walking out on night without warrant, andthey cannot go on travelling without a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official.In addition to go out to work, people almost have no personal freedom, anyviolation will lead to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punishment. This reflectsa negative and conservative thought on public security of the rulers whotry their best to maintain a static stability by the coercive force andharsh penalties.
引文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将“警政(D691.6)”列在“清及清以前的政治(D691)”目录下,都属于“政治制度史(D69)”的范畴。
    2根据该书第19页关于“警政”的释义,即“所谓警政,是指按照统治阶级意志所规范的,由国家警察机构具体实施的,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等内容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万川主编:《中国警政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页。
    1樊翠花、王鸿斌:《国外关于清末民初乡村民变问题的研究述评》,史学研究网,网址:http://www.3hresearch.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01,2011年11月22日浏览。该文所引介国外成果中,涉及清朝(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主要成果有《中华帝国晚期的冲突与控制》(Conflict and Controlin Late Imperial China)、《挑战天意:中国的社会抗议和国家权力》(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Rebels and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Rents, taxes and peasant resistance: the lower Yangzi region,1840-1950)、《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维·富尔著《中国江苏省的地方政治动乱(1870—1911年)》(Local PoliticalDisturbances in Kiangsu Province, China,1870—1911)、安格斯马克唐纳德的《乡村革命的城市根源:1911—1927年中国湖南的精英与大众》、马克斯的《华南的农民协会和农民起义——海丰县社会变迁史(1630—1930)》、法国专家谢诺(Jean Chesneaux)的《中国农民运动(1840-1949)》及其《中国民众运动与秘密会社(1840-1950)》(Popular Movement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China,1840-1950)等。
    1其中,第二章第二节“子产的大治安思想与实践”、第四节“商鞅的治安实践与治安思想”;第三章第一节“先秦民本思想的治安学价值”、第四节“兼爱与尚贤:墨子的治安方略”;第七章第二节“唐代的治安思想与治安宣教”。
    2如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金其高教授认为,“社会治安,古代指政治清明、国家昌平、社会安定。治,对乱而言;安,与危相对。”见金其高著《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熊一新教授认为,“古代的‘治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稳定国家的政治局势,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防止内哄;二是指安定民众,缓和阶级之间的冲突,维持正常的社会民生,防止社会动乱,保持久远的社会安定。”见熊一新主编:《治安管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韩非子·显学》。
    3陈宗瑜:《广义治安说——从贾谊<治安策>说起》,《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第249~254页。
    1金其高:《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2《资治通鉴》卷192,武德九年。
    1《李觏集安民策第七》。
    2《大学衍义补》卷137,《遏盗之机(中)》。
    1《史记高祖本纪》
    2《汉书刑法志》,该志亦载“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丞相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3《晋书刑法志》。
    4如《中国古代法中的盗贼犯罪与狭义行为》(李放,《理论界》2008年第4期)、《先秦盗罪考》(柳正权,《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秦汉“盗”罪考》(罗丽,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试论秦汉“群盗”》(宋微,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五代“盗贼”简论》(曾国富,《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略论北宋“盗贼重法”制度》(王晓勇,《中州学刊》2002年第6期)、《论北宋“盗贼”重法》(郭东旭,《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北宋“盗贼重法”解析——兼论“刑乱国用重典”的法律传统》(章深,《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等。
    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页。
    2《荀子·修身》。
    3原文中称郑玄为“郑氏康成”。(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怀效锋、李鸣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页。下文引自该著者仅注明书名和页码。
    4杨伯峻编著:《左传》“昭公十四年”,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第1366~1367页。下文所引该书仅注明书名、章节和页码。
    5《晋书·刑法志》
    6《尚书·虞书·舜典》有载可证:“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参见: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周秉钧点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29页。下文所引该书仅注明书名、章节和页码。
    7《尚书·商书·盘庚中》,第169页。
    8《尚书周书康诰》,第280页。
    9《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第1283~1284页。
    10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汉简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页。
    1《春秋左传注》“襄公十年”,第980~981页。
    2《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第1406页。
    3《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第1413页。
    4《韩非子饰邪》
    5王守谦等译注:《战国策全译》《魏策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89页。下文所引该书仅注明书名、章节和页码。
    6《史记屈原列传》。
    7《战国策全译》,《楚策一》,第414页。
    1至于此说中萧何在《法经》六篇上增加户、兴、厩三篇,并非萧何创立,“增加不等于创新,这点经出土简牍证实更可以确信。《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末尾附抄有两条魏国律文,其一即为《魏户律》,年代为魏安釐王二十五年(前252年);《秦律十八种》出有《厩苑律》律名,《内史杂》律文中则称‘《厩律》’。这说明在萧何所增的三篇律名中,至少户、厩律已先萧何定律而存在。……因此所谓《九章律》,实际应是继承、‘捃摭’秦律的产物,在律名与结构上均无重大改变。”参见张晋藩总主编,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第二卷战国秦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下文所引该书仅注明书名和页码。
    2参见《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第47页。
    3参见《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第244页。
    4《史记秦始皇本纪》。
    1沈家本:《汉律摭遗自序》,《历代刑法考》(三),邓经元、骈于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65页。
    2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第344页。
    3《宋史·刑法志》。
    4钱元凯:《<大明律>和前朝的法典有何关系?》,陈鹏生主编:《中国古代法律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0页。
    5参见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下文所引该书仅注明书名和页码。
    6参见《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55页。
    1(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8页。
    2《宋书·王弘传》。
    3《隋书·刑法志》。
    4《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66页。
    5《唐明律合编》,第508、531页。
    1《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59~60页。
    2这项法律又称为首匿相坐之法,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礼法结合的发展,成为亲亲得相首匿的刑罚原则。汉宣帝发布诏令:“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宣帝纪》)。
    3《汉书·杨仆传》。另,《汉书·尹赏传》载:尹赏为长安令时,“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汉书·元后传》载:“它部御史暴胜之等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斩万余人。”
    4《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61~62页。
    5《唐律》归于《斗讼律》。
    6《宋史·刑法志》。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释文注释》第93页。下文引该书仅注明书名和页码。
    2《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06页。
    3《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7页。
    4《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8页。
    5《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32页。
    6《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8页。
    7《唐明律合编》,第449、468~469页。
    1《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3页。
    2《唐明律合编》,第446、451页。
    3《老子》第3章。本文所引《老子》皆以王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为准。
    4《论语·阳货》。
    5《庄子·胠箧第十》。本文所引庄子除另外说明外,均来自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沈啸寰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6《周礼·地官·司稽》。根据清朝崔述著《丰镐考语录》、皮锡端著《经学通论》、钱穆著《周官著作年代考》、郭沫若著《周官质疑》、顾颉刚文《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等均认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虽然内容上有部分周代史料,但理想化成分比较重,可间接反映战国时期的文化,特别是有关概念的使用。
    7《孟子·万章下》。
    8《荀子·修身》。
    9《老子》第57章。王谦之《老子校释》中原文“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校曰:“案作‘法令’是也,‘法物’无义。”
    1《韩非子·六反》。
    2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3也有人认为,“盗贼”一词,“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变化的,并逐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诬称农民武装起义的代名词。”郭东旭:《论北宋“盗贼”重法》,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7~
    13页。
    4《后汉书·陈忠传》。
    5《大学衍义补遏盗之机(上)》。
    6《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第1186页。
    7《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一年”,第1056~1057页。
    8《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第1421页。杨伯峻注:取读为聚,人即盗也,谓群盗聚于泽中。
    1《后汉书·咸宣传》。
    2《苏轼文集·超然台记》。
    3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62页。
    4《潜夫论·述赦》。
    5《昌言·损益》。
    6《汉书·鲍宣传》。
    1《后汉书·光武帝纪》。
    2《全唐文》卷46《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3《欧阳修全集》卷100,《奏议》卷4,《论盗贼事宜札子》。(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下文所引该书皆为此版本。
    4《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四·公移一》,《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5《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1,庆历三年。
    1《宋史·辛弃疾传》。
    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6,《上宰相书》。
    3《明史·流贼传》。
    4《隋书·炀帝纪下》。
    5《春秋左传注》“宣公十六年”,第768页。
    6《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史记·商君列传》。
    8《史记秦始皇本纪》。
    9因为就在设立该石刻的第二年,“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可见当时社会治安并没有像该石刻标榜的那样好。《史记秦始皇本纪》。
    10《后汉书·百官志》补注引胡广语。
    1《论衡·治期》。
    2《三国志·魏书·王粲等传》。
    3《三国志·魏书·刘馥等传》。
    4《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衡州府风俗考》。
    5《汉书·文帝纪》。
    1《后汉书·光武帝纪》。
    2《通典》19,《职官典》。
    3《汉书·贾山传》。
    4《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5(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三《两帝捕盗法不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6《隋书·刑法志》。
    7《全唐文》卷669。
    1《全唐文》卷669。
    2《管子权修》。
    3《管子牧民》。
    4《韩非子心度》。
    5《新书审微》。
    1《新书·审微》。
    2《春秋繁露俞序》。“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
    3《抱朴子外篇用刑》。
    4《全唐文》卷669。
    5《老子》第64章。
    6《汉书·贾谊传》。
    7《新书·审微》。
    8《春秋繁露度制》。
    9《春秋繁露俞序》。
    10《老子》第64章。
    11《抱朴子外篇用刑》。
    1《全唐文》卷669。
    2《孟子告子下》。
    3《诸葛亮集治国十六策思虑第十五》。
    4《明太祖实录》卷127。
    5《明太祖实录》卷58。
    6《明太祖实录》卷19。
    7《清史稿圣祖本纪》。
    8《诸葛亮集治国十六策思虑第十五》。
    1《后汉书·咸宣传》。
    2《隋书·刑法志》。
    3《隋书·刑法志》。
    4《隋书·刑法志》。
    5《宋史刑法志》。
    1《宋史刑法志》。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8,元祐六年。
    3《宋史·刑法志》。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8,元祐六年。
    5《宋史·刑法志》。
    6《全宋文》卷1288,《患盗论》。
    7刘乾坤:《朱元璋重典思想及实践研究》,2010年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该文否定了孟森关于朱元璋的严法重刑是用来“威吓民”而“实未尝滥及平民”的论断,并对吴晗先生在《明太祖》一书中关于明太祖恤民的观点,即明太祖“诚然过于严酷,过于残暴,可是这也有个分野,他用一条线来划分,一边是有势力有钱的,一边是被欺侮的穷人。他的严酷和残暴,似乎专用来对付‘有’的阶级。对于‘无’的穷人,他使用另一种态度,另一种方法”。该文还举例证明对《明实录》关于明太祖恤刑记载的怀疑,以其得出“洪武时期对平民实行轻刑的结论”是值得反思的。
    8杨一凡:《明初重典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1金其高:《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墨子·兼爱上》。
    1专著如《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李景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教化:道德观念研究》(陈嘉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陈多旭,巴蜀书社2010年版)等;学术论文较多,仅以“教化”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有20多篇博士论文,其中涉及传统教化思想的有10余篇。本文写作中参考的论文主要有:《老子教化思想体系探微》(周燕春,《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论儒家教化思想》(唐文胜,2003年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孔子的教化思想》(钟肇鹏,《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墨子教化思想特点探析》(徐晓敏,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孟子的道德教化思想探微》(李树琴,2007年南昌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荀子教化思想及其现代性》(韩真,2009年长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论韩非“务法不务德”的教化思想》(郭雪翔,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董仲舒道德教化思想述评》(王东虓,《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02期)、《两汉教化研究》(李学娟,2009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简论<伊川易传>中的道德教化思想》(王庆红,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硕士毕业论文)、《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研究》(魏娇娇,2009年河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朱熹伦理教化研究》(熊瑜,2003年四川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曾国藩道德教化思想研究》(卓晓虹,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
    1《孟子·告子上》。
    2《孟子·告子上》。
    3《孟子·尽心下》。
    4孟子还提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但并没有对欲望进一步分析。见《孟子·万章上》。
    5《孟子·滕文公上》。
    6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23页。
    7《老子》第12章。
    8《老子》第46章。
    9《老子》第64章。
    10《庄子天地第十二》。
    11《张载集·正蒙·诚明篇第六》。
    12《张载集·正蒙·诚明篇第六》。
    13《张载集·正蒙·乾称第十七》。
    1《二程遗书第二十二上》。
    2《二程遗书·第十八》。
    3《二程遗书·卷一》。
    4《二程遗书·第十九》。
    5《二程遗书·第二十五》。
    6《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本文所引除注明为《宋史·朱熹传》外,均来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全2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2,《甲寅拟上封事》。
    8《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5,《经筵讲义》。
    9《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大全·经筵讲义·大学》。
    10《王阳明全集》卷3,《悟真录·从吾道人记》。
    11《王阳明全集》卷3,《悟真录·从吾道人记》。
    12《王阳明全集》卷3,《悟真录·从吾道人记》。
    1《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2《尚书引义》卷3,《太甲二》。本文所引王夫之著作均来自:(清)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3《读通鉴论》卷10,《三国》。
    4《尚书引义》卷3,《太甲二》。
    5《尚书引义》卷3,《太甲二》。
    6《荀子·礼论》。
    7《墨子经上第四十》。
    8墨子曰:“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墨子·兼爱上》。
    9《墨子·兼爱上》。
    10《商君书·算地》。
    1《商君书·算地》。
    2《韩非子·难二》。
    3《韩非子·解老》。
    4《韩非子·奸劫弑臣》。
    5《韩非子·备内》。
    6《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史记·货殖列传》。
    8《大戴礼记·盛德第六十六》。
    9《春秋繁露·实性》。
    10《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11《春秋繁露·立元神》。
    1《全唐文》卷558,韩愈《原性》。
    2《全唐文》卷558,韩愈《原性》。
    3《李觏集·礼论第四》。
    4《法言义疏五·修身卷第三》。
    5《法言义疏五·修身卷第三》。
    6《论衡·本性》。
    7《论衡·率性》。
    1《论衡·率性》。
    2《大学衍义补》卷首《诚意正心之要·审几微(补)》。
    3《论语·阳货》。
    4《论语·阳货》杨伯峻译注曰:关于“上智”与“下愚”的解释,古今颇有异说。汉书古今人表说:“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则是以其品质言。孙星衍问字堂集说:“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则是兼以其知识与品质而言。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9页。这里认为孙星衍的解释较为合适,《论语》季氏篇孔子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孔子从人的智力品质上把人分为“上知”、“下愚”和“中人”。“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者为“中人”范畴,前者为中上,后者为中下,这样人以智力品质分四等。《论语·述而》中孔子自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把自己列入“中上”。
    5《论语·雍也》。
    1《全唐文》卷558,韩愈《原性》。
    2《李觏集·礼论第四》。
    3《老子》第18章。“惠”通“慧”。
    4《韩非子五蠹》。
    5《韩非子·五蠹》。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7《论语·宪问》。
    8《论语·述而》。
    9《论语·雍也》。
    1《孟子·梁惠王上》。
    2《孟子·尽心上》。
    3《孟子·梁惠王上》。
    4《孟子·梁惠王上》
    5《孟子·尽心下》。
    6《孟子·告子上》。
    7《管子·牧民》。
    8《大戴礼记·盛德第六十六》。
    9《论语·里仁》。
    10《论语·述而》。
    1《论语·里仁》。
    2《论语·颜渊》。
    3《论语·述而》。
    4《李觏集·富国策一》。
    5《孔子家语·六本》。
    6《墨子·所染》。
    1《荀子·劝学》。
    2《荀子·性恶》。
    3《王临川全集·性说》。
    4《尚书引义》卷三,《太甲二》。
    5《新书·胎教》。
    6《新书·保傅》。
    1《温公家范》卷3。
    2《礼记·经解第二十三》。
    3《尚书·康诰》。
    4《尚书·酒诰》。
    5《尚书·洛诰》。
    6《论语·颜渊》。
    7《论语·为政》。
    8《论语·为政》。
    9《论语·子路》。
    10《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告子下》。
    12《孟子·尽心上》。
    1《孟子·尽心下》。
    2《荀子·性恶》。
    3《荀子·性恶》。
    4《荀子·性恶》。
    5《荀子·性恶》。
    6《春秋繁露·实性》。
    7《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8《汉书·董仲舒传》,东汉王符直接使用此观点,如“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潜夫论·赞学》);“民蒙善化,则人有士君子之心,被恶政,则人有怀奸乱之虑”“中民之生世也,犹铄金之在炉,从笃变化,唯治所为,方圆薄厚,随熔制尔。”《潜夫论·德化》。
    9《汉书·董仲舒传》。
    1《论语·尧曰》。
    2《荀子·富国》。
    3《荀子·君道》。
    4《荀子·成相》。
    5《汉书·董仲舒传》
    6《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7《昌言》中。
    8《大戴礼记·礼察第四十六》。
    9《盐铁论·后刑篇》。
    10《抱朴子外篇·用刑》。
    11潘恩富、徐余庆:《论二程的刑治与教化思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31~36页。
    12《周易程氏传》卷第1,《周易上经上·蒙》。
    1《周易程氏传》卷第1,《周易上经上·蒙》。
    2《管子·权修》。
    3《管子·明法解》。
    4《商君书·赏刑》。
    5《商君书·算地》。
    6《商君书·赏刑》。
    7《商君书·开塞》。
    8《商君书·算地》。
    9《韩非子·五蠹》。
    1《韩非子·奸劫弑臣》。
    2《韩非子·五蠹》。
    3《韩非子·五蠹》
    4《韩非子·显学》。
    5《老子》第37章。
    6《老子》第2章。
    7《老子》第49章。
    8《老子》第54章。
    9《老子》第37章。
    1《老子》第55章。
    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二,《经筵讲义》。
    3《老子》第65章。
    4《老子》第3章。
    5《庄子·胠箧第十》。
    6《老子》第57章。
    7《庄子·天地第十二》。
    8《老子》第57章。
    9《庄子·天地第十二》。
    10《老子》第3章。
    11《老子》第19章。“绝仁弃义”,原文作“绝民弃义”,王谦之案:“民”字涉上下文“民”字而误。
    12《庄子·胠箧第十》。
    13《庄子·在宥第十一》。
    1《全唐文》卷671。
    2《全唐文》卷671。
    1《论语·子路》。
    2《尚书·蔡仲之命》。
    3《论语·子路》。
    4《魏书·宣武帝纪》。
    5如《魏书》卷92为《河东孝女姚氏传》。
    1《魏书·孝文帝纪》。
    2《魏书·宣武帝纪》。
    3《日知录》卷一六。
    4转引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2页。
    5《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九,《伊川先生文五·为家君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
    6《河南程氏文集》卷第1,《明道先生文一·论十事札子》。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页。
    2《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颜氏家训·勉学》。
    2《颜氏家训·教子》。
    3《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九,《伊川先生文五·为家君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
    4《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二传习录中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5《汉书·平帝纪》张晏曰:“聚,邑落名也。”颜师古曰:“聚小于乡。聚音才喻反。”
    6《北史·高祐传》。
    7《隋书·李密传》。
    8《周礼地官·乡大夫》。
    1《中国乡里制度》,第106页。
    2《管子问》。
    3关于两汉乡里教化的研究非常丰富,有学者2005年总结:“学术界对两汉乡里教化较为系统的研究兴起于
    20世纪8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学者们已经出版相关著作近10部,论文50余篇。”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研究重点侧重于对两汉乡里教化的主要责任者——三老问题的探讨,并且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化,两汉乡里教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养老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进而诱发了两汉孝观念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内容全面,“几乎涵盖了后世乡里教化研究的各个层面,如乡里教化的原因、形式,教化理论,教化涵义等。”参见董树利:《二十年来两汉乡里教化研究综述》,《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
    6期,第29~32页。
    4《汉书高帝纪第一》。
    5《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6《后汉书秦彭传》。
    7《中国乡里制度》,第109页。
    8《通典》卷33,《职官十五·乡官》。
    9《旧唐书·食货志》。
    10《中国乡里制度》,第76~77页。
    1《宋史程颢传》。
    2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载《吾土与吾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05页。
    3董建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4董建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5(明)朱元璋:《大诰》,《耆民奏有司善恶第四十五》,见钱伯城编:《全明文》第1册,卷2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参见董建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1参见《中国乡里制度》,第85页。
    2《王阳明全集》卷1,《知行录之二公移二南赣乡约》。
    3《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二公移二南赣乡约》。
    4《中国乡里制度》,第90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8《礼部·风教·讲约二》,《续修四库全书》第80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2《孟子·离娄上》。
    3《戒叔父等书》,转引自《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同治)《吉安府志·地理志》。
    1《礼记·大学第四十二》。
    2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下文引该书仅注明书名和页码。
    3《中国家训史》,第2页。
    4参见:《中国家训史》,第2~8页。
    5《孝友堂家训》,转引自《中国家训史》,第14页。
    6《寒松堂集·奏疏》。
    1金其高:《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77~78页。
    2《论语·述而》。
    3《论语·学而》。
    4《论语·颜渊》。
    5《论语·宪问》。
    6《论语·述而》。
    7《孟子·尽心上》。
    8《礼记·大学第四十二》。
    9《礼记·大学第四十二》。
    10《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11《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47,《答李诩第二书》。
    1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7,《克斋记》。
    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7,《克斋记》。
    2《四书或问·论语或问》。
    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1,《答程允夫》。
    4《朱子语类》卷12,《学六·持守》。
    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9,《答许顺之》。
    6《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杨子直》。
    7《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8《王阳明全集》卷三,《悟真录·外集四·论人君之心惟在所养》。
    9《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传习录上》。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2《论语·为政》。
    3《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4《贞观政要·仁义第十三》。
    1《明太祖实录》卷162。
    2参见《清会典事例》卷397~400,礼部“风教”中的相关内容。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4《朱熹集》卷14《戊申延和奏札》。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册府元龟》卷643,《贡举部·考试》。
    6《史记·孝文本纪》。
    7《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
    1《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第1421页。
    2《汉书·酷吏传》。
    3《隋书·刑法志》。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2,庆历三年。
    1《铁围山丛谈》卷1。
    2金其高:《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3《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4《明太祖实录》卷239。
    5《明史·刑法志》。
    1《汉书·元帝纪》。
    1李学娟:《两汉教化研究》,2009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第88页。
    1《论语·雍也》。
    2《鸿庆居士集》卷42,《胡公行状》。
    3仅就著作来看,有《先秦民本思想》(游唤民,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民本思想与农民问题》
    (孟祥才、傅永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民本思想史》(金耀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张分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民本思想嬗变与超越》(龙井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等。
    4如《浅论孔子富民思想的几个问题》(史东岳,《东岳论丛》1986年第1期)、《孟子的富民思想及其影响》
    (姜国柱,《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论唐甄的富民思想》(黄国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论孔子的富民思想》(刘雪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论孟子的富民思想》(刘雪河,《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论荀子富民富国的经济思想》(王廷洽,《学术月刊》1997年第11期)、《略论丘浚富民思想》(陈永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试析王安石富国富民思想的悖论》(杨世利,《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中国古代富国富民思想及其对赋税的影响》(敖汀、孙丽英,《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墨子富民思想初探》(刘雪河、涂筱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论<管子>的富民思想》(张越,《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先秦儒家富民思想初探》(甄尽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先秦两汉富民思想研究》(王彦峰,2007年山西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
    1《管子·治国》。
    2《老子》第77章。
    3《老子》第75章。
    4《潜夫论·爱日》。
    5《孟子·梁惠王上》。
    6《孟子·梁惠王上》。
    7《墨子·辞过》。
    8《韩非子·五蠹》。
    1《韩非子·八说》。
    2《韩非子·五蠹》。
    3《新书·孽产子》。
    4(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5《春秋繁露·度制》。
    6《汉书·董仲舒传》。
    7《资治通鉴》卷192,武德九年。
    8《旧唐书·狄仁杰传》。
    9《白居易·止狱刑措》。
    10《全唐文》卷671。
    1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庆历三年。
    12《张载集·正蒙·有司第十三》。
    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六,《上宰相书》。
    2《金史世宗本纪》。
    3《清圣祖实录》卷141。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5《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
    6李洵:《明代流民运动——中国被延缓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载《下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7《中论·民数篇》。
    8《雪山集》卷三,《论镇盗疏》。
    9《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2,《民事中》。
    1《宋史·辛弃疾传》。
    2(明)刘崧:《槎翁诗集》卷三,《南山谣》,《四库全书》本。转引自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第78页。
    3《大学衍义补》卷136《遏盗之机(上)》。
    4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1百亩有两种含义,一是大亩,240步,百亩之田合今67市亩;一是小亩,100步,百亩之田合今28.82市亩。此处当为小亩。
    2《汉书·食货志》。
    3《论贵粟疏》。
    4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国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1参见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国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2《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一《明道先生文一·论十事劄子》。
    3《清史稿·圣祖本纪》。
    4《潜书·存言篇》。
    5参见(清)李调元:《卖田说》,载《童山文集补遗》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
    6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书内注:斯时所谓商人者,实为兼营工业之豪民,如煮盐、铁冶之类是也。
    7《汉书·食货志(上)》。
    1《汉书·食货志(上)》。
    2《昌言·理乱》。
    3《旧唐书·贾敦颐传》。
    4参见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0页。
    5参见《宋史·食货志》。
    6《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7《朱子语类》卷109,《朱子六·论取士》。
    8《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一《明道先生文一·论十事劄子》。
    9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0页。
    10《明史·张居正传》。
    1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页。
    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51页。
    4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国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5参见王学泰:《中国流民》,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9页。
    6《汉书·王莽传下》。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1,庆历三年。
    1(宋)苏轼撰:《苏轼文集·超然台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2《清圣祖实录》卷141。
    3《老子》第75章。
    4《墨子·辞过》。
    5《墨子·非乐上》。
    6《墨子·节用上》。
    7《墨子·鲁问》。
    8《汉书·食货志(上)》。
    9《日知录集释·贵廉》。
    10《潜夫论·爱日》。
    11《资治通鉴》卷192。
    12《全唐文》卷465。
    13参见《全唐文》卷670。
    1《宋史·食货志》。
    2《朱子语类》卷110,《朱子七·论兵篇》。
    3《宋史·食货志》。
    4《宋史·食货志》。
    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4页。
    6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4页。
    7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9页。
    8《大学衍义补·遏盗之机(上)》。
    1《大学衍义补·贡赋之常》。
    2(清)李调元:《卖田说》,载《童山文集补遗》卷1,《丛书集成初编》本。
    3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见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30462,2012年1月2日浏览。
    4《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
    6《司马温公文集》卷25,《论衙前劄子》。
    7《大学衍义补·遏盗之机(下)》。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2《管子·牧民》。
    3《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4《论语·宪问》。
    5《论语·季氏》。
    6《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尽心上》。
    1《荀子·大略》。
    2《荀子·富国》。
    3《荀子·富国》。
    4《新书·大政上》。
    5《新书·过秦中》。
    6《新书·大政上》。
    7《新书·瑰玮》。
    8《淮南子·主术训》。
    9《淮南子·主术训》。
    10《淮南子·齐俗训》。
    11《淮南子·汜论训》。
    12《淮南子·诠言训》。
    13《淮南子·齐俗训》。
    1《盐铁论·错币》。
    2《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3《全唐文》卷671。
    4《张载集·正蒙·有司第十三》。
    5《张载集·张子语录·语录中》。
    6(宋)陆游:《渭南闻记》。
    7《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下》。
    8《宋史·朱熹传》。
    9《朱子语类》卷108,《朱子五·论治道》。
    10《明太祖实录》卷250。
    11《明太祖实录》卷176。
    12《大学衍义补·戒滥纵之失》。
    13《大学衍义补·总论朝廷之政》。
    14《大学衍义补·总论朝廷之政》。
    15《四书训义》卷25,《孟子·梁惠王上》。
    16《读通鉴论》卷30,《五代下》。
    1《潜书》下篇上《存言》。
    2《管子·牧民》。
    3《管子·山至数》。
    4《管子·小匡》。
    5《管子·治国》。
    6《管子·权修》。
    7《管子·法法》。
    8《管子·霸言》。
    9《管子·霸形》。
    10《商君书·赏刑》。
    11《商君书·画策》。
    12《商君书·靳令》。
    1《商君书·弱民》。
    2《韩非子·五蠹》。
    3《韩非子·五蠹》。
    4《临川先生文集》卷39,《上时政疏》。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
    6《临川先生文集》卷75,《再上龚舍人书》。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3,熙宁八年。
    8《汉书·董仲舒传》。
    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1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6、58页。
    2《汉书·食货志(上)》。
    3《汉书·食货志(上)》。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7,熙宁五年。
    3《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上》。
    4《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上》。
    5《黄勉斋先生文集》卷100。
    6《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2,《民事下》。
    7《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2,《民事下》。
    1参见吴慧:《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1页。
    2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2、178页。
    3《老子》第60章。
    4《老子》第25章。
    5《老子》第29章。
    6《墨子·节用中》。
    7《墨子·辞过》。
    8《墨子·辞过》。
    9《墨子·七患》。
    10《荀子·富国》。
    11《荀子·富国》。
    12《大学衍义补·制国用·总论理财之道(下)》。
    13《潜书》下篇上《富民》。
    14《孟子尽心上》。
    15《汉书·食货志(上)》。
    16《资治通鉴》卷192,高祖武德九年。
    1《全唐文》卷465。
    2《李觏集·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第十六》。
    3《朱子语类》卷16,《大学三·传一章释明明德》。
    4《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
    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1,《庚子应诏封事》。
    6《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1,《庚子应诏封事》,。
    7《明太祖实录》卷177。
    8《明太祖实录》卷177。
    9《管子·权修》。
    10《明太祖实录》卷22。
    11《明太祖实录》卷172。
    12《大学衍义补》卷22,《贡赋之常》。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6页。
    2《明夷待访录·田制一》。
    3《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4《李觏集·寄上孙安抚书》。
    5《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11,《外稿·财总论二》。
    6《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11,《经总制钱二》。
    7《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之15,《终论一》。
    8《潜书》下篇上《富民》。
    9《礼记·王制》。
    1参见陈良谨主编:《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2《宋史食货志》。
    3《管子·入国》。
    4《墨子·七患》。
    5《墨子·七患》。
    6《全唐文》卷465,《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
    8《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一,《明道先生文一·论十事劄子》。
    1《汉书·王成传》。
    2《吴文肃公文集》卷2,《论募兵》。
    3《大明会典》卷19,《户口》。
    4《明英宗实录》卷21。
    1《荀子·富国》。
    2《史记·货殖列传》。
    3《潜夫论·务本》。
    4《潜夫论·务本》。
    5《潜夫论·务本》。
    6《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
    2(清)顾炎武:《菰中随笔》。
    1《论语里仁》。
    2《论语述而》。
    3《孟子滕文公上》。
    4《孟子滕文公上》。
    5《礼记曲礼上第一》。
    6《初学记·富贵》。
    1《史记·酷吏列传》。
    2《史记·酷吏列传》。
    3柏桦、葛荃:《礼刑与富贵: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第75~81页。
    1《后汉书·百官志》补注引胡广语。
    2《三国志·魏书·王粲等传》。
    3《魏书·高祖纪上》。
    4《后汉书·咸宣传》。
    5《汉书·恩泽侯表》。
    6《三国志·魏书·刘馥等传》。
    7《大学衍义补》卷137,《遏盗之机(中)》。
    8《张太岳集》卷30,《答两广刘凝齐条经略海寇四事》。
    9《张太岳集》卷38,《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
    10著作如《中国廉政思想史》(刘延禄,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反贪史》(上下)(王春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学术论文如《<商君书>吏治思想初探》(刘焕曾、王国文,《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试论清世宗的吏治思想》(梁希哲,《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论康
    1《包拯集》卷3。
    2《临川先生文集·上仁宗皇帝书》。
    3《宋史·朱熹传》。
    4《宋史·杜范传》。
    5《明太祖实录》卷148。
    6《明太祖实录》卷69。
    7《明史·邹缉传》。
    8《海瑞集》上册《应付册式》。
    9《日知录集释·言利之臣》。
    10《潜书》下篇上《富民》。
    11《清世宗实录》。
    1(清)赵翼曰:“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廿二史劄记》,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2《后汉书·刘瑜传》。
    3《后汉书·侯览传》。
    4《后汉书·朱穆传》。
    5《宋史·朱熹传》。
    6《明史·宦官二》。
    7(明)陈继儒:《吴葛将军墓碑》,载《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416页。
    8《呻吟语·治道篇》。
    1《汉书·食货志(上)》。
    2《汉书·贡禹传》。
    3《潜夫论·爱日》。
    4《潜夫论·爱日》。
    5《宋史·刑法志》。
    6《宋史·刑法志》。
    7柯劭忞撰:《新元史刑法志》,载《历代刑法志》,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501~502页。
    8《管子·明法解》。
    9《管子·君臣上》。
    10《管子·权修》。
    1《新语·资质》。
    2《明太祖实录》卷22。
    3《明太祖实录》卷72。
    4《潜书》下篇上《柅政》。
    5《潜书》下篇上《柅政》。
    6《潜书》下篇上《柅政》。
    7《大明律·兵律·军政》“激变良民”条;《大清律例》继承了大明律中各种官注,如卷十九“兵律·军政·激变良民”条规定:“凡(有司)牧民之官,(平日)失于抚字,(又)非法行事,(使之不堪),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
    1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第120-122页。
    2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第120-122页。
    3《大明律》卷十四“兵律军政激变良民”条规定:“凡牧民之官,失于抚字,非法行事,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大清律例》卷十九“兵律军政激变良民”条规定:“凡(有司)牧民之官,
    (平日)失于抚字,(又)非法行事,(使之不堪),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监候。止反叛而城池未陷者,依守御官抚绥无方,致军人反叛,按汉军律奏请)。”
    4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5《史记周本纪》。
    6《金史宣宗本纪》。
    7(明)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二一《缇骑纪略》及卷二二《开读传信》。
    1(明)陈继儒:《吴葛将军墓碑》,载《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416页。
    2(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75-376页。
    3《大清会典事例》卷七七一,《刑部·兵律军政》,激变良民,附历年事例。
    4《大清会典事例》卷七七一,《刑部·兵律军政》,激变良民,附历年事例。
    1《资治通鉴·周纪一》。
    2《顾亭林诗文集》之《亭林文集》卷2,《郡县论九篇》。
    3《日知录集释·名教》。
    4《日知录集释·言利之臣》。
    1《论语·泰伯》。
    2《孟子·尽心上》。
    3参见《新语·辨惑》。
    4参见《新语·资质》。
    5《新语·辨惑》。
    6参见《新语·思务》。
    7《潜夫论·贤难》。
    8《潜夫论·叙录》。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3参见《李觏集·安民策第七》。
    4参见《清史稿·圣祖本纪》。
    1《潜书》下篇上《柅政》。
    2《汉书·宣帝纪》。
    3《盐铁论·疾贪》。
    4《盐铁论·疾贪》。
    5《昌言·损益》。
    6《北史·崔宏传》
    1《廿二史劄记》,第205页。
    2《廿二史劄记》,第205页。
    3《全唐文》卷671。
    4《东华录》卷9。
    5《廿二史劄记》,第503页。
    6《新书·大政下》。
    1参见《全唐文》卷465。
    2参见《全唐文》卷465。
    3《读通鉴论》卷10,《三国》。
    4《康熙起居注》12年3月。
    5《康熙实录》卷14。
    6《吏治管见类钞》10,《附论》。
    1《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论语·子路》。
    3《荀子·强国》。
    4《荀子·君子》。
    5《墨子·尚贤中》。
    6《墨子·尚贤中》。
    7《墨子·尚贤上》。
    8《墨子·尚贤中》。
    9《管子·法法》。
    1《管子·中匡》。
    2《韩非子·难势》。
    3《尚书·尧典》。
    4《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5《中国政治思想史》,第49页。
    6《论语·尧曰》。
    7《论语·子路》。
    8《说苑·臣术》载: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9《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
    10《论语·宪问》。
    11《孟子·公孙丑上》
    1《孟子·尽心下》
    2《荀子·臣道》。
    3《荀子·王制》。
    4《管子·小匡》。
    5《曹操集·论吏士行能令》。
    6《管子·立政》。
    7《管子·立政》。
    8《慎子·威德》。
    1《慎子·佚文》。
    2《韩非子·定法》。
    3《商君书·慎法》。
    4《商君书·禁使》。
    5《韩非子·定法》。
    6《韩非子·五蠹》。
    7《韩非子·五蠹》。
    8《韩非子·忠孝》。
    9《韩非子·难势》
    1《韩非子·忠孝》。
    2《韩非子·显学》。
    3《商君书·慎法》。
    4《韩非子·和氏》。
    5《商君书·农战》。
    6《韩非子·五蠹》。
    7《韩非子·孤愤》。
    8《韩非子·五蠹》。
    9《墨子·尚贤上》。
    10《墨子·尚贤上》。
    1《墨子·尚贤中》。
    2《墨子·尚贤上》。
    3《老子》第3章。
    4《老子》第77章。
    5《庄子·胠箧第十》。
    6《庄子·胠箧第十》。
    7《庄子·马蹄第九》。王先谦案:县企,县举而企及之,使人共慕也。
    8《庄子·天地第十二》。
    9《庄子·庚桑楚第二十三》。
    10《庄子·徐无鬼第二十四》。
    1一种是不定期的,多为举贤良,如新皇帝即位往往下诏求贤,或是遇到灾、荒、异象,表示皇帝失德而受天谴,往往也下诏求贤。被推荐者到了政府以后,接受策问,根据其意见,分别挑选任用。此举或由地方民意,或由三公九卿。二是特殊的选举,是政府对特定事项选用的专门人才,如出使西域需要通外国语、能吃苦、有一定外交能力;或诏求军事人才、治水人才等。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页。
    2《新论·求辅》。
    3《新论·言体》。
    4《诸葛亮集·出师表》。
    5《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6《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7《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8《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
    2《续资治通鉴》卷11。
    3《宋史纪事本末》卷2,《收兵权》。
    4《宋史·选举志》。
    5《朱子年谱》卷1上。
    6《朱子年谱》卷3下。
    7《朱子年谱》卷3下。
    8《清圣祖实录》卷66。
    9《清圣祖实录》卷31。
    10《康熙政要》卷9。
    11《清圣祖实录》卷239。
    12《康熙政要》卷9。
    13《曹操集·论吏士行能令》。
    1《曹操集·求贤令》。
    2《明史·选举志》。
    3《明史·选举志》。
    4《潜夫论·实贡》。
    5《后汉书·仲长统传》。
    1《陈亮集·酌古论序》。
    2《大学衍义补·总论朝廷之政》。
    3《大学衍义补·戒滥用之失》。
    4《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17。
    5《国语·齐语》。
    6《论语·卫灵公》。
    7《论语·子路》。
    8《孟子·梁惠王下》。
    1《孟子·告子下》。
    2《荀子·王制》。
    3《墨子·尚贤中》。
    4《墨子·尚贤上》。
    5《新语·资质》。
    6《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7《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8《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9《帝范·审官》。
    10《张太岳集》卷36,《陈六事疏》。
    1《读通鉴论》卷28,《五代上》。
    2《读通鉴论》卷28,《五代上》。
    3《清太宗实录》卷22。
    4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5《汉书·武帝纪》。
    6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建隆三年。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
    9《金史·选举志》。
    10《元史·成宗本纪》。
    11《明史·选举志》。
    1《汉书·董仲舒传》。
    2《全唐文》卷465。
    3《全唐文》卷465。
    4《全唐文》卷465。
    5《日知录集释·承筐是将》。
    6《潜夫论·衰制》。
    1《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
    2《宋史·刑法志》。
    3《宋史纪事本末》卷7。
    4《宋史·太祖本纪》。
    5《宋史·刑法志》载:“当建、绍间,天下盗起,往往攻城屠邑,至兴师以讨之,然得贷亦众。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尝奏强盗之数,帝曰:‘皆吾赤子也,岂可一一诛之?诛其渠魁三两人足矣。’至待贪吏则极严:应受赃者,不许堂除及亲民;犯枉法自盗者,籍其名中书,罪至徒即不叙,至死者,籍其赀。诸文臣寄禄官并带“左”、“右”字,赃罪人则去之。是年,申严真决赃吏法。令三省取具祖宗故事,有以旧法弃市事上者,帝曰:‘何至尔耶?但断遣之足矣。贪吏害民,杂用刑威,有不得已,然岂忍寘缙绅于死地邪?’”
    6《明太祖实录》卷38、25。
    7《海瑞集》上册《治安疏》。
    8《明史·刑法志》。
    9《明夷待访录·胥吏》。
    10《清朝通志》卷七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汉书·宣帝纪》。
    1《全唐文》卷671。
    2《大诏令集》。
    3参见《廿二史劄记》,第356页。
    4赵宏坤、项永琴:《试述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的倡廉思想》,《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第103~104页。
    5《海瑞集》上册《兴革条例》。
    6《海瑞集》上册《督抚条约》。
    1《读通鉴论》卷28,《五代上》。
    2《论语·卫灵公》。
    3《论语·子张》。
    4《汉书·董仲舒传》。
    5《汉书·董仲舒传》。
    6《明太祖宝训》卷6,《育人材》。
    7《明太祖实录》卷46。
    8《国史大纲》,第690~691页。
    1《官德轮训很傻很天真》,中文雅虎网,“焦点关注”栏目2011年11月04号,第584期,http://opinion.cn.yahoo.com/jdgz/guande/index.html,2011年12月2日浏览。
    1《宋史纪事本末》卷7。
    2《宋史·太祖本纪》。
    1北宋李觏曰:“治之民思乱,乱之民思治。何也?生无事之时,身安而意侈。刑弛矣,急之则惊;敛轻矣,加之则怨。力未尝斗,自谓勇;心未尝谋,自谓智。知兵之利而未见兵之害也,不得意则欲翼而飞矣。故曰:治之民思乱也。”“虑多难之世,城者不肆,野者不稼;彊者僵于战,弱者毙于饿,父母妻子劫束屠脍,然后见兵之害而不获兵之利。幸而有主,则将雨其槁矣。故曰:乱之民思治也。”(《李觏集备乱》)
    2主要有:《中国治安制度史》(朱绍侯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治安史》(陈鸿彝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陈智勇,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
    3著作主要有:《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制度法律史研究》(姚秀兰,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宋昌斌著,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学术论文主要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
    (郑欣,《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阎德民、李太淼,《安徽史学》1988年第4期)、《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对商品经济的制约》(盛建国,《政法论丛》
    1994年第2期)、《敦煌古代户籍残卷研究》(张绍谦、张萍,《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马新,《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江立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试论清代前期铺商户籍问题——兼论清代“商籍”》(许敏,《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论宋代科举户籍制》(程民生,《文史哲》2002年第6期)、《浅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古代王权政治》(黄金波,《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11期)、《论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作用》(王凌云、褚玉清,《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第1期)、《秦汉户籍制度的管理机制与功能》(涂明凤,《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陈锋,《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李爱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曹端波,《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周代户籍制度简论》(李淑芳,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宋代户籍制度探析》(姜婷婷,2008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秦户籍制度研究》(游相录,2008年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汉代户籍制度研究》(王爱敏,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明朝户籍制度研究》(李艳芝,2009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楚国户籍制度简论》(杨晓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从出土材料看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李晨,2011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
    1《论语颜渊》。
    2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198页。
    3《周礼》所载户籍管理制度较为完备,但此书成书时间争议较大,从下文秦户籍制度中的不完善亦能看出,其内容不足征。韦昭所注亦不引。
    1《史记·周本纪》。
    2《国语·齐语》。
    3《史记·秦始皇本纪》。
    4《商君书·境内》。
    5《史记·秦始皇本纪》。
    6《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第82页。
    1《汉书·尹翁归传》。
    2《魏书·食货志》。
    3《隋书·刑法志》。
    4《魏书·杨椿传》。
    5《隋书·食货志》。
    6《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7《唐会要》卷85,《团貌》、《籍帐》。
    1《唐律疏议·户婚律》。
    2《唐律疏议·户婚律》。
    3《明太祖实录》卷58。
    4万历《大明会典》卷19,《户口》。
    1《大明律》卷第4,《户律·人户以籍为定》。
    2《清史稿·圣祖本纪》。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68页。
    4(清)王凤生:《保甲事宜》,见(清)徐栋辑《保甲书》卷2《成规上》。
    5(清)徐栋辑《保甲书》卷1,《定例·户部则例》。
    1在中国传统社会,在政府主导下的正常人口迁移主要有几种:第一,徙狭就宽,即将人口从密度较高的地方迁徙至密度较低的地方,使人口分布较均匀。第二是徙内与徙边。徙内是指将人口(多为富户或不轨之人口)迁徙到中央权力机关所在地或能够直接控制的内地;徙边是指将人口迁徙到边远的地方或边境。徙内和徙边方向不一致,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削弱地方豪强割据势力。第三、灾徙。每当发生灾荒时,统治者赈灾救民的措施之一就是将灾民迁徙至丰饶的地方。参见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制度法律史研究》,2004年华东政法学院博士毕业论文,第151~153页。
    2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11页。
    3《管子禁藏》。
    4《商君书·画策》。
    5《商君书·垦令》。
    6《史记·商君列传》。
    1《汉书·王子侯表》。
    2《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
    3《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4《晋书·元帝纪》。
    5《南史·臧厥传》。
    6《南史·沈怀文传》。
    7《唐明律合编》,第750~751页。
    8【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9【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1【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2《宋会要辑稿》方域12。
    3《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公移一·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4《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公移一·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1《明太祖实录》卷208。
    2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发行,第1页。
    3《王临川文集》卷41,《上五事札子》。
    1《史记·商鞅列传》。
    2《商君书·赏刑》。
    3《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16页。
    4《后汉书百官志》。
    5《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94页。
    6《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36页。
    7《汉书韩延寿传》。
    8《旧唐书职官二》。
    1《通典·食货三·乡党》。
    2《旧唐书食货志》。
    3《旧唐书食货志上》。
    4《唐明律合编》,第747页。
    5《唐明律合编》,第637页。
    6《唐明律合编》,第548页。
    7《欧阳修全集》卷118,《河北奉使草奏》卷下,《五保牒》。
    8《欧阳修全集》卷102,《奏议》卷6,《论捕贼赏罚劄子(庆历三年)》。
    1《苏颂集》卷53,《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铭》。
    2《欧阳修全集》卷33,《居士集》卷33,《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嘉祐四年)》。
    3《宋史·兵制》。
    4《宋会要》第172册,《兵二》。
    5《宋会要》第172册《兵二》。
    6《长编》卷221,熙宁四年(1071年)。
    1《元丰类稿》卷32,《申明保甲巡警盗贼》。
    2《朱文公全集乞禁保甲擅关集子》。
    3《通制条格》卷16,《田令·农桑》。
    4《元典章》卷57,《刑部十九·禁聚众》。
    5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第119~136页。
    6《全明文一·大诰续编·互知丁业第三》。
    1《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五·公移二·申谕十家牌法》。
    2《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五·公移二·申谕十家牌法》。
    3《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五·公移二·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
    4北魏“延兴五年(475年),李崇任兖州刺史。兖地多劫盗,李崇创鼓楼之制。令各村建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击鼓,四面诸村始闻者擂鼓一通,次闻者以二为节,后闻者以三为节,各击数千槌。俄倾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皆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可擒拿。诸州置楼悬鼓自此始。”(《魏书·李崇传》)
    5(嘉靖)《南宫县志》卷2,《兵法》。
    6《王阳明全集》卷一,《知行录之五·公移二·申谕十家牌法》。
    1《皇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考》。
    2《皇朝文献通考》卷22,《职役考》。
    3《皇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考》。
    4《清世宗实录》卷43。
    1《睡虎地云梦秦简》,第71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孙红昺:《秦始皇并没有收尽天下兵器》,载《广州日报》2011年3月2日。
    4《汉书·吾丘寿王传》。
    5《后汉书·西羌传》。
    6《南史·宋本纪中》。
    1《隋书·高祖纪下》。
    2《隋书·高祖纪下》。
    3《隋书·炀帝纪上》。
    4《全唐文》卷52,年代依据《唐会要》卷72《军杂录》。
    5《唐会要》卷72,《军杂录》。
    6《宋史·兵志十一》。
    7(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2。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6,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
    1《宋史·刑法志一》。
    2《元典章》卷35,《兵部二·军器》。
    3《元史·刑法志》。
    1如《夜禁的张弛与城市的文学记忆》(,《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夜禁制度下的两京灵异故事研究——以<太平广记>为中心》(杨哲,2011年中国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
    2张淼:《夜禁的张弛与城市的文学记忆》,《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第129~135页。
    3《汉书食货志上》。
    4《管子立政》。
    5《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94页。
    6《晋书·元帝纪》。
    1《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上》。
    2《南史·柳元景传》。
    3《隋书·柳彧传》。
    4(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页。
    5(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693页。
    6(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73页。
    7(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23页。
    1《朱子语类》卷90,《礼七·祭》。
    2《宋刑统》卷26《犯夜》;《宋会要刑法》2之147。
    3《东京梦华录》卷2《潘楼东街巷》。
    4《东京梦华录》卷2《酒楼》。
    5张淼:《夜禁的张弛与城市的文学记忆》,《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第129~135页。
    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7参见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1页。
    8(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1(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1,转引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第54页。
    2《汉书·文帝纪》注引文颖语。
    3《史记·秦始皇本纪》。
    4《汉书·文帝纪》。
    5《宋史·刑法志》。
    6《宋会要·刑法》2之21。
    7《元典章》卷57《禁聚众·禁跳神师婆》。
    8《元典章》卷57《禁聚众·禁治聚众作会》。
    1《元典章》卷57《禁聚众·住罢集场聚众等事》。
    2《元史·刑法四·禁令》。
    3《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80·3;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4【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狱官令第三十》,栗劲等译,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第689页。
    5参见郑显文:《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唐代交通管理的法律规定》,《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明)吕坤:《实政录》卷5,《查归流民》,载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8《史部·政书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2《大诰初编》“验商引物”条。但《大诰》(洪武刻本)四十六条“文引”规定,如果民进京面奏事务者,虽无文引,同行人众,或三五十人,或百十人至于三五百人,所在关津把隘去处,问知面奏,即时放行,勿得阻当(挡),阻者论如邀截实封律。
    3《大明会典》卷139《关津二》。
    1《汉书·酷吏传》。
    2《汉书·赵广汉传》。
    3《资治通鉴》第203卷。
    4《资治通鉴》第203卷。
    5《汉书·张敞传》。
    1《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8,转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1页。
    2(宋)陈师道:《后山集》卷19《谈从》,转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1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4《宋史·王彬传》。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5,元祐元年(1086年)。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8《宋史·刘敞传》。
    9《宋会要·刑法》2之27。
    1(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熙宁七年(1074年)。
    3《宋史·李纮传》。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5,元祐元年。
    5《宋文鉴》卷62《论逻察》。
    6《宋史·王臻传》。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1,元祐元年。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5,咸平六年。
    1《明史·职官五》。
    2《明史·刑法志》。
    3《明史·刑法志》。
    4《明史·刑法志》。
    5《明史·安磐传》。
    6《明史·商辂传》。
    1、朱绍侯主编:《中国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陈鸿彝主编:《中国治安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陈智勇:《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万川主编:《中国警政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5、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金其高著《社会治安防控经略》,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7、熊一新主编:《治安管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何勤华:《中国法学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郭佑,青禾:《窃贼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4、王绍玺:《窃盗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1-10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邓经元、骈于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鹏生主编:《中国古代法律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9、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
    2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23、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4、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5、林语堂:《吾土与吾民》,三联书店1992年版。
    26、董建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上、下册),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30、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直学轩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发行。
    31、李文治:《晚明民变》,中华书局948年版。
    32、李光璧:《中国农民起义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
    33、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3年版。
    34、崔高维:《历代农民起义史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
    35、周力:《揭竿而起:中国历代农民起义》,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36、江上苇、徐旭:《大帝国的涅磐: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与王朝更迭的断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版。
    3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9、杨湘容:《晚清民变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1、[日]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2、李洵:《下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国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44、游唤民:《先秦民本思想》,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5、孟祥才、傅永聚:《中国民本思想与农民问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7、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龙井仁:《中国民本思想嬗变与超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9、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陈嘉映:《教化:道德观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陈多旭:《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巴蜀书社2010年版。
    52、刘延禄:《中国廉政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3、王春瑜:《中国反贪史》(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制度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5、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56、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57、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59、王学太:《中国流民》,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6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61、吴慧:《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2、江士杰:《里甲制度考略》,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63、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4、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5、卓文同:《户籍管理概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66、[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龚泽铣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67、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8、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83年版。
    69、《今古文尚书全译》(第2版),江灏、钱宗武译注,周秉钧点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70、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7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
    72、《战国策全译》,王守谦等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74、[清]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75、[清]孙诒让:《墨子闲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76、[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77、[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沈啸寰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78、《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点校本。
    80、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81、黎翔凤撰:《管子校注》,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4年版。
    82、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汉简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3、《史记》等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84、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86年版。
    85、[汉]贾谊撰:《新书》,阎振益、钟夏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86、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上、下册),冯逸、乔华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版。
    87、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88、黄晖撰:《论衡校释》(全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
    89、[东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90、[三国]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91、[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段熙仲、闻旭初编校,1960年版。
    92、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上、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93、[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95、[唐]吴兢撰,[元]戈直集注:《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6、[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97、[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98、《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99、[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怀效锋、李鸣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0、《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十通”,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
    10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02、[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马占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3、[唐]陆贽:《陆贽集》,王素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4、[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洪丕谟等点校,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105、《宋刑统》,薛梅卿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6、[宋]程颐、程颢:《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107、[宋]李觏:《李觏集》,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8、[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影印本。
    109、[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冯惠民、沈锡麟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0、[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11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11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点校本。
    11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114、[宋]苏轼撰:《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6、[宋]张载:《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版。
    117、[宋]包拯:《包拯集》,杨国宜校注,黄山书社1999年版。
    118、[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9、[宋]朱熹:《朱子全书》(全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0、[宋]叶适:《叶适集》,刘公纯等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
    121、[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版。
    122、[宋]陈亮:《陈亮集》,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3、[宋]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4、[宋]王质:《雪山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
    125、[宋]黄干:《黄勉斋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6、[宋]苏颂:《苏魏公文集》,王同策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7、[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
    12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全八册),中华书局1957年版
    129、[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130、《大元通制条格》,台湾文海出版社,国立北平图书馆1930年影印本。
    131、舒炳麟:《元典章研究》,黄山书社1995年版。
    132、《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订1962年影印本。
    133、钱伯成等编:《全明文》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34、[明]邱浚:《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135、《历代刑法志》,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136、《大明会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137、[明]刘基:《诚意伯文集》(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38、[明]吕坤:《实政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8《史部·政书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39、[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0、[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64年版。
    141、[明]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4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全四册),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143、[明]海瑞:《海瑞集》,陈义钟编校,中华书局1962年版。
    144、[明]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
    145、[明]黄佐:《南雍志》,[台]周骏富辑,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
    146、《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
    147、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8、[明]陈子龙编:《明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149、《大清会典》,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
    150、[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
    151、[清]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15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清]黄汝成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53、[清]顾炎武:《菰中随笔》,丛书集成初编本,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
    154、[清]唐甄:《潜书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5、《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56、[清]李调元:《童山文集补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7、[清]徐栋辑:《保甲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158、[清]蒋良琪:《东华录》,林树惠、傅贵九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版。
    159、[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160、《大清历朝实录》,台湾华文书局1928年影印本。
    161、[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2、《礼记全译》,吕友仁、吕咏梅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164、郭成伟:《社会犯罪与综合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5、郭成伟:《社会控制:以礼为主导的综合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个法社会学的研究》,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梁希哲:《试论清世宗的吏治思想》,《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
    3、于鹏翔:《论康雍乾吏治思想》,《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4、夏扬、郭世东:《试论包拯的吏治思想》,《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5、萧伯符、汪庆红:《包拯的吏治思想及现代启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6、宋微:《试论秦汉“群盗”》,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7、徐忠明:《解说包公的吏治思想及法律思想》,《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第2期。
    8、陈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研究》,2004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9、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10、安辉:《论<贞观政要>中的廉政思想及现代价值》,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1、刘红霞、李仲元:《儒家吏治思想的历史考察》,《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2、龙昶、贺志明:《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3、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4、阎德民、李太淼:《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安徽史学》1988年第4期。
    15、盛建国:《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对商品经济的制约》,《政法论丛》1994年第2期。
    16、张绍谦、张萍:《敦煌古代户籍残卷研究》,《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
    17、马新:《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
    18、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9、刘焕曾、王国文:《<商君书>吏治思想初探》,《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20、程民生:《论宋代科举户籍制》,《文史哲》2002年第6期。
    21、黄金波:《浅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古代王权政治》,《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11期。
    22、王凌云、褚玉清:《论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作用》,《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第1期。
    23、涂明凤:《秦汉户籍制度的管理机制与功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4、陈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25、李爱琴:《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7、李淑芳:《周代户籍制度简论》,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8、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2008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9、游相录:《秦户籍制度研究》,2008年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0、王爱敏:《汉代户籍制度研究》,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1、李艳芝:《明朝户籍制度研究》,2009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2、杨晓华:《楚国户籍制度简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3、李晨:《从出土材料看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2011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4、周燕春:《老子教化思想体系探微》,《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5、唐文胜:《论儒家教化思想》,2003年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6、钟肇鹏:《孔子的教化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37、徐晓敏:《墨子教化思想特点探析》,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8、李树琴:《孟子的道德教化思想探微》,2007年南昌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9、韩真:《荀子教化思想及其现代性》,2009年长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0、郭雪翔:《论韩非“务法不务德”的教化思想》,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1、王东虓:《董仲舒道德教化思想述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02期。
    42、李学娟:《两汉教化研究》,2009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43、王庆红:《简论<伊川易传>中的道德教化思想》,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硕士毕业论文。
    44、魏娇娇:《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研究》,2009年河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5、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2003年四川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46、卓晓虹:《曾国藩道德教化思想研究》,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7、史东岳:《浅论孔子富民思想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1986年第1期。
    48、姜国柱:《孟子的富民思想及其影响》,《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49、黄国强:《论唐甄的富民思想》,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50、刘雪河:《论孔子的富民思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1、刘雪河:《论孟子的富民思想》,《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52、王廷洽:《论荀子富民富国的经济思想》,《学术月刊》1997年第11期。
    53、陈永正:《略论丘浚富民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4、杨世利:《试析王安石富国富民思想的悖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5、敖汀、孙丽英:《中国古代富国富民思想及其对赋税的影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6、刘雪河、涂筱辉:《墨子富民思想初探》,《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57、张越:《论<管子>的富民思想》,《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58、甄尽忠:《先秦儒家富民思想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9、王彦峰:《先秦两汉富民思想研究》,2007年山西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60、柏桦、葛荃:《礼刑与富贵: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61、程维荣:《海瑞的犯罪预防思想》,《法学》1987第5期。
    62、崔永东:《帛书<易传>与帛书<德行>中的犯罪预防思想》,《政法论坛》2001第2期。
    63、刘春荣:《古代犯罪原因及预防思想探析》,《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64、张生:《略论朱元璋犯罪预防思想》,《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第5期。
    65、杨永林:《<管子>犯罪预防思想浅析》,《管子学刊》2003第4期。
    66、贾剑虹、王如春:《夏、商、周犯罪预防思想萌芽之考察——以先秦儒家与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形成的背景为视角》,《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7、郑颖慧:《论朱熹的犯罪预防思想》,《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68、贾剑虹:《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安徽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论文。
    69、刘洪霞:《<管子>犯罪预防思想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70、赖红卫:《简论诸子百家的廉政思想》,《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71、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72、董建锋:《<论语>中的富民思想浅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73、林正同:《简论中国古代富民思想》,《中国农史》1997年第4期。
    74、赵宏坤、项永琴:《试述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的倡廉思想》,《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
    75、陈宗瑜:《广义治安说:从贾谊<治安策>说起》,《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76、甄岳刚:《中国古代“盗贼”称谓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77、郭东旭:《论北宋“盗贼”重法》,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8、刘柏林:《“盗贼”与“寒士”》,《黄石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崔永东:《郭店楚简中的犯罪预防思想初探》,中评网,学者社区栏目,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24186。
    2、崔永东:《从出土法律史料看古代预防犯罪思想》,中评网,学者社区栏目,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24184。
    3、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转载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30462,2012年1月2日浏览。
    4、樊翠花、王鸿斌:《国外关于清末民初乡村民变问题的研究述评》,史学研究网,网址:http://www.3hresearch.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01,2011年11月22日浏览。
    孙红昺:《秦始皇并没有收尽天下兵器》,载《广州日报》2011年3月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