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构建视野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化形势的变化以及媒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日益意识到国家形象对国家地位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以来被西方媒体“妖魔化”,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构建中国客观、真实、良好的国家形象的突破口。我国的国家形象在近期呈波动起伏的态势,这与我国的突发事件报道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首先明确国家形象与突发事件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理性思考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报道方式,以期找寻通过媒体和政府共同的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进而构建中国真实、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新路径。
     全文共约3.7万字,主要框架由引言、本论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本论涵盖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家形象的界定,并从国家政治功能、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国家安全四方面,对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介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理想的国家形象和西方眼中古往今来的中国国家形象,并指出在国家形象构建中媒体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国家形象被“妖魔化”跟自身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上的“失语”有很大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它在新闻传播层面的重要价值。从国家价值取向、政府的公信力等方面阐述突发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性。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进行重点研究和阐述的部分。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近期国家形象的分析。在这部分,笔者对西方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和《卫报》关于中国“3·14拉萨事件”和“5·12汶川地震”的报道进行了抽样研究。之所以选取这两次事件作为研究案例,是因为中国媒体在两次事件中所采取的不同报道方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也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呈现出明显的起伏变化。而选择将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是因为西方媒体的报道能够直观反映出西方对中国认知和评价。通过分析两报在事发后一个月里的所有相关报道,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和政府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政策会对该国的国家形象构建产生重大影响;第二,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歪曲报道,而使中国国家形象“妖魔化”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外部原因是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解读;内部原因则是中国政府和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报道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的第四部分是综合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从媒体和政府两个层面为如何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提出改进建议。即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时要形成科学的、可行的应对策略,运用危机公关里的“3T”原理,第一时间向外界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把握舆论主导,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同时,在新闻报道中要突出人类的共同价值——人道主义精神;在政府的突发事件新闻策略中,要对信息源进行有控制的开放,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传播渠道的公开,避免谣言的滋生;此外,政府应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以确保与媒体的良性互动,重视新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
     最后是结语部分,就突发事件报道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国家形象构建需要多方面、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媒体和政府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应对也需要更长远地发展和完善。
As the globalization spreads and the media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a has been more and more emphasizing on the national image and its key influence on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Chinese national image has been intentionally distorted by the western media, and China has been seeking the breakthrough for building an objective, true and nice national image. Recently,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had been in ups and downs, which is due to Chinese ways of reporting the emergencies. This essay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mage and emergencies in the beginning, and to reflect on how the media dealt with and reported the emergencies in a rational way, by analyzing the typical ones, so as to figure out a new approach to gain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by the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build a true and nic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This essay has approximately 37,000 Chinese characters, mainly compris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 methodologies and the research on relevant theories.
     The main body cover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national image, and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mage in terms of political fun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ideal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and the historical and present national images of China in the Westerners’perspectives, and notes that the media play a key role in building the national image. The intentional distor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image is largely due to its media’s inability to report the major emergencies.
     The second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emergencies, as well as its important values in term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light of n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ergencies and the national image is discussed, concluding that the emergencies influence on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image.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ts are the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cent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conducted a sampling research on the news coverage by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Guardian, which are the members of the western mainstream media, on the March 14 Event in Lhasha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 As for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Western media’s reporting on the two events as analysis cases, the reporting approaches by the Western media directly reflect the Western public’s recognition and estimation of China. By sorting and categorizing all the relevant reporting coverage by the two media during one month aftermath, tow conclusions are made: firstly, the reporting coverage of the media and relevant news policies of a government will have magnificent influence on the national image; secondly, there a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that the intentionally distorting reporting coverage by the Western media harmed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The external cause is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y the Western media are subject to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national interests, ideological differe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he internal one is that the Chinese media and government are inexperienced in dealing with and reporting the emergencies.
     The fourth part is summarizing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above case analysis, and making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approaches of reporting the emergencies in terms of media and government. The media shoul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strategy for reporting the emergencies, by utilizing the 3T principles in crisis PR,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at the first opportunity. Meanwhile, the common human value,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in the news coverage; the government should disclose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on a controlled basis in the foreign-related news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the emergencies, to ensure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ope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sid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mphasize on the system of press spokespersons, to ensure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media, pay attention to the media's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opinions, and facilitate the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e last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forecasts the prospect of emergency reporting for building the national image, and notes that multiple-layered and long-term efforts are necessary, and Chinese government and media should develop and improve their approaches to deal with and report the emergencies.
引文
1程曼丽:“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第22页。
    2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第36页。
    3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4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第16页。
    5徐小鸽:前注[2],第36页。
    6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7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8段鹏:《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9郭可:《当代对外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10徐小鸽:《新闻传播原理与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页。
    11孙有中:前注[4],第16页。
    12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13梁景时:“论文化的民族性”,《四川师范学院报》,1998年第6期,第59页。
    14对于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学界一直都有争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非传统安全关注的重心从国家过渡到人类本身,军事不再是对安全的唯一维系,认为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对人的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15傅新:“综合安全与国家形象”,《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6期,第16页。
    16刘振英、陈炎、吴恒权:“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把外宣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第1版。
    18刘洪潮主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9万生云:“中西方灾难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第58页。
    20毛家武:“对突发事件报道功能再认识”,《新闻采编》,2007年第2期,第13页。
    22李庆镇:《突发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SARS事件的个案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008年6月,第11页。
    23沈正斌:《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24石长顺、徐锐:“媒介话语的历史性超越与重建——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电视话语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第19页。
    25杨秀国、张筱筠:“‘3·14’事件报道:凸显国际话语权掌控任重道远”,《新闻战线》,2008年第8期,第25页。
    26欧阳炜:“重大事件报道的快速透明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以‘3·14拉萨事件’和‘5·12’汶川地震为例”,《新闻知识》,2009年第5期,第46页。
    27 David Barboza:“Pressed Over Tibet, China Berates Foreign Media”,The New York Times,March 25th,2008,http://www.nytimes.com/2008/03/25/world/asia/25tibet.html?scp=4&sq=TIBET&st=nyt
    29 Howard W. French:“In Tibetan Areas, Parallel Worlds Now Collide”,The New York Times,March 20th,2008,http://www.nytimes.com/2008/03/20/world/asia/20tibet.html?scp=23&sq=TIBET&st=nyt
    30Somini Sengupta:“Curbs on Protest in Tibet Lashed by Dalai Lama”,The New York Times,March 17th,2008,http://www.nytimes.com/2008/03/17/world/asia/17tibet.html?_r=2&scp=2&sq=TIBET&st=nyt
    31邱凌:“危机公关:转型期中国急需的软实力——对‘3·14拉萨事件’的公共关系解读”,孟建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蓝皮书(2007-2008)》,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35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37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38周庆安:“大规模灾害危机中的国家形象塑造”,《5·12汶川大地震新闻研究报道》,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2页。
    39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40 [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41骆文浩:“灾难报道中的‘3T’原则”,《新闻战线》,2008年第11期,第15页。
    
    42孙丽萍:“人文主义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第20页。
    43邓林奕:“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5期,第12页。
    44刘洪潮主编:前注[18],第187页。
    45程曼丽:“从四川地震报道看我国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源管理”,《对外传播》,2008年第7期,第36页。
    46 [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页。
    47程曼丽:前注[45],第36页。
    48史安斌:“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对外传播的变局和转机”,《5·12汶川大地震新闻研究报道》,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49赵鹏、刘文国:“善用手机短信传播安民信息”,新华网,2008年5月12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2/content_8154229.htm
     50李大玖:“西藏骚乱激发网络传播勃兴成为影响西方舆论重要力量”,《新闻战线》,2008年第5期,第64页。
    51杨秀国、张筱筠:前注[25],第25页。
    52庄晓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淀与思考——以‘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为例”,《新闻战线》,2008年第10期,第31页。
    53王德迅:“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纵横谈”,《求是》,2005年第20期,第60页。
    54段鹏,前注[8],第151页。
    [1]徐小鸽:《新闻传播原理与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传媒轰炸》,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刘继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7]郭可:《当代对外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张桂珍等著:《中国对外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沈正斌:《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李良荣主编:《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刘继南、何辉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赵雅文:《全球化与国际平衡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0]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何辉、刘朋等著:《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
    [22]孟建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于运全、姜加林主编:《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
    [24] [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5] [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
    [2]梁景时:“论文化的民族性”,《四川师范学院报》,1998年第6期。
    [3]张威:“比较的新闻: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4]万生云:“中西方灾难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5]邓林奕:“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5期。
    [6]孙丽萍:“人文主义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
    [7]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8]程曼丽:“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9]傅新:“综合安全与国家形象”,《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6期。
    [10]王德迅:“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纵横谈”,《求是》,2005年第20期。
    [11]毛家武:“对突发事件报道功能再认识”,《新闻采编》,2007年第2期。
    [12]郑保卫、郭平、张惠雯:“汶川大地震报道——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实施”,《新闻界》,2008年第3期。
    [13]石长顺、徐锐:“媒介话语的历史性超越与重建——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电视话语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14]李大玖:“西藏骚乱激发网络传播勃兴成为影响西方舆论重要力量”,《新闻战线》,2008年第5期。
    [15]李庆镇:《突发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SARS事件的个案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008年6月。
    [16]程曼丽:“从四川地震报道看我国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源管理”,《对外传播》,2008年第7期。
    [17]杨秀国、张筱筠:“3·14事件报道:凸显国际话语权掌控任重道远”,《新闻战线》,2008年第8期。
    [18]丁贤飞:“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延伸”,《新闻世界》,2008年第9期。
    [19]庄晓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淀与思考——以‘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为例”,《新闻战线》,2008年第10期。
    [20]骆文浩:“灾难报道中的‘3T’原则”,《新闻战线》,2008年第11期。
    [21]丁柏铨:“再论灾难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新闻大学》,2008年第97期。
    [22]王斌、关娟娟:“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特殊组织功能”,《新闻&传播》,2009年第3期。
    [23]欧阳炜:“重大事件报道的快速透明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以‘3·14拉萨事件’和‘5·12’汶川地震为例”,《新闻知识》,2009年第5期。
    [1]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3]刘振英、陈炎、吴恒权:“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把外宣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第1版。
    [1]《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
    [2]《卫报》:http://www.guardian.co.u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