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首先,简述了历史和现实呼唤语文知识教育的专门史研究,并对语文知识、知识教育观及历史研究的阐释框架予以界定、申明。
     继而,对20世纪前期采用分期的“聚焦式”研究、评述。
     清末民初的语文知识教育,“西学渐进”与“复合型知识教育”的解冻使得语文学校知识教育发生“渐变”,德育型知识教育到智育型知识教育的衍变;内部层次,以“应用”为旨归,授之以法的语文知识教授意识萌生,“形式”与“内容”分离的教授法转变,形式法则的知识教育意识凸显。
     二十年代的语文知识教育,新文化运动与“语文革命”双重作用使得语文知识教育进一步转型。作为“法则”的智育型知识体系确立了相对独立地位;“国学知识”在学科规训制度作用下,其地位呈现出“唯我独尊”到“分庭抗争”的格局。知识教育观上,胡适、梁启超、黎锦熙、沈仲九等深化了语文知识教育继续发展。
     三四十年代的语文知识教育,文化选择矛盾与常识融合探索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催生了语文学校知识教育的大发展。现代语文知识教学内容“雏形”基本形成,作为“方法”的现代语文知识型法定地位确立;语文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异彩纷呈;叶圣陶、夏丐尊等的语文知识教育观成熟并影响了此后的语文知识教育实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ly states the need of research on the special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The author also makes a clear definition and declaration on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the fram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n the author has a focus study and comment on the early 20(th) century's Chinese knowledge education by time.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Chinese knowledge education met its gradual change and the evolvement from the morality knowledge education to the intellectual knowledge education, which led by the thaw of "learning the west" and "the complex knowledge education". In the interior level, the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also took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aim of application, which including the conceiving of inculcate consciousness with methods,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segregation between format and content and the protruding of the principle of format in the knowledge education.
     In the 1920s, the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had a further shift under the double effec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revolution". The intellectual knowledge system, as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established a comparatively independent stat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sinology took on a transformation from overweening to equal competition. Also the viewpoint of Hushi, Qichao Liang, Jinxi Li and Zhongjiu Shen pushed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knowledge educa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the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hastened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by the culture choice confliction, the exploration of common sense fu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rrelation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teaching content rudiment, which presents with diversity, was formed and also established its legal status as methods.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proposed by Shengtao Ye, Mianzun Xia formed and influenced the later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education practice.
引文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11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9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08
    [2]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
    [1]转引自鲍宗豪.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40.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六卷)[K],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3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K].上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25.
    [4]参阅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9-143.
    [1]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1.
    [2]苏立康主编: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9-80.
    [3]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语文建设.2003(3).
    [4]王荣生教授对语文知识的划分有两种1.狭义语文知识和广义语文知识。2.宽式语文知识和窄式语文知识。两种划分大体相同,但略有发展。分别见之于《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此处所引大抵对应于其狭义语文知识和宽式语文知识。
    [1]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69.
    [2][德]舍勒.知识形式与教育[A].见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下)[C].北京:三联书店,1999:1368.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4.
    [1]我们以为,学生的言语经验是未定型的,尚不能归为语文知识,但公共性的言语经验(譬如作家的典范性的言语作品)是语文知识关涉的重要范畴。同时鉴于课文本身解读的非公共性,也不应列为语文知识之列,但不可否认课文之中蕴含了知识。因为,我们把语文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理解为,语文知识是系统化了的、被社会选择或重读而组织化了的、可以在主体之间进行传播的公共经验。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2-247.王荣生教授认为:“如果不考虑‘定篇'的话,那么语文学校知识也就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窃以为,语文学校知识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等同于全部内容。这种“也就是”是对语文知识外延的扩大化,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亦有缩小内涵的嫌疑,把语文学校知识等同于课程、教学内容,值得商榷。
    [2][美]索尔蒂斯.教育与知识的概念[A].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
    [2]注:在这里,我们认为解放区的语文知识教育,与建国后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不拟纳入研究的范围。
    [1]这里关于三个因素及其所指均引自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9-12.
    [1]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51.
    [3][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8,327.
    [4]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3.
    [1]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A].《郑观应集》(上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76,280。
    [2]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16.
    [3]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1.
    [1][德]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8-29.
    [2]本部分详见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53-77.
    [1]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C].中华书局,1928:249.
    [2]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C].中华书局,1928:243-245.
    [1]转引自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20.
    [2]俞复.无锡三等公学堂蒙学读本[A].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C],中华书局,1928:253.
    [3]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35.
    [1]参考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22.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38.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35.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34.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54,659.
    [2]《大总统特定教育纲要》[A](民国三年),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C].中华书局,1928:56.
    [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462-464.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5.
    [4]朱有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8.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围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0.
    [2]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6.
    [3]蔡尚思.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思想运动[A].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
    [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37,40-41.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7.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1:268.
    [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537.
    [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535.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37:533.
    [2]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06.
    [3]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50.
    [1]沈颐.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J].教育杂志,1909,(1).
    [2]蒋维乔.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J].教育杂志,1909,(3).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62.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
    [1]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J].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10-1.
    [2]陈独秀.复辟与尊孔[J].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8-1.
    [3]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1-15.
    [4]李大钊.孔子与宪法[N].甲寅,日刊,1917-1.30.
    [5]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N].甲寅,日刊,1917-2-4.
    [6]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J].新潮,第2卷第2号,1919-12-1.
    [7]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J].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7-1.
    [1]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1-15.
    [2]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J].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7-1.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6.
    [1]蔡元培.国文之将来[J].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2]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1]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0.
    [2]蔡元培.国文之将来[J]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3]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J].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七号(1919).
    [4]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
    [1]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
    [2]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
    [3]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82.
    [4]注:譬如1922年邰爽秋在《科学化的国文教授法》(《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八号)主张,对常用汉字、 常见错别字、常用成语和句式等作科学的调查和统计,以纠正以往国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详见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92-93.
    [2]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六卷第五号(1924).
    [1]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15.
    [2]本文关于中国语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除特殊说明外均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后面不再注明)。
    [1]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1922).
    [1]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1922).
    [2]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1922).
    [3]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六卷第五号(1924).
    [4]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六卷第五号(1924).
    [5]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1922).
    [1]周谷城.文字与教育[J].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二十四号(1933).
    [2]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61,8.
    [3][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汉语的“学科”翻译自西文的discipline。而discipine的含义主要包括:(1)训导、克制;(2)纪律、风纪、行为准则;(3)规章制度;(4)惩罚;(5)学科、科目;(6)宗教的教规与苦行修炼。为了传达西文discipline的丰富意蕴,编译者用了“学科规训”来翻译,这点与汉语的“学科”一词略有不同。
    [4]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4):4-15.
    [1]参见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2003:98.
    [2]参见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56.
    [1]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92.
    [2]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N].晨报,1920年6月25-26日.引自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12.
    [3]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59.
    [1]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1920).
    [2]陈东原.国文学习法[J].学生杂志,第十卷第六号(1923).
    [3]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六号(1925).
    [4]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六号(1925).
    [1]张文昌.中学国文教学底几个根本问题和实际问题[M].新教育评论,第三卷第八期(1927).
    [2]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J].教育丛刊,第二集(1920).
    [3]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七号(1925).
    [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8.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4,288.
    [1]臧清.一条有待重访的语文教育之路——梁启超语文教育观的当代启示[J].东方文化.2002(4).
    [2]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A].见《胡适文存一》[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322.
    [3]臧清.一条有待重访的语文教育之路——梁启超语文教育观的当代启示[J].东方文化,2002(4).注:钱理群先生也颇为赞同臧清先生对胡、梁的语文教育观的评说,并总结为:梁启超的中学国文教育主张概括为重视情感教育、思维训练与人格塑造三个方面。胡适则着眼于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钱理群先生指出,“中国的国文教育,包括1949年以后的语文教育,一直突出文法(语法)教育,并越来越强调文法(语法)知识体系,把语文教学变成语法、修辞、字句的操练,显然是延续了胡适的思路。”见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113.
    [1]梁启超.作文教学法[A].《饮冰室合集》[C]第15册70卷,上海:中华书局:1936:1.
    [2]转引自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88.
    [3]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上海:中华书局,1925:3.
    [4]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3.
    [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4-105.
    [2]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98.
    [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86.
    [2]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86.
    [3]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4-105
    [4]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44.注:潘教授认为,重“文法”,轻“修辞”,这就可能导致:对“作法研究”其他方面(文体、结构、篇章、逻辑、修辞等)的忽略;对作品的修辞——言语创新的忽视;可行性较差(如“图解法”的运用是繁琐、困难,不易操作).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46.
    [2]参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文史资料研究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九辑)[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53-54.《梦书怀人录》,www.lantianyu.net/pdf35/ts033035_3.htm。
    [3]注:这些论调在语文教育的不同历史均有回响,譬如在《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中,张志公先生也曾多次转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反对语文知识的论调也大体与此相似。
    [1]沈仲九.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号(1925).
    [2]沈仲九.初中图文教科书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号(1925).
    [3]沈仲九.初中图文教科书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号(1925).
    [4]沈仲九.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号(1925).
    [1]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55.
    [2]蒋介石.蒋介石先生嘉言类钞[A].转引自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57.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36.
    [2]参考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27.
    [3]转引自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23.
    [4]注:清末民初的“蒙学读本”中大量尝试将常识性内容编入教材,在涵育知识的同时,授之以读书、作文之法。三十年代的语文教材中,亦有将常识性内容辅以文学化的呈现方式。譬如,《复兴国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出版,沈百英、沈秉廉编),该教材比较注意介绍科学知识和自然常识,而且运用故事和文艺的形式。
    [1]转引自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147.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8.
    [3]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73-174.
    [1]参看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36-137,141.
    [1]参见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72-303.
    [1]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9.
    [1]宋文翰.一个改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意见[J].中华教育界,第十九卷第四期(1931).
    [1]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23,125.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M].自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7.
    [2]注:在这里,为了系统的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知识教育思想,对建国后叶老关于语文知识教育的观点也加以概述。
    [3]叶圣陶.关于编教材——跟江苏农村教材编辑人员的讲话[A](1961年).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6,149.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5.
    [2]叶圣陶.认识国文教学——《国文杂志》发刊辞[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03。
    [3]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5.
    [1]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92.93.
    [2]叶圣陶.瓶子观点[A].叶圣陶教育文集[C](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51.
    [1]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A].叶圣陶集[C](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94.
    [2]商金林.叶圣陶年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170.
    [3]陈望道.文心·序[A].叶圣陶集[C](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68.
    [4]叶圣陶.《开明国文讲义》编辑例言[A].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8.
    [5]叶圣陶.《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A].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74.
    [6]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A].叶圣陶集[C](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94.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4.
    [2]叶圣陶.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90-491.
    [1]陈望道.文心·序[A].叶圣陶集[C](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68.
    [2]叶圣陶.关于编教材——跟江苏农村教材编辑人员的讲话[A](1961年).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6,149-150.
    [3]叶圣陶.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2.
    [1]叶圣陶.叶圣陶集[C](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5-116.
    [2]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2.
    [1]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9-20.
    [1]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55-56,60-61.
    [2]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61.
    [3]夏丐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A],夏丐尊文集·文心之辑[C],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577-578.应该注意的是,夏氏并非是割裂了内容来论“形式”,并非完全无视文章内容的感悟.只不过是从学习任务的特殊性上来把握语文的学习任务。在这篇文章中,夏氏还指出“凡是文字语言,本身都附带有内容,文字语言本来就是为了要表现某种内容才发生的,世间决不会有毫无内容的文字语言.”
    [1]夏丐尊.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A].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14-115.
    [2]夏丐尊.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A].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14-115.
    [1]夏丐尊.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A].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16.
    [2]夏丐尊、叶圣陶.关于《国文百八课》[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77.
    [1]夏丐尊.《文章作法》绪言[A].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98.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鲁迅.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鲍宗豪,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六卷)[K].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K].上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9]利奥塔著.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苏立康主编.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3]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14][德]舍勒.知识形式与教育[A].见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下)[C].北京:三联书店,1999.
    [1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6][美]索尔蒂斯.教育与知识的概念[A].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7]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8]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9][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A].郑观应集(上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1]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22]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德]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4]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5]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C].上海:中华书局,1928.
    [26]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27]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8]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29]朱有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三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0]蔡尚思.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思想运动[A],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3]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34]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A].胡适文存 一[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
    [36]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梁启超.作文教学法[M].上海:中华书,1936.
    [38]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
    [39]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40]黎泽渝,马啸风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1]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3]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4]叶圣陶.叶圣陶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5]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46]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7]商金林.叶圣陶年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48]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49]夏丐尊.夏丐尊文集·文心之辑[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5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1]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52][美]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C].刘健芝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语文建设,2003,3.
    [2]叶军.语文知识的演化历程[J].语文学习,2007,12.
    [3]沈颐.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J].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一期.
    [4]蒋维乔.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J].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三期.
    [5]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J].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10-1.
    [6]陈独秀.复辟与尊孔[J].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8-1.
    [7]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1-15.
    [8]李大钊.孔子与宪法[N].甲寅 日刊,1917-1-30.
    [9]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N].甲寅 日刊,1917-2-4.
    [10]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J].新潮,第2卷第2号,1919-12-1.
    [11]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J].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7-1.
    [12]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1-15.
    [13]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J].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7-1.
    [14]蔡元培.国文之将来[J].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15]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J].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七号(1919).
    [16]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
    [17]邰爽秋.科学化的国文教授法[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八号.
    [18]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六卷第五号(1924).
    [19]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一号(1922).
    [20]周谷城.文字与教育[J].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二十四号(1933).
    [2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2]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N].晨报,1920年6月25-26日.
    [23]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J].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1920).
    [24]陈东原.国文学习法.学生杂志[J],第十卷第六号(1923).
    [25]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J].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六号(19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