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也享有受体育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学校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使他们接受体育教育必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活动是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积极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增强生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加强残疾学生之间的社会交流,为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发放相应的学生、体育教师、学校领导问卷,并对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和领导进行访谈。对贵州省21所地市级和县区级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基本状况、体育教学实施状况、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情况、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找出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为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全社会都来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这个弱势群体提供现实依据。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re vulnerabl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education, of course, also enjoy the right to education to sports. Special schools for their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lace, to make them accept the inevitable physical educ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eaching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ing through sport activities launched extensively, and actively guide the school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t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lives of courage and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help to strengthen betwee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social exchanges, as they can better adapt to social lif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the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interviews, logic, law system,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 grant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chool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and some teachers and school sports Leading interviews. Guizhou Province on 21 and the municipal and district-level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teachers basic situation,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ituation, the status quo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to identify Guizhou teaching special education in school sports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in Guizhou Province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teaching standards,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pecial educ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ena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s well as all sectors of society concerned about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this vulnerable groups based on reality.
引文
1 李国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2 何学敏.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J]. 体育学刊,2005(1)
    3 何学敏.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J]. 体育学刊,2005(1)
    4 刘峥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理论的认识[D].河南:河南大学,1999(8)
    5 赵志荣.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5
     6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5
    
    7 潘一主编.特殊教育学基础[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 页)
    8 兰继军.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改革[J].中国特殊教育,2001(4)
    9 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0 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11 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6(9)
    12 庄茂花,刘宇刚.哈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教学课程的可行性思考[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3)
    
    13 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版,第 32 页
    14 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版,第 43 页
    15 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6 赵树铎主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版,第 1 页
    17 宋玉琴.浅谈残疾学生的矫正康复训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18 论语·卫灵公[M].第 39 章,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20 钱扑.功能论及其教育目的功能观—对一种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剖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4)
     21 粟琴.高校教师队伍专业职称构成及年龄结构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22 王诚.论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必要性[J]. 安徽体育科技,2006(2)
     23 曹俊宁.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活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5)
     24 林顺英.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5(1)
     25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47 页)
     26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5
    
    27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5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S].1994)
    29 教育部基础课改革小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暂行规程.1998.)
    
    30 何祖义.论当今体育教师的素养[J]. 民族论坛,2003(12)
    31 蒋亮.体育教学中构建师生互动的关系[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32 李国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1] 曹俊宁.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活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5)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方俊明.当代特殊教育导论[M].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 贵州省地方志全文数据库教科文卫体库[M].第四篇 小学教育 第四章 特殊教育
    [6] 龚维义.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 候光文.教育评价概论[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何学敏.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J]. 体育学刊,2005(1)
    [10] 何祖义.论当今体育教师的素养[J]. 民族论坛,2003(12)
    [11] 蒋亮.体育教学中构建师生互动的关系[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1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课程标准解读[M]. 2002.
    [13] 教育部基础课改革小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暂行规程[S].1998.)
    [14]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5] 兰继军.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改革[J].中国特殊教育,2001(4)
    [16] 李正.中国残疾人手册[M]. 地震出版社,1988.
    [17]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7 页
    [18] 李国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19] 论语·卫灵公 [M].第 39 章,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20] 刘绍曾.残疾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21] 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2] 刘峥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理论的认识[D].河南:河南大学,1999(8)
    [23] 林顺英.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5(1)
    [24] 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25] 潘一主编.特殊教育学基础[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 页)
    [26] 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版
    [27] 钱扑.功能论及其教育目的功能观—对一种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剖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4)
    [28]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体育[M].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全日制培智实验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9] 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0] 宋玉芳.残障人体育的社会文化意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1] 宋玉琴.浅谈残疾学生的矫正康复训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32] 粟琴.高校教师队伍专业职称构成及年龄结构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33] 谭冠英.全纳教育思想及其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 中国学校体育,2005(4)
    [34] 王诚.论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必要性[J]. 安徽体育科技,2006(2)
    [35] 阎韬,马智强译注.论语全译[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S].1994)
    [37] 赵树铎主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8] 周志俊.体育教学艺术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39] 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6(9)
    [40] 张冬毛.论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船山学刊,2006(2)
    [41] 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42] 张福娟.特殊教育史[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3] 赵志荣.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5
    [44]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5
    [45] 庄茂花.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