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校园教学主楼的保护性更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校园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时代背景下校园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场所精神,而历史建筑正是构成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历史建筑不同程度的老化,对传统校园的历史建筑进行更新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今后传统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论文选取了五十年代经院系调整后新组建的高校的教学主楼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建筑,提出了对教学主楼进行保护性更新的设计理念,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教学主楼保护性更新的设计内容、设计思想与原则;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传统校园历史建筑更新的若干实例,提出了教学主楼保护性更新的设计方法。这为教学主楼的保护性更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也为传统校园其他历史建筑的更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高校传统校园教学主楼的保护性更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并总结出新的设计方法。
Traditional campus i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arrier in the university, which has incarnated its own cultural details and spatial spirit on era background, and old buildings in traditional campus are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yst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ifferent degree aging of old buildings, it is the one of important approac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o renovate old buildings in traditional campus.
    The thesis studies teaching building in campus constructed in 1950's, puts forward its design idea of protective revonation and summarizes its design contents and rules of protective revon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old buildings revonation in traditional campus of fremdness and homeland, the thesis brings forward the design means of protective revonation on teaching building. All these have based theory system of protective revonation on teaching building and have provided useful reference to other old buildings revonation in traditional campus.
    Protective revonation on teaching building in traditional campus is an exoteric system, which could be advanced new design ideas and summed up new design methods in practices.
引文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2]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
    [3]何东昌主编.《当代中国教育(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中国高等学校简介》编审委员会编《中国高等学校简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5]龚兆先,潘安编著.《教育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8
    [6]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
    [7]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文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8]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9]邹德侬等著.《中国现代建筑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10]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
    [11]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清华大学天出版社.1999,9
    [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建筑系选集·教师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5
    [13]何宝玮,黄国焕,李培休,张元亮.《广东省高等学校建筑图集·校园规划分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志》编委会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8
    [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及图书馆改造设计》设计文本
    [16]窦以德等编译.《詹姆士·斯特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17]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8]布鲁诺·塞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9]段晓丹编译.《建筑改造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
    [20]肯尼斯·鲍威尔著.于馨等译.《旧建筑的改建与重建》.大连理工出版社.2001
    [21]O·N·普鲁金著.韩林飞译.《建筑与历史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2
    [22]韩国产业文化出版社编.《教育设施建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3]日本MEISEI出版公司编.《现代建筑集成·教育建筑》(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4]建筑思潮研究所编.《建筑设计资料69·现代建筑改修、刷新》(日).建筑资料研究社发行.1999
    [25]傅斌.《我国高校老校园改扩建的新问题与新认识》(清华大学硕士论文).1999
    [26]蒋玲.《旧建筑再利用中的内部空间重塑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
    [27]苏平.《传统校园建筑创作的若干思考》(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
    
    
    [28]杨学鲁.《我国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1
    [29]刘常义.《高校交往空间体系整合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
    [30]王琰.《现代大学整体式综合教学楼群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9
    [31]陈旭锦.《从空间潜力开发到环境整合——高校科教建筑改扩建研究》(重庆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9
    [32]武强,周庆素.北京钢铁学院设计介绍.《建筑学报》.1956,1
    [33]杜尔圻.高等学校建筑群的布局与单体.《建筑学报》.1956,5
    [34]董国红.旧建筑空间环境的再创造.《新建筑》.1995,4
    [35]邓雪娴.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建筑学报》.1996,3
    [36]王毅.建筑的再利用.《世界建筑》.1998,1
    [37]林兆璋,倪文岩.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建筑学报》.2000,1
    [38]丁敏.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0,6
    [39]谈松华.变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1998,3
    [40]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建筑学报》.2001,2
    [41]高冀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建筑学报》.2000,6
    [42]张涛.校园交通组织的探索.《建筑学报》.2000,6
    [43]左琰.彰显建筑的历史风采——同济一二九礼堂的保护性改造.《时代建筑》.2001,4
    [44]邓雪娴.变废为宝——旧建筑的开发利用.《世界建筑》.2002,12
    [45]邹德侬.未来的历史是今天——紧急呼吁保护50年代以来的现代建筑遗存.《建筑师》.1997,4
    [46]张松.日本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时代建筑》.2000,3
    [47]丁沃沃.新老建筑的协调与共生.《时代建筑》.2000,3
    [48]章明,张姿.欧洲新旧建筑的共生体系.《时代建筑》.2001,4
    [49]李子萍.老校园里的新建筑——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建筑群设计.《建筑学报》.2002,11
    [50]付本臣,梅洪元,李玲玲.无为理念下的整合设计——哈尔滨建筑大学教学主楼方案创作.《建筑学报》.2001,12
    [51]《城市规划》
    [52]《建筑师》(台湾)
    [53]《台湾建筑》
    [54]《Architecture》
    [55]《Architecture Recor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