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眼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班级权力”研究概念的建构,求解班级场域中“权力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从而逻辑地解答弗莱雷的未解问题——“教育压迫是如何可能的?”。研究以“班级”这一特定“权力场域”作为观察单位,选取“权力的运作”为观察角度。首先对班级权力进行谱系学的探究,阐明班级规训的演变历程;其次进行身临其境的人种学考察,对班级规训进行浓厚的描述;最后是更深广的社会学思考,从而揭示现代班级规训的权力策略。
     在古代,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个体受到普遍的惩罚,教育表现出对个人的绝对的压制、处罚、奴役等。随着研讨班、实验室和教室三种教学方法的演进,鞭笞体罚逐渐淡出教育视野,新的教育实践方式建立了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一、定期举行严格考试;二、考试结果以分数评定登记;三、不断的书写工作,既有学生自己的书写习作,也有他人围绕学生的各种书写工作。当这三种实践方式与教室结合的时候,现代班级规训制度的权力出现了。
     人种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班级中受到无所不在的监视,权力以毛细血管状规训着个体。班级规训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在于它采取了以下一些控制艺术:由教室空间分配方法所造成单元性,通过对活动的编码形成有机性,通过时间的积累营造出创生性,通过个体的整合产生组合性。这些机制的运作,促使各种力量精心组合从而形成了班级规训社会。
     这种权力效果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采取了两类规训手段:分门别类式规训和概览式规训。分门别类的方式旨在详尽仔细地地对个体进行选择并使其社会化,包括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考试/检查:概览方式表现在教学建筑的革新上,使得受教育者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受到监视,最佳范例是敞视主义的教室空间布置。
     本文力图表达的基本观点是:班级权力弥散于教室的空间、时间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时刻受到“规范化凝视”(权力的眼睛)的关注,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变得驯顺。这种压迫不仅仅是来自于教师的,更多的是来自惩罚规则所限制的,这种限制使每一个个体既是监视者,也是被监视者,从而保证着压迫机制的正常运转。
This dissertation will solve Paulo Freire's unanswered problem--how does the
    educational oppression become possible--by forming the research conception, the
    class power, and explaining the question how the power puts into effect in the class field.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specialized power field, that is, the class as the observant unit, and the power operation as the observant perspective. Firstly the genealogical research to the class power is given to clarify the evolved process of the class discipline. Secondly the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 is shown to present the thick description to the class discipline. Lastly the profoundly extensive sociological consideration is granted to reveal the power strategy of the modern class discipline.
    In the ancient, the individual suffers the universal punishment, therefore,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education is the absolute repression, penalty as well as enslavement to the person, no matter whether in China or in the West. As the three
    teaching methods--the seminar, the laboratory, the class--has made gradual
    progress, the physical punishment like lash had faded out of the education by degrees and the new practical methods of education have set up,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ree aspects: the examination implemented strictly and regularly, the exam result assessed and registered by marks, the work of writing done continuously(the writing work operate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long with those around them). As the three kinds of practical methods integrate with the classroom, the power the modern class discipline the institution turns up.
    In the light of the ethnographic research, the students are under surveillance incessantly and ubiquitously in the class, the power like the capillary vessel discipline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lass discipline produces the disciplined student. The reason why the class discipline can produce such an effect principally attributes to some dominated art: the unity caused by the distribution methods of the classroom space, the organism shaped by the coding of the activity, the creativeness construct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time, the conformity exert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ndividual. Through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above mechanisms,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begin to compose elaborately and the class disciplining the society comes into being.
    The emergence of this power effect mainly owes to two discipline means: classified and generalized. The classified is to select the individual so as to enable them to be socialized, including the hierarchical observation, the normalizing judgments and the examination; the generalized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tructure to make the educate being watched without the slightest efforts, the outstanding example of which is the panopticism space of the classroom decoration.
    The basic idea this paper tries to express is: the class power is perme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the classroom, ranging from space to time, and the student, as an educatee,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by the normalizing gaze(the eyes of power), in the state of the oppressed and being docile. This oppression is not only from the teacher, but even more from the restriction the punishment and the regulation impose. This restriction causes every student to become the inspected as well as the inspector, which assures the oppression mechanism to function normally.
引文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3.(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4.(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版。
    5.(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6.(法)米歇尔·福柯著,钱翰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7.(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8.(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9.(法)米歇尔·福柯著,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年版。
    10.(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谢强、马月译:《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1.(法)玛丽·杜里-柏拉、阿涅斯·冯·让丹著,汪凌译:《学校社会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2.(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13.(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1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15.(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6.(法)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翰译:《新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17.(美)华勒斯坦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8.(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版。
    19.(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 2003年版。
    20.(美)詹姆斯·米勒著,高毅译:《福柯的生死爱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2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2.(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23.(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24.(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董天民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25.(美)文森特·帕里洛等著,周兵等译:《当代社会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26.(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7.(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28.(美)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
    29.(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30.(美)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等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史蒂文·塞德曼著,刘北成译:《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33.(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6.(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37.(英)艾沃·F·古德森著,贺晓星、仲鑫译:《环境教育的诞生——英国学校课程社会史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也见Ivor Goodson.School subjecls and curriculum change:studies in curriculum history/;foreword by Peter McLaren.Washington,D.C.:Falmer Press,c1993.
    38.(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0.(澳)沃特斯著,杨善华等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1.(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44.吴式颖等编著:《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5.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6.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7.马和民著:《学业成绩差异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1.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3.厉以贤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54.林生传著:《教育社会学》,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年版。
    55.陈奎憙著:《教育社会学研究》,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0年版。
    56.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4辑),教育科学出版社。
    57.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9.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0.马和民著:《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关于中国人社会化模式的一项教育社会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61.马维娜著:《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62.周宗伟著:《“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63.黄忠敬著:《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64. Ivan Illich. Deschooling society, New York:Perennial Lib., 1971.
    65. Peter Woods.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3.
    66. Philip W. Jackson. Life in Classrooms. reissued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0.
    67.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
    68.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4期。
    69.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4期。
    70.金生铉:“‘规驯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第4期。
    71.金生铉:“论学校考试对个体化的生产——兼论作为规训技术的学校考试”,《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第10期。
    72.刘云杉:“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一个社会学视角的检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2期。
    73.谭斌:“从追求宏大理论到走进学校日常生活——对教育学科科学化进程的一种系谱学描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74.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个辍学生的个案调查”,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75.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76.张人杰:“西方‘学校社会学’研究”,载《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第5期。
    77.卫道治、沈煜峰:“国外关于班级——学校的社会学理论”,载《教育研究》,1987年第6期。
    78.郝京华等:“班级的社会学分析”,载《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79.张行涛:“考试的社会学概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3期
    80.(日)片冈德雄,吴康宁译:“班级社会学探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