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校已由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淘汰阶段,在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大量规模过小,办学不稳定、不规范,质量低下的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质量成为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影响和制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来自于教学工作,或者说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学工作。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论文根据选题现实性较强的特点,运用了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确定民办高校的独特质量标准,着重对制约民校教学质量的师资、生源、专业课程等教学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既总结成绩,又分析问题,并在此之上提出改进措施。
     本论文认为,民办高校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是由其办学实力和办学环境决定的,必须以此为标准展开分析,通过对教学的三个要素的分析发现,民办高校教师成分多样化,兼职教师比例较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够;生源紧张,整体素质低于公立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灵活多样,能紧贴市场的需求,但设置的科学性不足,特色不够,并有过分功利化的倾向。针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根据校情合理调整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针对生源特点,搞好招生工作,从输入阶段保证学生质量。在培养过程中,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根据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在课程方面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必须从课程设计的过程入手,规范课程设组织,完善课程设计过程,加强课程设计结果的评估,最后落实于建立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With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u&Cs) have come upon the elimination stage from the former high-speed increasing stage, during which those with too small scale, unsteady school-running and low quality have been eliminated. Quality has come into the lifeblood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u&Cs, and many of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have much to do with teaching, to put it in another way, teaching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to study teaching qualit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With some scientific methods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unique standard of quality for Pu&Cs under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China's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emphatically analyzing three teaching factor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is thesis sums up experience achieved before, dissects problems caused in the past, and then put forwar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uthor's view point, it is determined by school-running strength and school-running environments that Pu&Cs make an orientation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should also be premise of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Pu&C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essentials above, the component of teachers in most Pu&Cs is rather complicated, part-time teachers take up larger proportion, the crew as a whole is not steady; also in Pu&Cs, most of students are not as excellent as those in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would not like to study; as for majors and courses, Pu&Cs can provide more varied majors and courses which meet the need of market. However, sometimes the system is unscientific, uncharacteristic and over utilitarian. Contra posing the features of teachers, it is better for Pu&Cs to adjust the proportion between full-time teachers and part-time on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memb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to encourag
    e teachers; aiming at the features of students, Pu&C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recruit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high school so as to ensure students' quality at entrance. During cultivating, teachers should keep up their confidence firstly. Then the teacher shoul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help them overcome studying difficulty. As for curriculum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quality of curriculum design, starting with its process. With all above, a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for Pu&Cs will be founded.
引文
1.《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
    2.《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安心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陈宝瑜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民办高等教育》,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5.陈乃林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杜作润,王一鸣,郑礼,夏天阳著:《高等教育的民办和私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姜蕙主编:《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蓝劲松著:《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3.卢晓中著:《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王冀生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9.曾绍元主编:《高等学校师资管理概论》,职工教育山版社1990年版。
    20.朱永新著:《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蒋凯,林小英译:《私立高等教育:比较视角下的主题与变化》,《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2.马丁·特罗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外国高等教
    
    育资料》,1999年第1期。
    2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江苏高教》,2001年第1期。
    24.潘懋元:《高等教育的比较、困惑与前景》,《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
    25.卢晓中:《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年第2期。
    26.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上),《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7期。
    27.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下),《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
    28.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11期。
    29.蔡敏:《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1期。
    30.《市场定专业,专业看就业——用人单位“预定”高职高专院校部分专业毕业生案例分析》,《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20同。
    31.陈宝瑜:《保持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2.陈宝瑜:《民办高教如何向纵深发展》,《人民日报》,2001年9月4日。
    33.陈玉琨:《论发展性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34.崔运武:《履行政府职责 构筑民办高教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空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5.杜长青:《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形成与运作》,《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36.丁荣良:《民办学校师资管理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
    37.方慈:《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8.傅正泰:《海淀走读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三年试点总结》,《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第4期。
    39.韩延明:《以教学为本 以质量立校》,《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Z2期。
    40.何文:《西安欧亚培训学院注重人才投资》,《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5日。
    
    
    41.洪晓军,王河江:《民办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构建初探》,《高教与经济》,2001年第3期。
    42.胡弼成:《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初探》,《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3.胡连奎:《运用CBE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4.胡赤弟:《教育质量:政府与学校的责任》,《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45.胡大白:《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46.黄藤,张于堂:《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更大地发挥民办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中国青年报》,2000年11月9日。
    47.雷江华:《谈私立学校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几对矛盾》,《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6期。
    48.李红桃:《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保障》,《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9.李贤芬:《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50.李欣:《民办高校要树立新型课程观》,《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1.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教探索》,2001年第2期。
    52.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53.刘承波:《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标准》,《有色余属高教研究》,2001年第2期。
    54.刘凤泰:《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7期。
    55.刘宏民:《高等教育质量构成的宏观透视——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中同高教研究》,2001年第12期。
    56.刘莉莉:《民办高校发展的选择与超越》,《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57.刘万永,张双武:《中国民办高校考察报告》,《中国青年报》,2000年11月9日。
    58.刘影,赵志军:《建立五个保证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中国高教
    
    研究》,2001年第6期。
    59.潘维真:《树立全面质量观 运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4期。
    60.钱逸:《转变观念明确要求,不断提高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高教与经济》,2001年第3期。
    61.秦和:《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科学管理——以质量和特色构建民办高校新型人才培养空间》,《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2.邱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63.任晓明:《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校发展的首选》,《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64.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5.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研究》(博士论文提要),《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66.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职教论坛》(南昌),2001年第10期
    67.史秋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发展的根基》,《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8.孙锐,王战军,周学军:《浅议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社会职能及其实现》,《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11期。
    69.王松,王如:《陕西民办高校迅速健康发展说明了什么?》,《光明日报》,2001年12月8日。
    70.王蔚:《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自我调节》,《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1.吴雪萍:《中英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72.熊志翔:《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形成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73.徐绪卿:《抓住机会 加快建设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6期。
    74.杨民权:《民办高校:生源紧缺,如何相对?》,《中国教育报》,2001年11月27日。
    75.杨学鹏:《对民办高校招生问题的思考》,《江苏高教》,2001年第3期。
    76.尹慧如,陈文江,吴红英:《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体系基本框架的建构》,
    
    《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6期。
    77.于果:《机制创新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活力之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8.曾郁园:《民办学校的师资优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摘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79.湛江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3期。
    80.张伟:《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81.张祥云、陈民:《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中心倾向评析》,《教育研究》,1992年第8期。
    82.章明:《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广东省民办高校调查报告》,《高教探索》,2001年第2期。
    83.赵军,胡建波,杨健康:《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84.郑国强:《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85.朱慧新:《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