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机智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实践智慧,因此,它是一种善的身体行动,具有“品性之优”、“理性之优”的两维。机智的品性之优既表现为对人,也表现为对己,而置于实践逻辑之下的理性之优则不是指“缜密的反思”,而是讲求“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作出适当的行为”。机智是在强调了实践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下的一种即兴创作,它是由“惊异”引起的,所以,机智的理性之优表述为“面对惊异,契合情境发展的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具有“被构成”的性质,即理论、规则、方案是作为一种线索内化于身体行动中的,机智具有新奇性、效用性、偶然性和瞬间性。机智往往是以一种忘我的直觉判断的方式发生的,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行动,它的发生和观察、暗示、选择联合有关,同时也受到情绪、意志的影响。
     教学机智是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机智,置于美学视野下的教学观将机智视为教学的优秀性所在。教学机智,既具有机智的一般特性,也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它的品性之优表现在教学中师生一种不对称的“你我”相遇以及教学活动的自成目的性,关注教师的幸福。而它的理性之优,则体现在恢复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样式的智慧性教学实践中,作为实践智慧的教学行动要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在活动中内蕴目的,同时打破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情境与时机成为关键词,教学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意义,将教学从技术性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变为不断发现的“可能是”的智慧性教学实践。时间也被重新引入实践,在拼图隐喻下的萎缩的时间轴拉伸成为画家作画的绵延的时间轴,教学情境的“瞬息断面”放入有力的时间流中成为一个连续体,突出了教学的“时机”概念。在这种情境观和时间观上,教学带有叙说的性质,教师要善于在学习共同体中敏锐地捕捉“惊异”,并将这种“惊异”推向深远。
     智慧型课堂犹如爵士乐演奏,“机智地教学”是智慧型课堂的外表特征,“机智地教学”意味着一种准备好了的即兴素质,也就是说,并不仅仅至于描述一个事件,而是符合“假如……,那么”的假言陈述。构造智慧型课堂意味着从一种技术式的“简单性思维方式”向一种更符合实践情境的“复杂性思维方式”转变,质疑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教学程序、预期的因果关系,涌现的教学目标、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返回教学事件提供了即兴生成的情境脉络。
     “机智地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包括行动前,营造更为弹性化时和生活化的空间往往成为一种改造教学面目的契机。而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与旨在消除实践不确定性的“剧本式的教学计划”不同,“愿景式的教学设计”是带着教师对学科、教学和学生的热情,一种在实践中有创意空间的“未有最终答案”设计,从而呈现多线型、全景式、表象式和大步骤的特点;行动中是全身心投入的,“机智地教学”是一种身体行动,通过动作和表情、幽默、语言来表现,此外,智慧型课堂将教学中原有的悖论激发出来,机智地教学是在这种悖论的张力中行动的,发展教学节奏感、创建富有活力的常规、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变换教学方法很重要;行动后的反思,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要依靠个人和群体的双重力量,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提供了资源和支持,而外部力量通过教师的自我统整起作用。
Tact is one of the practical wisdom when people affiliate with others, so it is a positive body action, which has the two dimensions of character excellence and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Excellence of character not only does good to others but also to oneself. Meanwhile,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under the practical logic does not indicate "careful reflection", but emphasize on " acting properly at the proper moment, in the proper place, to proper people". The tact, an improvised action that emphasizes the indeterminacy and emergency of practice, is induced in surprise. So the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is "an improvised action corresponding to situational development in surprise." The improvised action is constituted by the theory, the rule and the project which is the inside clue of the body action. The ta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velty, efficiency, chanciness and twinkling. The tact takes place as an intuitive judgment and it is an action involved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which is related with observation, suggestion, selection and association, and influenced by emotion and willing.
    The tact of teaching is one of the tact taking place in class,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excellence of teaching in the view of teaching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Its excellence of character shows as anisomerous "You and Me" meeting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n teaching, and pays attention to happiness of teaching. Its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reflect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at resumed the practicing manner. And the teaching act as a practical wisdom attaching full importance to human beings. The situation and occasion become the key words, constructing meaning in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 so the teaching is from "is "in the technical teaching practice to continually developing "May be " wisdom teaching practice. Time is introduced to practice again, the shrivel time line under the metaphor of picture puzzles extended to the continuous under the metaphor of picture drawing, momentary sections of teaching situation is loaded into powerful time flow, give prominence to the concept of "occasion". Under this idea of the situation and time, teaching has the nature of narrati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good at catching the wonder subtly, and promote it further.
    Wisdom class is like the Jazz Playing, 'Teaching tactfully" is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wisdom class. Teaching tactfully means prepared improvisation quality, that is to say ,it not only describes a event, but accords with hypothetical
    statement "if……,that……". Constructing class means changing from a technological
    simple thinking manner to a complex thinking manner, challenging specific objective, effective teaching procedure, anticipative causality consequence, the emerging teaching objective, the complex causality and returning to teaching event offering the improvised context.
    Teaching tactfully is a rounded practical proces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time and life-style space, which often becomes the turning point to changing the teaching appearance before the action. And preparation is for better cre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script teaching plan, the vision-style design leaves creative space without final answers, which brings the enthusiasm to the subject teaching and student. So it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threading, full view, image, and big step. In the action, the teacher is involved totally. Teaching tactfully is a body action that displayed by movement and expression, humor, language. Furthermore the wisdom class stimulates the intrinsic paradox, in which teaching tactfully is act. So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teaching rhythms, establish energetic rules, form one's teaching manner, switch teaching method. The reflection after the action is a process that mix the inner and external effort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ower, the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offers the resource and support that cultivate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and the external power is efficiency by integrity of oneself.
引文
1 [加] 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义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详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22-1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164,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参见[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7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1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冯契著:《智慧的探索补编》,16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编》(上册),301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 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3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8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320页中指出,灵魂有一有逻各斯的部分和一无逻各斯的部分。相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文章中提的德性一般指的是道德德性。
    4 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载《哲学研究》,2005(5)。
    5 同2,190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7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同1,5页。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7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同1。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2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但是,机智也有例外之时,比如阿凡提智斗地主,显然不再是为地主作考虑,但是一方面在机智行为中,仍让地土感觉到阿凡提是为他在考虑,让他感觉很舒服,而且另一方面,阿凡提的行为仍然是种善的行为,因为他用机智的行为对付了“恶”。教学机智因为是师生之间的行为,不存在对方的恶,所以,行为就是善的。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详:《实践与反思》,164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4页,l:海,I: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同2,5页。
    1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2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24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2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05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 [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14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详:《实践与反思》,18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43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李政涛著:《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9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16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9页,南京,详林出版社,2003。
    3 [英]吉尔们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5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5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52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同2。
    4 [德]佛洛伊德著,张增武等译:《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34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6 唐君毅著:《人生三书》,13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 [英]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106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箸,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182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10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为了防止癫痫发作,切断患者左右脑之间的神经纤维束联结,使他们的两个大脑半球彼此完全隔离,致使各大脑半球仅能看、触和活动对侧的身体。
    1 [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详:《右脑与创造》,64页,北京,北大出版社,1992。
    1 [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右脑与创造》,39页,北京,北人:Il版社,1992。
    2 同1,40页。
    3 同1,20页。
    4 Dreyfus, H.L.,& Drefus,S.E.(1986).Mind over Machine. New York: Free Press,p.36.
    1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97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 同1。
    3 同1。
    4 同1,99页。
    1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9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 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26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27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86-8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著,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24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 转引自[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169-17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转引自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
    2 参见钟启泉:《教育机智: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载《语文学习》,1991(10)。
    3 转引自[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171-17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俄]乌申斯基著,张佩珍等译:《人是教育的对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 [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170-17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1 [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24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21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1 张世英著:《新哲学讲演录》,22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Jackson.,P.W.(1990).Life in Classroom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3 参见Rubin,J.L(1985),Artistry of Teaching. New York: Random House.p.61.
    1 [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17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 王松泉等主编:《教学艺术论新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5 王北生著:《教学艺术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6 薛彦华等主编:《教学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 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 李信著:《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于漪主编:《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 黄娟娟著:《教师的教育机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 钟启泉:《教育机智: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载《语文学习》,1991(10)。
    1 陈桂生:《漫话“教育机智”》,载《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2 刘秀丽:《教育机智概念的澄析》,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6)。
    3 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
    4 王卫学:《论教师的教育机智》,载《职业教育研究》,2004(4)。
    5 黄伟:《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景中的燧火——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反思》,载《教师教育研究》,2004(5)。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3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2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
    2 同1。
    1 [法]圣埃克絮佩里著,周克希译:《小王子》,12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205-20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19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9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18-19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同3,20页。
    1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78-8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详:《存在心理学探索》,65-68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8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4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9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0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15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同1,210页。
    1 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15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16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138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同1,121页。
    5 [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131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27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5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单、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91-9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1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 李长伟:《从实践哲学的角度透析近代教育学的分裂》,载《华东师大学报》,2006(3)。
    2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11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 [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17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Stenhouse,L.(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 Book Ltd.p.82.转引自张华:《论研究性教学》,载《教育参考》,2004(5)。
    1 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12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18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40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Schwab,J.J.The Pratical:ALanguage for Curriculum.转个自杨明全著:《革新的课程实践者》,29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4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Schon,D.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Basic Books,p.50.
    3 Villar, M.L.(1994),Teaching:Reflective,from T.Huse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p.6215.
    4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42-24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Calderhead,J.(1993),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The Falmer Press,p.42.
    2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2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40-14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4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2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同2,8页。
    4 同1,146页。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167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参见[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14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24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Atkins, E. (1988) Refraining Curriculum Theory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a hermeneutical approach,Joum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5),437-448.转引自杨明全著:《革新的课程实践者》,76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等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 Aoki,T.T.(2005).Curriculum in a new key—The collected works of Ted T.Aoki.Pinar, W.F.,R.L.Irwin(Eds.).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 165.
    1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2 [德]库尔特·勒温著,高觉敷译:《拓扑心理学原理》,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英]怀特海著,刘放桐译:《思维方式》,9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26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15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4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同1。
    3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11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同3,51页。
    1 [法]柏格森著,吴上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7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 同1,80页。
    3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36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伙乐——走向对话》,6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法]柏格森著,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7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10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方法:天然之天性》.7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5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同2,92页。
    4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47页,上海,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Slattery,P.(1995),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N.Y:Garland.转引自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1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2 赵汀阳著:《一个或几个问题》,106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1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21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美]杰罗姆·布鲁纳著,孙玫璐译:《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2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1 [美]杰罗姆·布鲁纳著,孙玫璐译:《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 http://ktjx.cersp.com/jgwz/lists/200511/71.html
    2 参见[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1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选编自黄爱华著:《黄爱华与智慧课堂》,10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选编自陈娟:《“插曲”也精彩》,载《小学教学研究》,2006(8)。
    2 Aoki, T. T. (2005). Curriculum in a new key—The collected works of Ted T. Aoki. Pinar, W. F., R. L. Irwin(Eds.).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 35.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0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39-4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75-7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同1,79页。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1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选编自实验学校Z老师的教学手记。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1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李波:《失声演绎出的精彩与感动》。载《教育时报》2007年3月14日第3版。
    1 肖秀金:《让“抢话”拥有一片蓝天》,载《福建教育》,2006(A2)。
    1 成素贞:《多问一句》,http://ktjx.cersp.com/jgwz/lists/200511/66.htm
    2 参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文教育学名著提要》,733-744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1 Chamberlin, M.(2005), Teachers' Discussions of Students' Thinking: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Attending to Students' Think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8: 141-170.
    2 选编自黄爱华著:《黄爱华与智慧课堂》,9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何葵初:《闪光的智慧——小学语义教师教学机智初探》,http://www.ywtd.com.cn/2002-04/28/content_4502.htm
    2 朱志军:《教学,需要怎样的“机智”》.http://ktjx.cersp.com/jgwz/lists/200511/111.html.
    1 刘杰:《看于永正怎么“提神”》,载《中国教师报》,2005年12月24日。
    2 [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16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 矿矿著、黄全愈,陈彤译:《放飞美国——个中国男孩和七个英国老师》,25—29页,北京,接力出版社,2001。
    2 伊斯雷尔·谢弗勒著:《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2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选编自实验学校YL老师的笔记
    1 选编自陈云芳等:《捕捉偶然巧妙设问》,载《师道》,2007(2)。
    1 选编自实验学校X老师笔记。
    1 朱志军:《教学,需要怎样的“机智”》,http://ktjx.cersp.com/jgwz/lists/200511/111.html.
    2 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7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31-23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7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1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12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35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1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2 同1。
    3 [美]皮特斯·T著,凯歌编译:《第六项修炼》,2-3页,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7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同1,174页。
    1 [法]亨利·柏格森著,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 [美]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6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方法:天然之天性》,27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17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
    3 参见黄永和著:《后现代课程理论之研究:一种有机典范的课程观》,139页,台北,师大书苑公司,2001。
    1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14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1 [法]埃德加·莫兰著,吴泓缈等详:《方法:自然之天性》,2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10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同2,99页。
    4 同2,73页。
    1 [加]大卫·史密斯等,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2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法]埃德加·莫兰著,吴泓缈等译:《方法:自然之天性》,28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8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美]小威姆斯·多尔箸,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2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法]埃德加·莫兰著,吴泓缈等译:《方法:自然之天性》,27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17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参见[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详:《后现代课程观》,5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同1,110页。
    4 同1,236-237页。
    5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83-8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自觉的科学》,187-18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同1,201页。
    3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68-6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4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34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伙乐——走向对话》,12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详:《后现代课程脱》,236-23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许铭钦:《水安课程管理经营与管理的实践》,载《后现代课程管理》,2006(5)。
    1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150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150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2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同2。
    1 参考[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2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21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同1,214页。
    3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3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11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Boulding, K. E. Predictive Reliability and the Furore: The Need for Uncertainty. In: Lewis Rubin, ed. The Furore of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n Tomorrow's schooling. (1975).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 57-82.
    1 当然,愿景式教学设计也可以是详细的,因为有些教师倾向于详细描述自己想像的情境,但肯定是“未尽的”,因为表象是无法完全用言语表达的,而且这种详细描述和剧本式教学计划式的详细描述不同,前者倾向于记下想像中表象的激越点,有助于提供教学的线索,在教学中是可以根据真实情境修改的、变动的,而后者是为了执行时不出偏差,起到“指令集”的作用,是假设为不可变更的。
    2 Calderhead, J.(1984). Teachers' Classroom Decision-making.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 74.
    1 摘自实验学校LW老师听课手记。
    1 Kalekin-Fishman, D. (2001)The hidden injuries of a "slight limp". In M. Priestley(ed.), Disability and the Life Course: Global Perspectiv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 136.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4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84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 [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洋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84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 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19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Aoki, T. T. (2005). Curriculum in a new key—The collected works of Ted T. Aoki. Pinar, W. E, R. L. Irwin(Eds.).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 369.
    1 [古希腊]亚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12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 参见[德]西格蒙特·佛洛伊德著,张增武等译:《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23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3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25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3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35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3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同1,135页。
    3 参见[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7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3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 舒晋瑜采写:《赖声川:说说创意这个东西》,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3日。
    1 [美]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等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175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 矿矿著、黄全愈,陈彤译:《放飞美国——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93页,北京,接力出版社,2001。
    2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6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3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美]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余强主译:《当代课程问题》,165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253页,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5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14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加]迈克尔·富兰著:《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16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美]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等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25-2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 同1,9页。
    3 钟启泉编著:《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28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19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同1,200页。
    3 [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192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27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 [加]迈克尔·富兰著:《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16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Nickerson, D. S. &Moriarty, G(2005),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A Case of Mathematics Specialist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8: 113-140.
    3 [美]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余强主译:《当代课程问题》,174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Scriven.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1 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1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详:《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17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美]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方法:天然之天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美]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余强主译:《当代课程问题》,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7.[美]艾伦·C·奥恩斯坦、弗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美]A·H·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陈桂生:《漫话“教育机智”》,载《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10.[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美]F.迈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等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2.[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3.冯契著:《智慧的探索补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4.[加]富兰著:《变革的力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法]亨利·柏格森著,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法]亨利·柏格森著,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7.[英]怀特海著,刘放桐译:《思维方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北京,三联书店,2002。
    19.[德]胡塞尔著,杨富斌译:《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0.[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2.[加]哈金著,刘纲译:《驯服偶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3.[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
    24.[德]汉斯一格奥尔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5.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6.黄永和著:《后现代课程理论之研究:一种有机典范的课程观》,台北,师大书苑公司,2001。
    27.[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8.[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9.[德]库尔特·勒温著,高觉敷译:《拓扑心理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0.[德]利维纳斯著,顾建光等译:《生存及生存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1.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2.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编》(上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3.李政涛著:《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4.[美]米德著,李猛译:《现在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5.[加]迈克尔·富兰著:《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6.[法]梅洛庞蒂著,杨大春等译:《行为的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7.[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2002。
    38.[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0.[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1.[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2.欧用生:《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10)。
    43.[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4.[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6.[美]皮特斯·T著,凯歌编译:《第六项修炼》,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
    47.[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8.[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9.[法]圣埃克絮佩里著,周克希译:《小王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0.[日]市川博主编,沈晓敏主译:《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日本社会科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1.[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右脑与创造》,北京,北大出版社,1992。
    5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载《教育研究》,2005(2)。
    53.唐君毅著:《人生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4.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载《哲学研究》,2005(5)。
    55.[俄]乌申斯基著,张佩珍等译:《人是教育的对象》(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6.[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7.[美]威廉·詹姆士著,吴棠译:《多元的宇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8.王一川著:《意义的瞬间生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59.[美]小威姆斯·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0.[美]小威姆斯·多尔等主编,张文军等译:《课程愿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1.[德]西格蒙特·佛洛伊德著,张增武等译:《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62.[美]亚瑟·K.埃利斯著,张文军译:《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范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5。
    6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4.[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5.[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6.[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8.钟启泉:《教育机智: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载《语文学习》,1991(10)。
    69.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0.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1.钟启泉编著:《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2.[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4.[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75.张华:《论研究性教学》,载《教育参考》,2004(5)。
    76.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7.张世英著:《新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8.张焕庭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9.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0.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New York: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2. Bruner, J.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3.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Bruner, J. (1977).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5. Boulding, K. E. (2002). Predictive Reliability and the Future: The Need for Uncertainty. In: Lewis Upper Saddle River, N. J.: Merrill, c.
    6. Bergqvist, T.(2005), How Students Verify Conjectures: Teachers'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8: 171-191.
    7. Calderhead, J.(1993),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The Falmer Press.
    8. David, A. J. & Paul, E. & Donald, K.(2OO2), Methods For Teaching. New York: Peasson Education.
    9. Duckworth, E. (1996). "The Having of Wonderful Ideas"and Other Essay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0. Dreyfus, H. L, & Drefus, S. E. (1986). Mind over Machine. New York: Free Press,
    11. Eisner, E. (1985). The Ar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London; Philadelphia: Falmer Press.
    12. Eisner, E. (1979).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3. Estola, E. (2003). Teaching Bodies at Work.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5.
    14. James, G. H. & Kathleen, R. K.(2004). Curriculum Wisdo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15. Jackson., P. W.(1990).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6. Kalekin-Fishman, D.(2001)The hidden injuries of a "slight limp". In M. Priestley(ed.), Disability and the Life Course: Global Perspectiv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36.15.
    17. Lilly, F. R.. & Gillian, B. R. (2001). The Dynamics of Creative Teaching.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7, 725-740.
    18. Nickerson, D. S. &Moriarty, G.(2005),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A Case of Mathematics Specialist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8: 113-140.
    19. Oreck., B. (2004). The Artist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5, 55-69.
    20. Peter, P. G. & Gaalen, L. E. (1988).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21. Pinar, W. F. & Irwin. R. L.(2005). Curriculum in a New Ke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2. Stenhouse,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Litd.
    23. Rubin, e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n Tomorrow's schooling. (1975).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4. Schon, D. A.(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Basic Books.
    25. Tamir, P. (2004).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revisited. Curriculum studies, 36, 281-294.
    26. Van Manen, M. (2002). Writing In The Dark. Ontario: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27. Van Manen, M. (2002). The Tone of Teaching. Ontario: The Althouse Press.
    28. Van Manen, M. (2005). On the Epistemology of Reflective Practice. http://www.phenomenologyonline.com/max/articles/index.html
    29. Van Manen, M. (2005). The Practice of Practice. http://www.phenomenologyonline.com/max/articles/index.html
    30. Villar, M. L.(1994), Teaching: Reflective, from T. Huse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