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实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给义务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使学校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十年过去了,新课改实施之初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实施得如何?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较为落后的西南农村地区实施得如何?多年来一直被忽视,这需要全面的实证研究,国家也亟需这方面翔实的研究报告。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选取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亮点和难点环节——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作为关注的焦点,并以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五省份农村地区作为样本。
     三级课程作为核心概念,从字面理解即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三级课程有着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三级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三级课程作为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作为课程政策。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作为课程管理体制的三级课程,本研究则主要从课程体系和课程政策的角度关照三级课程。重点研究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情况,以及促进三级课程有效实施策略三个问题。以期真实客观地反映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状况,科学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为深化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三级课程实施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调研框架和工具。三级课程实施现状主要立足教师视角,从三级课程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三级课程实施主体素质、三级课程实施资源与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解;影响因素分析则主要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两个维度的七个二级指标进行描述。调研共发放教师问卷1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29份,有效率92.8%。数据和图表等主要通过Spss18.0和Excel2003进行处理。
     研究发现,总体上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是平稳的,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西南农村受到了较高的认同;三级课程得到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基本开齐开足,地方课程开发受到重视,类型多样,校本课程开发丰富多彩。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只重视国家课程部分科目的实施,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被忽视,地方、校本课程实施被轻视;课程管理底层组织和机构执行不力,教材多样化落实差;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教师资源严重不足;教与学方式没能得到根本转变;评价成为了三级课程实施的瓶颈。
     与此同时,从制度和非制度的因素分析入手发现:影响三级课程实施最主要的因素是保障机制,包括师资、经费、资源等多个方面;同时发现对三级课程实施影响较大的是非制度因素,包括教师人际关系、教育信念、非权力影响力等方面;此外,课程实施相关的组织和运行机制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针对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推进三级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建立健全相关的课程实施组织机构,并有效运行;精简国家课程科目,为学生发展提供核心知识,有效推进三级课程整合;建设和开发独具特色的农村课程资源;努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
     研究力图进行创新:在研究内容的选取上,首次整体关照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在研究的视角上,从政策实施的角度,分析影响三级课程实施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发现相比制度因素,教师人际关系、教育信念、非权力影响力等非制度因素对三级课程实施影响更大;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改变以往有关三级课程研究多以理论思辨为主的倾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用大量数据说话,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诚然,由于研究者本身的学识,资料收集的有限性,以及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本研究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The8th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started from the autumn in2001,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New idea, new model and new method make school education revitalized. Ten years later, how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idea, new model and new method?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is topic is needed. The government also calls for the research report in this area.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focused on the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national curriculum,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 curriculum) which is the crucial and difficult point in new curriculum reform. Rural areas in Yunnan, Guizhou, Sichuan, Chongqing, and Guangxi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As the core concept, three-level system curriculum is known as national curriculum,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 curriculum. In fact, we can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diversel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ree-level curriculum can be regarded as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and curriculum policy. This study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policy instead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had been researched by other research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cus on three question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lement the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Literature method, survey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ere adopted. We designed analysis framework and survey instrument based on present studies. For the surve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we detected it from teachers'perspective and from three aspects: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main body quality of implementing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implementing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we described it form two aspects-institutional factor and the non-institutional factor-with seven item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We sent out1109questionnaires.1109of them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is92.8%. The data and graphs were mainly processed by Spss18.0and Excel2003.
     As the research findings, gener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level syste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is steady. The concep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highly accepted.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all the national curriculums have been set up; local curriculums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types of curriculums are various and diverse; the conten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are very rich. However, some problems were also released in the implementary process. Firstly, close attention were paid to the traditional subjects in national curriculum while ignore the curriculum of music, sports, art and comprehens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despise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 curriculum. Secondly, curriculum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implement curriculum inadequately, so the diversity of textbooks haven't been practicable. Thirdly, it lacks of curriculum resource and teacher resource. Fourthly, there isn't essential change in teaching or learning ways. And lastly, the evaluation has been the hinder for the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key el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is safeguard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funds, resource, and so on. Non-institutional factor also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ncludes teach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ducation faith and non-power influence. In addition, 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annot be ignored.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ing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ry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simplifying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supplying the core knowledge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developing and creating typical rural curriculum resource; improving the rural teachers'quality; and improving the expan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innovate from several aspects.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we analyzed the institution factor and non-institution factor of implementing the three-level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we adopted empirical method and got findings or conclusion based on real data instead of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Besides, this research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Honestly, as the limitation of researcher's knowledge, the limi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research method, the present research may b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many relevant problems are still needed to be solved.
引文
① 王志理,王如松,周传斌.当前中国农业人口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农垦,2011(12):43-45.
    ② 李林兵.农村教育不应成为课改的盲点[N].中国教师报,2003-12-24.
    ③ 宋伟,毛磊.农村教育薄弱凸显[N].中国教育报,2007-06-29(11).
    ① 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2-25.
    ① 梁秀梅,于潜.民族地区实施新课程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06(1):32-34.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96.
    ② [日]平塜益德.世界教育辞典[Z].黄德诚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59.
    ① 曾天山.当代国外私立学校的主要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38-42.
    ②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7-163.
    ③ 曾天山.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8(2):22-27.
    ④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7-163.
    ① 教基[2006]10号.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J].云南教育视界,2006(6):17.
    ② 方铭琳.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20-22.
    ③ 柳斌.义务教育,这29年为何这么难?[J].教书育人,2007(16):5-9.
    ④ 张德元.“以民为主”、“以县为主”与“以国为主”——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变迁与现实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8):66-69.
    ⑤ 高如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J].教育研究,2003(5):64-70.⑥ 刘春.聚焦国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6-03-10(3)
    ① 刘春.聚焦国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6-03-10(3).
    ② 苏济.试析美英等国农村义务教育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0-123.
    ① 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2002(2):10-13.
    ②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若干保障机制——部分地区的政策及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40-44.
    ③ 申仁洪.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第32期广东教育沙龙综述[J].教育导刊,2002(12):4-6.
    ④ 陈文美,王德清.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3-5.
    ① 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3-97.
    ② 褚宏启,高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的制定[J].教育发展研究,2010(6):25-29.
    ③ 于发友,赵慧玲,赵承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1(4):50-54.
    ④ 翟博,孙百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12(5):22-30.
    ① 马晓强.“科尔曼报告”述评——兼论对我国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6(6):29-33.
    ② 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1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25.
    ③ 同上,57-62.
    ④ 沈有禄.西方教育公平测度研究简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7(12):36-42
    ① 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3.
    ② 同上,70.
    ③ 同上,78.
    ④ 同上,86-94.
    ⑤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①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7-53.
    ② 何建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8(2):95-96.
    ③ 周昆.我国村小教师队伍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富县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0.
    ④ 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J].教育研究,2007(3):30-36.
    ⑤ 田慧生.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9):47-53.
    ⑥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7-53.
    ⑦ 邬跃,程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4-86.
    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题组.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来自64个地市教育局长的信息及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4(3):4-8.
    ② 余冠仕,翟帆,赵秀红,柴葳.代表委员破解农村师资三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7-03-11(2)
    ③ 贾建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11-15.
    ④ 陈华兵.别拿支教边远山区惩罚教师[J].中国教工,2004(4):27.
    ⑤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代课人员清退有关情况[Z].教育部2006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2006-03-27.
    ① 朱永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7(9):62-64.
    ② 庞丽娟,夏婧.进一步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0(1):71-74.
    ③ 朱永新.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研究,2006(5):3-5.
    ④ 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4-79.
    ⑤ 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J].教育研究,2007(3):30-36.
    ⑥ 肖第郁,王佑萌.优化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关于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8):43-45.
    ⑦ 肖正德.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失衡问题与优化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2(4):104-108
    ⑧ 张文平.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8-140.
    ①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为海南师范大学针对农村师资培训“经费不足”、“工学矛盾”、“本地培训力量不足”等问题开发的师资培训平台。
    ② 张乐天.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基于柬埔寨、中国、蒙古、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4(9):9-]3.
    ③ 付建军.美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路径和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35-37.
    ④ 同上。
    ⑤ 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1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3-76.
    ⑥ 李潇晓,邹海瑞,杜学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1(8):86-88.
    ① 马云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4):3-9.
    ②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5.
    ①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4-69.
    ② 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台湾华东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1:36-37.
    ③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7.
    ④ 谢翌,马云鹏.关于课程实施几个问题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4):32-36.
    ① 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25-30.
    ② 颜明仁,李子建.教师对资讯科技教育的改革认同感与学校文化[J].优质学校教育学报,2002(2):1-16.
    ③ 李子建.香港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目标为本课程与常识科的比较[J].课程论坛,1998(2):71-83.
    ① 郑建芸.广东省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12.
    ② 李子建,尹弘飚.教师对课程变革的认同感和关注:课程实施研究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2005(6):107-128.
    ③ 王连照.西北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认同情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④ 钱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D].金华:杭州师范大学,2006.
    ① 胡小萍,冷先福.实施新课程:亟需增强农村中学校长的认同感[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21-38.
    ② 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35-39.
    ③ 苑青松.浅析西南地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认同感[J].当代教育论坛,2008(5):59-60.
    ④ 王连照.西北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认同情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19.
    ⑤ 钱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D].金华:杭州师范大学,2006:30-32.
    ⑥ 郑建芸.广东省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42.
    ①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
    ② 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311.
    ③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7.
    ④ 陈晓波.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基于实施取向的探讨[A].霍秉坤,于泽元,徐慧璇,朱嘉颖.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1-]09.
    ① 张善培.课程实施程度的测量[J].教育学报,1998(26):149-170.
    ① 夏雪梅.四十年来西方教师课程课程实施程度研究的回顾与评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1-26.
    ② Anderson, S.E. Understanding teacher Change:Revisiting 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J].Curriculum inguiry,1997 (3):331-367
    ② 姜荣华,关注为本采纳模式: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一种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08(5-6):115-118.
    ③ [美]吉纳·E.霍尔.吴晓玲.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1.
    ④ 夏雪梅.四十年来西方教师课程课程实施程度研究的回顾与评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1-26.
    ① 张善培.再论课程实施程度的测量[J].新课程,2007(2):8-10.
    ② 靳玉乐,尹弘飚.教师与新课程实施:基于CBAM的个案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51-58.
    ③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④ 夏雪梅.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估:一种整合架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19-24.
    ⑤ 夏雪梅,沈学珺.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的程度检测与干预[J].教育发展研究,2012(8):37-41.
    ① “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课程改革实验区追踪评估的最新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5(5):18-23.
    ② 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19-21.
    ③ 李洪祥.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4(11):15-18.
    ④ 赵蒙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23-25.
    ⑤ 陈家斌.我国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12):37-39.
    ⑥ 张释元.农村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中学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4.
    ⑦ 黄辰华.新课程实施在农村中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的个案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24.
    ⑧ 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19-21.
    ① 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19-21.
    ② 马云鹏,唐丽芳.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4(1):11-15.
    ① 王玉兵.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4(6):10-12.
    ② 李洪祥.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4(11):15-18.
    ① 王而治.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5-16.
    ② 汪霞.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英国中小学基础学科解析(之一)[J]外国教育资料,2000(6):13-17.
    ③ 崔永.重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框架[A].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5.
    ④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7.
    ⑤ 汪霞.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英国中小学基础学科解析(之一)[J].外国教育资料,2000(6):13-17.
    ⑥ 李茂.澳大利亚国家课程初定[N].中国教师报,2010-03-03(04)
    ⑦ 綦春霞,洪厚柞,王瑞霖.韩国新修订的国家课程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4):1-7.
    ① 主要成果有:熊梅,脱中菲,王廷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08(6):19-21:姜野军,官孟琼.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J].基础教育参考,2011(8):20-21;陆莉玲.课程领导视野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1(12):53-55.
    ② 王而治.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5-16.
    ③ 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6-8.
    ④ 徐辉,辛治洋.略论美国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J].教育研究,2002(3):84-88.
    ⑤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7.
    ① 谭娟晖.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对策[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8.
    ② 隋鹏梅.农村地方课程研究——以ZZ中学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7.
    ③ 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03-28(5)
    ① 孟凡丽.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几类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7-22.
    ②Yong, J.H..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the Response of Teachers [J]. Curriculum Inquiry,1985 (4):387-414.
    ② 张人杰.中外教师比较史纲(现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627-633.
    ③ 张传燧,王双兰.国外地方课程开发透视[J].当代教育论坛,2003(1):81-83.
    ①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② 同上
    ③ 彭建飞.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
    ④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7.
    ⑤ 季苹.论课程结构(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J].中小学管理,2001(2):2-4.
    ⑥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54-56.
    ⑦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① Skilbeck. 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J. Welton (Eds.),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Four Case Studies,1976:161.
    ② Thomas, I. D.,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1978:(2):24.
    ③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0.
    ④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⑤ 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50-55.⑥ 崔允漷.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0(2):22-26.
    ⑦ 汪发.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学实践——以宁夏灵武东塔中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2(5):22-25.
    ① 雷顺利.集权与分权的平衡——透视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1.
    ② 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23-27.
    ① 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2-25.
    ② 于影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再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分析[C].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8:619-624.
    ③ 刘秀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山东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④ 李敏.从三级对立走向三级整合的世界课程管理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6):28-30.
    ⑤ 赵中建,李敏.美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61-66.
    ⑥ 崔允漷,张雨强.督教分离教考合一——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56-66.
    ⑦ 许苏,张树德.澳大利亚三级课程领导理智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67-71.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中发[1999]9号,1999-06-13.
    ②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23):25-32.
    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2001-06-07.
    ④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Z].教基[2001]28号,2001-11-19.
    ① 谢翌,马云鹏.关于课程实施几个问题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4):32-36.
    ① 陈晓波.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基于实施取向的探讨[A].霍秉坤,于泽元,徐慧璇,朱嘉颖.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1-109.
    ② 李臣之.浅谈影响课程实施的六大因素[J].教育导刊,2001(23):20-28.
    ③ 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个案调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70.
    ④ 谢利民,杨喜凤新课程改革: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18.
    ① 卢立涛.课程实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教师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08(8):148-150.
    ② 孟卫青.理解课程政策: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12(6):30-44.
    ① 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J].北大教育评论,2004(1):89-94.
    ② 黄忠敬.课程政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6-7.
    ③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④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49-53.
    ⑤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0.
    ⑥ 李允杰,邱太昌.政策执行与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⑦ 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
    ① 赵正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② 刘德芝.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执行的研究综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4):106-109.
    ③ 杨道宇.中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27-33.
    ④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① 黄忠敬.课程政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
    ② 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2-25.
    ① 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
    ② [美]道格拉斯·G·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4.
    ③ 丹尼尔布罗姆利,陈郁等译.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0-299.
    ① 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46.
    ②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①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67.
    ② 欧用生.课程典范再建构[M].台北: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95.
    ③ 彭虹斌.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管理[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10-14.
    ① 吕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改革整体论[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① 吕建生.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多样化建设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9(3):49-51.
    ② 李建平.用什么教材谁说了算[N].中国教育报,2002-9-15(1).
    ① 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2):53-60.
    ② 王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两个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44-45.
    ③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J].语文建设,2002(9):4-6.
    ①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71.
    ②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J].语文建设,2002(9):4-6.
    ①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0.
    ① 卢立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学与管理,2007(4):3-5.
    ① 查有梁.十年新课程改革的统计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11):5-15.
    ②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24-129.
    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④ 同上。
    ①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85.
    ②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① 万有林.简论“非权力影响力”[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6):60-61.
    ①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社会学研究,1995(5):18-23.
    ① 季诚钧.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辨析——兼与靳玉乐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09(3):98-102.
    ② 张佳琳.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28.
    ① 何华宇.近十年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研究述评[J].中小学校长,2009(3):31-34.
    ② 郑文捷.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路径探析[J].中小学校长,2010(9):26-28.
    ③ 于波,宋乃庆.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11(6):23-27.
    ① 陈广琳.科学课程调整无人叫好老师家长均不满意[EB/OL].http://roll.sohu.com/20110707/n312677826.shtml,2013-03-10.
    ② 丁念金.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3-7.
    ③ 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8-114.
    ① 陈家斌.我国农村课程资源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12):37-39.
    ① 刘丽群.农村课程资源开发深层困境:乡村文化边缘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9(7):63-65.
    ② 宋乃庆,杨欣,李玲.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3(2):32-35.
    ③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0(6):3-7.
    ① 杨永双.农村地区加快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9):38-39.
    ② 刘自新.农村中小学也要“三网合一”——谈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信息化,2006(7):47-48.
    ① 孙颖,陶玉婷.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2(7):14-16.
    ① 郑永江,陈志菲.高校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模式探析[J].高教探索,2012(1):97-101.
    ② 蔡明兰.教师流动:问题与破解——基于安徽省城乡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2):92-97.
    ③ 杨启亮.制约课程评价改革的几个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11.
    ① 段作章.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科学,2007(4):27-31.
    ② 高凌飚.评价改革与观念的更新[J].考试研究,2011(2):67-71.
    ③ 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36-38.
    [1]张华.论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2):28-33.
    [2]王而治.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5-16.
    [3]叶丽新.“课程实施”的三维理解[J].现代教育论丛,2000(6):9-13.
    [4]杨振英,张洪玲.小学三级课程结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6):15-18.
    [5]马云鹏.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1(9):18-23.
    [6]李臣之.浅谈影响课程实施的六大因素[J].教育导刊,2001(23):20-28.
    [7]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6-20.
    [8]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24-129.
    [9]雷顺利.从钟摆现象看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兼论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产生[J].山东教育科研,2002(11):13-15.
    [10]雷顺利.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发展取向与运行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58-61.
    [11]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
    [12]李子健,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33.
    [13]彭虹斌,程红.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38-42.
    [14]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23-27.
    [15]靳玉乐,尹弘飚.教师与新课程实施:基于CBAM的个案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51-58.
    [15]尹弘飚,李子健.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个案调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70.
    [16]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0-103.
    [17]余进利.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2-25.
    [18]李敏.从三级对立走向三级整合的世界课程管理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6):28-30.
    [19]尹弘飚.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阶段理论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8):38-43.
    [20]崔允漷.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4(9):32.
    [21]郭晚盛.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J].山西教育,2004(20):4-7.
    [22]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19-21.
    [23]李子健.课程实施研究的障碍与契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1-144.
    [24]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7):30-34.
    [25]石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2005(9):28-30.
    [26]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9.
    [27]崔允漷,张雨强.督教分离教考合一——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56-66.
    [28]赵中建,李敏.美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61-66.
    [29]许苏,张树德.澳大利亚三级课程领导体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67-71.
    [30]张万波.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施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18-20.
    [31]唐丽芳,尹弘飚.我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研究进展及走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7(2):129-133.
    [32]王艳玲.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制度: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18-22.
    [33]王一军.三级管理框架内课程能力的生成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8(4):6-9.
    [34]刘辉.英国国家课程测验框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8(6):63-68.
    [35]丁念金.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3-7.
    [36]方蕾,王力强,丁念金.学校课程统整中课程结构的探讨——以上海市新会中学为个案[J].基础教育,2009(1):41-44.
    [37]段俊霞,刘义兵.课程统整故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9(3):59-61.
    [38]马云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4):3-9.
    [39]姜荣华,马云鹏.课程实施评定典范:方法论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61-64.
    [40]樊亚峤.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85-88.
    [41]廖辉.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与消解[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4-19.
    [42]夏雪梅.四十年来西方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研究的回顾与评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1-26.
    [43]于影丽,孟凡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7-10.
    [44]李思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6):20-107.
    [45]尹弘飚.重新理解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48-52.
    [46]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25-30.
    [47]冯新瑞.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61-64.
    [48]靳淑梅.多元文化课程实施途径对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启示[J].吉林教育·教学,2011(1):10.
    [49]金建芳.统整三类课程优化教学资源[J].现代教学,2011(3):18-19.
    [50]赵士果,崔允漷.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模式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1(7):32-36.
    [51]汤慧丽.三级课程管理的延伸与有效补充[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2):37-38.
    [52]王标,宋乃庆.西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3-62.
    [53]李洪修.学校课程改革的冲突与化解路径——基于组织文化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7-180.
    [54]李志超,靳玉乐.学校文化重建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2):22-26.
    [55]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6]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北碚: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7]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8]方宏常.论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运行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9]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0]雷顺利.集权与分权的平衡——透视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1]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主体论视野下学校课程管理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2]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3]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以夏河县两所藏族学校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4]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5]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6]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67]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8]罗厚辉.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69]吉纳·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70]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71]Peter s. hlebowitsh,孙德芳,孙杰.学校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72]A. V. Kelly,吕敏霞.课程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73]Jon wiles,joseph bondi,徐学福,陈静.课程开发:实践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74]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75]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76]Leigh chiarelott,杨明全.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77]常用才.文化变迁与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革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78]李允杰,丘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79]Ralph w. tyler,罗康张阅.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80]邓志伟.多元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81]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82]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8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84]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85]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86]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87]霍秉坤,于泽元,徐慧璇,朱嘉颖.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88]孙绵涛.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89]张天雪.基础教育改革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90]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91]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92]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1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93]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94]石鸥.中国基础教育60年(1949-2009)[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95]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96]Michael fullan,武云斐.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97]巴占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98]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99]蒋建华.知识·权利·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100]邓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101]孙绵涛.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102]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103]Goodlad, J.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M].New York:McGraw-Hill,1979. 60-64.
    [104]Kazlow, C. (1977).Faculty receptivity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A test of two explanations of resistance to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0 (2),87-98.
    [105]John, Chi-Kin Lee(2000). Teacher Receptivity to Curriculum Chang e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Vol.32, No.1,95-115.
    [106]Fullan, M.and pomfret, A, Rea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1997, VOI.47, No.3,11-27.
    [107]Fuller, Frances F.;And Others (1974). Concerns of Teachers:Research and Reconcept ulization[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59th, Chicago, Illinois, April 1974).
    [108]Hall, G.E. & Hord, S.M.(2001).Implementing change:Patterns, Principles, and Potholes[M].Boston:Allyn and Bacon.,61,68.
    [109]Anderson, S.E. Understanding teacher Change:Revisiting 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J].Curriculum inguiry,1997 (3):331-367
    [110]Cheung, D. hattie,J., & Ng, D. Reexamining the Stages of Concern Questionnaire:A test of Alternative Models[J].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2001 (4):226-232.
    [111]Cheng, Y.C.A preliminary study of school management initiative:responses to in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reform[J].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anl,1992(7):21-32.
    [112]Coleman, J.S. Families and schools[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7(6):32-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