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是历史前进的车轮。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与新世纪的抉择,是当今教育研究及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和创新音乐教育,创新音乐教育呼唤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面对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浪潮,我国各科教学都在积极推进创新,而本身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方面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所以,研究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前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已有初步的研究,但不够全面、深入,所以本文就音乐教育创新的理念、创新型音乐教师、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加以系统研究,并提出音乐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几点困惑,就教于同仁。另外,本文的第二部分“创新型教师(创新型音乐教师的素质建构)”一文荣获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比赛一等奖。
Creativity i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which has come into the awareness of the whole world and advocated by all the countries.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s a must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new century, a central concern for today's educational study and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calls for creative education, which in turns needs original teaching forces and fresh music education, entail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 in this field.
    Facing the tide of educational reform worldwide, active creative programs in education has been advancing progressively in China. Music education, which possesses creativity itself, is playing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fostering creativity and capability in practic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sic creation is epoch-making.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have been some theories and practice for music cre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esent systematically study to the concepts of creative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creative music teachers, the new means and approaches of creative music education. It also tries to the conf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ve music education in the hope of soliciting wisdom from my fellow professionals. In addi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Creative Music Teachers(quality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music teachers)" was awarded the first-class prize by the Third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Thesis Contest.
引文
(1)《中小学教育》陈培瑞,2001年第6期“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P9。
    (2)(6)《教育创新论》,张武升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P2、69。
    (3)(8)(11)《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P159,P256-257。
    (4)《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何工著,首师大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P14。
    (5)《发达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及实践研究》,徐承博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P194。
    (7)内特尔著《音乐人类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一文,载《中国音乐》1995年增刊续集:《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教育》P4。
    (9)《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刘沛,“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1998增刊
    (10)创新教育网:“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叶平
    (12)《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张晖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P172。
    (13)《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美]詹姆士 L 穆塞尔(James L. Mursell)、梅贝尔格连(Mabell Glenn)著、章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P33。
    (14)《创造心理》阿宝编著,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P6。
    (15)《创造力心理学》俞国良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4次出版,P318。
    (16)艺术教育学》魏传义主编,重庆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P200。
    (17)《创新与思维》杨名声,刘奎林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次出版,P37。
    (18)《教育的智慧》林崇德著,开明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P41。
    (19)《中国音乐教育》,金亚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2002年第1期P22。
    (20)《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12月第一次出版,P193-194。
    (21)《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张晖编著,首师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次出版,P69-70。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何工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教育创新论》 张武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4]《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5]《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曹理、缪裴言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6]《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张晖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7]《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徐勇、龚孝华编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1版。
    [8]《教师素质论》鞠献利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9]《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10]《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2版。
    [11]《于漪语言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2]《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张维、王秀著,湖南师大出版社。
    [13]《创造工程学》李延玉、熊寿华主编,成都科技大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4]《走创新之路—未来成功者的超值菜单》,王相盛著,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5]《知识创新思维方法论》刘助柏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6]《开发你的创新思维》立茂材著,华夏出版社。
    [17]《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音乐改革与发展的抉择》,阎立钦主编。
    [18]《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曹理、陈琪、陈蓓蕾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19]《创造力心理学》余国良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8月第4次印刷。
    [20]《国家级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教案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次出版。
    [21]《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获奖课例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次出版。
    [22]《中国音乐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2001、2002年各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