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情感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还有对学生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朱小蔓)简言之,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以情感来促进教育,更强调要教育情感本身,情绪感受自身就是要教育的内容。”所以,情感教育就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效的激活并利用师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各种情绪情感,并体验到愉快的教育;不仅要注意教育过程,如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校教育气氛,也要注重教育结果,如学生的技能、倾向和行为。这种情感教育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兴趣性的特征。
     情感教育的功能体现在教学中,它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可以维护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因而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讨论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之前,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作以系统性分析。从静态角度分析,教学中的各个要素都有丰富的情感;从动态角度分析,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目的的指引下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这些情感因素便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并以情感信息的形式在师生间流动,从而形成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动态网络。
     对教学中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策略,根据施教者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也是从施教者的角度以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的。在宏观上:1、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评价方案。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只有改变以往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案,才能有望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2、在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与咨询,关注学生中存在的普遍厌学问题,注重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3、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信任的心理环境中愉快地学习;4、充分发挥音、体、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就微观方面讲,实施策略要求教师做到四点:1.在教学中调整好自身的情绪状态;2.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材的情感因素;3.在教学中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教学手段上的艺术性等。
Emotion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nowadays when Quality Education is performed. Emotion education is a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 it emphasis. It concerns about the attitude, emotion, mood and belief of students in education process and it put an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self-esteem, thei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make students and society develop harmoniously. In brief, emotion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that can make students feel comfortable, i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such as creativity, mobility and interest and so on.
    In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form the healthy individuality; can influence and justify the cognitive process; can protect and enhance students health.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properly developing generation before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we first discuss the element of emotion education. From the still view, the emotion element in teaching hide in thee elements of teaching that is teacher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dignities view, wh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re in fearing activities, these emotional elements was Made alive thin float al emotional inform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us form a digital network of emotion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motional elements in teach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Because the educator plays an dominant pat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educators point of view that is; transform teaching idea, justify evaluation project, strengthen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consultant create proper inter-personnel environment.
引文
[1] (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8月版第284页
    [2]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1年2月版 第572页
    [3]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110页
    [4] 李晓文、王莹 《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版 第4页
    [5] 熊川武:《学习策略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版第42页
    [6] 赵国君:《情感在个体品德中的地位》《兰州大学学报》 1988.4期
    [7] 《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3月版第150页
    [8] P·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
    [9]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167—168页
    [10] 扈中评:《教育目的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第36页
    [11] 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教育研究》 2002年2期
    [12] 胡德辉:《论情感教育》《湖北大学学报》 1995年6期
    [13][15] 张志勇:《论情感教育功能的显现》《教育评论》1991年6期
    [14]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版
    [16] 洛克:《教育漫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第164页
    [17] 霍夫曼著,唐小杰译:《情感、认知与动机》《教育学文集智育》 第548页
    [18] 《灵枢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年版
    [19] 王登峰等:《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版
    [20] 李秉德:《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9月版 第2页
    [21] 彭永渭:《教学论新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6年8月版 第30页
    [22] 李晓文、王莹 《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版第15页
    [23] 董国福 《读启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年3月版76页
    [2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159页
    [25] 《课堂教学理论讲座》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6年8月版35页
    
    
    [26]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版106页
    [2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教学(上)》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年9月版 209页
    [28] 刘显国编:《反馈教学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年8月版18页
    [29] 应俊峰:《研究性课程》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版6页
    [30] 崔相录:《今日发达国家教育导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年7月版171页
    [31] 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118页
    [32] 海云明:《情感智商》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年6月版第39页
    [3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141页
    [34]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心理健康与教育》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页
    [35][36] 郑莉君:《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1998年12月版第29页.25页
    [37] 朱小蔓:《关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研究工作报告》
    [38] 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第1页
    [39] 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 1998年4期
    [40] 《现代面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第363页
    [4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第40页
    [42] 《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年版第66页
    [43] 荀子:《性恶篇》
    [44][45]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468.469页
    [46] 《论语》
    [47] 汤川秀树:《科学思维中心直觉和抽象》《哲学译丛》 1982.2期
    [48] 世界著名教育家》 贵州人民出版社1 989.11版第58页
    [49] 《裴期泰洛齐》 商务印书馆 1949年版
    [50] 朱小蔓:《情感教育意识及其特殊机制》《教育研究》 1993.7期
    [51] 《世界著名教育家》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年11月版第182页
    [52] (英)P·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5.3
    
    
    [53] 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4版第126页
    [54] 倪谷音,史慧芳:《愉快教育》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2年版第13页
    [55] 刘理:《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科学研究》 2002年3期
    [56] 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教育研究》 2002年2期
    
    
    (1)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2) 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3) 郑莉君:《内蒙古大学生心理键康研究》 1998年12月第1版
    (4) 海云明:《情感智商》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年6月第1版
    (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第1版
    (6) 鱼霞:《情感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
    (7) 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8)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1版
    (9) 熊川武:《学习策略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10) 扈中平等:《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 山东教育出版社
    (11) 赵丽敏等:《素质教学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2) (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 华夏出版社 1987年2月版
    (13) 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年10月版
    (14) 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7月版
    (15)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年4月版
    (16) 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2月版
    (17) 唐武、潘桂贤:《心理原理与素质教育》 1996年12月版
    (18) 苏霍拇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19) 洛克:《教育漫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20) 王登峰等:《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2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22) 彭永渭:《教学论新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6年8月版
    (23)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
    
    
    (24) 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 钟启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9月版
    (25) 董国福:《读启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年3月版
    (26) 赵丽敏:《素质教学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27) 陈光莲:《教学论概说》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4月版
    (28) 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版
    (29) 刘克兰:《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9月版
    (30) 罗明基:《教学论教程》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11月版
    (31)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32)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33) (美)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 李永宏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年9月版
    (34) S·拉塞克 G·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马胜利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35) 崔相录:《今日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导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年7月版
    (36) 《学会生存》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
    (37) 孔棣华:《现代教育锦囊》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38) 陈焕章:《教育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3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教学(上下)》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40) 吴松 吴芳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41) 刘显国:《反馈教学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年8月版
    (42) 应俊峰:《研究性课程》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43)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版
    (44) 冯平:《评价论》 东方出版社 1995年2月版
    (45)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46) 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 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47) 张德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48)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49) 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50) 卓晴君、方晓东:《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
    (51) 张大均、冯正直:《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2) 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53) 田惠生:《教学环境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 陈仙梅:《师生交往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教育研究》 1985.10期
    (2) 赵国君:《情感在个体品德中的地位》《兰州大学学报》 1988.4期
    (3) 邬大光:《情感教学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评论》 1989.4期
    (4) 张志勇:《论情感教育功能的显现》《教育评论》 1991.6期
    (5) 燕国材:《论情感及其培养》《教育研究》 1992.2期
    (6) 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教育研究》 1993.7期
    (7) 朱小蔓:《当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 1994.10期
    (8) 钟启泉:《“情意教育论”述略》《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5期
    (9) 齐欣:《情感教育研究述要》《教育评论》 1996.4期
    (10)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4.1期
    (11) 胡德辉:《论情感教育》《湖北大学学报》 1995.1期
    (12) 朱小蔓:《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教育研究》 1996.9期
    (13) 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与实践》 1995.1期
    (14) 宋吉岗:《浅谈情感教育》《天津教育》 1998.11期
    (15) 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 1999.1期
    (16) 纪大海:《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 2001.11期
    (17) 刘理:《让教与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科学研究》 2002.3期
    (18) 赵体俊、肖新义:《加入WTO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教育探索》 2002.7期
    
    
    (19) 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教育研究》 2002.2期
    (20) 薛晓阳、班华: 《理想的追求、卓越的教育》《教育研究》 2002.3期
    (21) 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 1998.4期
    (22) 叶子:《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 2001.4期
    (23) 蔺桂瑞:《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教育研究》 2001.12期
    (24) 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 2002.3期
    (25) 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教育研究》 2002.3期
    (26) 蔡伟:《普通中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中国教育学刊》 2001.1期
    (27) 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 2001.1期
    (28) 王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上海教育科研》 2002.1期
    (29) 段忠桥:《也谈“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2.4期
    (30) 张大均、冯正直:《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3期
    (31) 王极盛:《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心理科学》 1998.4期
    (32) 项贤明:《论人文系统中的教育》《教育研究》 2001.9期
    (33) 沈贵鹏:《校园物质情境的心理教育价值》《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9.3期
    (34) 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 1999.3期
    (35) 谢利民:《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与优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1.3期
    (36) 刘国华:《谈课堂教学反馈》《中等医学教育》 2000.2期
    (37) 唐洁:《课堂教学艺术摭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9.4期
    (38) 张将:《教学方法的优化》《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2期
    (39) 尹杰钦:《课堂教学艺术探微》《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1.3期
    (40) 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2.1期
    (41) 刁维国:《转型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1期
    (42)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光明日报》 2000年8月2日
    
    
    (43) 沈贵鹏:《隐性心育课程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4期
    (44) 祁钧:《让情感之泉在认知过程中长流不息》《江苏教育》 2002.6期
    (45) 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2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