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正式发轫于清朝末期,且已成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现象。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困惑的出现都与教育研究制度密切相关。因而,对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加以审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生,起因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研究需求的大幅增长。清朝末期,救亡图存与对人才的渴求,激发了政府和社会的教育研究需求,出现了专门教育研究领域。1905年,以学部及其附设机构的设立为标志,中国教育研究制度发端。其制度轮廓包括教育研究机构系统和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两个部分,价值取向是把教育研究制度作为教育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2-1948年,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经过定型期(1912-1936年)和调整时期(1937-1948年)。如果进一步划分,我们还可把整个这段时期细分为三个时间段:制度解构(1912-1916);制度成型(1917-1936);制度调整(1937-1948)。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研究模式和制度变迁呈现出三个特征;学术主导研究;关注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权威维护;以保障学术研究自由作为制度伦理取向。
     1949-1976年,以保障教育研究供给为动力,中国教育研究制度进入转型期。尽管其中一段时间发生过教育研究制度主客体时合时离,教育研究领域局面出现过紊乱,但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建设的制度化、政府教育研究机构创建及其制度化,两项一期工程的完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研究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教育研究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是行政主导研究的强化与升级。
     1977年至今,是中国教育研究制度走向规范化的逐步完善时期。以教育科学规划制度的推行为动力系统,基本完成了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及其办公室系统的建设,启动了大教育科研机构系统的构建,引入了市场机制,逐步使课题实施机制科学化,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得以创新与完善。当然,无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操作规程如何精细,都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制度创新与完善,总会受到整个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影响。
     教育研究制度具有科学属性、教育属性、管理属性和文化属性等多重属性,正因如此有时也就会遭遇制度困境,包括制度涵盖的模糊性、规制尺度的弹性和制度供给结构的失衡等。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结构,教育研究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实际上,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功能定位的伦理价值缺失,既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又有主体性方面的缺失。一些“教育病”或者“教学疾病”的发生,就与此密切相关。比如教师职业伦理价值体系异化导致的“教育缺失”。从实际情况看,当代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伦理正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包括教育研究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度化、政府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以及中小学教师岗位教研的制度化问题。但我相信,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可能性,尽管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但人们仍然可以有理性地进行制度变革方式与路径的选择。
     驻足抚思,我还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制度应该是有利于培植科学伦理精神的教育研究制度体系。应该伦理取向坚定,伦理关系清晰,伦理价值尺度弹性得当。同时,也应该是符合教育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制度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的制度体系。
     本论文基于教育研究制度分析的边缘化问题、教育研究经费短缺引发问题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以及教育研究领域的理论问题与教育研究发展问题,侧重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进入研究主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从1905年前后到2005年的一百年时间;空间跨度是中国本土。
     全文共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轫与成型,起先分析中国教育研究制度于清朝末期发端的原因,制度萌芽及其基本结构特征,然后研究中国早期教育研究制度的成型过程和此期的主要研究活动,最后分析早期教育研究模式及制度特征。第三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转型与规范,分两节论述。第四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熟与创新。第五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应然求索。
     论文的创新点有二:一是理论创新。系统论证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生发展规律、教育研究制度框架特征和教育研究制度属性问题,提出了教师职业伦理价值体系异化等概念。二是领域创新。系统研究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伦理,拓展了课程教学论研究和教育制度研究的视域。
Officially,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was started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art in China's education in recent century.Many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practical confusions are derived for vacancy on this field,therefore,examination on the system has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 nation'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or a district'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is attributable to the highly-increased demand for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government and society.Later Qing Dynasty,with the thought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doom and ensuring its survival and thirst for talents,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research was stimulated,thus,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earch was formally explored.1905,the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 ministry and its subsidiary bodies marked the rudi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of which its framework included two parts: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system,whose value orientation set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as one par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1912-1948 was a period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underwent two phases:fall into a pattern(1912-1936)and paralysed or half standstill(1937-1948).Further divided,this period contained three phases:unstable rudiment(1912-1916);spreading and built framework(1917-1936);paralysation or half standstill (1937-1948).The whole first half of 20~(th)century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model and system took on three features:the alternative appearance of academic domin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omination;system's attendance for regulations of academic comments and preservation for authority of academy;comparatively explicit ethic orientation of ensureing academic research freedom.
     From 1949 to 1976,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as brought into the reconstruction phase with ensuring the suppl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s its driving force.Despite of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subjects and objects of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rom time to time,the once disordered situation of the field of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the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of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of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two one-phase projects had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Majo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period is the intensification and upgrade of executive-led study.
     From 1977 till now,Chines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as gradually brought to standardization and perfection.With the implement of the education and science planning system as its driving force,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educational,scientific planning group had basically been completed,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major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launched,the market mechanisms introduced,the topics scientifically systematized and the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of education innovated and improved.Of course,no matter how fine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planning issues,it is only a technical problem.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 specific area of research is alway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the whole system of academic research.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has plural properties as scientific,educational,administrative,and cultural and so forth, all of which if are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system will step into dilemma,including the implicitness of the system's breadth,the elasticity of the regulation's yardstick and imbalance of the system's supplying structure.As a specific social structure,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be based o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m as its ethic norms.
     Actually,the functional loca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deficient in ethic value.This deficiency falls into two aspects:deficiency i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m,and absence of subjectivity,closely,out of which“educational flaws”and“teaching flaws”more often than not take place.For example,the alien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 value system leads“education deficiency”.From actual condition, ethic codes of contemporary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re confronted with three big challenges,including problems concerning systemat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inance, location of government-run institutes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systematization of research on high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However,I believe there is a probability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ough reform and innovation may trace back to old models, it can be conformed that there are still alternative methods and paths for rational change and reform.
     Thinking further,I hold that contemporary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hould benefit the nurturing of a new system with scientific and ethic spirit.It also should stick to its ethic orientation,discern its ethic relation,and appropriate ethic measure.Meanwhile,it should still make accordance to the framewo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and meet the need of social progress.
     Based on issues involving marginalization of analysis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problems aroused by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und,the yet-to-be sou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is area,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the 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al analysis to come to the point.Its duration is about one century from 1905 to 2005,and its conducting space covers the whole China.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Chapter One, introduction,gives a panoramic view of topic foundation,research frame,and comments on existing research.To begin with analysis on reasons that it was given birth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its basic features on rudimentary phase,Chapter Two,the originating and shaping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tudies its early form's developing process and main activities, ending in dissecting models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features of its system.
     On re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Chapter three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The first section,presenting guarantee of supply and demand--reestablish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emphases the drastic change of its environment and important projects of this phase,as well as explains research on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nd strengthening process of conference system.Concerning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 second section steps near standardization, dissecting the motivating system,infrastructure building, innovating system and other issues of this period.
     Titled by properties and dilemma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Chapter Four evaluates properties,which are plural,that lead in dilemma.Chapter Five,ethical analysis on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deals with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ystem,ethical judgement of its functional location,and ethical system of China's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of education.Chapter Six--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times--starts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these undertakes,hence work out the way and method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stinct by innovation in two aspects:the first is theoretical innovation,with whic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features of its framework,and its properties are systematically observed; the second is the broadening research area of this field,which conducts a logical 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China's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analyses it ethics,thus fill the vacancy on this field and extend the studying insight on curriculum teaching theor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system.
引文
[1]赵建中.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
    [1]6个市州教育科研机构分别为:长沙市教科院、岳阳市教科所、怀化市教科院、湘西自治州教科院、娄底市教科所、邵阳市教科所;12个县级教研机构分别为天心区教研室、宁乡县教研室、岳阳楼区教研室、临湘县教研室、娄星区教研室、双峰县教研室、双清区教研室、武冈市教研室、鹤城区教研室、洪江市教研室、吉首市教科所和凤凰县教研室。
    [2]参见:高智军.等.河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51.
    [2]谈松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科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3]靳玉乐.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7.5.
    [4]李保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1]Michael Davidson(北京师范大学 OECD 教育司教育指标与分析处).在2008年4月中国-OECD 教育决策与教育指标研讨会演讲[Z].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8.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4.
    [2]王真东.刘方.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3]李保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1]参见: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05-134.
    [2]参见: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2-5.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21.
    [1]参见: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3.
    [2]参见: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86.
    [3]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415.
    [4]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P229.
    [1]吴义昌.科研、教研与中小学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2004.8.
    [2]阿明·格雷特勒.欧洲教育研究[J].教育展望(PROSPECTS).2000.3(中文版).P69.
    [1]辛肠.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1992.4
    [1]参见: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P119-127.
    [2]参见: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46.
    [1]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丛书.序.参见:张正峰.权利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9.
    [2]潘懋元等.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P3.
    [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3.
    [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1.
    [2]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2-5.
    [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4.
    [1]尹桂荣.新中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罗丽文.城区教研室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之研究----以柳州市柳南区教研室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王贺兰.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2004.2-3.
    [3]王大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丁小平.中小学校本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P90.
    [5]参见:张玲.高中校本教研制度运行状况与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郭华.在新课程中生发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J].人民教育.2003.5.
    [1]李保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其综述分别引用了:
    [1]杨九俊.新课程改革中的校本教研制度;
    [2]基于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研究;
    [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4]吴永军.校本教研: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制度[J],江苏教育,2003,(11A);
    [5]金孜江,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35);
    [6]兰秀玲,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校长角色[J],辽宁教育,2003,(9);
    [7]陈凤琴,校本教研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8]孙有福,校本教研制度:中小学制度建设新视点[J],中小学管理,2004,(4);
    [9]关翠贞.校长是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J].辽宁教育.2003,(9);
    [10]邓雅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与创新[J].广西教育.2004,(5)。
    [2]彭小燕.九洲小学校本教研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鲁爱东.利用团队影响消除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边缘状态'[J].河北教育.2006.1.见[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070503-4.html,2008-05-03/2008-09-15。
    [2]参见:高智军等.河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3]参见:孙建东,孙淑华.关于建立高效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10.
    [4]参见:徐书业.广西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见[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070503-4.html,2008-05-03/2008-09-15。
    [1]李莎.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4.
    [2]张丰.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的思考[J].教师之友.2005.1.
    [3]吴义昌.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当代教育论坛.2005.11(下).
    [1]吴紫彦.创办现代化教育科研机构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1996.7.
    [2]陈及人,张丰.地方教科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9.2.
    [3]杜卫国,张振国.繁荣教育科学事业加强教育科研工作[J].山东教育科研.1999.1.
    [4]李建平.教研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5.
    [5]赵芾,李政.略论教育科研市场的消费者[J].教育科学研究.2001.4.
    [6]陶侃.对县级教科所(室)萎缩现象的剖析[J].教育评论.1995年.1.
    [7]何万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职能及其改革思路[J].辽宁教育研究.2002.7.
    [1]赵芾,李政.略论教育科研市场的消费者[J].教育科学研究.2001.4.
    [2]张岳琦.把我省教育科研推向一个新阶段——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省教育学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吉林教育科学.1995.3.
    [3]薛丁一.关于区县教育科研员基本功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7.2.
    [4]赵闾光.教育科研队伍的群体结构问题[J].教育研究.1990.6.
    [1]陈及人,张丰.地方教科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9.2.
    [2]许承庸.建立“教育科研带头人”制度[J].教育科学研究.1996.6.
    [3]钱丽霞.普教系统“八五”期间教育科研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6.6.
    [4]彭春丽等.高校科研及重大“十一五”科研规划透视[J],决策管理.2006.11.
    [5]连瑞庆.教育科研的战略地位与宏观调控[J].吉林教育科学.1995.3.
    [1]张俭福.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态、功能及其转化[J].基础教育研究.1996.6.
    [2]赵学漱.教育科研成果鉴定初探[J].教育研究.1995.6.
    [3]吴越.科研成果转化的立法研究[J].法学.1994.7.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58.
    [2]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163.
    [1]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话.代序[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9.
    [1]曾天山.教育科研:历史考察、资助体系和学术规范.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教育科研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P42.
    [1]八国之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
    [2]丁韪良.同文馆记.1907年6月于北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805.
    [1]参见: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526-527.
    [2]参见: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282-286.
    [3]16世纪末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肇始.
    [4]张柏春.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其中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始于19世纪的“自强运动”。参见:张柏春,李成智.技术史研究十二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P136.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68.
    [2]《皇朝经世文编》卷十四.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800.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821.
    [2]清帝谕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898年7月10日).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67.
    [3]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15.
    [1]丁韪良.同文馆记.1907年6月于北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805.
    [2]许结.中国文化史[M].花城出版社.2006.1.P5.
    [1]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526-530.
    [2]梁启超.论师范.载《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P980-983.转引自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P5.
    [1]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学术文化[M].文海出版社.1919年.P755.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329.
    [2]Marianne Bastid,Educational Reformin Early Twentieth-China,Chapter 3,pp.63.转引自:[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P65.
    [3]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见: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P1.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113.
    [5]于述胜.清代官学考述.见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443.
    [6]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458.
    [7]李国钧.清代考据学派的最高学府——诂经精舍与学海堂.见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604.
    [1]参见: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P26.
    [2]龚书铎,李文海.主编前言.见: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2.
    [3]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P22-23.
    [4]参见: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
    [5]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973.
    [6]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68.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327.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981.
    [2]1877年5月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与会者:美国72人,英国49人,其他国籍5人.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319.
    [4]曾天山.教育科研:历史考察、资助体系和学术规范.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教育科研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P42.
    [1]邓夏,叶雨.试论清末教育行政改制及其历史意义[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2]参见: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P8.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348.
    [2]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553-554.
    [3]参见: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P31.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93.
    [2]学部奏酌拟学部官制并归并国子监事宜改定额缺折(1906年5月13日).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784.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P28.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51.
    [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P9.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修订版.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8.
    [1]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60.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26.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0.
    [1]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01.
    [2]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36.
    [3]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76.
    [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P10.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P360-361.
    [2]参见:金林祥.评“六三三”学制.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210-2211.
    [1]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06.
    [1]参见: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P52.
    [2]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24.
    [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学术文化).文海出版社.民国八年五月(1919年).P797.
    [1]康熙十七年上谕举博学鸿儒.《圣祖仁皇帝圣训》卷十二.乾隆六年刻本.见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392.
    [2]乾隆元年上谕书院应仿自鹿洞规条.《高宗纯皇帝圣训》卷三十三.嘉庆十二年刻本.见: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1406.
    [3]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82.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P369.
    [2]蔡元培.大学令.转引自: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99.
    [3]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00.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8.
    [1]邓光东.总序.见: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2.
    [2]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05.
    [3]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22.
    [4]作者附加更正.
    [5]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92.
    [1][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P29.
    [2]马克思.黑格尔法律哲学批判.导言.
    [3]徐特立.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转引自: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4-6.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9.
    [5]杜佐周.现行学制的演变及其评议.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205.
    [6]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教育科学规划20年来的历史、现状与展望.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31.
    [1]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04-605.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0-12.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9-11.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5.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9.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P22-23.
    [2]参见:张复荃.教育行政学在我国的历史回顾[J].教育丛刊(辽宁师院)1983.3.转引自: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P26.
    [4]参见: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P390.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P384.
    [2]参见: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53-654.
    [3]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决议案.文化教育决议案.选自《抗日根据地资料选编》上册.转引自: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P1.
    [1]由小学生去办传习所.“即教即传”并轮流(或教师)召开“教学批评会”.
    [2]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决议案.文化教育决议案.选自《抗日根据地资料选编》上册.转引自: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P2.
    [3]边委会指示信第五号.关于中心小学校任务及办法.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P7-9.
    [4]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P39.
    [1]教育部.教育法规.1942.10.转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71.
    [2]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J].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641.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P723-724.转引自: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30.
    [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55.
    [2]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182-2188.
    [3]马和民.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P30.
    [4]杜佐周.现行学制的演变及其评议.引自: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P2205.
    [1]周济.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研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P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P306,342.参见: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P12.
    [3]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苏渭昌等主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P12.
    [1]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10月5日.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P4.转引自: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苏渭昌等主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P13.
    [2]周洪宇,李文鹏.教育科学的回顾、反思与展望.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510.
    [3]原有学制指1922年学制。参见: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99.
    [1]参见:武汉市教育局普通中学科.我们领导中学教学研究会的几点经验[J].人民教育.1953.9.
    [2]《人民教育》1955年11期短论:各省市教育厅局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3]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几项试行的合作办法的通知》.1956年.
    [1]冯文彬.培养教育新的一代.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会议上的报告[R].1950年4月27日.
    [2]《人民教育》短论.各省市教育厅局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1955年11月.
    [3]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2.
    [1]吕型伟.上海普通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P155,转引自: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34.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3-4.
    [1]本条目使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数据.除了特别注明外.均参考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
    [2]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232.
    [2]1950年7月28日政务院第43次政务会议通过.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颁布.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9。P197-199。
    [2]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几项试行的合作办法的通知》,1956年。
    [3]原有学制指 1922年学制。参见: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99。
    [4]王铁.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J].人民教育.1953.6.转引自: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15.
    [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55.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资料室.中小学教学论文索引(1949-196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P2.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422.
    [2]南京市中等学校教学研究室.南京市中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成立后的几项初步工作.人民教育.1955.11.
    [3]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十七卷.教育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4.P183.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703.
    [1]政务院.《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1950年6月1日.
    [2]文字改革与教育直接关联,1922年到1930年矍秋白等同志开始着手研究文字改革问题,1931年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方案,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曾经指出:“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1]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十七卷.教育志[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4.P183.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436-1437.
    [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78.
    [1]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554.
    [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79.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P415.
    [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64.
    [2]王炳照,苏渭昌.中国教育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一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P60.转引自: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3.
    [2]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2.P76.
    [1]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通史.苏渭昌等.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 1949-1999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P305-308.
    [1]教育部《关于解决高等学校理科各专业全部课程及工科各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共同的基础课程的教材问题的计划》1961年.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P422.
    [2]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1.
    [3]徐特立.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5.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107.
    [2]参见: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170.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104.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资料室.中小学教学论文索引(1949-1965)[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P8.
    [5]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P22-23.
    [6]马和民.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P30.
    [1]八八讲话: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8月8日作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
    [1]参见: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分析报告.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61.
    [2]邓小平.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引自: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1601-1602.
    [1]1979年.在昆明师范学院内成立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1]参见: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P7-13.
    [1]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分析报告.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61.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单列学科管理部门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业务上接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指导.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1]湘潭大学刘长庚教授和孙红玲博士提出。熊文华,李国富,聂劲松.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8.P310-314.
    [1]张健.关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报和“七五”总体规划的说明.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3.
    [2]有关省市教育科研机构筹建和正式成立情况的相关资料.引自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29-492.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文科教学研究室、理科教学研究室。
    [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中小学教育研究室、幼儿与特殊教育研究室、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室。
    [4]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文科教材教法编研室、理科教材教法编研室。
    [5]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6]云南和贵州等省。
    [4]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8]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在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实现教育科研自身价值,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6,5,P437。
    [1]因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时间段是 1983-1987年.从 1986-1990年的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各级各类课题于1987年7月才予以确定.“七五”规划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实际只有3年.
    [1]1986年开始,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设立学科规划组.
    [2]这些学科组分别是: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学科组(代码:A);教育心理学科组(代码:B);教育技术与传播学科组(代码:C);比较教育学科组(代码:D):德育学科组(代码:E);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代码:F);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代码:G);基础教育学科组(代码:H);高等教育学科组(代码:Ⅰ);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组(代码:J);成人教育学科组(代码:K):体育卫生美育学科组(代码:L);民族教育学科组(代码:M);国防军事教育学科组(代码:N),等等.
    [1]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870-872.
    [2]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开始实行中期评估、检查和交流制度.
    [1]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教育科学规划20年来的历史、现状及展望,见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分析报告,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39。
    [2]金宝成、华国栋,繁荣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210。
    [1]相关资料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1]转引自金吾伦,百年科学伦理的演进与当前的论争[J],求是,2003,22.
    [1]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指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兼任.规划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教委主任兼任.
    [2]一些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如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科研处.
    [3]桑玉成.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J].新华文摘.2004.5.
    [1]参见:杨文明.全球化背景下利益集团的变动及特征[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94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P29.
    [2]王仕元.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见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94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P35-36.
    [3]20世纪80年代.
    [1]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5.P7.
    [2]王丹.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及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412.
    [1]唐任伍.管理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P61.
    [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4.
    [1]毛加强等.政府经济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0.P7.
    [1]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坚持“三为服务”宗旨做好教育科学规划工作.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84.
    [2]湖南省的长沙市、邵阳市、湘西州、怀化市和岳阳市的部分县(市、区).
    [3]邓夏,叶雨.试论清末教育行政改制及其历史意义[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1]董纯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开幕词(1979年3月23日),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
    [1]教育部关于举办小学教师轮训班的指示.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345.
    [1]引自: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67.
    [2]参见: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P296-304.
    [1]沃勒斯坦指出。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3.
    [2]参见: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P134-138.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68.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3181.
    [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24.
    [4]Joireman.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2003.转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29.
    [5]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P283.
    [1]毛加强等.政府经济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0.P7.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P1-2.
    [1]参见:宋恩荣,吕达.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P117-122.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P3
    [1]田慧生,对20多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503。
    [1]《人民教育》短论,《各省市教育厅局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1955年11月。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P130.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P132.
    [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P155。
    [2]参见: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P82.
    [3]张健,关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报和“七五”总体规划的说明,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33。
    [1]金宝成、华国栋,繁荣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210。
    [2]参见: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撰写,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第1版(11月第三次印刷)。
    [2]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办法,总则。
    [1]相关资料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P5.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703。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P216.
    [1]黄书光 P39
    [2]《人民教育》短论,《各省市教育厅局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1955年11月。
    [3]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十七卷,教育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4,P183。
    [1]参见:宋恩荣,吕达.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P35-36.
    [2]参见:宋恩荣,吕达.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P9-10.
    [1]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1]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6.
    [2]参见: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1]本·戴维(Ben-David Joseph,1920-1986).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见刘兵,杨航,戴吾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P309.
    [2]彭江.大学学术研究制度的基本属性和宗旨分析[J].江苏高教.2007.5.
    [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18.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5.
    [1]吴定初.中国教育科研起源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2]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18.
    [3]朱小曼.关于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思考.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58.
    [1]张德,曲庆.管理(2004MBA 联考清华辅导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P3.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P19.
    [2]王树秀.8—12岁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2.3.
    [3]许结.中国文化史[M].花城出版社.2006.1.P1.
    [4][美]米歇尔.沃尔德罗.复杂(陈玲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P7.转引自: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4.
    [5]许结.中国文化史[M].花城出版社.2006.1.P3.
    [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2.
    [2]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检讨官僚主义和对今后普通教育方针的报告.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9).P240.
    [3]解光云.世界文化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修订版).P334.
    [1]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2]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办法.总则.
    [3]引自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5.P49-52.
    [1]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分析报告.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73.
    [2]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1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P159.
    [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0.
    [2]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J].教育研究.2007.9.
    [3]参见:石蕊.大学制度中的教学伦理[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4]高兆明.黑格尔“伦理实体”思想探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转引自:柳谦.教育与人的伦理本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教育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07.7.
    [1]参见: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236.
    [3]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P28.
    [1]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115.
    [2]参见: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9.
    [3]1914年6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倡导科学教育。参见: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第二版).P389.
    [1]涂又光.论人文精神.见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①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0.P320.
    [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第二版).P379.
    [3]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P6.
    [1]涂又光.论人文精神.见: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①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0.P320.
    [2]参见:张弘.再回首:'95人文精神热潮.见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①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0.P224-231.
    [1]石鸥.创新人才与知识本位教育[R].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演讲内容.2005.10.
    [1]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P22.
    [2]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0.
    [1]黄济.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 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P11.
    [2]张岳琦.把我国教育科研推向一个新阶段[J].吉林教育科学.1995.3.
    [1]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J].教育研究.2007.9.
    [2]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P298。转引自: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J/OL].HTIP://www.cnk.net,2008-05-04.
    [1][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7.P225.
    [2]袁祖社.走向“公共性自律”:“公域”与“私域”的分立与新制度价值观念孕生[J].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6.2.
    [1]孙显元.科学与生产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P72.转引自: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加强教育科研规划部门成果转化职能.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419.
    [1]田运.思维辞典.P442.转引自: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5.
    [2]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P92.
    [3]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1]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P63-64.
    [3][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厦出版社.1988.P292.
    [4]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P99.
    [5]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研究教育病理时所描述.
    [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2.
    [2]Linda darling-hammond,Teacher learning that supports student learning.引自:[美]Ornstein.A·C.当代课程问题(影印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P277.
    [1]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情况的通报(湘教通[2003]39号)[Z].2003.
    [2]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1]1873年,总理衙门委托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研究和报告欧美日本的教育制度,1883年完成《西学考略》,1892年李提摩太提供《七国新学备要》。见: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
    [2]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P262.
    [3]引自:许结.中国文化史[M].花城出版社.2006.1.
    [4]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P416-455.
    [1]周光礼.院校治理中的法律问题(湖南师范大学讲演录).
    [2]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机制和妥协程序[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3]骈茂林.教育督导监督职能的发展:以公共教育权力变迁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2006.8.
    [4]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1960年4月9日.见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P971.
    [5]聂荣臻.关于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1961年.
    [1]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P11.
    [2]朱小曼.关于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思考.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57.
    [3]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制度变迁: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发言.2004年12月.
    [4]陶西平.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J].基础教育参考.2006.3.
    [5][日本]佐藤学.
    [1]朱小曼.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作出更大贡献.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P2.
    [2]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4.
    [3]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3.
    [4]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P4.
    [1]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机制和妥协程序[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2]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79.转引自: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机.制和妥协程序[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1]参见: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P97.
    [1]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J],教育研究,2007,9。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P325.
    [1]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79。转引自: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机制和妥协程序[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4。
    [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P320。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94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
    [4]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学科发展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科研大家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7]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第十七卷.教育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4.
    [8]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①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0.
    [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资料室.中小学教学论文索引(1949-1965)[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0]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M](共三部).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
    [11]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苏渭昌等.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1999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
    [12]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学术文化)[M].文海出版社.1919年.
    [13]王谦.等.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方针政策分册(上.下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2.
    [14]李才栋.等.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5]王炳照.苏渭昌.中国教育通史(第8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
    [17]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18]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
    [19]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9.
    [20]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
    [21]赵建中(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
    [2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第二版).
    [2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
    [24]吕型伟.上海普通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2]解光云.世界文化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修订版).
    [26]许结.中国文化史[M].花城出版社.2006.1.
    [27]《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2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0]潘懋元.等.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32]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2.
    [33]张柏春.李成智.技术史研究十二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
    [34]刘兵.杨航.戴吾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35]梁启超.论师范.载《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6]张正峰.权利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9.
    [37]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38]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9]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0]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
    [41]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2]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
    [43]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44]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45]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46]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
    [47]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48]马和民.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9]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50]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2.
    [51]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52]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5.
    [53]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话.代序[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9.
    [54]郭小聪.中西古代政府制度及其近代转型路径约束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5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6]孙显元.科学与生产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7]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58]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60]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6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62]毛加强.等.政府经济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0.
    [63]唐任伍,管理审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64]张德.曲庆.管理(2004MBA 联考清华辅导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
    [65]聂劲松.中国农职业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
    [66]熊文华.李国富.聂劲松.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8.
    [67]丁小平.中小学校本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
    [68][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
    [69]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
    [70][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
    [71][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陈郁、罗华平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2][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7.
    [73][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厦出版社.1988.
    [74]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5][美]米歇尔.沃尔德罗.复杂(陈玲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
    [76][俄]列·托尔斯泰.LEO POLSTOY/ON LIFE(李正荣.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12.
    [77]彭小燕.九洲小学校本教研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J/OL].HTTP://www.cnki.net,2007-08-24.
    [78]尹桂荣.新中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
    [79]张玲.高中校本教研制度运行状况与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J/OL].HTTP://www.cnki.net,2007-08-24.
    [80]罗丽文.城区教研室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之研究----以柳州市柳南区教研室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7.
    [81]武汉市教育局普通中学科.我们领导中学教学研究会的几点经验[J].人民教育.1953.9.
    [82]南京市中等学校教学研究室.南京市中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成立后的几项初步工作[J].人民教育.1955.11.
    [83]桑玉成.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J].新华文摘.2004.5.
    [84]王丹.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及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
    [85]吴紫彦.创办现代化教育科研机构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1996.7.
    [86]靳玉乐.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7.5.
    [87]赵闾光.教育科研队伍的群体结构问题[J].教育研究.1990.6.
    [88]赵学漱.教育科研成果鉴定初探[J].教育研究.1995.6.
    [89]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J].教育研究.2007.9.
    [90]骈茂林.教育督导监督职能的发展:以公共教育权力变迁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2006.
    [91]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08.
    [92]谈松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93]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机制和妥协程序[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8.3.
    [94]袁祖社.走向“公共性自律”:“公域”与“私域”的分立与新制度价值观念孕生[J].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6.2.
    [95]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96]李保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97]王真东.刘方.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价值[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98]辛肠.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1992.4.
    [99]郭华.在新课程中生发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J].人民教育.2003.5.
    [100]王铁.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J].人民教育.1953.6.
    [101]陶侃.对县级教科所(室)萎缩现象的剖析[J].教育评论.1995年.1.
    [102]陈及人.张丰.地方教科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9.2.
    [103]赵芾、李政,略论教育科研市场的消费者[J],教育科学研究2001,4。
    [104]薛丁一.关于区县教育科研员基本功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7.2.
    [105]许承庸.建立“教育科研带头人”制度[J].教育科学研究.1996.6。
    [106]钱丽霞.普教系统“八五”期间教育科研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6.6.
    [107]金吾伦.百年科学伦理的演进与当前的论争[J].求是.2003.22.
    [108]彭江.大学学术研究制度的基本属性和宗旨分析[J].江苏高教.2007.5.
    [109]孙建东.孙淑华.关于建立高效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10.
    [110]李莎.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4.
    [11 1]张丰.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的思考[J].教师之友.2005.1.[J/OL].HTTP://www.cnki.net,2007-08-24.
    [112]张俭福.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态、功能及其转化[J],基础教育研究,1996,6。
    [113]彭春丽.等.高校科研及重大“十一五”科研规划透视[J].决策管理.2006.11.
    [114]吴越.科研成果转化的立法研究[J].法学.1994.7.
    [115]王树秀.8—12岁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2.3.
    [116]石蕊.大学制度中的教学伦理[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117]阿明·格雷特勒.欧洲教育研究[J].教育展望(PROSPECTS),2000,3(中文版)。
    [118]吴义昌.科研.教研与中小学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2004.8.
    [119]王贺兰.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
    [120]陶西平.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基础教育参考[J].2006.3.
    [121]杜卫国.张振国.繁荣教育科学事业加强教育科研工作[J].山东教育科研.1999.1.
    [122]何万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职能及其改革思路[J].辽宁教育研究.2002.7.
    [123]张岳琦.把我省教育科研推向一个新阶段——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省教育学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吉林教育科学.1995.3.
    [124]连瑞庆.教育科研的战略地位与宏观调控[J].吉林教育科学.1995.3.
    [125]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6.
    [126]彭江.大学学术研究制度的基本属性和宗旨分析[J].江苏高教.2007.5.
    [127]柳谦.教育与人的伦理本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教育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07.7.
    [128]颜卫青.制度伦理的边界、功能涵涉及其意义[J].求是.2004.9.
    [129]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4。
    [130]徐书业.广西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31]高兆明.黑格尔“伦理实体”思想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132]邓夏.叶雨.试论清末教育行政改制及其历史意义[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133]鲁爱东.利用团队影响消除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边缘状态'[J].河北教育.2006.1.
    [134]王大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1.[J/OL].HTTP://www.cnki.net,2007-09-14.
    [135]高智军.等.河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
    [136]吴定初.中国教育科研起源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137]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138]黄济.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
    [139]杨文明.全球化背景下利益集团的变动及特征.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
    [140]邓夏.叶雨.试论清末教育行政改制及其历史意义.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141]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情况的通报(湘教通[2003]39号).
    [142]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制度变迁: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发言[Z].2004年12月.
    [143]周光礼.院校治理中的法律问题(湖南师范大学讲演录)[Z]。
    [144]Michael Davidson(北京师范大学 OECD 教育司教育指标与分析处).在2008年4月中国-OECD 教育决策与教育指标研讨会演讲[Z].
    [145]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46]中国知网.
    [147]李建平.教研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5.
    [148].B.R.Clark;G.R.Neave.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Oxford,Eergamon Pres s,1996.
    [149][美]Ornstein.A·C.当代课程问题(影印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
    [150].Stenhouse.L.What Counts as Research.British of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1981.6.
    [151]Siegel,Back to the Future:Appraisal Righ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995)32Harvard Journal on Legi slation.
    [152]Gorard,StePhen.(2000)Educ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Cardiff:The University of WalesPress.
    [153]Afolayan,Johnsond.The ImPlic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American schools.To improve the Academy.1994(3).
    [154]Apple.M.w.: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155]Nixon.j.school-focused in-service education:an approach to staff development,1989.
    [156]Stenhouse.L.what counts as Research.British of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1981.
    [157]Paul westmeyer.Principles of governal and administ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harles c Thomas.Publisher.
    [158]Burton R.Clark.Creatio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Organizational Pathway of Transformation,LAV Press,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