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经过几番磨难,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教育行政者有感于教育的落后,故而从清末的“预备立宪”开始,到辛亥以后的“五族共和”,以及北伐后的“定都南京”,都将“教育普及”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只是中央政府愿虽宏,力却薄,且贫困至极,又不可能走“先富后教”的道路,只好借助民间的力量,但是千余年来民众未曾有过团体生活的训练,不能全部交由民间,故而只能走官倡民助的“第三条道路”。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新式学堂,树立现代学制,没有丝毫的经验能够传承,也不能依靠一两位学者的个人见解,故而需要众人商议,群策群力,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研究,从最初就不是学者的业务,而是众人的事务,这就产生了中国式的教育会,与西方的不一样,这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一类。随着新式学校的逐渐发展,教育上出现了一些急需要解决、但是行政机关一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如职业教育问题、儿童教育问题、民众教育问题等,故而出现了指向于各种问题的各式教育社,它们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二类。到了一定的阶段,教育学术落后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并且成为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故而又出现了新一类的教育研究组织,即教育学会。
     从地方型的教育会,到事业型的教育社,再到学术型的教育学会,由此构成了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本形态。它们是“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力量,三者随着新式教育发展逐渐出现:民国前期(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立足于地方的教育会,因中央及省级教育行政的萎缩,而联合组成全国性的教育会联合会,并和后起的教育社密切联系,在军阀混战的空隙中,直接指导了20年代的教育改革,实为本国民间教育研究运动的一个高峰。民国后期(北伐战争后至解放前),执政的国民党鉴于此前民众运动风起云涌,感受到了有“威胁”,故而对于社会组织加强了控制,地方的教育会面临着被停摆的困境,其后经过整顿才得以恢复,但元气已伤,不复此前光景。教育社当时亦受波折,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类别、数量、人员诸方面均有进步。此后,它们与教育学会又联合组成了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继续坚持着教育的研究,展现了我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三级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也有所变化,如从自然人变成了社团法人,从会长制转向了委员制,就教育研究而言,从民间代议的形式,转向了民间合议等等。
     走中国式的“第三条道路”来发展教育,原本为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符合国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至于走这条道路所经受的种种波折,以及道路本身的起起伏伏、疙疙瘩瘩,则可能是学习所免不了的学费。今日之中国,依然还很不富裕,普及教育的追求也未更改,教育学术研究水平依然需要加以提高,历史的经验值得加以关注。
The importance of New Education had finally been deeply realized after a series of tribulations in modern China.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regarded Universal Education as firmly pursuit from the Preliminary Constitutional of Late Qing Dynasty to Republic of five nationalities behi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Capital in Nanjing after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lthough Central Government had grand aspirations, it had to take the power of the non-governmental circles because of weakness of itself and too poor to select the way of developing education following promoting economy. Public never had the training of community life thousands of years, so it had to choose the Third Wa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Government encouragement and Private funding.
     It had no experience to inherit of building New School and Modern School System, and need to depend of not only one or two experts' comments but also others. Therefore,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ountries,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was not just the business of academics but the affairs of public. As a result, Chinese-style Education Association——the first clas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was start up at that mo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chool, it appeared a large number of significant issues in the domai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can not solve, just as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ld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so on, thence all kinds of Education Fellowship appeared to be the second clas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en Academic backwardness of education began to stand out and to be the disorder of Education continue development, so Education Society——the third clas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emerged.
     Educ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onsist of Place—Based Education Association, Business—Type Education Fellowship and Academic—Type Education Society in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ere the major power of the Third Wa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before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Because of the shrinking of Central and provinci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t became to be the height of civil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Place—Based Education Associations, National Education Federation and Education Fellowships guide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1920s directly during the gap when warlords fighting agains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late-before PRC establishment, KMT felt a threat therefore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owing to surging popular movement ago, so Place—Based Education Associations had been seriously hampered. Although Education Fellowships also encountered twists and turns, they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development in type, quantity and personnel aspects. Then they founded 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ssociate with Education Societies, and continued to do education research. Tertiary educ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changed itself, from the natural into a corporation aggregate,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system turned into Committee system.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form of collegiate instead of Representative of civil.
     Although choosing the Third Way to develop education was in desperation expediency, it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people to get an unexpected harvest due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ssuredly choosing this way may confront all the ups and downs, but the pursuit of universal education has not changed while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lso need to be improved, so historical experience is also worth learning.
引文
①张礼永:《课程表的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3~27页。
    ②金林祥:《评“六三三”学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年1期,第41-47页。
    ①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09页。
    ② Denis Teitchett and John K. Fairban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Part 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vol.13,p.361.
    ②本研究对于'educational Associations "概称之为“教育组织”,而不称“教育社团”或“教育团体”,因“社团”或“团体”为纯粹的民间组织,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不乏这样的团体,但是教育有着特殊性,它与国家的政治紧密相关,故而部分教育组织是由官方出面举行或支持的,它们不属于纯粹的民间社团,却又有着近似民间社团的行为,用社团来指称似不准确,它们也不是行政机关,所以只好用范围稍广的“教育组织”来指代。梁漱溟在《乡村建设大意》中曾对“组织”做过解释,即“大家合起来的意思”,既是“大家”,那无论是来自官方的,还是起源民间的,用“组织”似都合适。本研究在行文时有时需引用相关研究,众人名称不一,有“教育协会”、“教育团体”、“教育社团”等说法,有时又不得不从属,特此说明。
    ③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三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200-231页。
    ④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上海:教育编译馆印行1935年。
    ⑤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⑥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第7页。
    ⑦王郁之:《湖北省教育会史略》(1963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4辑: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108-1112页;赵冕:《晏阳初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平教会》,《文史资料》,第43辑,1964年,第172-185页。
    ①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2期,第93-94页。
    ②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江苏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4期,第53~56、58页。
    ③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39~458页。
    ④胡崑岗:《教育科学学术团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166-167页。
    ⑤辞条立意介绍进行学术研究的教育科学团体,却包含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基督教知识普及协会”等宗教性组织,而最接近辞条本身的,如德国的由赫尔巴特弟子所组织的科学的教育学会(Verein fur wissenschaftliche padagogik)、美国的赫尔巴特学会(National Herbart Society)及其后续全美教育学会(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英国的教育学会(Education Society)、日本教育学会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等,均不见踪影。
    ⑥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96~272页。
    ①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72~590页。
    ②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572页。
    ③此表依据中国期刊网所载数据制成,并加个人所知补充而得,虽未收罗殆尽,但大体如此。表中“硕”为硕士学位论文,“博”为博士学位论文,“著”为著作,“论”为专题研究论文,“志”为志书。
    ④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卷1期,2002年3月,第60-70页。
    ⑤张伟平:《我国普通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教育社团述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2期,第29-33页。
    ⑥张伟平:《试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学制的演变》,《浙江学刊》,2002年3期,第194-198页。
    ⑦贺金林:《清末教育会浅议》,《船山学刊》,2003年1期,第130~133页。
    ⑧贺金林:《清末教育团体类型之比较》,《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6卷1期,2004年2月,第49-53页。
    ⑨孙广勇:《民国初期全国性教育团体群落论》,《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8卷8期,2007年8 月,第13~16页。
    ①兰军:《我国近代教育社团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关系》,《学习月刊》,2009年8期,第20~21页。
    ②贺金林:《清末教育会初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刘登秀:《清末教育会研究》,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③王章锋:《民国前期教育团体研究》(1912-1927),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王臣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⑤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⑥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⑦张彬:《经亨颐与浙江教育会》,《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0卷3期,2000年6月,第92-98页;白锦表、陈春萍:《浙江教育会考略》,《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4卷3期,2001年9月,第87-91页;白锦表:《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3期,第92-95页。
    ⑧蒋梅:《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戴长征:《清季的江苏教育会》(1905~191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⑨刘方仪:《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推手——江苏省教育会研究(1905-1927)》,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何以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190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⑩谷秀青著:《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 孙广勇:《江苏省教育会的历史演变与作用》,《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年4期,第26~31页。
    12 陈敏:《论清末教育会学务活动空间的扩张——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教育评论》2008年6期,第140-144页。
    13 贺金林:《清末教育会初探——以江苏教育会和中央教育会为中心》,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4 关晓红:《清末中央教育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第116-140页。
    15 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3期,第125~128页。
    16 杨卫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之解散考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53-~157页。
    17 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9 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壬戌学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2卷9期,2010年9月,第39~43页。
    ①易铁夫:《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会讯》,1997年Z1期,第27-32页;涂怀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对于20年代教育科学化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第138-141页。
    ②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近代中国模仿美国教育的推进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③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④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民国教育界(1919~1928)》,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⑤杨卫明:《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交流活动论略》,《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卷12期,2007年12月,第7-11页;杨莲:《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1期,第22~27页;何树远:《胡适与中华教育改进社》,《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第139-143页:黄少明:《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有关图书馆议决案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3期,第88-92页;柯小卫:《群英荟萃中华教育改进社》,《生活教育》,2010年4期,第51~56页。
    ⑥行水:《薪火传承九十年——一个教育团体的成长》,《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2期,第40-45页。
    ⑦程贻举主编:《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1937~1946),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⑧《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⑨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述论——以年会(1932~1936年)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2期,第95~100页;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与乡村教育派分的互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第60~64页。
    ⑩田景正、张建国:《略述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团体的贡献及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9期,第32-34页。
    11 李雪燕:《华法教育会》,武昌: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2 刘正伟:《督抚与乡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3~375页。
    13 张元隆:《从清末民初教育团体看国与民的互动》,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63~273页。
    ①广少奎:《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206页。
    ②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8-156页。
    ④萧小红:《江苏教育总会与现代化问题(1905-1914)》(法文版),转引自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何以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190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页。
    ①盛宣怀:《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版,第73页。
    ②康有为:《请开学校折》,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108~110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247页。
    ④包括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
    ⑤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02页。
    ⑥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1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513页。
    ②“钦定学堂章程”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章程》以及《蒙学堂章程》各一份,共六件。
    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119页。
    ④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136页。
    ⑤“奏定学堂章程”包含:《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并附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考试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等一系列章程。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10-111页。
    ⑧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13页。
    ⑨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39~140页。
    ⑩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42页。
    11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六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4页。
    12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4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140页。
    ③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9年,第1-2页。
    ④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第53-54页。
    ⑤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357页。
    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4页。
    ⑦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79页。
    ⑧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42页。
    ⑨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54页。
    ⑩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65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42~743页。
    ②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42页。
    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533页。
    ④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532页。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534页。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10页。
    ⑧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80页。
    ⑨朱彬撰、饶钦荣点校:《礼记训纂·学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45页。
    ⑩“先富后教”,或“富然后教”,出自《论语》,原文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路》,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5页。)
    ①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治国篇》,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24页。
    ②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牧民篇》,第2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3版,第16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上》,第114页。
    ⑤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建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3页。
    ⑥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50页。
    ⑦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路》,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07页。
    ⑧有研究认为这段简单的对话,蕴含着夫子宝贵的治国思想,即“先使百姓富裕,再让百姓受教育。”(李德民:《孔子语录集解》,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9页。)另有研究认为“庶”“富”“教”治国三要素之间存有“先后顺序”,这一顺序表明“‘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林永强:《论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的时代性及其现实意义》,《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第43页。)
    ⑨李旭编著:《孔子:执着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李旭著:《孔子直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⑩张元济:《贫困之教育》,《教育周报》,第37期,1914年4月1日,第1页。
    11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路》,第907-908页。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534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80页。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61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第255~260页。
    ⑤范源濂:《教师之大任》,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第735页。
    ①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著、花海燕等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59页。
    ③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第84页。
    ④鲍尔生对于德国大学、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皇家科学院曾做过一番比较,指出“学术研究工作从17世纪起就被新建立的学术机构承担了,在法国就是皇家学院,在英国就是皇家学会。这种情形至今未变。··在德国,学会实际上是各地都有,最重要的是1700年经莱布尼茨的不懈努力而在柏林所建立的科学院。但德国的学会从来没有达到象西欧国家学会那样大的影响。普鲁士的最高学府不是柏林的科学院,而是哈勒大学——尽管柏林科学院曾受到象腓特烈大帝这样最高统治者的极力关怀和积极支持,甚至其本人还参与过领导工作;而哈勒大学却依靠极不充分的捐赠,也象其他德国大学一样仅仅享有皇家一份极为吝啬的拨款。至于格廷根大学,由于汉诺威宫廷远在伦敦,‘科学学会’从开始就只是大学的附属组织。德国的学会组织和它们的成就,至今仍然如故。”(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第84~85页。)
    ⑤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第84页。
    ①魏尔基:《教育作为研究领域的起源》,胡森、波斯尔斯韦特主编:《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2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592页。
    ①Hills P. J.: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2. p.38.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26页。
    ①此种教育会议,就中央而言,民初教育部曾召集过全国师范学校校长会议(1915年8月)、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1917年10月)、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1918年4月)、全国中学校长会议(1918年10月)、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1918年10月);地方也有类似会议召集,因偏重于地方教育,就不再列举。
    ②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35页。
    ③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93页。
    ④大会通过的“宣言”认为:“一国的教育,必有个一贯的宗旨,方可以确立国家生存的基础,而筑成国民文化向上的轨道。中华民国成立十七年了,虽然也曾定过教育宗旨,但是很空泛,很容易发生歧义。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主义,所以等于没有宗旨。”(《国立大学联合会月刊》,1卷5号,1928年5月,第1页。)
    ⑤《国立大学联合会月刊》,1卷5号,1928年5月,第2页。
    ①朱经农:《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时事年刊》,第1期,1930年,第529页。
    ②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29年秋组织了“教育方案编制委员会”,延聘各地专家数十人,于半年内,草成各种方案。据大会宣言:“方案分为十章,其编制是就全国教育,作一个通盘的打算,力矫各不相谋的弊病,所以各章各节,完全是互相关系,所有的精神,也是全体一贯。”
    ③《河南教育》,2卷19-20期,1930年5月,第1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16页。
    ⑤《甘肃教育》,1卷4-5期,1939年3月15日,第41页。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⑦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印书公司1934年,第44~45页。
    ⑧陶行知此则提案理由为:“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试验,方能免入歧路。吾国办教育的人,多半是为外国教育制度拉东洋车,一国拉厌了,又换一国,到底是拉来干吗?我们应当觉悟,唯独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建设适合国情的教育。”
    ⑨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352页。
    ⑩《教育部公报》,第1年第1期,1929年1月,第91-93页。
    ①黄敬思:《教育研究所为何不办?》,《华年》,1卷38期,1932年12月31日,第747页。
    ②吴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6页。
    ③《中央教育研究所简章》,《申报》,1930年4月28日,第9版。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档案,全宗号一,案卷号2359。
    ⑤李清悚的提案,还有国际比较的部分,原文为:“欧美各国皆有成例,如英国教育部之调查报告局,德国之中央教育院,美国之内政部教育局、以及各省市附设之教育研究部,日本之本[文]部省设专门委员会等。我国向无此制,各教育学术团体,昔年有此请求,均未见诸实行。今后建国教育工作,经纬万端,亟宜早为筹设,教育前途,实深利赖。”
    ⑥一、中央方面,由教育部附设—中央教育研究所,各省市于教育厅局内设教育研究所。二、中央教育研究所内,可分设(1)调查测验,(2)编辑出版,(3)统计报告,(4)实验研究等各部,各省市研究部内视规模之大小分设各组。三、中央教育研究所采所长制,下设研究专员若干人,部主任各一人,科员办事员若干人,略仿国立编译馆制。各省市研究部设主任一人,研究员若干人,办事员若干人。四、中央研究所之经费,除由中央指拨外,应于各项庚款内每年指定一定数额之事业辅助费,各省市研究部经费在教育经费内开支。五、中央教育研究所遇关某种特殊问题之研究,得延聘专家组设各种委员会。六、详细规程办法,由教育部订定呈行政院备案施行。七、中央教育研究所于1939年内成立之。(教育部编:《第三次全国会议报告》,编者刊1939年,第130页。)
    ⑦王文新:《教育研究所设立的必要及其工作》,《教育通讯》,3卷43期,1940年11月9日,第7-9 页。
    ①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98~302页。
    ②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0-41页。
    ③1915年《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其宗旨为“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通教育”,由“教育部设立,受教育总长之监督”,会员有教育部职员、直辖学校职员、京师劝学所职员、京师警察厅职员、京师教育会会员、京师通俗教育会会员、其他对本会研究事项有专长者。(朱有瑜、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76-377页)
    ④1918年的《教育调查会规程》,由教育部订定,规定该会隶属于教育总长,以调查审议教育上之重要事项为目的;对于教育总长之咨询,该会应陈述意见;该会关于教育上之重要事项,得建议于教育总长。(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03~404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第26~27页。
    ⑥艺术教育研究委员会,依据“大学院艺术教育研究委员会组织条例”成立。“条例”共五条:第一条,本会为艺术教育委员会分组委员会之一,专司审核全国艺术教育状况,及规划实施方案事宜。第二条,本会由艺术教育委员会,推定若干人,并就国中艺术家聘定若干人组织之,分掌下列事项:一、关于调查事项,二、关于规划事项。第三条,本会设调查股,专办关于调查左列事项:一、国内各级学校之艺术教育现状;二、各种公共场所之艺术的设置现状;三、美术馆博物馆社会的艺术教育现状;四、各种艺术教科书及其他出版物现状;五、各国艺术教育现状。第四条,本会设规划股,专办关于研究艺术教育之改良及建设事宜。第五条,本条例经艺术教育委员会通过施行。(《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1928年1月,第72~73页。)
    ①《教育部组织法已公布》,《申报》,1928年12月4日,第11版。
    ②《教育通讯》,1卷16期,1938年7月9日,第13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第75~88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第89-90页。
    ①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274页。
    ①吉田熊次:《教育学会》,大日本百科辞书编纂所编纂:《教育大辞书》,东京:日本图书セソタ一1997年,据1918年同文馆教育大辞书影印,第449~450页。
    ②金子忠史《NSSE》,细谷俊夫等编辑:《新教育学大事典》(第1卷),东京:第一法规1990年,第213页。
    ③ Harlow G. Unger: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Fasts On File, Inc.1996.vol.2 p.653.
    ④山内太郎《NSSE》,海后宗臣、泽田庆辅等编:《教育学事典》(第1卷),东京:平凡社1954年,第147页。
    ⑤ Edward L. Dejnozka & David E. Kapel:American Educators'Encyclopedia.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 Press.1991.pp.385-3861.
    ①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再版,第90页。
    ②668个新式团体,分为商业类265个,教育类103个,政治类85个,学术类65个,外交类50个,农业类、风俗类各26个,青年类、艺文类各17个,宗教类6个,工业类、慈善类各4个。(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第144页)
    ③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第274页。
    ④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第275-276页。
    ①刘正伟:《督抚与乡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5页;郑新华:《近代教育如何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的实践为例(190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页;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1页。
    ②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卷1期,2002年3月,第63页。
    ③张兰馨:《张骞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转引自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卷1期,2002年3月,第63页。
    ④刘正伟:《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第318-319页。
    ①福建教育总会:《沿革录》,《福建教育总会一览》,福州:编者刊1910年,转引自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页。
    ②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5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6页。
    ④此项任务包括:(1)管理教授之实况,(2)教科用之图书、器具,其种类、程度是否完备合式,(3)校地之卫生之合否,(4)学生之行检如何。
    ⑤此项任务包括:(1)地方户口与学龄儿童之数(此条应与劝学所会商办理),(2)官私立小学若干所及建立年月,(3)各种学堂若干所及建立年月,(4)各学堂管理员、教员之籍贯姓名,(5)各学堂学生人数,(6)各学堂学科及教授时间,(7)各学堂经费数目及所自出。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8~259页。
    ②朱有嗽、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6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6~257页。
    ④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6页。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795页。
    ⑥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6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299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3卷),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9年,第1219页。
    ③刘正伟:《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第315-323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5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0页。
    ⑥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第14页。
    ⑦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4页。
    ⑧江苏教育总会:《江苏教育总会文牍》(二编上),上海:编者刊1907年,第147-148页。
    ①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九期,1909年8月,第114页。
    ②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第274页。
    ③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第114页。
    ④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第113页。
    ⑤孟森:《地方自治与教育》,《教育杂志》,第一年第四期,1909年3月,第52页。
    ⑥学部总务司编:《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宣统元年分》,编者刊,转引自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72页。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士册》,第17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第19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57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0~262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二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0~11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2~263页。
    ②《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1928年1月,第36-39页。
    ③余家菊、舒新城等编:《中国教育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647-649页。
    ④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6页。
    ①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38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秋墨:《教育会的改造》,《民国日报》,1921年12月7日,第3版。
    ④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法法》(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2页。
    ⑤《上海市自治志》,《公牍甲编》,第1页,转引自刘正伟:《督抚与乡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第177页。
    ⑥陈顾远:《地方自治简述》,泰东国民书局1922年,第4页,转引自周联合:《自治与官治: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法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⑦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78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28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8~729页。
    ③冷隽指出“地方自治团体的活动”包括公安、教育、财政、建设、公营、卫生、救济、委办8项事务(冷隽:《地方自治述要》,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57~69页);董修甲则指出“地方自治团体的任务”为7项:保安、财政、教育、卫生、救济、实业、工程。(董修甲:《中国地方自治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45-168页)
    ④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8页。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42页。
    ⑥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765页。
    ⑦高田幸男:《清末地方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的形成——苏浙皖三省各厅、州、县教育行政机构的状况》,《史林》,1996年第3期,第115-120页。
    ⑧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六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大会议决案,第1页。
    ⑨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9~310页。
    ①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六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大会议决案,第1页。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8页。
    ③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第310页。
    ④郑新华曾论述了江苏省教育会在文化改良的贡献,包括文学、美术、电影等。(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何以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190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7-57页。)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07页。
    ⑥白锦表:《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3期,第92-95页。
    ①刘正伟:《督抚与乡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第352~375页。
    ②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何以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1905~1927))》,第58~86页。
    ③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7~138页。
    ④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2版,第321页。
    ⑤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66页。
    ⑥徐珍:《中外教学法演进》,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⑦今昔嘉藏著、但焘译:《蒙台梭利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顾树森编译:《蒙铁梭利女史新教育法》,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
    ⑧徐珍:《中外教学法演进》,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①俞子夷:《幼儿园教学法及蒙台梭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1期,第96页。
    ②《蒙台梭利教育学不适用于我国》,《申报》,1931年2月21日,第12版。
    ③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4~359页。
    ④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第772页。
    ⑤《教育与地方自治》,《新教育》,1卷2期,1919年3月,第117页。
    ⑥1915年2月袁世凯的《颁定教育要旨》指出,“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提出七项,即“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为教育要旨。其中“重自治”项,认为“今人皆知地方自治,不知地方者,受治之客体,其主体仍在乎人;未有人人不能自治,而地方可以自治者”,指出“欲求人之能自治,必先求人人各有自治力。”(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第239页)
    ⑦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第239页。
    ⑧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第1102~1103页。
    ①沈同芳著录:《江苏学务总会文牍》(初编),上海:江苏学务总会发行1906年,第11页。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54页。
    ③黄炎培:《八十年来》,第54页。
    ④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583~585页。
    ⑤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55页。
    ⑥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6页。
    ⑦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第185页。
    ⑧《教育杂志》,18卷12期,1926年12月,教育界消息,第4页。
    ⑨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年,第84页。
    ①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83页。
    ②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52页。
    ③“‘两江系’其领袖人物为徐方汉、丁铭礼、向道成辈,徐与刘道章合作,且为公益维持会之中坚分子,与刘同时为正副会长。”(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53页。
    ④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62~63页。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三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42页
    ⑥当日签到16人为:蔡晓舟、陶知行、蔡亚清、孙养耀、戴霖周、夏季培、刘海屏、郑鸣浦、虞伯华、刘式庵、光明甫、程小苏、虞蕴珊、董继功、王肖山、杨谷人。(《安徽人改造省教育会》,《民国日报》,1921年12月23日,第7版)
    ⑦宣言全文为:我们安徽省教育会,建筑的宏敞,经费的充裕,在中国都要数第一,而且是全省的,不是省垣一隅的,更是开全国未有的风气了。然而近来因有竞争会长,已经闹到搁浅的地步了,我们哪得不可惜他呢。古人说的好,“穷则变,变则通”,我们既走到这样山重水覆的绝境来,就不能不想个变通方法来救济救济。我们几个人,一再思考,一再思量,以为救济目前困难,只有把会长制改为委员制的一个办法,是为适当。因为会长制是武断的,是官僚式的,是不合现代潮流的,所以容易激起纷争。委员制是 合议的,是分权的,是可以罗致各方人才于一堂的,所以容易成功,容易进步。我们既认定这个题目来做了,我们现在就不能不联络几位同志,如在北京的,南京的,上海的,广州的,武昌的,以及本省各埠、各县教育界同人,来筹备这个委员制的新教育会。这是我们对于我们安徽三千万父老兄弟诸姑姐妹的一个宣言。胡适之、陶知行、梅光迪、程振钧、孙养耀、光明甫、刘式庵、王肖山、汤葆明、蔡晓舟同宣言。(《皖教育会根本改造之沪闻》,《时事新报》,1921年8月27日,第3张第1版)
    ①《皖人创设委员制省教育会之用意》,《晨报》,1921年12月22日,第6版。
    ②《改造皖教育会宣言》,《民国日报》,1921年12月7日,第6版。
    ③秋墨:《教育会的改造》,《民国日报》,1921年12月7日,第3版。
    ④疾风:《单独制与委员制》,《民国日报》,1921年12月23日,第7版。
    ⑤一、所有学生会、学校联合会,借用省教育会的房屋,家具,仍然照旧;二、所有现在省教育会非法之旧职员、及夫役等,一律驱逐出会;三、因反对三届省选,事关重要,特推李光炯等五人,为临时委员,代表教育会出席各公团;四、推夏季培等四人,为教育会图记、文书、银钱、帐薄、家具、房屋等项保管人:五、保管人为保管以上各物起见,得酌雇夫役若干人,驻会护卫一切;六、委员制筹备处,仍设教育会内,照常进行;七、责成该筹备处,务于1922年3月1日以前,召集正式省教育会代表会议,解决一切问题。(《皖省议会与教育会》,《新申报》,1922年1月7日,转引自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75~76页。)
    ⑥蔡晓舟(1885~1933),安徽合肥人,1908年曾参加熊成基领导的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辛亥时又从事合肥的光复,后去甘肃做盐运工作,1918年任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经朋友蒯若木介绍,结识陈独秀,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到安徽进行反对军阀的斗争,宣传新思想,推动新文化运动,创办了《新安徽》旬刊,抨击军阀官僚之政治,并介绍社会主义,深受青年的敬仰和爱戴。1921年初蔡晓舟、刘著良召集安庆学生20多人,在怀宁县学宫召开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备会,会议被军警驱散。同年4月,蔡、刘二人再次在安庆菱湖公园茶社主持开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务会议,再次被军警干扰,会议中途停开。蔡晓舟从北大回皖后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引起军阀警觉和仇恨,故而当局以“过激党人”为由缉拿他。
    ①《安徽武人又蹂躏教育》,《民国日报》,1922年1月9日,第7版。
    ②《安徽教育界之暗潮》,《申报》,1922年8月24日,第10版。
    ③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82页。
    ④杜威:《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单中惠、王凤玉编:《杜威在华教育讲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4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4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33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87~188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89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92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0~262页。
    ①蔡元培为国民党党员,范源濂为共和党党员,蔡邀请范相助时,曾如此说:“国民党里不是寻不出一个次长:我现在请先生做次长,也不是屈您做一个普通的事务官。共和党随时可以组阁,您也可以随时出来掌邦教。与其到那时候您有所变更,不如现在我们共同负责。教育是应当立在政潮外边的。我请出一位异党的次长,在国民党里边并不是没有反对的意见:但是我为了公忠体国,使教育部有全国代表性,是不管这种反对意见的。听说您们党里也有其他看法,劝告您不要自低身份,给异党、给老蔡撑腰:可是,这不是为了国民党或我个人撑腰,乃是为国家撑腰。”毫无“党派观念”在作祟。
    ②梁容若:《记范静生先生》,《传记文学》,1卷6期,1962年11月,第13页。
    ③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06页。
    ④黄远庸:《新政府之人才评》,《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17页。
    ⑤梁容若:《记范静生先生》,《传记文学》,1卷6期,1962年11月,第13~14页。
    ⑥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310页。
    ⑦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311页。
    ⑧高平叔编著:《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9页。
    ①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428页。
    ②汤化龙:《上总统言教育书》,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372~373页。
    ③蒋维乔:《江苏教育厅三年的回忆》,《改造杂志》,创刊号,1946年11月,第44页。
    ④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256页。
    ①《教育杂志》,6卷9号,1914年12月,记事,第81~82页。
    ②《教育杂志》,6卷9号,1914年12月,记事,第82页。
    ③《教育杂志》,6卷7号,1914年10月,记事,第68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6页。
    ①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7~253页。
    ②《第八届教育联合会纪事(一)》,《申报》,1922年10月15日,第10版
    ①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頣日记》,第219~220页。
    ①杨卫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解散考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56页。
    ②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3期,第128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10页。
    ②杨卫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之解散考述》,第153页。
    ①教育部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58~163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
    ③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第125页。
    ④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01~213页。
    ⑤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9页。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22页。
    ①蔡元培:《<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年会日刊>发刊词》,《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8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6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9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15~217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19~220页。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22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31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40~241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44-246页。
    ④《第八届教育联合会纪事》(一),《申报》,1922年10月15日,第10版。
    ⑤《教育杂志》,15卷12号,1923年12月,教育界消息,第5-6页。
    ⑥《教育杂志》,16卷12号,1924年12月,教育界消息,第1-7页。
    ⑦《教育杂志》,17卷12号,1925年12月,教育界消息,第4页。
    ⑧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89页。
    ⑨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90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8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17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47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42页。
    ①蒋维乔:《江苏教育厅三年的回忆》,《改造杂志》,创刊号,1946年11月,第44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134~135页。
    ③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1~12页。
    ①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2~15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2页。
    ③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第126页。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17页。
    ②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324~330页。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17页。
    ④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6~108页。
    ①陈桂生:《“教育宗旨”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7卷6期,2005年11月,第16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财政(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03~606页。
    ③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六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4-6页。
    ①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6~17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0~14页。
    ③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一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2页。
    ④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37~39页。
    ⑤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33~37页。
    ①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27~28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一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32~34页。
    ③《教联会庚款董事会开会纪》,《申报》,1926年11月1日,第8版。
    ①李友芝等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4册),内部交流本1983年,第1540页。
    ②霍益萍:《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教师教育研究》,1989年1期,1989年2月,第68页。
    ③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0页。
    ④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二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6~7页。
    ⑤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700~701页。
    ⑥李友芝等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4册),第1554页。
    ①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②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第159页。
    ①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第158页。
    ②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第160页。
    ③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新学制小学学程纲要草案》,《教育杂志》,15卷4期,1923年4月,第1~2页。
    ①吴研因、翁之达:《最近三十五年中国之小学教育》,庄俞、贺圣鼎编辑:《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21页。
    ②徐珍:《中外教学法演进》,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①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7页。
    ②邰爽秋主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1页。
    ③孟真:《教育崩溃之原因》,《独立评论》,第9号,1932年7月17日,第2~6页。
    ④《十一届全国教联会准备移交》,《申报》,1926年5月21日,第7版。
    ①《全国教联会年会将移京举行》,《申报》,1926年8月29日,第11版。
    ②《全国教联会事务所请拨临时费》,《申报》,1926年9月4日,第11版。
    ③《全国教联会年会有延至寒假说》,《申报》,1926年10月4日,第12版。
    ④《全国教联会到会代表将会以》,《申报》,1926年10月5日,第12版。
    ①《全国教联会在沪代表谈话会纪》,《申报》,1926年10月11日,第10版。
    ②《全国教联会在沪代表昨开谈话会》,《申报》,1926年10月21日,第7版。
    ③《全国教联会在赣开会尚无确期》,《申报》,1926年10月27日,第10版。
    ④《教联会在沪代表第三次谈话会纪》,《申报》,1926年10月28日,第10版。
    ①原函为:“各省区教育会公鉴:本日奉天、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江苏六省代表,在沪集商,以江西省教育会最近于漾日代电江苏省教育会转知,战后元气凋丧,恢复匪易,现虽发起和平运动,成绩如何,尚难预卜,就应迁至何省开会,未便主张,电候明教等语。查上届议决,以吉林为第二地点,现江西既发生障碍,自应遵照议决案,改在吉林举行。惟现时将冬令,吉林地远天寒,各代表跋涉前往,事实上亦不无困难,且往返商榷,益延时日。若待江西战事全了,再行定期前往开会,则远道各省区代表势难久候,遽尔归三,又违初意,再四斟酌,拟集在此各代表留沪守候至11月15日为期,敬请未来沪各省区代表诸君,从速启程来沪,届时即在上海假江苏教育会开一谈话会,交换意见,深望到期代表来沪足成法定人数,即行商定相当地点,以期正式开会,同人公意如此,敬希鉴察。”
    ②《全国教联会年会日期地点尚未定》,《申报》,1926年10月31日,第7版。
    ①《全国教联会仍难开会》,《申报》,1926年11月16日,第10版。
    ②《全国教联会仍难开会》,《申报》,1926年11月16日,第10版。
    ③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07~108页。
    ④杨卫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之解散考述》,第153~157页。
    ①胡适:《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第159页。
    ②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第8页。
    ③《沪平两市教育会发起组织全国教育联合会》,《申报》,1933年5月20口,第14版。
    ④《市教育会筹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申报》,1936年2月30日,第15版。
    ①《全国教育会将成立》,《申报》,1937年3月3日,第16版。
    ②《市教育会举行理事会议》,《申报》,1937年3月7日,第12版。
    ③《市教育会议决全国教育会成立期》,《申报》,1937年4月20日,第13版。
    ④《全国教育会改期成立》,《申报》,1937年5月30日,第12版。
    ⑤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第179~180页。
    ①竞明:《教育界一线生机》,《教育周报》,第55期,1914年10月4日,第24页。
    ②讷:《教育联合会》,《申报》,1920年10月16日,第11版。
    ③贾丰臻:《告各省教育会联合会诸君》,《教育杂志》,12卷9号,1920年9月,第4页。
    ④贾丰臻:《告各省教育会联合会诸君》,第4~6页。
    ⑤荆生:《教育部与教育会》,《晨报副镌》,第323号,1923年12月22日。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7页。
    ⑦梦麟:《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开会纪略》,《教育杂志》,9卷11号,1917年11月,第111页。
    ①陈宝泉:《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开会致词》,蔡振生、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②梦麟:《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开会纪略》,《教育杂志》,9卷11号,1917年11月,特别纪事,第111页。
    ③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J记》,第219页。
    ④庄俞:《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记略》,《教育杂志》,12卷12号,1920年12月,特别纪事,第5~6页。
    ⑤导之:《译竟(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纪事)之余谈》,《教育杂志》,14卷10号,1922年10月,教育评坛,第1页。
    ①《林立山致各县教育协会同人书》,《申报》,1927年10月6日,第8版。
    ②《江苏省教育协会之组织》,《申报》,1927年3月7日,第7版。
    ③《江苏省教育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规程》共8条:(1)本会由发起人选举临时执行委员会十一人组织之。(2)本会在江苏省教育协会为正式成立以前,为江苏省及各县市教育协会之筹备机关,并代行省教育协会各项职权。(3)本会务于四个月内,将江苏省教育协会筹备完成。(4)本会之工作要项如下:1.组设各县市教育协会,2.宣传教育协会之宗旨及其重要,3.研究本省教育改善之方策,4.准备第一次全省教育协会各县市代表大会事务及其议题议程等。(5)本会经费,由发起人捐助并募集之。(6)本会得聘任职员若干人。(7)本会之办事细则另订。(8)本规程由发起人大会通过之日,发生功效。
    ④江苏省教育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为沈勉后、林懿均、姜琦、杨杏佛、戴盆天、徐之圭、毛啸岑、金国宝、丁晓先、张曙时、曾品仁等11人。
    ①《苏省教育会开干事员会纪》,《申报》,1927年3月20日,第8版。
    ②《苏省教育会征求改革办法》,《申报》,1927年3月21日,第7版。
    ③该联合会通过的“总要求”包括两方面:一、关于公立学校的:(1)确定基金独立保管,(2)经济绝对公开,(3)俸给照现在俸额至少加三倍,(4)遇疾病婚丧支原薪,假定本身为两星期,女教职员生育期三月,(5)市政府成立后在特别市区域内服务继续满六年者,修养一年,休息期间支原俸,不愿休息者第七年支双薪,(6)因公残废及衰老者,应得养老金,每日照元俸之半发给,(7)在任死亡者给抚恤金(标准由会临时议定),(8)教职员在本市任职二年以上者,应免其子女之小学学费,满五年以上者,并免其子女之中学学费,满十年以上者,并免其子女之大学学费,(9)设立公共娱乐场,(10)工作时间,每周每人至多九百分,(11)课外改作,每次以二百七十分论,体育教师之课外运动,每次以六十分论,加给俸金,(12)每教室学生,不得过四十人,(13)教职员本人膳宿,由校供给,(14)国家交通机关,概免教职员旅费;二、关于私立学校的:(1)市政府认为办理合法之私立学校,应支拨校舍给与补助金,(2)严订各校师资,(3)扩充校舍。
    ④该联合会成立会上选出执行委员13人:朱慰椿、郑叔璜、潘平之、周大融、陆援华、沈珊若、戚福铭、范罕波、沈敬之、张宝如、朱义权、林钧、钱选青,候补执行委员5人:赵永田、沈瘦梅、金学成、姚咏雪、张云卿,监察委员5人:张一汉、殷亚华、赵心梅、钟伯荣、朱有章,候补监察委员3人:张设之、刘国梁、王乃昌。
    ①《中小学校教职员总联合会成立》,《申报》,1927年3月21日,第7版。
    ②该会发表宣言为:“我们江苏是大家所认为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可是一究他的内容,简直是濒于破产,这是甚么原因呢?我们可直截地回答说,江苏教育之破产,破产于少数之学阀,他们依附军阀,作军阀的走狗,把持教育,排除异己,剥削教费,压迫教职员,又复摭拾欧美唾余,以为沽名钓誉之计,口唱职业教育,而阴行敛财主义,试问教育事业,如何神圣,可容得这种败类的把持,可容得这种败类的摧残,他们只知巴结军阀,不顾教育的破产,更不顾占教育界最多而最重要的教职员的利益,这种利己的黑暗的学阀,如果再放他存在,那末吾江苏的教育,必不可挽救了,现在天幸革命胜利,这种黑暗势力,当然在打倒之列,因此本会今天实行接受他们所盘踞的机关,清查他们所骗的逆产,因为本会会员,是全市的中小学教职员,不但占全市教育结最多数,而且都是站在革命的战线上,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学阀,而诚心谋教育改进的,我们想全市民众,必能十分的同情于我们,现在大家应当知道,从今以后,吾江苏教育的黑暗势力打倒了,败类驱逐了,而替代的乃是反对军阀学阀,诚心谋教育改进的中小学教职员会了。”
    ③《中小学教职员联会接收省教育会》,《申报》,1927年3月22日,第12版。
    ④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的实践为例(1905-1927)》,第34~35页。
    ⑤《中小学校教职员总联合会成立》,《申报》,1927年3月21日,第7版。
    ⑥4月13日下午,该联合会开临时紧急会议,对于未来的活动议决多项提案,其第一项为“发表严重宣言”,所为何事,为“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事”。(《中小教职员联会开紧急会议》,《申报》,1927年4月15日,第7版)众所周知,上海的工人武装是共产党所掌控的,在北伐军入上海之前曾举行暴动,4月12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缴了他们的枪。该会发表“严重的宣言”,无疑地,当中有着共产党的力量。4月17日,该联合会致函上海特别市党部及东路军指挥部政治部,称:“本会之组织原为谋促进教育及自身福利起见,不料组织之后,执行委员会及鉴察委员会,竟为少数共产派所把持操纵,致使忠实委员,无发言余地,现在共产分子己先后扫除,从此会务得循正规,特定下星期日(4月24日)下午1时开全体教职员大会,重行改组,务请贵部派员到会指导。”(《中小学教职员总联会将改组》,《申报》,1927年4月18日,第8版)24日,该会改组会在公共体育场进行,到会员60余人,并有东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淞沪警察厅政治部及上海市党部特派员到场指导,因到会会员不足法定人数,改组会不能成立,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总 辞职,亦不便通过,遂改为谈话会。(《中小教职员改组会改开谈话会》,《申报》,1927年4月25日,第8版)其后,上海教育委员会5月2日的第二次会议上,上海教育界同志会提出“究惩中小学教职员联合会案”,议决:由委员会推请数人分别调查,再行核办。(《上海教育委员会之议决案》,《申报》,1927年5月4日,第10版)
    ①《苏省教育协会昨开紧急会议》,《申报》,1927年3月25日,第7版。
    ②《苏省教育协会执行委员会纪》,《申报》,1927年3月31日,第8版。
    ③《苏省教育协会代表昨日谒蒋》,《申报》,1927年3月31日,第8版。
    ④《苏省教育协会昨开发起人会纪》,《申报》,1927年4月14日,第10版。
    ⑤《苏省教育协会执委开会纪》,《申报》,1927年4月18日,第8版。
    ⑥《苏省教育协会执委常会纪》,《申报》,1927年4月25日,第8版。
    ①1927年4月14日,中央政治会议上海临时分会推定蔡元培、李石曾、张默君、王世杰、周览、胡明复、杨杏佛、朱经农、刘大白、周仁、姜琦等11人为上海教育委员会,讨论上海教育进行计划及改良办法。(《上海教育委员会将召集会议》,《申报》,1927年4月22日,第7版)23日下午上海教育委员会开成立会,宣告该委员会正式开始工作。“四一二”之后,关于上海教育接收改造事宜俱归该委员会负责。
    ②《停顿中之江苏省教育会》,《申报》,1927年5月10日,第7版。
    ③《上海教育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申报》,1927年6月10日,第7版。
    ④《教委会取缔教育界反动份子》,《申报》,1927年6月10日,第7版。
    ⑤《上海教育委员会之两会议》,《申报》,1927年6月16日,第11版。
    ①《移交苏省教育会成严重问题》,《申报》,1927年6月16日,第11版。
    ②《移交苏省教育会问题昨讯》,《申报》,1927年6月17日,第10版。
    ③《移交苏省教育会问题昨讯》,《申报》,1927年6月18日,第10版。
    ④《移交苏省教育会问题昨讯》,《申报》,1927年6月18日,第10版。
    ⑤《苏省教育会今日移交协会》,《申报》,1927年6月24日,第7版。
    ⑥《苏省教育协会接收省教育会》,《申报》,1927年6月26日,第11版。
    ⑦《苏省教育协会今日再接收省教育会》,《申报》,1927年6月27日,第11版
    ⑧《林立山致各县教育协会同人书》,《申报》,1927年10月6日,第8版。
    ①《浙江省教育会昨日解散》,《申报》,1926年11月9日,第10版。
    ②《浙教厅着手改组省教育会》,《申报》,1926年11月30日,第7版;《浙江省教育会改组筹备会纪》,《申报》,1926年12月2日,第8版;《浙省教育会第二次改组会纪》,《申报》,1926年12月6日,第8版;《浙教厅调查教育会会员之训令》,《申报》,1926年12月20日,第8版;《浙省教育会会员入会规则已批准》,《申报》,1926年12月20日,第8版。
    ③《浙教育会之力谋恢复》,《申报》,1926年12月22日,第10版。
    ④《浙江教育协会开会纪》,《申报》,1927年2月28日,第13版。
    ⑤《浙省教育会结束》,《申报》,1927年3月31日,第8版。
    ①《皖教厅整顿省教育会》,《申报》,1926年10月29日,第7版。
    ②《皖教厅实行接收省教育会》,《申报》,1926年11月5日,第7版。
    ③《皖教厅接收省教育会续志》,《申报》,1926年11月10日,第10版。
    ④《皖省新教育团体之组织》,《申报》,1927年3月21日,第7版。
    ⑤《申报》,1926年11月28日,第10版。
    ⑥《湘省教联会开重要会议纪》,《申报》,1927年1月5日,第10版。
    ①《鄂省政务委员会接收各校》,《申报》,1926年10月29日,第7版。
    ②《山西教育会之改组运动》,《申报》,1927年7月11日,第10版。
    ③《第四中大派员接收省教育协会》,《申报》,1927年8月15日,第11版。
    ④《林立山致各县教育协会同人书》,《申报》,1927年10月6日,第8版。
    ⑤《苏省教育协会已结束》,《申报》,1927年8月17日,第16版。
    ⑥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的实践为例(1905~1927)》,第35页。
    ①即1927年8月15日由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所颁《教育会规程》。
    ②《林立山致各县教育协会同人书》,《申报》,1927年10月6日,第8版。
    ①《苏省县恢复教育会制度之通令》,《申报》,1927年8月26日,第7版。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2-263页。
    ③1919年《修定教育会规程》,第1至7条(S1-S7)为“通则”,第8至10条(S8-10)为“会员”,第11至16条(S11-16)为“职员”,第17条(S17)为“经费”,第18、19条(S18-19)为“附则”。
    ④《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1928年1月,第36~39页。
    ⑤1927年《教育会规程》,第1至6条(S1-S6)为“通则”,第7、8条(S7-S8)为“会员”,第9至12(S9-S12)为“省区教育会”,第13至17(S13-S17)为“县市教育会”,第18至21条(S18-S21)为“经费”
    ⑥1919年教育部的《修订教育会规程》,定教育会会员资格有:甲、现任学校教职员;乙、曾任学校教职员二年以上者;丙、现任教育行政人员;丁、曾任教育行政人员三年以上者;戊、专门以上学校毕业,担任教育职务一年以上者。
    ①《浙江省教育会选举之怪剧》,《教育杂志》17卷9号,1925年9月,教育界消息,第3-4页。
    ②1927年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的《教育会规程》,规定“省区教育会,设执行委员二十人,任期一年,由大会选出之”,“县市教育会会员,互选执行委员八人至十六人,任期二年,每年改选二分之一”。
    ③《吴县教育会改组》,《申报》,1927年10月19日,第8版。
    ①《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三期,1928年3月,第3-8页。
    ②《教育会规程拟定》,《申报》,1929年1月21日,第11版。
    ③唐钺、朱经农、高觉敷编:《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061~1062页。
    ①《特别市教育会组织同普通市》,《申报》,1927年9月20日,第7版。
    ①中国法规刊行社编审委员会编:《六法全书》,上海:春明书店1948年,第14页。
    ②《停顿中之江苏省教育会》,《申报》,1927年5月10日,第7版。
    ①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第759-760页。
    ②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第760页。
    ①《武昌县教育会成立黄厅长莅会讲教育会法三大特点》,《湖北教育厅公报》,2卷7期,1931年4月15日,“教育消息”,第19~20页。
    ②《上海市区教育会设立程序及办法》,《申报》,1931年3月3日,第10版。
    ③《沪市执委会订定市区教育会设立程序》,《申报》,1931年3月1日,第17版。
    ④当时上海行政区域划分为沪南、闸北、引翔、洋泾、殷行、吴淞、江湾、彭浦、真茹、蒲松、法华、漕泾、杨思、塘桥、陆行、高行、高桥等17区,以及两租界作为一特别区,共18区。
    ⑤时任上海市教育局长徐佩璜对此也不能决断,转而与中央委员朱家骅及市党部委员协商,最后议定上海可成立11个区教育会。(《上海教局长谈市区教育会区域问题》,《申报》,1931年3月4日,第10版)
    ⑥“整顿各地教育会办法”共6条,分别为:(1)协助党政机关创办各种民众学校及各种战时民众训练班;(2)组织教育界人士举办座谈会、演讲会,研究教育文化各种学术,并力辟各种分散抗战力量之反动言论,并调查其来源随时呈报各主管党政机关;(3)组织各种宣传队,下乡作有关抗战之宣传,并指导战时民众应集中于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府——国民政府,一个领袖——蒋委员长为救国图存之工作:(4)提倡各种体育比赛及野外旅行,以锻炼民众吃苦耐劳之习惯,并藉以联络感情,统一行动,以养成民众亲爱精诚之团体生活:(5)确实调查地方教育之需要,研究目前各种教育实施计划,贡献政府参考;(6)确实推行《教育会法》第三条所规定之一切事项。后变为“各种教育会目前工作要点”,社会部另拟了3条办法。
    ①社会部的《各种教育会目前工作要点》6条,与薛先挺的签呈基本相同,只有个别语词上的调整。
    ②社会部提出3条办法为:(1)应设法多派本党同志参加各地教育会,并推动其工作;(2)各种教育会工作不努力或组织不健全者,当地党部应派员指导,或按照人民团体整理办法整理之;(3)各种教育会每月应向主管党部呈报工作,转呈中央备核。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659-662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662~663页。
    ⑤《社会月刊》,创刊号,1946年7月,第90~93页。
    ⑥1944年“修正教育会法”规定教育会任务为:(1)关于地方教育之研究设计及建议改进事项;(2)关于增进人民生活上知识之指导事项;(3)关于地方教育之调查统计及编纂事项;(4)举办各种教育研究会及学术讲演会;(5)举办各种教育事项,但须经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之核准;(6)关于一般教育事项,得建议于教育行政机关;(7)处理各主管官署委办或咨询事项;(8)办理其他合于教育会宗旨之事项。
    ⑦1931年《教育会法》定教育会有监督机关:省教育会为省政府教育厅、行政院直辖市市教育会及其区教育会为市政府教育局、县教育会及其区教育会为县政府、市教育会及其区教育会为市政府。
    ⑧1944年《修正教育会法》定教育会有主管官署:教育会之主管官署在中央为社会部,在地方为省市县社会行政主管机关。教育部或各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机关,为其目的事业主管官署。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第452~454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第515~519页。
    ③“教育会法修正草案”定教育会任务包括:(1)关于教育之研究设计及建议改进事项;(2)关于改进人民知识之指导事项:(3)关于教育之调查、统计及编纂事项;(4)举办各种教育研究会及学术讲演会;(5)举办各种教育事业;(6)关于一般教育事项,得建议于教育行政机关;(7)关于政府委办或咨询之处理:(8)关于教育人员共同利益之维护增进事项;(9)关于社会运动之倡导与推行事项;(10)办理其他合于第一条宗旨之事项。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第489~513页。
    ⑤王郁之:《湖北省教育会史略》(1963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4辑: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112页。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第478~485页。
    ①王郁之:《湖北省教育会史略》(1963年),第1112页。
    ②国民政府1929年5月23日公布,同年10月10日施行的《民法》,第30条规定“法人非经向主管官署登记,不得成立。”第46条规定“以公益为目的之社团,登记前,应得主管官署之许可。”第47条规定“设立社团者,应订定章程,其应记载之事项如左:一、目的。二、名称。三、董事之任免。四、总会召集之条件、程序及其决议证明之方法。五、社员之出资。六、社员资格之取得与丧失。”(中国法规刊行社编审委员会编:《六法全书》,第14-15页。)
    1931年的《教育会法》第15条规定:“教育会章程应载明左列各款:一、名称区域及会所。二、会员入会、出会及除名之规定。三、职员名额职务及选任、解任之规定。四、关于会议之规定。五、关于经费之规定。1944年的《修正教育会法》第13条规定“教育会章程应载明左列事项:一、名称。二、宗旨。三、区域。四、会址。五、任务或事业。六、组织。七、会员入会出会及除名。八、会员之选任解任及其权利与义务。九、职员名额权限任期及其选任解任。十、会议。十一、会费之数额。十二、经费及会计。十三、章程之修改。”
    ①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九期,1909年8月,第113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52页。
    ①《五教育机关合组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丛书月刊启》,《新青年》,6卷2期,1919年2月15日,第243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3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01页。
    ④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3~114页。
    ⑤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4-115页。
    ⑥《中华儿童教育社简章》,《儿童教育》,1卷9-10合期,1929年10月,第41页。
    ⑦《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附录,第3页。
    ⑧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九期,1909年8月,第113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2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57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1页。
    ④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3页。
    ⑤《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①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江苏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4期,第53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67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60~761页。
    ④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江苏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4期,第53页。
    ⑤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8页。
    ⑥导之:《译竟(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纪事)之余谈》,《教育杂志》,14卷10号,1922年10月,教育评坛,第1页。
    ⑦王邦佐等编写:《社会科学辞典系列·政治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555页。
    ⑧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576页。
    ⑨陈伯吹参加了中华儿童教育社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年会(1933年7月17日至20日),会议期间和会后,代表们游览了千佛山、大明湖、到了青岛,登上了崂山,欣赏了名胜古迹;其后又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第七届年会(1937年7月7日开幕),8日下午组织方安排代表们参观雍和宫、北平图书馆和中山公园等处。途中得知卢沟桥事变已经发生,年会亦草草结束。(苏叔迁:《陈伯吹传》,西安:未来出版社1987年,第100~104页)
    ①浙江省教育会会长经亨颐参加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第五届联合年会,9月30日从杭州出发,至10月30日才回到杭州,而且还是会议闭幕之前提前出发,费时整整一个月。(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頣日记》,第201-222页。)
    ②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③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19页。
    ④青士:《全国教育学会成立》,《教育与职业》,第143期,1933年3月,第167-168页。
    ⑤易铁夫:《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会讯》,1997年Z1期,第28页。
    ①杨莲:《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南京晓庄学报》,2008年1期,第22页。
    ②朱泽甫编著:《陶行知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③马勇:《蒋梦麟传》,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④马勇:《蒋梦麟传》,第78页。
    ⑤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⑥张元济著、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19页。
    ⑦蒋梦麟这种思想,并不是要将近代的启蒙先贤们的著述“全盘否定”,只是对待引入学术的认识不同。如梁启超提出“有志新学者,盍亦学日本文哉。……或问曰:‘日本之学从欧洲来耳,而欧学之最近而最精者,多未能流入日本,且既经重译,失真亦多,与其学日本文,孰若学英文矣。’答之曰:……学英文者,经五六年始成,……学日本文者,数日而小成,数月而大成,……天下之事,孰有快于此者。夫日本最新最精之学,虽不无欠缺,然其大端固已粗具矣。中国人而得此,则其智慧固可以骤增,而人才固可以骤出。”(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梁启超全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蒋梦麟则主张“编译丛书,悉以东西洋原著为本,不假重译。月刊资料,悉取最近刊著,不为乞醘,转辗迻译之弊,一一扫除而空之。一是以知识的忠实为本,夫学贵乎真,言贵乎诚。”指出“剽窃译本,伪称原著,引用人言,不明出处,言者不以诚,读者能信之乎?吾国学术之堕落,此其一大原因也。”认定“不矫厥弊,无以为学。学尚能伪,无以为国。”(《五教育机关合组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丛书月刊启》,《新青年》,6卷2期,1919年2月15日,第243页)
    ⑧蒋梦麟:《致胡适函》(1917年10月28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9卷),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第402页。
    ①1917年8月26¨蒋梦麟至美抵达上海后,仅两天便到商务印书馆向张元济报道,算是正式加入了。双方约定,此后五年,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蒋梦麟不得离开商务,当然商务也不得随时将其裁员(马勇:《蒋梦麟传》,第78页)。
    ②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第135页。
    ③蒋梦麟:《致胡适函》(1918年11月18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9卷),第409页。
    ④蒋梦麟曾拟有丛书范围,以教育学为主,包括卢梭、福禄贝尔、斯宾塞的教育学说,以及教育哲学、教育心理、西方教育史,以及西方伦理学、哲学、美学、科学等,构成一套“西洋基本文明的全书”,但是未能如愿。商务自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没有这套丛书的信息,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也没有“新教育共进社丛书”的字样。蒋梦麟在与胡适的通信中,曾透露南京高师教授刘伯明所译杜威之《思维术》(How We to Think)“译笔挺秀,允为杰译,已取来为丛书之一矣”,但是该书首先由南京高师于1918年印行,后由中华书局于1921年作为“新文化丛书”之一出版。
    ⑤蒋梦麟在黄炎培1915年考察美国教育期间,与之结识,并一路陪同。1917年,黄炎培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时,蒋梦麟为最初的48名发起人之一。回国后,除了就职商务印书馆外,还兼任江苏省教育会的理事,以及中华职业教育社总书记,并于1918年6月至8月,与黄炎培一同考察东三省教育状况。(黄炎培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第2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第12-23页;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北京:文史出版社1985年,第42-44页)
    ⑥《五教育机关合组新教育共进社成立通告》,《申报》,1919年1月3日,第2版。
    ⑦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民国教育界(1919-1928)》,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5页。
    ⑧《中华新教育社成立》,《申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中华新教育社成立》,《民国日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
    ⑨《民国七年上海大事记(五)》,《申报》,1918年12月31日,第10版。
    ⑩《中华新教育社成立》,《申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中华新教育社成立》,《民国日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
    11 《呈教育总长组织中华新教育社文》,《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1月,第3页。
    ①《呈教育总长陈明改定中华新教育名称文》,《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1月,第3页。
    ②四人联合的邀请函,除了发往原先的五教育机关外,还发给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交通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中国科学社、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吴淞同济医工学校。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31~832页。
    ④1919年10月加入中华新教育共进社的五教育机关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交通工业专门学校、天津南开大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吴淞同济医工学校。
    ⑤《中华新教育共进社成立纪》,《申报》,1920年4月19日,第10版。
    ⑥持如此说法的有: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09页;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页。
    ①《中华新教育共进社成立纪》,《申报》,1920年4月19日,第10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32页。
    ②1920年6月,江苏省立师范附小联合会加入中华新教育共进社,10月南通中等以上学校联合会、集美师范学校、菲律宾华侨教育会加入,11月南洋华侨中学校亦加入。
    ③《新教育共进社第二届常会纪》,《申报》,1920年10月3日,第10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34-836页。
    ④北京大学:蔡元培、陶履恭、胡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陶知行、朱经农,暨南学校:赵正平、姜琦,江苏省教育会:沈恩孚、贾丰臻,中华职业教育社:余日章、顾树森。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98页。
    ⑥《中华新教育社成立》,《申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
    ⑦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第135页。
    ①《中华新教育共进社成立纪》,《申报》,1920年4月19日,第10版。
    ②汪懋祖:《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缘起》,《新教育》,5卷3期,1922年10月,第343页。
    ③汪懋祖:《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缘起》,《新教育》,5卷3期,1922年10月,第343页。
    ④该社其宗旨定为“察近时教育之情状,示以改良进步的方法”,立志“从事实上调查,作实地的研究,示以改良的基础。”(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第12页)
    ⑤汪懋祖:《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缘起》,《新教育》,5卷3期,1922年10月,第343页。
    ⑥《教育界七团体之欢迎宴纪》,《申报》,1922年2月7日,第14版。
    ⑦12月14日,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和实际教育调查公推陈宝泉、李建勋、马叙伦、朱经农、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简章起草员。21日三社代表联合开会讨论,出席者包括:北京高师李建勋、北大蔡元培(谭鸿连代表)、南开张伯苓、江苏省教育会袁希涛、东大南高陶行知和实际教育调查社的代表, 当即通过简章草案。23日续开大会,推举蔡元培、范源濂、郭秉文、黄炎培、汪精卫、熊秉三、张伯苓、李建勋、袁希涛9人为董事,孟禄、梁启超、严修、张仲仁,李石曾5人为名誉董事,公决各团体来年担任经费,至少维持前三社经费总数,拟设总事务于京师。(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第562页)
    ①陶行知:《四年前的这一周》,《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239页。
    ②易铁夫:《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会讯》,1997年Z1期,第28页。
    ③《新教育社代表会议》,《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22年2月,第7页。
    ④《所望于教育改进社者》,《时事新报》,1922年2月4日,第1张第1版。
    ⑤蔡元培:《<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年会日刊)发刊词》,《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8页。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3页。
    ⑦陶行知:《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务报告》,《陶行知全集》(第1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66~70页。
    ①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第24~41页。
    ②郭秉文:《第一次年会日刊发刊词》(三),《新教育》,5卷3期,1922年10月,第729页。
    ③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第18页。
    ④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2期,第95页。
    ⑤此文原刊于《时事新报·文学周报》第130期,后收于《背影》集中。开明书店1928年的版本,分成甲乙两辑,因为风格不一样,此篇便归为乙辑。作者以参加改进社年会经历的三个瞬间的故事,即车站的遭遇、会场的官僚、讨论的乏味,运用了大量“反语”,描绘了改进社的尴尬及无趣。特别是作者参加的语文组的讨论:某先生提出“采用他、她、牠案”,足足议了两个半钟头,才算不解决地解决了。……在讨论时,很有几位英雄,舌本翻澜,妙绪环涌,使得我茅塞顿开,摇头佩服。……其实我第一先应该佩服提案的人!在现在大家已经“采用”“他、她、牠”的时候,他才从容不迫地提出了这件议案。……后来的情形可有些模糊,大约便在谈笑中收了场,于是乎一幕喜剧告成。朱自清说自己“不幸听了一次,便生了病,不能再去。”(朱自清:《旅行杂记》,《背影》,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第99-113页)
    ⑥陶知行:《年会感言》,《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198页。
    ⑦曲子祥:《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太原召开第四届年会的情况》,山西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8辑),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591-593页。
    ⑧陶知行:《年会感言》,《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198页。
    ①熊希龄:《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届年会上所致开幕词》,《新教育》,7卷2-3合期,1923年10月,第20页。
    ②王一心:《劳谦君子陶行知》,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注释。
    ③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0页;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近代教育模仿美国的主要推动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35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第三次理事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1页;中国教育学会在无锡开理事会,《中央日报》,1934年9月8日,第8版。
    ⑥《致蒋梦麟、张伯苓、陶知行、常道直、杨廉函》,《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2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第四次理事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1935年3月31日,第1页;《中国教育学会开第四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5年1月24口,第8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会议纪》,《申报》,1935年1月20日,第14版。
    ⑧《陶行知先生致刘廷芳先生函》,《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第9页。
    ①《陶行知先生致刘廷芳先生函》,《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第9-10页。
    ②王一心著:《劳谦君子陶行知》,第90页。
    ③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近代教育模仿美国的主要推动者》,第36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⑤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44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44-445页。
    ②黄炎培:《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东方杂志》,9卷12号,1913年6月,内外时报,第18~19页。
    ③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第13页.
    ④经亨颐:《发刊词》,《教育周报》,第1期,1913年4月1日,第1页。
    ⑤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己之举。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334~335页)
    ⑥此文写于1913年8月,发表于同年10月的《教育杂志》5卷7号上。
    ⑦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⑧俞子夷:《关于实用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2期,第95页。
    ①黄炎培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第1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②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320页。
    ③黄炎培:《新大陆之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7页,转引自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④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第320页。
    ⑤黄嘉树在职教社史稿中称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时间也为1916年9月(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第19页),社志则称成立时间为1917年3月(《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⑥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08页。
    ⑦《教育杂志》,9卷4号,1917年4月,记事,第32页。
    ⑧黄炎培:《东南洋之新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转引自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⑨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48人名录及职衔为:伍廷芳(外交总长),梁启超(前司法总长、军务院抚军兼政务委员长),张謇(江苏教育会会长、前农商总长),蔡元培(大学校长、前教育总长),严修(前清学部侍郎),唐绍仪(前国务总理),范源濂(教育总长兼署内务总长),汤化龙(众议院院长、前教育总长),王正廷(参议院副议长、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袁观澜(教育次长),张元济(商务印书馆经理),江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前江苏省教育司长),陈宝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宋汉章(上海中 国银行行长),陈辉德(上海商业银行行长),陆费逵(中华书局局长),张嘉璈(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穆湘瑶(上海德大纱厂总经理),张寿春(天津南开学校校长),周诒春(北京清华学校校长),杨廷栋(众议院议员、前农商部矿政局局长),史量才(上海申报馆总经理),刘垣(前农商次长),穆湘玥(上海德大纱厂经理),蒋维乔(前教育部参事),龚杰(前江苏财政司长),刘以钟(教育部视学),邓萃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于定一(前巴拿马赛会江苏出品协会主任),朱友渔(上海约翰大学教务长),庄俞(上海《教育杂志》编辑员),刁信德(上海同仁医院医生),朱庭祺(沪杭甬铁路局英文秘书、前工商部参事),朱胡彬夏(上海《妇女杂志》社编辑主任),贾丰臻(上海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朱书源(上海浦东中学校长),聂其杰(上海恒丰纱厂总经理),陈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监主任),蒋梦麟(留学美国哥伦毕业大学硕[博]士),顾树森(《中华教育界》编辑主任),沈恩孚(江苏省教育会驻会干事、前告诉民政局副司长、江苏省公署秘书长),余日章(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署理总干事、前湖北外交司长),郭秉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黄炎培(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前江苏教育司长)。(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50451页)
    ①《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3页。
    ②《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4页。
    ③《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6页。
    ①《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6页。
    ②《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8页。
    ③《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6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52~454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58页。
    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⑦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的几个教育团体》,第94页。
    ①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3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12页。
    ③钟昭华:《中国的福禄培尔——鼓楼幼稚园创办者》,陈鹤琴:《我的半生》,桂林:华华书店1942年,第22页。
    ④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⑤钟昭华:《中国的福禄培尔——鼓楼幼稚园创办者》,第22~24页。
    ①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259页。
    ②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3页。
    ③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第94-95页。
    ④中华儿童教育社成立时团体社员主要有: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中央大学实验小学、北平孔德学校、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南京特别市立中区实验学校、南京特别市立南区实验学校、南京特别市立北区实验学校、无锡中学实验小学、上海中学实验小学、上海特别市第一实验小学、上海特别市树基小学、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小学、浙江杭州横河小学、广州中山大学实验小学、南京中学实验小学、苏州中学实验小学、上海崇德小学幼稚园、上海特别市务本女中附属小学。(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⑤余择生:《本社在杭开成立大会经过情形》,《儿童教育》,1卷9-10合期,1929年10月,第38页。
    ⑥《中华儿童教育社简章》,《儿童教育》,1卷9-10合期,1929年10月,第41页。
    ⑦1929年12月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学术团体办法》八条及认可之学术团体名单。其中认可的教育学术团体有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教部管理学术团体办法》,《申报》,1929年12月4日,第10版)
    ①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261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12~813页。
    ③综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13页和陈秀云、陈一飞所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269页的内容而得。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12~813页。
    ①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4~55页。
    ②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263-264页。
    ③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第145页。
    ④余择生:《本社在杭开成立大会经过情形》,《儿童教育》,1卷9-10合期,1929年10月,第38页。
    ⑤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266页。
    ⑥《大会经过》,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无锡:编者刊1934年,第8页,转引自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述论——以年会(1932~1936年)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2期,第95页。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49-350页。
    ①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32页。
    ②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7页。
    ③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第311页。
    ④当时分教育有四类,即高等学校教育、普通学校教育、高等社会教育和通俗教育。认为“就改良社会而言,学校教育不如社会教育,高等社会教育又不如通俗教育。”因为“学校教育不能社会生直接之关系”,“高等社会教育之势力又仅能及于文人学子”,而通俗教育“常与一般中下级社会相接触,其范围最广、效力最宏,改良社会非从此着手不可。”(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82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93~394页。
    ⑥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第95页。
    ⑦秦柳方、武葆邨编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75页。
    ①一说“自兼”,(刘光:《在革命洪流中诞生,在内忧外患中成长——忆母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辑: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专辑》,无锡:编者刊1991年,第7页。)
    ②黄旭朗:《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简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辑: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专辑》,无锡:编者刊1991年,第1页。
    ③唐孝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8年,第77页。
    ④《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附录,第3页。
    ⑤储心斋的回忆似有一些差误,据《国民政府职官年表》,1931年1月15日李蒸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至1933年1月23日调任,同日张炯继任(张朋园、沈怀玉编:《国民政府职官年表》,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第186~187页),期间,1932年北平师范大学学生因校长人选问题,与教育部产生争执,发生学潮,6月24日行政院第44次会议,议决请李蒸担任,问题才算平息(《行政院之例会》,《申报》,1932年6月25日,第7版),可见社会教育社酝酿时李蒸和张炯的身份并非回忆所述。
    ①储心斋:《忆中国社会教育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辑: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专辑》,第114-115页。
    ②李邦权:《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的前前后后》,《教育与民众》,4卷1期,1932年9月,第161页;唐孝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第78页。
    ③储心斋的回忆称“1932年夏天,中国社会教育社在杭州宣告成立,同时召开了第一次年会”,应为记忆差误。(储心斋:《忆中国社会教育社》,第115页)
    ④《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附录,第3页;另《中国社会教育社成立志盛》,《教育与民众》,3卷4期,1931年12月,最近民众教育消息,第799页。
    ⑤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与乡村教育派分的互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第60页。
    ①《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附录,第4-5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编第三辑: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年,第486页。
    ③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1932年8月24至26日)上有《促成社会教育列入现行学制系统之进行程序案》的提议。经大会讨论,修正通过了“特别重要”的“特别类”决议案:《征集关于学制系统上社会教育地位之方案整理研究以备政府采行案》。会后,由陈礼江、舒新城、俞庆棠、钮永建、高践四、梁漱溟、孟宪承7人组成学制系统整理委员会,前后开会三次,拟订三项原则,公开征求意见,分为:(1)于现行学制系统之内,加入社会教育系统,彼此联络;(2)于现行学制系统之外,另订社会教育系统,彼此并列;(3)另创中国教育系统,包括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第二届年会于1933年8月24至26日举行,理事会先有《请讨论社会教育系统案》的提案,后经大会决议:“原草案一并交社教系统整理委员会整理,并征集各方意见,呈请政府指定区域实验。”第三届年会又有《再呈请教育部明令公布社会教育之系统案》的提案,大会最后决议:“俟邹平等处试办有成效时,再行呈请教育部办理”。第四届年会有《建议国民政府在修正宪法时明白规定社会教育之地位案》的议决。(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述论——以年会(1932~1936年)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2期,第96页)
    ④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述论——以年会(1932-1936年)为中心》,第97页。
    ①陈学恂主编、田正平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②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页。
    ③白锦表:《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3期,第93页。
    ④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第94页。
    ⑤教育组织与教育书刊的关系极其紧要,一般来说一组织即有一机关刊物,用以传递该组织的信息。随着教育研究的进步,如今已经突破了“一”,如美国的全美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即AERA),拥有6份学术刊物,即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Educational Researcher、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⑥此例为日本的“教育科学研究会”,简称“教科研”,民间的教育研究组织,源于阿部重孝和城户幡太郎编辑的《岩波讲座教育科学》(1931-1933),该书反对传统的概念推演的教育学,提倡加以实证的研究。其后城户幡太郎、留冈清男于1933年4月创刊了《教育》,1937年5月由该杂志的作者及读者组成了‘教科研’,以建设教育科学,批判及改革教育为目的,在二战前的日本民间教育研究运动中很有影响。(太郎良信:《教育科学研究会》,青木一、大槻健等编:《现代教育学事典》,东京:劳动旬报社1988年,第155页)
    ①通讯型教育期刊的主要功能是及时传达有关国家、政府、党派或学术团体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与精神,以及报道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研究型教育期刊主要以教育科研人员为传播对象,针对教育及其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并将研究成果刊发交流,具有传播、促进和服务的功能与效果,及研究性、学术性、创新性的特点,是教育期刊中层次较高的一个类型;教育辅导型期刊主要以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学生为传播对象,以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等各方面的教育实际问题为报道内容,具有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和学习以及道德修养的功能;此外,教育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就造成教育期刊在分类方面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使很多期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发挥着多种功能,可以称其为综合型教育期刊。(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4页)
    ②据《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讯》为不定期刊,共发行了71期,现只有8-15,30,33-43,47,分散于中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全国图书目录联合编辑组:《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年,第594页)
    ③《卷头语》,《中国社会教育社社友通讯》,第1期,1932年7月10日,第1页。
    ④储心斋:《忆中国社会教育社》,第118页。
    ①储心斋:《忆中国社会教育社》,第118页。
    ②周晔:《<新教育>杂志与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教育评论》,2004年4期,第82页。
    ③研究指出:《新教育》共出版11卷53期,先后设有39个栏目,刊登1456篇文章,出版了“杜威号”“学制研究号”、“孟禄号”等10个专号,共有作者378位(含翻译文章的原著者),发表5篇文章以上有31人,分为:陶知行21篇、俞子夷19篇、蒋梦麟14篇、郑晓沧13篇、胡适12篇、陈鹤琴12篇、郭秉文11篇、麦克乐10篇、推士10篇、程湘帆9篇、朱家治9篇、蔡元培8篇、姜琦8篇、廖世承8篇、刘英士8篇、邹秉文7篇、黄炎培7篇、凌冰6篇、王文培6篇、徐则陵6篇、唐镶6篇、杨鄂联6篇、庄泽宣5篇、刘伯明5篇、汪懋祖5篇、陈燮勋5篇、陆殿扬5篇、杜威5篇、徐澄5篇、顾树森5篇、程宗潮5篇。31人中,毕业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的有12位,另有2位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合计占总数的45.1%;文章发表数占前8位的,都是毕业于或曾在哥大学习过。留美生和美国学者合计有21位,占总数的67.9%。(周晔:《<新教育>杂志与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第83页)
    ④周晔:《<新教育>杂志与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第86页。
    ⑤蒋梦麟译:《美国总统威尔逊参战演说·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第1页。
    ①《本月刊倡设之用意》,《新教育》,1卷1期,1919年2月,第1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第1104页。
    ③《中华新教育社成立》,《申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中华新教育社成立》,《民国日报》,1918年12月24日,第10版。
    ④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第140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18页。
    ⑥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第135页。
    ①王西征:《从(新教育)到(新教育评论>》,《新教育评论》,3卷1期,1926年12月3日,第11-13页。
    ②王西征:《(新教育>杂志停刊怨言》,《新教育评论》,2卷8期,转引自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民国教育界(1919~1928)》,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86页。
    ③商务印书馆经历张元济曾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1919年,他托伯俞(即庄俞,商务印书馆职员,亦为江苏省教育会重要成员,与黄等人关系较密)转函黄炎培、蒋梦麟,声明辞去职教社的议事员,原因在于“该社近来与闻政治”,但大家都是老朋友,故而请“伯俞代为婉转”(张元济著、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08页)。何树远研究认为“改进社介入程度远甚于当年职教社,所以商务印书馆拖延《新教育》的印刷,可能暗示改进社知难而退。”
    ④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民国教育界(1919~1928)》,第186页。
    ①赵乃传、陶行知等:《<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216页。
    ②赵乃传、陶行知等:《<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15-216页。
    ③王西征:《从<新教育>到<新教育评论)》,《新教育评论》,3卷1期,1926年12月3日,第14页。
    ④陶行知在回复中称“您信中问到本社色彩,我现在对您郑重宣言说:本社是透明的,不是白的、不是黑的、不是红的、不是灰的——是透明的,水晶样透明,使各种光、各种颜色都能透出真面目。”(陶行知:《透明的改进社——答王西征弟的信》,《陶行知全集》(第8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第100页。)
    ⑤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第2卷),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8年,第893页。
    ⑥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344页。
    ⑦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编者刊1979年,第207-208页。
    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64-765页。
    ①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编者刊1979年,第191~192页。
    ②董任坚编:《小学教育的改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③董任坚编:《儿童科学常识》(一至十二单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15页。
    ⑤原计划发表于《教育公报》6卷3期,转引自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98-499页。
    ①《五教育机关合组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丛书月刊启》,《新青年》,6卷2期,1919年2月,第243-244页。
    ②《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书报》,《民国日报》,1919年1月10日,第10版。
    ③《五教育机关合组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丛书月刊启》,第243页。
    ④《蒋梦麟致胡适函》(1918年11月18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9卷),第409页。
    ⑤《蒋梦麟致胡适函》(1918年11月12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9卷),第406页。
    ⑥蒋梦麟:《高等学术为教育之基础》,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1~22页。
    ⑦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编者刊1979年,第206~207页。
    ①该书先为南京燕子矶小学于1926年自刊,列为“燕子矶小学丛书”。(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②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18页。
    ③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第10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09页。
    ⑤孟宪承在序言中指出“近几月来,我们为研究民众教育的问题,我和张钟元、马祖武、周耀、阎敦建诸君,努力搜集了不少外国成人教育的材料,……或许我们现在的辛苦,也可以节省将来人家的劳力。于是便先成了这一本《民众教育辞汇》。”(孟宪承等编:《民众教育辞汇·序》,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印行1929年)
    ⑥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80~192页。
    ①黄炎培:《八十年来》,第84-85页。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第85页。
    ③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第69~70页。
    ④《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229~232页。
    ①储心斋:《忆中国社会教育社》,第116页。
    ②唐孝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第83-85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26页。
    ④唐孝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第86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25~726页。
    ①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现今讨论“教育交流”范围甚广,如派遣留学生、传播西方教育思想、以西方为例建立近代学校制度、课程教材教学法的输入、以及专门承担是项任务的教育组织(如“华法教育会”)等均可。(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陶知行:《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新教育》,4卷3期,1922年3月,第521页。
    ④陈明璠译:《万国教育会议宣言书》,《新教育》,6卷3期,1923年3月,第469页。
    ①《第一届世界教育会联合会大会纪》,《教育杂志》,17卷10号,1925年10月,教育界消息,第1页。
    ②章洪熙:《筹备推举代表前赴万国教育会议事项》,《新教育》,6卷5期,1923年5月,社务报告,第741-744页。
    ③中华教育改进社原推范源廉、蔡元培、郭秉文、张伯苓、黄炎培、汪精卫、胡适、陶知行、汤茂如等8人赴会。
    ④教育部推邓萃英、秦汾、李建勋、谢冰等4人赴会;地方政府推宗彝、林立、高鸿缙、陈时等4人赴会。
    ⑤能够成行的7人为:郭秉文、林立、谢冰、李建勋、陈时、高鸿缙、汤茂如,三类组织中均有分布。
    ⑥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报告书》,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印行1923年,第3-9页。
    ⑦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报告书》,第17页。
    ⑧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报告书》,第53页。
    ⑨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报告书》,第11页。
    ⑩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36-37页。
    ①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第十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23~24页。
    ②《第一届世界教育会联合会大会纪》,《教育杂志》,17卷10号,1925年10月,教育界消息,第1页。
    ③世教联第二届会议,中国出席人员为:韦悫(岭南大学教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黄启明(广州培正学校校长)、郭秉文(世界教育会副会长)、沈有乾(中美协会书记)、王卓然(前奉天视学员)、黎绍芬、曹梧孙、周淑清(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毕业三位女性)。(《第三[二]届世界教育会联合会记略》,《教育杂志》,19卷10号,1927年10月,教育界消息,第2页)
    ④世教联第三届会议,中国出席人员为:严鹤龄、郭秉文、张伯苓、刘湛恩、何尚平、何艾龄、高士英、夏奇峰、韩玉珊、葛益帜、陈荣捷、杨为桢、张印堂,共14人。(《日内瓦世界教育会议之一斑》,《教育杂志》,21卷10号,1929年10月,教育界消息,第126页)
    ⑤罗廷光:《参加本届世界教育会议的经过及其感想》,《教育杂志》,25卷10号,1935年10月,第191页。
    ①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7页;另见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8~119页,该辞典的这一辞条将“中国教育学会”误为“中国教育协会”。
    ②《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办事处成立及发展概略》,《建国教育》,1卷1期,1938年11月,会务报告,第1页;另见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办事处:《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办事处概况》,《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报》,重庆:编者刊1944年,第1页。
    ③《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办事处成立》,《教育杂志》,29卷2号,1939年2月,教育短讯,第92页。
    ④吴鼎:《十二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始末记》,《教育杂志》,29卷3号,1939年3月,第59页。
    ⑤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847页。
    ⑥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5页。
    ①关于教育部希望教育学会能够出席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在学会预备出席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录中有明文,文为“因我国现在尚无全国教育会,教育部及各方面意见,均希望本会负发起责任。”(《中国教育学会筹备参加世界教育会议》,《中央日报》,1937年1月21日,第8版;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2-3页)
    ②教育学会出席理事有:张伯苓、郑通和、陈剑修、许恪士、邰爽秋、陈礼江、常道直、杨亮功、庄泽宣、程其保(陈代)、杜佐周等。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2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的致电称:“鉴咸日在教育部开会,商讨发起出席世界教育会议筹备事务,请推代表准时出席,特此专电,并盼复。”(《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12页。)
    ⑥1月19日的第一次筹备会议,推定蒋梦麟、马宗荣、杨亮功、刘湛恩、汪典存五位会员为学会出席筹备会代表。21日,学会通函上述五位:“本会参加世界教育学会一案,经筹备委员会决议,推请先生为本会出席筹备会代表,定于1月27日下午4时在教育部与各教育社团合开筹备委员会,商讨参加该会之一切手续,至希贲临出席,代表一切为荷。”(《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11-12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筹备参加世界教育会议》,《中央日报》,1937年1月21日,第8版;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2-3页。
    ②1937年1月27日的六教育学术团体第一次联合筹备会议,关于征集其他团体加入,议决:“除原请之教育学术团体单位外,凡全国研究教育学术团体(地方教育除外),并以立案者为限。”如此,各地的教育会,即便是省教育会也不在受邀之列,故而此后的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中没有各地的教育会,从最初就开始限制了的。
    ③《参加世界教育会议筹备会举行谈话会》,《申报》,1937年1月28日,第12版;另见《六团体昨首次会商参加世界教育会议》,《中央日报》,1937年1月28日,第8版。
    ④教育学会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函称:“敝会鉴于世界教育会议在东亚举行,尚属创举,我国倘不筹备加入,必致贻国际间以不良印象,甚至滋外人以文化落后之讥,爰经敝会理事会决议,联合各教育学术团体共同筹备参加世界教育会议一切手续,素仰贵会热心教育,对于此举必荷赞同,用特备函奉约,至希俞允为荷。”(《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第12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第12~13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第12页。
    ⑦此时,组成“中国参加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筹备会”,共有七教育学术团体,即中国教育学会、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华儿童教育社、中国社会教育社、中国卫生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七团体代表名单参见:《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口,第26页)
    ⑧第二次联合筹备会议,各单位出席代表情况为:中国教育学会5人,蒋梦麟(陈剑修代)、刘湛恩、杨亮功、汪懋祖、马宗荣;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4人,朱章庚、钱用和、张崇德、孙家齐;中国教育电影协会2人,郭有守、褚民谊(郭代);中华儿童教育社4人,董任坚、马客谈、李清悚、程其保;中国社会教育社2人,陈礼江(顾良杰代)、雷宾南;中国卫生教育社4人,叶溯中、胡叔异、李紫衡、姜卿云(叶代):中华职业教育社1人,陈重寅;教育部1人,黄建中;共7团体1机关,合8单位,23名代表。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第4-5页;另见《世界教育会议我国决参加》,《中央日报》,1937年3月1日,第3版:《世界教育会议如伪国参加我国不出席》,《申报》,1937年3月1日,第12版。
    ②中国参加第七届世界教育会出席代表共17名,即胡适、何炳松、庄泽宣、汪懋祖、廖世承、周甦生、刘湛恩、高君珊、刘吴卓生、雷宾南、程其保、叶溯中、齐国栋、魏学仁、董任坚、罗廷光、胡叔异。(《出席世界教育会议我国代表已推定》,《中央日报》,1937年6月3日,第8版:另见《中国教育学术团体推定出席世教会议代表》,《申报》,1937年6月3日,第12版)
    ③《世界教育会议我国代表首次会议》,《申报》1937年6月21日,第12版。
    ④《孟禄博士昨晨抵沪谈世界教育会议伪无代表》,《申报》1937年4月29日,第8版:另见《世界教育学会会长孟禄博士昨抵沪》,《中央日报》,1937年4月29日,第8版。
    ⑤此“六教育团体”为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分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中国教育建设社、中国特种教育建设协社、中华卫生教育社。
    ⑥《六教育团体昨欢宴孟禄博士》,《申报》,1937年4月30日,第12版。
    ⑦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408页。
    ⑧《日本教育界注意孟禄在华谈话》,《申报》,1937年5月13日,第12版。
    ⑨《世界教育会议伪满竞拟出席》,《中央日报》,1937年6月30日,第8版。
    ①《第七回世界教育会准备进捗状况》,《帝国教育》,第702号,1937年4月1日,第87页。
    ②《海外参加申达状况》,《帝国教育》,第703号,1937年5月1日,第91页。
    ③《海外参加申告状况》,《帝国教育》,第704号,1937年6月1日,第59页。
    ④《日委员声称世界教育会议伪满不参加》,《申报》,1937年6月29日,第10版。
    ⑤《日当局食言背信邀伪满参加世教会议》,《中央日报》,1937年7月2日,第8版;《世教会允许伪满参加》,《申报》,1937年7月2日,第12版
    ⑥《世教会议日事务局昨日正式请伪满参加》,《申报》,1937年7月11日,第18版。
    ⑦《世教会议我国不参加》,《申报》,1937年7月12日,第10版。
    ⑧上海档案馆“上海社会局”档案,卷宗号:Q6-18-298。
    ⑨《世界教育会议我国代表团结束》,《申报》1937年7月24日,第12版
    ①《建国教育》,1卷1期,1938年11月,发刊辞,第2页。
    ②《建国教育》,1卷1期,1938年11月,启示,第1页。
    ①《建国教育》,2卷2期,1941年2月,团体消息,第101页。
    ②《建国教育》,1卷3、4合期,1939年11月,团体消息,第1-2页。
    ③《建国教育》,2卷1期,1940年12月,团体消息,第71~72页。
    ④《建国教育》,2卷2期,1941年2月,团体消息,第99页。
    ⑤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第55页。
    ⑥《建国教育》,1卷1期,1938年11月,会务报告,第2页。
    ①吴鼎:《十二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始末记》,《教育杂志》,29卷3号,1939年3月,第59页。
    ②陈礼江:《祝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教育通讯》,1卷36期,1938年11月26日,第1-2页。
    ③陆殿扬:《欢迎十二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教与学》,3卷9期,1938年11月,第1-2页。
    ④吴鼎:《十二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始末记》,第66页。
    ⑤《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昨开幕》,《中央日报》,1938年12月1,第3版。
    ⑥《建国教育》,1卷2期,1939年3月,本处消息,第96页。
    ⑦《建国教育》,2卷1期,1940年12月,各团体消息,第76-77页。
    ⑧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第118-119页。
    ⑨《教育学术团体联会昨晨正式成立》,《中央日报》,1944年7月17日,第2版。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43-844页。
    ②《教育学术团体联会昨晨正式成立》,《中央日1报》,1944年7月17日,第2版。
    ③《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闭幕》,《中央日报》,1945年8月20日,第3版。
    ④《中国教育学术团体四届联合年会开幕》,《中央日报》,1945年8月19日,第3版。
    ⑤该会四届年会通过的宣言,提出有四点尚待全国上下一致之努力:(1)发扬我国先哲仁爱和平之精神,以实行世界和平之教育;(2)达成战后我国工业化之目标,需要二百万以上经济技术人才,今后我国教育须配合此种需要,为有效之努力;(3)实行民主政治之教育,应训练全国同胞,使具有实行民主政治之知识、能力及道德;(4)提倡科学教育。(《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闭幕》,《中央日报》,1945年8月20日,第3版)
    ⑥《教育学术团体年会明晨九时在京揭幕》,《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5日,第4版。
    ⑦《代表百三十人参加教学年会昨起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4版。
    ①《代表百三十人参加教学年会昨起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4版。
    ②《加速教育民主化》,《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8日,第4版。
    ③《代表百三十人参加教学年会昨起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4版。
    ④《代表百三十人参加教学年会昨起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4版。
    ⑤《加速教育民主化》,《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8日,第4版。
    ⑥《公举荣誉教师》,《中央日报》,1947年11月18日,第4版。
    ⑦《向教育学术团体年会进一言》,《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2版。
    ①《加速教育民主化》,《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8日,第4版。
    ①刘正埮、高名凯等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第376页;另见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第4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249页。
    ②德·朗特里编、陈建平等译:《西方教育辞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65页。
    ③唐钺、朱经农、高觉敷主编:《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510页。
    ④程其保:《举三事与中国教育学会同人共勉》,《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⑤朱经农:《中国教育学会的时代使命》,《教育杂志》,33卷1号,1948年1月,第1页。
    ①《会务报告》,《中华教育界》,21卷7期,1934年1月,第181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立案》,《申报》,1933年1月2日,第13版。
    ③《即将举行之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19日,第12版。
    ①《福建教育厅开办暑校先声》,《申报》,1929年3月12日,第11版。
    ②福建教育厅1929年暑期讲习会受聘专家有:中央研究院许寿裳,中央大学教育学系主任孟宪承,华北运动会总干事郝更生,东北大学图书馆长李小缘,厦门大学教育科主任孙贵定,广州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庄泽宣,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北平大学教授熊佛西,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邰爽秋、崔载阳,厦门大学教授邱椿、杜佐周、朱君毅,暨南大学教授陈科美,沪江大学教授何昌祺,及福建教育厅程时煃厅长、钟道赞科长等。(《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中央日报》,1929年8月3日,第9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之成立》,《教育杂志》,21卷9号,1929年9月,第142页。
    ④程时煃:《对于教育学会之期望》,《中央日报》,1948年1月2日,第8版。
    ⑤陈志科:《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①周予同:《忆教育杂志》,《东方杂志》,29卷4号,1932年10月。
    ②亚里士多德:“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页)
    ③《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④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上海:编者刊1933年,第20页。
    ①胡先骕:《师范大学制平议》,《甲寅周刊》,1卷14号,1925年12月,第9-12页。
    ②孟宪承:《教育学科在大学课程上的地位》,周谷平、赵卫平编:《孟宪承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2-84页。
    ③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④北京师范大学:《历任校长》,http://www.bnu.edu.cn/xygk/xygk_lirenxiaozhang.htm,访问:2010年12月25日。
    ⑤1931年4月30日,行政院第26次会议上,教育部长朱家骅提出“北平师大学校长徐炳昶辞职照准,另请李建勋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案”,议决通过(《行政院议决案:任李建勋为北平师大校长》,《申报》,1932年5月1日,第10版)。然而师大学生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想请改任该校同学所拟想之校长(《平师大生反对李建勋》,《申报》,1932年5月19日,第6版)。6月6日,师大开学生大会讨论校长问题,议决:三日内无办法,全体罢课,并将全体赴京索取校长(《师大生催决校长问题》,《申报》,1932年6月7日,第7版)。三日之后,并无答复,师大学生自治会于9日下午开会讨论南下请愿事宜,并决定10日起罢课(《平大各院罢课》,《申报》,1932年6月10日,第11版)。11日,师大学生欲南下,平市警察百余名,闻讯将师大包围,监视学生、断绝交通,学生在师大门前以砖瓦石子向警察乱击,伤三警,双方相持不下(《平大学潮不可收拾》,《申报》,1932年6月11日,第10版)。17日中午,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为调查师大与北平大学学潮抵平,师大学生代表二十余人,在车站即将其围住,质问部为何不就学生拟定人选中择一为校长,还有李建勋屡辞校长,为何不允。段允诺次日晨将赴该校会晤全体同学(《师大学生质问段锡朋》,《申报》,1932年6月18日,第7版)。18日晨,师大学生五百余人齐集操场等候,久等未至,后有函到,称:此来并非专处理风潮,望学校早日恢复常态。于是学生决定再派代表,下午往访(《师大生访段锡朋》,《申报》,1932年6月19日,第14版)。然而所派代表拜谒段锡朋未遇,学生决定19日晚再派代表持函谒汪兆铭,请就学生所拟人选中择一人长校。20日,汪函复师大学生,称“校长问题,俟返京与教部商洽解决。”(《汪函复师大学生》,《申报》,1932年6月21日,第7版)24日,行政院开第44次会议,对于平师大校长问题,议决:照准李建勋辞职,并请李蒸担任该校校长(《行政院之例会》,《申报》,1932年6月25日,第7版)。
    ⑥《行政院议决案:整顿全国教育》,《申报》,1932年7月23日,第8版;另见李蒸:《北京师范大 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第62页。
    ①《朱家骅对政府整理大学之说明》,《大公报》,1932年7月26日,第4版。
    ②《北师大校长李蒸来京》,《申报》,1932年7月30日,第11版。
    ③《改革全国教育养成整个民族观念》,《大公报》,1932年10月16日,第4版。
    ④师大38名教授联名具呈教育部,提出五点理由为:(1)中学师资,非受师大之专业训练不能胜任,(2)教师之教师,尤非受师大之专业训练不能胜任,(3)师大之课程与普通大学之程度相当,而性质全异,(4)师大之环境又与普通大学之环境不同,不能以大学之教育学系替代之,(5)师大年限只应延长,不能缩短,大学毕业而仅受一年或二年之师范训练,定感不足。(《教部改变学制,平师大教授表示反对》,《大公报》,1932年11月10日,第4版)
    ⑤叔永:《教育改革声中的师范教育问题》,《独立评论》,第28号,1932年11月27日,第7页。
    ⑥叔永:《教育改革声中的师范教育问题》,第7-9页。
    ①旭生:《教育罪言》(二),《独立评论》,第27号,1932年11月20日,第15页。
    ②北平师大教授会:《驳叔永君<教育改革声中的师范教育问题)》(一)(二)(三)(四),《大公报》1933年1月7、8、11、14日,第8版;另见邰爽秋主编:《教育参考资料选辑》(第四集),上海:教育编译馆1934年。
    ③《改革教育与整顿地方自治:三全会提案之一斑》,《大公报》,1932年12月19日,第4版。
    ④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第70页。
    ⑤《三中全会今午闭幕,大会昨通过教育案》,《大公报》,1933年12月22日,第3版;《三中全会表决教育各案》,《申报》1932年12月22日,第3版。
    ⑥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第70页。
    ⑦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七类。次年1月公布《大学规程》,规定“文科”分为“哲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四门”,而“哲学门”分为两类,即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均可设“教育学”之科目。1927年之后,蒋梦麟任教育部长,制定并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取消单科大学的设置。规定大学分文、理、法、农、工、商、医、教育、八大学院,凡具备三个以上学院者,始得称大学。与之前《大学令》的规定相比,教育学院属于新生的、后起之秀,却也应验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古训。
    ①傅斯年认为造成中国教育崩溃的原因有五:(1)学校教育仍不脱士大夫教育的意味;(2)政治之不安定,是教育紊乱一个大主因:(3)一切的封建势力,部落思想,工具主义,都乘机充分发挥;(4)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员学院里毕业生给中国教育界一个最不好的贡献;(5)青年人之要求,因社会之矛盾而愈不得满足。
    ②孟真:《教育崩溃之原因》,《独立评论》,第9号,1932年7月17日,第5页。
    ③邱椿:《致胡适》,《独立评论》,第11号,1932年7月31日,第18-19页。
    ④邱椿:《致胡适》,《独立评论》,第21页。
    ①孟真:《教育崩溃的一个责任问题——答邱椿先生》,《独立评论》,第11号,1932年7月31日,第23页。
    ②孟真:《再谈几件教育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10月2日,第20期,第4-8页。
    ③蒋永敬、李云汉、许师慎编:《杨亮功先生年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第179页。
    ④吴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5页。
    ⑤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原有四系,即教育社会学系、教育行政系、教育心理系及教育学系,经过整理教育社会学系、教育行政系,改并入教育学系,原有教育心理系与理学院之心理系合并为心理学系。但系内分普通心理与教育心理两组。(艾伟:《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过去现在与将来》,《教育杂志》,25卷7号,1935年7月10日,第202-203页)
    ⑥《朱家骅对政府整理大学之说明》,《大公报》,1932年7月26日,第4版。
    ①朱家骅:《九个月来教育部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时代公论》,第40-41号合刊,1933年1月1日,第80页。
    ②《改革教育与整顿地方自治:三全会提案之一斑》,《大公报》,1932年12月19日,第4版。
    ③《改革教育与整顿地方自治:三全会提案之一斑》,《大公报》,1932年12月19日,第4版。
    ④《三中全会表决教育各案》,《申报》,1932年12月22日,第3版。
    ⑤邱椿:《致胡适》,《独立评论》,第11号,1932年7月31日,第19页。
    ①邱椿:《致胡适》,第19页。
    ②罗廷光:《教育的科学研究(下)——谈谈教育研究所》,《时代公论》,1卷18号,1932年7月29日,第24页。
    ③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④常道直:《论教育部最近拟议中之师范学制改革》(二:上),《大公报》1932年11月6日,第5版。
    ⑤罗廷光:《教育的科学研究(下)——谈谈教育研究所》,《时代公论》1卷18号,1932年7月29日,第24页。
    ⑥郑通和:《中国教育学会创立之动机与今后之展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组织与专业精神》,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2年,第1-3页。
    ⑦郑西谷(通和)1949年前去了台湾,他写那篇追忆时,胡适和傅斯年的影响仍然存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之“教育学研究所”依然在“无何有之乡”,他有许多“苦衷”不便于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舆论及可信的材料,研究认为中国教育学会成立的动机有三:民族主义的刺激、教育学术的“危机”及与世界的落后。
    ①郑通和:《中国教育学会创立之动机与今后之展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组织与专业精神》,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2年,第1~2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第一届年会昨闭幕》,《申报》1933年1月31日,15版。
    ③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35页。
    ②补充4人的省籍情况为:湖南杜元载、湖南雷振清、江苏葛承训、浙江赵廷为。
    ③商务印书馆编辑所所长何炳松,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舒新城,国立编译馆编辑赵演。
    ④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江恒源、副主任杨卫玉,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主任汤茂如,上海青年会副总干事海慕华、智育部部长沈嗣庄。
    ⑤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主任秘书王卓然、外交部科长王祖廉、监察院委员杨亮功、考选委员会委员张默君、立法院委员赵乃传。
    ⑥王卓然,北平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研究科毕业,曾留学美国,孟禄首次来华时曾一路陪同,并将其经历编成《教育一瞥录》(商务印书馆1923年);杨亮功,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赴美留学,获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政前历任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教授兼文科主任、上海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大教育系主任等职;张默君,辛亥之前就服务于教育界,后赴美国留学,并遍历欧美各国,考察社会和妇女教育,回国后,任江苏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及杭州市教育局长等职,著有《欧美教育考察录》、《杭州市教育行政六年规划》等;赵乃传当时还兼任中央政治学校讲师;王祖廉的经历不详,目前可确定者,他曾与黎锦晖合编《新中华国语读本》,畅行一时,也非“门外汉”。
    ⑦教育行政部门11人。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陈鹤琴、副处长陈选善。国民政府教育部,司长1人,为顾树森:科长1人,一为吴研因,还有1科长为兼职:督学2人,周邦道和钟道赞;专员2人,程其保和万家祥,为中国赴欧教育考察团成员,回国后程即任湖北教育厅厅长一职。省政府教育厅,厅长2人,湖南教厅朱经农、江西程时煃,科长1人,河南教厅郑若谷。
    ⑧初等教育阶段共4人,均为小学校长,南京女子中学实小沈子善、南京中学实小马客谈、上海工部局华德路小学雷振清、上海工部局北区小学葛承训。
    ⑨来自中等教育阶段共24人,有省立普通中学、实验学校、师大附中、师范学校,以及教会中学等。其中担任学校校长者15人,教务主任者3人,训育主任者2人,普通教员4人,校长为多数。
    ①北京大学蒋梦麟、北平师范大学李蒸、天津南开大学张伯苓、武昌中华大学严跋华、沪江大学刘湛恩、大夏大学副校长欧元怀。
    ②福建协和学院院长林景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院长高践四、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齐国梁、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长罗季林。
    ③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教务长崔思让、沪江大学教务长樊正康、大夏大学教务长鲁继曾。
    ④浙江大学秘书长沈履。
    ⑤北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建勋、北平辅仁大学教育学院张怀、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黄建中、沪江大学教育学院林卓然、勃勤大学教育学院林砺儒、安徽大学文学院范寿康(兼教育学系主任)、金陵大学文学院刘乃敬。
    ⑥中央政治学校教育系主任汪懋组、复旦大学教育系主任章益、中央大学心理系主任萧孝嵘,大夏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张耀翔、大夏大学高师科主任黄敬思、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袁敦礼、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系主任周予同。
    ⑦穗:《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8版。
    ⑧程其保:《举三事与中国教育学会同人共勉》,《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⑨1928年11月11日,由国民政府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11条。规定:中研院直隶于国民政府,为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任务一为实行科学研究,另一为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研究院分设15个研究所,包含教育研究所。但迟迟未能实现,为此教育学会曾多次与中央研究院进行沟通,依然无功而返。至1943年10月2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新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扩充了研究院规模,拟共设立23个研究所,并且将教育研究所更名为教育学研究所,然而一直到1949年,依然没有任何成立的迹象。
    ①1912年的《大学令》,规定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七类,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农、工、商、医、教育共八大学院,与前相比,教育学院属于新生力量。此外,“组织法”还规定“大学得设研究院”;1934年,教育部根据是项规定颁布《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教育学院之教育学研究所获得了法律认可的地位。然而,由于权威人士对教育学院存有意见,后将其改组为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所也随之更改为师范教育研究所,其任务不再是以研究教育学术,而是辅助师资的养成。另外,教育经费有限,能够分给师范教育研究所的少之又少,故而活动开展有限。
    ②《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③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④《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⑤《中国教育学会第一届年会昨闭幕》,《申报》,1933年1月31日,第15版。
    ⑥刘吴卓生:《在今日看明日之教育趋势并祝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⑦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⑧罗廷光:《今后我们应该努力的——中国教育学会年会献词》,《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①张文昌:《迎接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感言》,《教育杂志》,33卷1号,1948年1月,第61页。
    ②张文昌:《迎接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感言》,第61页。
    ③程其保:《举三事与中国教育学会同人共勉》,《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④程其保:《举三事与中国教育学会同人共勉》,《中央日l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⑤罗廷光:《今后我们应该努力的——中国教育学会年会献词》,《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①张文昌:《迎接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感言》,第62页。
    ②朱经农:《中国教育学会的时代使命》,《教育杂志》,33卷1号,1948年1月,第1-2页;另见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年报》(三十六年),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1-3页。
    ③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3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第一届年会昨闭幕》,《申报》,1933年1月31日,第15版。
    ①《商震电中国教育学会除奸守士誓矢忠诚》,《中央日报》,1935年12月13日,第8版。
    ②《教育学会致北平教育界请导救国运动入正轨电》,《中央日报》,1935年12月18日,第2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2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举行常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3年5月16日,第6版。
    ②理事会提出的9个专题为:(1)师资训练问题,(2)义务教育之实现问题,(3)教育局之组织及职权,(4)会考制度之利弊,(5)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困难,(6)大学教育学系之方针及课程,(7)民众学校之性质及效用,(8)生产教育之实施,(9)儿童读物之检讨。
    ③《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开幕》,《申报》,1934年1月26日,第14版;另见《中国教育学会年会特刊》(第一期),《中央日报》,1934年1月26日,第8版。
    ④后7个专题为:(10)中国教育中心思想问题,(11)农村教育,(12)教育与国防,(13)留学政策,(14)毕业生出路与升学,(15)公民教育,(16)人格教育。
    ⑤杨炳勋等:《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记略》,《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6期,1934年2月20日,第11版;另见《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特刊》(第二期),《中央日报》,1934年1月26日,第8版;《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昨闭幕》,《申报》,1934年1月27日,第15版。
    ⑥师资训练问题推廖世承、郑西谷、曹漱逸、罗廷光、马客谈等5人,由郑负责召集;大学教育院系问题推吴俊升、常道直、黄钰生、黄敬思、刘廷芳等5人,由刘召集;生产教育问题推陶知行、邰爽秋、江问渔、陈礼江、钟道赞等5人,由邰召集。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1页。
    ⑧《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5页。
    ⑨《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2页;另见《中国教育学会在杭开二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4年4月16日,第8版。
    ⑩《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10页。
    11《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8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1-2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2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4页。
    ④《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57期,1935年2月18日,第11版:另见《中国教育学会开第四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5年1月24日,第8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会议纪》,《申报》,1935年1月20日,第14版。
    ⑤《中国教育学会昨举行五届理事会》,《申报》,1935年4月8日,第16版。
    ⑥中国教育学会生产教育委员会:《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6期,1935年9月30日,第2页。
    ⑧《教育杂志》(中国教育学会主编师资训练专号),25卷7号,1935年7月10日。
    ①《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定期在武昌举行》,《中央日报》,1935年10月31日,第8版。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2-3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11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报告》,不详:编者刊1936年,第22-46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报告》,不详:编者刊1936年,第46-56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报告》,不详:编者刊1936年,第61-62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及中华儿童教育社之年会》,《教育杂志》,27卷8号,1937年8月,第139-140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5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昨续开理事会议》,《申报》,1933年7月2日,第19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1-2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5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昨开首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4年2月23日,第4版。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8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9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9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在杭开二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4年4月16日,第8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9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9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定期在武昌举行》,《中央日报》,1935年10月31日,第8版。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8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13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8期,1936年5月31日,第5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5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15-17页;及《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1935年3月31日,第33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4期,1934年12月31日,第6页。
    ⑥《会务报告》,《中华教育界》,21卷7号,1934年1月,第183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昨续开理事会议》,《申报》,1933年7月2日,第19版。
    ②《会务报告》,《中华教育界》,21卷7号,1934年1月,第183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在清凉山建会所》,《中央日报》,1948年10月1日,第4版。
    ④唐钺、朱经农、高觉敷主编:《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033页。
    ⑤1910年凯德尔(C. N. Keudell)在美国爱德华州(Idaho)首府博伊西(Boise)进行的学校调查被认为是教育调查的开端。这项调查只调查了学校的建筑和设备、教师、课程、组织和社会对学校的态度,共计5项内容、6页纸的报告,简陋至极,却具开端意义。
    ⑥常道直:《学校调查之方法与标准》,《教育杂志》14卷5号1922年;邰爽秋:《教育调查述要》,《中华教育界》17卷8期,1928年;程其保著:《学务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黄敬思编译:《学校调查》,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⑦李建勋:《美国师范学校校长的职务调查》(1922年),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5-21页。
    ⑧东南大学教育科,1919年由廖世承主持了“济南教育调查”;1924年,由陈鹤琴主持了“昆山教育调查”;1924年冬~1925年春,该校教育科组织了“乡村教育与乡村改进委员会”,由冯锐主持“乡村社会、经济、教育状况之调查”;1927年,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行政院、教育学院与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合办,由陈鹤琴主持了“南京教育调查”;1929年,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庄泽宣、邰爽秋等主持了“广东台山教育调查”;1932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市教育局、河北省教育厅联合组织“天津市教育调查委员会”,由北师大教授李建勋主持了“天津市教育调查”。
    ①《中国教育学会首次常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3年3月6日,第7版。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2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6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6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26页。
    ⑥ 《教育通讯》,4卷43期,1941年11月23日,教育消息,第3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第183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即着手教育调查》,《中央日报》,1942年9月27日,第8版。
    ②艾伟:《重庆迁建区小学学生智力学力及体力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第82~98页。
    ③郑通和:《六十自述》,台北:三民书局1972年,第24页;另沈亦珍:《我的一生》,作者自印本1986年,第121页。
    ④沈亦珍:《甘肃临洮县教育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第99-145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第183~184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1期,1948年1月27日,第6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2期,1948年3月27日,第6-7页。
    ⑧《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6期,1948年10月31日,第7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23-28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36~53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59-61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80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2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8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8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7-9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举行常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3年5月16日,第6版;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1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7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24~25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17-19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2期,1933年6月30日,第19-22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20页。
    ⑧《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8-9页。
    ⑨《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8期,1936年5月31日,第2页。
    ⑩《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2期,1948年3月27日,第4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特刊》(第一期),《中央日报》,1934年1月25日,第8版;另《会务报告》,《中华教育界》,21卷7号,1934年1月,第183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在杭开二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4年4月16日,第8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3页;另《中国教育学会向立法院建议宪法上应规定教费独立至少之百分比》,《申报》1934年5月5日,第14版。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3页。
    ①《教育杂志》,26卷6号,1936年6月,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之教育条文,第135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通过两要案提交全教会议》,《中央日报》,1939年3月10日,第4版。
    ③计有陈友松、杜佐周、赵廷为、常道直、艾伟、黄炎培、江问渔、杨卫玉、林本、董任坚、袁昂等。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3页。
    ①青士:《全国教育学会成立》,《教育与职业》,第143期,1933年3月,第167~168页。
    ②郑宗海、孟宪承、陈选善:《卷头语》,《中华教育界》,21卷7期,1934年1月。
    ① Unger Harlow G. (1996).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Facts On File Inc, vol.2, p.653.
    ②山内太郎:《NSSE)》,海后忠臣、泽田庆辅、宫原诚一编:《教育学事典》(第一卷),东京:平凡社1954年,第147页;另见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第371页。
    ③郑宗海、孟宪承、陈选善:《卷头语》,《中华教育界》,21卷7期,1934年1月。
    ④通论部分计有:庄泽宣:《中国教育改造之途径》,钟鲁斋:《实验教育与吾国教育之改造》,陈科美:《中国教育改造与中华民族性》,崔载阳:《中国教育改造中之道德教育问题》,江恒源:《中国教育目标及现今教育需要》,古楳:《中国教育背景与中国教育改造问题》,姜琦:《我们为什么及怎么样谈中国教育改造》,廖世承:《教育改造中之一个重要问题》,郑宗海:《教育改造中之心理的原素》。
    ⑤各论部分计有:蔡元培:《国立中央研究院之过去与将来》,杜佐周:《中国教育行政之改造》,吴家镇:《教育行政之改造》,夏承枫:《教育视导之改制》,李蒸:《社会教育改造之途径》,陈礼江:《民众教育的展望》,钟道赞:《职业教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赵廷为:《我国教育改造与师资问题》,常导之:《中国师资教育改造之起点》,郑西谷:《中学师资训练之商榷》,张士一:《改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办法》,张蓬春:《力心同劳教育的初步实验》郑西谷、沈亦珍:《培养爱国青年方案》,吴蕴瑞:《今后体育须顾国民经济》,黄翼:《学校训育的改造》,李相勖:《训育的改造》,沈有乾:《教育心理学中练习律的改造》。
    ⑥比较部分计有:吴家镇:《日本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造之参考资料》,张怀:《法国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造之参考资料》,陈剑修:《英国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造之参考资料》,罗廷光:《美国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造之参考资料》,程其保:《俄国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改造之参考资料》。
    ①怀:《教育改造专号》,《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9期,1934年3月5日,第11版。
    ②怀:《教育改造专号》,《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9期,1934年3月5日,第11版。
    ③中国教育学会生产教育委员会编:《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年1934年,引言,第3页。
    ①白沙:《读(中国生产教育问题)》,《出版周刊》,新180号,1936年5月9日,第13页。
    ②冰渊:《中国生产教育问题》,《青岛教育》,3卷11期,1936年5月,书报介绍,第1-3页。
    ③《代表百三十人参加教学年会昨起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7日,第4版。
    ④《加速教育民主化》,《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8日,第4版。
    ①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第362页。
    ②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第363-366页。
    ③常道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如何增设评议机构以期采择人民公意及专家意见》,《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1页。
    ④常道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如何增设评议机构以期采择人民公意及专家意见》,第1-2页。
    ①常道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如何增设评议机构以期采择人民公意及专家意见》,第2-3页。
    ①常道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如何增设评议机构以期采择人民公意及专家意见》,第1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3-16页。
    ③张朋园、沈怀玉:《国民政府职官年表》(1925-194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第187~194页。
    ①张朋园、沈怀玉:《国民政府职官年表》(1925-1949),第186-187页。
    ②王云五:《我所认识的朱经农先生》,《谈往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第200页。
    ③《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④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22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开幕》,《申报》1934年1月26日,第14版。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1935年3月31日,第2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1935年3月31日,第34页。
    ④《缩短学年案中国教育学会研究中》,《新闻报》,1935年4月11日,第15版。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5期,1935年3月31日,第7页。
    ⑥教育学院同人拟:《对于“学校减少假期缩短学年案”之考虑》,《(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丛刊》,2卷2期,1935年6月,第1-20页
    ①《减少假期缩短学年案师大意见书全文》,《北平晨报》,1935年3月17、18、19、21、22、24、27、29、30、31日,第9版。
    ②《减少假期缩短学年案研究报告书》(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提出),《北平晨报》,1935年19、20、22、23、28日,第9版。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28-829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36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拟就国难教育方案》,《中央日报》,1936年2月28日,第8版。
    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于1936年1月6日通过的《国难教育方案》,分目标、对象、教师、非常课程、组织、文字工具、方法、认识八个方面,其目标有三,即(1)推进大众文化,(2)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3)保卫中华民国领土与主权之完整。(《中华教育界》,23卷9期,1936年3月,第107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1期,1948年1月27日,第9-10页,另见《推进教育工作教育学会建议五事》,《中央日报》,1948年1月20日,第4版。
    ②常道直:《教育风气与教育团体》,《教育杂志》32卷1号,第10页。
    ①陈可忠:《序》,国立编译馆编订、教育部公布:《教育学名词》,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6月初版,第1页。
    ②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一览》,编者刊1934年,第29~30页。
    ③《新教育共进社编译书报》,《民国日报》,1919年1月10日,第10版。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09页。
    ⑤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一览》,编者刊1934年,第29-30页。
    ⑥陈可忠:《序》,国立编译馆编订、教育部公布:《教育学名词》,第1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第182页;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第836页。
    ①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5-156页。
    ②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③陈可忠:《序》,国立编译馆编订、教育部公布:《教育学名词》,第1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79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务报告》,《中华教育界》,21卷7期,1934年1月,第181~182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首次常务理事会》,《中央日报》,1933年3月6日,第7版。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6页。
    ⑧《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6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7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7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年会特刊》(第一期),《中央日报》,1934年1月25日,第8版。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1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3期,1934年8月31日,第5页。
    ⑥《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5页。
    ⑦《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9页。
    ⑧《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9页。
    ⑨《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7期,1936年1月30日,第10页。
    ①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报告》,上海:编者刊1936年,第14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9期,1936年12月15日,第5页。
    ③当时,由编译馆完成审订,并由教育部公布者: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命名原则,化学仪器设备、地质学、发生学、比较解剖学、气象学、矿物学、组织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等名词;应用科学方面有药学、细菌学、免疫学、精神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等名词。关于人文方面之各科名词,因为人力财力所限,未能同时积极进行,仅完成普通心理学名词一种。(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5期,1937年5月10日,第5页)
    ④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0期,1936年2月10日,第3页。
    ①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9期,1936年11月10日,第3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年3月31日,第2页。
    ③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1期,1937年1月10日,第4-5页。
    ④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5期,1937年5月10日,第5页。
    ⑤《建国教育》,1卷1期,1938年11月,各团体消息,第3页。
    ⑥《教育通讯》,2卷5期,1939年1月28日,教育消息,第2-3页;《教育杂志》,29卷4期,1939年4月10日,教育文化史的新页,第86-87页;《中国教育学会筹设各地分会》,《申报》,1939年2月10日,第13版。
    ⑦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8期,1939年1月30日,第12~13页。
    ①《建国教育》,1卷2期,1939年3月,各团体消息,第108页。
    ②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30期,1939年3月3日,第3页。
    ③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31-33期,1939年6月30日,第6-7页。
    ④《建国教育》,1卷3-4期,1939年11月,各团体消息,第8页。
    ⑤第一批寄送者计有:吴俊升、陈东原、廖世承、陈礼江、程其保、陈鹤琴、庄泽宣、沈子善、汪少伦、陆殿扬、郑宗海、崔载阳、刘季洪、章友三、欧元怀、蒋梦麟、顾树森、常导之、艾伟、李蒸、李建勋、邰爽秋、黄钰生、许恪士、黄炎培、萧孝嵘、喻传鉴、赵廷为、陶知行、欧阳湘、钟道赞、戴应观、黄龙先、邵鹤亭、唐惜分、李之鸥、汪懋祖、吴研因、杜佐周、李清悚、王书林、朱君毅、张耀翔、王凤喈、戴夏、马师儒、赵乃传、刘廷芳、陈雪屏等。(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34-35期,1939年8月31日,第6页)
    ⑥第二批寄送者计有:高君珊、何清儒、陈剑修、黄冀、沈履、罗廷光、樊际昌、查良钊、雷通群、吴康、孙贵定、董任坚、陈科美、高翰、胡毅、傅葆琛、刘乃敬、刘国钧、马客谈、沈祖荣、齐泮林、张伯苓、余家菊、俞子夷、许崇清、汤茂如、郑通和、黄觉民、舒新城、孟宪承、姜琦、杨亮功、瞿菊农等。(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38~39期,1939年12月31日,第6页)
    ⑦陈可忠:《序》,国立编译馆编订、教育部公布:《教育学名词》,第1页。
    ⑧教育部所组织的教育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吴俊升为主任委员,汪少伦为副主任委员,其余委员有王凤喈、陈剑修、艾伟、陈礼江、沈子善、陈鹤琴、沈履、章益、杜佐周、许崇清、余家菊、崔载阳、李蒸、常导之、汪懋祖、庄泽宣、邰爽秋、程其保、邱椿、黄钰生、孟宪承、傅葆琛、姜琦、廖世承、胡毅、赵乃传、高觉敷、滕大春、陶行知、刘季洪、许恪士、郑宗海、陈东原、谢循初、陈科美、钟道赞、罗廷光,皆教育学会会员。
    ①国立编译馆:《三学会与本馆合作》,《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期,1935年5月1日,第6-7页。
    ②国立编译馆:《三学会与本馆合作》,《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期,1935年5月1日,第7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13页。
    ④张朋园、沈怀玉:《国民政府职官年表》(1925-1949),第187-189页。
    ⑤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1期,1937年1月10日,第4-5页。
    ①黄炳煌:《教育与训练》,台北:文景出版社1983年修订版,第24~31页。
    ②黄炳煌:《教育与训练》,第31页。
    ③常道直:《世界教育专业组织与国际和平》,《教育杂志》,32卷1期,1947年7月,第12页。
    ④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江苏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4期,1989年12月,第55页。
    ⑤《加速教育民主化:教学年会通过重要议案,昨午闭幕下届在台举行》,《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8日,第4版。
    ①朱经农认为中国教育学会面临的时代使命有四,即“提倡教育学术研究”、“发扬教育民主精神”、“提高教师专业地位”和“促进教育国际合作”。
    ②朱经农:《中国教育学会的时代使命》,《教育杂志》,33卷1号,1948年1月,第1-2页;另见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年报》(三十六年),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1-3页。
    ③赵廷为:《编者附言》,《教育杂志》,33卷1号,1948年1月,第64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1期,1948年1月27日,第4-5页。
    ①程时煃:《期望于本会会友者十事》,《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1期,1948年1月27日,第1页。
    ②美国全国教育会制定的《教育专业道德公约》,除“前言”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1)关于学生与家庭,分四条;(2)关于公民事务,分三条;(3)关于教育专业,分十四条:(4)关于专业道德常设委员会之设立,为公约的执行机关。
    ①波士顿教育委员会所举的《非专业行为》,具体分为十一项:(1)泄露秘密,(2)歧视任何种族宗教或社会阶级,(3)经营副业,(4)浪费学校工作时间,(5)憎恨或嫉妒他人,(6)闲话他人长短,(7)空谈私事,(8)任意诋毁他人,(9)用欺骗手段谋居高位,(10)破坏合同或契约,(11)结党营私。每项项目再附带说明,如“泄露秘密”项,说明为:凡学校教职员泄露教员与教员间,或教员与职员之间的秘密,破坏学校、教员与学生之信诺,在校外闲话学校每日进行之工作或发布不应公开之学校消息,均系非专业行为。
    ②朱炳乾发表在《教育杂志》上的《教育专业道德规约》与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通过的规约,形式与内容基本一致,个别条款上用字不一,如第三条“持论公平,不为任何一种主义作宣传”,议决案为“持论公平,不为某种主义作宣传”,本文引用议决案,因为朱自己也说“草案要提交中教会本届年会讨论,不得不在短时间内仓猝写成,不周到或零乱的地方自然很多,……在年会小组审查及大会讨论的时候,一般的意见,认为在原则上,我们应该一致接受,但内容及文字方面,则须加以修正。”议决案更能体现公意。
    ③朱炳乾:《(全国教育专业道德规约)草案》,《教育杂志》,33卷3号,1948年3月,第4-6页。
    ④赵廷为:《关于全国教育道德规约的问题》,《教育杂志》,33卷3号,1948年3月,第7-8页。
    ⑤常道直:《如何促成教育之专业化》,《教育杂志》,33卷4号,1948年4月,第50~51页。
    ①李季开:《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道德》,《教育杂志》,33卷4号,1948年4月,第52~57页。
    ②程时煃:《从行政经验论教育专业道德规约》,《教育杂志》,33卷5号,1948年5月,第1-4页。
    ③莫仲义:《对“全国教育专业道德规约”的意见》,《教育杂志》,33卷6号,1948年6月,第12-15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6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6页。
    ①44人名单为:丁华、丁浩川、方与严、成仿吾、朱智贤、李复生、李维汉、何礼、杜君慧、吴晗、吴鸿迈、邱椿、林砺儒、周扬、孟昭江、柳湜、胡锡奎、郝人初、马叙伦、孙文淑、孙起孟、徐侍峰、徐特立、晁哲甫、张志让、张宗麟、张奚若、张致祥、陶淑范、陆志韦、陈其瑗、汤用彤、程今吾、程哲文、傅彬然、董必武、董渭川、叶企孙、叶圣陶、刘皑风、黎锦熙、钱俊瑞、韩黎、薛成业。
    ②《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筹备会定期在北平举行》,《人民日报》,1949年7月14日,第1版。
    ③大会主席团由21人组成,名单为:方与严、成仿吾、江问渔、车向忱、吴有训、杜君慧、李敷仁林砺儒、陆志韦、徐特立、韦悫、马叙伦、孙起孟、陈鸿琴、黄炎培、傅钟、董必武、叶圣陶、潘梓年、黎锦熙、钱俊瑞等。钱俊瑞为正秘书长,孙起孟为副秘书长。
    ①《筹开全国教代会议,筹备会议昨完满闭幕》,《人民日报》,1949年7月28日,第1版。
    ②《董必武主席开幕词》,《人民日报》,1949年7月28日,第1版。
    ③35人名单为:丁西林、王祝晨、方与严、成仿吾、李复生、李敷仁、车向忱、沈体兰、林砺儒、胡一声、余庆棠、柳湜、马叙伦、晁哲甫、韦悫、陶淑范、张宗麟、张国藩、张澜庆、陈其瑗、陈鹤琴、黄炎培、黄松龄、傅钟、傅彬然、董必武、汤用彤、葛志成、董纯才、楚图南、杨卫玉、黎锦熙、潘梓年、钱俊瑞、高博泽布。
    ④《筹开全国教代会议:筹备会议昨完满闭幕,朱总司令号召加强团结恢复发展人民文教事业》,《人 民日报》,1949年7月28日,第1版。
    ①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597页。
    ②中国教育学术七团体联合年会筹备委员会54人名单为:丁瓒、方与严、江恒源、朱洁夫、沈百英、吴研因、杜佐周、沈茀斋、李清悚、李楚材、李蒸、汪达之、林汉达、林砺儒、金海观、马客谈、马侣贤、胡颜立、陆志韦、袁昂、孙起孟、唐现之、陶国泰、陈兆蘅、陈剑恒、陈剑修、陈选善、陈鹤琴、高觉敷、张宗麟、张文郁、章柳泉、曾昭森、章益、黄钰生、黄嘉音、舒新城、程时煃、程锡康、童润之、杨志先、杨卫玉、雷震清、廖世承、葛志成、董渭川、董任坚、郑晓沧、欧元怀、萧孝嵘、钟昭华、钟道赞、关瑞梧、顾树森。
    ③北京筹备处,北京和平门外师范大学,由林砺儒、董渭川、陈兆蘅负责。
    ④上海办事处,上海愚园路四○四号,由程时煃、李清悚、钟道赞、沈百英、章柳泉、杜佐周、程锡康、葛鲤庭、杨志先、刘干艮、宋恩明负责。
    ⑤天津联络处,天津南开大学,由黄钰生负责;南京联络处,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由曹刍、高觉敷、熊子容、沈子善、雷震清、吴树琴、汤铭新、钟昭华、汪达之、陶国泰、胡颜立、乔一乾、周淑钟负责;安庆联络处,安庆安徽大学,由马客谈、操震球负责;无锡联络处,无锡文化教育学院,由童润之、古楳、周葆儒、施仁夫、吴增芥负责;苏州联络处,苏州苏州师范学校,由俞钰、王季玉、瞿芑丰负责;杭州联络处,浙江大学,由郑晓沧、赵述庭、俞子夷、孟宪承、王承绪、金海锐、赵欲仁负责;重庆联络处,重庆大学,由陈剑恒、黄次咸、孙铭勋、周勗成负责;桂林联络处,桂林省立图书馆,由唐现之、曾作忠负责;广州联络处,中山大学,由曾昭森、郭一岑、王越、汪德亮、黄庆云负责;东北联络处,沈阳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由董纯才负责;武汉联络处,汉口中南人民政府教育部,由陈剑修负责;成都联络处,四川大学,由常道直、傅葆琛、易铁夫负责。
    ⑤会期:7月24日至7月30日,共计七天。其中五天学习文教政策及各与会团体分别检讨会务,两天参观教育学术机关。会址:北京和平门外北京师范大学。报到手续:(1)各地区联络处须于7月15日以前将出席会员名单,北京地区寄交北京师大本会北京筹备处,其他地区寄交上海愚园路本会办事处;(2)出席会员须由各地区联络处具函介绍在7月23日向北京师大本会筹备处报道,由该会发给出席证。费用:各地会员来京参加年会,在开会期间,其膳宿由本会招待。旅费自理,北京市区参加会员,膳宿自理,郊区会员照外地会员办理。随带行李:各地来京会员请随带薄棉被、被单或毛毯等用品。
    ①陈鹤琴:《中国教育学术七团体联合年会缘起》,编者刊1950年,第1-3页。(由陈一飞先生提供)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930页。
    ②金凤:《谈谈教育工作者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在北京院校教职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写成》,《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日,第1版。
    ③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④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34页。
    ⑤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34页。
    ①委员会由吴玉章(筹委会主任)、钱端升(副主任)、刘子久(副主任)、饯俊瑞、薛成业、萧采瑜、葛志成、王仁忱、张澜庆、温寒江、李广绮、叶维民、李扬、盛瑾、张潮、费振东、孙起孟、雷洁琼、刘皑风、杨静仁等20人组成。
    ②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34~36页。
    ③《中国教育工会代表大会闭幕》,《人民日报》,1950年8月17日,第1版。
    ④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51~52页。
    ⑤郭沫若:《阶级的转变——在教工工会首届全代会开幕演讲词》,《光明日报》,1950年8月18日,第1版;另见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44~46页。
    ⑥《中央教育部马叙伦部长在教工工会首届全代会的讲话》,《光明日报》,1950年8月18日,第1版;另见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47~53页。
    ①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53-61页。
    ②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中关于“文化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③教联,教员联合会之简称,教师运动的推动者,其性质与作用不同于教师工会。如解放前,上海地区有“小教联”(上海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中教联”(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和“大教联”(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师组织。刘子久在报告中这样总结它们:“过去的教联,在某种程度与某种意义上,是带有教育工会的性质,起了教育工会的作用。”所谓“某种程度与某种意义”,那是因为过去教联是分散的、地方性的、职业性的组织,还不是一种按产业性质的组织,还不是一种系统的全国统一的组织。”
    ④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37-43页。
    ⑤《中国教育工会代表大会闭幕》,《人民日报》,1950年8月17日,第1版;另见《教育工会首次全代会闭幕,教育工会全国委会成立》,《光明日报》,1950年8月17日,第1版。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54~55页;另见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年,第71-72页。
    ②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名单为:吴玉章、马叙伦、刘子久、雷洁琼、汪金丁、黄静涛、萧项平、叶维民、陶淑范、吴天石、于达、吴富恒、王亚南、吴容、操震球、吴有训、方明、萧太初、刘庆云、李广绮、萧采瑜、王仁忱、钱端升、何戊双、王俊英、陶廉、董遂平、苏和、卢金堂、郎洁华、郑文华、潘佛章、张江明、尚友、孟夫唐、曾广济、孟兰生、朱剑农、刘绪贻、杨新月、刘彦忠、胡波黎、吴宗骥、车向忱、张如心、李光年、高永龙、周太喧、李松涛、吕敬先、李钟庆、杨士林、潘大逵、李忻、饶博生、李朝璧、粟纯熙、冯泽生、刘泽如、马汝邻、吕赞襄、艾沙尼牙孜、张德苠(保留西藏、台湾各一名)。
    ③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李扬、张潮、盛瑾、蒋秀琳、汪允鉴、陈友英、张文芳、李大立、邵群、焦璞元、聂恒锐、王敏、漆宗棠、郑方、陈立纲、卢鸿飞(保留海南岛一名)。
    ④《中国教育工会代表大会闭幕》,《人民日报》,1950年8月17日,第1版。
    ①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61-64页。
    ②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100~101页。
    ③吴玉章:《充分动员和发挥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吴玉章传》编写组:《吴玉章文集》(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503页。
    ④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第118页。
    ①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②刘登秀:《清末教育会研究》,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9页。
    ③王尔敏:《清季学会》,方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历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79页。
    ①罗廷光曾参加了1935年在牛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教育会联合会,他发现外国教育界中人,“就办事方面看,服务合作的精神,真属可佩;不像中国人每一集会,光想获选,想出风头,做事是不计较的。”(罗廷光:《参加本届世界教育会议的经过及其感想》,《教育杂志》,25卷10号,1935年10月,第194页。)
    ②1906年的《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第十三条规定“各学会应由提学司稽查,若有犯后开各条者,即令解散”,即“一、徒袭用教育会之名,并不设研究所,以求学问;二、干涉教育范围以外之事(如关于政治之演说);三、勒索捐款,取图私利;四、会员时起争执,不能融和;五、挟私聚众,阻碍行政机关。”(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0页。)
    ①《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第54页。
    ①《呈教育总长组织中华新教育社文》,《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1月,第2-3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3-4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期,1933年4月25日,第4页。
    ①《民法》第25条规定“法人非依本法或其他法律之规定,不得成立”;第26条规定“法人于法令限制内,有享受权利、负担义务之能力,但专属于自然人之权利义务,不在此限”。(中国法规刊行社编审委员会编:《六法全书》,上海:春明书店1948年,第14页)
    ②中国社会教育社于1942年获得社会部立案证书“社字第42号”,
    ③《教部解释教育会与党部关系》,《申报》,1931年1月17日,第12版。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659-661页。
    ①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活动》(1924-1930),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5页。
    ②张光宇:《中国社团党派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9~190页。
    ③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九期,1909年8月,第113页。
    ①孟森:《地方自治与教育》,《教育杂志》,第一年第四期,1909年3月,第52页。
    ②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教育杂志》,第一年第九期,1909年8月,第113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7页。
    ①严复:《论治事与治学宜分二途》,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8~90页。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2日),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102页。
    ③孙中山曾批评民国初期的“联省自治”主张,认为“割据式的联省,是军阀的联省,不是人民的联省自治。这种联省不是有利于中国的,是有利于个人的。”(孙中山著:《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8页)
    ①《南京各团体之茶话会》,《申报》,1919年7月4日,第7版。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09页。
    ①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②中华职业教育改进舍刚成立时由黄炎培担任主任,黄外出时则由沈恩孚代。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757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3页。
    ⑤《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1,附录,第5-6页。
    ①会员资格:甲项包括现任学校职教员、教育行政人员、地方学务职员等;乙项无论学校出身与否,总以确实有经验为标准,如办理学务为合格,其有未经学校毕业,而具高深学识者,则以有无著述为准。此外,小学校毕业生、改良私塾教师、及举贡生等,倘未具乙项资格,自可无须加入。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107页。
    ③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454页。
    ①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63页。
    ②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③《中国社会教育社缘起及社章》,《民众教育季刊》,2卷2号,1932年4月,附录,第5页。
    ④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上海:编者刊1933年,第1页。
    ⑤《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第835页。
    ⑦六种资格为:(1)高等考试及格者(限教育门类),(2)国内外大学教育院系、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或高等师范毕业者,(3)师范专修科或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曾任教育职务二年以上者,(4)专科以上学校毕业,曾任教育职务三年以上者,(5)师范学校本科或高中师范科毕业者,曾任教育职务五年以上,著有成绩者,(6)对于教育有专门研究或从事教育工作有贡献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2期,1948年3月27日,第4页)。此后1948年11月6日至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监事第六次联席会议,对于入会资格又增一则“普通考试及格者(限于教育门类)”,列为第五种,原第五、六种依次改为第六、第七种(《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第7期,1948年12月25日,第6页)。
    ⑧日本学者篠原助市解释“教育会”时将“教员会”与之并列,称:“教育会与教员会都是为了改善教育以求发达而组织起来的,区别在于后者以教师为主体,有时并不能严格严密地区分开来,将二者混用在各国皆然,故而将两者至于一个题目之下加以概括地叙述。”(篠原助市:《增订教育辞典》,东京:宝文馆1935年,第198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78页。
    ②1906年的《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相关条文为:“会员须品行端正,有志教育者,呈具入会愿书,由确实之介绍人加保证书,请会长审察允许。若会员属本会发起人,则无庸另具愿书及保证书。
    ③此处“第三条资格”指“凡本地绅董,各学堂之管理员、教员,有志教育者,自具入会书,皆得列为会员。”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321页。
    ⑤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60页。
    ⑥江苏教育总会:《江苏教育总会文牍》(二编上),上海:编者刊1907年,第150页。
    ⑦1908年的《江苏教育总会章程》第四条第二款的内容为:“志愿入会:由本地方劝学所或教育会以正式文件介绍或由会员二人以上具保证书者,资格如下:甲、劝学所职员或教育会职员或学堂职员,乙、在本国或外国中学堂或与之同等或以上之学堂毕业者,丙、上二项以外之士绅于业务有关系者,丁、兴办实业能助教育发达者。”
    ⑧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81~282页。
    ⑨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92页。
    ⑩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第99、202、222页。
    11 据中华教育改进社1922年的统计,该社共有社员479人,除2名美国人外,余下477人分布于67所城市中,如吉林、北京、天津、保定、太原、开封、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安庆、福州、广州、南昌、武昌、长沙、重庆、成都等,全国主要城市均有分布。(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71-572页)
    12 据《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创会成员共155名,其中美国籍1人,不详11 人,其余分布于各省,安徽籍13人,福建、天津各3人,广东15人,广西、贵州、辽宁、山东、山西、上海各1人,河北4人,河南5人,湖北9人,湖南8人,江苏33人,江西13人,四川5人,浙江26人。
    ①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第213、216页。
    ②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第11页。
    ③1912年3月6日,袁世凯根据南北议和的协议和南京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的选举结果,在北京宣誓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8月27日袁颁布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根据该法,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22行省,每省各10名;内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设选举会,分别选出27名、10名、3名;中央学会选出8名;各地华侨选出6名;共274名。众议员的名额,则依各地区人口多寡定之。每80万人口选众议员1名,然每省至少有众议员10名,人口不足800万的小省份亦照选,唯蒙古、西藏、青海则参、众议员人数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隶人口最多,有众议员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龙江,各选众议员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按法定名额,共有众议员596名。两院议长、副议长各由本院议员互选之。(《东方杂志》,19卷21期,1922年10月,附录,第4~6页)直隶教育会仿其体例,将直隶分为8区,每区可选出评议员4人,共32人。
    ④《直隶教育会呈报开会情形》,《教育周报》,第19期,1913年9月23日,第16~17页。
    ⑤江苏省教育会之评议员各府厅州分配情况为:江宁府7人、苏州府9人、松江府8人、常州府8人、镇江府4人、扬州府8人、淮安府6人、徐州府8人、通州4人、海州3人、太仓州5人、海门厅1人,共71人。
    ⑥荆生:《教育部与教育会》,《晨报副镌》,第323号,1923年12月22日。
    ①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②常导之:《“一周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3期),1934年1月22日,第11版。
    ③程其保:《举三事与中国教育学会同人共勉》,《中央日报》,1948年1月3日,第4版。
    ④《纪第一二日中国教育学会》,《申报》,1933年1月30日,第15版。
    ①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②“群”的概念来源于荀子,《王制篇》中提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富国篇》也有“人之生,不能无群”之论调。与“群”配合的还有“分”之概念,如“人何以能群,日:分”,“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时借用了“群”的名称,但对其概念有所修正。他认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能群也”,但并不认同“彼不能群”,因“天生之物,以群立者,不独斯人已也”,如“禽之有群者,如雁如乌;兽之有群者,如鹿如象;昆虫之有群者,如蚁如蜂。”其后以“蜂之群”为例说明“群出于天演之自然”(《天演论·蜂群》),后又论证“人之群”与“蜂之群”的同异(《天演论·人群》),接着又论“能群之吉德,感通为始,天良为终,人有天良,群道乃固。”(天演论·制私)。康有为拜读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③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第27页。
    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第27页。
    ⑤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第28页。
    ⑥梁启超在文中提出“学会起于西乎?日:非也,中国二千年之成法也。”并有一番引经据典的考证。
    ⑦梁启超在该文中认为:“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故有农学会,有矿学会,有商学会,有工学会,有法学会,有天学会,有地学会,有算学会,有化学会,有电学会,有声学会,有光学会,有重学会,有力学会,有水学会,有热学会,有医学会,有动、植两学会,有教务会,乃至于照像、丹青、浴堂之琐碎,莫不有会。”前19个确实属于学会,而“教务会”为宗教团体,至于照相、浴室之会,实为工会,俱以“学会”之名概之,反映了那个时代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尚不深刻。
    ①国史馆:《中国民国史教育志》(初稿),新店:编者刊1990年,第199页。
    ②国史馆:《中国民国史教育志》(初稿),第199页。
    ③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57页。
    ④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第163页。
    ⑤江苏省教育会编:《江苏省教育会二十年概况》,上海:编者刊1925年,绪言。
    ①导之:《译竟(美国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纪事)之余谈》,《教育杂志》,14卷10号,1922年10月,教育评坛,第1页。
    ②该研究认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对当时教育科学化的贡献,包括:(1)开展教育调查、教育统计;(2)进行教育测验、心理测验;(3)编制科学课程,培训科学教师;(4)延师传授西方教学法;(5)主导修订壬戌学制。(涂怀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对20年代教育科学化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第138-141页)
    ③美国的影响包括:该社机关刊物《新教育》上大量发表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邀请美国教育专家来华讲学及指导,倡导美国式的科学教育,提倡和推广教育测验,以及实验和推广美国教学法。(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近代教育模仿美国的主要推动者》,第15~35页。)
    ④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第164页。
    ⑤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1109页。
    ⑥日本学者杉木勋在《日本科学史》一书中,提出“科学的殖民地”术语。他发现近代日本各种学会的创立,“作为学问专门化的必然结果则是一件值得可喜的事”,但是各种学会一旦行会化,其专业的领导人就想与同专业的外国同行密切结合,而不与日本相近的科学接近。于是乎,“在欧美发源地本来是相互联系的诸学问,待传到日本时就各自分散了”,这种状态下,尽管建立了新的大学,但是“理论和应用,理学系统和工学系统之间没有联系”,这就叫做科学的殖民地状态(杉木勋编、郑彭年译:《日本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56页)。今略仿其意,提出“教育科学的殖民地”一词,借指示关于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的思路,亦是学习西方世界的。
    ①经亨颐:《发刊词》,《教育周报》,第1期,1913年4月1日,第2页。
    ②经亨颐:《禀巡按使建议全浙教育会第二届议决案》,《教育周报》,第51期,1914年9月6日,第33页。
    ③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6页。
    ④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6页。
    ⑤陈学恂主编:《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版,第73页。
    ⑥孙增大:《官厅错看教育会》,《教育周报》,第3期,1913年4月15日,第21页。
    ⑦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204页。
    ⑧《教育部代表胡玉孙君演说词》,《安徽教育月刊》,1918年第7期,转引自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 合会研究》,第178~179页。
    ①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第582-595页。
    ②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22页。
    ③《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开幕》,《申报》1934年1月26日,第14版。
    ④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第22页。
    ⑤《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开幕》,《申报》1934年1月26日,第14版。
    ⑥张元隆:《从清末民初教育团体看国与民的互动》,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66页。
    ①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10页。
    ②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416页。
    ③经亨颐:《发刊词》,《教育周报》,第1期,1913年4月1日,第2页。
    ④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年,第15页。
    ⑤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第15页。
    ⑥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409页。
    ①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国难后1版,第5页。
    ②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65页。
    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第207页。
    ④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7-628页。
    ⑤《教育部代表胡玉孙君演说词》,《安徽教育月刊》,1918年第7期,转引自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8-179页。
    ①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16页。
    ②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第151页。
    ③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2日),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页。
    《北平晨报》
    《晨报》
    《晨报副镌》
    《光明日报》
    《民国日报》
    《大公报》
    《人民日报》
    《申报》
    《时事新报》
    《新闻报》
    《中央日报》
    《大学院公报》
    《儿童教育》
    《湖北教育厅公报》
    《建国教育》
    《教与学》
    《教育丛刊》(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世界》
    《教育通讯》
    《教育与职业》
    《教育杂志》
    《教育周报》(杭州)
    《民众教育季刊》
    《新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会务通讯》
    《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
    《中国社会教育社社友通讯》
    《中华教育界》
    《帝国教育》(日文)
    《东方杂志》
    《独立评论》
    《改造杂志》
    《国立编译馆馆刊》
    《华年》
    《甲寅周刊》
    《社会月刊》
    《时事年刊》
    上海档案馆:上海社会局档案,卷宗号:Q6-18-29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档案,全宗号一,案卷号235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财政(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编第三辑: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年。
    陈学恂主编:《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李友芝等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4册),内部交流本1983年。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
    沈同芳著录:《江苏学务总会文牍》(初编),上海:江苏学务总会发行1906年。
    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报告书》,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印行1923年。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三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2版。
    邰爽秋等合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上海:教育编译馆印行1935年。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
    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编:《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1950~1990),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年。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章、会员录、成立会纪录》,上海:编者刊1933年
    中国教育学会编:《三十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年报》,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
    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报告》,上海:编者刊1936年。
    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学会年报》(三十六年),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
    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朱有瓛、戚名琇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版。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国史馆:《中国民国史教育志》(初稿),新店:编者刊1990年。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4辑: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辑: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专辑》,无锡:编者刊1991年
    德·朗特里编、陈建平等译:《西方教育辞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国立编译馆编订、教育部公布:《教育学名词》,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6月初版。
    胡森、波斯尔斯韦特主编:《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2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孟宪承等编:《民众教育辞汇》,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印行1929年。
    余家菊、舒新城等编:《中国教育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方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历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
    刘正埮、高名凯等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第2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第3、4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
    王邦佐等编写:《社会科学辞典系列·政治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编者刊1979年。
    张光宇:《中国社团党派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4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青木一、大槻健等编:《现代教育学事典》,东京:劳动旬报社1988年
    海后宗臣、泽田庆辅等编:《教育学事典》(第1卷),东京:平凡社1954年
    篠原助市:《增订教育辞典》,东京:宝文馆1935年。
    大日本百科辞书编纂所编纂:《教育大辞书》,东京:日本图书セソタ一1997年(据1918年同文馆教育大辞书影印)。
    细谷俊夫等编辑:《新教育学大事典》(第1卷),东京:第一法规1990年。
    Edward L. Dejnozka & David E. Kapel:American Educators'Encyclopedia.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 Press,1991.
    Harlow G. Unger: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Fasts On File, Inc.,1996.
    Hills P. J.: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2.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黎翔凤撰、梁莲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朱彬撰、饶钦荣点校:《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9卷),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黄远庸:《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8、1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吴玉章传》编写组:《吴玉章文集》(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五、六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三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陈鹤琴:《我的半生》,桂林:华华书店1942年。
    高平叔编著:《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黄炎培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第1卷、第2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
    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蒋永敬、李云汉、许师慎编:《杨亮功先生年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经亨颐记,姚辉、黄建国整理:《经亨颐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
    马勇:《蒋梦麟传》,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
    沈亦珍:《我的一生》,不详:白印本1986年。
    王一心著:《劳谦君子陶行知》,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云五:《谈往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
    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北京:文史出版社1985年。
    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郑通和:《六十白述》,台北:三民书局1972年。
    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著、花海燕等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蔡振生、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
    陈学恂主编、田正平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广少奎:《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黄炳煌:《教育与训练》,台北:文景出版社1983年修订版。
    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正伟:《督抚与乡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秦柳方、武葆邨编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年。
    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国难后1版。
    吴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
    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
    许椿生等编:《李建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徐珍:《中外教学法演进》,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年。
    周谷平、赵卫平编:《孟宪承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董修甲:《中国地方自治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活动》(1924-1930),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
    冷隽:《地方自治述要》,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孙中山著:《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页。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再版。
    中国法规刊行社编审委员会编:《六法全书》,上海:春明书店1948年。
    周联合:《自治与官治: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法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Denis Teitchett and John K. Fairban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Part 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卢浩:《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近代教育模仿美国的主要推动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张礼永:《课程表的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赵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近代中国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民国教育界(1919~1928)》,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梁尔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何以可能——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190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安徽教育界(1920-1926)》,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白锦表:《浙江教育会与浙江教育近代化》,《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3期,第92-95页。
    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述论——以年会(1932~1936年)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2期,第95~100页。
    曹天忠:《中国社会教育社与乡村教育派分的互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第60~64页。
    陈桂生:《“教育宗旨”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7卷6期,2005年11月,第15~18页。
    金林祥:《评“六三三”学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年1期,第41~47页。
    金顺明:《近代中国教育团体发展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卷1期,2002年3月,第60~70页。
    李露:《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民初教育立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3期,第125~128页。
    李清悚:《回忆“中华儿童教育社”》,《江苏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4期,第53~56、58页。
    涂怀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对20年代教育科学化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第138~141页。
    杨莲:《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南京晓庄学报》,2008年1期,第22~27页。
    杨卫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解散考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第153~157页。
    易铁夫:《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会讯》,1997年Z1期,第27~32页。
    俞子夷:《一九二七年前几个教育团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2期,第93-95页。
    俞子夷:《幼儿园教学法与蒙台梭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1期,第95~9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