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匣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上春树是当今日本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村上春树小说研究方兴未艾。纵观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艺术虽已有论及,但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时间和空间作为研究视角,援用叙事学、心理学、文化学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理论,考察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艺术以及作家对存在与时空的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关注时间,下篇聚焦空间。
     绪论部分简述了村上春树的生平和创作,整理综述日本和中国大陆的村上春树小说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村上春树小说时空艺术的可能性以及本文的研究路径。
     上篇包括第一至第三章。第一章援用叙事学的时间叙事理论,分别剖析了村上春树的第一人称回顾性小说《挪威的森林》、《斯普特尼克恋人》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以及以顺叙为时序框架的小说《天黑以后》,揭示了村上春树在这几部小说中所运用的时间叙事策略:第一人称回顾性小说中呈现出“预言性预叙”和“环形时间”的模式;《天黑以后》中出现了“倒置的时间”的模式;“过去”和“倒叙”相结合的人物讲述行为体现出作家对存在与时间的“后视镜”式思考。
     第二章主要关注村上春树小说所反映的心理时间观。首先,村上春树在小说群中塑造了一种类型人物——认为“属己的价值时间”已经在过去停止的人物,这反映出人的存在与时间的乖离,推重了心理时间中内涵的“属己价值”,但其臆病式的认同割裂了当下与价值之间的联系。其次,在“鼠之四部曲”中,村上春树主要采用了互文和陌生化的叙事策略描述鼠和“我”对时间的心理意识。鼠看到的是人在终极意义上为时间所困的“虚无性”,最终选择了自杀,抗拒了现代化进程;而“我”凭借对钟表时间时刻保持意识,最终体认到自我在当下的存在感。两者的结局反映了心理时间与钟表时间之间的对峙。
     第三章探讨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功能性时间”。首先,通过评述加藤典洋对《且听风吟》的故事时间龃龉问题以及对《挪威的森林》中二次虚构的故事时间进行的追索,可以发现这两部小说的“伪时间”问题都反映出“时间的他者化”这一特征。其次,通过分析《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和《海边的卡夫卡》中历史文本的介入形式与小说的故事时间、叙事时间以及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小说中某一人物讲述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故事时间,或者读者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的时间都成为获取“寓言”的时间,其目的在于连接小说中的历史和现在,揭示历史之于现在的寓意,小说中的历史也体现出“时间的他者化”的特征。
     下篇包括第四至第七章,共四章。第四章主要分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实体空间——都市空间、家与旅馆。首先,村上春树在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记忆中的风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消逝,并把新生的现代化都市风景作为集合体进行描写,借此表达了人与风景的断裂,映衬出小说主人公身在景内,心在景外(游走在社会边缘)的生存状态。与此同时,村上春树还刻画了消费主义文化氛围,并反映了主人公的生活悖论——“享受/嘲讽”。其次,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家的意象表现为父母“缺位”,人物构建新家失败,因此人物自娱自乐,并在与家最为近似的空间——旅馆中寻觅“家”的精神代偿,甚至在“意识性旅馆”中企求解决家庭问题。家与旅馆的关系反映了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一种常态生存范式:彷徨在“家”与“别处”临界的夹缝之中。都市空间、家和旅馆都共同折射出小说人物在实体空间中游离彷徨的状态。
     第五章着眼于小说中的虚化空间,主要包括“异界”和音乐空间。“异界”映射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是象征化、隐喻化和寓意化的空间。“异界”在小说中既表现出破坏性又表现出救赎性,揭示了人的自我存在的混沌状态。“异界”终究只是自我对话的空间,而并非精神家园。音乐文本的介入是村上春树小说的一大特色。音乐文本介入的形式包括:穿插歌曲名和歌词辅助叙述;重复使用同一歌曲标记类似场景;以同一歌曲结构文本。音乐文本的介入营造了特殊的音乐叙事空间,包括小说人物的精神空间、交流空间和“仪式”空间。与此同时,还在小说文本和读者之间催生了交流互动,拓展了小说文本的阅读空间。
     第六章剖析村上春树小说中桥接现实与虚幻的空间——“第三空间”,包括身体以及井、森林和镜子等。村上文学的“身体叙事”并置了“言说自我”的身体、“隔离自我”的身体和“通往异界”的身体,但在整体上却表现出了“由外向内”的关注倾向。其“身体叙事”采用了明晰的空间构型,揭示了灵与肉既包含又脱离,身体与现实世界和“异界”既并置又交错,由此折射出现实世界貌“大”实“窄”,人不得不向内面世界和“异界”寻求真实的存在感这一生存困境。井、森林和镜子是引领小说人物进入探索自我的未知世界的重要空间。从这三个空间的选择设置以及对其特质的艺术性活用,可以窥见村上春树从本源上思考人的自我建构的倾向。
     第七章聚焦于小说文本结构形式空间与主题生成的关系,主要对典型作品《挪威的森林》的“模仿式复调结构”和《天天移动的肾形石》的镶套结构进行分析。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通过先后设置和消解五组人物三角关系,并结合“叙述自我”对人物死亡所进行的两次预叙,从而从多个侧面表达同一个主题——人宿命式地行走在“失去∕发现”这一人生背反性的轨道上。《天天移动的肾形石》以主人公的情感问题为载体,通过镶套式的三个叙述层次之间的相互消解和建构,形成了村上文学中“迷失-寻找-迷失”这一常见的循环模式与“父亲的缺位”这一常见的意象之间的交汇,从而产生“迷失-寻找-消解(‘父亲的缺位’)”的模式。小说由此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反叛性”和“消解性”。
     结语部分归纳了村上春树小说时空叙事的艺术特征以及小说所反映出的作家对存在与时空的思考。时间叙事的艺术特征包括:多用带有主题建构意图的预叙;多用个体讲述形式进行倒叙,带有自我疗伤,自我认知的价值取向;采用陌生化技巧;时间的空间化。空间叙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五点:对空间的多重区分建构;对空间的“叙述者化”艺术处理;对“异界”的建构;对文本结构形式空间的艺术性运用;空间的时间化。村上春树在小说群中同时描述了人的存在与时间之间的两种关系:“后视镜”和“匣子里的时间”,反映出作家对存在与时间的总体观点是:信赖过去,桥接现在,悬置将来。他还在小说中描述了外部世界“风景”的丧失,内部世界的混沌性以及身体中灵与肉的相互离脱悬置,反映了人的“匣子化”存在:在外部世界中,人既存在又不存在。村上春树小说的魅力不只在于语言和内容,而更在于其置换意义以反思存在的思维模式的“魔力”。
Haruki Murakami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modern Japanese literary world. Researches o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have been in ascendant since 1980s. Although discussions of the time-space art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have already been available widely in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some space for research still exist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time and space, based on the time-space theories adopted from Narratology, Psychology, Culturology and Philosophy, the author explores time-space art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and his thoughts on existence and time and spac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ocusing on time and space respectively.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briefly states Haruki Murakami’s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works, reviews the studies of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available in Japan and China mainland, therefore, presents the possibilities of studying the time-space art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from chapter one to three. In chapter one, the narrative theory of time in Narratology is applied to analyse individually Haruki Murakami’s retrospective novels, such as Norwegian Wood, Sputnik Sweetheart, and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and his After Dark, with a narrative framework, so as to illustrate Haruki Murakami’s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the sequence of time used in above-mentioned novels: a pattern of“predictable flash-forward”and a pattern of“circular time”appear in his retrospective novel with the first person; a pattern of“inverted time”shows in After Dark; narrative methods combined with“past”and“flashback”reveal writer’s reflection on existence and time,“back mirror”alike.
     Chapter two mainly focuses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psychological time reflected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Firstly, Haruki Murakami has set up such a type of image in his novels, those who believe that valuable time for them stopped in the past. This mirrors inconsistency between human existence and time, and emphasizes the intensional“innocent time of oneself”in psychological time, however, this hysterical identity has dissevered the link between present and value. Secondly, in“Four Series of Mouse”, Haruki Murakami mainly adopts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inter-text and defamiliarization to state Mouse’s and“my”mental awareness of time. The Mouse has noticed human“nihility”surrounded by time in terms of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and finally committed suicide to refuse modernization. Whereas,“I”have relied on clock time to remain awareness, and eventually realized present existence of ego. Both endings reflect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time and clock time.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functional time”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Firstly, by reviewing Norihiro Katou’s comments on discordant issues on story time in Hear the Wind Sing and the second imaginary time in Norwegian Wood, it is found that the issues of“pseudo-time”in these two novels show the feature of“the other’s time”. Secondly, by analys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vening method of historical texts and story time, narrative time, and readers in A Wild Sheep Chase, The Wild-Up Bird Chronicle and Kafka on the Sh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story time linking to historical events experienced by certain character in novels or time spent read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by reader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fabular”time, the purpose of which lies in relating history to present in novels and revealing modern morality given by history which in novels also shows the feature of“the other’s time”.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four chapters, marked from four to seven. Chapter four mainly focuses on physical space—urban space, homes and hotels,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Firstly, Haruki Murakami in his novels describes the scenery, existing in leading character’s memories, which gradually fades ou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describes the new-born modernized urban scenery as a group, so as to show the crack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scenery and survival state of leading characters in novels, being in the scenery and the soul flying beyond (lingering at the edge of the society). Meanwhile, Haruki Murakami portrays cultural atmosphere of consumerism and proves leading characters’life paradox—“enjoyment and taunt”. Secondly, home image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is that parents are omission, characters fail to set up new home, therefore they enjoy themselves and seek for mental substitution of home in hotels—a similar space to home—and even desire to solve family problems in the“imaginary hotels”. The relation between home and hotel mirrors the individual’s normal surviving state in a highly developed capitalist society: lingering in the crack adjacent to“home”and“other space”. Urban space, home and hotel together reflect characters’state of lingering in physical space in novels.
     Chapter five focuses on the virtual space in novels, including otherworldly and musical space. Otherworldly space mirrors characters’psychological views, being a symbolic, metaphorical and allegorical space, which presents both destructiveness and redemptiveness in novels to reveal the chaos of ego. Otherworldly space, after all, is a place for self talk rather than a spiritual home. The intervention of musical text is an obvious feature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The forms of the intervention of musical text include interwoven song titles and lyrics to assist with narration, repetitive use of the same song to mark similar spo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same song to construct text. The intervention of musical text creates the uniquely musical narrative space, including characters’spiritual space, communicative space and“memorial”space. In the meantime, the intervention of musical text also promotes interaction between texts and readers, therefore, to extend potential comprehension of texts.
     Chapter six analyses the space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bridging the reality and the unreal,“the third space”, including body, well, woods and mirror, etc. In his novels, Murakami’s body narrative combines the body of“speaking of ego”and the body of“isolating ego”with the body of“accessing otherworldly space”, to show the“outside-to-inside”trend as a whole. His body narrative adopts an explicit spatial framework to reveal the blood and soul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separated, body and real world and otherworldly space which are combined and intersected, so as to refract that the real world seems“enormous”, but“tiny”in nature, and that mankind has to turn to inner world and otherworldly space to seek for real existence, namely, a living dilemma. Well, woods and mirror are the core space which ushers characters in novels to enter the unknown world to explore ego. From the choosing, setting and artistic flexibility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space, it is easily detected that Haruki Murakami has considered human tendency of self-constitution from the origin.
     Chapter seve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structure of fictional text and framing theme, and analyses the mimetic polyphonic structure in Norwegian Wood and nested structure in The Kidney-Shaped Stone That Moves Every Day. In Norwegian Wood, Haruki Murakami has set and eliminated successively a triangle relationship among five groups of characters, and interwoven Flash-Forward twice about one’s death stated by narrating self, to deliver one theme from several aspects—mankind fatefully walk on a track showing an opposite feature,“lose and find”. In The Kidney-Shaped Stone That Moves Every Day, Haruki Murakami has used characters’emotional issues as a vector, with inter-elimination and inter-framing in three nested narrative levels, to form a mixture of a circulation pattern of“lose—seek—lose”seen always in Haruki’s novels and a common imago of father’s omission, therefore, to create a pattern of“lose—seek—elimination (father’s omission)”, which also illustrates post-modern rebelliousness and eliminatedness in the novels.
     In conclusion, artistic features of time-space narrative in Haruki Murakami’s novels and writer’s reflection on existence and time-space shown in novels are summed up. Artistic features of time narrative includes frequently used flash-forward with the intention of framing theme, frequently used flash-back in the form of individual narrative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elf-healing and self-cognition, technique of defamiliarization applied and spatialization of time. Artistic features of space narrative consist of five points: multi-division and multi-construction of space, artistic treatment for the“narrator alike”of space, the construction of“otherworldly space (mysterious space)”, artistic application of text’s structure space, and the timed space. In his novels, Haruki Murakami simultaneously describes two kinds of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existence and time, namely,“back mirror”and“time in the box”, which present writer’s general overview of existence and time—relying on the past, bridging the present, suspending the future. In his novels, he also describes the loss of“scenery”in the outer world, the chaos of the inner world and separation and suspension of soul and blood in a body to display the“box-like”existence that mankind may or may not exist in the outer world. Not only does the fascination of Haruki Murakami’novels lie in language and content, but, more specifically, results from his“magic power”of thinking patterns shown in transposing meanings to rethink existence.
引文
①(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页。
    ②(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27页。
    ①(日)村上春树:《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9页。“真蒸”指将烤好的鳗鱼片裹在饭里的一种吃法(据林少华译注)。
    ②(日)村上春树、安西水丸:《村上朝日堂》,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③(日)村上春树、安西水丸:《村上朝日堂》,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36-137页。
    
    ①(日)村上春树:《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②(日)村上春树、安西水丸:《村上朝日堂》,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38页。
    ①(日)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②稻草人编注:《遇见100%的村上春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9页。
    ③以上村上春树生平是在参考下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8-34页。林少华:《村上春树年谱》,载《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雷世文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22-332页。尚一鸥:《村上春树年谱(1949-2007)》,《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第63-72页。李步浩:《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6-8页。
    ①(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5-36页。
    ②林少华:《(译序)人生旅途中的风吟》,载《且听风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③所列数据是笔者根据日本维基百科网的资料进行的统计。http://ja.wikipedia.org(2011年3月25日)
    ①《〈挪威的森林〉在日发行破千万》,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9-08/11/content_11862659.htm
    ②(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①(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①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以在日本引进和普及“箱庭疗法”以及通过日本民间故事探寻日本人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深层心理的普遍意义而闻名。河合隼雄著述甚丰,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多收录于《河合隼雄著作集》。
    ②(日)角田光代:『小説の現代2002アパートのこと、砂嵐のこと、田村カフカくんのこと————村上春樹「篰xのカフカ」を読む』、『群像』、2002年11月、156-161頁。
    ③(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①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第141-151页。
    ②(日)高橋丁末子:『HAPPY JACK鼠の心――村上春樹の研究読本』、東京:北宋社、1984年。
    ③(日)鈴村和成:『未だ?既にーー村上春樹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東京:洋泉社、1985年。
    ①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第141-151页。
    ②同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同一小说,题目译名不同。
    ③《跳跳跳》、《好风长吟》分别同林少华译《舞舞舞》、《且听风吟》。同一小说,题目译名不同。
    ④《青春的舞步》同林少华译《舞舞舞》。同一小说,题目译名不同。
    ⑤钟旭:《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春树热”的社会背景探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3期,第51页。
    ①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②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③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外国文学》,1998年第5期。
    ④魏大海:《村上春树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⑤曹志明:《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代”文学的异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⑥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林少华:《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①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①林少华:《(译序)人生旅途中的风吟》,载《且听风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②(日)川本三郎:『都市の感受性』、東京:筑摩書房、1998年。
    ③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68-73、91页。
    ④吴雨平:《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9-124页。
    ⑤何少贤:《日本后现代主义问题》,《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第105-114页。
    ⑥李德纯:《日本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村上春树》,《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26日。
    ⑦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第92-97页。
    ⑧(日)黑古一夫:《序言》,《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陈卉:《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第70-74页。
    ②李玉娜:《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中的村上春树》,《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57-59页。
    ③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75页。
    ④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⑤引自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其艺术魅力(总序)》,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
    ①(日)加藤典洋、島森路子:『村上春樹の立っている場所』、『群像日本の作家26?村上春樹』、東京:小学館、1997年、26頁。
    ②(日)小森陽一:『テクスト論の立場からーー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国文学』、1989年7月、87-94頁。
    ③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第87-90页。
    ④林磊、朱朝晖:《试论邱华栋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特色》,《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第23-31页。
    ⑤(日)三浦雅士:『村上春樹とこの時代の論理』、『群像日本の作家26?村上春樹』、東京:小学館、1997年、43頁。
    ⑥(日)渡部基彦:『村上春樹の自作小説と翻訳作品の文体に関する統計的研究』、『計量国語学』、2003年3月、125-143頁。
    ⑦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其艺术魅力》,《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①李苏晋:《〈挪威的森林〉与〈红玫瑰与白玫瑰〉两性模式比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14-117页。
    ②崔明路、詹建华、李建利:《在通向强势话语途中――从森林里走出的女性主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38-141页。
    ③(日)渡辺みえこ:『語り得ぬもの:村上春樹の女性(レスビアン)表象』、東京:御茶の水書房、2009年。
    ④(日)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①(日)川村湊:『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東京:作品社、2006年。
    ②(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05-209页。
    ③尚一鸥:《美国情结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④朱颖:《试论翻译对村上春树创作的影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46-49页。
    ⑤徐谷芃:《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18-124页。
    ①(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年。
    ②(日)井上義夫:『村上春樹と日本の「記憶」』、東京:新潮社、1999年。
    ③林少华:《村上春树小说的特色(代序)》,载《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④曹志明:《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代“文学的异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03-106页。
    ⑤(日)佐藤泰正:『村上春樹と漱石〈漱石的主題〉を軸として』、『日本文学研究』、2001年2月号、57-66頁。
    ⑥(日)山根由美恵:『「蛍」に見る三角関係の構図:村上春樹の対漱石意識』、『国文学』、2007年9月号、1-12頁。
    ①(日)岩宮恵子:『思春期をめぐる冒険:心理療法と村上春樹の世界』、東京:新潮社、2004年。
    ②转引自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外国文学》,1998年第5期,第21-27页。
    ③(日)河合隼雄:『境界体験を物語る————村上春樹「篰xのカフカ」を読む』、『新潮』、2002年12月号。
    ④(日)加藤典洋:『「海辺のカフカ」と「換喩的な世界」————テクストから遠く離れて』、『群像』、2003年2月号、136-198頁。
    ⑤(日)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①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外国文学》,1998年第5期,第21-27页。
    ②雷世文:《村上春树热传播的接受心理分析》,载《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③(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④(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と東アジア:都市現代化のメルクマールとしての文学』、『東京大学中国語中国文学研究室紀要』、2004年4月、67-77頁。(日)藤井省三:『ポスト鄧小平時代の文学における"絶対村上"と"反日"の情念』、『すばる』、2005年8月号、137-141頁。
    ⑤黄忠顺:《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第192-196页。
    ①钟旭:《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春树热”的社会背景探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3期,第51-54、8页。
    ②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第38-43页。
    ③王海藍:『中国における「村上春樹熱」とは何であったのか————2008年?3000年の中国人学生への調査から』、『図書館情報メデ?⒀芯?』、2009年3月、51-61頁。
    ④马军、胡雪:《中国的“村上春树热”》,《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1期,第14-18页。
    ⑤邢灵君:《村上春树在中国――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下的村上热初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68-170页。
    ①(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②(日)石原千秋:『謎とき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
    ③(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2』、東京:幻冬社、2006年。
    ④李广宏:《从〈青春的舞步〉看村上春树的叙事策略》,《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7期,第116-119页。
    ⑤张青:《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试析〈海边的卡夫卡〉》,《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第71-74页。
    ⑥张昕宇:《岁月的歌谣:〈且听风吟〉的时间主题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96-99页。
    ①(日)村上春树、松家仁之:《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载《大方》,安妮宝贝主编,张乐风译,2011年3月第一期,第18页。
    ①(日)鈴木雄一郎など:『村上春樹の作品における建築空間の現代的特質:文学の中の建築その2』、『学術講演梗概集. F-2,建築歴史?意匠』、1995年7月、323-324頁。
    ①(日)前田愛:『僕と鼠の記号論』、『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85年3月、96-106頁。
    ②(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
    ③(日)米谷みゆき:『編年体による1970年の物語――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を読む』、『名古屋近代文学研究11』、1993年12月、35-46頁。
    ④(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論――物語の構成と「影」の存在』、『国文学攷』、1990年9月、19-31頁。
    ⑤肖峰:《叙事时间的魅力――解读〈挪威的森林〉》,《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9-71、77页。
    ⑥(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論――二つの地図の示すもの』、『近代文学試論』、1999年12月、53-65頁。
    ⑦(日)鈴木智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の変容――村上春樹と社会言語的状況の現在(3-1)』、『社会志林46(1)』、1999年9月、26-64頁。
    ⑧(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
    ⑨(日)遠藤伸治:『村上春樹「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論――「世界」の再編のために』、『近代文学試論』、1990年12月、67-80頁。
    ①(日)西川智之:『村上春樹の「閉じられた庭」』、『言語研究文化叢書4』、2005年、71-86頁。
    ②(日)小森陽一:『村上春樹論:「海辺のカフカ」を精読する』、東京:平凡社、2006年、62-64頁。
    ③(日)太田鈴子:『村上春樹「国境の南、太陽の西」の語りの構造』、『学苑』、2005年3月、59-66頁。
    ④(日)山根由美恵:『封印されたテクストーー村上春樹「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にみる物語観』、『近代文学試論』、2006年12月、75-85頁。
    ①(日)鈴木智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の変容――村上春樹と社会言語的状況の現在(3-1)』、『社会志林46(1)』、1999年9月、26-64頁。(日)鈴木智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の変容――村上春樹と社会言語的状況の現在(3-2)』、『社会志林46(2)』、1999年、23-63頁。
    ②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04-114页。
    ③(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2』、東京:幻冬社、2006年。(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3』、東京:幻冬社、2009年。
    ①(日)山口寛子:『村上春樹の小説にみる「ホテル」の意味の多義性』、『お茶の水地理48』、2008年3月、141頁。
    ②(日)鈴木雄一郎など:『村上春樹の作品における建築空間の現代的特質:文学の中の建築その2』、『学術講演梗概集. F-2,建築歴史?意匠』、1995年7月、323-324頁。
     ①谭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①(古罗马)圣·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42页。
    ②转引自(英)彼得·柯文尼、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4页。
    ③(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80-97页。
     ①张昕宇:《岁月的歌谣:〈且听风吟〉的时间主题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99页。
    ①以上为笔者根据叙事学相关专著整理归纳而成。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谭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另据笔者观察,目前国内使用的叙事学术语仍存在不统一现象,本文采用的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以下行文也将以上述主要术语为准。
    
    ①(英)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原载《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第31页。
    ②转引自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72页。
    ③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9-280页。
    
    ①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②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69页。
    ③(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括号内
    ①(日)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转引自谭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7页。
    ①(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①(日)村上春树:《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关于“异界”的定义和相关论述,参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一节。
    ①日语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之分。
    ①(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如小森阳一论述了《海边的卡夫卡》中出现的卡夫卡、夏目漱石、《一千一夜》、《俄狄浦斯王》等名人名作对解读该小说的意义(参见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杨永良分析了《袭击面包店》中提到希特勒、陀思绥耶夫斯基、马克思、约翰·列侬等人所可能暗指的思想意识以及村上春树对此的指涉策略。(参见杨永良:《并非自由的强盗——村上春树〈袭击面包店〉及其续篇的哲学解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限于篇幅,类似研究不一一罗列。
    ①(日)村上春树:《1Q84 BOOK1(4月-6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关于“异界”,参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一节。在此对敏与“异界”的关系不再赘述。
    ②(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柘植光彦:『作品の構造から――〈実例〉村上春樹』、『国文学』、1990年6月。(日)小林正明:『塔と海の彼方に:村上春樹論』、『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紀要』、1990年11月。
    ①(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
    ①(日)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①(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①(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转引自林少华:《人生旅途中的风吟(译序)》,载《且听风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译序第4页。
    ①(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王永年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94页。
    ②(阿根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王永年译,载《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①(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②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9页。
    ③王彬:《红楼梦叙事》,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④(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17-63頁。
    ①转引自(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29頁。笔者译。
    ①转引自林少华:《人生旅途中的风吟(译序)》,载《且听风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译序第4页。
    ②(日)石原千秋:『謎とき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63-66頁。
    ①(日)石原千秋:『謎とき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46頁。
     ①(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35-36頁。笔者译。
    ①(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49頁。笔者译
    ①(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①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②转引自(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①(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①(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7-228页。
    ①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70、72页。
    ①(日)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①在日语中的发音都是“いし”(ishi),日语中的“意志”与汉语的“意志”意义基本相同。
    ①(日)村上春树、松家仁之:《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载《大方》,安妮宝贝主编,张乐风译,2011年3月第1期,第2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载《西方思想宝库》,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51页。
    ②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③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④(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376页。
    ⑤(日)村上春树:《1Q84 BOOK1(4月-6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1版,第372页。
    ①(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68页。
    ②(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0页。
    ③(日)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63页。
    ①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90-293页。
    ②张季风:《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①李德纯:《物欲世界中的异化——日本“都市文学”剖析》,《世界博览》,1988年第4期,第60-62页。
    ②(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转引自谢志宇:《从姓名谈小说人物生存范式的变迁——解读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树》,《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8-123页。
    ①转引自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第31-32页。
    ②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68-73、91页。
    ①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①(日)村上春树:《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①(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村上春树:《1Q84 BOOK1(4月-6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③(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①(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鈴木雄一郎、張奕文、近藤正一、早瀬幸彦、中川景子、若山滋など:『村上春樹の作品における建築空間の現代的特質:文学の中の建築その2』、『学術講演梗概集. F-2,建築歴史?意匠』、1995年7月、323-324頁。
     ①(日)鈴木雄一郎、張奕文、近藤正一、早瀬幸彦、中川景子、若山滋など:『村上春樹の作品における建築空間の現代的特質:文学の中の建築その2』、『学術講演梗概集. F-2,建築歴史?意匠』、1995年7月、323-324頁。
    ①(日)山口寛子:『村上春樹の小説にみる「ホテル」の意味の多義性』、『お茶の水地理48』、2008年3月、141頁。
    ①(日)村上春树:《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山口寛子:『村上春樹の小説にみる「ホテル」の意味の多義性』、『お茶の水地理48』、2008年3月、141頁。
    ①(日)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岩宮恵子:『思春期をめぐる冒険:心理療法と村上春樹の世界』、東京:新潮社、2004年,第260-265页。
    ①(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①(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②孙树林:《假作真时真亦假——论〈电视人〉的二元世界》,《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9页。
    ③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①孙树林:《假作真时真亦假——论〈电视人〉的二元世界》,《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9页。
    ②(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③(日)井口時男:「伝達という出来事——村上春樹論」、『群像』、1983年9月。(日)中村三春:「『風の歌を聴け』『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羊をめぐる冒険』『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四部作の世界―円環の損傷と回復」、『国文学』、1995年3月。(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100頁。(日)黒古一夫:『村上春樹「喪失」の物語から「転換」の物語へ』、東京:勉誠出版、2007年、55頁。
    ①(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物語〉の認識システム』、東京:若草書房、2007年、35-36頁。
    ②(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转引自林少华:《奇谭和奇谭以外(译序)》,载《东京奇谭集》,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6页。
    ①(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
    ①(日)小西慶太:『村上春樹の音楽図鑑』、東京:ジャパン?ミックス株式会社、1995年、3頁。
    ②(日)佐藤裕輔:「時代の風に吹かれて」、『村上春樹の音楽図鑑』より、東京:ジャパン?ミックス株式会社、1995年、266-267頁。
    ①吴思佳:《理解村上春树的另一种方法——音乐》,《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
    ②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③(日)佐藤裕輔:「時代の風に吹かれて」、『村上春樹の音楽図鑑』より、東京:ジャパン?ミックス株式会社、1995年、268頁。
    ①(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物語〉の認識システム』、東京:若草書房、2007年、17-18頁。
    ①(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这三首歌曲原来的英文标题依次是:《China Girl》、《Going To A Go Go》、《Say Say Say》。在日语原版小说中的标题依次是:《チャイナ·ガール》、《ゴ-イン·トゥー·ア·ゴーゴー》、《セイ·セイ·セイ》。歌曲的日语标题均是采用了外来语的形式对英文标题进行音译,但在意思上也能跟汉译标题一样进行意会。
    ③笔者译。歌词原文:(Paul) (Now)Go, Go, Go/ Where you want/ But don’t leave me/ Here forever/ You, you, you, stay away/ So long girl, I see you never./ (Michael)What can I do, girl/ To get through to you/ Cause I love you baby/ Standing here/ Baptized in all my tears/ Baby through the years/ You know I’m crying.
    ①(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①(日)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包括:《心上人》、《挪威的森林》、《昨日》、《米歇尔》、《有一件事》、《太阳从这里升起》、《山丘上的傻瓜》、《潘尼小巷》、《黑鸟》、《朱莉安》、《年届六十四》、《独行者》、《而且我爱她》、《嘿,裘德》、《在屋顶》、《献给逝去公主的孔雀舞》、《月光》、《靠近你》、《雨点滴在我头上》、《漫步时间里》、《结婚之歌》、《寿喜烧》、《蓝天鹅绒》、《绿地》、《艾琳·卢比》、《挪威的森林》。其中《挪威的森林》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葬礼”的开场曲《心上人》之后,第二次作为整个“葬礼”的结尾曲,这一结构安排显然暗示了《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曲对于小说结构和空间生成具有重大意义。
    ②吴思佳:《理解村上春树的另一种方法——音乐》,《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51页。
    ①转引自(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89页。原载村上春树、柴田元幸:《翻译夜话2:塞林格战记》,文春新书,2003年,第33页。
    ②(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③例如百度贴吧、豆瓣社区、天涯社区等。
    ①吴冶平:《空间理论与文学的再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5-237页。
    ②汪贻涵:《作为修辞的第三空间——兼论乡土书写中的空间样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20页。
    ①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11页。
    ②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6页。
    ①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2004年,第581页。
    ②胡少卿:《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③(日)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④(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岩宮恵子:『思春期をめぐる冒険:心理療法と村上春樹の世界』、東京:新潮社、2004年、150頁。
    ①(日)岩宮恵子:『思春期をめぐる冒険:心理療法と村上春樹の世界』、東京:新潮社、2004年。
    ②刘研:《身体的出场、规训与突围——论村上春树的“身体写作”》,《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第50-65页。
    ①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6页。
    ②(日)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第27页。
    ①(日)村上春树:《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柘植光彦:「作品の構造から――〈実例〉村上春樹」、『国文学』、1990年6月。(日)小林正明:「塔と海の彼方に:村上春樹論」、『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紀要』、1990年11月。
    ①(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田中励义、叶岗和谢志宇等学者认为此处的草原和杂树林是阴阳交界的象征,具言之,草原象征阳界,杂树林象征阴界。参见谢志宇:《解读〈挪威的森林〉的种种象征意义》,《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第74-79页。
    ①韩芳:《“井”中探求世界本质——以〈奇鸟行状录〉为中心》(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5月)
    ②(日)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全作品1990-2000(7)約束された場所で?村上春樹、河合隼雄に会いにいく』、東京:講談社、2003年、292頁。笔者译。
    ③转引自张铭:《聚散无形的生命隐喻》,载《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雷世文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①杨月枝:《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情结》,《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9期,第155-158页。
    ②这里的“森林”包含了指林木高密度、大区域群生的“森林”和指林木密度低、所占面积相对小的“树林”。
    ③(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論――二つの地図の示すもの』、『近代文学試論』、1999年12月、53-56頁。
    ④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⑤(日)村上春樹:『「物語」のための冒険』、『文学界』、1985年8月、84頁。
    ①(日)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日)吉田春生:『村上春樹、転換する』、彩流社、1997年。转引自汪玮嘉:《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森林意象——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为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第12页。
    ③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07-109页。
    ①《世界百科全书(第10卷)》,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该书将“Limbo”译为“灵簿狱”。另,后殖民文学中也引入了这一术语,中文译作“林勃”。此处采用这一翻译。“‘林勃’是后殖民文学的一种独特性,是指无根人、边缘人在文化移入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痛苦状态”。(参见李雪:《“林勃”状态中父与子的寻家之旅——解读奈保尔的小说〈半生〉》,《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第48页。)
    ②(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镜子》,载短篇小说集《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日)村上春树:《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①倪志娟:《哲学语境中的镜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28-29页。
    ②(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
    ①(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麦永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传统及其变异》,载《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从乌托邦、恶托邦到伊托邦(笔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41-42页。
    ③(日)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卞立强、李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
    ④汪玮嘉:《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森林意象——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为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第32页。
    ①倪志娟:《哲学语境中的镜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25页。
    ②倪志娟:《哲学语境中的镜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25页。
    ①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第339页。
    ②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③秦林芳:《译序》,载《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页。
    ①(日)村上春树、松家仁之:《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载《大方》,安妮宝贝主编,张乐风译,2011年3月第1期,第29页。
    ②(日)太田鈴子:『村上春樹「国境の南、太陽の西」の語りの構造』、『学苑』、2005年3月、59-66頁。
    ③张敏生:《偶然的“神隐”失语的“通灵”——论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3-36页。
    ①(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物語〉の認識システム』、東京:若草書房、2007年、33-50頁。
    ②(日)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物語〉の認識システム』、東京:若草書房、2007年、47頁。
    ③姜恩乔〔1945-〕,韩国当代最为瞩目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虚无集》、《草叶》、《贫者日记》和《风之歌》等。
    ④(日)川村凑:『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作品社、2006年、182-190頁。
    ①(日)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2』、東京:幻冬社、2006年、17-66頁。
    ②(美)J.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七部英国小说》,王宏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24-126页。
     ①日语动词七种活用形中的一种。一部分动词的连用形可以作为名词。
    ①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①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7-150页。
    ②(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4-247页。
    ①(日)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载《东京奇谭集》,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本节下同。
    ②(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谢敏敏、王春涛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①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73页。
    ①(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②(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①(德)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1页。
    ②(日)村上春树:《1Q84 BOOK1(4月-6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
    ①(日)村上春树:《舞舞舞》,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下同。
    ①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8-129页。
    ①(日)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括号内为引文所在页码。
    ①(日)村上春树、松家仁之:《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载《大方》,安妮宝贝主编,张乐风译,2011年3月第1期,第56页。
    ①转引自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①转引自林少华:《奇谭和奇谭以外(译序)》,载《东京奇谭集》,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页。
    ②(美)费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5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6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王永年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阿根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王永年译,载《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谢敏敏、王春涛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古罗马]圣·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J.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七部英国小说》,王宏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美]卡伦·霍尔奈:《精神分析新法》,雷春林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美]罗伯特·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程爱民、王正文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雨平、曲素会、王少丽、陈冯嬿译,上?夯Ψ洞笱С霭嫔纾?992年。
    [美]费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日]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
    [日]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日]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卞立强、李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
    [日]内田树:《当心村上春树》,杨伟、蒋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
    [日]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英]彼得·柯文尼、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世界百科全书(第10卷)》,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年。
    曹文轩:《第二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岑朗天:《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2004年。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胡少卿:《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胡志颖:《文学彼岸性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彼岸性问题的一种文化哲学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
    雷世文主编:《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
    罗展凤:《电影×音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马原:《虚构之力》,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
    倪浓水:《小说叙事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
    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谭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王彬:《红楼梦叙事》,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
    王恒:《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炎:《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吴爱芳:《电视剧音乐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
    吴翔宇:《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吴冶平:《空间理论与文学的再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
    肖庆华:《都市空间与文学空间——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年。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杨永良:《并非自由的强盗:村上春树〈袭击面包店〉及其续篇的哲学解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张季风:《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英]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原载《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
    曹志明:《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代“文学的异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卉:《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
    崔明路、詹建华、李建利:《在通向强势话语途中――从森林里走出的女性主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但汉松:《作为文类的百科全书式叙事——解读品钦新著〈反抗时间〉》,《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何少贤:《日本后现代主义问题》,《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
    黄忠顺:《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赖勤、李立:《音乐中的时间和空间》,《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
    李常磊:《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国外文学》,2001年第1期。
    李德纯:《物欲世界中的异化——日本“都市文学”剖析》,《世界博览》,1988年第4期。
    李广宏:《从〈青春的舞步〉看村上春树的叙事策略》,《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7期。
    李苏晋:《〈挪威的森林〉与〈红玫瑰与白玫瑰〉两性模式比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李玉娜:《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中的村上春树》,《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林磊、朱朝晖:《试论邱华栋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特色》,《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林少华:《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刘世剑:《作为背景的小说时间的设置》,《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刘研:《身体的出场、规训与突围——论村上春树的“身体写作”》,《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
    龙迪勇:《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马大康:《反抗时间:文学与怀旧》,《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马大康:《拯救时间——叙事时间的出场》,《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马军、胡雪:《中国的“村上春树热”》,《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1期。
    麦永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传统及其变异》,载《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从乌托邦、恶托邦到伊托邦(笔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倪志娟:《哲学语境中的镜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尚一鸥:《村上春树年谱(1949-2007)》,《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
    尚一鸥:《美国情结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
    孙树林:《假作真时真亦假——论〈电视人〉的二元世界》,《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外国文学》,1998年第5期。
    汪贻涵:《作为修辞的第三空间——兼论乡土书写中的空间样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王斌、赵小鸣:《现代小说:时间的悖论》,《小说评论》,1989年第3期。
    王钦峰:《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个补充》,《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王阳:《叙述的无时间性与时间中的故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王玉斌:《心理时间和魔幻现实主义》,《理论界》,2010年第6期。
    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温韧:《柏格森的时间概念及其时代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吴思佳:《理解村上春树的另一种方法——音乐》,《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
    吴雨平:《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肖峰:《叙事时间的魅力――解读〈挪威的森林〉》,《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谢志宇:《从姓名谈小说人物生存范式的变迁——解读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树》,《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谢志宇:《解读〈挪威的森林〉的种种象征意义》,《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
    邢灵君:《村上春树在中国――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下的村上热初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徐谷芃:《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杨月枝:《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情结》,《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9期。
    张介明:《空间的诱惑——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时间的畸变》,《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1期。
    张敏生:《偶然的“神隐”失语的“通灵”——论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张青:《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试析〈海边的卡夫卡〉》,《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张昕宇:《岁月的歌谣:〈且听风吟〉的时间主题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钟旭:《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春树热”的社会背景探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3期。
    朱颖:《试论翻译对村上春树创作的影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宗坤明:《“心理时间”浅说》,《文艺研究》,1985年第2期。
    韩芳:《“井”中探求世界本质——以〈奇鸟行状录〉为中心》(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李步浩:《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唐蓉:《时间之书——博尔赫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0年。
    汪玮嘉:《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森林意象——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为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熊华:《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日]村上春树、松家仁之:《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载《大方》,安妮宝贝主编,张乐风译,2011年3月第1期。
    李德纯:《日本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村上春树》,《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26日。
    《〈挪威的森林〉在日发行破千万》,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9-08/11/content_11862659.htm
    《林少华的村上春树》,易文网: 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68259&cid=518357
    《光荣与梦想――译文30年大事记:2001年-2005年》,译文网: http://www.yiwen.com.cn/dashiji05.htm
    井上義夫:『村上春樹と日本の「記憶」』、東京:新潮社、1999年。
    
    横尾和博:『村上春樹の二元的世界』、東京:鳥影社、1992年。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作品別[1979-1996]』、東京:荒地出版社、1997年。
    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1』、東京:幻冬社、2006年。
    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2』、東京:幻冬社、2006年。
    加藤典洋:『村上春樹イエローページ3』、東京:幻冬社、2009年。
    岩宮恵子:『思春期をめぐる冒険:心理療法と村上春樹の世界』、東京:新潮社、2004年。
    久居つばき:『ノンフィクションと華麗な虚構』、東京:マガジンハウス、1998年。
    栗坪良樹、柘植光彦編:『村上春樹:スタデ?`ズ1-5』、東京:若草書房、1999年6-10月。
    高橋丁末子:『HAPPY JACK鼠の心――村上春樹の研究読本』、東京:北宋社、1984年。
    黒古一夫:『村上春樹「喪失」の物語から「転換」の物語へ』、東京:勉誠出版、2007年。
    黒古一夫:『村上春樹:ザ·ロスト·ワールド』、東京:第三書館、1993年。
    黒古一夫:『村上春樹と同時代の文学』、東京:河合出版、1990年。
    今井清人:『村上春樹:OFFの感覚』、東京:国研出版、1990年。
    今井清人:『村上春樹スタデ?`ズ2000-2004』、東京:若草書房、2005年。
    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物語>の認識システム』、東京:若草書房、2007年。
    柴田元幸など編:『世界は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東京:文芸春秋、2006年。
    酒井英行:『村上春樹分身との戯れ』、東京:翰林書房、2001年。
    小森陽一:『村上春樹論:「海辺のカフカ」を精読する』、東京:平凡社、2006年。
    小西慶太:『村上春樹音楽図鑑』、東京:ジャパン?ミックス、1995年。
    清水良典:『村上春樹はくせになる』、東京:朝日新聞社、2006年。
    石原千秋:『謎とき村上春樹』、東京:光文社、2007年。
    川村湊:『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東京:作品社、2006年。
    川端柳太郎:『小説と時間』、東京:朝日新聞社、1978年。
    川本三郎:『都市の感受性』、東京:筑摩書房、1998年。
    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全作品1990-2000(7)約束された場所で?村上春樹、
    河合隼雄に会いにいく』、東京:講談社、2003年。
    大塚英志:『村上春樹論:サブカルチャーと倫理』、東京:若草書房、2006年。
    大塚英志:『物語論で読む村上春樹と宮崎駿:構造しかない日本』、東京:角川書店、2009年。
    渡辺みえこ:『語り得ぬもの:村上春樹の女性「レスビアン」表象』、東京:御茶の水書房、2009年。
    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年。
    風丸良彦:『村上春樹短編再読』、東京:みすず書房、2007年。
    鈴村和成:『未だ?既に――村上春樹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東京:洋泉社、1985年。
    [中]王海藍:『中国における「村上春樹熱」とは何であったのか――2008年?
    3000年の中国人学生への調査から』、『図書館情報メデ?⒀芯?』、2009年3月。
    井口時男:『伝達という出来事――村上春樹論』、『群像』、1983年9月。
    遠藤伸治:『村上春樹「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論――「世界」の再編のために』、『近代文学試論』、1990年12月。
    加藤典洋、島森路子:『村上春樹の立っている場所』、『群像日本の作家26?村上春樹』、東京:小学館、1997年。
    加藤典洋:『「海辺のカフカ」と「換喩的な世界」――テクストから遠く離れて』、『群像』、2003年2月。
    河合隼雄:『境界体験を物語る――村上春樹「篰xのカフカ」を読む』、『新潮』、2002年12月。
    角田光代:『小説の現代2002アパートのこと、砂嵐のこと、田村カフカくんのこと――村上春樹「篰xのカフカ」を読む』、『群像』、2002年11月。
    佐藤泰正:『村上春樹と漱石〈漱石的主題〉を軸として』、『日本文学研究』、2001年2月。
    三浦雅士:『村上春樹とこの時代の論理』、『群像日本の作家26?村上春樹』、東京:小学館、1997年。
    山口寛子:『村上春樹の小説にみる「ホテル」の意味の多義性』、『お茶の水地理48』、2008年3月。
    山根由美恵:『「蛍」に見る三角関係の構図:村上春樹の対漱石意識』、『国文学』、2007年9月。
    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論――二つの地図の示すもの』、『近代文学試論』、1999年12月。
    山根由美恵:『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論――物語の構成と「影」の存在』、『国文学攷』、1990年9月。
    山根由美恵:『封印されたテクスト――村上春樹「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にみる物語観』、『近代文学試論』、2006年12月。
    小森陽一:『テクスト論の立場から――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国文学』、1989年7月。
    小林正明:『塔と海の彼方に:村上春樹論』、『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紀要』、1990年11月。
    西川智之:『村上春樹の「閉じられた庭」』、『言語研究文化叢書4』、2005年。
    川本三郎:『二つの青春――村上春樹と立松和平』、『村上春樹論集成』、東京:若草書房、2006年5月。
    前田愛:『僕と鼠の記号論』、『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85年3月。
    村上春樹:『「物語」のための冒険』、『文学界』、1985年8月。
    太田鈴子:『村上春樹「国境の南、太陽の西」の語りの構造』、『学苑』、2005年3月。
    中村三春:『「風の歌を聴け」「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羊をめぐる冒険」「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四部作の世界――円環の損傷と回復』、『国文学』、1995年3月。
    柘植光彦:「作品の構造から――〈実例〉村上春樹」、『国文学』、1990年6月。
    渡部基彦:『村上春樹の自作小説と翻訳作品の文体に関する統計的研究』、『計量国語学』、2003年3月。
    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と東アジア:都市現代化のメルクマールとしての文学』、『東京大学中国語中国文学研究室紀要』、2004年4月。
    米谷みゆき:『編年体による1970年の物語――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を読む』、『名古屋近代文学研究11』、1993年12月。
    鈴木智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の変容――村上春樹と社会言語的状況の現在[3-1]』、『社会志林46(1)』、1999年9月。
    鈴木智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の変容――村上春樹と社会言語的状況の現在[3-2]』、『社会志林46(2)』、1999年。
    鈴木雄一郎など:『村上春樹の作品における建築空間の現代的特質:文学の中の建築その2』、『学術講演梗概集. F-2,建築歴史?意匠』、1995年7月。
    『総特集村上春樹を読む』、『ユリイカ』臨時増刊号、2003年3月。
    『村上春樹テーマ?装置?キャラクター』、『国文学解釈と鑑賞別冊』、2008年1月。
    『村上春樹』、Wikipedia(日本語版):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D%91%E4%B8%8A%E6%98%A5%E6%A8%B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