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消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今天中国的传媒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不仅是新闻的娱乐化,更有包括党报在内的传媒生存危机、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传媒内容的低俗化等等。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传媒正面临着这样的复杂语境:一方面是中国加快融入世界体系;网络使知识实现超越时空的极速和无界传播;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成为大众的日用品;信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向着以“电视为中心”的图像化转向。这一切都显示今天的传媒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媒介自身的言语行为,而是在全球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中携带着数字技术的各种权力资本激烈冲突的社会信息交流复合系统。另一方面中国自1992年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运行体制到媒体管理机制;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话语;从国家政府到市民社会。新闻从话语霸权的神坛上一步步走向百姓言说;新闻形态从严肃、端庄日益坠入娱乐、庸俗等等。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消费日渐繁荣影响的结果。新闻的属性和本质受到了当下社会复杂的消费语境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是新闻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闻由受众关注的事件报道转为新闻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反映,新闻是娱乐,新闻需要策划;另一方面是新闻的形态由传统的文字中心变成图像为中心;新闻结构也由“倒金字塔结构”转化成“故事性写作”,毫无疑问,新的新闻传播时代到来了。
     纵观中国新闻研究的发展历史,新闻研究与中国社会整体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联;同样其范式的应用也与中国历史的研究一脉相承。受其影响,中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经历了三种主导性的范式,一是“革命”范式,二是“现代性”范式,三是“民族-国家”范式。这些范式都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对中国新闻的研究和理论的建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利用这些范式进行研究的成果体现为:一是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的传统命题进行回顾和解读,重构传统命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二是借用现代西方的相关理论资源,对传统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重构。这些成果准确地归总了中国新闻发展的历史路径,呈现了中国新闻的历史特殊性和研究价值。但笔者认为新闻与消费的关系研究不仅仅只属于新闻理论的研究范围;新闻作为一种最直观的社会文本,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只有将新闻放在社会时空发展的变迁语境,利用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揭示其变化中的内在本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因而,本文主要借鉴布尔迪厄的“新闻场”的研究范式,将新闻与消费中涉及的各种权力因素、权力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带来的结果,通过文献梳理式和综合评述式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当今传媒的新的历史语境形成以及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分析入手,通过梳理新闻传播所呈现出的消费性表征,来探究新闻与消费的密切关系;利用各种理论资源来进一步推进对新闻与消费的关系以及理论合法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询中国当代社会主流话语建构中的党性与商品性,精英话语与平民话语,中心话语和边缘话语等关系的建构问题。
     “引言”部分陈述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的思路,交代了新闻与消费研究的来源和研究的价值。
     “绪论”部分首先对此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进入历史上对新闻的商品性的论争,引出今天应该对新闻与消费进行重新认识的问题;通过对现存的传媒批评范式的不足的反思,提出了新的传媒研究范式。
     第一章通过对中国传媒消费语境的鸟瞰式梳理,揭示新闻受到的全球化、数字化以及新媒体的影响;中国社会变革建构的新闻新体制;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等传媒新环境对新闻走向消费的历史必然性的影响。
     第二章对当下几个典型的呈现消费性特征的新闻形态作简略介绍,以此为中国新闻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开始呈现商品化趋势的实证。
     第三章和第四章则是将消费对新闻的影响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合理性的认识,指出消费在积极推进了新闻业的发展的同时,也给新闻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不仅影响到了新闻业自身的生存,更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理性地看待消费对新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能帮助人们正确对待新闻消费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则利用多种理论资源对新闻与消费作进一步的审视,以获得新闻具有消费性的理论基础和合法依据,为后面的中国现实语境中的主流新闻话语建构搭建坚实的理论平台。
     第六章从新闻的商品性、党性和公共性的关系入手,指出当下中国新闻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三性的对立和冲突;通过对这“三性”在历史语境中的变迁以及相互关系的探究,提出了建构今天消费语境中的新闻话语的重要策略就是因势利导,将新闻与消费、商品性与党性、主流话语与消费话语结合起来;用喜闻乐见的新闻,实现三性的结合,塑造消费时代以公共性为核心的新闻话语,以顺应社会的发展
Nowadays, a list of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ese media, such as the recreation of news, the existence crisis of media, the guerdon news, false news, as well as the homogeneity and vulgarization of news, etc. Obviously, Chinese media are facing such a complex context: China's speedy entry into the global system, the internet helping spread knowledge beyond borders with great speed, the hi-tech media becoming the popular commodities, the means and forms of information promulgation turning to the picturization typified by TV. All above shows that today's media conducts are not simply of media themselves. They have become a complex system of soci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hat occur in the warm work of different cross-cultural power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changed greatly since 1992: from the system of social course to the media regulation mechanism, from elite culture to the mass discours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the civil society. News steps from discourse hegemony to the mass discourse, from the seriousness to the entertainment and vulgarizati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all this attributes to the increasing prosperity of social consump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nature of journalism is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complex consumption context: on one hand,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journalism are shattered, news turning from the news report to the overall reflection of the daily life. News is entertainment and needs schem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jor form of news turns from words to pictures, and the structure turns from the headstand pyramid to the story writing. Obviously, comes a new news promulgation era.
     View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journalism studies, one can see that the journalism stud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ir paradigm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hinese overall historical course. Thus, Chinese journalism studies have undergone three dominating paradigm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revolution, modernity and nation-country. All these paradigm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journalism studies an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ism theory. The paradigms have produced two achievements: One is to retrospect and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propositions of journalism theory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at gives birth to the traditional propositions. The other is to hackle and reconstruct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journalism wit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ources of contemporary west. These achievements accurately sums up the historical route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represents the peculiarity and research value of Chinese journalism. But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ism and consumption does not simply belong to journalism theory. News, as a most intuitionistic social text, i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changes. Only when news is pu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changes, and is studied by means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resources, can one disclose its nature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its existence.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uses Boulder's paradigm of "news field" for reference, and studies the various power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actions by means of document hackl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egin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media's new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ts impact on the news promulgation, and hackling the embodied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p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ism and consump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furth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On the basis abov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party property and commerciality in China's mainstream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discourse and civilian discourse, central discourse and marginal discourse, etc.
     Preface tells the author's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ains the resource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Introduction hackles the prophase achievements and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commerciality of news, and then the author reconsiders the topic. Reflecting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media criticism paradigm, the author raises a new media research paradigm.
     Chapter one surveys the consumption context of Chinese media, explores how journalism got impact from globalism, digitization and new media. The contents also cover the new system of journalism constructed by Chinese social changes, and the impact imposed by western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Chines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impact made journalism inevitably move forward to consumption.
     Chapter two introduces some typical news examples of commerciality, trying to prove that Chinese journalism has begun to be characterized by commerciality.
     Chapter three and four try to interpret the consump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journalism. The negative impacts hurt the existence of journalism, and impede the social advancement. Trea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rationally can help solve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news consumptions.
     Chapter five further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urnalism and consumption with different theories, trying to ga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legitimac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journalism discourse in Chinese contexts.
     Chapter six begin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s' commerciality, party property and publicity, pointing out that the key problem of Chinese journalism development is the opposition and clashes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Having probe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e thre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n important tactics in constructing journalism discourses in the consumption context. The tactics is to improve the occasion to combine journalism and consumption, commerciality and party property, and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consumption discourse. The use of news that people love to see and hea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will help shape the journalism discourse centering round publicity in consumption era, and comply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引文
① 林晖撰文认为:近年来,一些英文新词在西方新闻界逐渐流行起来,比如Infortainment、Glocalzation、Broadloid、Blogging Journalism、Podcast等等,这些词汇多由传统的媒体词汇重新拼接组合而成,在任何正式出版的英文词典里都找不到,但却正在西方的新闻界流行。参见林晖《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
    ② 朱文丰撰文认为:一是经济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分批对新闻“断乳”,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财政不给补贴”的新体制,新闻在各种成本上涨、财政补贴骤减的情况下被真正推向了市场,广告收入成为新闻的主要经济收入;二是受众原因。受众的心理本质要求,为新闻娱乐化、低俗化提供了需求:三是文化原因。大众文化的流行为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提供了温厚的土壤。参见朱文丰《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源》,博客中国:《传媒观察》.2003-6-2。
    ① 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张国良主编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② 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 《美国报纸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 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 《美国报纸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 陆杨、王毅 《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2页。
    ② 罗钢 《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 罗钢 《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 约翰·麦克马那斯 《新闻市场业:公民自行小心?》,张磊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 萨特“整体性”意指“社会辩证运动的实在性,一切都在总体上受到基础条件、物质性结构、最初情状、外部及内部因素的持续行动、在场的各种力量关系的平衡之统治。”换言之,“辩证运动不是一种在历史背后以超凡意志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统一力量……它只能是由整体化的个体的一种多复合性操纵的各种具体整体化之总体整体化。”转引朱立《当代西方文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② 孙旭培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中华传媒网,2006-3-7。
    ① 童兵、林涵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陈力丹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① 张祖乔 《报刊编辑理念流变》,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7/31/001193891.shtml。
    ② 张祖乔 《报刊编辑理念流变》,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7/31/001193891.shtml。
    ③ 邓正来 《中国社会科学的再思考——学科与国家的迷思》,《南方论坛》,2000年第2期。
    ④ 笔者查阅到目前为止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新闻学专著在对“五四时期”新闻实践的反思以及对反思的再反思学的研究立场都没有脱离新闻与政治的视角。此部分可参阅: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3年版;刘建明的《宏观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孙旭培的《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童兵、林涵 《20世纪中国新文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2001年版。
    ① 赵凯 《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几乎所有的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理论专著都这样总结那个时代的新闻理论现象,即50年代,中国新闻学校较多地受到苏联新闻研究模式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学研究几乎停顿。
    ③ 王东、石军、叶舟、赵文玉 《古今中外争鸣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129页。
    ④ 王东、石军、叶舟、赵文玉 《古今中外争鸣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130页。
    ⑤ 参见陈力丹 《关于新闻和报纸商品性的研究》,《关于商品性讨论的几点意见》(1984年)、《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1986年)、《新闻生产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1988年),《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是历史事实》(1994年),以及在学者内部流传的《从三次新闻商品性讨论看中国的新闻学》(1996年)等文章。
    ⑥ 参见方明 《新闻转轨刍议》,新闻知识,1986年6期;任中南 《新时期的新闻观念——从适应商品经济角度剖析》,《新闻知识》1987年2期;钟沛璋 《一个目的,四个回顾,五个转变——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新闻改革》,《新闻知识》1987年3期;桑荫 《商品经济与新闻转轨》,《新闻知识》1987年12期等。
    ⑦ 傅汉章 《浅谈市场学和广告学》,《中国广告》1982年第2期;陶永宽、邸乃壮、徐百益、蕴辉、陈志宏《广告与市场学》,《中国广告》1984年;张建成和赵立德 《浅谈市场调研在广告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广告》1985年第8期;梁世斌 《运用市场营销原理指导广告实践》,《国际广告》1987年第6期等。余虹、邓正强 《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① 参见沈如钢 《试论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新闻学刊》,1986年第3期;喻国明《中国新闻业透视——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动因和未来走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与构想》一文对此也有梳理,《新闻记者》,2002年第10期。
    ③ 《1999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状况综述》一文对此问题也有梳理。参见李铁映、江蓝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屠忠俊 《当代报业经营管理》,华中理工出版社,1998年版;曹鹏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
    ② 参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广州报业集团对中国报业发展的启示》,《新闻大学》,1999年9期;喻国明《略论资本市场与传播产业结缘的机遇、操作方法与风险规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4期;黄升民《重提媒介产业化》,《现代传播》,2000年5期;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邵培仁、刘强《媒介经营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周鸿铎《广播电视经济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等著作和相关的论文。
    ③ 林晖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蒋晓丽、王炎龙《趋利、务实、求俗——控析传媒受众心理变化的新动向》,《新闻界》,2001年第2期;柯扬《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莫斯科人质危机报道方式浅析》,《新闻记者》,2002年第12期等。
    ④ 引起学人关注此问题的是一篇翻译文章,里查德·科恩《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余红、杨伯溆编译,《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⑤ 李良荣 《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吴飞 《现代传播、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等。
    ① 贾秀清 《“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② 吴洪霞、葛丰 《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③ 方苏、张薇 《《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一名新记者的困惑〉引发的关于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关系的思考》,《新闻记者》,2004年第11期。
    ④ 孙旭培 《入世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和对策》,《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丁柏铨,胡菡菡 《“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的影响》,《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段京肃 《定位一重组:媒体应对WTO》,载《国际新闻界》 2001年第5期。
    ⑤ 参见曾庆洪 《轰响新机制的黄钟—论广播的产业化与机制创新》,《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尧风 《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未来之路》,《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罗霆 《湖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邹小利 王永连 《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若干思考》,《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黄旦、邬晶晶、陈静静:《中国“报业集团化”话语分析:加入WTO前后—从报业和报业管理部门的角度分析》,《新闻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秋季号。
    ⑥ 参见陈鹏 《中国传媒遭遇资本介入》,《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魏永征 《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新闻传播与研究》,2001年第2期;黄必烈 《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张光前 潘可武 《关于电视制片人制建立及制作播出分离的几点思考》,《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等。
    ① 喻国明 《影响力经济一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 2003年第1期;周鸿铎著《传媒经济丛书总序言》,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年版等。
    ② 沈正赋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冬季号;曲红:《关于提高我国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思考》,载《现代传播》 2004年第2期。
    ③ 张志 《电视媒介市场供求经济学分析》,《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4期。
    ④ 彭健 《媒介两级交易》,《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① 何清涟 《中国政府如何控制媒体》,http://blog.sina.com.cn/u/49a3bbed010003uu。
    ② 20世纪后期的“新闻商品性”问题的讨论,其结果是肯定者战胜了否定者,最终学术界形成的共识是:就它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社会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又属于第三产业。但新闻是商品以及新闻不能商品化依然是不可撼动的思想。——徐光春《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③ 袁爱中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http://www.xinwenren.com/Article。
    ① 郎劲松 《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 赵凯《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张达 《谈谈报社的企业化》,《新闻知识》,1985年第1期;②陈力丹《新闻是一种特殊商品》,《新闻界》,1986年第6期;《再谈新闻商品性的几个问题》,《新闻界》,1987年第6期;方明 《新闻转轨刍议》,《新闻知识》,1986年第6期。任中南《新时期的新闻观念——从适应商品经济角度剖析》,《新闻知识》,1987年第2期。钟沛璋《一个目的 四个回顾 五个转变——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新闻改革》,《新闻知识》,1987年第3期。桑荫《商品经济与新闻转轨》,《新闻知识》,1987年第12期。
    ① 参见张允若 《新闻、媒介和商品性》,《新闻知识》,1994年第3期;张允若 《新闻商品性及其认识误区》,《复旦学报》,1993年第6期等论文;童兵 《呼唤发育健全的新闻市场—兼议新闻商品性及其特点》,《新闻记者》,1993年第7期;童兵 《新闻商品性辨正》,《当代传播》,1994年2期;张允若 《新闻的商品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与传播》,1994年第2期;张允若 《新闻商品性及其认识误区》,《复旦学报》,1993年第6期;陈锐 《新闻报纸的商品性和市场问题辨析》,《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李位三 《关于新闻商品性讨论的几点意见》,《新闻界》,1995年第1期;孙茗 《新闻的商品性、商品和商品化辨析》,《新闻记者》,1999年第8期。此外还有单波《关于新闻的商品性问题的思考》,《现代传播》,1995年第一期。
    ② 马编译 《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第5期。
    ③ 张铭清 《报纸的商品属性与新闻的非商品属性》,《新闻与写作》,1994年第8期。
    ④ 徐光春 《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① 陈力丹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新闻学》,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② 陈力丹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新闻学》,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① 胡兴荣 《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② 赵凯 《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胡兴荣 《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徐庄 《把电影改革的锣鼓响亮地敲起来》,《当代电影》,1984年第12期。
    ② 任中南 《新时期的新闻观念——从适应商品经济角度剖析》,《新闻知识》,1987年第2期。
    ③ 桑荫 《商品经济与新闻转轨》,《新闻知识》,1987年第12期。
    ④ 宋志耀 《怎样增强新闻的服务性》,《新闻知识》,1987年第5期。
    ① 陈力丹 《新闻是一种特殊商品》,《新闻界》,1986年第6期;《再谈新闻商品性的几个问题》,《新闻界》,1987年第6期。
    ② 胡兴荣 《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7章。
    ③ 蓝鸿文 《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① 蓝鸿文 《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② 胡兴荣 《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7章。
    ③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晚报学》,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④ 黄升民、周艳主编 《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①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2608/4555501.html.
    ② 戴邦等《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③ 陈锐《新闻报纸的商品性和市场问题辨析》,《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① 童兵《新闻商品性辨正》,《当代传播,1994年2期:张允若《新闻商品性及其认识误区》,《复旦学报》,1993年第6期:黎必刚《正确认识新闻的商品属性》,《湖湘论坛》,2000年第3期。
    ② 陈力丹《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情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③ 陈力丹《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情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④ 徐光春《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① 吴飞《2001—2002中国新闻学研究综述》,2003-7-18,http://www.cddc.net/
    ② 参见《捍卫电视新闻的严肃性拒绝娱乐化》(张颂《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林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黄和节 陈荣美《当代传播》2002年第5期)等。2001年,余红和杨伯溆教授编译了里查德·科恩的《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该文指出,新闻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受收视率的驱动文章,追求感官刺激的图片新闻和煽情题材取代了政治、国际事件,判断新闻重要性标准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经理们看重的是精彩图片和煽情。
    ③ 参见《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浅析》(马峰路 宪民《当代传播》2002年第6期)、《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趋势》(杨珍蔡翔飞《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6期)、《现代新闻、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吴飞、沈芸《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等等。
    ④ 这次关于新闻娱乐化的讨论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侧重于批判新闻娱乐化的危害性;一种是侧重于肯定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会导致“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我醉、你醉,人人皆醉”(吴飞/沈荟《现代新闻、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五期);“从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与新闻本性上考察,其存在并非新闻传播的正途,而是形式与功能的错位。”(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当代传播》2002年第5期),或者“可能导致媒介信息‘告知’功能弱化,消遣娱乐功能凸显而最终造成新闻媒介自身主体功能的转移,从而背离根本性的社会需要。”(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肯定的认为“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只是新的一种叙述方式。”(汪群均《正视新闻娱乐化》中国新闻研究中心。www.cddc.net),“中国体育新闻要在日益多和复杂的大众文化结构中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就必须适应这种大众文化的娱乐化潮流”(杨珍,蔡翔飞《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趋势》,《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6期)
    ① 对中国新闻娱乐化研究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学者尼尔·波茨曼的著作《娱乐致死》和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的著作《童年之死》。波茨曼的主要观点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将带来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人们甘心被娱乐,甘心被电视掏空,仅仅为了获得一种被操纵的快乐。
    ② 它的成因可归于:其一,自近代新闻业产生以来,中国实际长期处于反反复复的政治运动中,新闻学理论成为政治学理论,党性原则成为核心,这突出体现在新闻宣传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的新闻政策中(朗劲松);其二,长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闻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排斥市场经济,记者的新闻报道与经济实践、新闻生产与物质生产处于分离状态;并进而从心理上排斥新闻的商品性;其三,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心态也为新闻注重伦理、教化功能铺平了道路。在这一理论思维模式下,新闻失去了本体论的全方位观照,很自然地便忽略了对新闻商品性问题的开拓与研究,忽略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业运作规律的研究;其四,新闻实践中的“有偿新闻”以及娱乐化现象在来不及被辨析的情况下就被简单化地归罪在了新闻与商品的关联层次上。(单波)
    ③ 一是1981年前后新闻界关于新闻语言多样化问题的提出。喻国明认为它标志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开始从过去比较单一的“政治教科书”的功能和角色扮演中走了出来,开始应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向着履行多种功能、扮演多种角色的方向转型,是我国新闻从“政治教科书”走向“新闻纸”的前奏。二是1991年前后兴起的报刊界的“周末版”大潮,在结构和选择传播内容的标准上第一次向着受众本位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三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焦点时刻”,以及紧随其后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这些新闻类节目的走红表征着我国新闻媒介第一次以“新闻”作为自己的“第一卖点”。从此,新闻的“社会守望”功能第一次被实际地上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至此,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功能和角色体系得到了系统性的恢复和重建。
    ① 马编译《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第5期。
    ① 马编译《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第5期。
    ② 马编译《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第5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3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4页
    ⑥ 马编译《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第5期。
    ①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力丹《新闻生产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新闻学刊》,1988年第5期。
    ② 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 有资料显示《太阳报》并不是第一家廉价报纸,在此之前已有包括费城的《便士报》,波士顿的《波士顿人报》和纽约的《晨邮报》等三家。——张隆栋 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④ 转引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⑤ 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① 转引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② 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③ 郑亚楠《美国商业报刊体系解析》,《北方传媒研究》,2006年第2期。
    ④ 孙旭培:《走进家庭的报纸——论都市报的特征与特色》,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⑤ 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 邹军《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
    ① 杨卫平《都市报与市民定位》,《极目楚天舒—楚天都市报创刊周年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 刘建明《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的媒体定位》,《都市报现象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③ 孙旭培《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http://www.oursee, com/html/sunxupei/2006_01_17_16_46_196_3.html.
    ① 转引自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37—338页。
    ② 转引自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7—178页。
    ③ 转引自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7—178页。
    ④ 西方的新闻价值观认为:(1)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2)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3)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4)异常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5)及时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6)趣味性: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
    ⑤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①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② 转引自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③ 小野秀雄《新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内部铅印本,1960年。
    ④ 转引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195页。
    ⑤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⑥ 转引自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①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版,第17—18页。
    ②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③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④ 陈力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⑤ 陈力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①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② 梁启超在世时,即对众多历史人物有直接的影响。论者称:受其影响者还“包括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吴玉章、梁漱溟、邹容、吴樾、邹韬奋等著名人物。有多少历史、文化名人在他们的传记、回忆录中记述了梁启超对他们的强烈震撼和巨大影响。我们随便翻开他们中任何一位的传记,即可发现这种表述触目皆是”——见黄敏兰著,《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张灏以新中国时期宣传雷锋、王杰等英模为据,认为:“梁的《新民说》与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之间的继承性甚至更明显”。——参见[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1971),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③ 摘自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④ 摘自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① 从1979年到1982年,是中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期。正值全国上下对“四人帮”倒行逆施进行反思的时刻,新闻媒介也对自身在文革期间的功能沦丧进行了反省。并且开始总结经验,思考新闻事业所获的教训,最后得出新闻规律应该是新闻界的“正”和“本”的结论。——胡兴荣《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6章。
    ② 胡兴荣《大报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6章。
    ③ 刘圣青《中国新闻纪录大全》,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④ 白贵、赵晖《从无到有:中国受众研究20年——“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1年,第12期。
    ⑤ 参见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⑥ 王立强《多频道环境下的频道专业化研究》,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22日。
    ⑦ 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①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② 林晖《市场经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③ 《楚天都市报》总编辑蔡华东认为报社每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策划。策划是报社的老总和部主任的头等大事。对此,‘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助理肖云深有同感:策划是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华西都市报》一系列上档次的策划,如“府南河大合唱”、“送孩子回家行动”、“解救三陪小姐”等报道,为《华西都市报》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这样说,《华西都市报》本身就是策划的产物。《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助理王世荣在发言中说,策划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却是万万不能的。只要有条件,就应该积极组织策划。《北京青年报》策划的“2000年千禧年”、“诺贝尔百年奖”等活动就很成功。——《新闻策划: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
    ④ 对于新闻是否能策划在1996至1997年发生过激烈争论,《新闻记者》、《新闻大学》、《新闻知识》、《新闻界》等一批新闻学术刊物和新闻业务刊物曾先后开设专栏,集中刊登对“新闻策划”发表不同见解的论文和文章,《新闻战线》、《新闻出版报》、《中国报刊月报》、《新闻三昧》等一批全国性新闻学报刊也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讨文章。发表的各类论文与文章超过百篇之多,对什么是“新闻策划”、新闻能不能“策划”、“新闻策划”的意义与作用、“新闻策划”的操作技巧等多方面问题展开了研讨。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
    ②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③ Mark Poster, ed. 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 P2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① 参见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166页。又参见Don Slater,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P133—134,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7..
    ② 参见《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 让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台北:时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③ 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120.
    ④ 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①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 成伯清《消费主义离我们有多远?》,《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④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① 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东方丛刊》,1998年第1期。
    ②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③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④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⑤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⑥ Zygmunt Bauman, Life in Fragments, Cambridge: Blackwell, 1995, p150.
    ① 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② 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③ Douglas Kellner. Baudrillard: A new Macluham?. http://www.uta.edu/english/dab/illuminations/kel12.html
    ④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5-246页。
    ① 刘燕《法国的麦克卢汉:鲍德里亚及其后现代传媒观》,《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5期。
    ② 季桂保《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观》,《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③ 居伊·德波《景象社会》,《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有学者据此将我国德新闻理论研究范式归纳为一是思想新闻发展史式;二是新闻学术发展史式。——参见陈作平《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德转型与超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 革命范式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主要视角,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乃是构成近代社会历史的两大基本矛盾。因此,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乃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李彬杨芳《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演变——以《大公报》研究为例》,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xinwen/060803/11191421.html。
    ① 前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随着革命热潮的逐渐消退,社会价值取向渐趋缓和,自由主义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一贯坚持以自由主义立场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大公报》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续刊并得到发展”。——贾晓慧《(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后者以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为主线展开论述,指出“在中国处于内外危机的国难时期,《大公报》认为只有工业化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提出了非‘资’非‘社’的现代化方案。力图通过推动国民党政权,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自上而下地来实现经济层面的现代化。——许纪霖文:《自有大报风骨在——贺(南方都市报)创刊八周年》,转载自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2979.
    ② 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叙事”的解构分析》,《书屋》,2002年第5期。
    ③ 对此问题陈作平教授在其专著《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德转型与超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有较为细致的介绍,本文在此不再累述。
    ① 陈作平《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德转型与超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1页。
    ② 陈作平《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德转型与超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1页。
    ① 翁杨《学术话语与新闻学创新》,《理论探索》,2004年第5期。
    ② 陈力丹《新闻学: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
    ③ 参见刘建明《宏观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宁树藩、芮必峰、陆晔《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于现实的对话——21世纪新闻学丛书代总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郝雨《关於新聞理的哲學化建構》,人民网,2005-6-17。
    ② 芮必峰《新闻学研究的不同领域》,《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③ 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新闻界》,2002年第6期。
    ④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3页。
    ① 辛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访谈录》,《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② 《期待中国新闻史研究范式的多化》,《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10月号。
    ③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④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① 魏长宝《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http://www.cass.net.cn/file/200302285559.html.
    ②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①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② 陈作平《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趋势》,人民网,2006-4-29。
    ① 资料来源于:http://hot.techcn.com.cn/1227nevm/bg.doc
    ① 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http://www.sina.com.cn.2001-05-11.
    ② 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http://www.sina.com.cn, 2001-05-11.
    ③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人民网,2006-4-23。
    ④ 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http://www.zjonline.com.cn。
    ⑤ 周进《新媒体之我见》,《广播电视研究》2005年第3~4期。
    ⑥ 郭炜华《新媒体技术、内容和商业模式初探》,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jsp?id=2179.
    ① 张毓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中国记者》,2005年第8期。
    ② 这种手持设各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PDA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是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
    ③ 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全新网络出版方式,它将传统的书籍出版发行方式在计算机中实现,区别于传统的纸制媒介的出版物。
    ④ 1995年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的第二代数字手机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⑤ 日本sony(Sony)旗下的新力电脑娱乐推出的家用型128位游戏主机。
    ⑥ Xbox是微软公司最新发售的一种新世代游戏主机。它使用来自Intel(cPu)。Nvidia(GPu,MCP-x),以及许多其它硬盘厂商所制造的硬盘。Xbox不仅有强力的硬件,而且还有内建的宽带连接端口,支持网络的能力,而且还内建一个硬盘。Xbox可以说是未来电视游乐器的主流。
    ① 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http://www.sina.com.cn 2001-05-11。
    ② 参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见《文化研究》第3辑1-12页。
    ① 参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见《文化研究》第3辑1-12页。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①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243页。
    ②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28页。
    ③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9页。
    ④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422页。
    ①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①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王逢振编译,《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②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 居伊·德波《景象社会》(第一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 居伊·德波《景象社会》(第一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http://www.aesthetics.com.cn/show.aspx?ID=624&cid=46
    ② 对视觉中心主义的质疑,拉康和福柯是最为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的观点也成为后来的“视觉文化研究”最核心的资源。
    ③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④ Hans Jonas, 'The nobility of sight ',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4-4 (1954), p. 507.
    ⑤ Hans Joaas, 'The nobility of sight ',p. 513.
    ① 安妮·弗莱伯格《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流浪汉/流浪女》,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③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http://www.aesthetics.com.cn/show.aspx?ID=624&cid=46
    ① 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6~189页。
    ②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二00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② 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③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④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贺善侃《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形态》,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① 王学文《中国传媒结构与市场份额分析》,http://www.gsei.com.cn/aboutgansu/ziliao/gqbgk/200406/504166.htm.
    ② 支庭荣《媒介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 万辉《新闻经营管理人才拉响警报》,媒体安都,2003-9-5。
    ②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网,2006-4-3。
    ②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① 新闻出版署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新闻出版法规汇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530页。
    ②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网,2005-2。
    ① 范帆《对当前传媒产业改革发展的思考》,人民网,2006-11-13。
    ① 邢建毅、刘文明《我国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华传媒网2006-1-6。
    ① 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2001年。
    ① 翁杨《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府要素分析》,《传媒经济》,2005年第4期。
    ② 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③ 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①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②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③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④ 潘小松《美国文化研究中的消费主义问题》,http://wyxwyx.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4591
    ①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③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④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9页,转引自《救赎》,第87页。
    ⑤ 雷定安、金平《消费主义批判》,《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⑥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⑦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⑧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③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序言》,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④ 黄平文《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见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② 杨伯淑《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跨国公司的介入及其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3期。
    ③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①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尹鸿《霸权与多:新世纪电视文化随想》,银海网,2001-7-12。
    ① 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2003年第9期。
    ②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 在巴特的基础上,费斯克提出“生产者式文本”的概念。“生产者式文本”是“一种大众性的作者式文本”,它既是通俗易懂的,又是开放性的。很明显的,费斯克所指的就是大众传媒所产生的大众文化文本。
    ①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②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①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③ 早川《思考和行动中的语言》,见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3页。
    ①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②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③ 十九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报刊宣传”活动,这个活动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自身利益和目的,雇用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中国的发行员促销报纸为核心,但在整合传播的营销策略中也显示了销售决定新闻采编业务的特征。
    ④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⑤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4页。
    ① 金浦《什么是内容产业》。中国文化报,2003年1月1日。
    ① 王慧炯《发展文化的几点看法》,http://cnci.ccnt.com.cn
    ② 王慧炯《发展文化的几点看法》,http://cnci.ccnt.com.cn.
    ①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年4月1日。
    ②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年4月1日。
    ③ 金浦《内容产业快步走向前台》,《新民周刊》,2006年9月6日。
    ① J.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于立、张熳、王小兰译,中国税务出版社与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年版。
    ①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403页。
    ②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南方日报社,2005年版。
    ① 王国庆《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2005年8月。
    ② 王国庆《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2005年8月。
    ① 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6页。
    ② 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③ 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新华社出版,1999年版,第80页。
    ④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努力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道路》,《新闻战线》,1998年第4期。
    ① 陈刚《传媒集团扩张的三种模式》,《新闻战线》,2003年第5期。
    ② 李岚《国有广电传媒集团的产业链接和品牌运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访谈录》,《视听界》,2004年第4期。
    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 黄升民、周艳主编‘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⑤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⑥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① 陈力丹《“都市报现象”的出现是报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都市报现象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② 孙旭培《走进家庭的报纸——论都市报的特征与特色》,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③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第7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第7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②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第7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③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第7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胡兴荣《大报纸时代》第7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② 方汉奇、陈昌凤主编《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 王丽丽、李莉《“都市报”浅析》,媒体安都,www.MediaUndo.com,2004年2月17日。
    ① 袁莉《构建以整体营销为导向的节目制作体系》,《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② 袁莉《构建以整体营销为导向的节目制作体系》,《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① 资料源自《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7月。
    ② 资料源自《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7月。
    ③ 资料源自《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7月。
    ④ 资料源自《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7月。
    ① 尹明华《从互动入手依托传统报业发展新媒体》,2006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演讲》摘要。
    ①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媒体诞生和使用都会带来社会学意义上的新行为规则、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以自动化为例,人际关系的新机制倾向于削减工作岗位,从积极方面看,自动化又为人们创造了新的角色,亦即创造了先前的技术已经破坏了的工作与人际关系中的关联深度”。——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② 刘玉明《民本思想探源与评析》,《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
    ④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5页。
    ①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中华传媒网,2006-11-21。
    ② 参见以下论文: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一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第6期;陆晔 王硕 候宇静《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程前 陈杭《望诊电视民生新闻》,《中国电视》,2005年第2期;郑宇丹《民生新闻——主流意识的话语建构》,《南方传媒研究》第1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中华传媒网,2006-11-21。
    ③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① 朱寿桐《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中国电视》,2005年第1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版,442~44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版,第28~29页。
    ② 方永明《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年12月8日。
    ③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白小易《“民生新闻”: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新闻——兼论南京“民生新闻”大战》,《中国电视》,2004年第6期。
    ① 朱寿桐《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中国电视》,2005年第12期。
    ② 1897年间,纽约的《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日报》竞争异常激烈。赫斯特不仅高薪挖走了《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全部人马,而且还把《纽约世界报》星期刊赖以成功的滑稽连环画《霍根小巷》的主人公“黄衣少年”(The Yellow Kid)也放到了《纽约日报》的晚刊上。普利策则针锋相对,他控告赫斯特侵犯了《纽约世界报》的版权,又另请高手为《纽约世界报》星期刊再画“黄衣少年”。因而两报推销员所用的招贴画上都有了兴高采烈、东游西逛、咧嘴而笑的“黄衣少年”的形象。接着戏院开始上演“黄衣少年”的剧目,商店也推出了“黄衣少年”的广告,“黄衣少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在整个纽约流行起来。——参见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140页至156页。
    ③ 周立顺《由<世界报>看美国“黄色新闻”》,中华传媒网,2006-11-26
    ④ 徐均赛《重新认识黄色新闻》,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6/06/05/006656172.shtml
    ⑤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周立顺《由<世界报>看美国“黄色新闻”》,中华传媒网,2006-11-26
    ①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① 黄祖松《副刊与新闻》,http://www.gxnews.com.cn/channel/shushi/hzs/hzs_02.htm.
    ② 黄祖松《副刊与新闻》,http://www.gxnews.com.cn/channel/shushi/hzs/hzs_02.htm.
    ① 黎斌、蒋淑嫒《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03—2004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当前中国报业的基本认识》,http://blog.sina.com.cn/u/4a2947d001000531.
    ① 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
    ②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③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④ Eduardo de 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gy and 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7页)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新趋势,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
    ① 转引自《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 转引自《广告新闻化的思考》,http://www.textcn.com/Article/wenkelunwen/lunlidd/200609/15489.html.
    ① 李修远、龚楠《发海难财?令人生疑的“新闻”与媒体良知》,http://www.cyol.com/zqb/gb/zqb/2003-03/05/content_621557.htm.
    ② 王泊《有偿新闻的本质及其法律责任》,《声屏世界》,2001年第7期。
    ① 张溶《DV:为民生新闻加油》,《新闻前哨》2004年第11期
    ① 侯利强、施露《评电视新闻节目“彻底故事化”——以四川卫视新闻故事化栏目“新闻连连看”为例》,http://www.baoye.net/bencandy.php?id=26183。
    ② 侯利强、施露《评电视新闻节目“彻底故事化”——以四川卫视新闻故事化栏目“新闻连连看”为例》,http://www.baoye.net/bencandy.php?id=26183。
    ① 谢清《故事创作谈之三:故事体裁的特征》,http://www.storychina.cn/.
    ② 谢清《故事创作谈之三:故事体裁的特征》,http://www.storychina.cn/.
    ① 罗伯特.赫利尔德《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② 罗伯特.赫利尔德《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③ 《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5期。
    ④ 王炎龙《故事化新闻栏目传播价值的多维思考——透视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市场观察·媒介,》2006年第2期。
    ① 刘寒娥、张丽萍《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5/1958574.html.
    ① 夏德森《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社会史》,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② 转引自王又锋《故事新闻与新闻故事》,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6304.
    ① 议宣《网权论》http://www.fw265.com/lunwen/jiaoyu/3394.html, 2006-5-8.
    ② 赖浩锋《网络文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传媒观察》,2004年第9期。
    ① 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出版,1992年版。
    ① 《南方周末》,2004年7月22日A5版
    ② 博客中国网站 www.blogchina.com
    ③ 林士蕙编译《博客:个人新闻台,2分钟上手!》 《E天下杂志》,2003年第5期
    ④ 张顺军《博客与新闻传播》,《新闻前哨》,2005年1期。
    ① 闵大洪、曾凡斌《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评析》,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4-30。
    ① 赖浩锋《网络文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http://xz.bokee.com/64/2004-04-09/6762.html.
    ① 赖浩锋《网络文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http://xz.bokee.com/64/2004-04-09/6762.html.
    ② 赖浩锋《网络文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http://xz.bokee.com/64/2004-04-09/6762.html.
    ① 陈国钦、夏光富《电视节目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②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75—76页。
    ④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⑤ “写意派”的代表人物贝拉·巴拉兹就旗帜鲜明地将记录片定义为“一种介干单纯记录现实和企图解释现实之间的奇妙的中介性艺术形式”——参见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166页。
    ① 周雪《走出困惑 走向成熟》,《电视研究》,1997年第11期。
    ② 冷冶夫《记录片新解》,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2403227.html,2004-3-22.
    ③ 吕新雨《当前中国记录片发展问题备忘》,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42&bbsid=651
    ①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② 童宁《电视传播形态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③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④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42&bbsid=220
    ⑤ 吕新雨《当前中国记录片发展问题备忘》,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42&bbsid=220
    ⑥ 吕新雨《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
    ① 吕新雨《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
    ② 程素琴《另一种记忆:对独立纪录片的反思》,http://www.oursee.com/html/jilupian/2006_01_04_14_12_744_3.html.
    ③ 吕新雨《当前中国记录片发展问题备忘》,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42&bbsid=220
    ① DV纪录片——技术发展带给艺术创作的变革http://www.ourdv.com.2005-9-6.
    ① DV纪录片——技术发展带给艺术创作的变革http://www.ourdv.com.2005-9-6.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12月,第302页。
    ① 《教育部就《汉字简化方案》等发布50周年答记者问》,中国网2006年03月22日
    ① 高小康《人与故事》,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① 翁晓华《《阿六头说新闻》电视新闻的趣味性探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0期。
    ② 何静《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新闻界》,2006年第4期。
    ① 程源源《方言:包装纸还是文化牌?》,《视听界》,2005年第1期;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邵培仁、潘祥辉《新闻媒体“方言言说”的社会成本分析》,《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② 盛建国、胡德忠、刘晓丽《都市类报纸运用方言的现实意义》,《新闻前哨》,2003年第8期。
    ③ 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① 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喻国明《传媒市场面临拐点》,《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11期。
    ② 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唐绪军《报业经营的探索和改革—中国的报业经营》,《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李良荣、林晖《垄断、自由竞争、垄断竞争》,《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④ 王强华《正确处理“双效”关系,搞好报社经营管理》,《新闻战线》,1990年第3期:
    ① 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②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出版参考》,2005年第1期。
    ①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出版参考》,2005年第1期。
    ② 参见张海涛《走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世界广播电视》,2004年第10期;黄升民《2003:生死存亡——分析广电媒介变局的五个观点》,《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孟群《电视新闻节目的数字化制作》,《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陈强《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等论文。
    ③ 参见冯婷《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浅析》,《新闻传播》,2004年第1期;章彦《必视性才是重要的——兼谈CCTV新闻频道的传播理念》,《新闻传播》,2005年第2期:牛鸿英《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组合模式初探》,《电视研究》,2004年第10期等论文。
    ④ 黄升民《出路在于内容产业化》,《传媒》,2003年第5期;赵子忠《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出版社,2005年版。马荚男、刘颖《品牌战略与电视产业发展》,《当代电视》,2005年第1期。
    ① 数据来源:http://media.news.hexun.com/4574_2058628A.shtml.
    ② 数据来源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16/33/20000327/24185.html
    ③ 吕宏、夏文蓉《制播分离的“新长征”之路》,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4506/70892/4808547.html
    ④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2005-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广播电视信息》,2007年1月上半月刊。
    ① 邵培仁《传播观念断想》,《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② 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且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④ 方汉奇《十四大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⑤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年第1期。
    ① 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② 冉华、梅明丽《中国传媒传播观念的演进与传播实践的发展》,《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③ 朱德泉《审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帅”—兼论新闻理念的演进及未来趋势》,《青年记者》,2005年6月16日。
    ④ 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新传播资讯网,2004-6-15。
    ⑤ 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2004-11-30,www.xslx.com.
    ⑥ 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
    ⑦ 谢静《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和解构》,《新闻大学》,秋季号,2003年,第63~60页。
    ① Jay Raven: "Public Journalism: A case for scholarship ", Change, May 1995, P42~43.
    ②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③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④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曹卫东选译,2004年版,第40页。
    ⑤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① 1982年起,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进行了“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以下简称“北京调查”)。从那以后,我国大众媒介受众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受众研究的专业组织,受众理论的研究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先后于1986年和1992年举办了两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
    ② 陈崇山《受众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载《新闻传播》1985年第1期。
    ③ 参阅Dallas Smythe,Counterclockwise: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on.wesview press。1994;郭镇之《传播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① 胡正荣《导读:新闻业的市场转型及其社会效应》,见约翰·H·麦克马那斯《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 高雁鸿《有偿新闻是对媒体公信力的透支》,《当代传媒》2005年8期。
    ④ 张小争《有偿新闻的实质危害》,《新传播资讯网》,2003年4月23日。
    ① 李发行《有偿新闻的成因及治理》,《新闻前哨》,2004年1期。
    ② 《有偿新闻”的表现、危害、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初探》http://blog.sina.com.cn/u/48d159ad010002sn
    ① 朱春霞《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媒伦理道德》,紫金网站,2004年2月2日。
    ② 贾鹤鹏《论有偿新闻产生的制度和社会条件》,http://www.aecna.com/dispArticle.Asp?ID=101
    ③ 吴海民《金新闻》,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④ 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 张殿张殿宫《三种传媒道德问题的跨文化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② 《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 冀晓萍《试论报刊新闻失实的成因与规避方法》,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3480/63482/63489/4340842.html
    ④ 魏金辉《试论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策》.http://jinhui2702.blog.hexun.com/3123768_d.html
    ① 杨保军《虚假新闻表现的三个层次》,《今传媒》,2006年第2期(下月刊)。
    ② 魏金辉《试论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策》,
    ③ 丁柏铨 周楠《论新闻传播中的隐形失实》,《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9期。
    ④ 杨保军《虚假新闻表现的三个层次》,《今传媒》,2006年第2期(下月刊)。
    ⑤ 杨保军《虚假新闻表现的三个层次》,《今传媒》,2006年第2期(下月刊)。
    ① 参见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278页。
    ② 包东喜《虚假新闻成因与治理对策》,《新闻前哨》,2005年第8期。
    ③ 孙云合《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团结报》2006-06-27 08:25:59
    ① 孙月沐《伪闻六害》,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98/3479189.html.
    ② 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 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 常红《网络传播中虚假新闻现象剖析》,《新闻记者》,2005年6期。
    ① 吕怡然《鞭挞假新闻必须锲而不舍》,http://media.people.com.cn/GB/40528/3459442.html.
    ② 盛芳《消费文化与虚假新闻—新闻失实的社会语境分析》,《新闻界》,2006年2期
    ③ 常红《网络传播中虚假新闻现象剖析》,‘新闻记者》,2005年6期。
    ④ 陈斌等《2003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4年1期。
    ⑤ 毕一鸣《传媒生命力解析》,《当代传播》,2005年1期。
    ① 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① 最近两三年的硕士论文集中体现了这样的观点。参见马黎萍《中国报纸娱乐新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柯涛《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郑州大学,2004年;王欣《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新闻娱乐化》,武汉大学,2005年;杨金鹏《新闻娱乐化及其负面影响研究》,南昌大学,2005年;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暨南大学,2005年;涂琳《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浅析》,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柯涛《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郑州大学,2004年等论文。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② 苏常、杨雅琼《“超级女声热“的”冷“思考—对《超级女声》的批判性解读》,《新闻知识》,2005年第9期;赵金 贾广惠 罗筠 柏清 龚艳平《解读超级女声》,《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等。
    ① 参见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暨南大学,2005年。
    ② 参见张名章在《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论》中有专节论述此问题。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 杨同庆《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www.people.com.cn,2005-01-12.
    ① 刘宏《中西比较: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② 杨同庆《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www.people.com.cn,2005-01-12.
    ③ 杨同庆《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www.people.com.cn,2005-01-12.
    ④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⑤ 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①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 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见唐维敏等译,《文化,社会与媒体:批评性观点》,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②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12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25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227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84第19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44页。
    ③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49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6、42页。
    ⑤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187页。
    ⑥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第191页。
    ①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第188页。
    ②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371页。
    ①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②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③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①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② 李琨《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3期。
    ① 转引自郝黎《传播理论发展的人性化思考》,《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8期,第15页。
    ② ]雷蒙·威廉《文化分析》,赵国新译,《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第61~66页。
    ③ 张意《文化研究的理论冲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4月4日。
    ④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与现实观照》来源自http://gadfly1974.nease.net/articles/
    ① 罗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学出版,2000年,第12页。
    ① 蔡琪《多维视野中的受众研究》,中华传媒网,2004-3-12。
    ②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③ 霍尔针对大众传播过程提出了著名编码及解码理论,他认为,媒介传播者与受众要使用由文化建构的规则来解读文字及图像符号,并了解它们所传播的意义:意义是由传播的信息和受众的解读共同生产出来的,受众不再是被出售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及意义的解码者。
    ① 蔡骐、谢莹《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传播学论坛,2005-3-10。
    ②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③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9页。
    ① 转引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0页。
    ② 转引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0页。
    ①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1页。
    ② 费西克《理解大众文化》,伦敦,安文海曼出版社,1989年,第26页。
    ③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3页。
    ①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2页。
    ① 《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55469/4273688.html。
    ②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③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①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 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见唐维敏等译《文化,社会与媒体:批评性观点》,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③ 孙仲《质疑意识形态终结论》,《浙江学刊》,2003年5期。
    ④ 阿尔都塞使用“科学/意识形态”的二表述,把马克思的作品断裂为“早期/后期”,即1845年断裂前是“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断裂后是“科学”阶段,从而论证了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一参见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⑤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
    ①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129页。
    ② 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25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4页。
    ③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① 哈贝马斯、于尔根《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205页。
    ③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231页。
    ①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249页。
    ② Daniel Dayan & Elihu Katz, Media Events: 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199~200.
    ①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 福柯《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
    ②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③ 约翰·费克斯《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123页。
    ④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9页。
    ① 根据CTR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2006.8.83638发布的数据
    ② 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③ 曲文香 王虎《当代电视广告中的话语霸权及其反思》,《青年记者》,2006年23期。
    ① 范平《中国共产党党章教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90年3月2日第一版
    ① 丁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学报》,2006年第2期(季刊)
    ② “首届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系列—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主题演讲2006.8。
    ③ 丁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四川省委黛校学报》,2006年第2期(季刊)
    ① 《葛兰西政治著作选》(1921——1926),1978年伦敦版第57-58页。转引自李青宜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② 《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9页。
    ③ 《葛兰西政治著作选》(1921——1926),1978年伦敦版第57-58页。转引自李青宜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页。
    ④ 孟繁华《传媒与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人民网,http://www.sina.com.cn 2004-10-18, 09:14。
    ① 隋岩《多重复合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意识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第5期。
    ② 王桂兰《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③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10-29。
    ④ 时统宇《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在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2006-01-09。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①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③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④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 雅各布森解释为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物质通道和心里联系。借助这样的“接触”,两者进入和保持在传达过程中。——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②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① 赵毅衡《舞到对岸:名人如何获得知名度?》,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7/26/content_730713.htm
    ② 以上材料均来自师欣:《师洋:出名修炼这8年》,南方周末,2006-10-26
    ①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②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③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④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认为计算机、电视等传播手段对社会及艺术、科学、宗教等产生强烈影响,著作有《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
    ① 马克思·波斯特《让·鲍德里亚文选》,Cambridge:Polity Press;Se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第39页
    ② 罗锋《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新闻记者》,2006年10期。
    ① 欧阳国忠《媒体活动实战报告》,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 欧阳国忠《媒体活动实战报告》,南方日报出版社,2D05年版,第28页。
    ①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 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下的时代成为“阐释年代”: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而“娱乐业时代”以图像为核心,在它们的语言中,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
    ① 冯瑄《浅析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现象——从市场、受众、和意识形态谈起》,人民网,2005.7.28
    ①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① 申光龙《论整合营销传播》,http://lw.yeewe.com/44/1232316962.Html, 2003-8。
    ② 申光龙《论整合营销传播》,http://lw.yeewe.com/44/1232316962.Html, 2003-8。
    ③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5期。
    ① 徐浩然、于毓《电视品牌栏目的成本与收益构成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1期。
    ② 陈竹《中国报业呼唤科学的市场调研》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294
    ③ 《中国电视节目:国外同类节目的“超级模仿秀”》,http://www.enorth.com.cn, 2005-09-24。
    ①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5期。
    ① 魏先努《报业集团发展的生态学思考》,青年记者,2006年24期。
    ①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② 龙长缨《收视率与中国电视媒体市场价值分析(1996-2006)》(上),《收视中国》,2006第4期。
    ① 有学者在分析娱乐为什么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时认为娱乐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消费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娱乐,而是主动娱乐,在一种集体的狂欢中得到自我实现的快感。同时它是双赢的经济,老百姓找到了乐子,电视台赢得了收视率和利润,品牌持有者挖掘出了未来的娱乐明星,赞助商也做足了广告,电信运营商也赚得了短信分成,甚至连广告商也从中分得一羹。——《“选秀”娱乐经济主宰中国新世纪?》,《市场报》,2006-5-17。
    ②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张洪波《电视新闻本地化若干问题解析》,2006-12-25,http://media.people.com.cn/
    ② 张洪波《电视新闻本地化若干问题解析》,2006-12-25,http://media.people.com.cn/
    ③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④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
    ① 孙立平《平民主义与中国的改革》,http://jingyingwang.com/politics/Html/2007/01
    ② 本文也仅取福柯对“陈述”的以下限定:“陈述”不是命题、句子或讲话行为;“陈述”作为一种功能,它的意义存在于运动之中,即存在于它赖以存在和运动的句子、命题或与其他各种“陈述”的关系之中;陈述的主体是代表着一种话语主体的“位置”。
    ③ 《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喜卷,1998年版,350-357页。
    ① 孙立平《平民主义与中国的改革》,http://jingyingwang.com/politics/Html/2007/01
    ②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白小易《“民生新闻”: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新闻——兼论南京“民生新闻”大战》,《中国电视》2004年第6期。
    ③ 朱寿桐《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中国电视》,2005年第12期。
    ① 陈建云、严三九、郭建斌、吴飞《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② 巴尔特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出版,1992年版。
    ③ 朱大可《流氓的盛宴》,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④ 朱大可《流氓的盛宴》,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① 曹顺庆先生所谓失语是指失去了中国文化的言说方式,只能生搬硬套西方的概念术语等。参见《21世纪中国文论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② 曹顺庆《文论失语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①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阿芒特·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阿瑟.阿萨·伯杰《通俗文化,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2002年。
    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社,2001年。
    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包国强《媒介营销理论.方法.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鲍德里亚《物体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年。
    鲍德里亚《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塞义德》,马海良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贝姆《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布尔迪厄《信仰生产:为符号商品经济而作》,曾军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
    蔡帼芬《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陈建云《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作平《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德转型与超越》,北京: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2006年。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戴扬\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1992),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凤凰卫视之《DV新世代》栏目组《DV新世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傅平《传媒变革——中国传媒集团组织转型与重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
    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郭镇之《中国电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姜秀珍《新闻统计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像》,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山译,台北: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
    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黎斌、蒋淑嫒《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人性中的审美嬗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希光、孙静惟《下一代媒体》,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士林《变徵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斌《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建明《舆论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勇《媒体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陆小华《整合传媒》,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罗宾斯、莫利《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兰.巴尔特《神化—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出版社,1999年。
    罗以橙《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美国报纸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铁映、江蓝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0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马戎、周星《二十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马庆平《讲述的权力—大众媒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列宁全集》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南帆《双重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欧阳国忠《媒体活动实战报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欧阳宏生《电视批评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彼得斯《传播思想史:交流的无奈》,北京:华夏出版社,??年。
    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翟惠生《中国新闻奖作品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孙燕君《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
    泰勒·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屠忠俊《当代报业经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出版社,1998年。
    童清艳《信息时代媒介受众认知结构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王逢振《电视与权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6》,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王宇《传媒巨子和他们的王国》,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文硕《这就是娱乐经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吴予敏《多维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沃克《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大报》,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吴飞《大众媒介经济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2000年。
    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王东、石军、叶舟、赵文玉《古今中外争鸣集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3—2004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新闻出版署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新闻出版法规汇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
    小野秀雄《新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内部铅印本,1960年。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阎克文、江红译《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魁、董亚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社出版,2003年。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喻国明《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余虹、邓正强《中国当代广告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约翰·汤姆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 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詹姆逊《后现代与消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南宁:漓江出版社,1997年。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詹姆逊《文化的转向》,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曾华国《媒体的扩张》,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桂珍《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张京嫒《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
    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张晓明、胡惠林((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赵化勇、孟建《电视媒介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新闻获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周浩然《市场经济与文化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鸿铎《传媒经济“三论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3年。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再思考——学科与国家的迷思》,《南方论坛》,2000年第2期。
    方明《新闻转轨刍议》,《新闻知识》,1986年6期。
    任中南《新时期的新闻观念——从适应商品经济角度剖析》,《新闻知识》,1987年2期。
    钟沛璋《一个目的,四个回顾,五个转变——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新闻改革》,《新闻知识》,1987年3期。
    桑荫《商品经济与新闻转轨》,《新闻知识》,1987年12期。
    傅汉章《浅谈市场学和广告学》,《中国广告》,1982年2期。
    张建成和赵立德《浅谈市场调研在广告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广告》,1985年8期。
    梁世斌《运用市场营销原理指导广告实践》,《国际广告》,1987年6期。
    沈如钢《试论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新闻学刊》,1986年3期。
    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与构想》,《新闻记者》,2002年10期。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广州报业集团对中国报业发展的启示》,《新闻大学》,1999年9期。
    喻国明《略论资本市场与传播产业结缘的机遇、操作方法与风险规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4期。
    黄升民《重提媒介产业化》,《现代传播》,2000年5期。
    里查德·科恩《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余红、杨伯溆编译,《国际新闻界》,2001年2期。
    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1年3期;
    吴飞《现代传播、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5期。
    吴洪霞、葛丰《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人文杂志》,2004年1期。
    方苏、张薇《《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由<一名新记者的困惑>引发的关于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关系的思考》,《新闻记者》,2004年11期。
    孙旭培《入世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和对策》,《国际新闻界》,2001年3期。
    丁柏铨,胡菡菡《“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的影响》,《现代传播》,2003年5期。
    段京肃《定位-重组:媒体应对WTO》,《国际新闻界》,2001年5期。
    曾庆洪《轰响新机制的黄钟—论广播的产业化与机制创新》,《现代传播》,2002年6期。
    罗霆《湖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4期。
    魏永征《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新闻传播与研究》,2001年2期。
    黄必烈《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现代传播》,2003年3期。
    张光前 潘可武《关于电视制片人制建立及制作播出分离的几点思考》,《现代传播》,2000年1期。
    曲红《关于提高我国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思考》,《现代传播》,2004年2期。
    张志《电视媒介市场供求经济学分析》,《国际新闻界》,2001年4期。
    彭健《媒介两级交易》,《现代传播》,2003年6期。
    徐光春《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闻战线》,2000年2期。
    袁爱中《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http://www.xinwenren.com/Article。
    马编译《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的历史事实》,《新闻界》,1994年5期。
    张铭清《报纸的商品属性与新闻的非商品属性》,《新闻与写作》,1994年8期。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2608/4555501/html。
    郑亚楠《美国商业报刊体系解析》,《北方传媒研究》,2006年2期。
    邹军《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新闻爱好者》,2005年1期。
    孙旭培《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http://www.oursee.com/html/sunxupei/2006_01_17_16_46_196_3.html.
    白贵、赵晖《从无到有:中国受众研究20年——“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1年,12期。
    王立强《多频道环境下的频道专业化研究》,《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22日。
    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5期。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青年记者》,2006年5期。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5期。
    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东方丛刊》,1998年1期。
    翁杨《学术话语与新闻学创新》,《理论探索》,2004年5期。
    芮必峰《新闻学研究的不同领域》,《现代传播》,2004年1期。
    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新闻界》,2002年6期。
    辛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访谈录》,《现代传播》,2002年5期。
    张毓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中国记者》,2005年8期。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网,2006-4-3。
    范帆《对当前传媒产业改革发展的思考》,人民网,2006-11-13。
    邢建毅、刘文明《我国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华传媒网,2006-1-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2001年。
    翁杨《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府要素分析》,《传媒经济》,2005年4期。
    杨伯淑《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跨国公司的介入及其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3期。
    尹鸿《霸权与多:新世纪电视文化随想》,银海网,2001-7-12。
    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2003年9期。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年4月1日。
    陈刚《传媒集团扩张的三种模式》,《新闻战线》,2003年5期。
    李岚《国有广电传媒集团的产业 链接和品牌运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访谈录》,《视听界》,2004年4期。
    袁莉《构建以整体营销为导向的节目制作体系》,《新闻记者》,2004年8期。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中华传媒网,2006-11-21。
    孟建 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7期;
    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6期;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6期。
    方永明《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2-8。
    白小易《“民生新闻”: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新闻——兼论南京“民生新闻”大战》,《中国电视》,2004年6期。
    周立顺《由<世界报>看美国“黄色新闻”》,中华传媒网,2006-11-26
    黄祖松《副刊与新闻》,http://www.gxnews.com.cn/channel/shushi/hzs/hzs_02.htm.
    《当前中国报业的基本认识》,http://blog.sina.com.cn/u/4a2947d001000531.
    《广告新闻化的思考》,http://www.textcn.com/Article/wenkelunwen/lunlidd/200609/15489/html.
    《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5期。
    闵大洪、曾凡斌《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评析》,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4-30。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42&bbsid=220
    吕新雨《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1期。
    程素琴《另一种记忆:对独立纪录片的反思》,http://www.oursee.com/html/jilupian/2006_01_04_14_12_744_3.html.
    DV纪录片——技术发展带给艺术创作的变革 http://www.ourdv.com,2005-9-6。
    何静《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新闻界》,2006年4期。
    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现代传播》,2005年1期;
    邵培仁、潘祥辉《新闻媒体“方言言说”的社会成本分析》,《现代传播》,2005年2期。
    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1期。
    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出版参考》,2005年1期。
    张海涛《走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世界广播电视》,2004年10期。
    黄升民《2003:生死存亡——分析广电媒介变局的五个观点》,《现代传播》,2003年5期。
    冯婷《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浅析》,《新闻传播》,2004年1期;
    章彦《必视性才是重要的——兼谈CCTV新闻频道的传播理念》,《新闻传播》,2005年2期;
    牛鸿英《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组合模式初探》,《电视研究》,2004年10期。
    黄升民《出路在于内容产业化》,《传媒》,2003年5期。
    方汉奇《十四大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2期。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年1期。
    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现代传播》,2004年2期。
    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11—4。
    谢静《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和解构》,《新闻大学》,秋季号,2003年。
    郭镇之《传播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国际新闻界》,2001年3期。
    高雁鸿《有偿新闻是对媒体公信力的透支》,《当代传媒》,2005年8期。
    张小争《有偿新闻的实质危害》,《新传播资讯网》,2003—4—23。
    杨保军《虚假新闻表现的三个层次》,《今传媒》,2006年2期(下月刊)。
    丁柏铨 周楠《论新闻传播中的隐形失实》,《新闻与写作》,2004年9期。
    毕一鸣《传媒生命力解析》,《当代传播》,2005年1期。
    马黎萍《中国报纸娱乐新闻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柯涛《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硕士论文),郑州大学,2004年;
    王欣《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新闻娱乐化》(硕士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杨金鹏《新闻娱乐化及其负面影响研究》(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05年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涂琳《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浅析》(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柯涛《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硕士论文),郑州大学,2004年等论文。
    参见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刘宏《中西比较: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国际新闻界》,2000年2期。
    杨同庆《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www.people.com.cn,2005-01-12.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2期。
    李琨《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3期。
    雷蒙·威廉《文化分析》,赵国新译,《外国文学》,2000年5期。
    张意《文化研究的理论冲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4月4日。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与现实观照》http://gadfly1974.nease.net/articles/
    蔡琪《多维视野中的受众研究》,中华传媒网,2004-3-1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2期。
    曲文香 王虎《当代电视广告中的话语霸权及其反思》,《青年记者》,2006年23期。
    隋岩《多重复合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意识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5期。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10-29。
    时统宇《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在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2006-01-09。
    罗锋《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新闻记者》,2006年10期。
    申光龙《论整合营销传播》,http://lw.yeewe.com/44/1232316962.Html,2003-8。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5期。
    魏先努《报业集团发展的生态学思考》,《青年记者》,2006年24期。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6期。
    龙长缨《收视率与中国电视媒体市场价值分析(1996-2006)》(上),《收视中国》,20064期。
    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7/31/001193891.shtml.
    http://blog.sina.com.cn/u/49a3bbed010003uu.
    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22/001043658.s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2608/4555501.html
    http://www.sina.com.cn/
    http://www.storychina.cn/
    www.blogchina.com/
    http://www.people.com.cn/
    http://www.xinwenren.com
    http://ruanzixiao.myrice.com
    Brown,H.(ed.)(1990)Television and Women's Culture,London: Sage.
    Dahlgren,P.(1995)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Citizenship,Democracy and the Media, London:Sage.
    Hay, J.,Grossberg,L. and Wartella, E.(eds)(1997)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Hall,s.(1980)Encoding/decoding.In Hall,S,Hobson,D.,Lowe,A and Willis,P.(eds) Culture,Media, Languagr:Working papers in Culture studies, 1972-79,London:Hutchinson.
    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