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中的凰求凤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谓凰求风戏曲是指在婚恋传奇作品中女子采取攻势、大胆追求男子的情形。在明清传奇剧作中凰求凤的现象非常突出和普遍,剧作中的女性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展示出了极大地不同于前代同题材作品中的女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不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思潮密切相关,也和男性文人剧作家的特殊创作心态紧密相连。本文拟分五个章节对此问题展开论述。前三章结合文本的细读,依据剧本中女子对待男子产生爱情的心理的不同,及其对待爱情内涵的不同的理解将其分别划分为三个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揭示时代的背景对于此类剧作所塑造的女子形象及设置特定的爱情情节的影响。第五章结合历朝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凰求风现象,试图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对创作这些作品的中国男性文人作家的特殊创作心态做一些深入细微的探讨和研究。
In this paper,The Female chasing male opera is defined as the legendary what woman works to take the active attitude pursue the man.As a narrative of the Ming and Qing opera literature,the female chasing male situation is even more prominent and widespread,in the pursuit process of this plays.The female shows a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female of opera works with the same themes in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this situation not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life and time trends of that time,but also linked to the playwright's special creative mentality.In this paper,I will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on this issue.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paper,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of the women's love mind towards the men,and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to the love,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o analysis.ChapterⅣreveal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 for shape women's image in love in such plays,and the impact of times circumstances and settings.ChapterⅤcombines the male chasing the female situation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trying to from sociology,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o interpret the special creative mentality of the writers.
引文
1 李贽《焚书》卷三《读律肤说》,《焚书.续焚书》越麓书社1990年版。
    2 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3 毛姆《毛姆随想录》,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4[清]阮元校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2050页。
    5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88页。
    1 许慎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35页。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词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08页。
    2王建平等主编《首师大学性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262页。
    3王慧、黎学涛主编《性心理学》,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7页。
    1 王思任(明)《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汤显祖集》二,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版,第1543页。
    2 吴梅著,解玉峰 编《吴梅词曲论著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13页。
    3 毛晋《六十种曲》四《还魂记》,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第23页。
    1 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四,中国戏曲出版社,1955年版,第206页。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2003年版,第181页。
    1 《礼记.礼运》,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页。
    2 瓦西列夫《情爱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页。
    2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5页。
    4 席勒格《莎士比亚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5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卷之四《.惊艳》批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8页。
    1 袁于令《焚香记序》(明),收载于陈多、叶长海编《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中),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1 李申译注《孟子·滕文公下》《四书集注全译》上册,巴蜀书社,加年版,第491页。
    2 宋若华(唐)《女论语.第一立身》,卢玲《屈辱与风流--图说中国女性》附录,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363页。
    1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1 曹端(明)《家规辑略.诸妇第五》《曹端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3页。
    2 何心隐《何心隐集》卷二《寡欲》,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0页。
    3 陈确《陈确集》下册,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68页。
    1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三《贞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8-59页。
    2 李贽《初谭集》卷一《夫妇一.丧偶》《李贽文集》(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3 36陈确《与刘伯绳书》,《陈确集》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1.468页。
    4 李渔(清)《十二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5 温孟孚《“三言”话本与拟话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6 高洪钧《冯梦龙集》笺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35页。
    7 纪昀(清)《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页。
    8 西周生(清)《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73页。
    1 魏同贤主编《智囊补》,《冯梦龙全集》卷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11页。
    2 李渔(清)《闲情偶寄.声容部.习技第四》,《李渔全集》(十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142页。
    3 李贽(明)《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59页。
    1 李渔《李渔全集》卷九,《合锦回文传》,前引书,第362页。
    1 佚名(清)《平山冷燕》第十四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2 李渔(清)《闲情偶寄 声容部 习技第四》《李渔全集》(十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73页。
    1 韩湖初《古代文论名著选读》,《毛诗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2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3 韩湖初《古代文论名著选读》,钟嵘《诗品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 钱钟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2 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1 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9页。
    2 高亨著,华钟彦校《老子》第一章,《老子注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1页。
    3 鲁迅《致许寿裳》《鲁迅全集》(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3页。
    4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1 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2页。
    1 李渔《闲情偶寄》上,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2 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
    1 岐山左臣(清)《女开科传》第二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2 天花藏主人《麟儿报序》,见(清佚名《麟儿报》),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1页。
    1 天花藏主人(清):《合刻天花藏才子书序》,《玉姣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2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375页。
    1.苗壮《才子佳人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郭英德《痴情与梦幻--明清文学随想录》,三联书店1992年版。
    3.潘运告《冲决名教的羁绊--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5.王永恩《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6.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
    7.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8.李渔(清)《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9.毛晋(明)《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96年版。
    10.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李渔《闲情偶寄》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3.韩湖初《古代文论名著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岐山左臣(清)《女开科传》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5.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四,中国戏曲出版社1955年版。
    17.冯梦龙《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1月出版。
    20.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1 黄竹三 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