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文艺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辙作为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成就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学术著作以及文学创作方面,其文艺思想也是非常独特的。他的文艺思想是同北宋丰富多彩的学术背景联系起来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文道观”,苏辙援佛道入儒、以儒释解老的的哲学特点,使他对“道”的阐释也就表现出融会贯通的特点。苏辙“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方面指事物的本原和内在规律,具有客观普遍性,这是儒、道、释三家之“道”相通的内在根据;另一方面,包括事物道器、有无的辩证统一,具有现实实践性,这是儒、道、释“三教”可以合一的共同基础。苏辙认为“文之为言,犹曰万物各得其理云尔”,文是来阐明万物的本质规律的,近似于韩柳欧“文以明道”的观点。在道与文的关系上,苏辙更多从儒家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角度立论,道重于文。因而,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反对不合时用的险怪奇涩的不良文风,主张学习两汉古文,写作语言质朴、条达舒畅的文章。第二章,“文气说”。一方面是指人之气。而人之气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曰浩然之气,也即通常所理解的作家的思想、修养。二气还包括以阅历为基础的人生经验。苏辙的“人之气”可理解为一种完满充沛、强而有力的生命体验。另一方面是指文之气。指文章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和美感特征。苏辙就“养气”的方法和途径作了说明。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内心修养,一是增长阅历。将游历山川、接触人物与激励自己的养气结合起来,这是苏辙在理论上的首创。第三章,人情说。苏氏蜀学基于对“人情”本体意义上的认识,在探讨圣人之道及解读儒家经典时,都以人情为归依。以“人情”说来注解《诗经》时,苏辙重申了《诗》“抒发情志”的特质。《诗》是天下之人发泄情感,挥斥幽愤的抒情之作。苏辙在注解《诗经》时,注重文本,从抒情主体的角度阐发诗意,力求对诗旨的确切把握。在《诗经》从经学到文学的转变过程中,其《诗集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作家论。苏辙在评判作家时,虽然也重视作家的艺术成就,但他更强调人格情操对文学作品气韵境界的重要影响,“文如其人”,是他文艺批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尺度之一。也是苏辙“文道”观“道”重于“文”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宋人文论的一般风气。
As a famous ideologist and litterateur in Song Dynasty, Su zhe’s achievements not only include abundant academic works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but also his unique literature thoughts. Su Zhe’s literature thoughts show several aspect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ample academic atmosphere in North Song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article Daoist temple”. The Taoism of Su Zhe means world essence and logic ,which is objective and universal, and includes dialectical unity of Dao and Qi(definite things) ,nothing and be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orism and Article ,Su Zhe said ,”Writing with morality and ideology”.He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role of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socio-politic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Literary Spirit”, which means Human spirit and article sprit. Human spirit is also named noble spirit, which includes the writers’thoughts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article spirit means the general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 of the article . Su Zhe shows us the channel of cultivating one’s own spirit, which includes two ways——to increase culture and experience. It is a theory invention that Su Zhe combined his tour experience with article spirit.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human feelings. When studying Wang Anshi and analyzing Confucian classics, Su’s Shu School is based on human beings. When annotating the Book of Songs, Su Zhe restates that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poetry is to express emotions. Meanwhile Su Zhe focuses on the text, 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yric subject, and trie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major ideas of the poems. The change of The Book of Songs from Confucian studies to literature, Su Zhe’s poetry functions 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study of writers. When analyzing the writers, Su Z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art achievements of the writers, but he emphasizes more on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that the personality has on the conception of literary works.“Like author, like book.”—i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and commonly used criteria for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lso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his article Daoist temple; meanwhile it reflects the general atmosphere of Song’s literary theories.
引文
①苏辙《坟院记》,《栾城三集》卷十,《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0页。
    ②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1117页。
    ③无名氏《瑞桂堂暇录》。
    ④《苏辙传》,《宋史》卷三百三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22页。
     ①《宋史》卷三百四十,第5167页。
    
    ①《栾城后集引》,《苏辙集》附录,第1365页。
    ②《永乐大典》卷2399,缪荃孙《藕香零拾》内存。
    ③光绪刊本《井研县志》内存。
    ①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版。
    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⑩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11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12中华书局,1990年版。13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4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版。15岳麓书社,1998年版。16《四川文献》,1967年第5期。17《实践家政学报》,1969年第1期。18《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19《历史知识》,1983年第1期。
    ①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
    ②《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③《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
    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⑤《学术论坛》,1999年第1期。
    ⑥《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⑦上海古藉出版社,1987年版。
    ⑧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⑩巴蜀书社,1994年版。11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2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13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①《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辑。
    ②《管艇书室学术论集》,1984年版。
    ③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97年硕士论文。
    ④2001年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
    ⑤《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⑥《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⑦《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⑧《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⑩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1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版。
    ①《淮海集笺注》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81页。
    ①《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三九。
    ②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7页。
    ③程颐《明道先生行状》,《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二程集》,第638页。
    
    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②苏洵《上韩丞相书》,《嘉佑集》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③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嘉佑集》卷十二,第329页。
    ④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五,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3页。
    ①苏轼《谢制科启》,《苏轼文集》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4页。
    ②苏辙《藏书室记》,《栾城三集》卷十,《苏辙集》,第1238页。
    ③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1117页。
    ④苏轼《答毕仲举书》,《苏轼文集》卷五一,第1500页。
    ⑤苏轼《孟子论》,《苏轼文集》卷三,第96页。
    ⑥苏轼《孟子论》,《苏轼文集》卷三,第97页。
    ⑦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苏轼文集》卷二十五,第725页。
    ①《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47页。
    ②苏轼《庄子祠堂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47页。
    ③苏轼《南华长老题名记》,《苏轼文集》卷十二,第393-394页。
    ④苏轼《碧落洞》,《苏轼诗集》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62页。
    ⑤苏轼《祭龙井辨才文》,《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第1961页。
    ⑥苏轼《上清储祥宫成贺德音表二首》,《苏轼文集》卷二十四,第691页。
    ⑦苏轼《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叙)》,《苏轼文集》卷十九,第578页。
    ⑧苏轼《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页。
    ⑨苏轼《与章子厚曾参政书二首》,《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第1412页。
    
    ①苏辙《等轩颂》,《栾城集》卷十八,《苏辙集》,第346页。
    ②《栾城后集》卷二十一,《苏辙集》,第1113页。
    ③苏轼《众妙堂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61页。
    ④苏轼《道士张易简》,《东坡志林》,第41页。
    ⑤苏辙《龙川略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页。
    ⑥苏轼《答秦太虚十首》,《苏轼文集》卷五十二,第1535页。
    ⑦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苏轼诗集》卷三十八,第2068页。
    ⑧苏辙《和子瞻读道藏》,《栾城集》卷二,《苏辙集》,第35页。
    ⑨苏辙《龙川道士》,《栾城三集》卷三,《苏辙集》,第1187页。
    ⑩《栾城三集》卷一,《苏辙集》,第1151-1152页。
    11苏洵《杂论·谏论上》,《嘉祐集》卷九,第243页。
    12苏洵《衡论·远虑》,《嘉祐集》卷四,第80页。
    ①苏洵《杂论·谏论上》,《嘉祐集》卷九,第244页。
    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年版,第2812-2813页。
    ③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④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苏轼诗集》卷三十七,第2015页。
    ⑤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1126-1127页。
    ⑥黄宗羲、全祖望《苏氏蜀学略补遗》,《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97页。
    ⑦黄宗羲、全祖望《苏氏蜀学略》,《宋元学案》卷九十九,第3277页。
    ⑧《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道德经解》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下册,第1243页。
    ⑨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9页。
    
    ①薛瑞生《苏门·苏学与苏体—兼论北宋的党争与文学》,《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②苏辙《上两制诸公书》,《栾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388-389页。
    ③苏辙《上两制诸公书》,《栾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388页。
    ④苏辙《颖滨遗老传上》,《栾城后集》卷十二,《苏辙集》,第1017页。
    ⑤苏辙《老聃论下》,《栾城应诏集》卷三,《苏辙集》,第1267页。
    ⑥苏辙《筠州圣寿院法堂记》,《栾城集》卷二十三,《苏辙集》,第401页。
    ⑦苏辙《老聃论上》,《栾城应诏集》卷三,《苏辙集》,第1265页。
    ⑧苏辙《民政上》,《栾城应诏集》卷九,《苏辙集》,第1320页。
    
    ①苏辙《历代论·梁武帝》,《栾城后集》卷十,《苏辙集》,第995页。
    ②苏辙《策问(二)》,《栾城三集》卷六,《苏辙集》,第1210页。
    ③《栾城应诏集》卷十二,《苏辙集》,第1357页。
    ④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栾城集》卷二十,《苏辙集》,第355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95页。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143页。
    ③《老子解》,曾枣庄等《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子部。下文所引均据此书。
    
    ①苏轼《跋子由老子解后》,《苏轼文集》卷六十六,第2072页。
    ②《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5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道德经解》提要,下册,第1243页。
    ④苏辙《论语拾遗》,《栾城三集》卷七,《苏辙集》,第1217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五《论语拾遗》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上册,第292页。
    ②苏辙《论语拾遗》,《栾城三集》卷七,《苏辙集》,第1219页。
    ③曾枣庄等《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经部(三),第13页。
     ①《栾城后集》卷九,《苏辙集》,第985页。
     ①《东坡易传》卷七,见《三苏全书》。
    
    ①《东坡易传》卷七,见《三苏全书》。
    ②苏轼《韩非论》,《苏轼文集》卷四,第102页。
    ③《栾城后集》卷九,《苏辙集》,第985页。
     ①《老子解》后叙。
    ①韩愈《答李秀才》,《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韩愈《题哀辞后》,《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十二。
    ③《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
    ④韩愈《争臣论》,《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十四。
    ⑤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集》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1页。
    ⑥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十一。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2页。
    ②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七,第663页。
    ③欧阳修《答祖择之书》,《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九,第1009页。
    ④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第1937页。
    ⑤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二,第1045页。
    ⑥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文集》卷十七,第509页。
    ⑦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苏轼文集》卷十,第313页。
    
    ①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卷十四,第235页。
    ②王安石《上人书》,《王荆公文集笺注》卷四十,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362页。
    ③《栾城应诏集》卷一,《苏辙集》,第1340页。
    ④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栾城集》卷二十,《苏辙集》,第355页。
    ⑤苏辙《乞〈御制集〉叙状》,《栾城集》卷四十七,《苏辙集》,第824页。
    ①苏辙《林希集贤殿修撰知苏州》,《栾城集》卷二十七,《苏辙集》,第448页。
    ②苏辙《林希知宣州》,《栾城集》卷二十七,《苏辙集》,第466页。
    ③苏辙《乞罢右仆射韩缜劄子》,《栾城集》卷三十六,《苏辙集》,第639页。
    ④苏辙《再乞责降蔡京状》,《栾城集》卷三十七,《苏辙集》,第649页。
    ⑤苏辙《辞尚书右丞劄子四首》,《栾城集》卷四十七,《苏辙集》,第831页。
    ⑥苏籀《栾城遗言》,《双溪集》,《奥雅堂丛书》本,台湾华联出版社1965年版。
    ⑦苏辙《历代论·陆贽》,《栾城后集》卷十一,《苏辙集》,第1005页。
    ⑧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1126页。
    
    ①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嘉祐集》卷十二,第329页。
    ②苏洵《上田枢密书》,《嘉祐集》卷十一,第319页。
    ③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页。
    ④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栾城后集》卷二十三,《苏辙集》,第1136页。
    ⑤《栾城集》卷二十六,《苏辙集》,第431页。
    ⑥苏辙《民政上》,《栾城应诏集》卷九,《苏辙集》第1319页。
    ⑦苏辙《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栾城集》卷十五,《苏辙集》,第299页。
    
    ①《栾城后集》卷二十三,《苏辙集》,第1136页。
    ②《栾城集》卷三,《苏辙集》,第48页。
    ③《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52页。
    ④《栾城三集》卷二,《苏辙集》,第1180页。
    ⑤《栾城后集》卷二十,《苏辙集》,第1096页。
    ⑥《栾城集》卷十,《苏辙集》,第187页。
    
    ①苏辙《栾城第三集引》,《苏辙集》附录,第1365页。
    ②《栾城集》卷一,《苏辙集》,第3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
    ②《管子·内业》,见《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1页。
    
    ①《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7页。
    ②《论衡·四讳》,《论衡校笺》卷二十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页。
    ③《论衡·自然》《论衡校笺》卷十八,第592页。
    ④《论衡·言毒》,《论衡校笺》卷二十三,第725页。
    ⑤《论衡·自然》,《论衡校笺》卷十八,第596页。
    
    ①《论衡·论死》,《论衡校笺》卷二十,第664页。
    ②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③《论衡·命义》,《论衡校笺》卷二,第38页。
    ④《论衡·率性》,《论衡校笺》卷二,第53页。
    
    ①《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卷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2页。
    ②《庄子·人间世》,《庄子集解》卷一,第20页。《诸子集成》本。
    ③《庄子·知北游》,《庄子集解》卷六,第137页。
    ①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169页。
    ②《典论·论文》,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③《与吴质书》,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64页。
    
    ①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176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所引不再特别标注。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4页。
    
    ①《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②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7页。
    ①杨炯《王勃集序》,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11页。
    ②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55页。
    ③《岑参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④《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⑤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引同。
     ①《栾城集》卷一,《苏辙集》,第10页。
    ①《栾城后集》卷三,《苏辙集》,第915页。
    ②《栾城集》卷一,《苏辙集》,第16页。
    ③《栾城集》卷四,《苏辙集》,第79页。
    ④《栾城集》卷一,《苏辙集》,第4页。
    ⑤《栾城集》卷五,《苏辙集》,第95页。
    ⑥《栾城三集》卷三,《苏辙集》,第1189页。
    ⑦《栾城集》卷六,《苏辙集》,第111页。
    ⑧《栾城集》卷一,《苏辙集》,第8页。
    ⑨《栾城后集》卷二十,《苏辙集》,第1099页。
    ⑩《栾城集》卷五,《苏辙集》,第88页。
    11《栾城应诏集》卷七,《苏辙集》,第1297页。
    12《栾城后集》卷六,《苏辙集》,第949页。
    ①《上枢密韩太尉书》,《栾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381页。
    ②《上高县学记》,《栾城集》卷二十三,《苏辙集》,第396页。
    ③《王君贶宣徽挽词》,《栾城集》卷十五,《苏辙集》,第286页。
    ④《祭欧阳少师文》,《栾城集》卷二十六,《苏辙集》,第431页。
    ⑤《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栾城集》卷五十,《苏辙集》,第866页。
    ⑥《代子瞻答周郎中启》,《栾城集》卷五十,《苏辙集》,第868页。
    ⑦《祭亡嫂王氏文》,《栾城后集》卷二十,《苏辙集》,第1097页。
    ⑧《筠州圣寿院法堂记》,《栾城集》卷二十三,《苏辙集》,第401页。
    ⑨《刘挚右丞》,《栾城集》卷二十七,《苏辙集》,第464页。
    ⑩《傅尧俞御史中丞》,《栾城集》卷二十七,《苏辙集》,第465页。11《文彦博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二首》,《栾城集》卷三十四,《苏辙集》,第585页。12《汉昭帝》,《栾城后集》卷八,《苏辙集》,第969页。
    
    ①李春青《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社会科学辑刊》1998(3)。
    ②《栾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381页。
    
    ①《历代论引》,《栾城后集》卷七,《苏辙集》,第958页。
    ②《藏书室记》,《栾城三集》,《苏辙集》卷十,《苏辙集》,第1238页。
    ③《上两制诸公书》,《栾城集》卷二十二,《苏辙集》,第388页。
    ①转引自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以下所列《性自命出》各简原文皆转引自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校读记》第105-108页。
    ②庞朴《孔孟之间》,《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③《庄子·山木》,《庄子集解》卷五,第121页。《诸子集成》第三册。
    ④黄霖吴建民吴兆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荀子·正名》,《荀子集解》卷十六,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1页。
    ②《荀子·性恶》,《荀子集解》卷十七,第434页。
    ③《荀子·性恶》,《荀子集解》卷十七,第440页。
    ④《荀子·性恶》,《荀子集解》卷十七,第445页。
    ⑤《荀子·修身》,《荀子集解》卷一,第20页。
    
    ①欧阳修《答宋咸书》,《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七,第666页。
    ②王安石《策问十一道》,《王荆公文集笺注》卷三十三,第1147页。
    ③苏轼《中庸论中》,《苏轼文集》卷二,第61页。
    ④苏辙《诗论》,《栾城应诏集》,《苏辙集》,第1273页。
    ⑤《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程集》,第448页。
    ①《宋史》,第3604-3622页。
    ②欧阳修《与姚编礼二通》,《欧阳修全集》卷一五O,第2482页。
    ③李觏《礼论第一》,《李觏集》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
    ④李觏《与胡先生书》,《李觏集》卷二十八,第318页。
    ⑤苏辙《论明堂神位状》,《栾城集》卷三十八,《苏辙集》,第669页。
    
    ①《颜子所好何学论》,《河南程氏文集》卷八,《二程集》,第577页。
    ②苏轼《韩愈论》,《苏轼文集》卷四,第113页。
    ③《东坡易传·卷一》,见《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2。
    ①苏轼《扬雄论》,《苏轼文集》卷四,第110页。
    ②苏辙《孟子解二十四章》,《栾城后集》卷六,《苏辙集》第948页。
    ③苏辙《易说》,《栾城三集》卷八,《苏辙集》,第1224页。
    ④苏轼《东坡易传》卷七。
    ①苏辙《老子解》卷上,见《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三苏全书》本,第429页。
    ②苏轼《东坡易传》卷七。
    ③苏轼《东坡易传》卷七。
    ④苏轼《中庸论(中)》,《苏轼文集》卷二,第61页。
    ⑤苏轼《韩非论》,《苏轼文集》卷四,第102页。
    ①《嘉祐集》卷六,第155页。
    ②朱熹《答汪尚书》,《朱熹集》卷三十,第1272页。
    ③苏辙《历代论·王衍》,《栾城后集》卷九,《苏辙集》,第985页。
    ④苏辙《老子解》卷上。
    ⑤苏辙《孟子解》,《栾城后集》卷六,《苏辙集》,第954页。
    ⑥《伊川先生语》,《二程集》,第143页。
    ⑦《论学篇》,《二程集》,第537页。
    ⑧《心性篇》,《二程集》,第452页。
    ⑨《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二程集》,第620页。
    ⑩《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第2882页。
    ①[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五。
    ②《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三。
    ③[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五。
    ④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苏轼文集》卷四十五,第876页。
    ⑤苏洵《嘉祐集》卷九,第271页。
    ⑥《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二程集》,第403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②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收入《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4页。江林昌《上博竹简〈孔子诗论〉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①《论语·泰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
    
    ①《礼记·乐记》。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纲要》,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版。
    ②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四十五,《四部丛刊》本。
    ③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孙通海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
    
    ①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10-111页。
    ②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册,卷十五,第121页。
    ③欧阳修《诗本义》,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5。以下引文皆出于此。
    ④《诗本义》卷一四《本末论》。
    
    
    ①《诗本义》卷六。
    ②《诗本义》卷四。
    ③《诗本义》卷二。
    ④《诗本义》卷一。
    ①《诗本义》卷八。
    ②《诗本义》卷一二。
    ③《诗本义》卷一。
    ④《诗本义》卷一三。
    ⑤《易童子问》卷一。
    ⑥《纵囚论》。
    
    ①《诗本义》卷一。
    ②《诗本义》卷一。
    ③《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0页。
    ④《诗本义》卷三。
    ⑤《诗本义》卷四。
    
    ①朱彝尊《经义考》卷一O四,第563页。
    ②谭德兴《论欧阳修〈诗本义〉的文学思想》,《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蒋立甫《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②苏辙《颖滨遗老传下》,《栾城后集》卷十二,《苏辙集》,第1283~1284页。
    ③《诗集传·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册,卷十五,第121页。
    ④顾永新《二苏“五经论”归属考》,《文献》2005年第4期,184页。
    ⑤苏洵《易论》,《嘉祐集》卷六,第142页。
    ⑥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苏轼文集》卷二,第49页。
    ⑦苏辙《论明堂神位状》,《栾城集》卷三八,又见于《颖滨遗老传上》,《栾城后集》卷一二。
    ①苏辙《臣事下·第四道》,《栾城应诏集》卷八,《苏辙集》,第1310页。
    ②“五经论”——《礼论》、《易论》、《书论》、《诗论》、《春秋论》分别见于陈宏天、高绣芳点校《苏辙集·栾城应诏集》卷四,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二,篇次虽异,篇目相同,文字略有异同。当今学者顾永新认为“五经论”为苏辙年轻时应制举所上进卷的一部分内容,见《文献》2005年第4期《二苏“五经论”归属考》,今从其说。
    ③《栾城应诏集》卷四,《苏辙集》,第1270页。
    ④《栾城集》卷二二,《苏辙集》,第387页。
    ⑤《周公》,《栾城后集》卷七,第960页。
    ⑥《春秋论》,《栾城应诏集》卷四,《苏辙集》,第1275页。
    ①本文所引苏辙《诗集传》内容均选自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不再特别标注。
    
    ①朱熹《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朱熹集》卷七六,第3970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O,第2089页。
    ③朱熹《答吴伯丰四》,《朱熹集》卷五二,第2565页。
    ①《栾城集》卷三,《苏辙集》第54页-55页。
    ②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元稹集》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0页。
    ①《栾城后集》卷四,《苏辙集》,第938页。
    ②《栾城集》卷十,《苏辙集》,第190页。
    ③《栾城集》卷十五,《苏辙集》,第286页。
    ④见《历代诗话续编》(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
    ⑤苏辙《诗病五事》,《栾城三集》卷八,《苏辙集》,第1228页。
    
    ①《后山诗话》,《历代诗话编》(上),中华书局1983,第304页。
    ②《后山诗话》,《历代诗话编》(上),中华书局1983,第309页。
    ③《栾城集》卷七,《苏辙集》,第134页。
    ④《栾城后集》卷一,《苏辙集》,第885页。
    ⑤《栾城后集》卷四,《苏辙集》,第930页。
    ⑥苏轼《王定国诗集叙》,《苏轼文集》,第476页。
    
    ①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八,《苏轼诗集》,第698页。
    ②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文集》卷十,第323页。
    ③《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四部丛刊》本。
    
    ①《溪诗话序》,《历代诗话续编》(上),第344页。
    ②《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上),第459页。
    ③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王维吴道子画》,《栾城集》卷二,《苏辙集》第24页。
    
    ①《苏辙传》,《宋史》第10835页。
    ②苏籀《栾城先生遗言》,见苏籀《双溪集》附录。
    ③《栾城后集》卷六,《苏辙集》,第949页。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页。
    ②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页。
    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页。
    ①苏轼《李太白碑阴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48页。
    ②《嘉祐集》,第414页。
    
    ①《苏轼诗集》,第2728页。
    ②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二。
    ③《祭三苏先生文》,见《三苏坟资料汇编》。
    ①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文集》,第2124页。
    [1]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标点本
    [2] [宋]欧阳修.诗本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朱熹.诗集传.《四部丛刊》本
    [4]余冠英.诗经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5]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夏传才.诗经研究史纲要.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2
    [7]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8]寇淑慧编.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9]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12]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 [清]王先谦撰.沈啸宸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16]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
    [17]黎翔凤撰.王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18] [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20] [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21]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2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3]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
    [24]苏辙.古史.《三苏全书》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5]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26]胡玉缙著,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64
    [27] [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 [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9]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94
    [3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1]曾枣庄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2]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
    [33]] [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4] [唐]韩愈著.马其昶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5] [唐]柳宗元著.吴文治等校点.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36] [唐]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37] [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38] [宋]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9]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丛刊》本
    [40] [宋]张载.张子全书.《四部备要》本
    [41] [宋]程颢,程颐.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42]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43] [宋]欧阳修.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44] [宋]王安石.李之亮笺注.王荆公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5
    [45]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46] [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7] [宋]苏轼著,[宋]郎晔选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48] [宋]苏轼著.王松林点校.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
    [49] [宋]苏轼著.王文诰、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50] [宋]苏轼著.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51] [宋]苏辙著.龙川略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52] [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标点.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 [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54] [宋]孙汝听.苏颍滨年表.《藕香零拾》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
    [55] [宋]苏辙.老子解.《三苏全书》本
    [56] [宋]张耒著,李逸安点校.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57] [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8] [宋]苏籀.双溪集.《粤雅堂丛书》本,台湾华联出版社,1965
    [59]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60] [宋]朱熹著,郭齐、尹波校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61]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62] [宋]王应麟,孙通海校点.困学纪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3] [明]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 [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 [清]刘熙载.艺概.古桐书屋六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6]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6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9]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70]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1]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7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73]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
    [74]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
    [75]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76]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79
    [7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8]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9]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0]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8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3]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84]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8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
    [8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7]曾枣庄.苏辙年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88]曾枣庄.苏辙评传.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
    [89]孔凡礼.苏辙年谱.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90]陈正雄.苏辙学术思想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91]胡昭曦,刘复生,粟品孝.宋代蜀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7
    [92]粟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3]卢国龙.宋儒微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4]曾枣庄,舒大刚.北宋文学家年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95]高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96]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97]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98]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济南:齐鲁书社,1987
    [99]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100]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01]詹福瑞.不求甚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2]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3]黄霖吴建民吴兆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6]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
    [107]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8]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9]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0]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1]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2]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5]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16]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7]宋代文学研究(上、下).北京出版社,2002
    [118]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9]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120]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2001).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121]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2003).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122]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2005).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123]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2007).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124]杨庆存.宋代文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25]韩经太.宋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126]周裕锴.宋代诗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7
    [127]程杰.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128]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9]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
    [130]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1]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32]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3]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记,2004
    [134]黄忠慎.宋代之诗经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3
    [135]李李.三苏散文研究.(台湾)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
    [136]吴琳.三苏与道家道教.四川大学宗教所中国道教专业博士论文,1999
    [137]盖琦纾.苏门与元祐文化.(台湾)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138]林秀珍.苏辙诗歌之风格与价值.(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3
    [139]涂美云.朱熹论三苏之学.(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3
    [140]刘金柱.唐宋八大家与佛教.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论文,2004
    [141]谷建.苏辙学术研究——以经史之学为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论文,2004
    [142]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论文,2005
    [143]陈战锋.宋代《诗经学》与理学.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专业博士论文,2005
    [144]刘茜.苏辙的《春秋学》与《诗经学》.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论文,2007
    [145]曾枣庄.三苏文艺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2(3)
    [146]曾枣庄.三苏合著《南行集》初探.文学评论,1984(1)
    [147]刘尚荣.苏辙佚著辑考.文学遗产,1984(3)
    [148]刘乃昌.苏洵、苏辙文学简评.齐鲁学刊,1985(6)
    [150]曾枣庄.苏辙的文艺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86(1)
    [151]金成礼.触处成春,修然超妙——苏辙记叙文浅析.成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1)
    [152]蔡方鹿.二苏论“道”及蜀学学风.社会科学研究,1987(3)
    [153]舒大刚.苏辙“三教合一”哲学思想述评.南充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7(4)
    [154]舒大刚.试论“三苏”政治思想中的改良主义特色.南充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3)
    [155]薛瑞生.苏门、苏学与苏体——兼论北宋的党争与文学.文学遗产,1988(5)
    [156]杨隽.从“养气”说看苏辙的文艺思想.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9(1)
    [157]余辛.宋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高峰:“三苏”浅论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2)
    [158]蔡崇榜.略谈三苏的史论.文史杂志,1991(2)
    [159]李伟国.宋板《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读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2)
    [160]胡昭曦、张茂泽.宋代蜀学刍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161]粟品孝.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社会科学研究,1995(1)
    [162]洪本健.苏洵苏辙散文创作比较论.江海学刊,1996(4)
    [163]李凯.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社会科学研究,1997(1)
    [164]吴晓萍.苏辙的变法思想及其实践.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1)
    [165]李凯.二苏论杜比较.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
    [166]周楚汉.苏辙文章论.长沙大学学报,1998(1)
    [167]李春青.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社会科学辑刊,1998(3)
    [168]郝明工.苏氏蜀学之经学考察.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
    [169]周楚汉.“文者气之所形”——苏辙文章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4)
    [170]庞朴.孔孟之间.中国社会科学.1998(5)
    [171]肖永明.论苏氏蜀学的学派特征.学术论坛,1999(1)
    [172]孙虹.论苏辙和他的散文.江南学院学报,1999(1)
    [173]孔凡礼.苏辙的一首政治诗——八玺.文史知识,1999(1)
    [174]孔凡礼.忧深思广:读苏辙《买炭》.文史知识,2000(8)
    [175]萧永明.论苏氏蜀学对佛道之学的汲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176]郝桂敏.欧阳修与苏辙<诗>学研究比较论.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177]李凯.苏氏蜀学文艺思想的巴蜀文化特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
    [178]蒋立甫.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1)
    [179]江林昌.上博竹简〈孔子诗论〉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文学遗产,2002(2)
    [180]萧永明.论苏氏蜀学与洛学的歧异.云梦学刊,2002(2)
    [181]冷成金.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2(3)
    [182]李冬梅.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5)
    [183]詹刚.淡静有味苏辙诗.古典文学知识,2003(4)
    [184]向熹.苏辙和他的《诗集传》.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
    [185]舒大刚,李冬梅.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1)
    [186]朱刚.关于麻沙本《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文学遗产,2004(4)
    [187]顾永新.苏辙佚文两篇疏证.江西社会科学,2004(7)
    [188]刘培.论苏辙的辞赋创作.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189]朱刚.论苏辙晚年诗.文学遗产,2005(3)
    [190]诸葛忆兵.论苏辙的奉使诗.江海学刊2005(3)
    [191]顾永新.二苏“五经论”归属考.文献,2005(4)
    [192]葛焕礼.论苏辙《春秋学》的特点.孔子研究,2005(6)
    [193]廖文华.苏辙两谪筠州的心态与文风.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194]张煜.苏辙与佛教.宗教学研究,2006(3)
    [195]黄俊燊.论苏辙的禅悦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96]朱刚.从“先忧后乐”到“箪食瓢饮”——北宋士大夫心态之转变.文学遗产,200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