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贞元文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历、贞元时期是唐代散文成就斐然、写作意识趋于成熟、人才辈出、创作兴盛的时期,是唐代散文发展开始发生转折的历史时期,也是古文运动先驱和中坚人物共存的历史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坛,恰能从一个角度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唐代文学的全貌。本文从时段研究的角度对大历、贞元时期的散文发展状况予以重新审视,希图观照到以往因视角单一而疏漏的诸多文学现象,以期更客观全面地展示该时段文坛的风貌特点,这对更好地认识古文运动不无益处,也有助于唐代散文研究的深入。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共分四章,各章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讨论大历、贞元文坛文士群体的构成状况及文士群体的文学活动,勾勒此时文坛的基本面貌。就群体构成而言,大历、贞元文坛由三批文士构成,第一批为大历以前入仕,经历战乱存留至大历的文士;第二批为大历时期入仕,贞元时期创作达到鼎盛的文士;第三批为贞元时期入仕,在这一时期开始崭露头角的文士。就文学活动而言,大历、贞元时期的官职设置、入幕风气,选举制度、师友相交的社会风尚是影响和形成文士群体文学活动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此时文坛形成了多种文体创作兴盛、新旧文体杂陈的局面。从文士群体的构成和文学活动的状况来看,大历、贞元文坛具有明显的过渡期文坛的特征。
     第二章从文士人格价值观念的变迁这一角度探讨大历、贞元文坛的过渡期特征。大历、贞元时期文士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学术风气的转变成为文士人格价值观念转变的政治和思想根源,文士的人格价值理想发生了从“帝王师”到“圣贤”的转变。他们在政治上由浪漫变为务实,文学、政事合一成为衡量文士品格的新的价值标准;从早期的重视事功转向重视主体道德修养,并推之于政治实践;出处之道由“趁时而起,功成身退”到“达则行道,穷则传道”的转变,则标志着文士人格价值观念转变的最后完成。与人格价值观念转变的格局一致,大历、贞元文士的文章价值观念呈现出“文为时所用”和“文以明道”两种倾向。人格价值观念的转变导致了文章价值观念的转变,成为推动这一时期文章写作发生变化的主导力量。
     第三章在前章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时期文士的文章观念。文士文章价值观念的转变带动此时文士对文章产生了一系列思考,主要包括复古观、文道观、文气论和风格论四个方面。这些思考仍然是在初盛唐文士提供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在内涵上既有对传统意识的继承,也有应对现实作出的调整。其总的倾向是:文士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由此引发了文章创作和审美观念发生新变。
     第四章从大历、贞元三代文士中选取独孤及、梁肃、权德舆、陆贽和李翱等五位具有代表性的作者进行个案分析,一方面藉此看到此时的文学思想在创作上的反映以及文风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对此时散文创作状况的客观展示与创作水平的客观评价。五位作者的文章观念与创作充满了丰富性和矛盾性、创造性和局限性,正是这一过渡时期文坛创作水平的真实呈现。他们的创作也使我们认识到,此时散文创作发生的比“由骈解散”更为本质的变化是:作者基于学养形成的主体精神在提升,与之相应的是艺术创造力的增强,文章的个性化表达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趋势。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散文与社会政治的特殊联系是其他任何一种文体不可及的,大历、贞元文坛过渡性特征的形成就证明了这一点;大历、贞元文坛的过渡性体现为丰富性、多元性和矛盾性;对散文发展而言,大历、贞元时期文章观念与创作的变化带来的最为宝贵的启示是,随着文士人格价值观念的转变,文士对自身独特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强烈,文章逐渐与文士对个体功名的追求相脱离,成为文士独立人格价值的直接呈现,这是散文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转变,对后代散文创作影响至为深远。
The Dali and Zhenyuan period of Tang Dynasty witnessed a flourishing of prose writing, as evidenced by mature authorship, emergence of many famous writers, and large output of prose. Present at this period which marked the transitioning of prose writing in Tang dynasty, were both forerunners of ancient literature writing movement and the major authors of the period. Thus a study of the authors at this period offer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literature circles in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more completely presen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se and authors at the Tang Dynasty, b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 writ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Dali and Zhenyuan, in the hope of covering the various aspects which usually got overlooked by narrow-angle researches. I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that this approach contribut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literature of China and will also be instrumental in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ang Dynasty pros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I is devoted to painting an overall picture of the literature circles of the Dali and Zhengyuan period by first discussing their general makeup, the major activities and the overall social background. Generally speaking, writers at the researched period fell in three clusters, first cluster consisting of people who became officials before Dali and survived the social disturbance, second cluster consisting of people who became officials during Dali period and achieved their writing apex at the Zhenyuan period, the third cluster consisting of people who became officials at Zhenyuan period and whose writings survived till today.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these people were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such as deployment and appointment of official positions, the tendency for intellectuals to work for senior officials at the time, official selection mechanism, the prevalence of networking among tutors and students, etc. As a result,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period, which reflects either old times or the times unfolding. The makeup of the writers and their creative activities show that Dali and Zhenyuan period is a transitioning period in terms of prose writing.
     ChapterⅡaims at further elaborating on the trans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li and Zhenyuan period by focusing on the change in the values and personalities of the intellectuals at the time. The author is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driving factors behind the changes are the elevation of intellectuals'social status and shift academic atmosphere. On their part, intellectuals went through a change of their personality aspirations from becoming a tutor to the kings to a saint, their political pursuit shifting from being romantic to being more pragmatic, resulting in the building of a new value system that embraces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literature pursuit and officialdom. In addition, the intellectuals then also migrated from a focus on academic progress to morality, which was translated into their political activities. The change in their values and personalities was finalized by the reorientation in the strategy guiding their life aspirations from "waiting patiently for the right timing to enter political circles, and retiring 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ir political goals" to "either executing your political ideals when you hold the office, or promoting your political ideals when you don't". Alongside the change in intellectuals'values and personalities, prose authored in the said period displayed two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a prose should be useful for the time being, a prose should promote political ideals. The change i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se at the time was mainly driven by changes in intellectuals'values and personality.
     Chapter III further elaborated on the ideas in the prose authored at this period. Prose in this period reflected their writers'thoughts in four areas:reversion to the old times, embrace of "Tao", essence of prose, style of prose. These thoughts, operating within the theoretical boundaries provided for intellectuals at early and mid Tang Dynasty, reflected both inheritances of legacy ideas as well as adjustment to realities. Overall, it testified to the elevation of self-awareness of intellectuals at the time, 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s in their prose as well as their aesthetic ideas.
     Chapter IV presented case studies on five writers of the period, respectively, Dugu Ji, Liang Su, Quan Deyu, Lu Zhi and Li Ao. These case studies aim to shed light on the changing ideas'impact on prose in the period as well as the trend in the style development, and also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prose. Prose written by the five writers was known for their richness, paradox, creativeness and narrowness. Combined, their prose exposed the main thread of the changing style of the time period. The change, much more than represented by the shift from Pian Wen to prose in writing style, is an evidence of the embrace of individualistic expression driven by elevated self-awareness and support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abilit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pinpointed the special connection with politics enjoyed by prose, which is unique among all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writings, and such specialness was vividly demonstrated by the transitioning character of the Dali and Zhenyuan Literature Circles, known for its richness, variegatedness and paradox. As far as prose is concerned, this period revealed that as the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intellectuals change, intellectuals had displayed strong sense of self-awareness, their prose becoming more detached from their pursuit of political career and reflecting more directly their values and personality. This marked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 and casted a long shadow over following generations till Song Dynasty.
引文
1 胡适:《胡适文集》第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6-17页。
    2 宁俊红:《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散文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82页。
    1 (唐) 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 (唐) 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见《柳河东集》卷二十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 (清) 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一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4 (五代) 刘煦等撰:《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本。
    5 (宋)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百一,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1 参见王太阁:《“唐文三变”新论》一文,《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2 (清) 姜宸英:《湛园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就文坛这一概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一时期唐人的观念里,“文”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概念,当时的人也少有不写诗的,盖因诗歌旨趣与散文差异太大,且文人在创作上各有倾向,成就大不一样,故诗歌不纳入本文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文坛之“文”,乃专指散文。本文所言散文,为广义的散文概念,即与诗、词、小说、戏剧并列的文体,除了一般的散体文章外,还包括辞赋和骈文在内。
    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 中华书局,2007年。
    1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商务印书馆,1998年。
    3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 《唐代文学研究》第二辑,1990年。
    2 《南通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4期。
    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 《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5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6 《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5月。
    8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9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7月。
    10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1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
    1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3 (台北)学海出版社,1986年。
    14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2月(总第196期)。
    1 《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7月。
    2 《广西师院学报》,1995年4期。
    3 《广西师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 《佛教文化》,2005年第4期。
    5 《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1994年10月出版。
    6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7 《福建学刊》,1989年4期。
    8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9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
    10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11 陕西师大博士论文,2004年。
    12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13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 《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 商务印书馆,2001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参见葛晓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潮的滥觞》,《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1 唐时言江南,指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辖境包括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全部及江苏、安徽、湖北南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区,所辖极广
    2 详见《新唐书》卷二百、《旧唐书》卷一六三、《旧唐书》卷一七七、《新唐书》卷二百三各人本传。
    3 详见两唐书各人本传。
    4 见《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元载)恣为不法,侈借无度。江、淮方面,京辇要司,皆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士有求进者,不结子弟,则谒主书,货贿公行,近年以来,未有其比。与王缙同列,缙方务聚财,遂睦于载,二人相得甚欢,日益纵横。”
    5 参见查屏球:《元王集团与大历京城诗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1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本传。
    2《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本传。
    3 参见杨伯:《论代、德之际古文运动的转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181页。
    4 《新唐书》卷一二六本传。
    5 《全唐文》卷五百十八,(清)董诰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若非特别标注,本文所引用文章篇名及引文皆出自《全唐文》,此后不再注明。
    6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五本传。
    7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本传。
    1 详见《新唐书》卷二百三本传。
    2 参见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编),中华书局,1995年,405页。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
    2 《新唐书》卷二百三。
    3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162页。
    1 以上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出自两唐书各人本传。
    2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1 《旧唐书》卷四十三。
    1 据两唐书相关记载及毛蕾的《唐代翰林学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统计。
    2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本传。
    3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本传。
    4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本传。
    5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本传。
    6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本传
    7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本传。
    1 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八,中华书局,1992年。
    2 参见马自力:《中唐文人的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7页。
    3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98页。
    4 根据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一书统计结果,并参考两唐书相关记载得出。
    1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五。
    2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五。
    3 详见《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
    4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四本传。
    5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
    6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
    7 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1页。
    8 (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七,中华书局,1960年。本文所引诗歌若非特别标注,皆出自《全唐诗》,此后不再注明。
    1 《次山谢表》,(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十四,中华书局,2005年。
    2 参看《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四。
    3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47页。
    4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本传。
    5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5页。
    6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 参见新、旧《唐书》各人本传.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2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六本传。
    3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本传。
    4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本传。
    5 参见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八章,165-174页。
    6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 参见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
    2 赵磷:《因话录》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正》卷二,中华书局,2008年。
    4 《唐语林校正》卷三。
    1 据彭红卫:《唐代律赋的演进及其特征考论》一文统计,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 据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统计,中华书局,2002年。
    3 《新唐书》卷四十四。
    4 《唐语林校正》卷二。
    5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274页。
    1 贺叶平:《中晚唐干谒散文研究》一文对中晚唐千谒散文作者进行统计,干谒文作者初唐8人,盛唐15人,中唐32人,晚唐为19人;干谒文章初唐40篇,盛唐33篇,中唐129篇,晚唐266篇。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 据贺叶平:《中晚唐于谒散文览表》核实,《中晚唐干谒散文研究》,110页。
    3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页。
    4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本传。
    1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
    1 详见《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卷七:“唐贞元中,李元宾、韩愈、李绛、崔群同年进士。先是,四君子之定交久矣,共游梁补阙肃之门。
    3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 (清)顾炎武撰,黄汝诚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
    1 (清)林联桂:《见星庐赋话》卷三,王冠辑:《赋话广聚》第三册,北京图书馆,2006年。
    1 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16页。
    1 参见朱迎平:《唐代古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1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 《论唐文三变》,(清)李渔:《一家言全集·笠翁别集》卷一,出自《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本。
    2 《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3 详见《资治通鉴》卷二二七。
    1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
    2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
    1 详见《旧唐书》、《新唐书》各人本传。
    2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3页。
    3 事见《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都贡举”条:“永泰元年,始置两都贡举,礼部侍郎官号皆以‘知两都’为名,每岁两地别放及第。自大历十一年停东都贡举,是后不置。
    5 《旧唐书》卷十一。
    6 《放制举人敕》,《唐大诏令集》卷一百零六,中华书局,2008年。
    1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3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4 《唐语林校正》卷三。
    1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180页。
    2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页。
    1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 传统子学概念范围极广,在历代目录志中子学内容也有所变化,此处主要取唐宋目录志中的子学定义,其具体内容相当于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列子书类目中的儒家与杂家两类,而于医、农、兵等不再论及。
    2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
    2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
    1 参见吴新洲:《中唐诗文新变》相关论述,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8页。
    2 文学政事之说本出于《论语·先进》,指孔门四科中的两种才能。杨伯峻注“文学”为熟悉古代文献。这方面代表人物为子游、子夏,从他们的经历表现出的主要特长看,文学指他们有依据儒家经典进行文治教化的才干;政事为办理政事,代表人物为冉求、季路,他们的才能主要在治赋理财理折狱使民方面,故政事指处理具体政治事务的才能,也可谓之吏能。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本传。
    2 《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装六、薛八》,《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六。
    3 详见崔裕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卷四百九。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本传。
    2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本传。
    3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本传。
    1 “直道”出自《论语》,《论语》中共有两处提到“直道“,一处是“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卫灵公第十五》)另一处是“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日:‘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第十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直道为“无私曲也。”,据此而言,直道既指一般的待人处事的原则,也指政治气节,合而言之,“直道”就是指在待人处事和政治上要坚持正直无私的道德原则。
    2 事见《旧唐书》各人本传。
    3 《赠万生下第还吴》,《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
    4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本传。
    5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
    1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
    2 事见《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
    3 葛晓音:《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1 事见《唐语林校正》卷五:“独孤侍郎求知制诰,试见元相,元相知其所欲,迎谓常州曰:“知制诰可难堪。”心知不我与也。乃荐李侍郎纾。时杨炎在阁下,忌常州之来,元阻之,乃二人之力也。”
    1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136页。
    1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本传。
    2 对“五《原》”写作时间历来有不同看法,在此采用卞孝萱:《韩愈评传》的说法:“《五原》至迟应是在贞元十六年以前,即韩愈三十三岁以前完成的。”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4页
    1 葛晓音:《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2期。
    1 《毛诗序》,引自《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
    1 参见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卷)第七编第一章第二节相关论述,罗先生认为:“唐代文学观念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先是把一切文体(也包括诗在内)都归之为文章、消瀰尽文、笔之分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进而又将诗与文分开,诗重艺术特质,而文则回到与经、史、子不分的阶段。唐人文学观念的复古,主要反映在散文上。”中华书局,1994年,357-360页。
    1 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183页。“文以载道”虽然并不是韩愈的原话,但朱刚文中所论却是针对韩愈而言。
    1 陈飞:《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精神品质》,《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2 参见葛晓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潮的滥觞》,《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3 作于大历年间,参看王运熙、杨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卷),449页注。
    1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九:“《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之书,皆帝王诏制记于简策者也。”中华书局,1992年。
    1 (日)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原序”4页。
    2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文选》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参见李夫泽《作家主体意识的提升——论曹丕的文气说》,《娄底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4 参见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499页。
    1 《旧唐书》本传。
    2 《旧唐书》本传。
    3 《新唐书》本传。
    4 《新唐书》本传。
    1 (日)副岛一郎著,王宜瑗译:《气与士风——唐宋古文的进程与背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38页。
    1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毗陵集》二十卷。《全唐文》卷三八四至三九三编其存文为十卷,《唐文拾遗》卷二二补一篇,共198篇,其中赋2、颂赞8、箴铭4、敕书1 策问4、奏议43、碑志37、祭吊21、传状2书1、述2、记8、序55、论1,其存文以数量排序,位于前三位的是序文、奏议、碑志,分别为65篇、42篇、37篇。
    2 其中《鹿泉本愿寺铜钟铭(并序)》据蒋寅考证非其所作。参见《独孤及文系年》》,《大历诗人研究》(上编),中华书局,1995年。
    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3页。
    1 (清)永瑢等:《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中华书局整理本,1997年,第2003页。
    2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72页。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761页。
    2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梁肃集》二十卷,现存文章主要保存在《全唐文》和四库本《梁肃文集》中,《全唐文》存文6卷(共102篇),今人胡大浚整理有《梁肃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收录文章106篇。本文主要依据胡大浚整理本《梁肃文集》进行论述。
    1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中华书局校点本,1982年。
    1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中华书局,2002年。
    1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童蒙集》十卷、《文集》五十卷、《制集》五十卷及《格敕》三十卷,现存文章主要保存在四部丛刊本《权载之文集》、《全唐文》和《文苑英华》中。今人霍旭东点校有《权德舆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本文主要根据霍旭东点校本《权德舆文集》论述。
    1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五。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
    1 据薛峰:《赠序之诞生及文体实践》一文统计结果,《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1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苏轼文集》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96年。
    1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苏轼文集》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96年。
    2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议论表疏集》十二卷,《翰苑集》十卷,《陆氏集验方》五十卷(不存),《备举文言》二十卷(佚)。著作今存《陆宣公翰苑集》二十二卷,有清张佩芳注本,余皆佚。今人王素点校有《陆贽集》(中华书局,2006年),共存文六十四篇,其中赋七篇,制诰十五篇,奏议四十二篇。本文主要根据王素点校《陆贽集》进行论述。
    3 (清)永瑢等:《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中华书局整理本,第2005页。
    4 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525页。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
    2 参见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48-49页。
    1 《奏请从祀疏》,转引自王素点校《陆贽集》附录卷二,中华书局,2006年,825页。
    2 转引自王素点校《陆贽集》附录卷二,中华书局,2006年,821页。
    3 转引自王素点校《陆贽集》附录卷三,中华书局,2006年,844页。
    1 徐复观:《中国的治道》,《学术与政治之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3页。
    2 徐复观《中国的治道》,《学术与政治之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3页。
    1 (清) 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
    1 (宋)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苏轼文集》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96年。
    1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
    2 (清) 刘熙载:《艺概》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 (清) 年羹尧:《恭纪》,《陆贽集》,中华书局,824页。
    4 钱基博:《骈文通义》,上海大华书局,1933年。
    1 (清)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41页。
    2 (清)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6页。
    1 (宋) 苏轼:《答俞括书》,《苏轼文集》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
    2 (清) 孙梅:《四六丛话》卷十三,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510页。
    1 陈寅恪:《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73页。
    2 (唐)李翱:《李文公集》卷十八附录,四部丛刊本。
    3 (清)章学诚:《皇甫持正文集书后》,《文史通义校注》卷八,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翱集》十卷,现存文章主要保存在四库全书本《李文公集》、四部丛刊本《李文公集》和《全唐文》中,本文主要依据四部丛刊本《李文公集》论述。
    2 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
    1 (明)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1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09页。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三:“(郑)獬尝与敞书,亦言“韩退之时用文章雄立一世者,独李翱、皇甫湜、张籍耳。然翱之文尚质而少工。”
    1 曾枣庄、金成礼:《嘉祐集笺注》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 (宋)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引苏舜钦语,云:“唐之文章称韩柳,翱文虽辞不迨韩,而理过于柳。
    3 李光富:《李翱著作年代及版本考》,《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陈寅恪读书札记》,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初盛唐时期的盛世理想与文学》,李俊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传统与个性:唐宋六大家与儒佛道》,陈晓芬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大历诗风》,蒋寅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大唐传载》,(唐)佚名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登科记考补正》,(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杜阳杂编》,(唐)苏鹗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散文卷),宁俊红,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封氏见闻记》,(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赋史》,马积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赋学概论》,曹明纲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韩愈大传》,张清华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旧唐书》,(五代)刘煦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本
    《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李文公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李遐叔文集》,(唐)李华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李元宾文编》,(唐)李观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历代赋话校正》,(清)浦铣撰,何新文,路成文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历代文话》,王水照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梁肃文集》,(唐)梁肃撰,胡大浚、张春雯点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禹锡集笺证》,(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陆贽集》,(唐)陆贽撰,工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陆贽研究》,于景祥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吕和叔文集》,(唐)吕温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南部新书》,(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欧阳行周文集》,(唐)欧阳詹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毗陵集》,(唐)独孤及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骈文通义》,钱基博撰,上海: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
    《气的思想》,(日)小野泽精一等编,李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气与士风:唐宋古文的进程与背景》,(日)副岛一郎著,王宜瑗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全唐文分类篇目索引》,冯秉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全唐文纪事》,(清)陈鸿墀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全唐文职官丛考》,陈国灿、刘健明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权德舆诗文集》,(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权德舆文集》,(唐)权德舆撰,霍旭东点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撰,黄汝诚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儒学引论》,崔大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詩薮》,(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校点本
    《士大夫衍生史稿》,阎步克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士与中国文化》,(美)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等撰,北京:中华书局整理本,1997年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隋唐史》,岑仲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隋唐五代文学史》,罗宗强、郝世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杜晓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唐才子传校笺》,(元)辛元房撰,傅璇琮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唐刺史考》,郁贤皓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唐代的散文作家》,(日)平岗武夫,今井清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唐代翰林学士》,毛蕾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唐代后期儒学》,张跃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傅绍良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唐代美学思潮》,霍然著,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年
    《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
    《唐代诗文六家年谱》,(台)罗联添著,台北:学海出版社,民国75年(1986年)
    《唐代试策考述》,陈飞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李德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台)陈弱水著,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
    《唐代文学论集》,(台)罗联添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78年(1989年)
    《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傅璇琮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李福长著,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刘后滨著,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唐国史补》,(唐)李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会要》,(宋)王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人行第录》(外三种),岑仲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唐人轶事汇编》,周勋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唐宋骈文史》,于景祥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唐宋散文》,葛晓音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朱刚著,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
    《唐宋文举要》,(清)高步瀛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傅璇琮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唐宋文学论集》,王水照,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唐文粹》,(宋)姚铉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二),傅璇琮主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唐学与唐诗》,查屏球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唐语林校正》,(宋)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维摩诘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李士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童庆炳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心雕龙今译》,(梁)刘勰撰,周振甫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明)吴讷,徐师曾撰,于北山,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学术与政治之间》,(台)徐复观著,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颜鲁公文集》,(唐)颜真卿撰,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因话录》,(唐)赵璘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幽闲鼓吹》,(唐)张固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元白詩笺证稿》,陈寅恪笺证,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元次山集》,(唐)元结撰,孙望校,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
    《元稹集》,(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美)宇文所安著,陈引驰,陈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赵义山、李修生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散文史稿》,谭家健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陈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熊礼汇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年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王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中国散文发展史》,张梦新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散文美学》,万陆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中国散文美学》,吴小林著,台北:里仁书局,1995年
    《中国散文批评史》,范培松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散文史》(中册),郭预衡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中国散文史》,陈柱著,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1998年
    《中国散文学通论》,朱世英等编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周祖撰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汪涌豪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四),(台)钱穆著,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毛汉光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唐诗文新变》,吴相洲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马自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中唐文学思想研究》,唐晓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胡可先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日)川合康三著,刘维治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本
    《初盛唐文的演进与古文运动》,王祥,《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简说唐代文章之变迁》,郭预衡,《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
    《李翱年谱稿》,何智慧,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梁肃年谱稿》(上),胡大浚、张春雯,《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梁肃年谱稿》(下),胡大浚、张春雯,《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陆贽与唐宋古文大家》,郑力戎,《文史哲》1996年第3期
    《论代、德之际古文运动的转型》,杨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
    《论盛唐散文的新变》,张玉璞,《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葛晓音,《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论贞元士风与诗风》,许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孟郊与贞元詩坛》,余慧敏,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欧阳詹年谱及作品系年》,张伟民,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权德舆年谱简编》,郭广伟,《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潮的滥觞》,葛晓音,《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盛唐李萧古文集团及其与中唐韩愈集团的关系》,屈光,《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盛唐散文研究》,胡燕,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王运熙,《思想战线》1987年第1期
    《说“文气”》,蒋述卓,《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唐文三变”新论》,王太阁,《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精神品质》,陈飞,《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唐代律赋的演进及其特征考论》,彭红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唐代散文风格之异》,章明寿,《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
    《唐代古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朱迎平,《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李红霞,《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唐代文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尹占华,《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唐代文学的文化规定》,陈选公,《郑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
    《倘徉乎“从道”与“从众”之间——中唐士人心态论》,郝世峰,《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贞元的价值及意义》,方丽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中唐诗人的济世精神和宗教情绪》,朱易安,《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中唐文编年》,刘心,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中晚唐赋研究》,赵俊波,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中晚唐干谒散文研究》,贺叶平,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作家主体意识的提升——论曹丕的文气说》,李夫泽,《娄底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作为诗人的独孤及》,蒋寅,《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